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買賣契約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嘉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嘉小字第149號 原 告 偉力達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卓樹忠 代 理 人 蔡佳峻 訴訟代理人 李閔靜 蔡淯修 被 告 蔡吉成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於民國114年3月7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9,617元,暨其中37,152元自113年11月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92,並確定被告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 為新臺幣1,373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黃美綾 附記: 一、原告訴之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要旨   被告前向訴外人二五八通訊行(下稱通訊行)依分期付款方 式訂購二手iPhone14 Pro max 256G手機,分期總價新臺幣( 下同)51,947元,並簽訂分期付款申請書暨約定書,同意通 訊行將上開買賣價金債權讓與大方藝彩行銷顧問股份有限公 司,大方藝彩行銷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再將債權轉讓與原告, 被告應自民國113年1月起給付款項,共分30期,以每月為1 期,每期應繳納1,732元(各期本金及利息如附表所示), 若未按期繳納,即視為全部到期,並應支付按週年利率16% 計算之利息。詎被告僅繳付5期後,即未如期繳款,迄今尚 積欠本金及相關利息未清償。屢經原告催繳,均不獲置理。 為此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3,300元,暨自113年1 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原主張 被告應給付原告43,300元及自113年6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16計算之利息,嗣具狀減縮如上)。 二、駁回部分請求之理由要旨   被告已清償5期,已繳納之各期本金及利息如附表所示,是 至第11期(113年11月5日屆期)為止,被告未繳納視為到期 之本金及利息各為37,152元(計算式:43,333元-1,207元-1 ,221元-1,236元-1,251元-1,266元=37,152元)及2,465元( 即第6至11期之利息,計算式:450元+435元+419元+403元+3 87元+371元=2,465元),故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為39 ,617元(計算式:37,152元+2,465元=39,617元),及其中3 7,152元自113年1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6計 算之利息,其餘請求為無理由。   附表:(單位:新臺幣) 期數 應繳款日期 應繳款金額 本金 利息 1 113年1月5日 1,732元 1,207元 525元 2 113年2月5日 1,732元 1,221元 511元 3 113年3月5日 1,732元 1,236元 496元 4 113年4月5日 1,732元 1,251元 481元 5 113年5月5日 1,732元 1,266元 466元 6 113年6月5日 1,732元 1,282元 450元 7 113年7月5日 1,732元 1,297元 435元 8 113年8月5日 1,732元 1,313元 419元 9 113年9月5日 1,732元 1,329元 403元 10 113年10月5日 1,732元 1,345元 387元 11 113年11月5日 1,732元 1,361元 371元 12至30 自113年12月5日起至115年6月5日止 32,895元 29,225元 3,670元 合計 51,947元 43,333元 8,614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路 000○0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規定: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周瑞楠

2025-03-18

CYEV-114-嘉小-149-20250318-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南小字第43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陳雅雯 被 告 陳媺覲即陳昱倫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柒萬肆仟肆佰玖拾陸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 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前依分期付款買賣方式向特約商訂購商 品並辦理分期付款(各繳款日、起訖日、分期期數、剩餘金 額詳如起訴狀附表二)。特約商與原告為分期付款賣賣契約 債權受讓關係(分期付款買賣契約第1條)。被告僅繳納如起 訴狀附表二期數後未再繳付,違反該買賣契約第10條約定, 視為全部到期,其尚積欠如訴之聲明所示金額,原告爰依買 賣契約、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起訴。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 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陳述或答 辯。 四、原告主張前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分期付款買賣約定書、分期 付款繳款明細為證。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證據資料爭執前 揭原告主張事實,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 定,應視同自認。綜合上開證據調查結果,堪認原告之主張 為真實。從而,原告本於買賣契約、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l項所示之本金、利息,洵屬有據, 應予准許。 五、本件訴訟費用確定為1,000元(即第一審裁判費),應由敗 訴之被告負擔。被告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加給利 息。又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規定之小額訴 訟事件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之 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 、第436條第2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19第1項、 第78條、第91條第3項、第436條之20,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附表(幣別為新臺幣,年份為民國)  編號 應給付金額 利息 週年利率 1 9,410元 自113年8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2 2,296元 自113年7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3 20,377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4 1,360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5 7,524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6 12,690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7 3,275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8 4,986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9 699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0 2,200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1 7,532元 自113年6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12 2,147元 自113年8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 16%

