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高士傑

共找到 99 筆結果(第 51-60 筆)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修繕漏水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419號 上 訴 人 寶璽皇冠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 特別代理人 黃朝淵 被 上訴人 徐凡巽 周揚明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怡婷律師 王雪雅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修繕漏水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 月10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1752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於113年12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判決所命上訴人應容忍被上訴人僱工修繕及給付徐凡巽、 周揚明各逾新台幣45,723元、53,343元本息部分,暨該部分 之假執行宣告及訴訟費用之裁判均廢棄。 二、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先位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 請均駁回。 三、先位之訴其餘上訴駁回。   四、上訴人應將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街00號10樓之1、10樓之2 之頂樓平台及女兒牆,依原判決附件二所示之施工方法修復 。 五、其餘備位之訴駁回。   六、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10分之1,餘由上訴人 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徐凡巽及訴外人洪皞為門牌號碼臺 中市○○區○○街00號10樓之1、被上訴人周揚明為同地址10樓 之2(下分稱10樓之1房屋、10樓之2房屋,合稱系爭房屋) 之所有權人,亦均為上訴人所屬寶璽皇冠公寓大廈(下稱系 爭大廈)之最高樓層區分所有權人。因系爭大廈之屋頂樓板 平台(下稱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發生嚴重滲漏水之情形 ,造成系爭房屋之天花板、牆壁滲水、剝落,裝潢龜裂,預 估10樓之1房屋修繕費用為新臺幣(下同)4萬5,723元,10 樓之2房屋修繕費用為5萬3,343元。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 為系爭大廈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有及共同使用,應由上訴人 負責修繕,且費用應由公共基金支付。惟上訴人不願意採納 伊等提出之修繕方式,亦怠於修繕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漏 水情形。又洪皞已將請求修復10樓之1房屋漏水之權利讓與 徐凡巽,並已通知上訴人,伊等自得請求上訴人給付被上訴 人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各38萬1,408元,及給付徐凡巽10樓 之1房屋修繕費4萬5,723元、給付周揚明10樓之2房屋修繕費 5萬3,343元,併請上訴人容忍伊等直接僱工進行系爭頂樓平 台修繕工程等語。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213條第3項之規定,先位請求:㈠上訴人應容忍 被上訴人僱工進入系爭頂樓平台進行漏水修繕工程至不漏水 之狀態為止。㈡上訴人應給付徐凡巽42萬7,131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上 訴人應給付周揚明43萬4,751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㈣被上訴人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若鈞院認為先位聲明不可採,另依民法 第767條第1項中段、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第1、2、3 項之規定,備位請求:㈠上訴人應將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 ,依原判決附件一(下稱附件一)所示之施工方法,修復至 不漏水之狀態。㈡上訴人應給付徐凡巽4萬5,723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 上訴人應給付周揚明5萬3,34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㈣前二項聲明,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原審就被上訴人先位之訴,判決被 上訴人勝訴,並擇定原判決附件二為修繕方式。上訴人對於 先位敗訴部分提起上訴,其上訴效力,及於被上訴人備位之 訴,該備位之訴亦生移審效力)。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二、上訴人則以: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並未規定管理委員會修繕共 用部分時,有依區分所有權人提出之工法修繕之義務,伊並 不受被上訴人指定工法之拘束,公權力亦應優先尊重社區自 治盡量不介入。被上訴人所提出之施工方法,亦無法達到被 上訴人所要求永久不漏水之目的,並破壞大樓整體外觀一致 性,是被上訴人請求實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上訴聲明 :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 駁回。 三、不爭執事項及爭點:  ㈠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第108至110頁、第153至154頁) :  ⒈徐凡巽與洪皞共有10樓之1、周揚明為10樓之2之所有權人, 係系爭大廈之最高樓層區分所有權人。  ⒉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為系爭大廈全體區分所有權人共有及 共同使用。系爭頂樓平台無約定供特定區權人使用。系爭頂 樓平台及女兒牆屬共用部分(見原審卷159頁)。  ⒊10樓之1房屋、10樓之2房屋之天花板、牆壁有多處滲水、剝 落,裝潢龜裂,係因系爭頂樓平台防水層破損,而有外來水 導致滲透至室內天花板所致。  ⒋洪皞已將請求修復10樓之1房屋漏水之權利(含民法第767條 、第184條、第213條等)讓與徐凡巽,並已通知上訴人。  ⒌系爭大廈於111年7月20日111年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即將系爭頂 樓平台之防水工程提案討論,迄今兩造仍未有共識。  ⒍就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用,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並無另 外規定。  ⒎兩造同意如判上訴人應負責修繕,則由上訴人負擔修繕所需 費用(見本院卷第153至154頁)。    ㈡爭點(見本院卷第110頁、第154頁):  ⒈先位之訴:  ⑴被上訴人先位聲明請求上訴人容忍被上訴人僱工進入系爭頂 樓平台進行漏水修繕工程至不漏水狀態為止,是否有理由( 見原審卷二第112、第157至158頁)?  ⑵被上訴人先位聲明就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請求上訴人給付 被上訴人各38萬1,408元,是否有理由?   ⒉備位之訴:  ⑴被上訴人備位聲明請求上訴人應按附件一所示施工方法,修 繕至不漏水狀態(含由上訴人負擔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 是否有理由?  ⑵被上訴人備位聲明就系爭房屋所受損害,請求上訴人給付徐 凡巽修繕費用4萬5,723元、給付周揚明5萬3,343元,是否有 據? 四、本院之判斷:  ㈠先位之訴部分:  ⒈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應容忍其僱工進入共用部分之系爭頂樓 平台進行漏水修繕工程至不漏水狀態,及搭配上訴人因此應 給付被上訴人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各38萬1,408元,尚非可 採:  ⑴按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 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管理委員會之職務如下:二、共有 及共用部分之清潔、維護、修繕及一般改良。公寓大廈管理 條例第10條第2項前段、第36條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故共用 部分如有需修繕維護,乃屬大樓管理委員會之義務及權責。 查系爭頂樓平台屬共用部分,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 項2.),依前揭規定,該共用部分之維護、修繕屬上訴人之 職權及義務,被上訴人縱令得依無因管理規定為上訴人管理 共用部分之修繕義務後請求償還費用,被上訴人仍無就共用 部分訴請主張自行僱工修復之權利,故上訴人應無容忍義務 可言。至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6條第1項第2款,係規範當 住戶為維護修繕其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分,必須進入他住 戶「專有部分或約定專用部分」時,他住戶有容忍義務,不 得拒絕,而非規範進入共用部分之要件。另同條例第6條第1 項第4款雖規範住戶於維護修繕專有部分,必須使用共用部 分時,應經管理委員會同意後為之。本件兩造固就系爭頂樓 平台之修繕方法及費用分擔有所爭議(見本院卷第150頁、 第155頁),但就被上訴人於維護修繕其等專有部分(即10 樓之1、10樓之2內部),必須使用系爭頂樓平台之共用部分 時,並無證據顯示上訴人拒絕被上訴人進入使用系爭頂樓平 台。是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第184條第1項前 段、第213條第3項之規定,請求上訴人應容忍其僱工進入共 用部分就系爭頂樓平台進行修繕(見本院卷第151頁),自 屬無據。被上訴人同時請求修繕至不漏水之狀態,給付狀態 亦不明確,並非適切,亦屬無據。  ⑵從而,上訴人先位聲明請求㈠上訴人應容忍其僱工進入共用部 分之系爭頂樓平台進行漏水修繕工程至不漏水之狀態為止, 及搭配被上訴人僱工進行漏水修繕工程後㈡上訴人因此應給 付被上訴人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各38萬1,408元,並非可採 。  ⒉被上訴人就系爭房屋所受損害,請求上訴人給付徐凡巽修繕 費用4萬5,723元、給付周揚明5萬3,343元,應屬有據:  ⑴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負損害賠償責任者, 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 之原狀,此觀民法第213條第1項規定自明。  ⑵10樓之1房屋、10樓之2房屋之天花板、牆壁有多處滲水、剝 落,裝潢龜裂,係系爭大廈頂樓平台防水層破損,而有外來 水導致滲透至室內天花板所致,此經原審囑託社團法人台灣 防水工程技術協進會(下稱防水工程協進會)鑑定確認屬實 (鑑定報告書第75頁㈠),製有勘查現況調查表(鑑定報告 書第13至14頁)及現況照片(鑑定報告書第15至21頁),有 鑑定報告書(見外放卷)可憑,堪信系爭大廈頂樓平台漏水 之原因,為防水層破損,且無證據證明漏水係可歸責於區分 所有權人或住戶之事由所致,自應由上訴人負責修繕。上訴 人未即時修繕系爭頂樓平台滲漏水問題,造成被上訴人所有 系爭房屋之天花板、牆壁因此滲水、剝落,裝潢龜裂,上訴 人即應負損害賠償之責。又系爭房屋之修繕費用,經防水工 程協進會建議10樓之1房屋預估修繕費用為4萬5,723元、10 樓之2房屋則為5萬3,343元等情,有鑑定報告書可參(鑑定 報告書第51至52頁)。依上開修復費用所列項目,修繕內容 為素面整理清潔(含工資、材料、工具耗損)、塗布矽酸質 系防水材(含技術工資、工具、材料耗損)、批土、油漆( 含技術工資、材料、工具、損耗)、一般廢土廢棄物清運及 合法處理費(含工資)、零星工料、材料搬運、施工架、廠 商管理利潤、營業稅捐等費用,屬施工之工資費用、材料及 工具,均屬修復必要費用。  ⑶從而,徐凡巽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規定(見本 院卷第151頁),請求上訴人給付徐凡巽10樓之1房屋修繕費 用4萬5,723元(洪皞已將其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徐凡巽,見 不爭執事項4.);周揚明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 條規定(見本院卷第151頁),請求上訴人給付周揚明10樓 之2房屋修繕費用5萬3,343元,應屬有據。又本院既准許被 上訴人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規定為此部分請 求,則被上訴人另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見原審卷第15 8頁、本院卷第151頁)所為同一請求,經核未能使其受更有 利之認定,自無庸贅述。  ⒊本件被上訴人先位聲明請求上訴人應給付徐凡巽42萬7,131元 本息、應給付周揚明43萬4,751元本息,可區分⑴請求上訴人 應給付徐凡巽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38萬1,408元本息(無理 由)及10樓之1房屋修繕費用4萬5,723元本息(有理由),⑵ 請求上訴人應給付周揚明系爭頂樓平台修繕費38萬1,408元 本息(無理由)及10樓之2房屋修繕費用5萬3,343元本息( 有理由)。本件屬被上訴人先位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 由,基於當事人有程序處分權,並應依當事人之意思決定審 判之順序。則被上訴人之意思為先位之訴㈠命上訴人應容忍 被上訴人僱工進入頂樓平台進行漏水修繕工程及㈡命上訴人 應給付被上訴人系爭頂樓平台漏水修繕工程費用各38萬1,40 8元敗訴時,即有請求本院審理備位之訴請求上訴人按原判 決附件一所示施工方法修繕是否有理由之意。    ㈡備位之訴部分:   被上訴人備位聲明請求上訴人按原判決附件二(下稱附件二) 所示施工方法修繕範圍內,應屬有據;逾此範圍之請求,則 屬無據:  ⒈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 者,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共用部 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責人或管 理委員會為之。其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有權人按 其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但修繕費係因可歸責於區分 所有權人或住戶之事由所致者,由該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負 擔。其費用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另有規定者,從其規 定,亦為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所明定。經查:  ⑴系爭大廈頂樓平台漏水之原因,為防水層破損,且無證據證 明漏水係可歸責於區分所有權人或住戶之事由所致,業經說 明如上,此已妨害被上訴人就10樓之1房屋、10樓之2房屋專 有部分之所有權之圓滿行使,洪皞並將請求修復漏水之權利 讓與徐凡巽,為上訴人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4.),依前 揭規定,被上訴人自得請求除去。而除去被上訴人前開專有 部分所有權妨害之方法,即係由上訴人修繕系爭大廈樓頂平 台。   ⑵被上訴人雖聲明請求上訴人應按附件一(即瀝青系MAS防水工 法,見原審中簡卷第27至33頁)修繕。然查,防水工程究應 如何為之,本無一定標準方式,鑑定報告書已比較詳列附件 二與附件一所示修繕方法之優缺點後,仍建議系爭大廈以附 件二之修繕方法修繕,顯然已考慮系爭大廈整體環境,附件 二之修繕方法,應屬得排除系爭頂樓平台漏水侵害之適切方 法。再者,本件經防水工程協進會稱:本會不建議局部修繕 ,考慮新舊防水層搭接之問題,建議採用全面修復之原則。 建議改善方案如附件二等情,有鑑定報告書可參(鑑定報告 書第53頁),是本院考量附件一工法之費用高於附件二工法 (鑑定報告書第64、66頁),基於比例原則,應無強令上訴 人按附件一所示「瀝青系MAS防水工法」修繕之必要,認上 訴人按附件二所示方法修繕(修繕範圍包括系爭頂樓平台及 女兒牆),應屬得排除系爭頂樓平台漏水侵害系爭房屋所有 權之適切方法。而上訴人既負有上述修繕責任,則上述修繕 方式所需費用應由上訴人於日後修繕時負擔之,自不待言。  ⑶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請求上訴人應 將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依附件二所示之施工方法修復之 範圍內,應屬有據。逾此範圍之請求,應屬無據。又本院既 准許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規定為此部分請求, 則被上訴人另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第1項、第 2項規定(見原審卷第158頁、本院卷第151頁)所為同一請 求,經核未能使其受更有利之認定,自無庸贅述。   ⒉被上訴人固請求將系爭頂樓平台修復至不漏水狀態。惟按給 付判決之主文,就所命給付之標的,必須明確、具體及可能 ,以免將來強制執行時窒礙難行(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 第622號、110年度台上字第3035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經 查,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修繕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本院 認按附件二所示修繕方法修繕之範圍內,為有理由,業經說 明如上。則依附件二所示修繕方式,如按步驟施工,且無施 工瑕疵,則施工之結果應不會漏水,達成不漏水之程度本屬 修復之結果,被上訴人同時聲明修繕「至不漏水程度」,核 無必要;且請求需修繕「至不漏水狀態」之給付內容不明確 ,既無特定標準亦無期限,要屬在本院認定之妥適修繕方法 外,又加列一不確定條件,強制執行實有窒礙,此由兩造在 審理階段就「修繕至不漏水狀態」之定義為何,爭執甚烈( 見本院卷第152至153頁),即可得知,益見被上訴人此部分 請求,亦非妥適,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被上訴人提起先位之訴,㈠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 中段、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第3項規定,請求:⒈上 訴人應容忍被上訴人僱工進入系爭頂樓平台進行漏水修繕工 程至不漏水之狀態為止,及⒉上訴人應就系爭頂樓平台漏水 修繕工程給付被上訴人各38萬1,408元本息,均無理由,不 應准許。原審就先位之訴此部分,為被上訴人勝訴之判決, 宣告供擔保後假執行、免為假執行,容有未洽。上訴意旨就 此部分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為有理由,爰將原判決 此部分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㈡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 條第1項中段、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規定,請求上訴 人應給付徐凡巽4萬5,723元、周揚明5萬3,343元,及均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4月18日,見中簡卷第129頁)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上訴意旨就此部分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 ,爰駁回上訴人此部分上訴。又被上訴人提起備位之訴,依 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213條規定 ,請求上訴人應將系爭頂樓平台及女兒牆,依原判決附件二 所示之施工方法修復範圍內,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 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爰判決如主文第4、5項所 示。又因本件第二審之訴訟標的價額未逾150萬元,係不得 上訴第三審之判決,自無就被上訴人備位之訴勝訴部分為假 執行宣告之必要,併此敘明。 六、本件為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 用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 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被上訴人備 位之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吳崇道                   法 官 高士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林賢慧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2024-12-31

