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郭書豪

共找到 182 筆結果(第 81-90 筆)

救再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訴訟救助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救再字第6號 聲 請 人 呂萬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霧峰分局及臺中市政府 環境保護局間訴訟救助事件,對中華民國113年8月26日本院113 年度救再字第1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聲請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行政訴訟法第98條之3第2項規定:「對於確定之裁定聲請再 審者,徵收裁判費新臺幣1千元。」第100條第1項規定:「裁 判費除法律別有規定外,當事人應預納之。其未預納者,審判 長應定期命當事人繳納;逾期未納者,行政法院應駁回其訴、 上訴、抗告、再審或其他聲請。」第278條第1項規定:「再審 之訴不合法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第283條規定: 「裁定已經確定,而有第273條之情形者,得準用本編之規定 ,聲請再審。」準此,聲請再審,應預先繳納法定裁判費,此 為必須具備之程式,若有欠缺且未遵依行政法院所定期限補正 者,即屬再審之聲請不備要件,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又依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09條之1規定:「 駁回訴訟救助聲請之裁定確定前,第一審法院不得以原告未繳 納裁判費為由駁回其訴。」於解釋上應以第一次聲請訴訟救助 之駁回裁定確定為限,以避免原告或聲請人透過不斷聲請訴訟 救助而遲滯訴訟程序之進行。 查本件聲請人對於本院000年度救再字第1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 ,因聲請人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審判長以民國000年9月24日 000年度救再字第6號裁定命於7日內補正,該裁定已於000年9 月30日送達聲請人,有上開本院命補繳裁判費裁定及送達證書 附卷可以證明(見本院卷第29頁、第33頁)。聲請人聲請訴訟 救助,業經本院以000年11月14日000年度救字第23號裁定駁回 其聲請,並已確定在案,有該裁定書及送達證書附卷為證(見 本院卷第37-41頁)。嗣本院再以高等行政訴訟紀錄科000年12 月16日通知命聲請人補繳裁判費,惟聲請人逾期迄未補正,有 本院高等行政訴訟紀錄科000年12月16日通知、送達證書及查 詢單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43-49頁)。雖聲請人於000年12月 27日再次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惟聲請人第1次訴訟救助聲請 案(即本院000年度救字第23號訴訟救助案),業經駁回確定 在案,本院即得審究聲請人是否業已繳納裁判費及起訴是否合 法等事項,並無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09條之 1規定之限制。況且,聲請人第2次聲請訴訟救助案,所提出之 ○○市○區中低收入戶證明書、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 清單、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戶籍謄本、郵政存簿 儲金簿、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及滯納金欠費明細表、合作金庫 銀行信貸可貸額度試算頁面、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0年度救字 第1號裁定及臺灣臺中地方法院000年4月1日中院平113司執酉 字第49479號執行命令等證據資料,均與本院000年度救字第23 號確定裁定駁回其第一次聲請訴訟救助時所提出之證據資料相 同,業經本院調取該事件卷宗核閱無訛。至聲請人補提之臺中 市政府112年9月15日府授社助字第00000000000號公告,僅係 關於臺中市000年度最低生活費、低收入戶審核標準、中低收 入戶審核標準及無扶養能力家庭財產一定金額之公告,顯非得 用以即時調查聲請人有何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信用等情事之 證據。聲請人經本院裁定駁回其訴訟救助之聲請確定後,仍未 提出能即時調查其有何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信用等情事之證 據,以獲得法院有利之認定,是其第2次訴訟救助之聲請,應 不在行政訴訟法第104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109條之1規定的保 障範圍之列。綜上,本件聲請人聲請再審未繳納裁判費,經審 判長定期命繳納逾期仍未繳納,其訴訟救助之聲請亦經本院駁 回確定,依據前揭說明,本件再審之聲請即屬不合法,應予駁 回。 依行政訴訟法第283條、第278條第1項、第104條,民事訴訟法 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審判長法官 劉錫賢 法官 郭書豪 法官 林靜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許騰云

