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未行使權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639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 理 人 黃俊智 代 理 人 周建瑋 相 對 人 鑫豐團膳有限公司 兼法定代理人 辛毓人 相 對 人 徐深霖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394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中央 政府建設公債103年度甲類第13期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80萬元, 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及自本裁定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 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 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 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 條所 規定。若受擔保利益人,已確定得就所受損害對供擔保人提 存之擔保物行使權利者,即應認與「訴訟終結」相當;故債 權人依假扣押裁定供擔保後,已經假扣押執行,嗣撤銷該假 扣押裁定或於收受假扣押裁定後已逾30日(強制執行法第13 2條第3項),撤回假扣押執行者,債務人就假扣押執行所受 之損害,已得確定並能行使,於此情形,債權人自得依上述 規定,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於債務人未行使後 ,聲請法院裁定發還提存之擔保物(最高法院102年度第12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又按所謂應供擔保原因消滅 ,係指必待無損害發生,或債權人本案勝訴確定,或就所生 之損害已經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最高法院53 年台抗字第279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依本院111年度司裁全字第541號民事裁定,提供中央政府 建設公債103年度甲類第13期登錄債券面額新臺幣80萬元為 擔保,並以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394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 茲因假扣押之本案訴訟業已終結,聲請人已就假扣押執行事 件,減縮至勝訴範圍,並以郵局存證信函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即相對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 本件提存物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存證信函暨郵件收件回執等件 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本件假扣押 之本案訴訟業已終結,且聲請人就假扣押債權未取得勝訴判 決部分,已減縮假扣押執行金額至勝訴範圍,應認訴訟已終 結。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 詢表、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及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函附卷可稽。 揆之首揭規定,應認其此聲請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 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5

TYDV-113-司聲-639-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14號 聲 請 人 簡秋卿 相 對 人 林秀貞即張群泉之繼承人 張鈞淳即張群泉之繼承人 張育誠即張群泉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06年度存字第1688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20,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 之擔保者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6條 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再按,假扣押之原因消滅、債權人受本 案敗訴判決確定或其他命假扣押之情事變更者,債務人得聲 請撤銷假扣押裁定。又假扣押、假處分或定暫時狀態之處分 裁定經廢棄或變更已確定者,於其廢棄或變更之範圍內,執 行法院得依聲請撤銷其已實施之執行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 0條第1項、強制執行法第132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倘原假扣 押裁定經裁定撤銷確定,並由受擔保利益人即假扣押債務人 持該已確定之撤銷假扣押裁定聲請執行法院撤銷假扣押執行 ,而經執行法院撤銷假扣押執行,自亦屬訴訟終結。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之被繼承人張群泉間假 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06年度司裁全字第1462號民事 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120,000元為擔保金, 並以106年度司執全字第661號強制執行在案。茲因上開假扣 押裁定業經鈞院以106年度執事聲字第127號、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106年度抗字第542號裁定撤銷確定在案,而上開假 扣押執行程序亦經本院民事執行處依職權撤銷在案,是該程 序業已終結,聲請人並已向鈞院聲請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 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06年度司裁全字第146 2號裁定、106年度執事聲字第127號裁定、106年度存字第16 88號提存書、民事執行處公告、113年度司聲字第1985號函 文、除戶謄本等影本資料為憑,並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 無誤。上開假扣押裁定,經相對人之被繼承人張群泉抗告, 經本院106年度執事聲字第127號撤銷原裁定,聲請人不服復 抗告至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經該院以106年度抗字第542 號駁回抗告確定,本院民事執行處並對假扣押之執行標的塗 銷查封在案,應認訴訟業已終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張群 泉於民國112年10月15日死亡,其繼承人為林秀貞即張群泉 之繼承人、張鈞淳即張群泉之繼承人、張育誠即張群泉之繼 承人,且查無有拋棄繼承之情事,此有本院依職權查詢之親 等關聯查詢結果、司法院家事事件公告查詢結果在卷可稽, 聲請人列全體繼承人林秀貞即張群泉之繼承人、張鈞淳即張 群泉之繼承人、張育誠即張群泉之繼承人為相對人並無不合 ,聲請人並向本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 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 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 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 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25

