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民事訴訟事件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板小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小字第716號 原 告 劉冠宇 被 告 哈魯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建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智慧財產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 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此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 項定有明文。次按「智慧財產法院管轄案件如下:一、因專 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光碟管理條例、營業秘密法、積 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或公平交易法所 保護之智慧財產權益,及其他依法律規定或經司法院指定由 智慧財產法院管轄之第一審及第二審民事訴訟事件。」此智 慧財產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1款亦定有明文。又依智慧財產案 件審理法第7條規定「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1款、第4 款所定之民事事件,由智慧財產法院管轄。」。另依智慧財 產案件審理細則第2條規定,其範圍包含侵害智慧財產權有 關財產權爭議事件。而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第9條固規定 ,智慧財產民事訴訟事件非專屬智慧財產法院管轄,然參酌 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第1條立法意旨,為使智慧財產之民事 訴訟事件能集中由智慧財產法院依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所定 程序審理,除有民事訴訟法第24條、第25條規定之情形外, 普通法院就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後之前開智慧財產民事事件, 應將之裁定移送智慧財產法院(最高法院98年度台抗字第48 3號、101年度台抗字第685號、103年度台抗字第443號裁定 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未得原告授權或同意之情形下, 以其所有之網路賣場使用原告所拍攝之商品照片,供不特定 人瀏覽並用以銷售該商品,侵害原告之著作財產權,因認被 告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等情,核屬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第3條 第1款所定之智慧財產事件。本件復無民事訴訟法第24條、 第25條規定之情形,依前揭說明,應由智慧財產法院管轄, 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應屬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 送至前開管轄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呂安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魏賜琪

