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戶籍資料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停車費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小字第5532號 原 告 台灣普客二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望月弘秀 訴訟代理人 丁鈺揚 被 告 楊譓芯(即車號000-0000號之所有權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停車費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 ,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 第28條第1項亦有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給付停車費用新臺幣4,200元(見本 院卷第11頁)。經查,被告住所在基隆市○○區○○○街000巷0○ 0號7樓,有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憑(隨卷外放),依民事訴 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規定,本件應由臺灣基隆地方法院管轄 。而兩造間復無合意由本院管轄之約定,原告亦未提出本院 確有本件管轄之依據,是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 違誤,應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該管轄法院。又債務履行地, 依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專指當事人以契約訂定之清償地 而言,民法第314條所定之法定履行地(清償地)則不與焉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62號、106年度台抗字第642號 、105年度台抗字第521號、102年度台抗字第596號裁定意旨 參照),併此說明。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4-12-27

TPEV-113-北小-5532-20241227-1

東簡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毀棄損壞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東簡字第304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莊孟璋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312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莊孟璋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爰審酌被告莊孟璋已有毀棄損壞、傷害及妨害自由等前案, 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在卷可查(見東簡字卷 第9至13頁),竟仍未能記取教訓,避免再犯,明知與告訴 人洪廷岳素不相識,亦無糾紛,竟刻意駕駛自用小客車撞擊 告訴人停放在外之本案車輛,致該車之前保險桿及烤漆毀損 而不堪用,足生損害於告訴人,顯然欠缺尊重他人財產權之 法治觀念,所為甚應苛責;復考量被告犯後坦承犯行,然迄 未賠償告訴人所受損害之犯後態度,兼衡其犯罪動機、目的 、手段、情節及所生損害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示懲戒。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臺東簡易庭 法 官 葉佳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須 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本判決 如有不服,請書具不服之理由狀,請求檢察官上訴者,其上訴期 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耕華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刑法第354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123號   被   告 莊孟璋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莊孟璋於民國113年1月10日1時30分許,在臺東縣大武鄉大 武火車站外和平部落產業道路旁,基於毀損之犯意,駕駛車 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衝撞洪宗賢所有、現由洪廷 岳管領使用之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本案車 輛),而損壞本案車輛之前保險桿及烤漆,致令不堪用,足 以生損害於洪廷岳。嗣洪廷岳報警處理,始悉上情。 二、案經洪廷岳訴由臺東縣警察局大武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事實,業據被告莊孟璋於偵查中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 告訴人洪廷岳於警詢時之證訴大致相符,並有個人戶籍資料 、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告訴人提供之委託書、臺東縣警察局 大武分局受理各類案件紀錄表、刑案現場照片、113年3月4 日和解書及上億汽車修配廠估價單各1份在卷可參,是被告 之犯嫌堪予認定。 二、核被告莊孟璋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器物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檢 察 官 陳妍萩                檢 察 官 康舒涵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8  日                書 記 官 魏郁如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 5 千元以 下罰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喚。

2024-12-27

TTDM-113-東簡-304-20241227-1

司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清償票款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82981號 債 權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韓尚蒲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查詢債務人韓尚蒲之郵局存款及人壽保險投保資 料,並請求強制執行。惟債務人住所在臺中市,有債務人個 人戶籍資料附卷可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臺中地方 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 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王毓慈

2024-12-27

CHDV-113-司執-82981-20241227-1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3年度家護字第1289號 聲 請 人 ○○○ 即被害人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經本院准予核發 (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87號),視為有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接觸、 跟蹤、通話、通信。 三、相對人應最少遠離下列場所至少一百公尺:被害人甲○○住居 所(地址:彰化縣○○鄉○○村○○路000號)、被害人甲○○工作 場所(地址:彰化縣○○鎮○○○路00號)。 四、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一年。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之前男友。於民國113 年11月3日凌晨2時許,在相對人位於彰化縣○○鎮○○路00號3 樓住處,兩造聊天過程中,相對人有點不耐煩,相對人即毆 打聲請人臉部、推擠聲請人身體,致聲請人受有頭部及臉部 挫傷、雙上臂挫傷等傷害,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 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 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4款 內容之暫時保護令等語。 二、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前男友,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 其實施身體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 等情,業據其提出戶籍資料、家庭暴力通報表、驗傷診斷證 明書為證,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未到庭亦未以書狀陳述意 見,堪認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本件因被害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本院參 酌兩造之身心狀況、聲請人陳述之內容,以及被害人遭受家 庭暴力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護令為適當,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院前所核發之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87號暫時保護令,自本保護 令核發時起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7

