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惠如

共找到 200 筆結果(第 51-60 筆)

審訴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字第76號 原 告 謝琦英 劉政宇 兼 上二人 送達代收人 劉素櫻 被 告 林溢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3年度附民字第1490號)移送前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於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285號毀損等案件對被告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未於民事起訴狀表明具體、明確且 適於執行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請求本院判決之內容) ;另原告未表明本件之訴訟標的(即實體法上請求權基礎, 原告請求所依據之法律規定條文),經本院於114年1月21日 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正訴之聲明,該裁定業於 同年2月3日送達予原告兼送達代收人劉素櫻,有送達證書附 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5頁),其逾期仍未補正,有本院收文 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上訴抗告查詢清單在卷 足憑(本院卷第39至43頁),依前揭說明,本件起訴不合法 ,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俊廷                法 官 呂綺珍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案訴訟標的價額逾新臺幣150萬元時,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欣怡

2025-02-14

TPHV-113-審訴-76-20250214-2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58號 抗 告 人 陳黃寶春 代 理 人 林瑞富律師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富地不動產仲介經紀有限公司間聲請給付 服務報酬強制執行聲明異議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5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執事聲字第342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本件抗告人向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對相對人 聲請強制執行,僅就相對人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金額債權提出 原法院112年度司聲字第622號裁定及其確定證明書為證明文 件,並未檢附法定之執行名義以證明其對相對人另有新臺幣 (下同)20萬4,000元本息債權(下稱系爭債權)存在。經 執行法院通知抗告人應於5日內補正系爭債權之執行名義及 其確定證明書,該通知並於民國113年3月25日送達於抗告人 之送達代收人即林瑞富律師指定之郵局信箱○○○○○○○)。嗣 抗告人雖於同年4月28日具狀檢附原法院109年度訴字第2592 號、本院111年度上易字第1267號判決書及其確定證明書影 本(下合稱本案實體判決)到院,惟抗告人係本案實體判決 之被告,且該本案實體判決復僅判命抗告人應向相對人給付 30萬元本息(即經本院111年度上易字第1267號部分廢棄改 判命抗告人給付相對人30萬元本息),並無相對人應向抗告 人為給付之內容,故該本案實體判決無從資為抗告人對相對 人有系爭債權存在之證明文件。因抗告人逾期未為補正,執 行法院乃於同年5月1日,以抗告人逾期仍未提出得為執行名 義之證明文件為由,裁定駁回其就系爭債權部分所為之強制 執行聲請(下稱原處分)。抗告人提出異議,原法院以其異 議逾期裁定駁回(下稱原裁定)。抗告人不服,對之提起抗 告。 、按司法事務官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所為處分之救濟程序,依強 制執行法第30條之1規定,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本文 規定,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又送達之目的,在使訴訟當事人或訴訟關係人有知悉 訴訟文書或其他特定事項之內容之機會,當事人如以租用之 ○○○○○○作為送達處所並向法院陳明後,法院自應向該○○○○○○ 為送達,且以應受送達文書到達該○○○○○○時為送達之時,不 因受送達人未至○○○○○○○○○實際取出,或未依置於專用信箱 內之通知單或通知小牌所示向郵局領取郵件,或事後方至郵 局領取郵件而有不同(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907號裁判 意旨參照)。本件抗告人對原處分聲明異議,查原處分於11 3年5月10日業已送達至抗告人之送達代收人所指定送達之系 爭信箱,有卷附送達證書可稽(見司執卷第149頁),聲明 異議期間自原處分送達翌日起算,扣除在期間6日,於同年5 月26日即屆滿,抗告人遲至同年6月5日始提出異議(見執事 聲卷第15頁),已逾異議之不變期間。原法院因認其聲明異 議為不合法,以原裁定駁回之,經核於法並無違誤。 、抗告論旨雖謂:伊已遵期補正本案實體判決以證明系爭債權 存在,原裁定率將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郵政) 指為林瑞富律師之送達代收人,復未酌及林瑞富律師並不知 悉其系爭信箱內之收文情形,遽以原處分送達至系爭信箱之 日起算本件聲明異議之不變期間,顯有違誤。況執行法院事 後於113年6月11日命伊應繳納裁判費1,000元,並於同年8月 30日自行撤銷執行命令,尤見伊提出異議為合法且有理由等 語。惟查:原裁定係以系爭信箱為送達處所,並未逕認中華 郵政具送達代收人之身分,抗告意旨不無誤會。又抗告人既 向執行法院陳報指定林瑞富律師為送達代收人(見司執卷第 7頁民事強制執行聲請㈠狀),且自行載明以系爭信箱為林瑞 富律師之送達處所,依上說明,原處分於113年5月10日上午 11時送達系爭信箱時,即生合法送達之效力,至林瑞富律師 事後雖於同年月28日始領取原處分,於送達之效力並無影響 (見司執卷第149頁送達證書、執事聲卷第41頁中華郵政函 文)。抗告意旨以此指摘原裁定起算聲明異議之不變期間不 當,亦無足取。再按裁判費,為國家應徵收之一種規費。法 院應切實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計徵之,不得任令當事人有漏 繳或少繳情事,始符合民事訴訟法所採有償主義之原則,尚 非得謂僅因抗告人已繳納本件聲明異議之裁判費(見司執卷 第151至152頁),即當然使其所提出之異議全部合法。另遍 查全卷,未見執行法院有何因認核發原執行命令不當,而撤 銷該執行命令之情形,是抗告人執此主張其本件聲明異議合 法且有理由云云,殊非有據。原裁定駁回其異議,核無可議 。抗告意旨猶執陳詞,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非有理 由。 、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進柳                法 官 楊惠如                法 官 呂綺珍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蔡宜蓁