2025-03-25

PCEV-114-板小-716-20250325-1

簡上附民移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附民移簡字第62號 原 告 陳柏傑 訴訟代理人 董郁琦律師 複 代理人 呂岱倫律師 被 告 陳彥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經本 院刑事庭移送前來(112年度簡上附民第9號),本院於民國114 年2月25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貳萬陸仟捌佰玖拾柒元,及自民國一 一二年二月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訴訟費用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適用刑事簡易訴訟程序案件之附帶民事訴訟,經裁定移送 民事庭者,不問其標的金額或價額一律適用簡易程序,民事 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2款定有明文。又原告於地方法院刑 事簡易訴訟程序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經依刑事訴訟法第505 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同法院民事庭,應視附帶民事訴訟係 於刑事簡易訴訟程序第一審或第二審提起,定其應由簡易庭 適用民事簡易或小額第一審訴訟程序,或由民事庭適用民事 簡易第二審訴訟程序審理之,辦理民事訴訟事件應行注意事 項第199點第1項亦有明文。查原告係於本院刑事庭112年度 金簡上字第44號刑事簡易程序第二審,提起本件附帶民事訴 訟,經本院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規定裁定 移送民事庭,是本件應適用簡易程序之第二審程序為審判, 先予敘明。 二、按於簡易訴訟第二審為訴之變更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 為之。但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準用同法第446條第1項、第255條 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原起訴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 下同)13萬2,897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嗣於本院審理中,減縮請求 本金為12萬6,897元(本院卷第75頁),核與前揭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3月14日0時22分許,在桃 園市○○區○○路0段000號好樂迪303號包廂唱歌,因對301號包 廂內客人黃鈴翔有好感而於走廊向其搭訕時,遭原告打斷心 生不滿,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毆打原告(下稱系爭事故 ),致原告受有左眉撕裂傷、人中撕裂傷、鼻梁撕裂傷等傷 害(下稱系爭傷害)。原告因系爭傷害受有下列損害:醫療 費及藥膏費用8,930元,請假14日不能工作之損失1萬7,967 元,並請求精神慰撫金10萬元,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2萬6,897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被告於111年3月14日0時22分許,在桃園市○○區○○路 0段000號好樂迪KTV內,因細故而與原告發生口角後,竟基 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毆打原告,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之事實 ,有本院111年度簡上字第801號刑事判決在卷可佐,被告則 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 證據資料供本院審酌,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 第1項之規定,視同自認,自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減少 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不法 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 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 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93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被告對 原告施以肢體暴力,致原告受有系爭傷害之結果,被告自應 依前揭規定,對原告負擔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茲就原 告請求之項目、金額分別審酌如下:  ⒈醫療費及藥膏費用部分:原告主張其因系爭事故受有左眉撕 裂傷、人中撕裂傷、鼻梁撕裂傷等傷害,支出醫療費用2,93 0元;又因傷勢位於臉部,於傷口縫合手術後,有擦除疤藥 膏治療之必要,為此購買藥膏計6,000元等情,業據其提出 受傷照片、天成醫療社團法人天晟醫院診斷證明書、門診醫 療費用收據(含自費材料除疤凝膠)、德信診所收據等為證 (簡上附民卷第17至29頁),核均屬治療上所必要,原告此 部分請求,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⒉不能工作之損失部分:原告主張其於系爭事故發生時,於南 人旅人民宿擔任櫃臺人員,每月薪資3萬8,500元,原告受傷 部位為臉部且短期難以癒合,致於傷口修復期間無法勝任民 宿櫃臺工作,因而請假在家休養14日,受有工作損失1萬7,9 67元乙情,業據其提出南人旅人薪資證明為證(簡上附民卷 第31頁)。經核原告工作為民宿櫃臺人員,負責旅客之入住 安排、接待,等到旅客要退房時也要協助結帳的工作,須第 一線面對旅客,而觀諸上開原告受傷照片,原告臉部遍佈多 處傷疤,確有短期無法勝任民宿櫃臺工作之情形,是原告主 張其因系爭傷害14日無法工作,受有工作損失1萬7,967元, 亦屬可採。  ⒊精神慰撫金部分:   按慰藉金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之 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其金額是否相當,自 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地位 、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460號 判決意旨參照)。查原告因被告之侵權行為,受有系爭傷害 ,並遺有臉部人中處長約2公分之凹陷永久性疤痕(本院卷 第78頁),精神上自受有相當痛苦,其請求被告賠償慰撫金 ,洵屬有據。爰審酌原告自陳為大學畢業,於系爭事故發生 時任職民宿業,而被告於警詢時陳稱為高職畢業,待業中(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27492號偵查卷第11頁) ;復衡量兩造之財產及所得狀況(本院限閱卷內兩造稅務電 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原告所受傷勢及部位、被告 故意傷害之情節手段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10 萬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⒋綜上,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醫療費及藥膏費用8,930元、不能 工作之損失1萬7,967元及精神慰撫金10萬元,合計12萬6,89 7元。  ㈢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屬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給付無確 定期限,又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依上揭法律規定,原告併 請求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2月9 日(簡上附民字卷第35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於法即無不合。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12萬6,897元及自112年2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魏于傑                  法 官 江碧珊                  法 官 劉佩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忠文

