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黃丞蔚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81-90 筆)

壢簡
中壢簡易庭

確認抵押債權不存在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1367號 上訴人 即 被 告 江新景 訴訟代理人 湯偉律師 被上訴人即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庭禎 訴訟代理人 林益瑤 官小琪 梁懷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抵押債權不存在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 4年2月13日本院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幣4,200元 ,逾期未繳納上訴費用或繳納不完全,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   訴,依第七十七條之十三及第七十七條之十四規定,加徵裁   判費十分之五。」同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復依 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之規定,上開規定對於簡易程序之第 一審裁判上訴時準用之。又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 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13日所為第一審判 決提起上訴,觀其上訴聲明第1項係請求原判決不利於上訴 人之部分廢棄,而原判決僅判決上訴人部分敗訴,上訴人即 係僅就原判決敗訴部分上訴。是本件上訴人就原判決敗訴部 分上訴,其上訴利益應為新臺幣(下同)20萬元。又裁判費之 徵收標準提高,並於114年1月1日施行,觀本件上訴人具狀 提起上訴之日期為114年3月5日,此有本院收文戳章在卷可 考,是依前開規定,本件裁判費之徵收仍應以修正施行後之 標準徵收,是本件應徵第二審裁判費為4,200元,茲上訴人 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 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上訴利益之部分如有不服,得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7

CLEV-113-壢簡-1367-20250317-2

壢簡
中壢簡易庭

返還租金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994號 上訴人 即 被 告 高得欽 高得翔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郭志偉律師 被上訴人即 原 告 精礦循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舜華 訴訟代理人 林暐程律師 唐嘉瑜律師 蔣昕佑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金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20 日本院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幣4萬2,43 9元,逾期未繳納上訴費用或繳納不完全,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   訴,依第七十七條之十三及第七十七條之十四規定,加徵裁   判費十分之五。」同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復依 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之規定,上開規定對於簡易程序之第 一審裁判上訴時準用之。又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 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20日所為第一審判 決提起上訴,觀其上訴聲明第1項係請求原判決不利於上訴 人部分廢棄,而原判決僅判決上訴人部分敗訴,上訴人即係 僅就原判決敗訴部分上訴。是本件上訴人就原判決敗訴部分 上訴,其上訴利益應為新臺幣(下同)228萬123元。又裁判費 之徵收標準提高,並於114年1月1日施行,觀本件上訴人具 狀提起上訴之日期為114年3月7日,此有本院收文戳章在卷 可考,是依前開規定,本件裁判費之徵收仍應以修正施行後 之標準徵收,是本件應徵第二審裁判費為4萬2,439元,茲上 訴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 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上訴利益之部分如有不服,得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7

CLEV-113-壢簡-994-20250317-2

壢簡
中壢簡易庭

返還工程款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1734號 上訴人 即 被 告 萬事通環保工程行即鄭如純 被上訴人即 原 告 周金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工程款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20 日本院所為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補繳上訴裁判費新臺幣2,250元 ,逾期未繳納上訴費用或繳納不完全,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 訴,依第七十七條之十三及第七十七條之十四規定,加徵裁 判費十分之五。」同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上訴不合程式 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復依 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之規定,上開規定對於簡易程序之第 一審裁判上訴時準用之。又裁判費之徵收,以為訴訟行為( 如:起訴、上訴)時之法律規定為準。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2月20日所為第一審判 決提起上訴,觀其上訴聲明第1項係請求原判決廢棄,而原 判決僅判決上訴人部分敗訴,上訴人即係僅就原判決敗訴部 分上訴。是本件上訴人就原判決敗訴部分上訴,其上訴利益 應為新臺幣(下同)9萬元。又裁判費之徵收標準提高,並於1 14年1月1日施行,觀本件上訴人具狀提起上訴之日期為114 年3月10日,此有本院收文戳章在卷可考,是依前開規定, 本件裁判費之徵收仍應以修正施行後之標準徵收,是本件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為2,250元,茲上訴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上訴利益之部分如有不服,得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部分,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7

