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刑事訴訟繫屬

共找到 118 筆結果(第 71-80 筆)

附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1675號 原 告 楊永豪 地址詳卷 被 告 不詳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 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訴之聲明及陳述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載。 二、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 為之;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 之,刑事訴訟法第488條前段、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依此,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有刑事訴訟之存在為前提, 倘原告於刑事訴訟繫屬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其訴自非合 法,法院當應判決駁回之。 二、經查,本件原告楊永豪因毀損案件對姓名年籍均不詳之人於 民國113年12月4日向本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此有蓋於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上之本院收文戳章在卷可稽。惟原 告對姓名年籍均不詳之人起訴,既未記載任何足資辨別人格 同一性之年籍資料以供本院查詢該被告之前案紀錄及本院案 件繫屬資料,無證據足認該名被告目前有何刑事案件繫屬於 本院審理中,揆諸上開說明,本件原告之訴顯不合法,應予 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一併駁回。至訴訟 費用負擔部分,因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無須徵收裁判費,本院 無庸審酌。另本件僅為程序判決,原告仍可在刑事案件繫屬 本院後,再行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或另循一般民事訴訟 請求損害賠償,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蔣文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補提理由書狀於本院(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蔡靜雯

2024-12-17

KSDM-113-附民-1675-20241217-1

附民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因洗錢防制法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409號 原 告 劉姿妤 被 告 林玉萍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原告劉姿妤訴之聲明及陳述,均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狀」所載。 二、被告林玉萍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 書狀。 三、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係指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 訟程序附帶提起民事訴訟,以請求回復其損害之程序,故提 起是項訴訟須以刑事訴訟程序之存在為前提。若刑事訴訟部 分未經提起公訴或自訴,即無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之餘地(最 高法院112年度台附字第10號判決可參)。又按法院認為原告 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50 2條第1項亦有明文。 四、查原告前曾以被告涉犯洗錢防制法等罪嫌,向臺灣南投地方 檢察署提出告訴,惟經該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6335號 為不起訴處分,被告並無對原告犯刑事案件而繫屬於本院等 情,有前揭不起訴處分書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足憑 。揆諸前揭規定,原告於未有刑事訴訟繫屬本院之情形下, 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於法顯有未合,原告之訴自應 予以判決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亦應一併駁回。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何玉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廖健雄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2024-12-17

NTDM-113-附民-409-20241217-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387號 原 告 林晏秷 被 告 陳玉珊 吳忠民 上列被告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之聲明及陳述,詳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載。 二、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刑事訴訟法第48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復按因犯 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訟, 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附帶民事訴訟之提起 ,必以刑事訴訟程序之存在為前提。若刑事訴訟未經提起公 訴或自訴,而對於應負賠償責任之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 事法院即應以其為不合法,依同法第502條第1項規定,為駁 回之判決(最高法院73年台上字第2187號判決參照)。 二、經查,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指被告陳玉珊、吳忠民 涉犯詐欺罪之刑事案件,尚無起訴之情形,有本院案件查詢 索引資料1紙在卷可按,則原告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之際,其對被告二人所指涉犯詐欺之案件,並未有刑事訴訟 繫屬於本院之情事,揆諸前揭規定及最高法院判決意旨,原 告在刑事訴訟繫屬之前,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於法 不合,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陳本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李如茵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2024-12-16

TNDM-113-附民-2387-20241216-1

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664號 原 告 楊惠美 被 告 蔡弘儒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 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 為之;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 之,刑事訴訟法第488條前段、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故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有刑事訴訟之存在為前提,倘原 告於刑事訴訟繫屬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其訴自非合法, 法院當應判決駁回之。 二、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涉犯詐欺等案件業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11629號提起公訴,於民國113年1 2月11日具狀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刑事附帶民事 訴訟起訴狀上本院收狀戳章可憑,然原告起訴時,上開刑事 案件尚未繫屬於本院,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則依前 揭說明,其起訴程序於法未合,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駁 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另本件僅為 程序判決,原告因前述犯罪所受損害仍得依法在上開刑事案 件繫屬於法院後,再行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或另循一般民事訴訟途徑起訴請求賠償,不因本件判決結 果而受影響,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方佳蓮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品宗

