搜尋結果:彭淑苑

共找到 180 筆結果(第 51-60 筆)

勞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勞訴字第3號 原 告 蔡坤利 蔡韋銘 謝佩琴 原 告 連俊鑫 被 告 宏信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家蒼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分別給付各原告如附表「應給付金額」欄所示之金額 ,及均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分別提繳如附表「應補提繳金額」欄所示之金額至原 告蘇韋銘、丙○○於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 專戶。 三、原告乙○○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五、本判決第一、二項得為假執行。但被告如就本判決第一、二 項各以如附表「應給付金額」欄、「應補提繳金額」欄所示 之金額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宏信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 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原告甲○○、乙○○、蘇韋銘、丙○○(下稱原告4人 )受雇於被告公司,其等任職期間及工資各如附表所示。嗣 被告公司因週轉不靈無法繼續營業,遂要求包括原告4人在 內之員工自113年11月14日起毋庸再至被告公司上班,並於 同年月21日發給原告4人積欠薪資明細及離職證明書。惟被 告公司尚有附表所示113年10月工資、113年11月份工資、資 遣費、特別休假折算工資未給付予原告4人,且被告公司於 原告蘇韋銘、丙○○任職期間所提繳至渠等勞工退休金個人專 戶之金額分別短少2萬4,714元、9,900元。經向新竹縣政府 勞工處申請調解不成立,爰依兩造間勞動契約之法律關係提 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一)被告應各給付原告如附表「 原告主張金額」欄所示之金額,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二)被告應各提繳 如附表「應補提繳金額」欄所示之金額至原告蘇韋銘、丙○○ 於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等提出經被告公司蓋印之離職 證明書、積欠薪資明細、新竹縣政府勞資爭議調解紀錄、原 告蘇韋銘及丙○○之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勞工退休金個 人專戶明細資料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7至36頁),核與其 等所述相符。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為 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書狀為何有利於己之聲明、陳述 或證據,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前段之 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等之主張為真實。 (二)茲就原告等請求之項目及數額有無理由,分述如下:  ⒈按雇主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或對於按件計酬之勞工 不供給充分之工作者,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勞動基準 法(下稱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5款定有明文。經查,原告 等主張被告公司積欠原告4人自113年10月起至同年11月19日 之工資未付,被告公司並出具積欠薪資明細,載明被告公司 尚積欠原告4人工資及資遣費等節,觀諸其上所載薪資及工 作年資均計算至113年11月19日,足認原告4人係於113年11 月19日,依勞基法第14條第1項第5款規定向被告公司終止勞 動契約。  ⒉請求積欠工資部分:   按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依本法終止勞動契約時,雇主 應即結清工資給付勞工,勞基法第22條第2項前段、勞基法 施行細則第9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4人主張被告公司積欠 原告4人自113年10月起至同年11月19日之工資未付,原告4 人並於113年11月19日終止勞動契約等節,業具其等提出經 被告公司蓋印之積欠薪資明細為證,而被告迄未提出任何證 據證明已經給付前開積欠薪資,則原告4人請求被告給付如 附表「113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工資」、「113年11月1日至 11月19日工資」欄所示工資,核屬有據。  ⒊請求資遣費部分:   按勞工適用本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 資,於勞動契約依勞基法第14條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由雇 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1年發給2分之1個月之平均工資,未 滿1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爲限,不 適用勞基法第17條之規定;依前項規定計算之資遣費,應於 終止勞動契約後30日內發給,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第1項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查兩造間勞動契約已於113年11月19 日終止乙節,業如前述,原告4人自得請求被告公司給付資 遣費。準此:  ⑴原告甲○○自離職日起往前回溯6個月止月平均薪資為10萬5,00 0元,而其自112年6月1日任職於被告公司至113年11月19日 離職日止,年資為1年5月19日,其勞工退休新制資遣基數為 (529/720),原告得請求被告公司給付之資遣費為3萬9,47 2元(新制資遣基數計算公式:([年+(月+日÷30)÷12]÷2), 則原告甲○○得請求被告公司給付之資遣費為7萬7,146元,其 僅請求7萬5,432元,洵屬有據,應予准許。  ⑵原告乙○○自離職日起往前回溯6個月止月平均薪資為7萬元, 而其自113年8月1日任職於被告公司至113年11月19日離職日 止,年資為3月19日,其勞工退休新制資遣基數為(109/720 ),原告乙○○得請求被告公司給付之資遣費為1萬597元(新 制資遣基數計算公式:([年+(月+日÷30)÷12]÷2),則其請 求被告公司給付資遣費1萬597元,洵屬有據,應予准許;逾 此範圍之請求,應予駁回。  ⑶原告蘇韋銘自離職日起往前回溯6個月止月平均薪資為6萬5,0 00元,而其自113年3月1日任職於被告公司至113年11月19日 離職日止,年資為8月19日,其勞工退休新制資遣基數為(2 59/720),原告蘇韋銘得請求被告公司給付之資遣費為2萬3 ,382元(新制資遣基數計算公式:([年+(月+日÷30)÷12]÷2 ),則其請求被告公司給付資遣費2萬3,382元,洵屬有據, 應予准許。  ⑷原告丙○○自離職日起往前回溯6個月止月平均薪資為3萬7,000 元,而其自113年3月1日任職於被告公司至113年11月19日離 職日止,年資為8月19日,其勞工退休新制資遣基數為(259 /720),原告丙○○得請求被告公司給付之資遣費為1萬3,310 元(新制資遣基數計算公式:([年+(月+日÷30)÷12]÷2), 則其請求被告公司給付資遣費1萬3,310元,洵屬有據,應予 准許。  ⒋請求特別休假折算工資部分:   按勞工在同一雇主或事業單位,繼續工作6個月以上1年未滿 者,應給予3日之特別休假;繼續工作1年以上2年未滿者, 應給予7日之特別休假;勞工之特別休假,因年度終結或契 約終止而未休之日數,雇主應發給工資;勞工依本條主張權 利時,雇主如認為其權利不存在,應負舉證責任,勞基法第 38條第1項、第4項、第6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甲○○、蘇 韋銘、丙○○分別主張受僱於被告公司期間尚有7日、1日、3 日特休假未休乙節,未據被告公司提出事證證明原告等已享 有特別休假,自應認原告等得請求特別休假未休之工資。從 而:  ⑴原告甲○○任職於被告公司之年資為1年5月19日,應給予7日之 特別休假,被告公司既於113年11月19日終止勞動契約,自 應發給原告甲○○未休假之工資2萬4,500元(計算式:10萬5, 000元/30日*7日=2萬4,500元)。  ⑵原告蘇韋銘任職於被告公司之年資為8月19日,應給予3日之 特別休假,被告公司既於113年11月19日終止勞動契約,自 應發給原告蘇韋銘未休假之工資4,333元(計算式:6萬5,00 0元/30日*2日=4,333元)。  ⑶原告丙○○任職於被告公司之年資為8月19日,應給予3日之特 別休假,被告公司既於113年11月19日終止勞動契約,自應 發給原告丙○○未休假之工資3,700元(計算式:3萬7,000元/ 30日*3日=3,700元)。  ⒌請求勞工退休金提撥部分:   按雇主應為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勞工,按月提繳退休金, 儲存於勞工保險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雇主每月負 擔之勞工退休金提繳率,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資百分之6, 勞工退休金條例第6條第1項、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再依 同條例第31條第1項規定,雇主未依該條例之規定按月提繳 或足額提繳勞工退休金,致勞工受有損害者,勞工得向雇主 請求損害賠償。前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內之本金及累積收 益屬勞工所有,僅於未符合同條例第24條第1項所定請領退 休金規定之前,不得領取。是雇主未依該條例之規定,按月 提繳或足額提繳勞工退休金者,將減損勞工退休金專戶之本 金及累積收益,勞工之財產受有損害,自得依該條例第31條 第1項規定請求損害賠償;於勞工尚不得請領退休金之情形 ,亦得請求雇主將未提繳或未足額提繳之金額繳納至其退休 金專戶,以回復原狀(最高法院101年度台上字第1602號判 決參照)。經查:  ⑴原告蘇韋銘每月工資為6萬5,000元,被告公司即應依113年度 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規定之月提繳工資6萬6,800元,按 月為原告提繳勞退金4,008元,然被告公司於113年3月至8月 間,每月僅提撥1,648元,113年9月後則尚未提撥,有原告 蘇韋銘之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明 細資料等件為憑(見本院卷第31至33頁)。