TCHV-113-上易-419-20241231-2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上字第276號 上 訴 人 詹金猜(兼楊松吉之承受訴訟人) 楊琇淳(即楊松吉之承受訴訟人) 兼 上一人 特別代理人 楊健智(即楊松吉之承受訴訟人)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許文懷律師 丁榮聰律師 被 上訴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趙子賢 訴訟代理人 林琦勝律師 黃曉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8 月25日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0年度重訴字第5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 上訴,本院於113年12月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命上訴人給付之金額超過「上訴人應於繼承楊松吉之 遺產範圍內,共同給付被上訴人新臺幣8,671元,及上訴人應自 民國111年10月8日起至交還土地之日止,按月共同給付被上訴人 新臺幣848元」部分之裁判廢棄。 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 其餘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連帶負擔。 原判決關於「楊建智」之記載均更正為「楊健智」。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伊為苗栗縣○○鎮○○段000000○0000000○00000 00地號國有土地(下各稱地號,合稱系爭土地;0000-00地 號土地係於民國111年3月17日分割自0000-0地號土地)之管 理者。上訴人之被繼承人楊松吉以附表所示之養殖池、建物 、電錶(以下合稱系爭地上物)無權占用系爭土地,楊松吉 於102年8月20日書立切結書,於102年12月31日歸還系爭土 地後竟又再度以系爭地上物占有系爭土地;嗣其於110年11 月8日死亡後,由上訴人繼承系爭地上物之事實上處分權及 使用權而無權占用系爭土地,並均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 利。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及繼承之法律關 係,請求上訴人將附表所示養殖池之池水抽乾,及拆除附表 所示建物與電錶後,將占用之土地面積合計41,841.44平方 公尺返還予伊;被上訴人楊建智、楊琇淳應於被繼承人楊松 吉之遺產範圍內,與被上訴人詹金猜共同給付新臺幣(下同 )8,671元,及自楊松吉死亡之日即111年10月8日起至交還 占用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伊848元(計算式均如原判決附 表六);暨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原審為被上訴 人勝訴之判決,並為准、免假執行之宣告。上訴人不服,提 起上訴)。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二、上訴人則以:苗栗縣政府與訴外人臺穩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臺穩公司)於73年6月12日簽訂「苗栗縣通霄鎮海埔地 公共造產合作開發經營養殖事業契約書」,楊松吉乃與臺穩 公司簽訂投資養殖契約,長期於系爭土地從事養殖海產事業 。苗栗縣政府前向楊松吉訴請返還土地,經臺灣新竹地方法 院於80年1月22日以78年度訴字第1687號判決(下稱1687號 判決)苗栗縣政府勝訴,於80年1月12日確定,然苗栗縣政 府未持前案確定判決對楊松吉聲請強制執行。直至系爭土地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財政部國有財 產局台灣中區辦事處管理後,渠等方於94年間聲請強制執行 ,經臺灣苗栗地方法院94年度執字第10550號執行案件受理 ,然楊松吉等人陸續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縣政府陳情 繼續承租土地,經協商後,方有「苗栗縣通霄海水養殖專業 區」之規劃。楊松吉與上訴人對於其占用系爭土地擬與苗栗 縣政府共同合作,劃設為「苗栗縣通霄海水養殖生產專業區 」具有相當信賴;前揭行政機關所為協商過程及規劃内容, 已對外創造公權力外觀,足以引起楊松吉與上訴人之正當信 賴。被上訴人提起本件訴訟,違反誠信原則及權利失效原則 等語置辯。並上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於第一審 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系爭土地為被上訴人管理之國有土地,系爭土地上如附表所 示之養殖池、建物,分別係楊松吉占有、使用及興建,電錶 則係楊松吉向台灣電力公司申請設置;於楊松吉生前,上訴 人詹金猜僅為楊松吉之占有輔助人,非與楊松吉為共同占有 人;嗣楊松吉於110年11月8日死亡,上訴人為其全體繼承人 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一第385至386頁不爭執事 項㈠㈣㈤、卷二第75頁),堪信真實。  ㈡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 段、中段定有明文。上訴人既不爭執楊松吉與伊以系爭地上 物占有使用系爭土地,自應就渠等占有系爭土地具有正當權 源乙節負舉證責任。經查:楊松吉於102年8月20日曾書立切 結書,以其占用系爭土地經營養殖漁業之範圍屬法院強制回 收之範圍,同意至遲於同年12月31日無條件放棄系爭地上物 相關權利並返還土地予當時系爭土地管理人行政院農委會林 務局國有財產署(詳後述);且上訴人亦自承楊松吉於102 年12月31日歸還系爭土地後,又再度占有系爭土地(見本院 卷二第73頁),而未就楊松吉與上訴人對系爭土地之合法占 有權源舉證以實其說,則被上訴人主張上訴人因繼承關係無 權占有系爭土地,自屬有據。從而,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 條第1項規定,請求上訴人將附表所示養殖池之池水抽除, 及拆除附表所示建物與電錶後,將面積合計41,841.44平方 公尺之土地返還被上訴人,自屬有據。  ㈢次按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楊松吉 與上訴人無權占用系爭土地,足認其等獲有相當租金之利益 ,使被上訴人受有無法收益系爭土地之損害,是被上訴人依 民法第179條不當得利及繼承之法律關係,自得請求給付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而楊松吉死亡前占有系爭土地所受之 不當得利為8,671元,楊松吉死亡之日即110年10月8日起上 訴人占有系爭土地所受之不當得利為每月848元等情,為上 訴人所不爭執(見本院卷二第74至75頁),則被上訴人如數 請求,自可准許。  ㈣上訴人雖辯稱被上訴人提起本件訴訟,違反誠信原則及權利 失效原則等語,惟查:  ⒈被上訴人之前任管理人曾將系爭土地委託苗栗縣政府代為管理,苗栗縣政府為進行通霄鎮海埔新生地開發,於72年間與臺穩公司簽訂合作開發契約,並約定以公共造產方式開發海埔新生地以發展養殖漁業,嗣苗栗縣政府於78年間以臺穩公司違約而起訴請求臺穩公司及其他養殖戶(不含楊松吉)返還無權占有之土地,經1687號判決苗栗縣政府勝訴,僅訴外人林兆欽上訴,後經臺灣高等法院、最高法院分別以81年度上字第18號、81年度台上字第2321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一第385頁不爭執事項㈠㈡)。上訴人亦稱楊松吉本來與訴外人葉美惠一起合作經營養殖漁業,後來葉美惠全部吃下來,1687號判決是以葉美惠為被告,葉美惠敗訴後就不做了,楊松吉向葉美惠購買後,繼續在系爭土地上經營養殖漁業等語(見本院卷一第128頁),復有1687號判決所列被告為葉美惠而非楊松吉在卷可憑(見原審卷第363至385頁)。此外,上訴人亦未舉證證明楊松吉曾與台穩公司簽訂苗栗縣通霄鎮海埔地公共造產合作開發經營養殖事業契約書,應認楊松吉於1687號判決之後,又於系爭土地上經營養殖漁業。故上訴人辯稱楊松吉與臺穩公司簽訂投資養殖契約,長期於系爭土地從事養殖海產事業,苗栗縣政府前向楊松吉訴請返還土地,經1687號判決苗栗縣政府勝訴,然苗栗縣政府未持前案確定判決對楊松吉聲請強制執行等語,顯非事實;其據以辯稱被上訴人提起本件訴訟違反誠信原則及權利失效原則云云,要屬無據。  ⒉又上訴人辯稱依苗栗縣政府函覆99年至103年「苗栗縣通霄海 水養殖專業區」之會議紀錄,被上訴人實際參與上開專區之 規劃,上訴人對於其占用系爭土地擬與苗栗縣政府共同合作 ,劃設為「苗栗縣通霄海水養殖專業區」具有正當信賴等語 。惟各該會議紀錄內容(見本院卷一第81至108頁、第294至 297頁、第306至309頁、第400至402頁,及外放之「苗栗縣 通霄海水養殖專業區」委託專業服務案成果報告書等),並 無楊松吉之簽名,為上訴人所自承(見本院卷二第77頁), 尚難認楊松吉有因參加上開會議而對劃設為「苗栗縣通霄海 水養殖專業區」產生信賴。再者,楊松吉於102年8月20日書 立切結書,內容略以:楊松吉占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國有 財產署(即甲方,被上訴人之前手管理機關)經管之系爭土 地經營養殖漁業,同意以下列方式辦理:①楊松吉同意自即 日起停止放養並同意現況養殖中之養殖區域倘甲方無開發或 利用需要至遲於102年12月31日前無條件放棄相關權利(包 含但不限於相關之房舍、養殖池、養殖設施、養殖設備、養 殖物)及返還土地予甲方;②楊松吉同意本切結書送法院或 法院認可之公證單位辦理公證並負擔相關費用;③上開範圍 土地確係楊松吉占用且土地上之房舍、養殖池、養殖設施、 養殖水產品、養殖設備…等設施確為楊松吉所用,並無其他 承租人、買受人或他項權利人,如有不實,致他人權益受損 害者,楊松吉自負法律責任等語(見原審卷第37頁)。而上 開切結書所稱要返還的土地即系爭土地被上訴人主張的範圍 等情,均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一第385至 386頁不爭 執事項㈢),堪認包含被上訴人之系爭土地前後任管理人, 對於楊松吉未曾放棄行使系爭土地之物上請求權,故被上訴 人本於法定管理權責,請求上訴人拆除系爭地上物,返還系 爭土地及不當得利,並未違反誠信原則或權利失效原則,自 應准許。  ㈤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及繼 承之法律關係,請求:㈠上訴人將附表所示養殖池之池水抽 除,及拆除附表所示建物與電錶後,將面積合計41,841.44 平方公尺之土地返還被上訴人,㈡上訴人於繼承楊松吉之遺 產範圍內,共同給付被上訴人8,671元,㈢上訴人自111年10 月8日起至交還土地之日止,按月共同給付被上訴人848元, 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即以詹金猜於楊 松吉生前係「共同」無權占有土地而命其以個人財產給付不 當得利部分),則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未及審酌被上訴 人於本院不爭執詹金猜非共同占有人而係占有輔助人之事實 ,判命詹金猜給付逾上開應准許部分,尚有未洽,上訴人上 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 應由本院廢棄改判如主文第2項所示。至上開應准許部分, 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依兩造聲請為附條件准、免假 執行之宣告,核無不合,上訴人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 不當,聲明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判決有多處將 「楊健智」誤載為「楊建智」,應予更正如主文第4項所示 。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訴訟資料及攻擊防禦方法,經 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尚不生影響,無逐一論述之必要 ,附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高士傑                    法 官 陳宗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上訴人得上訴。 被上訴人不得上訴。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 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 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裁判費。                    書記官 金珍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附表: 苗栗縣○○鎮○○段000000○0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上如原判決附 圖即苗栗縣通霄地政事務所於110年11月18日鑑測、111年8月17 日製作土地複丈成果圖所示池1至池11等養殖池、建物A、建物B 、00-0000-00號、00-0000-00號電錶。 各地上物面積如原判決附表三所示,合計41,841.44平方公尺。