2025-01-17

TCBA-113-救再-6-20250117-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民事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297號 原 告 陳真真 上列原告因民事事件,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一、行政訴訟法第105條第1項規定:「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 各款事項,提出於行政法院為之:一、當事人。二、起訴之 聲明。三、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第57條第1項第4、5 款規定:「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 項:……四、應為之聲明。五、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第 107條第1項第10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十、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又所謂起訴之聲明,為請求法院判決之事項,應具體明 確;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為起訴之聲明所由生之事實上 及法律上之主張。若起訴之聲明欠缺具體明確,或未對應起 訴之聲明表明其事實上及法律上之主張,其起訴即為不合程 式;經法院限期命補正而不補正或補正不完全者,起訴為不 合法。 二、經查,原告民國113年12月3日(本院收文日)提出起訴狀, 所列被告為「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庭溫文昌」,聲明為「民事 撤銷判決,訴外判決」,並載明略謂:我合法買的房子,何 可以冒充原告判我敗訴云云,略為對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 判決不服之意,未具體敘明請求法院判決之事項及原因事實 ,113年12月10日又提出起訴狀,聲明為「違反違法第171條 第1項,違反程序法,訴外判決」,核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對所欲起訴之被告究係以何種地位提起行政訴訟,乃至對於 被告起訴之訴訟類型、訴訟標的及原因事實均不明確,自有 補正之必要。 三、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依行政訴訟法第105條之規定 補正適格之被告、明確之起訴聲明,以及陳明其所欲提起訴 訟之訴訟類型、訴訟標的、原因事實及法律關係,得提起此 行政訴訟之法律上依據,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 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審判長法 官 劉錫賢 法 官 林靜雯 法 官 郭書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昱妏

2025-01-16

TCBA-113-訴-297-20250116-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更正土地登記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53號 原 告 黃敦義 上列上訴人因更正土地登記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2日本 院113年度訴字第53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一、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規定,向最高行政法院提 起之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 師為訴訟代理人,同條第3項規定:「第1項情形,符合下列 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 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 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 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政 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 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非 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 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 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第 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起或 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 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4 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是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當事人應委任律師為訴 訟代理人,上訴人未依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應先定期間命補 正;逾期未補正,亦未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3聲請行政法 院為其選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本件提 起上訴,未依前揭規定提出委任律師之委任狀。 二、茲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委任律師或前述 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逾期不補正者即駁回上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審判長法官 劉錫賢 法官 林靜雯 法官 郭書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昱妏

2025-01-16

TCBA-113-訴-53-20250116-2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都市計畫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139號 原 告 李揚武 胡束琴 李寶原 李國得 陳顯彰 陳白月娥 宋雙年 王謝燕 王清泉 李淑惠 李駿青 蔡王淑惠 施棟強 王吳揄 王楊月英 謝木火 呂碧蓮 施文加 楊黎春 魏平和 謝烱燿 鄭綉緞 陳昭賢 呂鉄男 劉貴美 被 告 彰化縣政府 代 表 人 王惠美 訴訟代理人 林民凱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都市計畫事件,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1款規定,高等行政法院管轄 之環境保護、土地爭議之第一審通常訴訟程序事件、都市計 畫審查程序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人應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第4項規定:「第1項各款事件,非 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 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 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第 2款或第3款規定。」第5項規定:「前2項情形,應於提起或 委任時釋明之。」第7項規定:「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 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4 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 二、司法院依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2項規定授權訂定之「行政 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1款強制律師代理事件適用範圍辦 法」(下稱適用範圍辦法)第3條第3款規定:「下列土地爭 議之訴訟事件,當事人在高等行政法院第一審通常訴訟程序 ,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都市計畫法:有關徵收 、區段徵收、市地重劃或徵收補償價額之爭議事件。……」其 立法理由為:「土地爭議所生之行政訴訟事件,種類繁多且 難易程度不一,依其爭議性質,屬影響層面廣泛、具有複雜 性及法律專業性,或影響人民權益重大者,對於專業知識與 能力之要求更高,訴訟程序由律師代理,較能順利進行。為 使此類訴訟之訴訟程序有效率地進行,同時兼顧當事人費用 負擔及接近使用法院之權利,爰明定本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 1款強制律師代理之土地爭議事件範圍。」 三、經查:原告提起本件都市計畫事件行政訴訟,屬行政訴訟法 第49條之1第1項及適用範圍辦法第3條第3款規定之強制律師 代理事件,惟原告並未委任律師或符合資格者為訴訟代理人 ,亦未敘明有何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事由。本院於 民國113年10月31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送達之日起14日內補 正,該裁定業送達原告等人,此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惟原 告等迄仍未補正合法代理之委任狀,其起訴難認合法,應予 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結論:原告之訴為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審判長法官 劉錫賢 法官 林靜雯 法官 郭書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抗告(須依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但符合下列情 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 者,得不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㈠、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昱妏

