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補正起訴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51-60 筆)

壢簡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2227號 原 告 徐游志賢 被 告 蘇鴻安 吳志生 上列原告與被告蘇鴻安等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翌日起3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一審之裁判費 新臺幣4,740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對被告吳志生部分之 訴。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翌日起3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一審之裁判費 新臺幣1,000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對被告蘇鴻安關於機 車修理費部分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法定必須具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 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 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 有明文。該條項所定附帶民事訴訟之對象,除刑事被告外, 固兼及於依民法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人,惟所謂「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應以刑事訴訟認定之犯罪事實作為判斷依據 。附帶民事訴訟之原告所主張之共同加害人,必以在刑事訴 訟程序中經認定係共同侵權行為之人,或依民法第187條第1 項、第188條第1項等規定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之人,始得 謂為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否則對之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即難謂為合法。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 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 不符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 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 二、經查,本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被告應連帶給 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30,93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惟其中被告吳志生 並非本院112年度壢原交簡字第236號刑事判決所列之被告, 亦未經該刑事判決認定為僱用人或共同侵權行為人,自非屬 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所定得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之對象。 是原告對被告吳志生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並不合法,惟 依前揭說明,仍應許原告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 缺。故原告請求被告應連帶給付共430,935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4,740元。 三、又原告向被告蘇鴻安請求機車修理費6,900元部分,由於過 失毀損行為並非前開刑事判決認定之犯罪行為,自無從於附 帶民事訴訟求償,是此部份原告仍有繳納裁判費之義務。經 核原告此部分之訴訟標的金額為6,9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1,000元。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張得莉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核定之訴訟標的價額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000 元;其餘關於 命補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薛福山

2025-03-25

CLEV-113-壢簡-2227-20250325-1

羅補
羅東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羅補字第71號 原 告 黃俊哲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漢威、陳正彥間民事事件,限原告於本裁定送 達後7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即駁回其訴: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 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並載明當事人姓名及住所 或居所。並應按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3所定費率繳納裁判費,此為提起訴訟必須具備之程式, 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16條第1項第1、4款、第77條 之13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為訴之 聲明,須記載原告對於被告就為訴訟標的之權利或法律關係 ,所求判決之內容及範圍,該項聲明,因係決定法院審判之 範疇,如當事人獲得勝訴判決,將來即成為判決主文,且為 未來據以強制執行之依據及範圍,故須簡明、確定,且不得 附以條件,否則即為不合法定程式。末按原告之訴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原告之訴。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二、經查,依原告提出之「民事告訴狀」所載內容以觀,原告係 以陳漢威、陳正彥為被告提起本訴,惟原告未於起訴狀當事 人欄列明本件之被告,復未載明其住所或居所。爰裁定命原 告依限提出被告之最新戶籍謄本附記事欄,並補正起訴狀上 當事人欄被告之姓名及其住所或居所。 三、再查,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復未以訴狀表明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及表明據以請求之法律上依據,起訴之程式顯有 欠缺。爰依前揭規定,裁定命原告依限具狀補正應受判決事 項之聲明,即請求法院裁判之具體事項(例:被告應給付原 告新臺幣○元),具狀敘明據以請求之法律上依據及其原因 事實,並按被告人數附具補正後之起訴狀繕本。原告並應按 補正後訴之聲明請求之內容及金額,依附錄參考法條計算並 繳納應繳納之裁判費(若原告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30萬元,則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30萬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4,100元),逾期不補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謝佩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家麟 附錄參考法條: ㈠、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因財產權而起訴,其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十萬元 以下部分,徵收一千元;逾十萬元至一百萬元部分,每萬元 徵收一百元;逾一百萬元至一千萬元部分,每萬元徵收九十 元;逾一千萬元至一億元部分,每萬元徵收八十元;逾一億 元至十億元部分,每萬元徵收七十元;逾十億元部分,每萬 元徵收六十元;其畸零之數不滿萬元者,以萬元計算。 ㈡、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7:   本法應徵收之裁判費,各高等法院得因必要情形,擬定額數 ,報請司法院核准後加徵之。但其加徵之額數,不得超過原 額數十分之五。 ㈢、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 額數標準第2條第1項:   因財產權而起訴,其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十萬元以 下部分,裁判費依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十三原定額數, 加徵十分之五;逾十萬元至一千萬元部分,加徵十分之三; 逾一千萬元部分,加徵十分之一。