2025-03-18

TNEV-114-南小-43-20250318-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南小字第54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白苡琳 被 告 陳姵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陸仟玖佰零玖元,及如附表二所示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並應 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以分期付款買賣方式,分別向附表一所示第 三人購買如附表一所示標的物,期付金額、分期期數、分期 總額、分期起迄日如附表一所示;附表一所示第三人已將該 債權讓與原告;如未依約給付即視為全部到期,並應自遲延 繳款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付遲延利息。詎被告繳 付如附表一所示期數後,即未再繳付,依約已喪失期限利益 ,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如附表一所示金額,爰依分期 付款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 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或提出書狀作何陳述。 三、本院得心證理由  ㈠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受領標的物義務;買 賣標的物與其價金之交付,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 或另有習慣外,應同時為之;分期付價買賣,如約定買受人 有遲延時,出賣人得即請求支付全部價金者,除買受人遲付 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5分之1外,出賣人仍不得請求支付全部 價金;除法定或特約不得讓與外,債權人得將債權讓與於第 三人讓與債權時,該債權之擔保及其他從屬之權利,隨同移 轉於受讓人,但與讓與人有不可分離之關係者,不在此限; 未支付之利息,推定其隨同原本移轉於受讓人;債權讓與非 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於債務人不生效力,但法 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 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 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367條、第369條 、第389條、第294條第1項、第295條、第297條第1項、第22 9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定有明文。當事人對於 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當事 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 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之, 但不到場之當事人係依公示送達通知者,不在此限;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1項及第3項復有明定。  ㈡原告所主張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分期付款買賣約定書、分 期付款繳款明細等件影本為證(見調解卷第15頁至第79頁) ,被告復未就此到場或具狀爭執,自堪認定。被告各款遲付 價額均達各款總價金5分之1,其餘未到期部分視為全部到期 ,自到期日翌日起算遲延利息,故原告請求6,909元,及如 附表二所示利息,核與前揭法律規定相符,洵屬有據。 四、綜上,原告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6,909元,及如附表二所示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裁判確定訴訟費用額,應 於裁判確定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法院為小 額程序訴訟費用之裁判,應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78 條、第91條第3項、436條之19第1項定有明文。準此,本件 確定應由被告負擔訴訟費用額為1,000元,自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被告並應加給按法定利率5%計算之利息。 六、本件係適用小額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 436之20條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項論述,併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之23條 、第436條第2項、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91條第3 項、第436之19條第1項、第436之20條,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18日      臺南簡易庭法 官 陳谷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 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曾盈靜   【附表一】 編號 第三人 標的物 期付金額 期數 分期總額 分期起訖日期 實際繳付期數 積欠金額 1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清潔刷 655元(第1期為654元) 3 1,964元 自民國113年10月1日至113年12月1日 0 1,964元 2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兩件式雨衣 452元(第1期為453元) 3 1,357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0 1,357元 3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排汗快乾滑衣 394元(第1期為395元) 3 1,183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1 788元 4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修腳刀 354元 3 1,062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1 708元 5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健身緊身衣 203元(第1期為204元) 3 610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0 610元 6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甲溝專用指甲刀 153元 3 459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0 459元 7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防風外套 219元(第1期為220元) 3 658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1 438元 8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運動套裝 117元(第1期為116元) 3 350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0 350元 9 樂購蝦皮股份有限公司 衣服襯紙、包裝紙 78元(第1期為79元) 3 235元 自113年7月1日至113年9月1日 0 235元 【附表二】 編號 本金 計息期間 1 1,964元 自113年10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2 1,357元 自113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3 788元 自113年8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4 708元 自113年8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5 610元 自113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6 459元 自113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7 438元 自113年8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8 350元 自113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9 235元 自113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合計 6,909元