2025-01-16

TCBA-113-訴-139-20250116-2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請求讓售國有土地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113號 原 告 李晉仲 李州勳 被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代 表 人 趙子賢 訴訟代理人 蔣志明 律師 複 代理 人 楊榮富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讓售國有土地事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理 由 一、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 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事 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行政訴訟法第229條第1項 、第2項第3款規定:「(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 ,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第2項)下列各款 行政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本章所定之簡易程 序:……三、其他關於公法上財產關係之訴訟,其標的之金額 或價額在新臺幣(下同)50萬元以下者。」第3條之1則規定 :「本法所稱高等行政法院,指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 庭;所稱地方行政法院,指高等行政法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第13條第1項亦明定:「對於公法人之訴訟,由其公務所 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其以公法人之機關為被告時,由該 機關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二、本件原告主張坐落南投縣中寮鄉先驅段226地號土地(下稱 系爭土地,重測後為樟平段471地號)為被告管理之國有土 地,原告之父親李清月、李清沂曾於民國100年3月間依國有 財產法第52條之2規定向被告申請讓售,經被告以系爭土地 現狀為種植檳榔、香蕉,與上揭規定要件不符,以101年6月 6日台財產中投二字第1012001367號函(下稱被告101年6月6 日函)註銷其申購案。李清月於110年3月14日死亡,原告於1 11年12月26日以「申請更正書暨陳情書」向被告申請依行政 程序法第129條前段規定撤銷或變更被告101年6月6日函,並 請求依國有財產法第52條之2規定續行讓售系爭土地,經被 告以112年2月20日台財產中投二字第11225007000號函復。 原告不服,提起訴願,經訴願決定以該函文並非行政處分為 不受理,於是提起本件行政訴訟,起訴狀原聲明(一)原處分 及訴願決定均撤銷。(二)被告應按94年國基租字第49號國有 基地租賃契約書行為時國產法第52條之2審查確認,及釋字 第772號准予讓售系爭建築基地行政處分。嗣於本院準備程 序更正聲明(二)為:被告應依原告111年12月26日之申請作 成准予重開行政程序,並准予讓售系爭土地之行政處分。 三、按「非公用財產類之不動產,於民國35年12月31日以前已供 建築、居住使用至今者,其直接使用人得於民國104年1月13 日前,檢具有關證明文件,向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或所屬分支 機構申請讓售。經核准者,其土地面積在五百平方公尺以內 部分,得按第一次公告土地現值計價。」國有財產法第52條 之2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聲明請求被告重開行政程序(101年 6月6日台財產中投二字第1012001367號註銷申購案),並依 國有財產法第52條之2規定讓售坐落南投縣中寮鄉先驅段226 地號國有土地(重測後為樟平段471地號),核屬關於公法 上財產關係之訴訟,經被告陳報該土地第一次公告土地現值 每平方公尺為5元計價,倘經核准讓售,該土地價金總計為3 ,750元(750平方公尺*5元),有土地謄本附卷可憑(本院卷第 115、467頁)。則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在50萬元以下,依上述 規定,應由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原告向 無管轄權之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起訴,顯係違誤,爰依職權 裁定移送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審判長法 官 劉錫賢               法 官 林靜雯                法 官 郭書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抗告(須依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但符合下列情 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 者,得不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㈠、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昱妏