2024-12-31

TCHV-112-重上-276-2024123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760號 原 告 陳玲美 訴訟代理人 王耿宏 被 告 王素霞 張洪阿純 張雅婷 張瓊文 張瀞云 張雅媜 陳永宗 陳麗玉 陳麗琴 卓陳麗英 高陳招治 高洪智 高士傑 高錦瑛 王林春綢 黃麗珠 黃嘉福 黃喜祥 黃高秀慧 黃明裕 黃嘉博 黃嘉和 黃嘉良 劉永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 之利益為準;因債權之擔保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如供 擔保之物其價額少於債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6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 請求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段000000000○0000地號土地, 及其上同段00404建號建物(下合稱系爭不動產),為被告所設 定之抵押權登記、限制登記事項予以塗銷(或辦理繼承登記後予 以塗銷),系爭不動產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17,100, 000元(計算式:5,100,000+12,000,000=17,100,000),系爭不 動產起訴時之價額為3,795,028元【計算式:(臺中市○區○○段○ 段000000000地號土地面積30㎡×113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39,300元/ ㎡×權利範圍1603/30000=62,998)+(臺中市○區○○段○段0000地號 土地面積582㎡×113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96,640元/㎡×權利範圍1603 /30000=3,005,330)+(系爭建物現值726,700)=3,795,028,元 以下4捨5入】,揆諸前揭規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較低之擔 保物價額為準,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3,795,028元,應徵 第一審裁判費38,62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雅郁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 理由(須附抗告狀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丁于真