TCDV-114-司聲-214-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88號 聲 請 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代 理 人 蔡安邦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鋐鎮實業有限公司、楊明雨、吳雅雯間聲請 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擔保提存之提存人於提存後,假扣押、假處分所保全之請 求,其本案訴訟已獲全部勝訴判決確定;其請求取得與確定 判決有同一效力者,亦同,得聲請該管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 物。又按依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1款至第8款規定,聲請法 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者,無庸法院裁定,提存法第18條第1 項第5款、同法施行細則第16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523號民事裁定,為擔保相對人 因假扣押所受之損害,曾提供面額新臺幣(下同)50萬元之 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為擔保金,並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983號 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間本案訴訟業經判決確定 而告終結,聲請人並已通知催告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行使 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為此聲請返還提存物等語 。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固據其提出本院民事裁定、提存 書、判決暨確定證明書等件影本為證,惟本件聲請人之本案 訴訟,經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326號民事判決聲請人全部勝 訴確定,有判決暨確定證明書影本在卷可稽,並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上開卷宗查明屬實。揆諸首揭規定,聲請人自得依提 存法規定逕向本院提存所聲請返還擔保金,尚無庸聲請本院 裁定,其所為聲請,核非必要,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2-24

TCDV-114-司聲-288-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37號 聲 請 人 洪育慧 相 對 人 游佳慧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1000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76,000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前段分別   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供擔保之 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 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為假扣押 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尚未 確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必待供擔保人已撤回假扣押或 假處分之執行,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 第23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1 1年度司裁全字第460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 臺幣176,000元為擔保金,並以鈞院111年度存字第1000號擔 保提存事件提存、111年度司執全字第230號強制執行在案。 因聲請人已向鈞院聲請撤回假扣押執行,是該程序業已終結 ,聲請人並已向鈞院聲請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 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 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提出本院111年度司裁全字第460 號裁定、111年度存字第1000號提存書、本院民事執行處函 文、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2040號函文等影本資料為憑,並 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足見兩造間假扣押事件因聲 請人撤回執行而告終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復向本 院聲請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於21日內行使權利,相對 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 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本院民事庭查詢 表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 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24

TCDV-114-司聲-237-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行使權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771號 聲 請 人 好景事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木𣛮 相 對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興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06年度存字第951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 聲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就其因本院一0六年度司執 字第九九0一五號強制執行程序暫予停止所受損害,向聲請人行 使權利,並向本院提出為行使權利之證明。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鈞院106年度南簡聲字第50 號民事停止執行裁定,提供新臺幣19,840元為擔保金,經鈞 院106年度存字第951號提存事件提存後,向鈞院聲請暫予停 止106年度司執字第99015號強制執行程序。茲因兩造間訴訟 已終結,聲請人爰聲請法院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106年度存字第951號提 存書影本乙份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106年度存字第951 號提存卷、本院106年度南簡字第1608號(含106年度南簡聲 字第50號停止執行卷)民事卷、106年度司執字第99015號強 制執行卷宗等查核無訛,堪信為真實。茲因本案之第三人異 議之訴業經法院判決原告即聲請人之訴駁回,訴訟業已終結 ,且相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此亦有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及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各乙份在卷。從而,聲請人提出 本件聲請,核與首揭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2025-02-24

TNDV-113-司聲-771-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限期行使權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725號 聲 請 人 潤泰全球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盛育 代 理 人 郭哲華律師 相 對 人 吳世章 上列當事人間因本院113年度存字第706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 聲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二十日內,就其因本院九十九年度司執 全字第六九四號假扣押執行所受損害,向聲請人行使權利,並向 本院提出行使權利之證明。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而此項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 同法第106條亦定有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 處分供擔保之場合,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假扣 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 裁定為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執行程序 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 定,自難強令其行使權利,故必待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程 序已撤銷,始得謂為訴訟終結(最高法院97年度台抗字第35 7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 聲請人前依鈞院99年度司裁全字第1021號民事假扣押裁定提 供擔保金(鈞院99年度存字第963號)後,經鈞院99年度司 執全字第694號執行假扣押在案。嗣後聲請人多次辦理變換 提存物,現由鈞院113年度存字第706號提存書供擔保提存在 案。茲因兩造間本案判決已確定,聲請人並已具狀撤回上開 假扣押執行,訴訟業已終結。爰依法聲請本院通知相對人限 期行使權利,並為行使權利之證明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99年度司裁全字第 1021號假扣押裁定、99年度存字第963號提存書、113年度存 字第706號提存書等影本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99 年度司執全字第694號(含99年度司裁全字第1021號暨其歷 審案號)假扣押卷宗、99年度存字第963號、100年度存字第 874號、101年度存字第894號、102年度存字第1453號、104 年度存字第314號、105年度存字第936號、107年度存字第19 1號、108年度存字第644號、109年度存字第1004號、111年 度存字第155號、112年度存字第338號、113年度存字第706 號提存卷等卷宗查核屬實。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假扣押執行聲 請,原執行處分也因相對人提供反擔保而由本院予以撤銷; 另聲請人雖未撤銷上開假扣押裁定,惟其收受上開假扣押裁 定已逾30日,依強制執行法第132條第3項之規定,聲請人亦 不得再聲請執行,故可謂訴訟終結。又相對人迄今仍未對聲 請人行使權利,此亦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函文各乙份在卷。聲請人提出本件聲請,核與首揭規 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2025-02-24

