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昱翔

共找到 127 筆結果(第 51-6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24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前智 邱勁惟 王志軒 鄭峻侑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7127 號、第40618號、113年度偵緝字第3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王前智、邱勁惟、王志軒、鄭峻侑共同犯毀損他人物品罪,王前 智、邱勁惟均處有期徒刑貳月,王志軒處有期徒刑參月,鄭峻侑 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鄭峻侑所有鎮暴槍壹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 一、王前智因故與黃昱翔有糾紛,遂邀集邱勁惟、王志軒及鄭峻 侑,於民國111年11月23日23時許,王前智、邱勁惟共乘1台 車輛,王志軒、鄭峻侑則共乘另1台車輛並攜帶鎮暴槍及熱 熔膠條等物,前往桃園市○○區○○路0巷000號(下稱本案地點 ),共同基於毀損之犯意聯絡,由邱勁惟、王志軒及鄭峻侑 致電要求黃昱翔出面談判,並恫稱:如不出面,就砸車等語 ,然遭黃昱翔拒絕,遂由鄭峻侑持上開鎮暴槍、邱勁惟則持 上開熱熔膠條,毀損停放於本案地點、由黃茂雄所有、黃昱 翔使用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本案車輛) ,使車輛之後擋風玻璃破裂、車門板金多處凹陷,均達不堪 使用之程度。 二、案經黃昱翔、黃茂雄訴由桃園市政府警察局蘆竹分局報告臺 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壹、證據能力部分: 一、按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之1至第159條之4規定,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 證據,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 適當者,亦得為證據,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5第1項定有明 文。查本案被告王前智、邱勁惟、王志軒、鄭峻侑對於本判 決下列所引用各項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於本院準 備程序中同意均有證據能力(見本院113年度易字第1240號 卷〔下稱易字卷〕第86、95頁),茲審酌該等審判外言詞及書 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並無不宜作為證據之情事,依上開規 定,均得為證據。 二、本判決下列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與本案待證事實間具有關 連性,且無證據證明係公務員違背法定程序所取得,依刑事 訴訟法第158條之4之反面解釋,認均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㈠訊據被告王前智、邱勁惟對於上開犯罪事實坦承不諱;被告 王志軒、鄭峻侑則否認有何毀損犯行,均辯稱:我們確實有 應被告王前智之邀約而到本案地點,我們2人搭乘同1台車, 雖然有去本案地點,但距離實際砸車地點有一段距離,我們 沒有下車也沒有砸車等語。  ㈡被告王前智因故與告訴人黃昱翔有糾紛,遂邀集被告邱勁惟 、王志軒及鄭峻侑,於上開時間,被告王前智、邱勁惟共乘 1台車輛,被告王志軒、鄭峻侑則共乘另1台車輛,前往本案 地點,嗣由邱勁惟持上開熱熔膠條毀損本案車輛,致本案車 輛之後擋風玻璃破裂、車門板金多處凹陷等事實,業據被告 4人於偵查中、本院審理時所坦認(見112年度偵字第17127 號卷〔下稱偵字卷〕第53至57、65至67、71至75頁、113年度 偵緝字第36號卷〔下稱偵緝卷〕第43至44頁、易字卷第83至89 、93至97頁),並經證人即告訴人黃茂雄於警詢時之證述( 見偵字卷第15至17頁)以及證人即告訴人黃昱翔於警詢時、 本院審理時之證述(見偵字卷第47至48頁、易字卷第172至1 