2025-01-16

TCBA-113-訴-113-20250116-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187號 原 告 景龍江 被 告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臺中工務段 代 表 人 朱我帆 上列當事人間因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事件,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行政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三、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 第3款定有明文。次按自然人、法人、中央及地方機關、非 法人之團體,有當事人能力,行政訴訟法第22條定有明文。 再按行政程序法第2條第2項規定:「本法所稱行政機關,係 指代表國家、地方自治團體或其他行政主體表示意思,從事 公共事務,具有單獨法定地位之組織。」是否為行政機關, 應以有無單獨之組織法規、有無獨立之編制、預算及有無印 信之標準判定之,三者皆具備之組織體為行政機關,否則即 屬內部單位,欠缺行政訴訟之當事人能力。 二、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第4條:「臺鐵公司得視 業務需要於國內、外設分公司或其他分支機構。臺鐵公司分 支機構之類型與定位,另由交通部定之。」國營臺灣鐵路股 份有限公司分支機構類型與定位第1條:「國營臺灣鐵路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鐵公司)分設北區營運處、中區營運 處、南區營運處、東區營運處,以縮短指揮鏈及加強客貨營 運、設施設備之維修養護及購置、行車運轉、工程協調、工 安職安維護等業務之地區性整合,以即時應變當地緊急災害 事故,並落實責任中心。」第2條「除前點分支機構外,臺 鐵公司另分設附業營運處、資產開發處,以增裕營收,善用 運輸本業優勢積極發展具特色之多角化事業及活化龐大資產 ,開創財源。」第15條第1項:「臺鐵公司成立之日,隨同業 務轉調臺鐵公司,依原適用之交通事業人員任用條例或公務 人員任用法律繼續任用,仍具公務人員身分者(以下簡稱繼 續任用人員),其考試、任用、薪(俸)給、陞遷、保障、 考成(績)、服務、獎懲、訓練進修、保險、退休、資遣、 撫卹、福利、結社、勞動條件及其他權益等事項,除本條例 另有規定外,仍依其各該相關法令辦理,並適用原機構之組 織法規,於首長以外之職務範圍內,依規定辦理陞遷及銓敘 審定。但不能依原適用之公務員有關法令辦理之事項,由行 政院會同考試院另定辦法行之。」 三、依上開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國營臺灣鐵路 股份有限公司分支機構類型與定位等規定,交通部臺灣鐵路 管理局於民國(下同)113年1月1日改制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臺鐵公司),設置附業營運處、資產開發處、 北區營運處、中區營運處、南區營運處、東區營運處等六個 分支機構,本件原告起訴之被告「國營臺鐵股份有限公司臺 中工務段」非上開分支機構所屬,已經劃分為派出單位,不 具單獨組織法規,亦未有獨立之人員編制及獨立預算,並據 臺鐵公司陳明,且有組織圖可稽(本院卷第107頁),足認被 告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臺中工務段僅屬臺鐵公司內部 單位,非能代表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為表示意思,即 不具有行政訴訟法上之當事人能力,其訴為不合法,應以裁 定駁回。 四、結論:原告之訴為不合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審判長法 官 劉錫賢               法 官 林靜雯                法 官 郭書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抗告(須依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但符合下列情 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 者,得不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㈠、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昱妏

