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佩瑩

共找到 181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63號 抗 告 人 王祥瑞 相 對 人 白景文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抗告人對本院 於民國113年5月6日所為113年度訴字第263號民事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繳納裁判費新 臺幣(下同)1,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有應 繳而未繳裁判費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 於期間內補正者,其抗告為不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3年5月6日113年度訴字第263號 民事裁定提起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費1,000元,經本院於114 年1月13日以同案號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繳, 此裁定於114年1月20日寄存送達,然抗告人迄今仍未繳納, 有上開裁定、本院送達證書、本院答詢表附卷為憑。則抗告 人逾期未繳納抗告裁判費,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2025-02-10

SCDV-113-訴-263-20250210-4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救字第12號 抗 告 人 王祥瑞 相 對 人 白景文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抗告人對本院 於民國113年5月6日所為113年度救字第12號民事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抗告,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8規定繳納裁判費新 臺幣(下同)1,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抗告有應 繳而未繳裁判費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 於期間內補正者,其抗告為不合法,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準用同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 文。 二、本件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3年5月6日113年度救字第12號民 事裁定提起抗告,未據繳納抗告費1,000元,經本院於114年 1月13日以同案號裁定命抗告人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繳,此 裁定於114年1月20日寄存送達,然抗告人迄今仍未繳納,有 上開裁定、本院送達證書、本院答詢表附卷為憑。則抗告人 逾期未繳納抗告裁判費,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2025-02-10

SCDV-113-救-12-20250210-5

竹北簡調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確認通行權存在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竹北簡調字第77號 原 告 徐元桓 新竹縣○○鄉○○村00鄰○○00000號 徐元雄 新竹縣○○鄉○○村00鄰○○000號 傅艷珍 新竹縣○○鄉○○村00鄰○○000號 徐元三 新竹縣○○鄉○○村00鄰○○000號 徐元燮 新竹縣○○鄉○○村00鄰○○000號 徐正昌 新竹縣○○鄉○○村00鄰○○00000號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佳函律師 上列原告請求確認通行權存在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個月內,補正如附表所示之內容, 逾期未補正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內容,即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起訴,應以 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 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 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 、第244條第1項及第249條第1項第6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原告起訴未於訴狀載明被告之完整姓名暨部分被告之法定代 理人,茲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1個月內提出附表編號2至 4之文件,並依文件補正內容附表編號1所示之內容暨按被告 人數提出補正後之起訴狀繕本,如未遵期補正附表編號1所 示之內容,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竹北簡易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係正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附表: 編號 應補正內容 1 當事人欄須記載被告之姓名、住居所,被告如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者,應記載其法定代理人。 2 新竹縣○○鄉○○段0000號地號土地之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含完整姓名、身分證統一編號)。 3 新竹縣○○鄉○○段0000號地號土地之土地所有權人最新戶籍謄本,土地所有權人如為法人或非法人團體者,應提出其法定代理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均不得省略)。 4 新竹縣○○鄉○○段0000號地號土地之土地所有權人如已過世者,應提出繼承系統表暨其繼承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均不得省略)。

2025-02-07

CPEV-114-竹北簡調-77-20250207-1

竹北小調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損害賠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竹北小調字第62號 原 告 林妤葳 被 告 邱雅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費 。又提起民事訴訟,應以訴狀表明應為之聲明或陳述,提出 於法院為之;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民事訴訟 法第116條第1項第4款、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2款、第3 款分別定有明文,上開事項均為起訴必要之程式。而原告之 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 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 二、查原告起訴狀未記載原因事實,復未記載訴之聲明,經本院 於民國114年1月7日以114年度竹北小調字第62號裁定命原告 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該裁定於114年1月9日送達原告 ,然原告迄今仍未補正,有前開裁定、本院送達證書、本件 收文、收狀資料查詢結果為憑,揆諸前揭說明,其訴難認為 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竹北簡易庭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 記 官 陳佩瑩