79頁)明確,另有現場照片及毀損照片(見偵字卷第23至26 頁)、本案車輛之詳細資料報表(見偵字卷第27頁)、景文 汽車玻璃有限公司送貨單及隆達汽車LONGDA維修單(見偵字 卷第49至51頁)等件在卷可稽,是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㈢被告王志軒、鄭峻侑雖以前揭情詞置辯,惟查:  ⒈證人黃昱翔於本院審理中證稱:案發當日晚上有人拿被告王 前智的手機聯絡說我再不出來面對就要把我車子砸掉,那個 人說他不是被告王前智,他說他是「小惟」,當天接到很多 通電話,都是用被告王前智的手機打的,但通話的人都是別 人,我聽得出來被告王前智的聲音,我沒有跟被告王前智通 話,我記得有跟3個人通話,這3個人講的內容就是威脅我說 不出來就是要砸車,不然就是要打我等語(見易字卷第174 至179頁)。  ⒉證人即被告王前智於偵查中證稱:案發當天是被告鄭俊侑拿 我的手機打電話給證人黃昱翔,並約他出來談判,當時被告 王志軒、邱勁惟也在旁邊,然後就在約定的時間出發,我們 駕駛2台車一起過去,我開1台搭載被告邱勁惟,被告鄭俊侑 開另1台搭載王志軒,到現場後就打電話給證人黃昱翔,但 他不肯下樓當面談判,被告鄭俊侑就提議我們砸證人黃昱翔 的車,被告邱勁惟聽到我講電話口氣比較不好,他就衝過去 砸車,被告鄭俊侑、邱勁惟持鎮暴槍跟熱熔膠條砸車,被告 邱勁惟是持熱熔膠條,我跟被告王志軒在旁邊看,沒有動手 ,也沒有阻止,鎮暴槍是被告鄭俊侑的,鎮暴槍跟熱熔膠條 都是從被告王志軒車上拿下來的等語(見偵字卷第53至55、 65至66頁),並於本院審理中證稱:砸車當天晚上,是用我 的手機去跟證人黃昱翔聯絡,我們4個人當中是被告邱勁惟 叫「小惟」,第一個衝過去砸車的是被告鄭俊侑,我自己沒 有動手砸,我記得被告鄭俊侑、邱勁惟手上都有拿東西,有 人拿鎮暴槍,但他們分別拿什麼我忘記了,案發當天在本案 車輛附近,只有我們4個人,沒有其他人在場等語(見易字 卷第180至183頁)。  ⒊被告王前智另於本院審理中證稱:打給證人黃昱翔的第一通 電話是我本人打的等語(見易字卷第180頁),此部分證述 與其偵查中之上開關於案發當天是被告鄭俊侑拿被告王前智 的手機打電話給證人黃昱翔乙節之證述,雖有不合,但被告 王前智亦稱:好像是我今日記錯了,我在檢察官面前的證述 是依照我的記憶據實回答,我當初是證人黃昱翔姊姊的男朋 友,經常與證人黃昱翔接觸等語(見易字卷第181至182頁) ,故可見證人黃昱翔與被告王前智有一定程度之認識,倘若 被告王前智確實有與證人黃昱翔通話,則證人黃昱翔應能辨 認,顯無理由堅稱未與被告王前智通話,又參酌被告王前智 自稱可能是審理期日證述時記錯,故堪認案發當日被告王前 智與證人黃昱翔確實並無通話,而與證人黃昱翔通話之人則 係另外3人,除此之外,證人黃昱翔之前開證述均與被告王 前智之證述相符,堪信為真實。  ⒋依照被告王志軒、鄭峻侑上開辯解,渠等係應被告王前智之 邀約,而與被告王前智、邱勁惟共同前往本案地點,可見被 告4人彼此間應屬情義相挺之朋友,並無特殊之仇恨嫌隙, 又被告王前智既已坦承本案犯罪,應無理由甘冒偽證罪之風 險而虛偽陳述以構陷被告邱勁惟、王志軒、鄭峻侑,而被告 王前智對於案發情形之整體情形(渠等抵達本案地點後致電 證人黃昱翔,在電話中發生爭執,後來被告鄭俊侑、邱勁惟 前往砸車,被告王志軒則在旁沒有動手等節)前後供述一致 ,又參酌證人黃昱翔所證有3個人均於電話中提及砸車之事 ,顯見被告王前智上開所證:被告鄭俊侑、邱勁惟持鎮暴槍 跟熱熔膠條砸車,被告邱勁惟是持熱熔膠條,鎮暴槍是被告 鄭俊侑的等語,殊值採信,堪認與事實相符,又由其證述, 顯可推知被告邱勁惟持熱熔膠條,而被告鄭俊侑則持鎮暴槍 共同毀損本案車輛。  ⒌又依照被告王前智之前開證述:鎮暴槍跟熱熔膠條都是從被 告王志軒車上拿下來的;案發當天在本案車輛附近,只有我 們4個人,沒有其他人在場等語,以及被告邱勁惟自陳:案 發當天晚上在本案車輛旁邊,只有我們4個人,我當天拿膠 條砸車,這個膠條是在王志軒他們車上找到的等語(見易字 卷第184至186頁),且被告王志軒、鄭峻侑均自陳:有去案 發現場等語(見易字卷第85、87頁),足認證人黃昱翔前開 所證述關於有與其通話並出言恫嚇之3個人,即是被告邱勁 惟、王志軒、鄭峻侑,堪認被告4人彼此間有共同毀損之犯 意聯絡。且被告邱勁惟、鄭俊侑持以砸車之熱熔膠條及鎮暴 槍,均係由被告王志軒、鄭峻侑駕駛車輛攜帶前去案發現場 ,益徵被告王志軒、鄭峻侑有共同毀損之犯意聯絡及行為分 擔。    ⒍被告邱勁惟於本院審理中供稱:我不知道當天第一個打電話 給告訴人的人是誰,我很專心在滑自己的手機,我好像聽到 談不攏,越吵越兇、很多聲音,另外3個被告的聲音都有在 越吵越兇的聲音裡面,我在滑手機聽得不是很清楚,我就直 接第一個衝上去砸車,砸車後我就往回跑掉,沒有印象有幾 個人砸車,我只知道後面3個待在那邊,其他人有沒有砸車 我沒有印象等語(見易字卷第184至185頁),然被告邱勁惟 、王志軒、鄭峻侑應被告王前智之邀約而前往處理糾紛,豈 可能「專心滑自己手機」,又豈會在沒有聽清楚的狀態下, 不明所以地上前砸車,況依本院上開認定,被告邱勁惟亦有 與證人黃昱翔通話,堪認被告邱勁惟此部分供述,有避重就 輕、迴護其他被告之嫌,尚難採信。   ⒎另被告王志軒於偵查中供稱:案發當日是被告王前智約我去 的,被告王前智載我們3個一起過去,被告王前智聯絡對方 要他出來處理未果,被告王前智好像就去砸車了,我沒有看 得很清楚,我不確定被告鄭俊侑、邱勁惟有無砸車,但有第 二個人砸車,不確定是誰,而我沒有砸車,我有聽到砸車的 聲音,但沒看清楚是什麼工具,因為事主不是我,我當時就 在旁邊等語(見偵字卷第71至72頁),嗣又於本院審理中供 稱:我是與被告鄭峻侑同1台車,我沒有下車,距離砸車現 場有一段距離等語(見易字卷第85至87頁),顯示被告王志 軒先稱渠等共乘被告王前智所駕駛車輛,當有人砸車時就身 處在旁,後又稱是與被告鄭峻侑同1台車,並沒有下車且距 離砸車現場有一段距離等語,前後供述明顯矛盾,無從採信 其供述。  ㈣綜上所述,被告王志軒、鄭峻侑之前開辯解與事實不符,無 足憑採,是本案事證明確,被告4人所為毀損犯行,均堪認 定,應予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4人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被 告4人就上開犯行,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為共同正犯。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4人不思以理性、和平之 方式解決糾紛,恣意毀損告訴人2人之本案車輛,致告訴人2 人受有財產上之損害,被告4人漠視他人財產權之情,應予 非難;考量被告4人犯罪之動機、目的及手段、犯罪之分工 及地位、所致損害程度等情節,兼衡被告王前智、邱勁惟坦 承之犯後態度、被告王志軒、鄭峻侑否認之犯後態度,以及 被告4人之素行狀況、自陳之智識程度、職業、經濟生活狀 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均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㈠供犯罪所用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於全部或 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宣告沒收或 追徵,有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者,得不 宣告或酌減之,刑法第38條第2項、第4項、第38條之2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被告鄭峻侑持鎮暴槍1把遂行本案犯罪,而證人王前智 於偵查中證稱:鎮暴槍是被告鄭峻侑的等語(見偵字卷第66 頁),堪認該鎮暴槍係被告鄭峻所有,並屬本案犯罪所用之 物,然未據扣案,爰依上開規定,予以宣告沒收,於全部或 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㈢至被告邱勁惟所持之熱熔膠條,雖為被告邱勁惟遂行本案犯 罪所用之物,然該物未據扣案,且價值低微、容易購得,又 依卷內事證,尚難認定該物係何人所有,倘宣告沒收或追徵 ,除另使刑事執行程序開啟之外,對於被告邱勁惟犯罪行為 之不法、罪責評價並無影響,對於沒收制度所欲達成或附隨 之社會防衛亦無任何助益,欠缺刑法上重要性,是本院認無 沒收或追徵之必要,爰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不予宣 告沒收或追徵。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黃于庭提起公訴,檢察官林姿妤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陳佳宏                   法 官 陳藝文                   法 官 葉宇修 得上訴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2025-01-17