2025-01-16

TCBA-113-訴-187-20250116-2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訴字第187號 原 告 景龍江 被 告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杜微 訴訟代理人 楊亭寬 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因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事件,原告提起行政 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於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理 由 一、行政訴訟法第13條第2項:「對於私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 人之團體之訴訟,由其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行政法 院管轄。」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 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 18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國營臺灣鐵路 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第15條第1項:「臺鐵公司成立之日, 隨同業務轉調臺鐵公司,依原適用之交通事業人員任用條例 或公務人員任用法律繼續任用,仍具公務人員身分者(以下 簡稱繼續任用人員),其考試、任用、薪(俸)給、陞遷、 保障、考成(績)、服務、獎懲、訓練進修、保險、退休、 資遣、撫卹、福利、結社、勞動條件及其他權益等事項,除 本條例另有規定外,仍依其各該相關法令辦理,並適用原機 構之組織法規,於首長以外之職務範圍內,依規定辦理陞遷 及銓敘審定。但不能依原適用之公務員有關法令辦理之事項 ,由行政院會同考試院另定辦法行之。」 二、緣原告應民國112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考試佐級養 路工程類科錄取,分配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於113年1月1 日改制為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鐵公司)臺中 工務段接受實務訓練,訓練期間112年11月14日至113年3月1 3日止,期間臺中工務段依據依公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實務 訓練輔導要點(下稱輔導要點)第6點及第7點規定,於113年1 月19日訪談原告,並作成「訪談及員工關懷紀錄」與「實務 訓練表現未達基本要求個別會談紀錄表」,惟原告迄至實務 訓練期滿,仍經臺中工務段評定實務訓練成績為48分不及格 ,並由臺鐵公司函報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下稱保訓 會)核處。嗣經保訓會依公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訓練辦法(下 稱訓練辦法)規定及112年特種考試交通事業鐵路人員考試錄 取人員訓練計畫(下稱112年訓練計畫),及綜整相關事證資 料及訪談結果,依訓練辦法第9條、第10條、第11條之1、第 39條第3項、第40條之1第1項、第44條第1項第7款及112年訓 練計畫第19點第2款、第20點第1款第7目規定,以113年6月3 日公評字第0000000000號函核定原告實務訓練成績為不及格 ,並廢止受訓資格(本院卷第53-55頁)。 三、原告起訴主張略以: (一)原告於臺中工務段實務訓練期間,因臺中工務段人事室職員 劉建志,夥同大甲分駐所領班即輔導員洪家隆、工務段段長 朱我帆等3人,明知無依輔導要點第6點及第7點規定進行個 人會談,卻基於偽造公文書之犯意聯絡,偽造113年1月19日 「實務訓練表現未達基本要求個別會談紀錄表」之公文書, 犯行明確。原告已於113年6月21日以申請書向被告請求確認 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或不存在,經被告113年7月1日中工 人字第0000000000號函實質審查並非無效,已踐行行政訴訟 法第6條第2項之先行程序。 (二)聲明:1、否准確認中華民國113年1月19日「實務訓練表現 未達基本要求個別會談紀錄表」之公文書與中華民國113年1 月19日「實務訓練期中個別會談紀錄表」之公文書(即國營 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臺中工務段中華民國113年7月1日中 工人字第0000000000號函),應予撤銷。2、請求確認中華民 國113年1月19日「實務訓練表現未達基本要求個別會談紀錄 表」之公文書與中華民國113年1月19日「實務訓練期中個別 會談紀錄表」之公文書,公法上法律關係不成立或不存在。 四、經查,原告追加起訴以臺鐵公司為被告,提起本件行政訴訟 ,而被告所在地設在臺北市中正區,依行政訴訟法第13條第 2項之規定,本件應屬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管 轄,且原告亦聲請移轉至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爰依法移送於 其管轄法院,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審判長法 官 劉錫賢               法 官 林靜雯                法 官 郭書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抗告(須依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但符合下列情 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 者,得不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㈠、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昱妏