2025-03-24

LTEV-114-羅補-71-20250324-1

雄補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補字第126號 原 告 陳羿樺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起訴,應 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於法院為之,民事訴 訟法第116 條第1 項第1 款、第244 條第1 項第1 款均定有 明文。又原告之訴,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依其 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亦有明定。 二、查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23,355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又原告起 訴狀僅記載被告為高雄銀行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之 所有人,惟依其書狀內容所載亦無從確認原告欲起訴之對象 ,而無法特定具體當事人,核與前開起訴應備程式不合,爰 命原告補正起訴狀上被告完整姓名、住居所及身分證字號等 年籍資料,並提出被告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 定後5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及補正上開事項,如逾期未補繳 或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周子宸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 記 官 羅崔萍

2025-03-24

KSEV-114-雄補-126-2025032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94號 原 告 于文媛 上列原告因被告蔡明浩詐欺等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 度審附民字第263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3,870 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 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在刑事附帶 民事訴訟之當事人,原告必須為因被訴犯罪事實侵害個人私 權,致生損害之人,即因犯罪行為直接受損害之人。且所請 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參見最高 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54號裁定)。復對照詐欺犯罪危害防 制條例(下稱詐欺危害條例)第54條第1項:「詐欺犯罪被 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訴請求損害賠 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該條立法理由 並載明:「一、考量詐欺犯罪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受有直接財 產上之損害,故對於民事訴訟起訴或第一審、第二審之終局 判決不服而提起上訴於管轄第二審、第三審之法院時,須繳 納訴訟費用;聲請強制執行時,亦須繳納執行費用等,對渠 等而言不啻為依法提出救濟時所產生另一經濟上負擔或司法 程序障礙,實有特別保護之必要,…」,顯見此處所謂之「 詐欺犯罪被害人」限於「詐欺犯罪之直接被害人」,與刑事 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所定得合法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之直 接被害人範圍相同,則刑事案件被害人所提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如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之要件,自亦不得依詐 欺危害條例規定免繳納裁判費。 二、再按,法院認附帶民事訴訟確係繁雜,非經長久時日不能終 結其審判者,得以合議裁定移送該法院之民事庭;前項移送 案件,免納裁判費,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第2項 亦有明文。另按,附帶民事訴訟除本編有特別規定外,準用 關於刑事訴訟之規定。但經移送或發回、發交於民事庭後, 應適用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第490條規定甚明。復按,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 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同法第487 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以補正起 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 號裁定主文參照)。又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3規定,按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 ;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 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所明定。 三、本件原告於本院刑事庭113年度審訴字第1797號刑事案件, 主張被告蔡明浩幫助詐騙集團成員詐欺原告,依民法第184 條第1項、第185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 130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經本院刑事庭於民國113年11月7 日裁定移送本院民事庭審理,有原告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本院113年度審附民字第2636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上 開刑事判決書各1份在卷可參(見附民卷第5至9、21、35至4 2頁)。惟本院刑事庭判決僅認定被告因認現場可能有員警 埋伏,遂取消收款而未遂,係犯3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 罪(見本院卷第11、16頁),則原告主張所受130萬元之損 害,即非因被告刑事案件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揆諸首開說 明,原告自不得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 依詐欺危害條例第54條第1項規定暫免繳納訴訟費用。本院 刑事庭既依職權裁定移送本院民事庭審理,依上開說明,原 告即應補繳訴訟費用。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130萬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13,870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第6款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 開金額,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簡 如

