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甲OO

共找到 173 筆結果(第 61-70 筆)

家非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選定未成年人監護人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非調字第391號 聲 請 人 甲OO 上列當事人與相對人洪寶鈴間請求選定未成年人監護人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起七日內,補正㈠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人選、㈡補繳裁判費新臺幣壹仟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 其聲請。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 定。而非訟事件之聲請,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 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1亦有規定 。次按對於非訟事件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 臺幣1,000元;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 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請,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 第26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聲請人為本件聲請,然未繳納裁判費,前經本院發函 補正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部分,仍未補正,惟聲請人本件 聲請有如主文所示之不合程式,本院爰裁定如主文所示,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裕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吳珮瑜

2025-01-23

TYDV-113-家非調-391-20250123-1

家暫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

暫時處分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暫字第3號 聲 請 人 甲OO 非訟代理人 吳信文律師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暫時處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於本院一一四年度家非調字第0號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 使或負擔事件和解、調解或裁判確定或因其他事由終結前,對於 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00(女,民國0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00(女,民國0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 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暫由聲請人 單獨任之。   理  由 一、按法院就已受理之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於本 案裁定確定前,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為適當之 暫時處分,家事事件法第85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暫時處分 ,非有立即核發,不足以確保本案聲請之急迫情形者,不得 核發,家事非訟事件暫時處分類型及方法辦法第4條亦有明 文。衡諸暫時處分之立法本旨,係為因應本案裁定確定前之 緊急狀況,避免本案請求不能或延滯實現所生之危害,是確 保本案聲請之急迫性及必要性即為暫時處分之事由,應由聲 請暫時處分之人,提出相當證據以釋明之。次按法院受理家 事事件法第104條第1項第1款關於未成年子女扶養請求、其 他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之酌定、改定、變更或重大事項權 利行使酌定事件後,於本案裁定確定前,得為下列之暫時處 分:一、命給付未成年子女生活、教育、醫療或諮商輔導所 需之各項必要費用。二、命關係人交付未成年子女生活、教 育或職業上所必需物品及證件。三、命關係人協助完成未成 年子女就醫或就學所必需之行為。四、禁止關係人或特定人 攜帶未成年子女離開特定處所或出境。五、命給付為未成年 人選任程序監理人之報酬。六、禁止處分未成年子女之財產 。七、命父母與未成年子女相處或會面交往之方式及期間。 八、其他法院認為適當之暫時性舉措;法院核發前項暫時處 分,應審酌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並應儘速優先處理之, 此觀家事非訟事件暫時處分類型及方法辦法第7條之規定即 明。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兩造原於民國100年3月7日結婚,並育有 未成年子女00、00,嗣因兩造於108年0月0日協議離婚,並 約定對未成年子女00、00之權利義務由相對人單獨行使負擔 。惟相對人因不能安全駕駛之刑事執行案件遭通緝,於112 年農曆年與聲請人及2名未成年子女吃完年夜飯後起即行方 不明,與聲請人、2名未成年子女斷絕聯繫,顯見無法行使 負擔2名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現因2名未成年子女之親權 係由相對人行使,聲請人無法為00辦理入學。綜上,為維護 本件子女之利益,爰依家事事件法第85條第1項規定聲請等 語。 三、相對人經本院合法通知未到庭或以書狀陳述意見。 四、經查:  ㈠兩造於108年0月0日協議離婚,並約定對未成年子女00、00之 權利義務由相對人單獨行使負擔,又聲請人確於本院提出改 定子女親權之聲請,刻由本院114年度家非調字第22號調解 中,有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等件在卷可稽,並經本院查明 無訛,堪認兩造間確有家事事件法第104條第1項第1款所定 之本案聲請事件。  ㈡聲請人主張相對人因案遭通緝,現實上已無法照顧未成年子 女等情,此有相對人之法院前案簡列表在卷可憑,且據證人 即聲請人母親000到院證述找不到相對人,00要唸國中,沒 有辦法遷戶口等語屬實,復經本院合法通知未到庭表示意見 ,堪信聲請人主張相對人失聯已久、未能妥善照顧子女等情 為真。從而,本院考量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00、00,確有必 要接受聲請人扶養照顧,00並須確定就學地區以穩定接受國 民教育,是基於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實有於本案裁定和 解、調解或裁判確定或因其他事由終結前,先行暫定由聲請 人單獨行使或負擔本件子女權利義務之必要,爰裁定如主文 所示之暫時處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家事第三庭   法 官 郭佳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張金蘭