TYDM-113-易-1240-20250117-1

中簡
臺中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3676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黃昱翔 被 告 羅候武 籍設臺中市○○區○○路○○○巷00 號0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3日言詞辯論 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27,266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14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 實 及 理 由 壹、程序事項: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於民國91年1月29日向訴外人美國運通銀 行(現更名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下稱渣打銀行)申請信用 貸款,雙方約定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然如有2次 以上延滯繳款,則利息改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9.95計算。詎 被告未依約還款,尚積欠渣打銀行新臺幣(下同)227,266 元及利息。渣打銀行已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並通知被告後, 被告猶置之不理。爰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訴請 被告如數給付,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27,266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 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按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 有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 之契約;民法第474條第1項定有明文。原告主張之事實,業 據其提出貸款申請書、分攤表、債權讓與證明書、報紙公告 等件為證。被告則已於相當期日受合法通知,而未於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其他書狀爭執,自堪認原告之主張為 真實。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即屬有據,應予 准許。   四、本件判決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 序,所為被告敗訴判決,應適用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 3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嘉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佩萱

2025-01-17

TCEV-113-中簡-3676-20250117-1

台抗
最高法院

加重詐欺等罪聲明異議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107號 抗 告 人 黃昱翔 上列抗告人因加重詐欺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中 華民國113年11月21日駁回其聲明異議之裁定(113年度聲字第99 3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刑法第41條第3項規定之易服社會勞動制度,與同條第1項易 科罰金制度相同,旨在救濟短期自由刑之流弊,性質屬易刑 處分,除刑罰一般預防之考量外,乃特別基於特別預防刑事 政策之立法,冀藉由受短期自由刑宣告之受刑人,經由社區 處遇促使改過遷善達到儘早回歸社會之刑罰目的;復考量苟 易刑處分而不入監執行未克達成上揭特別預防目的時,即無 適用之餘地,是於同條第4項規定,因身心健康之關係,執 行顯有困難者,或易服社會勞動,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 法秩序者,不適用之。至是否有上開法條所稱「難收矯正之 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之情形,則係由執行檢察官於具體個 案,經綜合考量犯罪情狀及受刑人個人特殊事由等事項而為 合於立法意旨之裁量,檢察官此項裁量權之行使,倘未有逾 越法律授權、專斷等濫用權力之情事,且於程序上已給予受 刑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即不得任意指摘為違法或不當。 二、本件原裁定以:抗告人即受刑人黃昱翔因犯三人以上共同詐 欺取財共計5罪,經原審法院113年度金上訴字第624號判決 分別處有期徒刑6月,並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0月確定,由臺 灣臺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南地檢署)檢察官據以指揮執行 。抗告人聲請准予易服社會勞動,臺南地檢署檢察官予以否 准,因而聲明異議。惟查,臺南地檢署檢察官審酌抗告人之 犯罪情狀及抗告人之實際狀況,以及抗告人所犯5罪,均因 故意犯罪而受有期徒刑之宣告,合於「檢察機關辦理易服社 會勞動作業要點」第5點第8項第5款「數罪併罰,有4罪以上 因故意犯罪而受有期徒刑之宣告者」之規定,亦即有「確因 不執行所宣告之刑,難收矯正之效或難以維持法秩序」之事 由,且臺南地檢署檢察官已給予抗告人表示意見之機會,其 本於指揮刑罰執行職權之行使,於具體個案,審酌整體犯罪 情狀等事項,所為不准易服社會勞動之裁量,並無違法或不 當。至抗告人聲明異議意旨所陳,其年紀尚輕,犯後態度良 好,已面對過往之錯誤,積極彌補被害人,且其所犯5罪之 犯罪時間,均集中於民國110年9月至同年12月間等節,與臺 南地檢署檢察官就具體執行個案,是否「難收矯正之效或難 以維持法秩序」之審酌事項,尚無直接關聯之旨。因認抗告 人指稱:臺南地檢署檢察官之指揮執行不當云云,據以聲明 異議,為無理由,因而予以駁回。經核於法尚無違誤。 三、本件抗告意旨僅重敘其聲明異議事由,而未具體指摘原裁定 所為論斷說明,有何違法、不當之情形,係對於原裁定已詳 為論斷說明之事項,再事爭論,難認有據。至抗告意旨所陳 ,原審向臺南地檢署調閱本件執行案件卷宗,未予抗告人閱 卷,剝奪抗告人陳述意見之機會,違反正當法律程序一節。 惟臺南地檢察署檢察官否准抗告人易服社會勞動之聲請,業 以卷附臺南地檢署函敘明否准之理由(見原審卷第9頁), 抗告人聲明異議,並於聲明異議狀就檢察官否准易服社會勞 動之理由,充分陳述意見。原審依憑相關證據資料及抗告人 提出之聲明異議狀所陳述之意見,經綜合判斷而為論斷,縱 未通知抗告人閱卷,並無違法可言。又抗告人於收受原裁定 後,既已得知原審有調取執行卷宗,可以聲請閱卷,並於抗 告書狀陳述補充意見,以供本院審酌,無礙於抗告人之訴訟 上權益,尚難因此逕認原裁定有何違法、不當。應認本件抗 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李錦樑 法 官 周政達 法 官 蘇素娥 法 官 洪于智 法 官 林婷立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君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16