2025-03-18

TNEV-114-南小-54-20250318-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南小字第30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訴訟代理人 白苡琳 被 告 邵建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捌萬柒仟零陸拾陸元,及如附表二所示利 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自本判決確定翌日起,並應 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 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以分期付款買賣方式,分別向附表一所示第 三人購買如附表一所示標的物,期付金額、分期期數、分期 總額、分期起迄日如附表一所示;附表一所示第三人已將該 債權讓與原告;如未依約給付即視為全部到期,並應自遲延 繳款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付遲延利息。詎被告繳 付如附表一所示期數後,即未再繳付,依約已喪失期限利益 ,債務視為全部到期,尚積欠如附表一所示金額,爰依分期 付款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 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7,066元,及自民國11 3年7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或提出書狀作何陳述。 三、本院得心證理由  ㈠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受領標的物義務;買 賣標的物與其價金之交付,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 或另有習慣外,應同時為之;分期付價買賣,如約定買受人 有遲延時,出賣人得即請求支付全部價金者,除買受人遲付 之價額已達全部價金5分之1外,出賣人仍不得請求支付全部 價金;除法定或特約不得讓與外,債權人得將債權讓與於第 三人讓與債權時,該債權之擔保及其他從屬之權利,隨同移 轉於受讓人,但與讓與人有不可分離之關係者,不在此限; 未支付之利息,推定其隨同原本移轉於受讓人;債權讓與非 經讓與人或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對於債務人不生效力,但法 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 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 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 ,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367條、第369條 、第389條、第294條第1項、第295條、第297條第1項、第22 9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定有明文。當事人對於 他造主張之事實,於言詞辯論時不爭執者,視同自認;當事 人對於他造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 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者,準用之, 但不到場之當事人係依公示送達通知者,不在此限;民事訴 訟法第280條第1項及第3項復有明定。  ㈡被告以分期付款買賣方式,分別向附表一所示第三人購買如 附表一所示標的物,期付金額、分期期數、分期總額、分期 起迄日如附表一所示,遲延期間利率為16%;附表一所示第 三人已將該債權讓與原告;惟被告僅繳付如附表一所示期數 ,附表一編號1遲付價額迄至113年11月15日已達全部價金5 分之1,附表一編號2及3遲付價額迄至113年10月15日已達全 部價金5分之1,其餘未到期部分視為全部到期等事實,業據 其提出分期付款買賣約定書、分期付款繳款明細等件影本為 證(見調解卷第15頁至第35頁),被告復未就此到場或具狀 爭執,自堪認定。  ㈢原告請求利息起算日雖均為113年7月15日(見調解卷第9頁) ,惟遲延利息應自到期日翌日起算,附表一編號1遲付價額 迄至113年11月15日、附表一編號2及3遲付價額迄至113年10 月15日始達全部價金5分之1而視為全部到期,故原告僅能請 求如附表二所示利息,逾此範圍所為請求,尚非有據。從而 ,原告請求被告給付87,066元,及如附表二所示利息,核與 前揭法律規定相符,洵屬有據。原告逾此範圍所為請求,則 為無理由。 四、綜上,原告依分期付款買賣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 求被告給付87,066元,及如附表二所示利息,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原告逾此範圍所為請求,尚非有據,應予駁回。 五、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酌量 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負擔 其支出之訴訟費用;裁判確定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翌 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法院為小額程序訴訟費 用之裁判,應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91條第 3項、第436條之19第1項定有明文。原告雖有部分敗訴情形 ,惟其敗訴部分占全部訴訟比例甚微,應係疏未注意遲延利 息自到期日翌日起算,爰仍命被告負擔全部訴訟費用。準此 ,本件確定應由被告負擔訴訟費用額為1,000元,自本判決 確定翌日起,被告並應加給按法定利率5%計算之利息。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規定適用小額程序所 為被告敗訴之判決,就原告勝訴部分,應按同法第436之20 條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項論述,併予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之23條、第436條第2項、第79條、第91條第3 項、第436之19條第1項、第436之20條,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18日      南簡易庭法 官 陳谷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 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曾盈靜  【附表一】 編號 第三人 標的物 期付金額 期數 分期總額 分期起訖日期 實際繳付期數 積欠金額 1 豐宏數位國際有限公司 OPPO Reno8 Pro12+256G 1,008元(第1期為1,009元) 24 24,193元 自112年7月15日至114年6月15日 12 12,096元 2 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pple iPhone 15 Pro 256G 6.1吋 2,205元 18 39,690元 自113年6月15日至114年11月15日 1 37,485元 3 富邦媒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pple iPhone 15 Pro 256G 6.1吋 2,205元 18 39,690元 自113年6月15日至114年11月15日 1 37,485元 【附表二】 編號 本金 計息期間 1 12,096元 ⒈其中1,008元(第13期價款)自113年7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⒉其中1,008元(第14期價款)自113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⒊其中1,008元(第15期價款)自113年9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⒋其中1,008元(第16期價款)自113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⒌其中8,064元(第17至24期價款)自113年11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2 37,485元 ⒈其中2,205元(第2期價款)自113年7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⒉其中2,205元(第3期價款)自113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⒊其中2,205元(第4期價款)自113年9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⒋其中30,870元(第5至18期價款)自113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3 37,485元 ⒈其中2,205元(第2期價款)自113年7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⒉其中2,205元(第3期價款)自113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⒊其中2,205元(第4期價款)自113年9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⒋其中30,870元(第5至18期價款)自113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合計 87,066元

2025-03-18

TNEV-114-南小-30-20250318-1

潮補
潮州簡易庭

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潮補字第286號 原 告 邱文一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潘鍾明儒間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後5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原告 之訴: ㈠、請具狀陳報本件原告因獲勝訴判決可得之利益是否即為系爭 買賣契約受履行? ㈡、如是,本件將以系爭買賣契約之買賣價金新臺幣(下同)200 萬元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並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4,900元 。 ㈢、如否,請具狀陳報被告就系爭房屋之應繼分為若干。 ㈣、請具狀陳明本件是否已得系爭房屋全體共有人之同意進行移 轉登記?如否,因系爭房屋之公同共有關係尚未解消,請陳 明原告請求移轉即處分系爭房屋部分所有權之法律依據為何 。 ㈤、持本裁定向地政機關申請屏東縣○○鄉○○○段000000地號土地之 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全部。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麥元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語柔

2025-03-17

CCEV-114-潮補-286-20250317-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確認買賣契約無效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71號 原 告 北極真武廟 兼法定代理 人 李世東 被 告 一如永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泰昌 被 告 成功七五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志鴻 被 告 統一工商綜合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光榮 被 告 張高祥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買賣契約無效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乃起訴必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而可以補正者 ,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 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5月16 日以113年度補字第937號裁定命原告應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 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億343萬4,748元,原告對此裁定提起抗 告、再抗告,業經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抗字第931號、最高 法院114年度台抗字第63號裁定駁回確定,則原告逾期仍未 繳納,有本院送達證書、民事查詢簡答表、答詢表在卷可憑 ,依上開條文規定,原告之訴顯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慧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劉芷寧