2025-01-23

KSYV-114-家暫-3-20250123-1

監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定監護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120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聲請人聲請改定受監護宣告人之監護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一、改定丙○○(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   告之相對人乙○○之監護人。 二、指定丙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胞姊,相對人前經本院以 94年度第157號宣告為禁治產人(即受監護宣告之人),蔡茂 男依法為其監護人,並經本院以100年度監字第449號民事裁 定指定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茲因原監護人蔡茂男 於民國113年10月31日死亡,故聲請改定由聲請人為相對人 之監護人,並指定丙OO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另有   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年人監護之規定。監護人有下列情   形之一,且受監護人無第1094條第1項之監護人者,法院得   依受監護人、第1094條第3項聲請權人之聲請或依職權,另   行選定適當之監護人:㈠死亡。㈡經法院許可辭任。㈢有第109 6條各款情形之一。未能依第一項之順序定其監護人時,法 院得依未成年子女、四親等內之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 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就其三 親等旁系血親尊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 之人選定為監護人,並得指定監護之方法。法院依前項選定 監護人或依第1106條及第1106條之1另行選定或改定監護人 時,應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民法第1110條、第 1113條、第1106條第1項、第1094條第3項、第4項分別有明 定。又按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 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 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 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 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 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 係,民法第1111條之1亦有明文。 三、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有本院100年度監字第449號民事裁 定、親屬團體會議說明書、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丙OO出 具之同意書可憑,並據聲請人及關係人甲○○到庭陳述無誤, 且經本院調閱本院113年度監宣字第897號案卷無訛。本院參 酌前揭各節,考量聲請人為相對人之胞姊,改定本件聲請人 為監護人,符合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爰改定聲請人為相對人 之監護人,並指定丙OO絨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末按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   同法院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 個月內開具財產清   冊,並陳報法院。監護人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   ,致生損害於受監護人者,應負賠償之責。民法第1113條準   用同法第1099條第1 項、第1109條第1 項分別有明定。準此   ,監護人於本裁定送達後,應會同本院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1-23

TCDV-113-監宣-1120-20250123-1

司家他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家他字第6號 受裁定人即 原 聲請人 甲OO 代 理 人 劉士昇律師 輔 助 人 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陳寶民 上列受裁定人即原聲請人甲OO聲請輔助宣告事件,經裁判確定而 終結,應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受裁定人即原聲請人甲OO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 幣1,000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家事事件法就費用之徵收及負擔等項並無規定,其中家事 訴訟事件,固得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救助之規定,惟家 事非訟事件,僅於該法第97條規定準用非訟事件法,而非訟 事件法對訴訟救助則漏未規範,自應類推適用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以下有關訴訟救助之規定(最高法院101年度第7次民事 庭會議決議參照)。次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 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 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依 第一項及其他裁判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 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 前段、第91條第3項規定甚明。 二、復按非訟事件程序費用,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聲請人負擔 ,前項費用之負擔,有相對人者,準用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 費用之規定;又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 (下同)1,000元;家事非訟事件應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繳 納裁判費,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4條第1項、家事事件審 理細則第41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本件受裁定人即原聲請人甲OO聲請輔助宣告事件,前由聲 請人聲請訴訟救助,經本院以112年度家救字第147號裁定 准予訴訟救助在案,而暫免繳納聲請費用;嗣本案經本院 112年度輔宣字第125號於民國113年9月30日裁判,並諭知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甲OO負擔」,全案於11 3年10月22日確定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卷宗核 閱屬實,堪予認定,是本院自應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 額。   ㈡又本件輔助宣告事件,屬因非財產權而為聲請之家事非訟 事件,依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規定,應徵收聲請費用1 ,000元,從而,本件聲請人因訴訟救助暫免之裁判費用即 確定為1,000元,並經本院112年度輔宣字第125號裁定諭 知應由受輔助宣告之人甲OO負擔,爰依職權確定受裁定人 即原聲請人甲OO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為1,000元,並 應加給自本裁定確定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法定利率即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曾美慈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1-22

