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新臺幣四萬元

共找到 153 筆結果(第 61-70 筆)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會議決議無效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82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財團法人軒轅教 法定代理人 熊芳信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洪于婷間請求確認會議決議無效 等事件(本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608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 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官 林 金 吾 法官 高 榮 宏 法官 蔡 孟 珊 法官 藍 雅 清 法官 陳 靜 芬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蔚 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2025-02-13

TPSV-114-台聲-182-20250213-1

台聲
最高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23號 聲 請 人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法定代理人 陳碧玉 上列聲請人因何明元與林榮彬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110 年度台上字第1645號、112年度台上字第648號),扶助何明元, 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共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江 鍊 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2

TPSV-114-台聲-123-20250212-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派下權存在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24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吳學生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祭祀公業吳從子旺間請求確認派 下權存在事件(本院113年度台上字第729號),聲請核定第三審 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同造之第三審律師酬金(關於祭祀公業吳從子旺上訴部分) 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吳 青 蓉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江 鍊 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2025-02-12

TPSV-114-台聲-124-20250212-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29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陳玉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吳雲南間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在 等事件(本院111年度台上字第654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 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吳 青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胡 明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2025-02-12

TPSV-114-台聲-129-20250212-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專利權其他契約爭議等再審之訴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21號 聲 請 人 盛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清益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温必新間請求專利權其他契約爭議等再審 之訴事件(本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144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 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智慧財產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林 麗 玲 法官 黃 明 發 法官 呂 淑 玲 法官 陶 亞 琴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曾 韻 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2025-02-12

TPSV-114-台聲-121-20250212-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在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30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劉年來 法定代理人 劉秋漢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賴炳煌等間請求確認抵押權不存 在等事件(本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004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 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吳 青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胡 明 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2025-02-12