2025-03-25

TYDV-112-簡上附民移簡-62-20250325-1

事聲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事聲字第2號 異 議 人 雲林縣麥寮鄉農會 法定代理人 許良先 相 對 人 許慶仁 許玉藤 許淑華 許盟珠 許超群 許超智 賴世崇 賴育詩 賴兪辰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限期起訴事件,異議人對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 國113年12月17日所為之113年度司聲字第180號裁定聲明異議,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 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 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 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第3 項分別定有明文。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民國113年12月17 日113年度司聲字第180號裁定(下稱原裁定)於113年12月2 3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113年12月27日具狀異議,有原裁 定、送達證書及民事聲明異議狀可稽,經司法事務官認異議 人之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未逾10日之法定期間,核 與上開規定相符,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相對人之被繼承人即債務人許傳來積欠債務 未清償,異議人已執有許傳來之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也有 具狀向民事執行處聲請對相對人強制執行等語。並聲明:原 裁定廢棄。   三、按經准為假扣押,而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應依 債務人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下列事項與前項 起訴有同一效力:一、依督促程序,聲請發支付命令者。二 、依本法聲請調解者。三、依第395條第2項為聲明者。四、 依法開始仲裁程序者。五、其他經依法開始起訴前應踐行之 程序者。六、基於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而聲請假扣 押,已依民法第1010條請求宣告改用分別財產制者,民事訴 訟法第529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又假扣押程序係在本 案訟爭尚未判決確定前,預防將來債權人勝訴後,不能強制 執行或難於執行,故予債權人預為保全強制執行而設,然債 權人所保全之請求爭執,仍有待本案訴訟及早繫屬以求確定 之,故經准為假扣押,而本案尚未繫屬者,命假扣押之法院 應依債務人聲請,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此之所謂起 訴,係指依訴訟程序提起訴訟,得以確定其私權之存在,而 取得給付之確定判決者而言,應不包括其他(最高法院65年 度台抗字第44號裁判意旨參照)。經查:  ㈠異議人主張其前以許傳來積欠其債務未清償,為保全其債權 ,乃提出許傳來與其他發票人所共同簽發面額新臺幣(下同 )20萬元之本票,向本院聲請80年度全字第401號假扣押裁 定、80年度民執全字第312號假扣押強制執行,嗣許傳來於1 06年4月10日死亡,相對人為許傳來之繼承人等情,固有相 對人提出之繼承系統表、除戶謄本、全體繼承人戶籍謄本、 家事公告查詢資料、本院囑託查封登記書、雲林縣○○鄉○○段 0000地號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稽(見司聲字卷第9-41 、81-83頁),並經本院調取上開聲請假扣押裁定、假扣押 執行卷核閱屬實,惟異議人迄今仍未就所欲保全之請求對許 傳來或相對人為起訴等節(含支付命令、民事調解、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等案件),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臺中 地方法院113年12月11日中院平文字第1130093026號函、臺 灣臺中地方法院114年3月7日中院平文字第1149028469號函 在卷可憑,則依前開說明,相對人聲請命異議人於一定期間 內起訴,即屬有據,原裁定准相對人所請,並無不合。  ㈡異議人雖主張其已對許傳來取得債權憑證,並已具狀對許傳來之繼承人即相對人聲請強制執行等語,並提出強制執行聲請狀、本院101年12月25日雲院101司執任字第38276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為憑,亦經本院調取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4346號強制執行卷查明屬實。然依系爭債權憑證記載該債權憑證係由本院96年1月10日雲院96執辛字第203號債權憑證(原本院93年2月9日雲院93執壬字第1215號債權憑證、本院90年3月7日雲院任民執戊決字第00-0000號債權憑證、本院75年7月17日雲院惠民執甲決字第2645號債權憑證、本院84年10月9日雲院百民執戊決字第00-0000號債權憑證、本院87年3月7日雲院洋民執戊決字第87-995號債權憑證、本院75年度票字第529號民事裁定)轉載而來,可知系爭債權憑證之債權最初係源自本院75年度票字第529號民事裁定,是異議人雖以許傳來簽發之本票向法院聲請本票裁定,經本院75年度票字第529號民事裁定准許在案,惟上開本票裁定之效力非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自非屬依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1項規定已為起訴之程序,依法不發生與起訴同一之效力,難認異議人已就假扣押所保全之請求提起訴訟。另異議人主張其已持系爭債權憑證以許傳來之繼承人即相對人為債務人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但假扣押限期起訴之認定與強制執行程序之審查(即執行名義、當事人、執行範圍等),分屬二事,縱認屬實,然上情與債務人依民事訴訟法第529條第1項規定請求命債權人於一定期間內起訴之要件無涉,異議人前揭陳詞,顯有誤會。而異議人與許傳來或相對人間又無其他民事訴訟事件或支付命令聲請事件繫屬法院,已如前述,從而,相對人聲請命異議人於一定期間起訴,核與前開規定相符,自應准許之。 四、綜上所述,異議人迄未向許傳來及許傳來之繼承人即相對人 提起本案訴訟,相對人聲請法院命異議人為限期起訴,原裁 定予以准許,所持理由雖與本院略有不同,仍認原裁定應予 維持。異議意旨指謫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自非有據,應 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珈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宛榆