2024-12-30

TCDV-113-補-2760-20241230-2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請假處分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430號 抗 告 人 朱○○ 相 對 人 王○○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假處分事件,抗告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月20 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裁全字第47號裁定提起抗告,相對 人並於本院為追加聲請,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相對人於原法院之聲請駁回。 相對人追加之聲請駁回。 抗告(含追加聲請)及聲請訴訟費用均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於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 但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 法第446條第1項、第25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 於抗告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95條之1第1項亦有明文。相對 人於原法院聲請假處分之標的為「附表編號1、2」所示不動 產,嗣於本院追加其公共設施即「附表編號3、4」所示不動 產為聲請假處分之標的(見本院卷第45至46頁),核屬聲明 之擴張,依上開規定,應予准許。 二、相對人聲請、追加聲請意旨及陳述意見略以:伊於民國103 年11月6日以總價新臺幣(下同)1131萬元,出資購買附表 編號1至4所示不動產(下合稱系爭房地),為取得優惠貸款 利率及維繫兩造間夫妻情誼,而將系爭房地借名登記於抗告 人名下(下稱系爭借名登記關係),伊擬終止系爭借名登記 關係,另訴請求抗告人返還系爭房地(下稱本案訴訟)。惟 抗告人曾多次以所有人地位要求伊搬離系爭房地,若伊不從 ,即處分系爭房地等語,且兩造業經原法院以112年度婚字 第661號判決准予離婚(下稱系爭離婚事件,系爭離婚判決 ),抗告人更有將系爭房地處分之高度可能性,若抗告人於 本案訴訟期間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為移轉或其他處分,日後恐 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32條 規定,聲請就系爭房地為假處分,請准伊為抗告人供擔保後 ,禁止抗告人就系爭房地為讓與、設定他項權利、變更及其 他一切處分行為(原法院以原裁定准相對人以817,972元為 抗告人供擔保後,准許相對人之上開聲請)。並聲明:抗告 駁回。 三、抗告意旨略以:伊否認系爭借名登記關係存在;兩造間112 年8月27日至112年9月22日LINE對話截圖(即聲證5,下稱系 爭對話)之內容,僅能釋明伊曾要求相對人搬離系爭房地, 無法釋明伊有處分系爭房地之意;系爭對話作成迄今已逾一 年,伊就系爭房地並無任何處分行為,難認有日後不能強制 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相對人未釋明假處分之請求及原因。 原裁定以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課稅現值作為擔保金之計算基 礎,與系爭房地之市價不符,亦有違誤。爰請求廢棄原裁定 ,並駁回相對人假處分之聲請等語。 四、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以外之請求,欲保全強制執行,如因請 求標的之現狀變更,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 者,得聲請假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2條定有明文。債權人 聲請假處分應就其請求及假處分之原因釋明之;前項釋明如 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始 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3 條準用同法第526條第1項、第2項亦有明文。可知債權人聲 請假處分,應就其請求及假處分之原因予以釋明,且兩者缺 一不可。必該項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 院認為適當者,法院始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處 分。若債權人就其請求及假處分之原因未予釋明,僅陳明願 供擔保請准為假處分,法院自不得為命供擔保後假處分之裁 定。此所謂假處分之請求,係指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 以外之發生緣由;所指假處分之原因,即該請求標的之現狀 變更,亦即該請求標的物從前存在之狀態現在已有變更或將 有變更,包括就其物為法律上之處分或事實上之處分而言( 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911號裁定意旨參照)。所謂日後 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者,係指債務人浪費財產、增 加負擔、就其財產為不利益之處分,恐將達於無資力之狀態 ,或債務人逃匿或移住遠方等情形而言(最高法院99年度台 抗字第477號裁定意旨參照)。至於債權人聲請假處分所主 張之權利,債務人對之有所爭執,債權人主張之實體上理由 是否正當,非屬保全程序之假處分裁定所能審究(最高法院 110年度台抗字第106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五、經查:    ㈠關於假處分之請求,相對人主張:伊於103年11月6日以總價1 131萬元購買系爭房地,並借名登記於抗告人名下;兩造業 經法院判決准予離婚,伊擬終止系爭借名登記關係,另訴請 求抗告人返還系爭房地等語,業據提出預售屋買賣換約協議 契約書、預售屋買賣換約價金託管申請書、不動產買賣價金 履約保證證書、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樂屋網查詢系 爭房地資料、存摺封面及內頁、匯款申請書、存款交易明細 、新臺幣存提款交易憑證、系爭離婚事件之家事起訴狀、言 詞辯論期日通知書、離婚判決等為證(見原法院卷聲證1至4 、6、9、11),堪認相對人就假處分之請求已為相當釋明。 至相對人主張有借名登記並終止系爭借名登記關係,請求抗 告人返還系爭房地有無理由,乃本案訴訟實體爭執事項,依 上說明,尚非本件假處分程序所應審究。  ㈡關於假處分之原因:  ⒈相對人雖主張:抗告人曾多次以所有人地位要求伊搬離系爭 房地,若伊不從,即處分系爭房地云云,並提出系爭對話為 證(見原法院卷聲證5)。惟觀諸系爭對話之內容,抗告人 於112年8月27日稱:「我(即抗告人,下同)數次告知你( 即相對人,下同)搬走,但你都無動於衷,既然你沒時間整 理,我來整理。請你一週內盡快搬走,我好養病,也讓官司 進行期間彼此保持空間」;於112年9月3日稱:「我再次強 調,請你儘速搬離我家,我需要好的環境及氛圍調養我的身 體。如果你不做,最後就是我們就通通不要住在那」;於11 2年9月14日稱:「我已多次要求你搬離我的房子,這次是最 後通知,請你在本週六結束前搬離我的房子。你偷走我房子 的鑰匙及電子鎖設定卡,讓我覺得非常害怕這房子可能隨時 有陌生人進來,也可能是你不讓我進來。我和律師討論過, 房子是我的,我有權換門鎖」;於112年9月15日稱:「你就 是造成我長期壓力的重要原因,請你離開我的生活領域,讓 我有好的環境及氛圍調養身體。…我要求以下幾點,就是你 對我最好的照顧與最大慈悲。⒈本週6前搬走,我需要安靜沒 壓力環境調養。⒉欠我的保姆費9/23前還我,你答應還我時 間已經拖欠多久了?我需要長期就醫支付醫療費用。⒊如果 以上你都不願意處理,那我們都不適合在這房子」;於112 年9月16日稱:「我說過很多次,我不可能繼續和你生活, 我要你遠離我的生命。請你本週搬離我的房子,還我平靜、 無壓力的生活環境」;於112年9月17日稱:「既然覺得在我 的房子不舒服,看到我就需要出去透氣。那對你最好的方式 就是你搬走」;於112年9月22日稱:「⒈請你盡速搬離現在 住的地方,我需要無壓力的環境調養。⒉欠我的保姆費,請 在9/23前還我。你已經拖欠很久了。⒊如果你不願意面對處 理,那我們都不適合住在這房子」等語,僅有多次要求相對 人搬離系爭房地,而無明示其欲處分系爭房地之旨,尚難僅 憑抗告人所稱「我們就通通不要住在那」、「我們都不適合 住在這房子」等語,逕指抗告人有處分系爭房地之意。  ⒉再佐以附表編號1、2所示不動產,於104年10月13日經設定擔 保債權總金額480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權後,迄至113年9月3 日經原法院民事執行處執行查封時,其上均未再設定他項權 利等情(見原法院113年度司執全字第525號卷),足認抗告 人主張系爭對話作成迄今已逾1年,其就系爭房地並無任何 處分行為等語,堪值採信。相對人復未提出其他可即時調查 之證據釋明抗告人就系爭房地有何為現狀之變更,而有日後 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之情事,實難認為相對人 已釋明假處分之原因,相對人雖稱願提供擔保以補釋明之不 足,惟揆諸首揭說明,相對人依法既有釋明之義務,僅在釋 明不足時,始得以提供擔保作為補強,是相對人所為本件假 處分之聲請,尚不符假處分要件,自無從准許。 六、綜上所述,相對人聲請假處分,雖就假處分之請求已為釋明 ,然就假處分之原因則未釋明,難認與假處分之法定要件相 符,應予駁回。原裁定認相對人已釋明請求及假處分之原因 ,准相對人為抗告人供擔保817,972元後,得為假處分禁止 抗告人就系爭房地為讓與、設定他項權利、變更及其他一切 處分行為,即有未合,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廢棄原裁定,並駁回相對人假處分之 聲請。其於本院追加聲請就附表編號1、2建物之公共設施即 附表編號3、4建物併為假處分,亦無理由,應併予駁回。 七、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相對人追加之聲請為無理由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高士傑                    法 官 陳宗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如提起再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 須按照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同 時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                    書記官  金珍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附表: 編號 不動產名稱 權利範圍 1 臺中市○○區○○段00地號土地 100000分之1122 2 臺中市○○區○○段000○號建物(建物門牌:○○○一段000○00樓之0) 1分之1 3 臺中市○○區○○段000○號建物(建物門牌:○○○一段000○等公共設施) 100000分之1066 4 臺中市○○區○○段000○號建物(建物門牌:○○○一段000○等公共設施) 100000分之1540 (含停車位編號:地下一層5號,權利範圍100000分之587;地下一層00○,權利範圍100000分之587)

2024-12-27

TCHV-113-抗-430-20241227-1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423號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務 人 高士傑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738,926元,及如附表所示之 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否則應於本命令 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㈠債務人高士傑於民國112年02月21日向債權人借款900,000元 ,約定自民國112年02月21日起至民國119年02月21日止按月 清償本息,利息按年利率百分之8.72採機動利率計算,依約 定如有停止付款或經票據交換所通知拒絕往來者,或任何一 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或付息者等「喪失期限利益之加速條 款」情形之一時,借款債務視為全部到期,此有借據為證。 詎債務人未依約履行債務依雙方所立借據約定當即喪失期限 之利益,上述借款視為全部到期,債務人至民國113年12月1 0日止累計738,926元正未給付,其中732,265元為本金;6,5 68元為利息;93元為依約定條款計算之其他費用,債務人依 約除應給付上開款項外,另應給付如附表編號:(001)所示之 利息。 ㈡本件係請求給付一定數量之金額債務,而所請求之標的,茲 為求清償之簡速,以免判決程序之繁雜起見,特依民事訴訟 法第五○八條之規定,狀請鈞院依督促程序迅賜對債務人發 支付命令,實為法便。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司法事務官 高于晴 附表 113年度司促字第013423號 利息: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732265元 高士傑 自民國113年12月11日起 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8.72