從而,原告蘇韋 銘請求自113年3月1日起至113年11月19日止之勞工退休金提 繳差額2萬4,714元【計算式:(4,008-1,648)*6+4,008*2+ 4,008*19/30=24,714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屬有據。  ⑵原告丙○○每月工資為3萬7,000元,被告公司即應依113年度勞 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規定之月提繳工資3萬8,200元,按月 為原告提繳勞退金2,292元,然被告公司於113年3月至8月間 ,每月僅提撥1,648元,113年9月後則尚未提撥,有原告丙○ ○之勞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明細資 料等件為憑(見本院卷第35至36頁)。從而,原告丙○○請求 自113年3月1日起至113年11月19日止之勞工退休金提繳差額 9,900元【計算式:(2,292-1,648)*6+2,292*2+2,292*19/ 30=9,900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應屬有據。  (三)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 2項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 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息較高者, 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 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33條第1項、第2 03條亦分別有明文。查原告4人請求被告公司給付之工資、 特別休假折算工資及資遣費,均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其中 10月份工資應於發薪日給付,11月份工資及特別休假折算工 資應於勞動契約終止日即113年11月19日給付,資遣費亦應 於勞動契約終止後30日內即113年12月19日前發給,均為定 有期限之債權,則原告4人就前揭給付均請求自民事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即114年1月16日(見本院卷第43頁)起算法定 遲延利息,核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4人依兩造間勞動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 上開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按法院就勞工之給付請求,為雇主敗訴之判決時,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前項情形,法院應同時宣告雇主得供擔保或將 請求標的物提存而免為假執行,勞動事件法第44條第1、2項 定有明文。本件係就勞工之給付請求所為雇主即被告公司敗 訴之判決,依上開規定,應依職權為假執行之宣告,並同時 諭知被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及理由:按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 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酌量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 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負擔其支出之訴訟費用,民事訴 訟法第79條定有明文。本件判決原告乙○○一部勝訴、一部敗 訴,惟原告乙○○敗訴部分僅1元,所佔比例甚微,爰酌量命 被告負擔全部訴訟費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 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附表 編號 1 2 3 4 原告 甲○○ 乙○○ 蘇韋銘 丙○○ 任職期間 112年6月1日至113年11月19日 113年8月1日至113年11月19日 113年3月1日至113年11月19日 113年3月1日至113年11月19日 月工資 10萬5,000元 7萬元 6萬5,000元 3萬7,000元 113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工資 10萬2,667元 7萬元 6萬5,000元 3萬7,000元 113年11月1日至11月19日工資 6萬5,022元 4萬4,333元 4萬1,167元 2萬3,433元 特休未修工資 2萬4,500元 無 4,333元 3,700元 資遣費 7萬5,432元 1萬598元 2萬3,382元 1萬3,310元 原告主張金額 26萬7,621元 12萬4,931元 13萬3,882元 7萬7,443元 應給付金額 26萬7,621元 12萬4,930元 13萬3,882元 7萬7,443元 應補提繳金額 無 無 2萬4,714元 9,900元