2025-01-16

TCBA-113-訴-187-20250116-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聲字第30號 聲 請 人 顏子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間政府資訊公開事件( 本院113年度訴字第82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 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前3條所定法庭之 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及第90條之3分別定有明文 。又前揭規定,依行政法院組織法第47條規定,於行政法院準 用之。另司法院依前揭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3授權訂定之法庭 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及第12條規定 :「(第1項)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 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 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第2項)法院受理前項聲 請,如認符合聲請人要件,並在聲請期間內提出,且就所主張 或維護法律上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令另有排除規定外,應予 許可。」「本辦法之規定,於其他法院組織法有準用本法之規 定者,亦適用之。」另參諸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之立法理由 明揭:「……二、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為訴訟資料之一部分,為 提升司法品質,增進司法效能,並參考行政程序法第46條第1 項但書規定,允宜賦予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 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得於開庭後相當期間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以維其訴訟權益;又 為使訴訟資源合理有效運用,避免訴訟資料長期處於不確定而 影響裁判安定性,爰於第1項前段明定上開聲請權人得於開庭 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為之。……。三、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載有在庭陳述人員之錄音或錄影資訊,涉及他人個資,為 兼顧法庭公開與保護個人資訊之衡平性,避免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遭人惡意使用(例如:提供娛樂之用,或上網供不特定人 點閱收聽),仍應由法院審酌其聲請是否具有法律上利益而為 許可與否之決定。」由以上立法沿革及立法理由,可知法庭開 庭之錄音既為訴訟資料之一部分,且有輔助書記官製作筆錄之 功能。法院組織法雖允許對外提供錄音光碟,惟審視錄音內容 包括所有在庭之人之陳述及法庭活動之音訊,部分尚涉及個資 ,權衡法庭公開與個資之保護,嚴其聲請要件為:聲請人限於 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聲請原因須為主張或維護 其法律上利益所必要、程序上必須經聲請人敘明其原因、聲請 期限為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是應敘明「因主張 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具體理由,由法院就具體個案審酌是 否具必要性及正當合理之關聯,為許可與否之裁定,而非一經 聲請,只要不具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2項、第3項所定不予 許可或限制交付之情形,法院即應准許(最高行政法院105年 度裁字第143號、第561號及110年度抗字第157號裁定意旨參照 )。 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交付本院113年度訴字第82號政府資訊公 開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26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 於聲請狀內記載略以言詞辯論期日時間緊迫,當庭筆錄未跟上 ,需要錄音光碟作校正云云。依前揭說明,聲請人提出聲請應 有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所必要之原因,且必須敘明之,惟 本件聲請人聲請法庭錄音,核其聲請理由,係對本院於系爭庭 期筆錄完整性有所疑義,惟聲請人已聲請電子卷證檔案,已得 就系爭庭期筆錄完整性進行核對,聲請人訴訟權已獲得保障, 並無損其法律上利益,此有原告電子卷證檔案聲請書(見本院 113年度訴字第82號卷第387頁)在卷可稽。聲請人復未有其他 具體敘明有何必須取得包含其他到庭陳述者個人資料之系爭庭 期錄音光碟,始得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其他正當理由, 難認其聲請交付系爭庭期錄音光碟,係出於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所必要。是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之本件聲請於法 未合,應予駁回。 結論:聲請無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審判長法官 劉錫賢 法官 郭書豪 法官 林靜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抗告(須依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但符合下列情 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 者,得不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㈠、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書記官 許騰云