2025-03-24

ULDV-114-事聲-2-202503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1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紀俊達 訴訟代理人 林世民律師 相 對 人 即 被 告 祭祀公業紀長者 特別代理人 尤亮智律師 上當事人間確認祭祀公業變更規約決議不成立等事件(本院113 年度補字第2969號),聲請人即原告聲請為相對人即被告選任特 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尤亮智律師於本院113年度補字第2969號確認祭祀公業變更 規約決議不成立等事件(含改分後之民事訴訟事件),為祭祀公 業紀長者之特別代理人。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日起五日內,預納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律 師酬金新臺幣參萬元。   理  由 一、按非法人之團體,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者,有當事人能力; 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 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法 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非法人團體之代表人或管理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40條 第3項、第51條第1項、第52條分別定有明文。又祭祀公業條 例於民國97年7月1日施行後,祭祀公業未依該條例第21條、 第22條規定向主管機關登記為祭祀公業法人者,仍不失為非 法人團體,而有當事人能力(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070 號裁定意旨參照)。是祭祀公業如尚未辦理登記為祭祀公業 法人者,應屬非法人團體,有當事人能力,若無管理人,或 管理人因故不能履行職務,致其訴訟能力有所欠缺時,對造 當事人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自得依首揭規定,聲請法院為該 祭祀公業選任特別代理人。 二、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請求確認祭祀公業變更規約決議不成 立等事件,聲請人即原告(下稱聲請人)為相對人即被告祭 祀公業紀長者(下稱相對人)之派下員,相對人目前並無法 定代理人,爰聲請為相對人選任律師為特別代理人等語。 三、經查,依臺中市○○區○○○○000○0○00○○○區○○○0000000000號函 ,函附本院所檢附之相關函文可知,訴外人紀燕山、紀完結 分別於113年8月間各以「紀盛派下」管理人、「紀肇西派下 」管理人身分向該所陳報備查,經臺中市龍井區公所准予備 查。然依臺中市○○區○○000○00○00○○區○○○0000000000號函檢 附之派下權全員系統表,可知相對人之全體派下員並非僅有 「紀盛派下」及「紀肇西派下」,是應認紀燕山、紀完結尚 無法擔任相對人(全體派下員)之法定代理人,則聲請人主 張目前相對人並無法定代理人等語,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 代理人,於法自無不合。 四、本院參考社團法人臺中律師公會提供之願任特別代理人之會 員名冊,並審酌尤亮智律師曾經本院選任擔任相對人其他訴 訟事件之特別代理人,對相對人之事務核屬瞭解,復經本院 徵詢表示有意願擔任本件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有民事裁定 及本院公務電話紀錄可按,由其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應 屬適當,爰選任尤亮智律師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 五、本院參酌本件案情之繁簡程度,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5項 規定,命聲請人先行預納相對人特別代理人之律師酬金新臺 幣3萬元(最終酬金數額待本件終結後另行酌定);如逾期 不預納,即依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規定辦理。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3-24

TCDV-114-聲-51-20250324-1

附民緝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4年度附民緝字第19號 原 告 賴惠均 被 告 簡宥熏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114年度金訴緝字第5號),經原告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合議庭就刑事案件部分 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審理程序。   理 由 一、附帶民事訴訟雖具附隨性,但與刑事訴訟仍屬獨立案件,應 由合議庭另依刑事訴訟法第490條準用第273條之1與第284條 之1規定,就附帶民事訴訟事件,裁定改由受命法官獨任審 理,始為適法(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8年法律座談會 刑事類提案第28號研討結果參照)。 二、本件被告之刑事案件(本院114年度金訴緝字第5號),業經 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而本件 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經本院合議庭評議後,亦認為適宜由受 命法官獨任審理,揆諸上開說明,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90條 準用同法第273條之1及第284條之1規定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 審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秀枝                    法 官 陳孟皇                   法 官 鄭欣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書記官 陳婉綾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4