2025-02-26

SCDV-114-勞訴-3-20250226-1

竹北勞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給付工資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北勞小字第21號 原 告 鍾雅歆 被 告 宏信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家蒼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8,438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20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98,438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提出上訴狀(應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 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附錄: 一、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   (小額訴訟程序)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就當事人有爭執事   項,於必要時得加記理由要領。 二、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 三、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2025-02-26

CPEV-113-竹北勞小-21-20250226-1

勞小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給付退休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小上字第1號 上 訴 人 邱紹祐 邱仕堂 被上訴 人 張佑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退休金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6 日本院新竹簡易庭113年度竹勞小字第1號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一、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5定有 明文。再按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上訴狀內未表明上訴理由 者,上訴人應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提出理由書於原審法院 ;未提出者,毋庸命其補正,由原審法院以裁定駁回之,同 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471條第1項規定甚明。若原 審法院未以裁定駁回其上訴,而將訴訟卷宗送交第二審法院 時,即應由第二審法院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同法第 444條第1項前段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查,本件上訴人2人聯名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對原審判決提 起上訴,惟通觀全篇,皆未表明上訴理由,雖記載理由書狀 後補,然迄今仍未表明上訴理由,參考前開說明,其上訴不 合法,毋庸命其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上訴。又,上開上訴人 2人聯名之上訴狀,其中「邱仕堂」固未據簽名或蓋章,惟 其上訴既有不合法而應予駁回情形,如上所述,故爰不通知 補正此部分之欠缺,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 項、第2項、第436條之1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規定,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彭淑苑                   法 官 楊子龍                   法 官 周美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徐佩鈴

2025-02-25

SCDV-114-勞小上-1-20250225-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調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2號 聲 請 人 李志仁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因聲請調解事件,聲請人聲請調解未據繳 納聲請費,及未於聲請狀載明系爭訴訟標的價額,使本院無法核 定訴訟標的價額,以裁定命聲請人補繳聲請費。茲限聲請人於收 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查報系爭訴訟標的價額,及按系爭訴訟標的 價額補繳聲請費,如未依期補正,即駁回聲請人之調解聲請,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2-20

SCDV-114-補-32-2025022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00號 原 告 李世騰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惟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台幣伍佰參拾肆萬柒仟伍佰 元,依民事訴訟法第403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經調解,應徵調解 聲請費新台幣參仟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2-18

SCDV-114-補-200-20250218-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調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99號 聲 請 人 江晉德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聲請調解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 規定應徵收聲請費,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壹佰參拾 柒萬元,應徵調解聲請費新臺幣貳仟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2-14

SCDV-114-補-199-20250214-1

竹北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給付租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竹北小字第607號 原 告 游金泉即永豐企業社 被 告 泰力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子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柒萬柒仟肆佰玖拾元,及自民國一一 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加計自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所簽訂之送貨單即租賃契約 書第6點約定(見本院卷第11頁、第17頁),雙方合意以本 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故本院就本件訴訟自有管轄權,合先 敘明。 二、被告泰力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 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因發電機使用需求,於(一)民國112年4月 10起以每日新臺幣(下同)600元之租金,向原告承租發電 機(編號35)1台,經原告將上開發電機送交至被告指定之 桃園市○○區○○路000號旁工地使用,嗣被告返還上開發電機 後,尚積欠自112年11月6日至112年12月28日止共計3萬3,39 0元之租金;另於(二)112年7月21日起以每日500元之租金 ,向原告承租發電機(編號383)1台,經原告將上開發電機 送交至被告指定之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工地使用,嗣 被告返還上開發電機後,尚積欠自112年10月19日至113年1 月10日止共計4萬4,100元之租金。是被告迄今仍有7萬7,490 元(計算式:3萬3,390元+4萬4,100元=7萬7,490元)租金尚 未給付,經原告屢次催告,被告仍未給付,爰依租賃契約之 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一)被告應給付原告7萬7 ,49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二)請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送貨單及統 一發票影本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1至21頁)。而被告經合 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任何有利於 己之聲明、陳述或證據以供審酌,是本院依調查證據之結果 及斟酌全辯論意旨,認原告之主張為可採。 (二)按承租人應依約定日期,支付租金;無約定者,依習慣;無 約定亦無習慣者,應於租賃期滿時支付之;給付有確定期限 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債務,以 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 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439條前段、第229條第1項、第 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03條分別定有明文。觀諸卷附送貨單 即租賃契約書,並未明定租金給付之時期,亦無從認定有何 習慣可資依循,故本件發電機之租金應依民法第439條規定 ,於每期屆滿時支付之,而屬有確定期限之給付,且均已屆 期。準此,原告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2月12 日(見本院卷第49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 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即屬有據。 (三)綜上所述,原告依租賃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7萬7,490元,及自113年12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 訴之判決,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另於裁判時確定訴訟費用 如主文第2項所示之金額。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竹北簡易庭 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須以違背法令為理由,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 庭提出上訴狀(應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 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2-14