2024-12-26

PTDV-113-司促-13423-20241226-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返還借款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459號 抗 告 人 劉文明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劉文華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聲請退還裁 判費,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26日臺灣苗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 字第14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訴訟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聲請暨抗告意旨略以:伊於民國113年2月26日起訴請 求相對人給付伊新臺幣(下同)300萬元本息,經原法院以1 13年度訴字第141號返還借款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受理在 案。伊依原法院113年度補字第304號裁定諭知繳納系爭事件 第一審裁判費30,700元後,於113年7月10日減縮起訴聲明為 1,692,000元本息,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6、第83條、 第84條、第420條之1規定,聲請退還裁判費13,000元。原裁 定駁回伊之聲請,顯有違誤,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 ,並准予退還裁判費13,000元予伊等語。 二、按訴訟費用如有溢收情事者,法院應依聲請並得依職權以裁 定返還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6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溢 收,專指訴訟費用因誤會或其他原因而有溢收情事而言,例 如法院對訴訟標的價額計算有誤而導致溢收裁判費,或當事 人因誤少為多而溢繳之情形(最高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353 號裁定意旨參照)。次按原告撤回其訴者,訴訟費用由原告 負擔;其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撤回者,得於撤回後三個 月內聲請退還該審級所繳裁判費三分之二,民事訴訟法第83 條第1項定有明文。所謂撤回其訴者,必原告撤回其訴致訴 訟全部終結,始足當之(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1017號 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抗告人就系爭事件原聲明請求相對人給付其300萬元 本息,經原法院以113年度補字第304號裁定命抗告人繳納第 一審裁判費30,700元,抗告人已於113年4月3日繳納完畢等 情,有原法院自行收納款項收據、民事起訴狀、原法院113 年度補字第304號裁定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25至30頁、第3 9頁)。嗣抗告人於113年7月10日減縮訴之聲明(見本院卷 第33頁之言詞辯論筆錄),致系爭事件之訴訟標的金額減縮 為1,692,000元,核屬撤回一部起訴,依上開說明,即不得 請求退還撤回部分之裁判費,亦無民事訴訟法第83條第1項 規定之適用。從而,抗告人主張系爭事件之第一審裁判費超 收13,000元,應予退還云云,即屬無據。原裁定駁回抗告人 之聲請,於法並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 廢棄,非有理由。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高士傑                    法 官 陳宗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如提起再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 須按照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同 時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                    書記官  金珍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2024-12-26

TCHV-113-抗-459-20241226-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工程款聲請法官迴避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台聲字第960號 聲 請 人 君瑞精品旅店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瑞華 訴訟代理人 李銘洲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工程款 事件,聲請法官迴避,對於中華民國113年6月26日本院裁定(11 3年度台抗字第497號),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對於終審法院之裁定不服者,除合於法定再審事由得聲請再 審外,不容以其他方法聲明不服。本件聲請人不服本院113 年度台抗字第497號確定裁定(下稱原確定裁定),雖未以 聲請再審之程序為之,但仍應視為聲請再審,依該程序調查 裁判。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原確定裁定有適用法規顯有錯誤之事由,對 之聲請再審,係以:伊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下稱臺中 高分院)113年度聲字第67號裁定(下稱系爭裁定)提起抗 告,本院以本案抗告期間於民國113年5月20日屆滿,伊於同 年月21日提起抗告,已逾10日之不變期間為由,以原確定裁 定駁回伊之抗告。惟伊係於同年月20日提起抗告,原確定裁 定認伊提起抗告已逾10日之不變期間,顯有違誤等語,為其 論據。 三、按聲請再審雖有再審理由,法院如認原裁定為正當者,仍應 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同法第504條規 定即明。次按民事訴訟法第33條第1項第2款所謂法官執行職 務有偏頗之虞,係指法官對於訴訟標的有特別利害關係,或 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切之交誼或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 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審判者而言。若僅憑當事人之主觀臆測 ,或不滿意法官進行訴訟遲緩、不就當事人聲明之證據為調 查,或認法官行使闡明權、指揮訴訟失當,則不得謂其執行 職務有偏頗之虞。 四、聲請人向臺中高分院聲請該院112年度重上更一字第3號給付 工程款事件之受命法官高士傑(下稱受命法官)迴避,主張 受命法官於112年10月30日準備程序時要求伊須接受給付相 對人新臺幣1,300萬元之調解條件,於同年12月28日調解時 請兩造離開調解室,由受命法官向2名調解委員指示調解內 容,且於調解未成立時,指導相對人如何破解伊提出之時效 抗辯,嗣並命伊補正與本案無關之另一旅館營銷資料,及指 導相對人關於其工程款請求權罹於時效之防禦及論辯,執行 職務有偏頗之虞云云。該院以:兩造已各自提出調解方案金 額,受命法官縱以特定金額詢問當事人是否接受,僅屬勸諭 調解方式是否得宜之問題,至聲請人主張受命法官請兩造先 離開而指示調解委員調解方案,乃受命法官指揮進行調解程 序之方法,又聲請人於同年月27日已提出陳報㈡狀,主張相 對人自「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南區電信分公司臺中營 運處」變更為「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屬訴之變更,其 提出變更時已罹於2年請求權時效,受命法官於同年月28日 調解程序時諭知相對人就上開當事人變更部分是否影響債權 人時效部分,提出本院實務見解,及於113年3月25日批示審 理單,命兩造各自應陳報該審理單所載事項,乃為使兩造就 訴訟關係之事實及法律為適當完全之陳述,聲請人復未釋明 受命法官對本案有何特別利害關係,或與當事人之一造有密 切之交誼或嫌怨,或基於其他情形客觀上足疑其為不公平之 審判,不能僅憑聲請人之主觀臆測,即認受命法官執行職務 有偏頗之虞,而以系爭裁定駁回聲請人之聲請。聲請人於11 3年5月20日提起抗告,原確定裁定認其抗告已逾10日之不變 期間,固有未洽,惟系爭裁定以上開理由,認聲請人聲請受 命法官迴避,為無理由,經核於法並無違誤,原確定裁定駁 回其抗告,結論仍屬正當。聲請人聲請再審,聲明廢棄原確 定裁定,非有理由。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5 04條、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官 盧 彥 如 法官 周 舒 雁 法官 吳 美 蒼 法官 陳 容 正 法官 蔡 和 憲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郭 詩 璿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2024-12-26

TPSV-113-台聲-960-20241226-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14號 聲 請 人 李筱莉 上列聲請人因與王昱舜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112年度重 上字第177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於聲請人繳納費用後,交付聲請人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177號 事件於民國113年7月4日開庭之法庭錄音光碟。 聲請人就前項所示法庭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 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 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六個月內,繳納費用聲 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持有法庭錄音、錄影 內容之人,就所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 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 段、第90條之4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 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 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 ;前項聲請經法院裁定許可者,每張光碟應繳納費用新臺幣 50元,亦為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2項 所明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本件當事人,因另案告發本件證人 ○○○於民國113年7月4日準備程序中所為證述涉有偽證罪嫌, 以維護聲請人法律上利益,有調閱上開庭期法庭錄音之必要 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為本件當事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 且其聲請合於首揭規定之期限規定,雖當事人為另案告發刑 事罪嫌,尚與民事審理無涉,惟本院112年度重上字第177號 事件,業經兩造上訴最高法院審理中,本件證人所證內容仍 攸關聲請人法律上權益,應認聲請人已敘明聲請交付法庭錄 音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本件並無得不予許可或限制 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等應保密之事項,經核與法 院組織法第90條之1之規定尚無不合,應予准許。惟聲請人 依法就取得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 ,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併予裁示,以促其注意遵守。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陳宗賢                     法 官 高士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賴成育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2024-12-25