TPSV-114-台聲-130-20250212-1

審簡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審簡字第1565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士翔 選任辯護人 陳育騰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 年度偵字第17649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 決處刑(原審理案號:113 年度審易字第4015號),判決如下:   主 文 林士翔犯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罪,處有期徒刑二 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一千元折算一日。緩刑二年,並應於 本判決確定後六個月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四萬元。 扣案之毒品咖啡包共三十四包(總淨重七二點九九公克,總驗餘 淨重七十二點三九公克)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壹、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事項應予更正或補充外,餘均 引用附件即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 一、附件犯罪事實欄一第4 行所載之「民國113 年3 月26日前之 某時許」,應更正為「民國113 年3 月25日3 、4 時許」。 二、附件犯罪事實欄一第5 至6 行所載之「以新臺幣(下同)2   萬元,購得」,應更正、補充為「以新臺幣(下同)2 萬元 為範圍,扣抵『陳孟玄』積欠林士翔之債務,進而取得『陳孟 玄』寄交且」 三、附件犯罪事實欄一第10至11行所載之「經林士翔自願受搜索 後,當場扣得林士翔持有上開毒品咖啡包」,應更正、補充 為「經林士翔自願受搜索,而主動交付上開毒品咖啡包共34 包為警扣案(推估純質總淨重6.56公克),且自行供述前開 毒品來源、取得時地、對象、代價、目的等情,並接受其後 裁判」。 四、附件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編號3 證據名 稱欄所載之「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鑑定書」,應更正、 補充為「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3 年5 月24日刑理字第 1136062007號鑑定書及附件毒品純質淨重換算表」(參113  年度偵字第17649 號卷第73至74頁)。 五、補充「被告林士翔於113 年11月18日本院準備程序之自白( 參本院113 年度審易字第4015號卷附當日筆錄)」為證據。 貳、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林士翔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5 項持 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 公克以上罪。按對於未發覺之罪自 首而受裁判者,得減輕其刑。但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刑法第62條定有明文。查被告所為本件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 淨重5 公克以上犯行,在警方尚未發覺之前,即主動交付扣 案毒品,並向警方供述毒品來源、取得時地、對象、代價、 目的等情,此觀卷附被告為警查獲當日接受警方詢問而製作 之調查筆錄自明,應認所為與刑法自首之規定相符,而得就 本件犯行減輕其刑。  二、審酌被告知悉甲基-N,N- 二甲基卡西酮、4-甲基甲基卡西酮 皆為法律嚴格管制之第三級毒品,且毒品對個人身心健康之 危害甚鉅,竟仍無視禁令,率向他人取得而非法持有含有前 述第三級毒品成分之咖啡包共34包,所為助長毒品之流通、 擴散,實有不該,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素行實 況、職業、教育程度、家庭經濟與生活狀況,且因患病現仍 規律接受追蹤治療之健康情況(參本院卷附被告提出之壬康 精神科診所診斷證明書影本1 份、健康存摺截圖1 紙),以 及犯後始終坦承犯行,態度勉可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第 1 項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處罰。 三、查被告本件以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等 情,有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可憑,足以彰顯其 素行尚佳,所為本件犯行固應責難,然衡酌其因一時失慮, 偶罹刑典,犯後已坦承犯行,且現有正當工作,並考量被告 上述健康情況,諒其經此偵審訴訟程序,應知所警惕,當無 再犯之虞,本院審酌上情,認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 ,爰依刑法第74條第1 項第2 款規定,併予宣告緩刑2 年, 以勵自新。又為促其記取教訓,避免再犯,故依刑法第74條 第2 項第4 款規定,命被告於指定期間內向公庫支付新臺幣 (下同)4 萬元,冀能使其確實明瞭行為所造成之危害,並 培養正確法治觀念。倘被告違反上開應行負擔之事項且情節 重大,依刑法第75條之1 第1 項第4 款規定,該緩刑宣告仍 得由檢察官向本院聲請撤銷,併予說明。 參、扣案之毒品咖啡包共34包(總淨重72.99 公克,總驗餘淨重 72.39 公克,推估總純質淨重6.56公克),係被告為警查獲 之第三級毒品,俱屬違禁物,應依刑法第38條第1 項規定, 於主文第2 項宣告沒收。而上開扣案毒品之外包裝,無論係 以何種方式刮取或分離毒品秤重,該等包裝袋內仍會有微量 毒品殘留,足認與上開扣案毒品有不可析離之關係,則應一 併沒收。 肆、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第450 條第1 項(本件依刑事判決精簡原則,僅記載程序法 條文),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伍、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李俊彥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蕭琮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2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1 年以上7 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7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1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1 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7649號   被   告 林士翔 男 3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巷0弄0號2              樓             居新北市○○區○○路000號3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士翔明知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4-甲基甲基卡西酮均 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所列之第三級毒品, 依法不得持有,竟基於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 之犯意,於民國113年3月26日前之某時許,使用網路,向真 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陳孟玄」之成年男子,以新臺幣(下 同)2萬元,購得含有第三級毒品4-甲基甲基卡西酮成分之 毒品咖啡包34包(驗前總毛重為93.05公克,推估驗前總純 質淨重為6.56公克)而持有之。嗣為警於113年3月26日4時 許,在新北市○○區○○路000號前,因見林士翔形跡可疑,上 前盤查,經林士翔自願受搜索後,當場扣得林士翔持有上開 毒品咖啡包。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林士翔於警詢之陳述及偵查中之自白。 證明被告坦承持有上開毒品咖啡包等事實。 2 自願受搜索同意書、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現場及扣案物品照片。 證明被告持有毒品為警查獲之過程及扣案物品等事實。 3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鑑定書。 證明被告持有之毒品咖啡包,含有第三級毒品甲基-N,N-二甲基卡西酮、微量4-甲基甲基卡西酮成分,又扣得之毒品咖啡包34包,驗前總毛重為93.05公克,推估驗前總純質淨重為6.56公克等事實。 4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證明被告之尿液,經檢驗安非他命類、鴉片類及愷他命類均呈現陰性反應等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5項持有第三 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罪嫌。扣案之上開毒品,請依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沒入銷燬。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3  日                檢 察 官 吳姿函