TYDV-114-司家他-6-20250122-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家暴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49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OO 上列被告因家暴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2773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113年度易字第1214號 ),本院裁定改行簡易判決處刑程序後,認不得以簡易判決處刑 (114年度嘉簡字第51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略以:被告甲OO與告訴人乙OO為配偶,其等為家庭暴力 防治法第3條第1款所定之家庭成員。其等感情不睦,被告竟 各基於傷害之犯意,分別㈠於民國113年10月11日23時許,在 嘉義市○區○○路000巷0號,徒手毆打告訴人胸口及左臉頰, 致其受有前胸壁挫傷、左臉挫傷之傷害;㈡於113年10月13日 18時30分許,在上址,持「愛的小手」毆打告訴人腿部,致 其受有右側小腿擦挫傷併浮腫之傷害。因認被告均係犯刑法 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等語。 二、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言   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 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被告因家暴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被告係犯刑法 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規定,該罪 須告訴乃論。茲因告訴人業已具狀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告 訴狀在卷可稽(本院114嘉簡51卷第11頁),參照前開說明 ,爰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俊良提起公訴,檢察官葉美菁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螢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方瀅晴

2025-01-21

CYDM-114-易-49-20250121-1

監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086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 二、選定甲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乙OO之監護人。 三、指定丙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父親,相對人因腦傷,不 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為此聲請對其為監護之宣告, 並請選定聲請人為其監護人,另請指定相對人之子丙OO為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   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   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   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   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   第1 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項、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   明文。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 統表、親屬會議同意書、丙OO出具之同意書、中華民國身心 障礙證明書、診斷證明書為證,並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親 等關聯資料可稽。再參酌相對人經鑑定人鑑定結果認:相對 人四肢偏癱,無言語表達,叫喚無反應,無意識,無理解判 斷力,障礙程度重大,不能管理處分自己財產,且無回復可 能性,應為監護宣告,有鑑定報告在卷可按。基上,堪認相 對人已達不能為意思表達或受意思表達,或不能辨識其意思 表達之效果程度,是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及 依相對人之最佳利益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並指定會同開具 財產清冊之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末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109條之規定,監   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法院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 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   陳報法院;監護人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   損害於受監護人者,應負賠償之責。基上,監護人於本裁定   確定後,應會同如主文第3項所示之法院指定之人,於2個月   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1-21

TCDV-113-監宣-1086-20250121-1

監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045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 二、選定甲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丙OO之監護人。 三、指定丁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女,相對人因精神上障礙 ,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為此聲請對其為監護之宣 告,並請選定聲請人為其監護人,另請指定相對人之女丁OO 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選   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   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   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   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   第1 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項、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   明文。 三、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 統表、親屬會議同意書、丁OO出具之同意書、中華民國身心 障礙證明書為證。再參酌相對人經鑑定人鑑定結果認:相對 人因失智症,現呈現重度失智症狀態,大腦功能呈現重度障 礙,精神上之障礙程度重大,不能管理處分自己財產,回復 可能性低,可為監護宣告等情,有鑑定報告在卷可按。基上 ,堪認相對人已達不能為意思表達或受意思表達,或不能辨 識其意思表達之效果程度,是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 宣告,及依相對人之最佳利益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並指定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末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109條之規定,監   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法院   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於2 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   陳報法院;監護人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   損害於受監護人者,應負賠償之責。基上,監護人於本裁定   確定後,應會同如主文第3項所示之法院指定之人,於2個月   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1-21