SLDM-114-附民緝-19-20250324-2

審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審智字第3號 原 告 鄭文吉即聯成工程行 被 告 喬友設計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維玲 被 告 昱城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盈蓁 被 告 屏東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周春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應依原告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 1項定有明文。次按「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管轄案件如下: 依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光碟管理條例、營業秘密法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或公平交易 法所保護之智慧財產權益所生之第一審及第二審民事訴訟事 件。」;「本法所稱智慧財產案件,指下列各款案件:一、 智慧財產民事事件。」;「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第3 條第1款、第4款所定之第一審民事事件,專屬智慧財產法院 管轄,且不因訴之追加或其他變更而受影響。但有民事訴訟 法第24條、第25條所定情形時,該法院亦有管轄權。」;「 智慧財產民事事件,依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1 款、第4款及本法第9條第1項規定,其範圍為:一、智慧財 產權權利歸屬或申請權歸屬及其報酬爭議事件。二、契約爭 議事件。㈠智慧財產權授與契約事件。㈡智慧財產權讓與、設 質、信託、同意註冊、申請權讓與及其他契約爭議事件。三 、侵權爭議事件。㈠侵害智慧財產權有關財產權爭議事件。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1項、智慧財產案件審 理法第3條第1款及第9條第1項、智慧財產案件審理細則第3 條第3款第1款、第2款、第3款第1目分別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主張其為「部落空拍現況模型」(下稱系爭著 作)之合法著作權人,並依其與被告喬友設計有限公司(下 稱喬友公司)間契約(下稱系爭契約)交付系爭著作予喬友 公司,但其未曾將系爭著作之製版權或其他財產權讓與喬友 公司,喬友公司卻積欠契約尾款,且擅自將系爭著作交予被 告昱城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下稱昱城公司)、屏東縣政府使 用,昱成公司進一步利用系爭著作對外公開發表並獲取商業 利益,屏東縣政府則將系爭著作納入「112年屏東縣部落永 續建設藍圖規劃」期末報告書並對外散布,均構成對原告著 作權之侵害,爰依系爭契約法律關係請求喬友公司給付尾款 ,並依著作權法第87條第7項、第79條、第91條規定請求喬 友公司、昱成公司應給付損害賠償,屏東縣政府應停止散布 系爭著作並自上開期末報告書撤除相關內容等語,核屬因著 作權法所保護之智慧財產權益所生、智慧財產權報酬爭議及 侵害智慧財產權有關財產權爭議之智慧財產民事事件;又觀 諸原告訴狀所載事實暨所附證據,本件無民事訴訟法第24條 、第25條所定情形,揆諸前揭規定,本件應專屬智慧財產及 商業法院管轄,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有違誤,爰依 職權移送於該管轄法院。 三、據上,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得抗告,如有不服,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 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李祥銘