CHDV-113-家護-1289-20241227-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訴字第484號 原 告 黃添寶 訴訟代理人 許崇賓律師 被 告 黃新興 黃賜書 黃詩文 黃琮淵 兼 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黃琮竣 被 告 林碧玉 被 告 黃文坤 黃學良 黃豐龍 訴訟代理人 黄煜翔 被 告 黃慧純 訴訟代理人 鄧淳珍 被 告 黃崇恩 黃永承 黃銘慧 林鈺珊(即黃素貞之承受訴訟人) 黃智敬 黃智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林鈺珊為被告黃素貞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 法第168條定有明文。又上開條文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 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 訴訟;且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 命其續行訴訟,同法第175條、第178條亦有明文。另訴訟程 序於裁判送達後當然停止者,其承受訴訟之聲明,由為裁判 之原法院裁定之,同法第177條第3項亦有明文。依此規定, 當事人聲明承受訴訟之聲明,尚且應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定 之,則訴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前,甚至言詞辯論終結前,發生 當然停止之原因,其承受訴訟之聲明,更應由為裁判之原法 院裁定之,是為當然之解釋(最高法院76年度第10次民事庭 會議決議意旨參照);此外,裁判後發現當事人已於裁判前 死亡者,此項裁判並非當然不生效力,應由法院調查其應行 承受訴訟之人,對之命為承受訴訟並為送達裁判正本(最高 法院68年度第3次民事庭庭長會議決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本件於民國113年10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並於同年1 1月6日宣示判決,被告黃素貞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判決 前之同年11月3日死亡,其繼承人為林鈺珊,且未聲明拋棄 繼承,亦未聲明承受訴訟,有個人戶籍資料、繼承系統表、 戶籍謄本、家事事件公告查詢結果等件在卷可憑。茲因原告 聲明承受訴訟,爰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洪榮謙                     法 官 鍾孟容                   法 官 謝舒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記官 謝儀潔