CPEV-113-竹北小-607-20250214-2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聲請調解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01號 聲 請 人 江謝芳能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聲請調解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0 規定應徵收聲請費,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肆佰伍拾 萬元,應徵調解聲請費新臺幣貳仟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2-14

SCDV-114-補-201-2025021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分配合夥利益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48號 原 告 賴建霖 訴訟代理人 連郁婷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間分配合夥利益等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03條 第1項第9款規定應經調解,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陸 佰肆拾貳萬元,應徵調解聲請費新臺幣參仟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 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彭淑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鄧雪怡

2025-02-14

SCDV-114-補-148-20250214-1

簡上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98號 上 訴 人 謝浩翔 鍾美慧 兼 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謝金龍 被 上訴人 陳鈺珊 訴訟代理人 賴俊維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6月19日 本院竹北簡易庭113年度竹北簡字第257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及該部分假執行之宣告均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判決非基於該債務人之個人關係者,為他債務人之利益亦生效力,故債權人以各連帶債務人為共同被告提起給付之訴,被告一人提出非基於其個人關係之抗辯有理由者為限,始得適用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1項規定。查上訴人係提出基於其個人關係之抗辯(詳後述),其上訴效力不及原審共同被告何諺融、彭偉鈞、陳沛祥、葉佳紋、陳泳志、賴閎鈞,合先敘明。 二、上訴人乙○○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被上訴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被上訴人起訴主張:上訴人乙○○與何諺融、彭偉鈞、陳沛祥、葉佳紋加入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力力」成年男子及其他不詳成員所組成之具有結構性、持續性、牟利性之詐欺集團犯罪組織(下稱本案詐欺集團),何諺融聽從「力力」之指揮,上訴人乙○○及彭偉鈞負責運送物品與載送人員事宜,陳沛祥、葉佳紋則擔任監管據點及控點之管理人。本案詐欺集團成員在社群網站上張貼「高薪輕鬆賺錢、包吃包住」,且需交出個人金融帳戶(含金融卡、密碼),並控管7至14日,可獲取高額報酬之徵才貼文,於民國111年10月10日至111年11月10日間,以新竹市○○區○○路0段000號整棟樓房為控點(下稱控點),並接續監管明知提供申辦金融帳戶係幫助詐欺集團向不特定人詐欺取財使用之陳泳志(由賴閎鈞仲介)。嗣詐欺集團成員透過通訊軟體向被上訴人佯稱:投資保證高獲利云云,致被上訴人陷於錯誤,於111年11月17日11時29分許,匯款新臺幣(下同)20萬元,至陳泳志申請開立之臺灣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臺銀帳戶),被上訴人因而受有20萬元(下稱系爭款項)之損害。上訴人乙○○為上開不法行為時,為未成年人,其父、母即上訴人甲○○、丙○○應負法定代理人之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87條第1項規定,求為命:㈠上訴人乙○○應與何諺融、彭偉鈞、陳沛祥、葉佳紋、陳泳志、賴閎鈞連帶給付被上訴人20萬元及自民事準備㈠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上訴人甲○○、丙○○就上開給付,應與上訴人乙○○負連帶給付責任。㈢以上2項給付,如有任一人為全部或一部給付,其餘之人於給付範圍內,同免其給付義務等語。 