TCHV-113-聲-214-20241225-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396號 抗 告 人 允瑞富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添進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華利鋼鐵有限公司、社團法人臺中市仁化 工業區廠商協進會間給付貨款強制執行聲明異議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9月16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執事聲字第55號裁 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人於原法院聲明異議及於本院抗告意旨略以:伊為原法 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111年度司執字第115908號 給付貨款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之債務人。執 行法院依債權人即相對人之聲請,於民國113年6月20日就系 爭執行事件為准許延緩執行3個月之執行命令(期間自113年 6月20日起至113年9月19日止,下稱系爭執行命令)。惟按 強制執行法第10條第1項規定,債權人並無聲請延緩執行之 權利;伊與相對人就系爭執行事件亦未達成延緩執行之合意 ;且系爭執行事件延緩執行程序,將延長伊所有財產遭查封 之期間,侵害伊對查封財產之使用、管理及收益權,更會增 加伊所負之利息債務。伊對系爭執行命令聲明異議後,執行 法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8月16日以111年度司執字第115908 號裁定駁回伊之異議(下稱原處分),伊對原處分聲明異議 ,亦經原裁定駁回。爰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原處分 及系爭執行命令。 二、按實施強制執行時,經債權人同意者,執行法院得延緩執行 ;前項延緩執行之期限不得逾三個月,債權人聲請續行執行 而再同意延緩執行者,以一次為限,每次延緩期間屆滿後, 債權人經執行法院通知而不於十日內聲請續行執行者,視為 撤回其強制執行之聲請,強制執行法第10條第1、2項定有明 文。又抗告,非因裁定而受不利益者,不得為之,為訴訟法 上之原則,故抗告倘已失其目的,而無實益,即應認其為無 理由而予駁回(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824號裁定意旨參 照)。 三、經查,執行法院前以113年2月20日中院平111司執洋字第115 908號執行命令就系爭執行事件准延緩執行3個月,期間自11 3年2月20日起至113年5月19日止(下稱第一次延緩執行); 第一次延緩執行期間屆滿後,債權人即相對人於113年6月4 日聲請續行執行,復於113年6月5日聲請延緩系爭執行事件 之執行,執行法院以系爭執行命令就系爭執行事件再次准延 緩執行3個月,期間自113年6月20日起至113年9月19日止( 下稱第二次延緩執行);第二次延緩執行期間屆滿後,相對 人分別於113年9月25日、113年9月27日聲請續行執行;嗣執 行法院通知相對人社團法人臺中市仁化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其 部分之執行事件撤回終結,執行法院再於113年12月5日就執 行標的進行特別變價程序後之減價拍賣,但拍賣不成立,且 無債權人表示願承受此唯一執行標的,依強制執行法第95條 第2項規定,視為撤回系爭執行事件等情,有執行法院113年 2月20日中院平111司執洋字第115908號執行命令、113年5月 23日通知、113年6月4日聲請續行執行狀、113年6月5日聲請 延緩執行狀、113年6月18日陳述意見暨呈報狀、系爭執行命 令、113年8月12日強制執行聲明異議狀、原處分、執行法院 113年9月20日通知、113年9月25日及113年9月27日聲請續行 執行狀、執行法院113年10月28日函、113年11月5日公告、1 13年12月5日拍賣不動產筆錄(第四次拍賣)、113年12月5 日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3至95頁),並經本院調取系爭 執行事件卷宗核閱無誤。是系爭執行命令之延緩執行期間既 已屆滿,且系爭執行事件於繼續執行程序後,業依強制執行 法第95條第2項規定視為撤回,則抗告人對於原裁定提起抗 告,已失其目的,而無實益,其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從而,原處分駁回抗告人之聲明異議,理由雖有不同,惟結 論並無二致,應予維持。抗告意旨仍執陳詞,指摘原裁裁定 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高士傑                    法 官 陳宗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如提起再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 須按照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同 時委任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代理人。                    書記官  金珍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2024-12-24