2025-03-24

TPDV-114-訴-194-20250324-1

勞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899號 原 告 李秋靜 訴訟代理人 吳宏毅律師 被 告 六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金城 訴訟代理人 梁基暉律師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 定期間先命補正。有關勞動事件之處理,依勞動事件法之規 定;勞動事件法未規定者,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強制執行法之 規定,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及勞動事件法第15條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 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 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 ,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 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因定 期給付涉訟,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以權利存續期間之收入總 數為準;期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但超過5年者 ,以5年計算,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 之2第1項及勞動事件法第11條亦分別定有明文。而請求確認 僱傭關係存在、給付薪資及提繳勞工退休金,雖為不同訴訟 標的,惟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 範圍,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最高法 院111年度台抗字第23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 繳納裁判費。原告訴之聲明第1、2、3項依序請求確認僱傭 關係存在、給付薪資及提繳勞工退休金,其訴訟目的一致, 訴訟標的之價額,應擇其中價額較高者定之。本件原告民國 83年出生,距勞動基準法第54條第1項第1款所定強制退休年 齡65歲,可工作之年齡超過5年,依勞動事件法第11條規定 ,其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聲明,應以如獲勝訴判決所得 受之客觀利益,亦即以其5年之薪資收入及其請求提繳之退 休金總數計算訴訟標的價額。原告主張其每月薪資為新臺幣 (下同)30,000元、被告應提繳之退休金為1,818元,則按 其5年之薪資及應提繳之勞工退休金,核定聲明1之訴訟標的 價額為1,909,080元〔計算式:(30,000元+1,818元)×12個 月×5年=1,909,080元〕。另聲明第4項請求被告給付200,000 元(均為精神慰撫金)應與前開價額合併計算之。是本件訴 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109,080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1,88 9元。惟因確認僱傭關係或給付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涉訟 ,勞工或工會起訴或上訴,暫免徵收裁判費三分之二,勞動 事件法第12條第1項定有明文。依上開說明,本件除精神慰 撫金部分外均屬之,則本件應暫免部分之訴訟標的價額為1, 909,080元,原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9,909元,應暫免徵收裁 判費3分之2即13,273元(計算式:19,909元×2/3=13,273元 ,元以下四捨五入)。本件應徵第一審裁判費8,616元(計 算式:21,889元-13,273元=8,616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檢送原告起訴狀繕本送被告,請被告於收受後7日內提出 答辯狀送本院,並逕將繕本送達原告。 四、本件非屬強制調解事件,經以公務電話徵詢兩造均表達願行 調解之意願(並另已徵詢兩造對於調解委員之意見),本件 將待原告補納裁判費以補正起訴之合法要件後,由法官審酌 是否依民事訴訟法第420條之1第1項規定移付調解。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黃渙文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關於命補繳裁 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建分

2025-03-24

TCDV-113-勞補-899-20250324-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235號 原 告 簡克穎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詠琦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補正起訴狀上被告甲○○之真正住 所或居所,並提出被告甲○○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逾期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及住所 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應記載其名稱及事務 所或營業所,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乃起訴 必備之程式。又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依民事訴訟 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審判長應定期命其補正,原告不遵期 補正者,法院得認原告起訴不合程式,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其訴。 二、查原告主張被告甲○○侵害其配偶權,依民法第184條、第195 條規定,起訴請求被告甲○○給付新臺幣150萬元,但未於起 訴狀載明被告甲○○之住所與其身分證字號,亦未提出被告甲 ○○之戶籍謄本,致本院無從特定原告起訴對象究為何人,亦 無法送達訴訟文書,與起訴必備之法定程式不合,為此依民 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限原告 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具狀補正被告甲○○之真正住所或居 所,並提出其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逾期即駁回 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陳湘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洪儀君

2025-03-24

KLDV-114-訴-235-2025032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提供主管權責機關名稱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800號 原 告 季啟華 被 告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育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提供主管權責機關名稱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六、   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第6款定有明文,而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   章第1節、第2節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前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7日   以113年度補字第2466號裁定命原告應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裁判費,該裁定於114年1月15日送達原告,惟原告迄未補   正,有上開裁定、送達證書、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表、答詢   表在卷可稽,是原告逾期迄未補正,起訴不符法定程式,依   法應駁回起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囿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董怡彤