2025-02-13

TPHV-114-抗-158-20250213-1

審訴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字第97號 原 告 李惠貞 被 告 陳佩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3年度附民字第1840號)移送前 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 定有明文。檢察官移送刑事法院併辦之犯罪部分,如經刑事 法院認定無裁判上或事實上一罪關係,依法無從併辦審理判 決,而退回檢察官另行偵辦者,即屬犯罪未經起訴,刑事法 院本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規定,以原告提起附帶民 事訴訟為不合法,判決駁回其訴,如誤以裁定移送於民事庭 ,其訴之不合法,不因移送民事庭而受影響(最高法院102 年度台抗字第656號裁判意旨參照)。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 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 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最高 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意旨參照)。然依此移送 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民事訴訟事件無異,依法院組織 法第9條第1款規定,屬地方法院管轄之第一審訴訟事件。 二、本件原告於本院113年度上訴字第4161號詐欺等案件(下稱 系爭刑案)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查其主張被告之 犯行,固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移送併辦至系爭刑案 ,惟經本院刑事庭認非屬系爭刑案上訴之審理範圍,將之退 由檢察官另為適法之處理(見本院卷第13、29至31頁)。系 爭刑案既未認定原告為被告被訴犯罪事實之被害人,則原告 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即與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所 定要件不符,經本院詢問原告意見,其表明「願依一般民事 訴訟程序,由管轄法院審理並繳交裁判費(除依法暫免繳者 外)」等語(見本院卷第25頁),依上開說明,本件應以地 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本院並無管轄權,爰審酌被告住 所地在新北市土城區,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規定,將本 件移送於有管轄權之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俊廷                    法 官 呂綺珍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廖月女

2025-02-13

TPHV-113-審訴-97-20250213-1

審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審上易字第33號 上 訴 人 葉紫晴(原名葉美華) 被 上訴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1月15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321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第一審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 內為之;又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 事訴訟法第440條、第444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於民國113年11月22日收受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 年度訴字第321號第一審判決,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見原 審卷第141頁),上訴期間自送達翌日即113年11月23日起算 20日,加計在途期間1日,至113年12月13日屆滿。上訴人遲 至113年12月18日,始具狀提起本件上訴,此有民事上訴狀 之收文日期戳記可憑(見本院卷第15頁),顯已逾上訴不變 期間,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又不變期間,法院不得 依聲請或依職權伸長或縮短之,本件上訴之不變期間,自不 因上訴人繳納第二審之裁判費而得伸長,附此敘明。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俊廷                    法 官 呂綺珍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廖月女

2025-02-12

TPHV-114-審上易-33-20250212-1

審訴易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易字第125號 原 告 陳信翰 被 告 謝云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113年度附民字第1559號)移送前 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上開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否 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 序附帶為此請求,此觀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刑事判決係認定被告對原告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未遂罪,原告實際上未因此受有損害(見本院卷第11至12頁 ),原告復未表明被告所為詐欺未遂之行為,對其有造成其 他損害之事實,經本院函詢原告「是否願依一般民事訴訟程 序,由管轄法院審理並繳交裁判費(除依法暫免繳納者外) 」,並於7日內寄交回本院(見本院卷第17頁),該通知於1 13年12月16日送達原告(見本院卷第19頁),惟其迄未表明請 求依一般民事訴訟程序處理,本院無從裁定移送至管轄法院 ,其起訴自屬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俊廷                法 官 呂綺珍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原告請求金額為500000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蕭麗珍