2025-03-17

PCDV-114-重訴-171-20250317-1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廢棄物清理法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簡字第370號 原 告 謝景良(即太銓汽車材料行) 訴訟代理人 張進豐律師 莊華瑋律師 被 告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代 表 人 程大維 訴訟代理人 洪鈺環 陳永杰 劉展嘉 上列當事人間廢棄物清理法事件,原告不服被告民國113年4月23 日新北環稽字第1130771429號函附第40-113-040028號裁處書及 新北市政府113年8月27日新北府訴決字第1131163237號(案號: 第1131070749號)訴願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本院於114年2月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程序事項:按行政訴訟法第229條第2項第2、4款之規定,因 不服行政機關所為新臺幣(下同)50萬元以下罰鍰處分;告 誡、警告、記點、記次、講習、輔導教育或其他相類之輕微 處分而涉訟者,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查本件原告不服被告 裁處書所裁罰之18萬元罰鍰及處環境講習8小時,提起行政 訴訟,核其屬前揭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合先敘明。 二、事實概要:緣被告稽查人員於民國112年10月26日10時55分 許派員前往原告所經營之太銓汽車材料行(地址:新北市○○ 區○○路0段000巷00○0號,下稱系爭場址)進行複查。現場查 獲該址仍貯存約50輛廢汽車及大量經拆解之汽車零件(下稱 系爭車輛及零件),認原告從事廢機動車輛(應回收廢棄物 ,廢棄物代碼:R-2402)回收、處理業,惟未向主管機關申 請回收、處理登記,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18條第3項及應 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業管理辦法(下稱應回收管理辦法)第 5條規定,因原告曾於111年11月30日、112年2月15日違反同 條規定,經被告各裁處罰鍰12萬及6萬元在案,被告遂依廢 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2項第2款及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罰鍰額度 裁罰準則(下稱裁罰準則)第2條第1項第1款規定,以113年 4月23日新北環稽字第1130771429號函併附同日新北環稽字 第40-113-040028號裁處書(下稱原處分),處原告18萬元 罰鍰(第3次),並依環境教育法第23條規定裁處環境講習8 小時。原告不服,提起訴願,經新北市政府113年8月27日新 北府訴決字第1131163237號訴願決定(案號:第1131070749 號,下稱訴願決定)駁回訴願。原告仍不服,遂提起本件行 政訴訟。 三、本件原告主張: ㈠、原告從事中古汽車材料買賣事業,故將數輛自國外進口,或 自同業購入、產險公司標購而得之待售車輛,停放於系爭場 址以待轉售或出口。詎被告逕將前揭具有相當經濟價值之系 爭車輛及零件,認定為應回收廢棄物,有裁量怠惰之違法。 ㈡、經查,依原告所提之車輛買賣證明,原告係向國內保險公司 購買車輛,將其出口至國外賺取價差,並扣繳營業稅;或自 國外進口五成新之中古車零件於國內販售獲利,並課以貨物 稅、進口關稅,非賺取處理廢機動車輛及所生廢料之服務費 ,不屬回收業務。再者原告僅就中古汽車零件買賣,未有分 類、破碎、粉碎之行為,顯非廢機動車輛回收貯存清除處理 方法及設施標準(下稱設施標準)第2條之處理行為。 ㈢、被告援引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下稱環保署)97年4月10日環 署基字第0970026774號令(下稱環保署97年令)將廢機動車 輛之範圍擴張至所有申請報廢登記之機動車輛,惟此等車輛 不必為被棄置或喪失原效用而無價值,可能僅係出廠逾一定 年限,其內部零件仍有原效用,故環保署97年令增加法律所 無之限制,有違法律保留原則,應不予適用。 ㈣、另訴願決定引環保署110年8月16日環署基字第1101113848號 函(下稱環保署110年函)認定原處分於法無違,惟該函所 謂「似確有貯存廢機動車輛之情形」,究以何等標準認定, 其意義難以理解,不符法律明確性原則,亦逾越廢棄物清理 法第2條就廢棄物及同法第18條第1項就貯存之定義,有違法 律保留原則。 ㈤、縱本件符合被告所述之上情,惟被告未審酌原告僅買賣零件 、汽車數量非多、危害程度小及零件仍具有效用等特殊情事 ,逕以裁罰準則處原告18萬元罰鍰,亦屬裁量怠惰 ㈥、並聲明: 1、原處分及訴願決定均撤銷。 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四、被告答辯則以: ㈠、被告於112年10月26日稽查,發現原告於系爭場址存放外觀損 壞及未懸掛號牌之系爭車輛及零件、大量廢輪胎之行為,已 達應回收管理辦法第2條規定,自應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8條 第3項向主管機關辦理登記,原告未辦理申請回收、處理登 記逕行從事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業務,於法有違。 ㈡、至原告雖稱係自國外進口五成新之中古車用零件,並課以貨 物稅,用於國內販售以獲利,然此與本件廢棄物清理法所涉 法令不同,並無礙原告上開違章行為成立。 ㈢、依環保署97年令,申請報廢登記之機動車輛即屬設施標準定 義之廢機動車輛,系爭車輛已向監理機關報廢,自符合之, 此參道交通安全規則第30條第4項、廢棄物清理法第15條第2 項公告應回收廢棄項目第9類亦可證。 ㈣、另有關法律明確性原則之內涵,乃立法者於制定法律時應使 之明確且使受規範者可預見該法律所規範之內容,環保署11 0年函係針對特定案件事實問題之解釋,尚非法律明確性原 則所涵蓋對象,是此部分主張,亦難採據。 ㈤、被告依裁罰準則第2條第1項第1款附表一項次5:…1.