2025-02-06

CPEV-114-竹北小調-62-20250206-2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變更捐助章程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法字第5號 聲 請 人 財團法人陽光璞玉教育基金會 法定代理人 梁碩瑋 非訟代理人 謝和杰 上列聲請人請求變更捐助章程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財團之組織及其管理方法,由捐助人以捐助章程或遺囑定 之。捐助章程或遺囑所定之組織不完全,或重要之管理方法 不具備者,法院得因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 ,為必要之處分;又為維持財團之目的或保存其財產,法院 得因捐助人、董事、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 ,變更其組織,民法第62條、第63條定有明文。是得依上開 規定聲請為必要處分或變更組織者,以捐助人、董事、主管 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為限,尚非得以財團法人之名義 為聲請。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提升縣內教育推廣活動因素, 需增加董事成員,經聲請人董事會決議修改捐助章程第6條 規定,將董事會組成人數由7人增為9人,爰依法聲請變更捐 助章程等語,並提出聲請人第2屆第15次董事會會議紀錄、 修正後捐助章程、新舊捐助章程修正對照表、新竹縣政府教 育局114年1月6日函等為證。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為財團法人陽光璞玉教育基金會,然依首 揭規定及說明,本件聲請不得由財團法人自行為之,而應分 別情形由捐助人、董事、主管機關、檢察官或利害關係人向 本院聲請,故本件聲請於法尚有未合,且性質上無從補正, 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2025-02-05

SCDV-114-法-5-20250205-1

交附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交附民字第181號 原 告 侯雅哲 訴訟代理人 趙建興律師 被 告 陳佩瑩 上列被告因本院112年度交易字第1516號過失傷害案件,經原告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訴之聲明及陳述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載。 二、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諭知無罪,免訴或不受理之判決者,對於附帶民 事訴訟部份應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 項前段定有明文。又刑事訴訟法第501條固明定附帶民事訴 訟,應與刑事訴訟同時判決,然此不過為一種訓示規定,非 謂附帶民事訴訟於刑事訴訟判決後,其訴訟繫屬即歸消滅, 換言之,即不能謂對附帶民事訴訟已不得再行裁判(最高法 院86年度台抗字第98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本件被告陳佩瑩被訴過失傷害案件,因原告即告訴人侯雅哲 具狀撤回告訴,而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3日以112年度交 易字第1516號刑事判決諭知公訴不受理在案,依據首揭說明 ,原告之訴自應予以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 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3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王靖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巫偉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2025-02-04