2025-02-12

TPHV-113-審訴易-125-20250212-1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361號 債 權 人 創鉅有限合夥 法定代理人 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上 一 人 陳鳳龍 住○○市○○區○○路000號8樓 法定代 理人 送達代收人 黃馨瑩 債 務 人 楊惠如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㈠8,160元,及自民國113年11 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㈡14,280 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 6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 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楊順堯 註: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 人勿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104年7月3日(含本日)後確定者 ,僅得為執行名義,而無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四、債權人應於5日內查報債務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以 免因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2025-02-11

CHDV-114-司促-1361-20250211-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046號 原 告 施淑美 被 告 江鎬佑 葉美麗 林韋呈 莊雅雲 王淑蓉 吳明順 徐彰彥 楊惠如 楊美貞 張儷馨 兼上六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楊義倫 被 告 孫偉哲 姚虹霜 江柏輝 黃怡霖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吳葭惠 被 告 金鑽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魏明建 被 告 王維德 宋屏原 王學堂 陳家清 方貞卿 曾億強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訴訟標的之價額不能核定者,以民事訴訟 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額數加10分之1定 之;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 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 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 、第77條之12、第77條之2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非因財產 權而起訴者,應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3,000元;於非 財產權上之訴,並為財產權上之請求者,其裁判費分別徵收 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4第1項、第2項亦有明定。次按請 求命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其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為回復名 譽請求權,係屬非因財產權而起訴(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字 第586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依原告於民國114年1月24 日言詞辯論、追加被告暨調查證據狀、陳報狀七暨聲請勘驗 證據狀之記載,係請求被告給付1,450,000元、刊登判決書 全文並刪除、撤下數位公佈欄與原告有關之影片(見本院卷 第115頁至第117頁、第137頁、第139頁)。其中因財產權而 起訴部分之訴訟標的金額為1,45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15,355元,另請求被告刊登判決書全文及刪除、撤下影片 等行為均屬民法第195條第1項後段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依 前開說明,應依第77條之14第1項規定徵收裁判費,並按請 求被告人數分別計之,應徵第一審裁判費72,000元【計算式 :3,000元×18人+4,500元×4人=72,000元;其中被告王學堂 、陳家清、方貞卿、曾億強於114年2月4日追加時繫屬本院 ,應依000年0月0日生效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 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加徵】。據此,本件第 一審裁判費合計為87,355元【計算式:15,355元+72,000元= 87,355元】,原告僅繳納15,355元,尚應補繳72,000元【計 算式:87,355元-15,355元=72,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 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徐安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顏珊姍

2025-02-10

TNDV-113-訴-2046-20250210-1

審簡易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審簡易字第420號 原 告 呂秀鳳 被 告 阮麗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1521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檢察官移送刑事法院併辦之犯罪部分,如經刑事法院認定 無裁判上或事實上一罪關係,依法無從併辦審理判決,而退 回檢察官另行偵辦者,即屬犯罪未經起訴,刑事法院本應依 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規定,以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為 不合法,判決駁回其訴,如誤以裁定移送於民事庭,其訴之 不合法,不因移送民事庭而受影響(最高法院102年度台抗 字第656號裁判意旨參照)。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 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 ,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 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108 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原告於本院113年度上訴字第3066號洗錢防制法等案件 (下稱系爭刑案)對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查其主張 被告之犯行,固經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移送併辦至系 爭刑案之原審法院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 惟經臺北地院認非屬系爭刑案起訴效力所及,將之退由檢察 官另為適法之處理(見本院卷第27至29頁),且經本院認定 非屬系爭刑案上訴之審理範圍(見本院卷第10頁)。系爭刑 案既未認定原告為被告被訴犯罪事實之被害人,則原告提起 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即與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所定要 件不符,經本院詢問原告「是否願依一般民事訴訟程序,由 管轄法院審理並繳交裁判費(除依法暫免繳納者外)」等語 ,該通知於113年12月12日送達原告(見本院卷第11、15頁 ),惟經相當期間,原告迄未表明請求依一般民事訴訟程序 處理,本院無從裁定移送至管轄法院,其起訴自屬不合法, 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林俊廷                法 官 呂綺珍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廖月女

