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玟蒨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53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洪鉉政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61242號),及移送併辦(114年度偵字第4001號),本院 判決如下:   主 文 洪鉉政幫助犯詐欺取財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伍佰元沒收,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事實:洪鉉政可預見提供門號予他人使用,可能淪為他人從 事財產犯罪之工具,竟仍不違背其本意,基於幫助詐欺取財 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3年4月19日至同年6月8日間某時許 ,以新臺幣(下同)500元為代價,將其申辦之行動電話門 號0000000000號(下稱本案門號)提供與真實姓名年籍不詳 之成年人,嗣該人所屬詐欺集團取得本案門號後,共同意圖 為自己不法之所有,為下列行為: (一)以通訊軟體LINE暱稱「Alexander.李」與陳俊安聯繫,並 對陳俊安佯以假貸款之名義,要求陳俊安寄送其名下之金 融卡(玉山銀行、第一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遠東商 業銀行、中華郵政,帳號均詳卷)5張製作金流云云,陳 俊安因而陷於錯誤,於113年6月8日15時許,至新北市○○ 區○○路0段000號之物流站內,將上開金融卡5張以包裹方 式寄送至新北市○○區○○○街000號1樓之物流站,並於寄送 單之收件人欄位依對方指示填寫本案門號,以此方式交付 上開金融卡5張與詐騙集團成員而受有損害。 (二)於113年7月14日以通訊軟體LINE聯繫盧榆采,對其佯稱有 討回前遭詐騙款項之方式,致盧榆采陷於錯誤,至超商將 名下金融帳戶提款卡寄出,並於收件人欄位依對方指示填 寫本案門號,供聯繫使用。嗣因盧榆采發覺受騙,報警處 理,經警循線查悉上情。 二、證據:上揭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核 與告訴人陳俊安、盧榆采於警詢時之指述情節相符,並有告 訴人陳俊安、盧榆采提供之對話紀錄擷圖、通聯調閱查詢單 在卷可稽,被告犯行堪予認定。 三、按刑法上之幫助犯,係以幫助之意思,對於正犯資以助力,   而未參與實施構成要件之行為者而言。被告提供本案行動電   話門號使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人及其所屬詐欺集團遂行 詐欺取財之犯行,惟被告單純提供行動電話門號供人使用之 行為,並不等同於向被害人施以欺罔之詐術行為,且亦無證 據證明被告有參與詐欺取財犯行之構成要件行為,是被告所 為應僅止於幫助。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 項前 段、第339 條第1 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被告以一交付行動 電話門號之行為,同時幫助詐欺集團成員詐騙告訴人等2人 得逞,侵害其等之財產法益,而觸犯數罪名,為想像競合犯 ,應從一重之幫助詐欺取財罪處斷。又被告係基於幫助之意 思,參與詐欺取財犯罪構成要件以外之行為,為幫助犯,爰 依刑法第30條第2項之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爰審酌被 告有於5年內因詐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法院論罪科 刑及執行完畢之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 可參,暨其雖未實際參與詐欺取財犯行,但提供行動電話門 號供他人非法使用,不僅造成執法機關不易查緝犯罪行為人 ,危害社會治安,助長社會犯罪風氣,更造成被害人求償上 之困難,所為實非可取,兼衡其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犯罪 之動機、目的、手段,告訴人等所受之損害程度,以及犯後 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 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移送併辦之部分(114年 度偵字第4001號)與本案起訴有罪之部分屬裁判上一罪之想 像競合關係,本院自得併予審酌。 四、本件被告提供行動電話門號而取得之犯罪所得新臺幣500元 ,雖未扣案,仍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宣告 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3-19