2024-12-16

CTDM-113-附民-664-20241216-1

附民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1652號 原 告 高瑄廷 地址詳卷 被 告 吳嘉鴻 地址詳卷 吳忠智 地址詳卷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 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訴之聲明及陳述如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載。 二、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 為之;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 之,刑事訴訟法第488條前段、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依此,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有刑事訴訟之存在為前提, 倘原告於刑事訴訟繫屬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其訴自非合 法,法院當應判決駁回之。 二、經查,原告高瑄廷因被告吳嘉鴻、吳忠智涉犯詐欺等案件, 於民國113年11月27日向本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狀載 日期為113年11月24日),此有蓋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 狀上之本院收文戳章在卷可稽。惟原告據以請求被告損害賠 償之犯罪事實,雖經檢察官於113年10月22日偵查終結並提 起公訴,然於原告起訴時尚未繫屬本院,此有臺灣高雄地方 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19911、21299、21807、24081、26791 、26999、27012、28038、28443、29229、31210、31827、3 2381號起訴書、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揆 諸上開說明,本件原告之訴顯不合法,應予駁回,其假執行 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一併駁回。另本案僅為程序判決, 原告仍可在刑事案件繫屬本院後,再行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或另循一般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蔣文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非對於刑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 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書記官 張瑋庭

2024-12-13

KSDM-113-附民-1652-20241213-1

附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088號 原 告 程依琳 被 告 黃俊凱 上列被告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假扣押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原告訴之聲明及陳述如附件之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所載。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 回之,刑事訴訟法第488條前段、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有刑事訴訟之存在為前提,倘 原告於刑事訴訟繫屬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其訴自非合法 ,法院當應判決駁回之。又按民事訴訟法關於假扣押、假處 分及假執行之規定,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準用之,刑事訴訟 法第491條第10款亦定有明文。是於刑事訴訟程序,主張因 犯罪行為中私法上權利被侵害之人,聲請關於民事訴訟有關 之假扣押、假處分及假執行,應依上開規定「合法提起」附 帶民事訴訟,刑事法院始得據上開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而 為裁定,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597號刑事裁定可資參照 。 二、經查,本件原告因認被告涉犯過失傷害案件,於民國113年1 1月5日具狀向本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原告提出之刑 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上之本院收發室收件戳章附卷可參。 惟原告據以請求被告損害賠償之犯罪事實,並無案件繫屬於 本院,有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是原告提起本件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時,既無被告之刑事訴訟案件繫屬本院,其提起 本件附帶民事訴訟,於法即有未合,自應依法判決駁回,其 假執行及假扣押之聲請均因亦無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許雅婷                法 官 鄭朝光                法 官 林佳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李玉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附件: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2024-12-11

TYDM-113-附民-2088-20241211-1

附民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502號 原 告 彭祥俊 被 告 曾翊豪 上列被告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 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 害,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定有明文。是附帶民事訴訟之 提起,必以刑事訴訟程序之存在為前提。若刑事訴訟未經提 起公訴或自訴,而對於應負賠償責任之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法院即應以其為不合法,依同法第502條第1項規定, 為駁回之判決(最高法院109年度台附字第10號判決意旨參 照)。 二、原告雖對被告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然查,臺灣苗栗 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9858號案件雖經檢察官於民國113 年10月25日偵查終結,向本院提起公訴,然迄今尚未繫屬於 本院,有索引卡查詢證明、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 卷可憑,依上開說明,原告於無刑事訴訟繫屬之情形下,對 於被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自非合法, 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 麗,應併予駁回。另本案僅為程序判決,原告因上開犯罪所 受損害,仍可在刑事案件繫屬本院後,依法再行提起刑事附 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或另循一般民事訴訟途徑起訴請 求賠償,不因本案判決結果而受影響,附此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本判決如不服,非對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並 應於本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1  日