2025-01-16

TCBA-113-聲-30-20250116-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二庭 113年度聲字第28號 聲 請 人 蕭裕民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及臺中市政府間陳 情等事件(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6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聲 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前3條所定法庭之 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及第90條之3分別定有明文 。又前揭規定,依行政法院組織法第47條規定,於行政法院準 用之。另司法院依前揭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3授權訂定之法庭 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第2項及第12條規定 :「(第1項)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 維護其法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 理由,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第2項)法院受理前項聲 請,如認符合聲請人要件,並在聲請期間內提出,且就所主張 或維護法律上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令另有排除規定外,應予 許可。」「本辦法之規定,於其他法院組織法有準用本法之規 定者,亦適用之。」另參諸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之立法理由 明揭:「……二、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為訴訟資料之一部分,為 提升司法品質,增進司法效能,並參考行政程序法第46條第1 項但書規定,允宜賦予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 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得於開庭後相當期間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以維其訴訟權益;又 為使訴訟資源合理有效運用,避免訴訟資料長期處於不確定而 影響裁判安定性,爰於第1項前段明定上開聲請權人得於開庭 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為之。……。三、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載有在庭陳述人員之錄音或錄影資訊,涉及他人個資,為 兼顧法庭公開與保護個人資訊之衡平性,避免法庭錄音或錄影 內容遭人惡意使用(例如:提供娛樂之用,或上網供不特定人 點閱收聽),仍應由法院審酌其聲請是否具有法律上利益而為 許可與否之決定。」由以上立法沿革及立法理由,可知法庭開 庭之錄音既為訴訟資料之一部分,且有輔助書記官製作筆錄之 功能。法院組織法雖允許對外提供錄音光碟,惟審視錄音內容 包括所有在庭之人之陳述及法庭活動之音訊,部分尚涉及個資 ,權衡法庭公開與個資之保護,嚴其聲請要件為:聲請人限於 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聲請原因須為主張或維護 其法律上利益所必要、程序上必須經聲請人敘明其原因、聲請 期限為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是當事人之聲請除 受自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之時間限制外,並應敘明 「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具體理由,由法院就具體個 案審酌是否具必要性及正當合理之關聯,為許可與否之裁定, 而非一經聲請,只要不具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2項、第3項 所定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之情形,法院即應准許(最高行政法 院105年度裁字第143號、第561號及110年度抗字第157號裁定 意旨參照)。 復按憲法第16條規定人民有訴訟之權,訴訟權之具體內涵係由 立法者以法律自由形成建構之訴訟制度加以實現,而如何保障 及便利人民行使其訴訟權,依行政訴訟法第96條第1項之規定 ,當事人藉由訴訟文書之利用,已得直接確保當事人攻擊防禦 之訴訟權能獲得具體之實現。另依行政訴訟法第130條第2項規 定:「關係人對於筆錄所記有異議者,行政法院書記官得更正 或補充之。如以異議為不當,應於筆錄內附記其異議。」可知 訴訟關係人對於筆錄所記有異議時,書記官應為核對,經核對 結果,如認筆錄確有誤記或遺漏者,應即依錄音更正或補充, 已對筆錄記載之更正或補充有所規範。據此可知人民訴訟權之 保障,尚與法院是否應無條件准許交付法庭錄音光碟間無直接 必然關係,且亦無從因公開法庭之審理方式而得當然導出當事 人享有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之請求權。 再按有關法庭錄音光碟之發給,衡諸維護人性尊嚴與尊重人格 自由發展,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核心價值。隱私權雖非憲法 明文列舉之權利,惟基於人性尊嚴與個人主體性之維護及人格 發展之完整,並為保障個人生活私密領域免於他人侵擾及個人 資料之自主控制,隱私權乃為不可或缺之基本權利,而受憲法 第22條所保障,其中就個人自主控制個人資料之資訊隱私權而 言,乃保障人民決定是否揭露其個人資料、及在何種範圍內、 於何時、以何種方式、向何人揭露之決定權,並保障人民對其 個人資料之使用有知悉與控制權及資料記載錯誤之更正權(司 法院釋字第603號解釋意旨參照)。而聲紋為人之生理特徵, 乃重要之個人資訊,個人對其聲紋資訊之自主控制,受資訊隱 私權之保障,法庭錄音光碟所記錄、留存之聲音,事涉當事人 、證人或其他關係人之聲紋,係屬重要之個人資料。 經查,本件聲請人聲請交付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6號陳情等事件 於民國113年7月23日準備程序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聲請意旨 略以依行政訴訟法第130條第2項規定,聲請人有權對筆錄提出 異議,且必須是根據當庭錄音才有辦法核對法院處置之是否適 當,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規定明確保障當事人獲知法庭錄音 的權益,只要沒有聲紋外流及個人資料保護問題,當事人有具 體合法理由即應提供,系爭庭期筆錄有多處不正確,影響聲請 人權益,聲請人聲請取得系爭庭期錄音光碟並聲請閱卷,當日 在本院閱卷室核對完即陳報附卷並繳回錄音檔,即無惡意使用 之疑慮云云。經本院依聲請人前次交付法庭錄音光碟聲請意旨 (本院113年度聲字第23號裁定),業已更正系爭庭期筆錄之 記載,其餘部分經核認記載無誤,經本院審酌後,不具交付系 爭庭期法庭錄音光碟予聲請人之必要性,法庭錄音內容包括所 有在庭之人之陳述及法庭活動之音訊,部分尚涉及個人資料, 聲請人係因質疑系爭庭期筆錄之正確性而聲請交付系爭庭期法 庭錄音光碟,與在庭之人聲紋資訊之個人資料保護相權衡,聲 請人聲請系爭庭期法庭錄音檔之必要性必然因此降低,且本院 已依系爭庭期法庭錄音檔進行筆錄之更正及補充,聲請人訴訟 權已獲得保障,並無損其法律上利益,因本件經本院核對更正 筆錄後聲請人訴訟權已獲得保障,自無許可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之必要性及正當合理之關聯,至於聲請人所提聽取系爭庭期錄 音光碟方式,並無相關法律依據,本院自不得為之。再者,依 前開說明,並非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之聲請只要不具法院組織法 第90條之1第2項、第3項所定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之情形,法 院即應准許,經本院審酌後認本件聲請不具必要性及正當合理 之關聯,仍不予准許。綜上所述,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聲請人 之本件聲請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結論:聲請無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審判長法官 劉錫賢 法官 郭書豪 法官 林靜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經本院 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抗告(須依對造人數附具繕本)。 抗告時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並提出委任書,但符合下列情 形者,得例外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得不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之情形 所需要件 ㈠符合右列情形之一 者,得不委任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 2.稅務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會計師資格 。 3.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㈡非律師具有右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 1.當事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者。 2.稅務行政事件,具備會計師資格。 3.專利行政事件,具備專利師資格或依法得為專利代理人。 4.當事人為公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公法上之非法人團體時,其所屬專任人員辦理法制、法務、訴願業務或與訴訟事件相關業務。 是否符合㈠、㈡之情形,而得為強制律師代理之例外,當事人應於提起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並提出㈠、㈡所示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及委任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許騰云