PCDM-114-簡-536-202503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42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建成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58669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建成犯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罪,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偽造之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證貳 份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 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審酌被告之素行、智識程度、生活經濟狀況、犯罪動機、 目的,其所為損及我國主管機關對於營業小客車之執業登記 證核發、管理之正確性,暨其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 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 資懲儆。扣案偽造之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證2份,為被告 所有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業據其供明在卷,爰依刑法第38 條第2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12條 偽造、變造護照、旅券、免許證、特許證及關於品行、能力、服 務或其他相類之證書、介紹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 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9千元以下罰金。 中華民國刑法第216條 (行使偽造變造或登載不實之文書罪) 行使第 210 條至第 215 條之文書者,依偽造、變造文書或登載 不實事項或使登載不實事項之規定處斷。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8669號   被   告 林建成 男 6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建成於民國113年5月7日12時57分許前不詳時間,基於偽 造特種文書並進而行使之犯意,於新北市三重區重新橋下計 程車休息站,向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年人購買計程車駕駛 人執業登記證2份(名稱:張義隆,證號:A029958號,下稱 本案登記證)而持有之,並將其中1份放置於其駕駛之車牌 號碼000-0000號營業用小客車(下稱本案小客車)儀錶板上 右側,另1份則放置於右前座椅背插座,且將照片改為自己 照片,而駕駛本案小客車上路而行使之,足生損害於臺北市 政府警察局對於執業登記證管理之正確性。嗣林建成於113 年5月7日12時57分許,駕駛放置偽造之本案登記證之本案小 客車,在新北市三重區重新橋往三重方向行駛時,發生交通 事故,經警到場處理後,為警扣得本案登記證,而查悉上情 。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建成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均坦承不 諱,並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 錄表各1份、本案登記證擷圖,計程車駕駛人查詢列印資料 各2張、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舉發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通知 單(新北警交字第C00000000、C00000000號)2紙、車輛詳 細資料報表1份、監視器錄影畫面擷圖4張、道路交通事故調 查卷宗1份在卷可稽,本案登記證扣案為證,足認被告之自 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16條、第212條之行使偽造特種文 書罪嫌。被告偽造特種文書後進而持以行使,其所為偽造特 種文書之低度行為,已為其後行使偽造特種文書之高度行為 所吸收,爰不另論罪。又被告自113年5月7日12時57分許前 不詳時間起至113年5月7日12時57分許前為警查獲止,接續 在本案小客車上放置偽造之本案登記證,其行使偽造執業登 記證之行為,係基於單一之行使偽造特種文書犯意,在緊密 之時間內接續而為,請依接續犯論以一罪。扣案偽造之本案 登記證,係供犯罪所用之物且屬被告所有,請依刑法第38條 第2項之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檢 察 官 陳伯青

2025-03-19

PCDM-114-簡-423-202503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844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丁志中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 偵緝字第87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丁志中幫助犯詐欺得利罪,處拘役伍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事實:丁志中為行動電話門號0000000000號申登人,能預見 一般人無故取得他人之電信門號,常與財產犯罪密切相關, 仍基於幫助他人向不特定人詐欺得利之不確定故意,將上開 門號借與黃阿魚(所涉詐欺部分,另案偵辦)使用,使黃阿 魚持之向星城online遊戲網站註冊Mollokox遊戲帳號,透過 星城online遊戲網站之小豬出任務APP,向呂佳鴻佯稱:願 代為繳付電話費以換取遊戲幣云云,呂佳鴻誤信為真,同意 以206萬9460星幣換取代為繳付附表所示電話費,惟該人取 得星幣後即向電信公司要求刷退。嗣呂佳鴻發覺受騙,報警 處理,經警循線查知上情。 二、證據:上揭事實,業據被告於偵查中坦承有將上開門號提供 黃阿魚乙節不諱,核與告訴人呂佳鴻於警詢時之指述情節相 符,並有遊戲點數交易明細、上開遊戲帳號及行動電話門號 0000000000號之開戶資料在卷可稽,被告犯行堪予認定。 三、按刑法第339 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規定詐欺取財罪及詐欺 得利罪,前者之行為客體係指財物,後者則指取得債權、免 除債務、延期履行債務或提供勞務等財物以外之財產上不法 利益(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3534號判決意旨參照)。查 黃阿魚佯以代繳電話費換取遊戲幣,遊戲幣並非現實可見之 有形體財物,而係供人於手機或電腦上玩樂使用,揆諸前揭 說明,自應論以詐欺得利罪。又按刑法上之幫助犯,係以幫 助之意思,對於正犯資以助力,而未參與實施構成要件之行 為者而言。被告提供上開行動電話門號使黃阿魚遂行詐欺得 利之犯行,惟被告單純提供行動電話門號供人使用之行為, 並不等同於向被害人施以欺罔之詐術行為,且亦無證據證明 被告有參與詐欺得利犯行之構成要件行為,是被告所為應僅 止於幫助。是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第3 39條第2項之詐欺得利罪(聲請意旨認被告所為係犯幫助詐 欺取財罪,容有誤會,應予更正)。又被告係基於幫助之意 思,參與詐欺得利犯罪構成要件以外之行為,為幫助犯,爰 依刑法第30條第2項之規定,按正犯之刑減輕之。爰審酌被 告雖未實際參與詐欺得利犯行,但提供行動電話門號供他人 非法使用,不僅造成執法機關不易查緝犯罪行為人,危害社 會治安,助長社會犯罪風氣,更造成被害人求償上之困難, 所為實非可取,兼衡其素行、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犯罪之 動機、目的、手段,告訴人所受之損害程度,以及犯後態度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 標準,以資懲儆。另被告於偵查中供稱沒有獲得報酬等語( 見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4年度偵緝字第876號偵查卷第43頁 ),本院復查無積極證據可資證明被告有因實行本件犯罪而 獲利,無從認為被告有犯罪所得,自無庸宣告沒收或追徵。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逕以簡易判決處 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 物交付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 金。 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表: 編號 代繳門號 時間 費用(新台幣) 兌現之星幣數 1 0000000000 111年11月20日18時23分 999元 60000 2 0000000000 111年11月22日11時12分 9267元 580000 3 0000000000 111年11月25日12時41分 599元 36000 4 0000000000 111年11月29日2時55分 2906元 180000   5 (聲請書漏載) 0000000000 111年12月14日5時31分 1008元 65000 6 0000000000 111年12月14日18時38分 4632元 300000 7 0000000000 111年12月19日20時29分 599元 35940 8 0000000000 111年12月26日14時8分 13542元 812520