TPSM-114-台抗-107-20250116-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3號 抗 告 人 王柏翔 相 對 人 黃昱翔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21 日本院簡易庭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1711號裁定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於原審聲請意旨略以:伊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10 月9日簽發、免除拒絕證書、未載到期日、票面金額新臺幣 (下同)100萬元之本票1紙(票號:CH950676號,下稱系爭 本票)。詎伊於屆期提示付款後未獲清償,爰依票據法第12 3條規定,聲請裁定許可強制執行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伊不認識且未曾見過相對人,相對人未做付 款提示,原裁定准許相對人所為聲請,係有違誤,聲明請求 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 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載明免除作成拒絕 證書者,則執票人聲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時,毋庸提出已為 付款提示之證據。且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向本 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聲請法院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係屬非 訟事件,對於此項聲請所為裁定,僅依非訟事件程序,就本 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有關本票是否未 經執票人提示,乃關係執票人得否行使追索權,為實體問題 ,應由發票人另行提起訴訟以資解決(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 字第22號、93年度台抗字第8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四、經查,相對人主張其執有抗告人所簽發載有免除作成拒絕證 書之系爭本票,經屆期提示後未獲付款,故向本院聲請准予 強制執行之裁定等情,業據其提出系爭本票為證。該紙本票 就形式上觀之,已具備票據法第120條所定本票各項應記載 事項,原裁定准許強制執行,即無違誤。抗告人雖指稱相對 人未提示系爭本票,且其與相對人素不相識等語。然系爭本 票載有「本本票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字樣,依前開說明,相 對人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時,主張已屆期經提示不獲付款 即為已足,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而抗告人上開抗 辯,無論是否屬實,均屬實體上之爭執事項,本院不得於此 非訟程序予以審究,應由抗告人另行起訴以資解決。從而,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鍾孟容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僅得於收受本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以適用法 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須附繕本一份及繳 納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經本院許可後紿可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茂盛