2024-12-11

MLDM-113-附民-502-20241211-1

重附民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重附民字第63號 附民原告 王淑菁 (住居所詳卷) 附民被告 呂茗富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6號)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不得提起;法 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事 訴訟法第488條、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又附帶民事 訴訟原本為民事訴訟程序,為求程序之便捷,乃附帶於刑事 訴訟程序,一併審理及判決。申言之,在刑事訴訟中,因有 訴訟程序可資依附,而隨時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惟若刑 事訴訟業經判決而終結,已無繫屬,自無程序可資依附,無 從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是倘原告仍於刑事訴訟終結之後,提 起附帶民事訴訟,即非合法,應判決駁回之。 二、經查,被告被訴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業經本院言詞辯論 終結,並於民國113年4月30日宣判,因刑事案件當事人上訴 而尚未確定一節,有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6號判決、法院前 案紀錄表在卷可稽。又原告係於本案言詞辯論終結後之113 年11月29日,始向本院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此情有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蓋本院收狀戳章可證,且原告所 涉被害事實部分,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亦未於本院上 開刑事案件辯論終結前移請本院併辦,此有原告提出之該署 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8824號、第11536號移送併辦意旨書可 稽,附此敘明。準此,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6號既經辯論終 結,並已判決在案,本院即非刑事訴訟繫屬之法院,自不得 向本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是原告之訴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至本件雖因程序不合法而駁回,惟不影響原告另依通常民 事訴訟程序起訴之權利;或待上揭刑事案件繫屬臺灣高等法 院,且檢察官亦已就原告之被害事實移送併辦時,再向繫屬 之臺灣高等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併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李東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於本判決如有不服,得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但非對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書記官 林瀚章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2024-12-10

SLDM-113-重附民-63-20241210-1

附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298號 附民原告 歐蓁蓁 附民被告 洪之芸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 回之,刑事訴訟法第488條前段、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 文。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以有刑事訴訟之存在為前提,倘 原告於刑事訴訟繫屬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其訴自非合法 ,縱嗣後刑事訴訟業已繫屬於法院,亦無法使該程式要件之 欠缺獲得補正,法院仍應以判決駁回之。 二、經查,本件原告雖以被告涉嫌詐欺等一案,業經臺灣臺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偵續字第142號提起公訴為由,於 民國113年12月2日具狀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本院於同年 月3日10時收文,此有蓋於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上之本院收 狀戳章在卷可稽。惟原告據以請求被告損害賠償之上開刑事 案件,尚未繫屬於本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索引卡查詢證明各1份可稽,則原告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 訴訟之際,其對被告所指涉犯之刑事案件,並未有刑事訴訟 繫屬於本院之情形,揆諸前揭規定,原告在刑事訴訟繫屬之 前,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於法不合,應予駁回。又 嗣後如前揭刑事案件確有繫屬於法院後,原告仍可依法向繫 屬之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附此敘明。   三、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黃琴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於本判決如不服非對刑事判決上訴時不得上訴並應於送達後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繕本)。                 書記官 黃憶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2024-12-05

TNDM-113-附民-2298-20241205-1

附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638號 原 告 唐建中 吳靜雯 莊郁雅 被 告 陳俊憲 上列被告因損害賠償案件,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 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理 由 一、原告之聲明及陳述,如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所載(如 附件)。 二、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不得提起。法 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事 訴訟法第488條、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是附帶民事 訴訟以有刑事訴訟之存在為前提,始得提起,倘原告於刑事 訴訟繫屬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其訴自非合法,法院當應 判決駁回之。 三、被告陳俊憲因毀棄損壞等案件,經原告唐建中、吳靜雯、莊 郁雅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並於民國113年12 月2日繫屬本院,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附卷可憑。然 上開刑事案件迄至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繫屬時,並未繫屬於本 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從而,原告 於上開刑事案件未繫屬本院,即提起本件附帶民事訴訟,參 諸前揭規定,其起訴於法不合,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洪柏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本判決非對於刑事訴訟之判決有上訴時,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書記官 塗蕙如

2024-12-05

CTDM-113-附民-638-202412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