2025-02-08

PCDM-113-審簡-1565-20250208-1

金簡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金簡字第425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家澤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緝字第803號),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 改以簡易判決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陳家澤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罪,處有期徒 刑三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四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 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一千元折算一日。 如附表所示之洗錢標的,沒收之。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均引用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起訴書(如附件)之記載外,證據另補充:被告於本院準備 程序中之自白。 二、新舊法比較  ㈠被告行為後,洗錢防制法部分修正條文於民國113年7月31日 修正公布,並自同年8月2日起生效施行,而比較新舊法時就 關於刑之減輕或科刑限制等事項在內的之新舊法律相關規定 ,應綜合比較後整體適用法律,而不得任意割裂(可以參考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2303號判決意旨,該案經徵詢統 一法律見解)。  ㈡洗錢防制法之規定及修正如下:  ⒈洗錢防制法關於一般洗錢罪之規定,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 布,並自同年8月2日起生效施行。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 第1項、第3項係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7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前2項 情形,不得科以超過其特定犯罪所定最重本刑之刑」;修正 後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規定:「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 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 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幣1億元者,處6 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以下罰金」。  ⒉洗錢防制法關於自白減輕其刑之規定,被告行為時之洗錢防 制法第16條第2項規定:「犯前4條之罪,在偵查及歷次審判 中均自白者,減輕其刑」,嗣於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之洗 錢防制法第23條第3項則規定:「犯前4條之罪,在偵查及歷 次審判中均自白者,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全部所得財物者, 減輕其刑」。  ⒊新舊法規定整體比較適用:被告此部分所為,係犯幫助一般 洗錢罪,其本次犯行洗錢之財物未達1億元,且被告於偵查 否認犯行,將被告所犯一般洗錢罪整體比較適用後,⑴依112 年6月14日修正公布之洗錢防制法規定,處斷刑範圍為有期 徒刑1月以上、有期徒刑6年11月以下,但刑度不得逾有期徒 刑5年。⑵113年7月31日修正公布之洗錢防制法規定,處斷刑 範圍為有期徒刑3月以上、4年11月以下,可見113年7月31日 修正公布之洗錢防制法規定整體適用結果有利於被告,依刑 法第2條第1項前段規定,自應一體適用113年7月31日修正後 之洗錢防制法規定。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 項後段之幫助洗錢罪及刑法第30條第1項、第339條第1項之 幫助詐欺取財罪。  ㈡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開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 條,從一重論以幫助洗錢罪。  ㈢被告所為上開幫助一般洗錢、詐欺犯行,均依刑法第30條第2 項之規定,減輕其刑(想像競合犯本質為數罪,自應就各罪 之加重、減輕事由予以詳列),關於幫助詐欺取財部分,在 量刑予以考量。  ㈣本院審酌卷內全部量刑事實,量處主文所示之刑,且諭知罰 金如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主要量刑理由說明如下:   ⒈被告為了要貸款美化金流,輕忽管理金融帳戶之重要性,未 經查證就貿然提供金融帳戶供他人使用,此舉,除讓詐欺集 團可以用來行騙外,亦掩飾詐欺犯罪所得,增加被害人尋求 救濟之困難,形成金流斷點,使詐欺犯罪者得以順利取得詐 欺所得之財物,本案被害人人數甚多、受騙匯入系爭帳戶內 之金額非少,但被告並非擔任犯罪之核心角色,基於行為罪 責,構成本案刑罰罪責框架的上限。     ⒉被告與被害人金怡嫺成立調解,將以分期付款方式給付賠償 ,其餘被害人經本院通知,並未到庭、表示意見。  ⒊被告於本院審理時坦承犯行之態度尚可。  ⒋被告並非中低收入戶,其於偵查中自述:我是高中肄業,任 職運輸業,做過駕駛及隨車人員,做了4、5年,月薪約新臺 幣(下同)4、5萬元等語之教育程度、家庭生活、經濟狀況 及量刑意見。 四、關於沒收  ㈠犯罪工具:被告所提供之金融機構帳戶提領工具,業由詐欺 集團取得,並未扣案,且此帳戶另經凍結,無法繼續使用, 不再具有充作人頭帳戶使用之危害性,已無預防再犯之必要 ,而此些提領工具僅為帳戶使用之表徵,本身價值低廉,可 以再次申請,亦具有高度之可替代性,沒收該物不具任何刑 法之重要性,乃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過苛條款之規定,不 予宣告沒收、追徵。  ㈡無證據釋明被告實際獲得犯罪所得,故無法宣告沒收、追徵 。  ㈢系爭郵局帳戶內尚有餘額1萬2,049元,此一洗錢標的,應依 洗錢防制法第25條第1項規定,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 沒收之。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書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應附繕本),上訴於本院合議庭。   七、本案經檢察官周佩瑩提起公訴,檢察官張嘉宏到庭執行職務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德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陳孟君 附表 帳戶名稱 應沒收之金額 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帳號:00000000000000號帳戶 1萬2,049元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 有第2條各款所列洗錢行為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 科新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其洗錢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未達新臺 幣一億元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5千萬元 以下罰金。 刑法第339條第1項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附件: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緝字第803號起訴書 1份。