TNDV-113-司聲-725-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67號 聲 請 人 邱揚夏 相 對 人 祭祀公業陳成 法定代理人 陳宏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0年度存字第一一一七號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台幣壹佰壹拾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台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後段定有 明文。此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同法第10 6條亦定有明文。而所謂訴訟終結,在因假扣押或假處分所 供擔保之情形,無論有無本案訴訟,因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 保利益人因不當假扣押或假處分所受損害而設。是倘執行法 院已依假扣押或假處分裁定實施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則 在供擔保人撤回假扣押或假處分之執行前,受擔保利益人所 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自無強令其行使 權利之理。故在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供之擔保,供擔保人依民 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同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聲請以 裁定命返還其擔保金之場合,必供擔保人已撤回假扣押或假 處分之執行,始得謂與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所定 之「訴訟終結」相當,而得依該條款行使定期催告之權利( 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53號裁定意旨參照)。末按訴訟終 結後定20日以上期間之催告,既屬法定要件之一,則催告必 須在訴訟終結之後,否則不生催告之效力(最高法院87年度 台抗字第45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處分事件,聲請人 前依鈞院110年裁全字第36號民事裁定(下簡稱系爭裁定), 提供新臺幣1,100,000元為擔保金,經鈞院110年度存字第11 17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並經本院110年度司執全字第240號 假處分執行事件執行在案。茲因聲請人就前開假處分之本案 訴訟於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移調字第148號(高 院案號為113年度上字第115號;原審案號為鈞院112年度訴 字第317號)與相對人成立調解,另聲請撤回前開假處分執行 程序。聲請人復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以佳里中山路郵局000 106號存證信函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惟相對人迄未行使權 利,爰依法請求發還擔保金等語,同時提出本院110年度裁 全字第36號裁定、本院110年度存字第1117號提存書、存證 信函暨其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等件影本為證。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意旨所述事實,業據其提出本院110年度裁 全字第36號民事裁定、本院110年度存字第1117號提存書、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移調字第148號調解筆錄、 民事聲請撤回強制執行狀影本、佳里中山路000106號存證信 函及掛號郵件收件回執影本等件為證,並經本院調閱上開卷 宗核閱無訛,堪信為真實。查本件假處分程序因聲請人撤回 後經執行法院撤銷所為之查封處分,且本案訴訟經兩造成立 調解在案,訴訟終結。聲請人嗣以存證信函催告相對人限期 行使權利,惟相對人迄今仍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亦有本院 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卷可稽。則聲請人聲請返還前開擔保金 ,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項仁玉

2025-02-24

TNDV-114-司聲-67-20250224-1

司聲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行使權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徐曉玲 相 對 人 徐憲裕 上列當事人間通知受擔保權利人行使權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文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21日內,就本院112年度聲字第201號停 止執行事件所受損害,向聲請人行使權利,並向本院提出行使權 利之證明。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得聲請法院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 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受擔保利 益人於受通知後一定期間內未行使權利,或未向法院為行使 權利之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提存物或保證書,並且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 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及第106條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為停止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31610 號強制執行程序,於本院提起112年度訴字第500號債務人異 議之訴後,並依本院112年度聲字第201號民事裁定,於本院 112年度存字第228號提存事件,提存新臺幣(下同)193,88 6元,為相對人供擔保。茲因訴訟已終結,爰聲請鈞院通知 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等語。 三、查本件聲請人所述,業據其提出本院提存書、民事裁定、民 事判決、民事執行處函、收據、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民事 判決等影本為證,經本院職權調閱上開民事、民事執行、民 事停止執行及提存事件卷宗查明,前開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 ,經本院112年度訴字第500號判決聲請人勝訴,嗣相對人不 服提起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68 號判決確定,且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31610號強制執行程序 已終結,堪認相對人因停止執行所受之損害已可確定。惟相 對人迄未對聲請人行使權利,有本院民事紀錄科查詢表在卷 可佐。是聲請人聲請通知相對人限期行使權利,核與首揭規 定相符,自應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81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魯美貝