2025-03-24

KSDV-114-審智-3-20250324-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745號 原 告 紀邱寶珠 訴訟代理人 紀銘城 被 告 范揚承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就本院113年度審交易 字第420號過失傷害刑事案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113年度審交附 民字第391號),經本院刑事庭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 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2,433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7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10分之2,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98,433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按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 第15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本件侵權行為地為臺北市中山區 ,是本院自有管轄權。又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且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爰依原告 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下同)112年9月27日上午7時6分許, 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在臺北市○○區○○○路00 0號之公共汽車招呼站10公尺北往南方向前停等時,本應注 意駕車起駛時,應注意前後左右有無車輛,並讓進行中之車 輛優先通行,以免發生事故,而依當時情形,亦無不能注意 之情事,竟貿然自該處駕車起駛欲左彎,適原告騎乘車牌號 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自對向之同路段485巷行駛至該 處,見狀閃避不及,雙方車輛發生碰撞,原告人車倒地,受 有右側肩膀挫傷、右側胸壁挫傷、未明示側性肋骨骨折、肌 炎及未明示側性之良性陣發性眩暈之傷害(下稱系爭傷害) 。為此,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給付醫療 費用新臺幣(下同)23,433元及精神慰撫金500,000元等語 。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523,43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答辯。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使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 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定有明文。又汽車起駛前應顯示 方向燈,注意前後左右有無障礙或車輛行人,並應讓行進中 之車輛行人優先通行。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89條第1項第7款 亦有明定。  ㈡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於前揭時地因未注意駕車起駛時,應注 意前後左右有無車輛,並讓進行中之車輛優先通行之過失行 為,致其受有系爭傷害情,業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以113年度調院偵字第2807號提起公訴,本院以113年度審交 易字第420號刑事判決判處被告:「范揚承犯過失傷害罪, 處拘役59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在 案,有前開刑事判決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1至14頁),復 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核閱無訛,並有本院依職權向臺 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調閱之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 資料(含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事故現場圖、補充 資料表、談話紀錄表、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當事人登 記聯單、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當事人酒精測定紀錄表、 事故照片黏貼紀錄表)等件可佐(見本院卷第19至37頁), 互核相符;且被告經合法通知而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 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規 定,視同自認,是原告前開之主張,應可信實。被告就本件 事故之發生,具有過失,應堪認定。  ㈢又原告主張其因被告前揭過失行為受有系爭傷害,亦據提出 與其所述相符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馬偕紀念醫院乙種診斷 書等件(見附民卷第23頁至25頁)為證,堪可信實。是原告 據此主張被告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即非無據。茲就 原告請求賠償之數額,審酌如下:   ⒈醫療費用部分:    ⑴原告主張其因本件車禍事故受傷,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治療支出14,938元、馬偕紀念醫院治療支出2,495元, 業據提出醫療費用收據(見附民卷第27至35頁)為證,核 屬相符,是原告此部分之請求,信屬可取。    ⑵又原告請求藥品6,000元部分,亦具提出收據為憑(見附 民卷第35頁),惟該等藥品食品是否為治療原告傷勢所 必須,並未見提出具體事證,而依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乙種診斷書之記載,亦未見醫師建議應服 用上開藥品食品以治療傷勢,則原告此部分支出中藥粉 費用,即難認有何必要性,故原告此部分之請求,礙難 憑取。   ⒉精神慰撫金部分:    ⑴按精神慰撫金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 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該金額 是否相當,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 雙方之身分、地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最高法院 51年度台上字第223號判決要旨參照)。    ⑵查原告因被告上開過失侵權行為,致受有系爭傷害已如 前述,堪認原告精神上受有相當之痛苦,是原告依民法 第195條第1項請求非財產上損害賠償,即屬有據。本院 審酌兩造之年齡、身分、地位、經濟狀況、被告侵權行 為情節,與肇事後未積極與原告達成和解等一切情狀, 並審酌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因屬個 人資料保護法範疇,僅予參酌而不予揭露),認原告請 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500,000元,尚屬過高,應以100 ,000元為適當,至逾此範圍之請求,要難准許。   ⒊據上,原告得請求之金額計為117,433元(計算式:14,938 元+2,495元+100,000元=117,433元)。   ⒋再按因汽車交通事故致受害人傷害或死亡者,不論加害人 有無過失,請求權人得依本法規定向保險人請求保險給付 或向財團法人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請求補償;保險 人依本法規定所為之保險給付,視為被保險人損害賠償金 額之一部分;被保險人受賠償請求時,得扣除之,強制汽 車責任保險法第7條、第32條亦有明定。本件原告既已受 領強制險25,000元(見本院卷第73頁),是此部分金額即 應予扣除,則扣除強制險後,原告請求之金額計為92,433 元(計算式:117,433元-25,000元=92,433元)。   ⒌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 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式送達支付命令,或 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 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 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 項前段及第203條定有明文。本件係為損害賠償之債,自 屬無確定期限者,又係以支付金錢為標的,則依前揭法律 規定,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 年10月17日(見附民卷第41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 計算之遲延利息,於法自屬有據。 五、綜上,原告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92,433元, 及自113年10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六、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應 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又法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者,本毋庸 原告為聲請,則本件原告仍聲請願供擔保宣告假執行,該聲 請僅具督促法院職權發動之效力,爰不另為供擔保之諭知; 併依職權諭知被告得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至原告敗訴部分 ,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併予駁回。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本件係由刑事庭 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民事庭之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事件,依同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至本件 言詞辯論終結時尚未發生其他訴訟費用,本無確定訴訟費用 額必要。惟仍爰依民事訴訟法第87條第1項之規定,諭知訴 訟費用之負擔,以備將來如有訴訟費用發生時,得確定其負 擔,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林振芳 上列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 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蔡凱如