2024-12-27

CHDV-110-訴-484-20241227-3

家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通常保護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通常保護令 113年度家護字第1209號 聲 請 人 ○○○ 相 對 人 ○○○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核發暫時保護令事件,經本院准予核發 (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48號),視為有通常保護令之聲請,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不得對下列之人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 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被害人甲○○;被害人子女 (女兒○○○、兒子○○○)。 二、相對人不得對於被害人甲○○及被害人子女(女兒○○○、兒子○○ ○)為下列聯絡行為:騷擾、跟蹤。 三、相對人應最少遠離下列場所至少一百公尺:被害人甲○○住居 所(地址:彰化縣○○市○○里○○○000號)、被害人甲○○工作場 所(○○○地址:彰化縣○○市○○街000號);(○○○地址:彰化縣○ ○市○○路○段00號)。 四、相對人應於民國115年3月31日前完成下列處遇計畫:認知教 育輔導(內容:壓力管理、同理心訓練與非暴力溝通、家庭 暴力防治相關法規課程。)12次,每2週1次。(以上實際處 遇執行時間之調配得由執行機關或機構視情形彈性調整。) 五、本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一年六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為聲請人前夫。於民國113年10月18 日上午11時許在彰化縣○○市○○路○段000巷00弄00號住處內, 兩造在討論離婚事宜時,相對人在客廳內摔家具。相對人對 聲請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已發生家庭暴力事件,可認聲請 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為此依家庭 暴力防治法之規定,聲請核發該法第14條第1項第1、2、4、 10款內容之保護令等語。 二、按法院於審理終結後,認有家庭暴力之事實且有必要者,應 依聲請或依職權核發包括下列一款或數款之通常保護令,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為其前夫,聲請人遭受相對人對其 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有再受家庭暴力之急迫危險等 情,業據其提出戶籍資料、家庭暴力通報表、現場照片為證 ,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未到庭亦未以書狀陳述意見,堪認 聲請人之主張為真實。 四、次查,本院依職權委託彰化縣政府對相對人為審前鑑定,結 果略以:「....相對人未到場接受家庭暴力相對人裁定前鑑 定,據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規範第5條及第7條規定可逕 依檢送相對人相關資料,進行書面鑑定即完成處遇計畫建議 書。依檢送資料,相對人與被害人兩造關係為:婚姻中-共 同生活相對人與被害人均稱近期在討論離婚之事宜,10月18 日又因離婚的事情無共識,相對人於住家中摔電風扇、椅子 等物品,雖未造成被害人受傷,但被害人擔心有安全疑慮, 故請警方到場協助。相對人對聲請人所出現之暴力行為為精 神暴力。綜合評估:相對人應屬於中度家庭暴力危險性。依 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議相對人應接受下列處遇:認知教育輔 導(內容:壓力管理、同理心訓練與非暴力溝通、家庭暴力 防治相關法規課程。)12次,每2週1次。」等語,有彰化縣 政府函文暨審前鑑定報告書在卷可憑。另此部分內容之保護 令,係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4條第1項第10款規定核發,相 對人應依主管機關即彰化縣政府通知之執行時間、地點報到 並接受處遇,若有違反者,構成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5 款之違反保護令罪,特予敘明。 五、本件因被害人遭受相對人對其實施精神上之不法侵害行為, 被害人有繼續遭受相對人實施不法侵害行為之危險,本院參 酌兩造之身心狀況、陳述之內容、家暴處遇審前鑑定,以及 被害人遭受家庭暴力之程度,認為核發如主文所示內容之保 護令為適當,爰裁定如主文。又聲請人聲請相對人遠離未成 年子女學校和補習班100公尺部分,因聲請人於本院訊問時 陳述相對人沒有打罵小孩、也沒有去小孩學校或補習班打擾 過小孩,故本院認為此部分沒有核發的必要,避免過度限制 相對人自由,且如主文所示之保護令應已足以保護聲請人, 附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王美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本院前所核發之113年度暫家護字第448號暫時保護令,自本保護 令核發時起失其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林子惠 附註: 一、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15條第1項規定本保護令自核發時起生 效。 二、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   違反法院依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六條第三項或依第六十三 條之一第一項準用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 、第十款、第十三款至第十五款及第十六條第三項所為之下 列裁定者,為違反保護令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1.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2.禁止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 為。  3.遷出住居所。  4.遠離住居所、工作場所、學校或其他特定場所。  5.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6.禁止未經被害人同意,重製、散布、播送、交付、公然陳列 ,或以他法供人觀覽被害人之性影像。  7.交付或刪除所持有之被害人性影像。  8.刪除或向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或 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申請移除已上傳之被害人性影像。