污染程度 (A),應回收廢棄物之回收、貯存、清除,違反中央主管機 關之規定,A=1。2.污染特性(B),自本次違反本法之日(含) 回溯前一年內,曾違反相同條款規定未經撤銷之裁罰累積次 數,每增加1次,B每次增加1,B=3。3.危害程度(C),屬污 染程度(一)情形,違規行為未涉及應回收廢棄物數量或應回 收廢棄物數量未達當地主管機關核准之每月最大貯存量或最 大處理量者C=1。處罰鍰金額=1×3×1×6=18萬元。 ㈥、並聲明: 1、原告之訴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五、本院之判斷: ㈠、本件應適用之法令: 1、廢棄物清理法第2條第1項、第2項第1款:(第1項)本法所稱 廢棄物,指下列能以搬動方式移動之固態或液態物質或物品 :一、被拋棄者。二、減失原效用、被放棄原效用、不具效 用或效用不明者。三、於營建、製造、加工、修理、販賣、 使用過程所產生目的以外之產物。四、製程產出物不具可行 之利用技術或不具市場經濟價值者。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 關公告者。(第2項)前項廢棄物,分下列二種:一、一般 廢棄物:指事業廢棄物以外之廢棄物。 2、廢棄物清理法第15條:物品或其包裝、容器經食用或使用後, 足以產生下列性質之一之一般廢棄物,致有嚴重污染環境之 虞者,由該物品或其包裝、容器之製造、輸入或原料之製造 、輸入業者負責回收、清除、處理,並由販賣業者負責回收 、清除工作。一、不易清除、處理。二、含長期不易腐化之 成分。三、含有害物質之成分。四、具回收再利用之價值。 前項物品或其包裝、容器及其應負回收、清除、處理責任之 業者範圍,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3、廢棄物清理法第18條第1項、第3項、第4項:(第1項)依第15 條第2項公告之物品或其包裝、容器,經食用或使用後產生 之一般廢棄物(下稱應回收廢棄物),其回收、貯存、清除 、處理,應符合中央主管機關之規定;其回收、貯存、清除 、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第3項) 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一定規模以上應回收廢棄物之回收 、處理業,應向主管機關辦理登記,並申報其回收、處理量 及相關作業情形。(第4項)前項回收、處理業之規模、登 記、註銷、申報及其他相關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 主管機關定之。 4、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2項第2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6萬 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 ,按日連續處罰:二、違反第18條第1項至第3項…規定。 5、應回收管理辦法第1條:本辦法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8條第3項及 第4項規定訂定之。 6、應回收管理辦法第2條:本辦法適用對象及其規模規定如下: 一、廢機動車輛回收業。二、前款以外其他應回收廢棄物回 收業回收貯存廠(場)土地面積達一千平方公尺以上。三、 應回收廢棄物處理業。 7、應回收管理辦法第3條第1款、第2款:本辦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回收業:指從事應回收廢棄物之回收、清運、分類、 壓縮、打包或貯存業務,且無拆解之行為者。但廢機動車輛 回收業得從事拆解之行為。二、處理業:指從事以物理、化 學或其他處理方法,改變其物理、化學特性,達純化、精煉 、分離、無害化或資源化處理應回收廢棄物之行為或輸出處 理應回收廢棄物之業務者。 8、應回收管理辦法第5條:回收業、處理業應向登記機關完成登 記,始得從事應回收廢棄物回收、處理業務。 9、設施標準第1條:本標準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8條第1項規定訂定 之。廢機動車輛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依本標準之規 定,本標準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令之規定。 、設施標準第2條:本標準專用名詞定義如下:一、廢機動車輛 :指依本法第15條第2項公告之應回收廢機動車輛。二、回 收:指將廢機動車輛收集、分類之行為,包括回收、拆卸、 抽洩廢機動車輛,將可回收再利用物品分類之回收拆解行為 。三、貯存:指廢機動車輛於清除、處理前,放置於特定地 點或貯存容器、設施內之行為。四、清除:指廢機動車輛之 收集、運輸之行為。五、處理:指將廢機動車輛以物理、化 學或其他處理方法,改變其物理、化學特性或成分,達到純 化、精煉、分離、無害化及資源化處理之行為,包括廢機動 車輛經回收拆解後之廢車殼分類、破碎處理,以及破碎後再 生料及衍生廢棄物篩選分類之粉碎分類處理行為。 ㈡、上揭事實概要欄所載事實,已經兩造分別陳述在卷,並有原 處分、被告112年10月26日稽查紀錄、現場採證照片、被告1 12年5月4日新北環稽字第40-112-050005號裁處書、被告112 年6月8日新北環稽字第40-112-060004號裁處書、訴願決定 及各該送達證書等在卷可參(見訴願卷第16至18、24至33、 53至60頁),洵堪認定。 ㈢、本件爭點在於,系爭車輛及零件是否屬於廢棄物清理法第18 條之廢棄物。蓋因本件裁罰所適用之法律為廢棄物清理法第 18條第3項,為從事廢機動車輛回收處理之廠商未經申請回 收、處理登記而為回收、處理之業務,而本件被告認定系爭 車輛及零件屬於廢棄物,進而認定原告為從事廢機動車輛回 收、處理之廠商,並從事相關業務未經申請。原告則主張其 屬於經營中古汽車買賣事業,該些車輛及零件非為廢機動車 輛及零件,原告應回收管理勤辦法第3條第1、2款所稱之回 收業、處理業,經查: 1、設施標準第2條第1至5款規範,廢棄車輛屬於經公告應回收廢 機動車輛,而所謂之廢棄車輛,依據應回收廢棄物回收清除 處理稽核認證作業手冊(廢機動車輛-回收業),三、專有 名詞定義(四) 廢機動車輛:廢機動車輛(以下簡稱廢車) 係指失去原效用或不堪使用,並經有關機關查報認定公告或 所有人切結放棄所有權的機動車輛。