2025-03-24

TPEV-114-北簡-745-20250324-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簡字第214號 原 告 楊舒婷 上列原告與被告賴品華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事件,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交附民字第148號裁定移 送,起訴未繳納第一審裁判費。依起訴狀與卷附刑事判決互核, 原告主張關於車牌號碼000-0000自用小客車之修理費用,非因犯 罪而直接受損害,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 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 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 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12, 000元,其中87,000元即車損修理費部分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1,000元,逾期不繳,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羅紫庭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江柏翰

2025-03-21

CYEV-114-嘉簡-214-20250321-1

嘉小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小調字第381號 聲 請 人 周勇臻 即 原 告 上列原告與被告羅依珊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事 件,經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附民字第363號裁定移送,起訴未繳 納第一審裁判費。依起訴狀之主張及卷附刑事判決認定被告有罪 之犯罪事實,原告匯款至被告帳戶之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0,0 00元,是原告起訴請求被告給付100,000元,其中80,000元部分 非因犯罪而直接受損害,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 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 其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 ,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100,000元, 其中80,000元部分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1,000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廖政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林金福

2025-03-21

CYEV-114-嘉小調-381-20250321-1

鳳補
鳳山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鳳補字第179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翁秀卿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林園分局間侵權行為損害 賠償(交通)事件,聲請人聲請退還裁判費,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所繳第一審裁判費准予退還新臺幣4,423元。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 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 按原告撤回其訴者,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其於第一審言詞 辯論終結前撤回者,得於撤回後3個月內聲請退還該審級所 繳裁判費3分之2,民事訴訟法第83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按 當事人如尚未依法繳足起訴應納之裁判費時,其所得聲請退 還者,應限於所繳納超過應繳裁判費3分之1之部分,司法院 發布之辦理民事訴訟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36點第2項後段亦 有明文。準此,原告尚未依法繳足起訴應繳納之裁判費時, 如其所繳之裁判費,未逾其應繳裁判費3分之1,雖撤回其訴 ,亦不得聲請退還其先前所繳納裁判費3分之2。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就本件訴訟已達成和解,聲請人 具狀撤回起訴,依民事訴訟法第83條第1項規定聲請退還所 繳裁判費3分之2等語。 三、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08,303元【計算式 :本金497,801元+起訴前已發生之利息10,502元(自民國11 3年10月8日起至原告起訴前一日即114年3月10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元以下四捨五入)=508,303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6,830元。惟原告僅繳納6,700元,尚未繳足本件起訴 應繳納之裁判費,依前開規定,其所得聲請退還者,應限於 所繳納超過應繳裁判費3分之1之部分,故原告聲請退還之裁 判費於4,423元【計算式:6,700元-2,277元(6,830元×1/3 ,元以下四捨五入)=4,423元】範圍內,核屬有據,爰依原 告之聲請裁定返還之。至於原告逾此部分之聲請,則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茆怡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劉企萍

2025-03-21

FSEV-114-鳳補-179-202503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