TCDM-113-交附民-181-2025020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192號 原 告 李穎婷 訴訟代理人 林殷竹律師 被 告 李嘉昌 訴訟代理人 林淑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應予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兩造依 各1/2比例分配。 訴訟費用由兩造各負擔1/2。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系爭不動產為兩造所共有,兩造對於系爭不動產 並未定有不能分割之特約,且系爭不動產依其使用目的亦無 不能分割之情事,惟兩造未能達成分割之協議,而系爭房屋 現況無法以原物分割之方式分配予兩造。為此,爰依民法第 824條第2項第2款之規定,聲請變價分割,以謀取系爭不動 產之最大利益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兩造尚有離婚及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訴訟正在 進行中,故不同意分割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民法第823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原告主張系爭不 動產為兩造所共有,應有部分如附表所示,而附表所示之土 地為附表所示建物之基地,且該土地及建物並無依物之使用 目的,不能分割之情形,兩造間亦未訂有不分割之期限,復 無不分割之協議,但又不能達成分割協議等情,已據原告提 出系爭不動產之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證(見本 院卷第17至23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則系爭不動產既無 不能分割之限制,兩造間亦無不分割之協議,則原告向本院 訴請裁判分割系爭不動產,揆諸上述之規定及說明,於法即 屬有據,應予准許。  ㈡次按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扣除 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 額,應平均分配;夫妻現存之婚後財產,其價值計算以法定 財產制關係消滅時為準。但夫妻因判決而離婚者,以起訴時 為準,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前段、第1030條之4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按民法第1030條之1即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 制度目的,在於夫妻婚姻關係存續中,其財產之增加,係夫 妻共同努力、貢獻之結果,故賦予夫妻因協力所得剩餘財產 平均分配之權利,並保護婚姻中經濟弱勢之一方,使其對婚 姻之協力、貢獻,得以彰顯,並於財產制關係消滅時,使弱 勢一方具有最低限度之保障揆其立法意旨,乃在使夫妻雙方 於婚姻關係存續中所累積之資產,於婚姻關係消滅而雙方無 法協議財產之分配時,由雙方平均取得,以達男女平權、夫 妻平等之原則。又按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夫或妻現存之 婚後財產,扣除婚姻關係存續中所負債務後,如有剩餘,其 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應平均分配;夫妻現存之婚後財產, 其價值計算以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為準。但夫妻因判決而 離婚者,以起訴時為準,民法第1030條之1第1項前段及第10 30條之4第1項亦有明文,故夫妻法定財產制消滅時,其平均 分配之剩餘財產差額,應以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雙方於 婚姻關係存續中所取得而現存財產之價值,與婚姻關係存續 中所負債務之價值相扣抵,以資作為計算之基礎。故即使系 爭房地屬於兩造於婚姻關係存續中所取得之現存財產,亦僅 屬另案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審理中得以列為估算兩造剩餘財產 差額分配之標的,與原告以系爭不動產共有人身分行使本件 共有物裁判分割請求權之權利,並非互斥關係。原告依民法 第823條第1項規定,請求裁判分割系爭不動產,自屬有據。  ㈢又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方法不 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 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 、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 困難者,得將原物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 難時,得變賣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 一部分分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 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如共有人中有未受分配,或不能按其 應有部分受分配者,得以金錢補償之。以原物為分配時,因 共有人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 共有,民法第824 條第1 、2 、3 、4 項分別定有明文。再 者,共有物之分割,應由法院依法為適當之分配,不受當事 人主張之拘束,法院為共有物分割時,應斟酌共有人之意願 、共有物之性質、價格、分割前之使用狀態、經濟效用、分 得部分之利用價值及全體共有人之利益等有關情狀,定一適 當公平之方法以為分割(最高法院49年台上字第2569號、68 年台上字第3247號判例要旨、96年度台上字第108 號判決意 旨參照)。而分割共有物,究以原物分割或變價分配其價金 ,法院固有自由裁量之權,不受共有人主張之拘束,但仍應 斟酌當事人之聲明,共有物之性質、經濟效用及全體共有人 利益等,公平裁量。必於原物分配有困難者,始予變賣,以 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所謂原物分配有困難,係指共有物性 質上不能以原物分配或以原物分配有困難之情形,例如共有 物本身無法為原物分割,或雖非不能分割,然分割後將顯然 減損其價值或難以為通常使用(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22 3 號判決意旨參照)。  ㈣查,系爭不動產共有人數2人,系爭房屋位於全棟共13層樓大 樓之第4層,而該建物部分供住家用之總面積為面積82.18平 方公尺,若為原物分割,各共有人可分得之建物面積狹小, 且無法確保分割後之各部分均有獨立出入口,既有之管線、 電路、排水系統等亦無法滿足分割後個別住戶之使用,原物 分配顯有困難。又如將系爭不動產原物分配單一共有人,則 受分配之共有人,依民法第824條第3項規定,對於未受分配 之共有人,應予金錢補償。然各共有人對於金錢補償之標準 或有不同,且受分配之共有人亦未必有資力以金錢補償其他 共有人,故兼採分割及金錢補償之分割方式亦未必妥適。況 原告主張採行變價分割方式,既係出售系爭不動產之全部產 權,非僅變賣系爭不動產之應有部分,在自由市場競爭出價 下,將使系爭不動產之市場價值極大化,對於共有人而言, 顯較為有利。是本院審酌系爭不動產為住宅型態、使用情形 、經濟效用、兩造之利益及意願等一切情狀,認系爭不動產 以變價分割,並以所得價金由兩造依各2分之1比例分配為最 適宜之分割方式。  ㈤況變賣共有物時,除買受人為共有人外,共有人有依相同條 件優先承買之權,有2 人以上願優先承買者,以抽籤定之, 民法第824 條第7 項定有明文。揆其立法理由為:共有物變 價分割之裁判係賦予各共有人變賣共有物,分配價金之權利 ,故於變價分配之執行程序,為使共有人仍能繼續其投資規 劃,維持共有物之經濟效益,並兼顧共有人對共有物之特殊 感情,爰增訂以變價分配時,共有人有依相同條件優先承買 之權。但為避免回復共有狀態,與裁判分割之本旨不符,爰 仿強制執行法第94條規定,有2人以上願優先承買時,以抽 籤定之。準此,採變價分割時,兩造自得依其對共有物之利 用情形、對共有物在感情上或生活上是否有密不可分之依存 關係,暨評估自身之資力等各項,以決定是否參與競標或行 使優先承買之權利,以單獨一同取得共有物之所有權。衡諸 上開各情,並參酌系爭不動產如以變價方式分配所得價金, 經良性公平競價結果,共有人所能分配之金額可以增加,對 於共有人而言,顯較有利,故系爭不動產採變價分割為妥當 ,爰判決如主文第1 項所示。  ㈥綜上所述,原告本於共有人地位,請求就系爭不動產分割並 定分割方法,核無不合。本院審酌共有人利益、共有物之利 用及經濟效用,爰定分割方法如主文第1 項所示。 四、按分割共有物之訴,核其性質,兩造本可互換地位,原告起 訴雖於法有據,然被告之應訴乃法律規定所不得不然,且本 件分割結果,共有人均蒙其利,若由敗訴之被告負擔,顯失 公允。是斟酌兩造因分割系爭共有物所受之利益,認本件兩 造依應有部分比例各2分之1負擔訴訟費用,核屬允當,爰諭 知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 、第85條第1 項但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附表                土地部分 編號 土地坐落 面積 (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縣市 段 小段 地號 01 新竹縣 竹北市 省道 1405 2,614.22 原告李穎婷200000分之1017 被告李嘉昌200000分之1017 建物部分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建築式樣主要建築材料及房屋層數 建築面積(平方公尺) 權利範圍 建物面積 附屬建物用途及面積 01 837 省道段1405地號 鋼筋混凝土造、13層樓建物(第4層) 總面積:82.18 層次面積:82.18 陽台:7.51 雨遮:2.98 全部(現登記之權利範圍為兩造各2分之1 ) 共有部分:省道段875建號,面積4,967.23平方公尺,權利範圍100000分之951