而本件系爭車輛及零件 ,查其外觀或為板金凹損,或為不堪使用(見訴願卷第27至 29頁),且經原告自陳有向國內保險公司購買車輛(見原告 起訴狀,本院卷第15頁),而保險公司之不堪使用車輛,屬 於車禍後保險理賠完進而所有權移轉與保險公司,保險公司 進而以報廢車輛之方式處理之情形。況且,就原告所提出之 統一發票、買賣契約書,其確實在品名上記載BENZ、LEXUS 報廢汽車、Toyota報廢汽車(見本院卷第51、53、57、59、 61、67、69、71、73、75頁),其在出售時既已記載其為報 廢汽車,並經報裡報廢登記,足認原告處理之系爭車輛或零 件,有部分屬於報廢車輛。 2、所謂貯存:指廢機動車輛於清除、處理前,放置於特定地點 或貯存容器、設施內之行為。設施標準第2條定有明文。核 諸現場舉證照片,原告將業已廢棄之車輛存放於系爭場所, 即為該條所謂之貯存。附帶一提,所謂回收,係指對於有利 用價值而經拋棄之物品,再次收回利用之意,原告已向保險 公司購得之車輛屬於向監理機關報廢之車輛,而該些車輛自 屬拋棄後再經原告購得,原告再以二手車之方式出售予他人 ,當屬所謂回收。 3、再報廢車輛之回收經營者必須應向主管機關辦理登記,並申 報其回收、處理量及相關作業情形。原告自陳其經營二手車 輛買賣並向保險公司收購報廢車,且觀之現場照片及稽查紀 錄(見原處分卷第24至29頁),原告址設處所為事業機構, 且有一定之規模,其從事相關回收報廢車事務,應向主管機 關辦理登記,但其並未向相關主管機關辦理登記而從事回收 報廢車之工作,被告據以裁罰,當屬合法。 4、原告主張被告及訴願決定機關據以認定原告屬於應回收管理 辦法第2、3條之回收業者標準係依據行政院環保署110年函 文(見原處分卷第36頁),該函文中所記載之「似確有貯存 廢機動車輛之情形」,其並無認定標準,意義難以理解,為 不確定法律概念,不符法律明確性原則,且為解釋性行政規 則,法院應不予援用。然該函文中之似確有貯存廢機動車輛 之情形,依據函文前後之內容,係回覆當時發文之被告就該 函文所指涉之個案。自無法比附援引作為本件依據。而本件 回歸廢棄物清理法之解釋,應回收管理辦法第3條第1款已揭 示從事貯存行為之業者屬於回收業者,而設施標準第2條第3 款也同時說明廢機動車輛於清除、處理前,放置於特定地點 或貯存容器、設施內之行為,且前開應回收管理辦法係依據 廢棄物清理法第18條第3項及第4項規定、設施標準則依廢棄 物清理法第18條第1項規定,分別於應回收管理辦法第1條與 設施標準第1條所明定,其有明確之法律授權依據,自可作 為本件之判斷標準。是以,原告將廢棄車輛存放於系爭場址 之行為,當屬所謂之貯存。故無論前開函文是否有原告所指 前開情節,均不影響被告對於原處分之認定。 ㈣、原告主張環保署97年令(見原處分卷第37頁)對於廢棄車輛 之定義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有違法律保留原則。然法律保 留按照大法官釋字第443號解釋及理由書中可知,除關於人 身自由、剝奪生命、限制身體之自由屬於憲法保留與絕對法 律保留外,其餘權利之限制,除由法律規範外,尚得由法律 授權之行政命令所限制。環保署97年令非屬對於人身自由、 剝奪生命、限制身體之權利限制,且為經廢棄物清理法第2 條第1項第5款授權主管機關所得頒佈之法規命令,當無原告 所稱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之情。 ㈤、原告再以被告未審酌原告僅買賣零件、汽車數量非多、危害 程度小及零件仍具有效用等特殊情事,逕以裁罰準則處原告 18萬元罰鍰,亦屬裁量怠惰為其主張。然基於憲法上平等原 則的要求,行政程序法第6條規定「行政行為,非有正當理 由,不得為差別待遇。」是以,行政機關就同類事件行使裁 量權時,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即應受行政先例之拘束,不得 為相異的處理,此即行政自我拘束原則。倘若行政機關對於 同類事件,在欠缺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未遵循行政先例,反 而作成不同的處理時,即屬違反平等原則。本件被告係依據 依裁罰準則第2條第1項第1款附表一項次5裁罰,被告自需以 該準則裁罰,並無所謂違法,亦無所為裁量怠惰。 六、從而,原告主張均不可採,原處分依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 2項第2款及裁罰準則第2條第1項第1款規定,裁處原告18萬 元罰鍰,並依環境教育法第23條規定裁處環境講習8小時, 並無違法,訴願決定遞予維持,核無不合。原告以前揭主張 訴請撤銷原處分及訴願決定,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出之證據 ,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併予敘明。 八、本件第一審之訴訟費用為2,000元,由敗訴之原告負擔,爰 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九、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行政訴訟法第236條 、第195條第1項後段、第98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法 官 唐一强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 由,向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以及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 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 後20日內補提理由書;如於本判決宣示或公告後送達前提起 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均須按他 造人數附繕本)。 三、上訴未表明上訴理由且未於前述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者, 逕以裁定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達泓