2025-01-10

CHDV-114-抗-3-20250110-1

司促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7513號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債 務 人 何瑀婕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下同)144,040元,及如附 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500元,否則 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其餘聲請駁回。(按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 ,依第1條、第2條、第6條或第20 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 轄。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法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 訴訟法第510條、第 513條第1項有明文規定。本件債權人對 債務人黃昱翔聲請發支付命令,查黃昱翔於本件聲請前即住 「新北市中和區」,有個人戶籍資料一份於卷內可參,非屬 本院之轄區,依民事訴訟法第510 條規定本院無管轄權,債 權人對債務人黃昱翔之請求應予駁回。) 三、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債權人聲請狀所載。 四、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司法事務官 易新福 附表: 本金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144,040元 何瑀婕 自民國113年7月1日起 至113年12月11日止 按年息1.775%計收利息 自民國113年12月12日起 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2.775%計收利息 本金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違約金起算日 違約金截止日 違約金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144,040元 何瑀婕 自民國113年8月1日起 至清償日止 其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計算,逾期超過六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 附記: 一、請債權人於收受本件支付命令七日內補正債務人最新戶籍謄 本(如為公司、法人、其他組織並應提出公司登記事項表、 商業登記抄本及法定代理人之戶籍謄本;戶籍謄本記事欄之 記載不可省略,並請查詢最新遷入之住址)。 二、如延不查報,於三個月不能送達者,本件支付命令即失其效 力,本院不再另行通知。

2025-01-07

HLDV-113-司促-7513-20250107-1

中簡
臺中簡易庭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3404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黃昱翔 被 告 黃宸緯即黃建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70,556元,及其中新臺幣166,955元 自民國108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除減縮部分外)負擔。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減 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 第1項但書第3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聲明原請求:「被告應 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70,556元,及自民國108年9月28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08計算之利息。」等 語,嗣於113年12月6日以書狀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 告170,556元,及其中166,955元自108年9月28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08計算之利息。」等語,核屬減縮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前揭法條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 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於94年5月3日向訴外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原為新竹國際商業銀行,下稱渣打銀行)申 請個人信用貸款,借款額度為50萬元,自94年5月4日起,以 每一個月為一期,共分84期,利率第1期至第6期年息固定百 分之0.31,第7期至84期按定儲利率指數加年息百分之4(1. 08%+4%=5.08%)計付利息,如定儲利率指數調整時,自調整 日起改按新利率機動調整之,未依約定還本或繳息時,逾期 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超過6個月以上者,就 超過部分,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如未依約繳 納時,依借款約定第四條規定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被告應清 償所欠債務。詎被告自99年10月4日起即未依約繳款,尚積 欠如主文第一項所示之本金、利息、違約金未清償,依前開 約定視為債務全部到期,被告自應償還前開金額。又渣打銀 行業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並通知被告後,依法即生讓與之效 力,且以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時,再度為債權讓與之通 知。爰依借款契約、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之借據、   分攤表、利率指數、債權讓與證明書、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 委員會函、經濟部函、報紙公告等影本為證。被告對於原告 主張之上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 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本院審酌原告提出 之證據,堪認原告主張屬實。從而,原告依借款契約及債權 讓與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一項所示,均 屬有據,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 第436條第2項、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玟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王素珍

2024-12-31

TCEV-113-中簡-3404-20241231-1

北秩
臺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裁定                   113年度北秩字第259號 移送機關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 被移送人 黃昱翔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以中華民 國113年10月11日北市警中分刑第0000000000號移送書移送審理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昱翔不罰。   理 由 一、本件移送意旨略以:移送機關警員於執行網路巡邏時,發現 不詳民眾在臉書社團「台灣演唱會門票(售票/求票/讓票/ 換票)」(下稱系爭社團)張貼兜售民國113年國慶晚會門 票之貼文(下稱系爭貼文)後,隨即喬裝買家約定以新臺幣 (下同)20,000元購買113年國慶晚會門票2張(下稱系爭門 票),並與賣家約定碰面,而於113年10月1日上午9時30分 許,在臺北市○○區○○○路0段00號前查獲被移送人涉嫌販賣系 爭門票轉售圖利,因認被移送人涉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4條第2款之行為等語。 二、按「非供自用,購買運輸、遊樂票券而轉售圖利者,處三日 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一萬八千元以下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64條第2款定有明文。又同法第43條第1項所列各款以外之 案件,警察機關於訊問後,應即移送該管簡易庭裁定。前項 警察機關移請裁定之案件,該管簡易庭認為不應處罰或以不 處拘留、勒令歇業、停止營業為適當者,得逕為不罰或其他 處罰之裁定,同法第45條亦有規定。次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 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 項定有明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規定,於法院受理違 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準用之。又認定不利於被告之事實, 須依積極證據,苟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實之認定時 ,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最高法院30年上字第816號刑 事判例意旨參照)。   三、經查,被移送人對其原欲轉售系爭門票之事實並不爭執,惟 其於113年10月1日10時20分許警詢中稱:因為我有搶到票, 但我及家人沒有想要看,所以想賣掉賺價差…經友人告知可 能違法,所以就不出售了並把貼文下架,後續將實體票交給 我父親去觀看等語,同日17時30分許警詢中稱:因為我在我 公司找到我的票,所以主動交付本件門票2張,供警方查扣 等語,而否認其最後有要出售系爭門票以圖利之意。又警員 係於網路巡邏時發現上情,佯裝買家以誘捕偵查方式向被移 送人購買系爭門票,縱認被移送人有販賣門票之故意,然而 警員並無買受門票之意思;且被移送人係於上述第1次訊問 後,同日晚間再自行將系爭門票送交被移送機關,自難認被 移送人已完成轉售上開票券圖利之行為,是移送意旨所指被 移送人行為與上開條文規定處罰要件即有未符。依前揭規定 及判例意旨,既不能證明被移送人有上揭移送意旨所指非供 自用,購買系爭門票而轉售圖利之行為,應為被移送人不罰 之諭知。又被移送人所為既未構成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4條第 2款之行為,扣案之系爭門票亦非查禁物,自無從單獨宣告 沒入,併予敘明。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麗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100006臺北市○○○路○段000巷0號)提起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怡如