2025-02-03

SCDV-113-訴-1192-20250203-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245號 聲 請 人 楊萬發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支票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附表所載之支票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 實 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附表所載之支票,因遺失,前經 聲請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13號公示催告,並公告於本院網姑 在案,現申報權利期間已滿,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為此 聲請宣告附表所載支票無效。   理 由 一、查附表所載之支票,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13號公示催 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0月10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及提出原支票,聲請人之聲請,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附表: 113年度除字第000245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支票號碼 備考 (新台幣) 001 宥緯開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鍾政翰 臺灣銀行六家分行 113年5月26日 200,000元 AR5155237

2025-02-03

SCDV-113-除-245-20250203-1

竹北小
竹北簡易庭(含竹東)

給付停車費用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竹北小字第580號 原 告 台灣普客二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望月弘秀 訴訟代理人 詹皓鈞 複代理人 丁鈺揚 陳定康 被 告 盧德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停車費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30 日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430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23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竹北簡易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且須於判決 送達後二十日內以上訴狀記載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2025-02-03

CPEV-113-竹北小-580-20250203-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266號 聲 請 人 楊志川即楊勝隆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股票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股票無效。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查附表所載之股票,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74號公示催 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1月2日屆滿,迄今無人申 報權利及提出原股票,聲請人之聲請,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3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附表:股票 113年度除字第000266號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備考 001 創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名:宏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1-ND-0011365-9~91ND-0011399-4 35 35000

2025-02-03

SCDV-113-除-266-202502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