2024-12-26

CHDV-113-家護-1209-20241226-1

家繼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39號 原 告 林耀明 被 告 林英圳 現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 林說麗 林美雲 林美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公同共有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分割 方法如附表一分割結果欄所載。 訴訟費用由由原告負擔五分之四,被告林英圳負擔五分之一。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林英圳、林說麗、林美雲及林美華經合法通知,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 茲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兩造之陳述: ㈠、原告主張略以: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先後於民國107年11月 13日、112年8月9日死亡,兩造為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之 子女而為渠等之繼承人,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遺有如附表 一所示之遺產,因兩造無法達成遺產分割協議,為此提起本 件訴訟,請求按兩造應繼分比例分割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 所遺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等語,並聲明:如附表一原告主張 之分割方法欄所示。 ㈡、被告林說麗、林美雲及林美華於準備程序期日到庭均以:同 意原告主張之分割方法,但願意將自己的應繼分分給原告等 語。 ㈢、被告林英圳未於準備程序期日或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 出書狀為何陳述或聲明。 二、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 為公同共有;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律另有規定 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51條、第1164條分 別定有明文。次按終止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應以分割方式 為之,將遺產之公同共有關係終止改為分別共有關係,性質 上亦屬分割遺產方法之一,此有最高法院82年度台上字第74 8號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又法院選擇分割遺產之方法,應 具體斟酌遺產之性質、利用價值、經濟效用、使用現狀及各 繼承人之意願等相關因素,本於公平原則為妥適之判決。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原告到庭陳述明確,並提出被 繼承人林金波、王鎭之除戶戶籍謄本、財政部中區國稅局遺 產稅免稅證明書、繼承系統表、附表一編號1至3所示土地之 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附表一編號4、5所示房屋之雲林縣稅 務局房屋稅籍證明書、附表一編號6所示帳戶之存摺封面及 內頁影本等件為佐,並經本院依職權查詢兩造之戶籍資料附 卷為參,堪信為真,是本件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所遺應予 分割之遺產範圍,應以附表一所示之遺產為其標的,堪予認 定,又本件兩造繼承人就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之遺產無法 協議分割乙節,有本件調解不成立之調解紀錄表在卷可參, 而附表一所示之遺產並無不能分割之情形,且無證據顯示兩 造彼此間訂有不分割遺產之協議,或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 有以遺囑禁止遺產之分割或定分割遺產之方法,則原告本於 繼承人之地位,依照上開法條規定,請求分割被繼承人林金 波、王鎭所遺如附表一所示之遺產,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又本院審酌原告主張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所遺如附表一所 示之遺產,由兩造按應繼分比例分割,符合公平原則,然被 告林說麗、林美雲及林美華均表示願意將渠等應繼分分歸原 告取得等語,而原告就此表示沒有意見等語,是本院尊重被 告林說麗、林美雲及林美華之意願,爰判決如主文第一項所 示。 三、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敗 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勝 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本件分割遺產之訴,屬固有必要共同訴訟,兩造間本可互換 地位,且均蒙其利,而被告應訴係因訴訟性質所不得不然, 是認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原告及被告林英圳分別按渠等分得被 繼承人林金波、王鎭之遺產比例負擔,較為公允,爰判決如 主文第二項所示。 四、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 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80條之1、第85條第1項但書, 判決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楊皓潔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陳怡君 附表一: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之遺產(編號1至5為被繼承人林金波之遺產;編號6為被繼承人王鎭之遺產) 編號 項 目 面積(平方公尺)/金額(新臺幣) 權利範圍 原告主張之分割方法 分割結果 1 雲林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 39,954.77  1/4 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由原告分得應有部分二十分之四,被告林英圳分得應有部分二十分之一。 2 雲林縣○○鄉○○段00000地號土地 1,320.66    全部 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由原告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四,被告林英圳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一。 3 雲林縣○○鄉○○段000地號土地 39.15   全部 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由原告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四,被告林英圳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一。 4 雲林縣○○鄉○○村○○路0巷0000號房屋 147.6  全部 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由原告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四,被告林英圳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一。 5 雲林縣○○鄉○○村○○○○地○路0000號房屋 29.8  全部 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割為分別共有。 由原告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四,被告林英圳分得應有部分五分之一。 6 台西郵局存款(00000000000000) 340,742元及孳息 由兩造按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為分配。 由原告分得五分之四,被告林英圳分得五分之一。 附表二:兩造對被繼承人林金波、王鎭遺產之應繼分比例 編號 姓  名        應繼分比例 1 林耀明         1/5 2 林英圳         1/5 3 林說麗         1/5 4 林美雲         1/5 5 林美華         1/5

2024-12-26

ULDV-113-家繼訴-39-20241226-2

司執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52448號 債 權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淑真 債 務 人 蘇場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 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 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 依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 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查債權人向本院聲請查詢債務人之保險契約債權並強制執行   ,惟債務人之住所地係在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8樓,有 其戶籍資料在卷可稽。揆諸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新北地 方法院管轄,債權人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 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2-26

ULDV-113-司執-52448-20241226-1

司執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52677號 債 權 人 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豫文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張木川間聲請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 人能力。民法第6條及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又原告之訴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之情形者,其欠缺 倘若無從補正,法院自應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自明。上開規定,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 之1,於強制執行程序準用之。又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時, 債務人已死亡者,即欠缺執行當事人能力之要件,亦不生補 正之問題。故強制執行之聲請,須債權人及債務人於聲請時 均有當事人能力,始為合法,若當事人之一方於聲請前即已 死亡,該聲請即屬不合法,且此不合法之情形無從補正,執 行法院應以裁定駁回該強制執行之聲請。 二、查債權人於民國113年12月24日向本院聲請查詢債務人之保 險契約債權並強制執行,惟債務人於本件聲請前即於112年5 月10日死亡,有其戶籍資料在卷可稽,是本件強制執行之聲 請,於法不合,且此情形無從補正,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 本院應以裁定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2-26

ULDV-113-司執-52677-20241226-1

司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82132號 債 權 人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上列當事人與債務人梁嘉典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 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由 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 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依 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規定,強制執行 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債權人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二、債權人聲請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查詢債務人保 險資料,為執行標的不明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惟債務人 住所係在桃園市龜山區,有債務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 參。依上開規定,本件應屬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 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顯屬有誤,爰裁定如主文 。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陳怡君

2024-12-26

CHDV-113-司執-82132-20241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