TCDV-113-監宣-1045-20250121-1

家調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離婚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調字第1317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離婚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法院受理家事事件之全部或一部不屬其管轄者,除當事 人有管轄之合意外,應依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 法院」,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確認 婚姻無效、撤銷婚姻、離婚、確認婚姻關係存在或不存在事 件,專屬下列法院管轄:一、夫妻之住所地法院。二、夫妻 經常共同居所地法院。三、訴之原因事實發生之夫或妻居所 地法院」、「當事人得以書面合意定管轄法院,不受前項規 定之限制」,同法第52條第1項、第2項復有明定。前開規定 所稱之「夫妻之住所地」,係指專屬夫妻「共同」住所地之 法院而言,此觀該條項文字未規定為「專屬夫或妻之住所地 」或「專屬夫、妻之住所地」自明。 二、本件聲請人以相對人未負擔生活費,兩造已有難以維持婚姻 之破綻乙情,而訴請離婚,並請求酌定未成年子女之親權及 子女扶養費等。而據聲請人所陳,兩造109年結婚後共同居 住於新竹並一起生活,直到111年聲請人懷孕才至屏東待產 並生下未成年子女,復於112年9月聲請人帶著未成年子女至 新竹與相對人同住、生活,後於113年2月攜同孩子搬離兩造 共同住所,另至桃園居住至今等情,有聲請人書狀載明可知 ,另本院調閱聲請人前於本院以113年度家調字第1029號訴 請離婚事件之訊問筆錄,聲請人於訊問時陳明兩造結婚後居 住於新竹湖口租屋處,直到聲請人111年懷孕後才回屏東待 產,兩造從未一同在桃園居住,聲請人係為了與相對人分居 才搬至桃園居住。欲請求離婚之原因係相對人在外積欠債務 ,且不負擔扶養費,這些離婚事由都是在新竹發生的等語, 詳見卷附本院113年度家調字第1029號訊問筆錄。另本院以 電話詢問聲請人是否曾與相對人共同居住於桃園,聲請人回 覆婚後與相對人曾共同居住新竹,有本院113年11月27日公 務電話紀錄在卷可稽。準此,兩造結婚後居住在新竹縣湖口 鄉,未曾同住過桃園市,又聲請人係以相對人婚後在外積欠 債務及不負擔扶養費等為由,致有難以維持婚姻之重大事由 為由訴請離婚,而本件兩造夫妻曾經之共同住所地為新竹縣 湖口鄉,訴之原因事實發生地亦在新竹縣湖口鄉,依上開說 明,本件離婚訴訟事件暨其合併聲請之酌定離婚後親權等相 牽連之親子非訟事件,自均應由臺灣新竹地方法院院管轄, 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有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 送至該管轄法院。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6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黃裕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 吳珮瑜

2025-01-20

TYDV-113-家調-1317-20250120-1

家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救字第24號 聲 請 人 甲OO 代 理 人 李依玲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當事人間因給付扶養費事件(114年度家親聲字第88號),聲 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   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   第19條、民事訴訟法第107 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經   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   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   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 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定   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給付扶養費事件(114年度 家親聲字第88號),聲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且經向財 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臺中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經該分會審 查決定准予法律扶助在案,為此聲請訴訟救助等語。 三、查,聲請人所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會(台中分會)准予扶助證明書為證,並經本院調 取上開事件卷宗核閱無訛。復查無不符法律扶助之事實,自 堪信為真實。則依前開規定,聲請人以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 用為由,聲請訴訟救助,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19條,民事訴訟法第10   7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1-20

TCDV-114-家救-24-20250120-1

監宣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74號 聲 請 人 甲OO 相 對 人 乙OO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乙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之 人。 二、選定甲OO(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為受輔助宣告人 乙OO之輔助人。 三、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之子,相對人已不能處理自   己事務,且已達不能就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為此聲請對   其為監護之宣告,並請選定聲請人為其監護人等語。 二、按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第1項之程度者,得依第1   5條之1第1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   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   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   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   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之宣告。受輔助宣告之   人,應置輔助人,民法第14條第3項、第15條之1第1項、第1   113之1第1項定有明文。另法院對於監護宣告之聲請,認為   未達應受監護宣告之程度,而有輔助宣告之原因者,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輔助之宣告,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   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院審酌聲請人提出之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親屬   團體會議紀錄、同意書、診斷證明書,並經本院調閱戶役政 資訊網站查詢親等關聯資料,審酌鑑定人所為之鑑定結果認 :相對人因肝硬化併有肝腦病變,精神上障礙或心智缺陷   為中度障礙程度,對於管理處分自己財產有必要給予協助, 回復可能性低,應為輔助宣告等情,有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 可稽,是本件相對人係達輔助宣告之程度,爰依職權裁定相 對人應受為輔助宣告。再審酌聲請人、丙OO、丁OO組成之親 屬團體會議,推定聲請人為監護人;戊OO亦出具由聲請人擔 任監護人之同意書;本院前於113年10月17日通知聲請人具 狀陳明由何人擔任輔助人(見公務電話紀錄),聲請人迄未具 狀等一切情狀,認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即受輔助宣告之人之 輔助人,符合受輔助宣告人之最佳利益。 四、末按法院為輔助宣告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對其財產仍具處分   權能,輔助人僅於民法第15條之2 第1 項等事件對於輔助宣   告之人之行為具有同意與否之權限,從而本件輔助人無須開   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本院自亦無依法另指定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附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74條第1項、第164 條第2 項、第177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江奇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黃鈺卉

2025-01-17

TCDV-113-監宣-174-202501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