2025-02-06

TPHV-113-審簡易-420-20250206-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2887號 債 權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債 務 人 楊惠如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伍萬零參佰貳拾貳元,及自民 國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百分之 十六計算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詳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三、債務人如對第1項債務有爭議,應於本命令送達後20日之不 變期間內,不附理由向本院提出異議。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附註: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時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 法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另 行聲請。

2025-02-05

TCDV-114-司促-2887-20250205-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16號 抗 告 人 方長信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劉祺峯(即劉育伯之繼承人)間拍賣抵押 物聲明異議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1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113年度執事聲字第45號所為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非訟事件之強制執行名義成立後,如經債務人提起確認該 債權不存在之訴,而獲得勝訴判決確定時,應認原執行名義 之執行力,已可確定其不存在(最高法院79年度台抗字第300 號判例意旨參照)。本件抗告人於民國109年7月9日執原法院 簡易庭108年度司拍字第653號拍賣抵押物裁定為執行名義( 下稱系爭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 不動產(下稱系爭不動產),經原法院民事執行處以109年 度司執字第86461號拍賣抵押物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 行事件)受理。在執行中,相對人以其父親即被繼承人劉育 伯並未向抗告人借款新臺幣(下同)500萬元(下稱系爭債 權),據以提起:㈠確認如附表所示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 權)所擔保之系爭債權不存在,㈡抗告人應將系爭抵押權登 記予以塗銷,㈢系爭執行事件就系爭不動產所為強制執行程 序,應予撤銷,經法院判決相對人勝訴確定在案,此有卷附 原法院109年度訴字第3073號判決、本院111年度重上字第31 6號(下稱第316號)判決、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812號 裁定(見本院卷第75-105頁)足據。揆諸首揭說明,抗告人 所持有之執行名義對於相對人之執行力,應因相對人獲得前 述勝訴確定判決而不存在,抗告人自不得以該執行名義對相 對人聲請強制執行,是承辦司法事務官以抗告人對相對人無 系爭債權,不得執系爭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系爭不動產為 由,裁定駁回抗告人強制執行之聲請(下稱原處分)。抗告 人不服,提出異議,原裁定維持原處分,駁回抗告人之異議 ,依前說明,於法並無不合。 二、抗告人抗告意旨略以:伊已於113年7月3日向最高法院具狀 聲請停止執行,司法事務官應先向最高法院函詢聲請停止執 行案件之審理情形,始能為原處分;相對人於第316號準備 程序時當庭撤回「確認系爭抵押權不存在」之上訴,是該敗 訴部分已經有確定力及執行力;系爭執行名義未經宣告無效 或撤銷,自屬合法有效之執行名義云云。惟抗告人所持有之 系爭執行名義對於相對人之執行力已不存在,司法事務官未 命抗告人查報或依職權調查抗告人聲請停止執行案件之審理 情形,逕依法駁回抗告人強制執行之聲請(強制執行法第19 條第1項參照),並無違誤。又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系爭債 權不存在,已如前述,則因抵押權具有從屬性,以債權之成 立為前提,若其債權不成立或無效時,因抵押權之從屬性, 其抵押權應不生效力(最高法院70年度台上字第1488號判決 要旨參照),是相對人撤回「確認系爭抵押權不存在」之上 訴,亦無法使系爭抵押權因而生效。另系爭執行名義雖未經 宣告無效或撤銷,惟系爭執行名義對於相對人之執行力已不 存在,抗告人自無法據以聲請強制執行。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十五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進柳               法 官 林祐宸               法 官 楊惠如 附表(系爭不動產標示) 編號 不動產標示 抵押權登記內容 一 新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所有權應有部分203/10000 ㈠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㈡受理機關: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 ㈢收件日期:108年1月4日。 ㈣收件字號:莊登字第3010號。 ㈤登記日期:108年1月7日。 ㈥權利人:方長信。 ㈦債權額比例:全部。 ㈧擔保債權總金額:500萬元。 ㈨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債務人與抵押人於108年1月2日所立消費借貸契約所發生之債務。 ㈩清償日期:(空白) ㈩利息(率):無利息。 遲延利息(率):無。 違約金:無。 二 新北市○○區○○段0000○號(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街00號7樓建物所有權全部,含共用部分4848建號,應有部分203/10000)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永中

2025-01-24

TPHV-114-抗-116-202501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