2024-12-31

TPEM-113-北秩-259-20241231-1

豐簡
豐原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豐簡字第738號 原 告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今井貴志 訴訟代理人 黃昱翔 被 告 張卓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7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3萬614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5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經查,原告起訴時聲明為:被告應 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30,614元,及自起訴狀到院之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嗣於民國113年 12月17日當庭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130,614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 之利息,合於首揭規定,應予准許。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經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向訴外人美國運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已 更名為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渣打銀行)申 請信用貸款,惟被告未依約清償,尚積欠130,614元本息未 給付,嗣渣打銀行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迭經原告催討未果 ,爰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30,61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其所述相符信用貸款申請書、 分攤表、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97年7月18日金管銀( 四)字第09740003110號函、經濟部97年8月1日經授商字第0 9701191350號函、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登記表、債權讓與證明 書、登報證明為證;而被告經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無正當 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 斟酌,雖其係依公示送達通知者,依法不視同自認,惟因本 件原告所主張之事實,業據其舉證如前,自堪信原告之主張 為真實可採。從而,原告依消費借貸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130,61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 年10月25日(繕本於113年10月4日為公示送達,經20日生效 即同年月00日生效)起至清償日,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 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豐原簡易庭 法 官 曹宗鼎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以上正本與原本相符。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1  日                書記官 許家豪

2024-12-31

FYEV-113-豐簡-738-20241231-1

交附民移調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付調解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交附民移調字第116號 聲 請 人 李志豪 年籍資料詳卷 相 對 人 曹寶緞 上列當事人間113 年度交附民移調字第116號就本院113 年度交 易字第284 號過失傷害案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聲請 調解事件,於中華民國113 年12月30日上午10時30分,在本院刑 事第三法庭公開審判時,調解成立。茲記其大要如下 一、出席人員: 法 官 簡志龍 書記官 連懿婷 通 譯 黃昱翔 二、到場調解關係人: 聲請人 李志豪 到 相對人 曹寶緞 到 三、調解成立內容: ㈠相對人願給付聲請人新臺幣貳拾貳萬元,並於民國114 年1 月3 日前,匯入聲請人指定之中華郵政愛三路郵局帳戶(戶 名:李志豪)。 ㈡聲請人其餘請求皆拋棄。 以上調解筆錄當庭交當事人閱覽兩造均承認無訛簽名蓋章於後: 聲請人 李志豪 相對人 曹寶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第二庭 書記官 連懿婷 法 官 簡志龍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連懿婷

2024-12-30

KLDM-113-交附民移調-116-20241230-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431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榮崇 訴訟代理人 石志堅 律師 黃昱翔 陳巧姿 被 告 鄒小平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 2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0890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19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加計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劉正中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葉家妤

2024-12-30

TCEV-113-中小-4431-2024123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