2025-02-05

CHDM-113-金簡-425-20250205-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交通裁決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交字第927號 原 告 大運通運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謝碧玉 被 告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代 表 人 張淑娟 上列當事人間交通裁決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3年6月20日高 市交裁字第第32-SYOG70016號裁決,提起行政訴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3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事項:   本件為交通裁決事件,依兩造所述各節及卷內資料所示,本 件事證已臻明確,本院認無經言詞辯論之必要,爰依行政訴 訟法第237條之7之規定,不經言詞辯論而為判決。 二、爭訟概要:   原告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營業貨運曳引車及車牌號碼00 -00號營業半拖車(下合稱系爭車輛),於民國113年4月5日 11時13分許,由訴外人林偉博駕駛,在臺南市新化區區道17 2線與台20線處(下稱系爭地點),為警以有「裝載砂石土 方未依規定使用專用車輛」之違規而當場舉發,並移送被告 處理。經被告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下稱道交條例)第 29條之1第1項等規定,以113年6月20日高市交裁字第32-SYO G70016號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裁決書(下稱原處分),裁 處原告「罰鍰新臺幣(下同)60,000元整」。原告不服,遂 提起行政訴訟。 三、原告起訴主張及聲明: ㈠主張要旨:   採證照片中所示貨物(下稱系爭貨物)不明,且系爭貨物是 否為系爭車輛所載運,被告未盡舉證責任;又期限內到案罰 鍰過高,應裁處40,000元,被告所為之裁決違法等語。 ㈡聲明:原處分撤銷。 四、被告答辯及聲明:  ㈠答辯要旨:  ⒈原告確有爭訟概要欄所示之違規行為,此有臺南市政府警察 局新化分局113年6月4日南市警化交字第1130336621號函( 下稱舉發機關函)及採證光碟附卷可稽,故原告上開違規事 實,足堪認定。  ⒉原告雖辯稱:系爭貨物不明,且系爭貨物是否為系爭車輛所 載運,被告未盡舉證責任等語。惟查,經檢視採證照片可見 ,系爭車輛之車斗車廂外觀為灰色,且舉發通知單亦經駕駛 簽名審認,益徵確認系爭車輛所載運者為砂石、土方範疇, 足證原告行為明顯違反道交條例第29條之1第1項之規定,故 以「裝載砂石土方未依規定使用專用車輛」論處,並無任何 違誤之處等語。 ㈡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五、本院之判斷: ㈠經查:  ⒈本件如爭訟概要欄所述之原告違規事實,有舉發通知單、原 處分之裁決書、送達證書、舉發機關函、員警職務報告書、 採證光碟等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7至70頁),應可認定屬實 。 ⒉原告固主張系爭貨物不明,且系爭貨物是否為系爭車輛所載 運,被告未盡舉證責任等語。惟查,系爭車輛車身為灰色, 非砂石車專用之黃色車廂,其運載貨物內容依採證照片所示 (見本院卷第61頁),常人一望即知為石礫,自屬砂石。又依 採證照片所示(見本院卷第59頁),系爭車輛車牌號碼清晰可 見,此與車籍查詢所載車號、車主即原告等情相符,有汽車 、拖車車籍查詢表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47至49頁)。故原告 上開主張,並無可採。  ⒊原告另主張期限內到案罰鍰過高,應裁處40,000元等語。惟按依道交處罰條例第92條第4項所授權交通部會同內政部訂定「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及其附件「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用以維持裁罰之統一性與全國因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受處罰民眾之公平,不因裁決人員不同,而生偏頗,寓有避免各監理機關於相同事件恣意為不同裁罰之功能,並非法所不許,於憲法上保障人民基本權之意旨並無牴觸(司法院釋字第511號解釋意旨參照),並無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依本件違規行為時點之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記載,汽車駕駛人違反道交條例第29條之1第1項規定(未依規定使用專用「車輛」),於期限內繳納或到案聽候裁決者,應處罰鍰60000元。