2025-03-17

TPTA-113-簡-370-20250317-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撤銷買賣契約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18號 原 告 陳羿汝 訴訟代理人 李冠穎律師 許文仁律師 被 告 李世強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買賣契約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 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 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查原告訴之先 位聲明請求被告應同意原告向安新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領取履 約保證專戶內款項新臺幣(下同)1,490,000元,訴訟標的價額 核定為1,490,000元;備位聲明請求確認兩造就坐落高雄市○○區○ ○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564建號建物所成立之不動產買賣契 約書,被告對原告之買賣價金債權其中1,490,000元不存在,訴 訟標的價額亦核定為1,490,000元。茲因原告先位與備位請求相 互應為選擇,應以價高者定之,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49 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8,93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內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審查庭法 官 朱玲瑤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瑩萍

2025-03-17

CTDV-114-補-218-2025031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解除買賣契約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07號 原 告 余吳慶 上列原告與被告聯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請求解除買賣契約等 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一、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需具體明確,載明請求法院如何判決 ,如訴請被告返還車款及損害賠償,需明確記載被告應給付 原告之確定金額為若干元)。 二、逾期未補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上開補正狀及所有附屬文 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均須依民事訴訟法第119條按被告人 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附錄: 民事訴訟法第244條 (起訴之程式) 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民事訴訟法第119條 (書狀繕本或影本之提出) 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 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前項繕本或影本與書狀有不符時,以提出於法院者為準。