2025-01-15

TCBA-113-聲-28-20250115-1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存在等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高等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3年度訴字第298號 抗 告 人 巫琨瑞 上列抗告人因與相對人彰化縣溪湖地政事務所、彰化縣政府及內 政部間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存在等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 2日本院113年度訴字第29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一、按行政訴訟法第58條第1項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 代表人、管理人或訴訟代理人應於書狀內簽名或蓋章;其以 指印代簽名者,應由他人代書姓名,記明其事由並簽名。」 第98條之4規定:「抗告,徵收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000 元。」準此,抗告人提起抗告應於抗告狀內簽名或蓋章,並 繳納裁判費1,000元,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又按「下列各款事件及其程序進行中所生之其他事件,當事 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三、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 事件。」「第1項情形,符合下列各款之一者,當事人得不 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具備法官、檢察官、律師資格或為教育部審定合 格之大學或獨立學院公法學教授、副教授。二、稅務行政事 件,當事人或其代表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 項第1款規定之資格。三、專利行政事件,當事人或其代表 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具備前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資格。 」「第1項各款事件,非律師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案之 行政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訴訟代理人:一、當事人之配 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具備律師資格。二、 符合前條第2項第1款、第2款或第3款規定。」「前2項情形 ,應於提起或委任時釋明之。」「原告、上訴人、聲請人或 抗告人未依第1項至第4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4 項規定委任,行政法院認為不適當者,應先定期間命補正。 逾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9條之3為聲請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行政訴訟法第49條之1第1項第3款、第3項、第4項、第5 項及第7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抗告人對於本院114年1月2日113年度訴字第298號裁定提 起抗告,屬「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之事件,因抗告人未據 繳納裁判費,亦未依規定提出有抗告人簽名或蓋章之抗告狀 及委任律師或前述得為訴訟代理人者之委任狀。茲命抗告人 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裁判費,並補正抗告狀及委 任狀,逾期不補繳、不補正即駁回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審判長法官 沈 應 南 法官 郭 書 豪 法官 陳 怡 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許 巧 慧

2025-01-13

TCBA-113-訴-298-20250113-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