2025-03-19

PCDM-114-簡-844-202503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6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黃世宏 上列聲請人因對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 之刑(114年度執聲字第53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黃世宏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應執行有期 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黃世宏因犯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 罪等案件,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 條第5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 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數罪併罰,有二裁判 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數罪併罰 ,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 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 ,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犯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等案件,業經判 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於如附表所示之日期分別確定在案, 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各該刑事案件判決書在卷 可稽。是聲請人以本院為上開案件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所示之罪,均為不能安全駕駛致交 通危險罪,犯罪類型、手法均相同,並考量比例原則、平等 原則、責罰相當原則、重複評價禁止原則、刑罰經濟及恤刑 目的等綜合整體評價受刑人應受矯治之程度、受刑人對定執 行刑未表示意見等情,爰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至於 罰金刑部分,僅附表編號1所示案件有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 之單一宣告,既無宣告多數罰金刑之情形,自不生定應執行 刑之問題。另附表編號1所示已執行完畢之部分,則應由檢 察官於指揮執行時扣除之,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 第41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附表: 受刑人黃世宏定應執行刑案件一覽表 編號 1 2 罪名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併科罰金新台幣10000元 有期徒刑2月 犯罪日期 113/01/26 113/05/04 偵查(自訴)機關 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4452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偵字第27247號 法  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最後事實審 案  號 113年度士交簡字第150號 113年度審交簡字第542號 判決日期 113/04/03 113/11/22 法  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確定 判決 案  號 113年度士交簡字第150號 113年度審交簡字第542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3/05/07 113/12/25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士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854號 (已執畢) 新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2022號

2025-03-19

PCDM-114-聲-769-202503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假釋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91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張富貴 上列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人聲請在假釋中付保 護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7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張富貴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張富貴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 本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10月確定,於民國112年10月19日送監 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 93條第2項規定,在假釋中應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 第481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 束。又刑法第93條第2項之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 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三、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399 001號函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冊、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等卷證,認受刑人張富貴業經 法務部核准假釋,聲請人以本院係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 ,聲請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核無不合,爰依刑 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2025-03-18