TCHV-113-抗-396-20241224-1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排除侵害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易字第138號 上 訴 人 丁玉雯 訴訟代理人 熊尚毅 被 上訴人 夏綠蒂大樓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林麗萍 訴訟代理人 呂宗燁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排除侵害等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 月18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261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一 部上訴,並為訴之追加,本院於113年12月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 決如下:   主   文 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第二審(含追加之訴)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者 ,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而 上開規定,於第二審程序準用之,同法第463條亦有明文。 次按第二審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但請 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同法第446條第1項但書、 第255條第1項第2款亦有明文。上訴人於原審聲明其中如附 表一所示部分,係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962條及第1 79條規定請求,上訴人於本院併依民法第767條第2項準用同 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係補充法律上之陳述,符合上開規 定,應予准許。又上訴人於本院追加如附表二括號內文字所 示之請求,並追加依民法第821條但書為請求權基礎(見本 院卷一第122至123頁、卷三第52頁、第72頁),核其追加之 事實理由與原訴之基礎事實同一,亦符合上開規定,   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上訴人主張:夏綠蒂大樓(下稱系爭大樓)之建商即訴外人 傑富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傑富公司)與各原承購戶就坐 落於臺中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上之系爭 大樓共用部分即地下二層停車空間(下稱系爭停車場)成立 分管契約,其中門牌號碼臺中市○區○○○○街00號0樓之0(下 稱系爭房屋)住戶專用之停車空間,即為原審法院111年度 中簡字第3176號卷(下稱中簡卷)第31頁附圖1所示編號00 機械式上層停車位(下稱原00號機械車位)。伊於民國106 年間拍賣取得系爭房屋之所有權而繼受分管契約,自得使用 原00號機械車位。嗣被上訴人拆除系爭停車場之機械式停車 位,並將原00號機械車位所在位置重新編號為中簡卷第35頁 附圖3所示編號13平面停車位(下稱系爭00號平面車位)。 詎被上訴人以伊不符「夏綠蒂大樓地下二樓停車場使用管理 辦法」(下稱系爭停管辦法)第4條第2項規定為由,拒絕將 系爭00號平面車位交付予伊,而無權占用該停車位,並致伊 受有無法使用系爭00號平面車位每日60元利益之損害。爰依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962條、第821條但書規 定,擇一請求如附表二編號一所示,及依民法第179條、第8 21條但書規定,請求如附表二編號二所示(原審判決駁回上 訴人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上訴人就附表一所示部分不服, 提起一部上訴,其餘部分則未上訴,不在本院審理範圍)。 並上訴聲明:㈠原判決關於駁回附表一所示部分廢棄,㈡上開 廢棄部分,應命如附表一所示。並追加聲   明:如附表二括號內文字所示。 二、被上訴人則以:系爭停車場前經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下 稱都發局)認定違反建築法第73條第2項、第77條之1第1項 規定,並限期命伊恢復原狀或補辦手續,經伊於111年8月拆 除原機械式停車位並回復為平面式停車位,上訴人所稱之分 管契約已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事由,致其標的不能為 使用收益且不能回復而消滅。系爭大樓於111年12月17日區 分所有權人會議(下稱系爭區權會)決議通過系爭停管辦法 ,並於112年3月26日臨時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下稱系爭臨時 區權會)決議通過追認系爭停管辦法並據以增修住戶規約第 33條約定。因上訴人未提出系爭停管辦法所規定之文件而無 從取得停車位使用權,故伊不負返還系爭00號平面車位及   不當得利之責任等語置辯。並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系爭停車場於111年8月8日由被上訴人拆除違法之機械式停車 位前,上訴人有原00號機械車位使用權:  ⒈傑富公司興建系爭大樓,於80年1月18日領到使用執照後,未 經核准擅自於地下二層系爭停車場變更使用而增設機械式停 車設備,並與系爭大樓之各原承購戶就系爭停車場成立分管 契約(下稱原分管契約);系爭房屋屬系爭大樓之專有部分 ,其登記次序第一次之所有權人為訴外人林○玲,87年11月3 日由訴外人○○○拍賣取得,嗣輾轉於102年4月26日由訴外人 袁○璘以買賣取得,再於106年12月11日由上訴人拍賣取得, 而上訴人及系爭房屋之前手均為原00號機械車位於111年8月 8日拆除前之占有人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三第5 6至57頁不爭執事項㈠至㈢、㈤)。  ⒉上訴人主張其有原00號機械車位使用權,為被上訴人所否認 。經查,證人○○○即訴外人○○○之配偶具結證稱:伊因法拍買 到精誠○○○00號0樓之0(即系爭房屋)要搬進去,但沒有拿 到車位證明書,法院的文件上亦未特定,伊有找系爭大樓管 理室要,管理室人員有給伊一個書面,是全部地下室車位的 配置圖,上面有寫00(0樓之0)就是配00號車位(即原00號 機械車位),伊就去停00號車位,伊出售房屋時,有拿地下 室平面圖給後手,向後手說可以停這個00號車位等語(見原 審卷二第110至114頁)。參以103年間「夏綠蒂大樓住戶停 車位重整登記表」記載:戶別0-0袁○璘,停車位使用憑證影 本00號上層停車位等語(見中簡卷第51頁),被上訴人復不 爭執該登記表之真正(見本院卷三第55頁),可知系爭房屋 於前手○○○、袁○璘為所有權人期間,均可依原分管契約使用 原00號機械車位。上訴人主張其取得系爭房屋所有權,因繼 受原分管契約而得使用原00號機械車位,自屬有據。  ㈡原分管契約已於111年8月因系爭停車場拆除機械式停車位而 消滅:  ⒈按共有人協議分管共有物,如共有人分管之特定部分,因不 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之事由致不能為使用收益,且已不能回 復者,依民法第225條第1項、第266條第1項規定,各共有人 即免其提供共有物特定部分予他共有人使用收益之義務,分 管契約當然從此歸於消滅(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5號 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⒉都發局於110年2月18日發函被上訴人,以系爭停車場涉未經 核准擅自變更使用及未申請昇降設備許可證一案,請被上訴 人於110年3月18日前恢復原狀或完成補辦手續,否則將依建 築法有關規定查處。系爭大樓110年9月17日系爭區權會乃決 議依都發局前揭函文辦理系爭停車場回復原狀,而將系爭停 車場機械式停車位於111年8月8日進行拆除、填平工程等情 ,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三第57頁不爭執事項㈥㈦㈨)。 系爭停車場原有56個停車位,於機械式停車位拆除填平後, 僅存32個停車位,上訴人原使用之原00號機械車位之位置, 於拆除填平後重新設置編號00號平面車位,再將編號改列為 系爭00號平面車位等情,亦有系爭停車場拆除前後之停車場 位置圖及施工照片可按(見中簡卷第31至35頁、本院卷二第 123至130頁)。是系爭停車場原機械式車位依建築法規拆除 填平,係因不可歸責於各區分所有權人之事由,而不能為使 用收益,且已不能回復,準此,原分管契約於111年8月當然 歸於消滅。上訴人對於原00號機械車位之使用權,亦不復存 在。上訴人主張原分管契約關於所定共有物管理方法之變更 或終止分管契約,應適用修正前民法第820條第1項之規定, 即須經全體共有人同意始得為之,其仍可依原分管契約使用 填平後之系爭00號平面車位云云,委無可取。  ㈢上訴人無系爭00號平面車位之使用權:  ⒈按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3條第1項、第2項第2款規定:「有關 公寓大廈、基地或附屬設施之管理使用及其他住戶間相互關 係,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以規約定之。規約除應載明專有 部分及共用部分範圍外,下列各款事項,非經載明於規約者 ,不生效力:…二、各區分所有權人對建築物共用部分及其 基地之使用收益權及住戶對共用部分使用之特別約定。…」 已明定公寓大廈得訂立規約,針對區分所有權人對建築物共 用部分之使用收益權及住戶對共用部分之使用加以約定。系 爭大樓共用部分即地下二層系爭停車場成立之原分管契約既 已消滅,則系爭停車場應如何管理使用,自得經由增訂規約 之方式重新約定。  ⒉系爭停車場於111年8月8日依建築法規拆除機械式停車位後, 系爭大樓於111年12月17日系爭區權會決議通過系爭停管辦 法,並於112年3月26日系爭臨時區權會決議通過追認系爭停 管辦法,並通過增修住戶規約第33條約定系爭停車場之使用 管理悉依系爭停管辦法辦理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 卷三第57頁不爭執事項),復有系爭區權會與臨時區權會 會議紀錄及系爭停管辦法在卷可參(見原審卷一第61至67頁 、第209頁、第49至53頁)。可知被上訴人為因應系爭停車 場由56個停車位銳減為32個停車位所造成原分管契約消滅之 狀況,就系爭停車場之管理使用,經由上開區權會決議以增 修系爭大樓規約第33條約定之方式,依系爭停管辦法辦理, 當屬有效,足資做為系爭停車場拆除機械停車位後之管理使 用依據,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不得透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 議授權之方式審查分配填平後之系爭停車場車位云云,尚無 可取。上訴人雖又主張目前32個停車位仍有違反建築法規致 分管契約有無效之情形云云,惟為被上訴人所否認,且系爭 大樓規約第33條約定既未經撤銷,對各區分所有權人自有拘 束力,則上訴人就系爭00號平面車位是否有使用權,應依新 增訂規約所納入之系爭停管辦法決之。    ⒊依系爭停管辦法第4條第2項規定,上訴人須提供起造之傑富 公司所發給之車位使用證明,或法院拍賣公告、權利移轉證 明書、記載有停車位使用權之正本,或法院確定判決正本認 定有特定位置之停車權利等文件供審核,經審核符合停管辦 法上開規定後,始有系爭00號平面車位之使用權限(見原審 卷一第49頁)。惟上訴人並未取得傑富公司核發之停車位證 明書(見本院卷三第56至57頁不爭執事項㈣),其以配偶熊 尚毅名義提出之車位文件審查單上,亦未勾選有其他可供審 核之文件,僅提出系爭房屋前屋主袁○璘與承租戶之租約上 有註記可全日使用底二層機械式停車位,但未載明車位號碼 (見原審卷一第103頁)。上訴人因未能符合系爭停管辦法 第4條第2項規定,被上訴人依系爭停管辦法審查結果不予通 過,自非無據。被上訴人辯稱上訴人無從取得系爭00號平面 車位使用權,自屬可採。從而,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 爭00號平面車位予上訴人,或返還系爭土地全體共有人並由 上訴人代為受領,並進而主張被上訴人無權占有系爭00號平 面車位,應返還不當得利予上訴人,或返還系爭土地全體共 有人並由上訴人代為受領,均屬無據,不應准許。  ㈣○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2項、第962條 、第821條但書規定,為附表一所示之請求,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並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 ,核無不合,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 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另上訴人追加依民法第179條、第8 21條但書規定,為附表二括號內文字所示之請求,亦無理由 ,應併予駁回。 四、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訴訟資料及攻擊防禦方法,經 本院審酌後,認與判決結果尚不生影響,無逐一論述之必要 ,附此敘明。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追加之訴均為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綵君                    法 官 高士傑                    法 官 陳宗賢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金珍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附表一:   一、被上訴人應將系爭00號平面車位返還上訴人。 二、被上訴人應自111年9月23日起至返還系爭00號平面車位之日 止,每日給付上訴人60元。 附表二(括號內文字為追加部分): 一、被上訴人應將系爭00號平面車位返還上訴人,「或返還系爭 土地全體共有人,並由上訴人代為受領」。 二、被上訴人應自111年9月23日起至返還系爭00號平面車位之日   止,「或將系爭00號平面車位返還系爭土地全體共有人並由 上訴人代為受領之日止」,每日給付上訴人60元,「或給付 系爭土地全體共有人並由上訴人代為受領」。

2024-12-24

TCHV-113-上易-138-202412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