二、上訴人甲○○、丙○○,及上訴人乙○○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據其提出之書狀所為之聲明及陳述以:臺銀帳戶之金融卡、 密碼係本案詐欺集團之上開控點於111年11月10日遭查獲後 ,始由陳泳志另行起意交付予其他詐欺集團使用,與上訴人 乙○○無涉等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判命上訴人乙○○及何諺融、彭偉鈞、陳沛祥、葉佳紋、 陳泳志、賴閎鈞應連帶給付;或上訴人乙○○、甲○○應連帶給 付;或上訴人乙○○、丙○○應連帶給付被上訴人20萬元,及上 訴人皆自113年6月7日起、何諺融自113年6月19日起、彭偉 鈞自113年6月17日起、陳沛祥自113年6月19日起、葉佳紋自 113年6月5日起、陳泳志自113年6月17日起、賴閎鈞自113年 6月1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並依 職權宣告假執行暨免為假執行。上訴人就其敗訴部分聲明不 服,提起上訴,並聲明: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㈡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駁回。被上訴人則答 辯聲明:上訴駁回。(何諺融、彭偉鈞、陳沛祥、葉佳紋、 陳泳志、賴閎鈞敗訴部分,未經上訴,非本院審理範圍) 四、經查,被上訴人受本案詐欺集團詐騙,於111年11月17日11 時29分許,將系爭款項匯至臺銀帳戶一節,有內政部警政署 反詐騙諮詢專線紀錄表、受理詐騙帳戶通報警示簡便格式表 、受(處)理案件證明單、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通訊軟體 LINE對話紀錄擷圖、交易畫面擷圖在卷可參(臺灣新北地方 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44931號〈下稱偵44931卷〉第57至69頁 ),且為兩造所不爭執,堪信為真實。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 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 ,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以行為時有識別能力為限,與其 法定代理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 5條第1項、第187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另按共同侵權 行為之成立,必共同行為人均已具備侵權行為之要件,且以 各行為人不法之行為,均係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 為關連共同)始克成立。復按損害賠償之債,以有損害之發 生及有責任原因之事實,並二者有相當因果關係為其成立要 件。  ㈡查陳泳志於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217號刑事案件(下稱本件 刑案)準備程序中陳述:在控點中只有交兆豐銀行帳戶,是 11月10日被查獲後,透由賴閎鈞介紹,再將所申辦之玉山、 臺灣、元大及華南銀行的金融卡及存摺,以共25萬元之代價 ,去臺北三峽交給游捷安、黃建智之人,但一毛錢都沒拿到 等語(本件刑案卷四第41至44頁),且經警獲報後於111年1 1月10日查獲上開控點,並扣得陳泳志之玉山及臺灣銀行金 融卡後發還等情,有贓物認領保管單在卷可稽(臺灣新竹地 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16135號卷〈下稱偵第16135卷〉第83 頁),堪認臺銀帳戶資料係本案詐欺集團之上開控點於111 年11月10日遭查獲後,由陳泳志另行起意交付予其他詐欺集 團使用,核與上訴人乙○○無關。準此,難認上訴人乙○○對於 匯入臺銀帳戶之系爭款項有何具備侵權行為要件之行為,亦 無足認為損害共同原因之行為,復無從遽認上訴人乙○○之行 為與系爭款項之損害結果有何相當因果關係。故被上訴人請 求上訴人乙○○就系爭款項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尚屬 無據;其請求上訴人甲○○、丙○○與上訴人乙○○連帶負損害賠 償責任,亦屬無據。 六、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第187 條第1項規定,請求上訴人乙○○與何諺融、彭偉鈞、陳沛祥 、葉佳紋、陳泳志、賴閎鈞連帶給付被上訴人20萬元及自民 事準備㈠狀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上訴人甲○○、丙○○就上開給付與上訴人乙○○負連帶給付 義務,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就此部分為被上訴人勝訴 之判決,並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尚有未洽。上訴意旨指摘原 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自應由本院將 原判決此部分廢棄,並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 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 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50條、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彭淑苑                   法 官 高上茹                   法 官 楊子龍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2025-02-14

SCDV-113-簡上-98-202502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