PCDM-114-聲-910-202503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妨害秩序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0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瑋白 上列被告因妨害秩序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偵續字第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李瑋白犯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徽章及官銜罪,處罰金新臺幣壹 萬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之警察制服 (含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編號05840臂章)壹套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2行「38巷」應更 正為「28巷」、同欄一第5行「李瑋白竟基於公然冒用公務 員服飾之犯意」應更正為「李瑋白竟基於公然冒用公務員服 飾、徽章及官銜之犯意」、同欄一末行「扣得李瑋白所有上 開警察制服1套」應更正為「扣得李瑋白所有上開警察制服 (含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編號05840臂章)1套」外,餘均引用 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按刑法第159 條冒充公務員服章官銜罪,係指無權穿著特定 公務員服飾、佩帶特定公務員之徽章或使用特定公務員之官 銜者,公然穿著服飾、佩帶徽章或使用官銜,所稱「徽章」 係指用以表示公務員身分之法定標記,例如憲兵勤務臂章、 軍人證章,所謂「官銜」應係指官階或職銜。查被告在新北 市○○區○○街00巷00號1樓,身著警察制服並掛有桃園市政府 警察局編號05840臂章,經救護人員詢問是否為勤區警員, 向救護人員回稱「中壢分局」,已足使人誤認其為警員身分 ,核其所為,係犯刑法第159條之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徽 章及官銜罪(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誤載被告係犯公然冒用公 務員服飾罪,容有誤會,應予更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 基礎,審酌被告率爾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徽章及官銜,混 淆視聽使人誤信其有此身分之可能,行為實有可議,暨衡其 素行、智識程度、生活經濟狀況、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以及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 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扣案之警察制 服(含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編號05840臂章)1套,為被告所有 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業據其供明在卷,爰依刑法第38條第 2項之規定,宣告沒收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59條 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徽章或官銜者,處1萬5千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4年度偵續字第7號   被   告 李瑋白 男 19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妨害秩序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李瑋白於民國113年9月23日0時38分許,在新北市○○區○○街0 0巷00號1樓,因身體不適,經救護人員前往將其送醫時,見 李瑋白身著警察制服,並掛有警察臂章(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編號05840)及階級章(一線三星),而詢問是否為勤區警員, 李瑋白竟基於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之犯意,向救護人員回稱 「中壢分局」。嗣員警接獲通報後前往新北市立聯合醫院, 當場查獲並扣得李瑋白所有上開警察制服1套。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李瑋白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復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各1份、現場照片3張、藥單照片2張等資料附卷可稽,足認 被告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59條公然冒用公務員服飾罪嫌。 扣案之警察制服(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編號05840)1套為被告所 有,且為供犯罪所用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 宣告沒收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檢 察 官 楊景舜                      張育瑄

2025-03-18

PCDM-114-簡-306-202503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假釋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92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林鈺翔 上列受刑人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人聲請在假釋中付保 護管束(114年度執聲付字第9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鈺翔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林鈺翔因竊盜案件,經本院先後判處 有期徒刑及定應執行刑,合計刑期有期徒刑2年8月確定,於 民國112年8月6日送監執行,嗣經法務部於114年3月13日核 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在假釋中應付保護 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 束。又刑法第93條第2項之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 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三、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3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401405 851號函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冊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等卷證,認受刑人林鈺翔業 經法務部核准假釋,聲請人以本院係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 院,聲請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核無不合,爰依 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刑法第93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2025-03-18

PCDM-114-聲-928-202503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2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潤宇 上列被告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113年度偵緝字第574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潤宇持有第一級毒品,處拘役肆拾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壹包(驗餘淨重參點 貳柒肆壹公克),沒收銷燬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除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 第2行「憲執行鑑字」應更正為「憲直刑鑑字」外,餘均引 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審酌被告有於5年內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法院 論罪科刑及執行完畢之紀錄,暨其無視於政府所推動之禁毒 政策,未經許可無故持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其行為殊屬不 當,兼衡其犯罪動機、目的、手段、所生危害及前科素行、 品行、智識程度、生活狀況,以及犯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懲儆。 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包(驗餘淨重3.2741公克),應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之規定,不問屬於犯 罪行為人與否,沒收銷燬之。其餘扣案物(注射針筒、注射 用水),與本案犯行無涉,亦非屬違禁物,爰不於本案宣告 沒收,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1項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0萬元 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5744號   被   告 林潤宇 男 40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巷0              弄00號             (另案在法務部○○○○○○○執行中)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     犯罪事實 一、林潤宇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04年度審 訴字第1421號判處有期徒刑8月、7月,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 月確定,於109年10月25日執行完畢。詎料不知悔改,基於 持有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犯意,於民國113年3月13日15時30 分前某時許,以不詳方式於不詳時地向不詳之人取得第一級 毒品海洛因1包持有之。嗣經警另案逮捕移送至本署候訊室 ,由本署法警執行檢身保管物品時,在其身上扣得海洛因1 包(淨重3.4448公克、驗餘淨重3.2741公克),因而查悉上 情。 二、案經本署簽分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潤宇於偵訊時坦承不諱,復有憲 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113年5月17日憲執行鑑字第11300409 76號函文檢附之憲兵指揮部刑事鑑識中心鑑定書、扣案之第 一級毒品海洛因1包、扣押物品清單各1份在卷可稽,足徵被 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1項之持有第 嫌。至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命1包,請依同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檢 察 官 王凌亞