2025-03-17

TYDV-114-補-307-20250317-1

潮簡
潮州簡易庭

撤銷贈與行為及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潮簡字第937號 原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訴訟代理人 季佩芃律師 被 告 楊秀芳 劉鄭翠華 上列當事人間撤銷贈與行為及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事件,本院於 114年3月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楊秀芳因汽車分期案件,未依約繳款,尚積 欠原告新臺幣(下同)691,083元及相關利息(下稱系爭債 權)。詎被告楊秀芳為避免其名下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下 稱系爭不動產)遭強制執行,竟於113 年4月22日以贈與為 原因,將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被告劉鄭翠華,致有害及原告系 爭債權。為此,爰依民法第244 條第1項、第4 項規定提起 本訴,聲明:㈠、被告間於113 年4 月22日就系爭不動產以 贈與為登記原因所為贈與之債權行為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 權行為應予撤銷。㈡、被告劉鄭翠華應將系爭不動產於113年 4月22日所為之所有權移轉登記塗銷,回復為被告楊秀芳之 名義。 二、被告部分: ㈠、均稱:系爭不動產係訴外人李玉顏(即被告之生母)於108年 8月份將出售繼承自配偶的土地所獲得的金錢,指示被告劉 鄭翠華洽詢購買系爭不動產,擬作為有前科出獄獨子鄭安鐘 的居所。出資人李玉顏基於擔憂獨子鄭安鐘尚未穩定,且擔 心自己本身年事已高,登記在自己名下會有未來繼承分割的 問題,遂指示借名登記在被告劉鄭翠華名下,待獨子行為穩 定後再移轉登記予鄭安鐘;但被告劉鄭翠華基於本身尚有卡 債協商的問題,遂依訴外人即生母李玉顏的指示,再改以被 告楊秀芳為買方(即出名人)作為系爭不動產之登記名義人 。被告楊秀芳自108年12月25日以買賣作為系爭不動產之登 記名義人,至113年2月初向訴外人李玉顏提出終止借名登記 返還予訴外人或移轉登記予鄭安鐘所有,惟訴外人李玉顏因 考量鄭安鐘尚不穩定,非登記產權的時機,遂指示以贈與方 式將登記名義人登記為被告劉鄭翠華,被告二人方以贈與方 式辦理系爭不動產之異動。系爭不動產實際係訴外人李玉顏 所有,亦由其所出資,買賣契約亦係108年12月7日訴外人李 玉顏指示被告劉鄭翠華出面代理被告楊秀芳簽署,復為因應 承辦代書要求買賣價金須從買方即登記名義人即出名人楊秀 芳的銀行戶頭支付,出資人即借名人李玉顏將買賣價金匯入 被告楊秀芳的戶頭用以支付予賣方余正雄,是系爭不動產自 始即非被告楊秀芳所有,當無所謂侵害原告債權之虞,原告 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㈡、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被告楊秀芳積欠其債務,原告已取得本票裁定,又 被告楊秀芳於113年4月22日將其名下所有之系爭不動產移轉 贈與被告劉鄭翠華,並為所有權移轉登記之事實,業據其提 出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6983號民事裁定、系 爭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二類謄本、異動索引為證(見本院113 年度補字第546號卷第21頁、第25至31頁),且被告就此部 分之事實並不爭執,就此部分之主張足信為真正。 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而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 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 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 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 院17年上字第917號判例意旨參照)。次按債務人所為之無償 行為,有害及債權者,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債權人聲 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民法 第244條第1項、第4項本文分別定有明文。所謂「有害及債 權」,係指債務人陷於無資力之狀態而言(最高法院95年度 台上第1741號判決意旨參照);又是否有害及債權,以債務 人行為時定之,故有害於債權之事實,須於行為時存在,苟 於行為時有其他足以清償債務之財產,縱日後債務人財產減 少,仍不構成詐害行為(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708號判 決意旨參照)。亦即債權人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提起 撤銷債務人詐害行為之訴,必須有保全之必要,始得為之。 倘債務人就其無償行為所處分之財產外,尚有其他財產足敷 清償其對於債權人之債務,自無仍許債權人依上開規定行使 撤銷權之餘地。而債權人聲請法院撤銷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 為,就債務人並無其他財產足敷清償其債權,應負舉證責任 ,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之規定自明(最高法院101年度台 上字第1662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原告既依民法第244條第 1項規定請求撤銷被告2人間就系爭土地所為贈與之債權行為 及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自應先就被告楊秀芳將系爭 不動產贈與被告劉鄭翠華時,其所餘其他財產已不足清償對 原告所負之債務,而害及原告對被告楊秀芳之系爭債權乙節 ,負舉證之責。惟查,原告就此並未為任何舉證,且依本院 依職權函調被告楊秀芳111至113年之財產資料,其積欠原告 債務既係因購買汽車分期付款而產生,而其所購買的車輛現 仍在被告楊秀芳的名下,此有上開財產資料在卷可稽(見本 院卷第17至27頁),則原告尚非不得就此汽車為拍賣,而受 償,其未舉證其是否已為之,而無法受償,本院礙難認定原 告就被告楊秀芳無資力一節,已盡舉證之責。 ㈢、再者,被告稱系爭不動產,實際出資人為訴外人李玉顏,並 依李玉顏的指示由被告劉鄭翠華代理購買等情,此有被告提 出之系爭不動產買賣契約及訴外人李玉顏匯款予被告楊秀芳 之匯款資料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7、59頁),而李玉顏為 被告的母親,家族間關於財產的處理,依母親的要求子女配 合辦理,亦所在多見,是以系爭不動產既非由被告楊秀芳所 出資,則非被告楊秀芳所有,難認其為所有權的移轉行為, 有所謂減少財產,而有害及原告的債權。 ㈣、綜上所述,原告既無法證明被告楊秀芳為系爭不動產的所有 權移轉時,已陷於無資力,復系爭不動產本非被告楊秀芳所 有,其為所有權的移轉,並未害及原告的債權,從而,原告 訴請撤銷被告2人間就系爭不動產所為之贈與債權行為及物 權行為,洵屬無據,不應准許。 四、綜上各節,被告間移轉系爭不動產非屬詐害債權行為,既如 前載,則原告依民法第244 條第1 項、第4 項規定,請求撤 銷被告間移轉系爭不動產之債權及物權行為,並請求塗銷所 有權移轉登記,均非有理,自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核與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無逐一論列之必要,併予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思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李家維 附表    編號 地/建號 1 屏東縣○○鄉○○段○000○號 2 屏東縣○○鄉○○段○0000000地號

2025-03-17

CCEV-113-潮簡-937-202503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