2025-02-24

CYDV-114-司聲-1-20250224-1

司聲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0號 聲 請 人 太隆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世明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宏毅營造有限公司(即宏毅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不行使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   前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規定。又按因假扣押所供之擔   保,係為擔保受擔保利益人因不當假扣押所受損害而設。倘   執行法院已依聲請或依職權依假扣押裁定實施假扣押之執行   ,則在執行法院撤銷其執行程序前,受擔保利益人所受損害   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既未確定,即無強令其行使權利之   理。故在假扣押所供之擔保,供擔保人依民事訴訟法第106   條準用同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   擔保金,須待假扣押之執行程序已「撤銷」,始得謂與民事   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所定之訴訟終結相當(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抗字第706號、98年度台抗字第832號裁定意旨參   照)。再按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期間之催告,既屬法定要   件之一,則催告必須在訴訟終結之後,否則不生催告之效力   (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第454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本院104年度司裁全字第231號假   扣押裁定,以本院104年度存字第358號擔保提存事件,提供   新臺幣55,000元為擔保後,相對人之財產為假扣押執行在案 。茲因聲請人已撤回假扣押執行之聲請,訴訟程序業已終結 ,聲請人並已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 使權利而未行使,爰聲請裁定准予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固據提出提存書、民事裁定   (以上均影本)、存證信函、掛號函件執據、掛號郵件收件 回執等件為證,惟經本院調閱本院104年度司裁全字第231號 、104年度存字第358號、104年度司執全字第146號、104年 度司執全字第101號卷宗,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2月3日向本 院民事執行處遞狀撤回對相對人假扣押執行之聲請,而本院 104年度司執全字第146號卷內資料,本院於104年12月18日 所發扣押相對人宏毅營造有限公司對第三人合作金庫商業銀 行股份有限公司草屯分公司之存款債權命令,所扣得存款16 6,281元部分,迄今尚未解除,此有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草屯 分行114年2月17日合金草屯字第1140000527號函在卷可查。 是本件相對人於113年12月30日收受催告行使權利之存證信 函時,其責任財產仍在假扣押執行中,假扣押執行程序即未 終結,相對人因假扣押所受損害仍可能繼續發生,損害額即 未確定,尚難強令其行使權利。因此聲請人雖催告相對人行 使權利在案,揆諸前揭說明,亦屬訴訟終結前之催告,其催 告並非適法,應不生催告之效力。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 件擔保金,於法尚有未洽,應予駁回。聲請人宜確認假扣押 之執行程序均已「撤銷」後,再重行合法通知相對人行使權 利,或向本院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於相對人逾 期未行使權利時始聲請返還本件擔保金方為妥適,併此敘明 。 四、爰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賴思岑

2025-02-24

NTDV-114-司聲-10-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擔保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660號 聲 請 人 王昭雄 相 對 人 邱茂鴻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1年度存字第371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金 新臺幣208,638元,准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 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 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 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 返還其提存物。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 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3款、第106條分別定有 明文。所謂訴訟終結,在准予停止執行所供擔保之情形,因 該擔保係為保障受擔保利益人因不當停止強制執行程序所受 損害而設,倘執行法院已依停止執行裁定停止執行之程序, 嗣因准予停止執行原因之再審或異議之訴,經判決確定、和 解或撤回起訴,應繼續強制執行程序時,即相當於同法第10 4條第1項第3款所指之訴訟終結(臺灣高等法院106年度抗字 第1395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本案兩造間債務人異議之訴聲請停止 執行事件,聲請人前遵鈞院111年度聲字第60號民事裁定, 為停止執行並以鈞院111年度存字第371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 在案。茲因本案訴訟即鈞院111年度訴字第216號業經判決確 定而告終結,聲請人復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 ,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前聲請對聲請人為強制執行,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110年度司執字第124044號事件執行,嗣聲請人向本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並聲請停止前開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經本院以111年度聲字第60號裁定准許,聲請人並以本院111年度存字第371號提存書提存而停止前開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嗣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經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16號判決確定等情,業經本院調閱相關卷宗核閱無誤,堪認本案訴訟程序已終結。又上開程序終結後,聲請人定21日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相對人迄今未對聲請人聲請調解、核發支付命令或起訴請求損害賠償等與起訴有相同效果之訴訟行為,此有存證信函暨收件回執影本、本院民事庭查詢表及臺灣臺北、新北、士林、臺南地方法院函文在卷可憑。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如主文所示之擔保金,依前開規定,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前段、第10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 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2025-02-24

TCDV-113-司聲-1660-2025022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