2025-03-18

PCDM-114-簡-320-202503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3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郅璇 在中華民國境內連絡地址:新北市○○區○○○00巷00號5樓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速偵字第167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郅璇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參仟元,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 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審酌被告不思依循正軌賺取財物,反以竊盜方式,破壞社 會治安,兼衡其素行、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犯罪之動 機、目的、手段,所竊取財物之價值,以及犯後坦承犯行之 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 折算標準,以資懲儆。至被告犯罪所得之物,業已實際合法 發還被害人,有贓物認領保管單可據,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 5 項之規定,自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併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1676號   被   告 林郅璇(中國大陸地區人民)              男 24歲(民國89【西元2000】年9             月26日生)             在中華民國境內連絡地址:新北市○             ○區○○○00巷00號5樓             統一證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林郅璇基於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而竊盜之犯意,於民國 11 3年12月21日13時6分許,在新北市○○區○○○0號統一超商,徒手 竊取張鈞維所管領店內貨架上之飯糰1個、雞胸1個、雞丁1包 、三明治1個、自動傘1掍、牛乳1罐、鮪魚片1罐(總價值新 臺幣632元)得手,未結帳即離開現場。嗣張鈞維查覺異狀攔阻 ,並報警處理,警方到場查扣上開物品(已發還張鈞維)。 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報告偵辦。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林郅璇於警詢時及偵查中坦承不 諱 ,核與被害人張鈞維陳述一致,並有現場監視器畫面、現場 照片,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土城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 表、贓物認領保管單在卷可資佐證,足證被告自白與事實相 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林郅璇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5  日                檢 察 官 黃佳彥

2025-03-18

PCDM-114-簡-339-20250318-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31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TRINH NGOC THIEN(中文姓名:鄭玉善,越南籍)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6208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TRINH NGOC THIEN犯竊盜罪,處罰金新臺幣伍仟元,如易服勞役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 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審酌被告不思依循正軌賺取財物,反以竊盜方式,破壞社 會治安,兼衡其素行、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犯罪之動 機、目的、手段,所竊取財物之價值,以及犯後坦承犯行之 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 折算標準,以資懲儆。至被告犯罪所得之物,業已實際合法 發還告訴人,有贓物認領保管單可據,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 5 項之規定,自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併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刑事第二十八庭 法 官 徐子涵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陳玟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62086號   被   告 TRINH NGOC THIEN(中文姓名:鄭玉善)             (越南)             男 32歲(民國81【西元1992】年0                  月00日生)             中華民國境內連絡地址:              新北市○○區○○路00號1樓             護照號碼:M00000000號             居留證號碼: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TRINH NGOC THIEN(中文姓名:鄭玉善)意圖為自己不法之 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3年10月27日16時20分許 ,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地下1樓之新北市政府地下停 車場,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樂婷放置在NLN-1213號普 通重型機車上安全帽【價值新臺幣(下同)2,079元(報告 意旨誤載為2,099元),業已發還】1頂,得手後離去。嗣樂 婷發覺遭竊而報警處理,經警調閱監視器循線查悉上情。 二、案經樂婷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警詢時坦承不諱,核與告訴人樂 婷於警詢之指述情節相符,且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海山分局 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監視器影像及翻拍照片各1份 、告訴人提供安全帽照片及進出停車場紀錄頁面各1張附卷 可參,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又被告竊 得之上開安全帽1頂,業已實際合法發還告訴人,有贓物認 領保管單1紙附卷可參,爰依刑法第38條之1第5項之規定, 不另聲請沒收或追徵其犯罪所得,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檢 察 官 劉恆嘉                      陳怡均

2025-03-18

PCDM-114-簡-315-2025031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