2025-03-24

PCDV-114-訴-800-20250324-1

竹北小調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竹北小調字第388號 聲 請 人 臺灣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泰宏 代 理 人 巫光璿 上列原告與被告江佳璁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起訴狀上被告甲○○之真正住 所或居所,逾期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及住 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應記載其名稱及事 務所或營業所,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於起訴狀上載明被告甲○○之真正住所或 居所,致無法送達文書,於法不合,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竹北簡易庭法 官 楊明箴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郭家慧

2025-03-24

CPEV-114-竹北小調-388-20250324-1

板小
板橋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小字第522號 原 告 李杰峰 兼 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陳喬文 上列當事人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壹仟元,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本件訴訟。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法定必須具備之程式。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 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次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 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 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 有明文。然而,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固得 附帶提起民事訴訟,對於被告請求回復其損害,但其請求回 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否則縱令得依 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序附帶為此 請求。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 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於同院民事庭後,民事庭如認其不符 同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之要件時,應許原告得繳納裁判費, 以補正起訴程式之欠缺(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809號判 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95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 二、本件原告因被告過失傷害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 本院刑事庭裁定(113年審交附民字第864號)移送前來,就 原告訴請被告賠償因傷害所生之醫療費用及慰撫金等部分, 固不另徵裁判費。惟該刑事判決認定被告之犯罪事實,僅限 於被告過失傷害行為,而不及過失毀損,是原告起訴狀主張 車輛維修損失費用新臺幣(下同)14,819元之損害賠償部分 ,並非屬被告犯過失傷害罪所受侵害之客體,不符合刑事訴 訟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因犯罪而受損害」之要件,原不得 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被告賠償此部分損害。惟既經 刑事庭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裁定移送民事庭,仍 應許其有補正程式欠缺之機會。查上開訴訟標的金額為14,8 19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補繳1,00 0元,逾期未繳,即駁回該部分訴訟,特此裁定。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白承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3  日              書記官 林祐安

2025-03-23

PCEV-114-板小-522-2025032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建字第48號 原 告 綾辰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鎖毓霖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給付工程款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 者,有訴訟能力;關於訴訟之法定代理及為訴訟所必要之允 許,依民法及其他法令之規定;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第四十條第三項之代表人或管理人、第四 項機關之代表人及依法令得為訴訟上行為之代理人準用之; 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㈠當事 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當事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 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所或營業所;㈡有法定代理人、訴訟 代理人者,其姓名、住所或居所,及法定代理人與當事人之 關係;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 達之他造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 缺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 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㈠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原告 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㈢原告或被告 無當事人能力;㈥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民事訴訟 法第四十條第一項、第四十五條、第四十七條、第五十二條 、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一項第一、二款、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 項、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項、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二百四十 九條第一項第三、六款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所提起訴狀,列載「台北市南區輔具中心」為被告 ,並列載「承辦人」張增瑩及高純雯,惟其中所列被告台北 市南區輔具中心並非法人,亦非中央或地方機關,僅為台北 市政府設立之社會福利機構,無當事人能力。至所列「承辦 人」張增瑩及高純雯,究否本件被告,亦屬有疑。茲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不補即駁回此 部分之訴,特此裁定。應補正之事項: (一)就所列被告台北市南區輔具中心,補正其為有當事人能力之 法人、機關、非法人團體之相關設立或變更(登記)事項資料 ,並應記載當事人正確完整名稱或姓名、住所,及其法定代 理人。 (二)所列「承辦人」張增瑩及高純雯,究否本件被告?若是,請 提出其等最新戶籍謄本(託事欄勿省略) (三)補正前開事項之書狀並應按被告人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蒲心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戴 寧

2025-03-21

TPDV-114-建-48-202503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