核此規定,是基於母法授權而訂定,且就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附件所示統一裁罰基準表中有關道交條例第29條之1第1項之裁罰基準內容,並未牴觸母法,是被告自應依此基準而為裁罰。原告主張期限內到案之違規行為態樣罰鍰40,000元,容有誤會,自難採納。 ㈡綜上,原告有上開違規「裝載砂石土方未依規定使用專用車 輛」等情,應可認定,舉發機關所為本件舉發,並無違誤, 原告訴請撤銷原處分,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㈢本件判決基礎已經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 料經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無一一論述之必 要,一併說明。 六、本件第一審裁判費為300元,應由原告負擔。 七、結論:原告之訴為無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法 官 李明鴻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或依訴訟資料可 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未載明上訴理由者,應 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上訴狀及上訴理由書均 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如未按期補提上訴理由書,則逕予駁回上 訴),並應繳納上訴裁判費新臺幣750元。 附錄應適用法令: ⒈道交條例 ⑴第29條之1第1項:「裝載砂石、土方未依規定使用專用車輛或 其專用車廂未合於規定或變更車廂者,處汽車所有人新臺幣四 萬元以上八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通行。」 ⑵第92條第4項:「本條例之罰鍰基準、舉發或輕微違規勸導、罰 鍰繳納、向處罰機關陳述意見或裁決之處理程序、分期繳納之 申請條件、分期期數、不依限期繳納之處理、分期處理規定及 繳納機構等事項之處理細則,由交通部會同內政部定之。」 ⒉道路交通安全規則 ⑴第39條第20款:「汽車申請牌照檢驗之項目及基準,依下列規 定:二十、裝載砂石、土方之傾卸式大貨車、傾卸式半拖車及 其貨廂應符合附件二十二規定。」 ⑵第81條第6款:「聯結車輛之裝載,應依下列規定:六、不符合 規定之傾卸框式半拖車不得裝載砂石、土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吳 天

2025-01-24

KSTA-113-交-927-20250124-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給付承攬報酬等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111號 聲 請 人 苗栗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鍾東錦 訴訟代理人 饒斯棋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祥鎮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承 攬報酬等事件(本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528號),聲請核定第三 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理 由 本件聲請人因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承攬報酬等上訴事件(本院11 2年度台上字第1528號),經本院部分廢棄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 院110年度建上字第3號判決,發回更審,已經同院113年度建上 更一字第5號判決聲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並命相對人負擔 該部分發回前之第三審訴訟費用2%,餘由聲請人負擔確定。聲請 人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核無不合,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官 魏 大 喨 法官 李 瑜 娟 法官 胡 宏 文 法官 周 群 翔 法官 林 玉 珮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李 佳 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2025-01-22

TPSV-114-台聲-111-202501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