CLEV-113-壢簡-1734-20250317-2

壢秩聲
中壢簡易庭

聲明異議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壢秩聲字第3號 移送機關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 異 議 人 姜兆澮 異 議 人 龔瑞蓮 上列異議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對於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中壢分局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10日所為之處分(中警分刑字第11 30117351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處分意旨略以:異議人姜兆澮自民國113年12月21日22時1 4分許迄今、異議人龔瑞蓮自113年12月23日18時7分許迄今 ,進出桃園市○○區○○街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大門時 均長期甩門製造噪音,經鄰居具名檢舉並提供監視錄影畫面 ,足認異議人姜兆澮、龔瑞蓮所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 條第3款,爰依法各裁處罰鍰新臺幣(下同)2,000元等語。 二、聲明異議意旨略以:  ㈠異議人姜兆澮:伊下班返回系爭房屋已半夜,伊開門時已盡 量小聲,然系爭房屋大門係電子機械鎖,本即會發出聲響, 且夜深人靜時開門聲會被放大等語。  ㈡異議人龔瑞蓮:伊並無甩門製造噪音,該彈跳聲係電子門鎖 本身會發出之聲響,係屬正常之開關門聲音。另監視器收音 之音量可人為調控,以此認定有失公允等語。 三、按製造噪音或深夜喧嘩,妨害公眾安寧者,處6,000元以下 罰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第3款定有明文。又該條所稱 噪音,係指噪音管制法令規定之管制標準以外,不具持續性 或不易量測而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違反社會秩序 維護法案件處理辦法第11條亦定有明文。據此,足認上開社 會秩序維護法條文所處罰之「噪音」,與噪音管制法第3條 規定「本法所稱噪音,指超過管制標準之聲音。」不同,並 不以超過管制標準之聲音為限,而係以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 寧為要件。次按是否妨害公眾安寧,應視噪音來源所處之環 境及一般社會觀念是否容許為斷。所謂公眾,係指不特定或 特定多數人而言,故如所製造之噪音,妨害不特定人或特定 多數人之安寧,且難以忍受者,即可認為妨害公眾安寧。 四、經查:  ㈠依證人傅旺枝提供之監視器影像畫面,異議人姜兆澮、龔瑞 蓮進出系爭房屋大門時,系爭房屋大門確有開啟門鎖之聲響 及大門之碰撞聲,此有本院勘驗筆錄在卷可佐,是此部分事 實,首堪認定。  ㈡異議人姜兆澮部分   依常人之正常作息活動時間觀之,日間與晚間,係活動時間 ,故發出聲響之機會與音量均較高,是在此時段,他人對聲 響有較大之容忍度。至夜間時段,係休息時間,為免干擾他 人休息,自身就活動聲響負有較高之注意義務,以避免製造 過大聲響干擾他人。揆諸證人傅旺枝提供之監視器影像畫面 ,異議人姜兆澮出入系爭房屋時點常為凌晨,此有本院勘驗 筆錄在卷可稽,是依前開說明,異議人姜兆澮自負有較高之 注意義務,以避免製造過大聲響干擾他人,然觀之監視器影 像畫面,異議人姜兆澮晚間時段返回系爭房屋與夜間時段返 回系爭房屋之開關門行為均相同,未見其因夜間時段返回系 爭房屋,而於開關門時有較為緩慢或放輕之舉,是異議人姜 兆澮辯稱伊開門時已盡量小聲,夜深人靜時開門聲本即會被 放大(見本院卷第4頁)等語,自無可採。是異議人姜兆澮 開啟系爭房屋大門所發出之聲響確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 足認屬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第3款所稱之製造噪音行為甚 明。  ㈢異議人龔瑞蓮部分   觀之現今公寓大廈多為集合式住宅,而集合式住宅隔音效果 本較獨立式住宅為差,是住戶就生活音量之調整當應考量住 宅性質。查系爭房屋係集合住宅,各住戶在生活及空間使用 上關係緊密,為防止生活行為相互干擾,住戶間本應注意並 防免其生活行為所生之聲響影響其他住戶。而依鄰居即證人 傅旺枝、證人林鳳鶯及證人傅文威警詢中證稱:渠等已向異 議人龔瑞蓮反應開關門聲音過大,然異議人龔瑞蓮並未改善 (見本院卷第27、30及33頁)等語,足見異議人龔瑞蓮明知 其開關系爭房屋大門聲響已影響其他住戶,然未降低開啟系 爭房屋大門之音量而未盡防止噪音發生之義務,自難辭其究 。再審酌我國民情,如非已超逾合理之限度,常採息事寧人 之態度,若非噪音干擾已達難以忍受之情,多不致於向警方 檢舉,可見異議人龔瑞蓮開關系爭房屋大門所發出之聲響確 已影響附近住戶安寧,且達令人不堪長時間忍受之程度。是 異議人龔瑞蓮開啟系爭房屋大門之聲響業已妨害他人生活安 寧,足認屬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第3款所稱之製造噪音行 為甚明。至異議人龔瑞蓮抗辯監視器收音之音量可人為調控 (見本院卷第7頁)等語,然未提出相關證據資料供本院審 酌,自難認其抗辯可採。  ㈣綜上,本件異議人所製造之噪音聲響,均已影響附近住戶之 安寧,而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是原處分機關依違反社會秩 序維護法第72條第3款之規定,各裁處罰鍰2,000元,於法並 無不合。異議人猶執前詞聲明異議指摘原處分不當,為無理 由,應予駁回。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7條第2項前段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2

CLEM-114-壢秩聲-3-20250312-1

壢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小字第293號 原 告 吳明儀 被 告 王珮津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之 規定,於小額程序亦適用之。 二、本件原告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觀諸伊起訴狀之訴之聲明欄 詳載「依民法第363條買賣標的之物,有瑕疵者,買受人得 就有瑕疵之物為解除,退回價金」,伊之事實理由欄前段大 致講述伊發現兩造間買賣標的物即冰箱有漏水瑕疵時,伊之 處理經過;末段則稱:因所收受之冰箱有漏水瑕疵情形,被 告不願意退貨,始提告損害賠償等語,而認原告應係本於兩 造間之買賣契約關係及債務不履行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返 還價金及賠償伊所受之損害,而被告之住所位在臺南市,此 有被告戶役政資料查詢結果可稽(見本院個資卷),故本件 非屬本院之轄區,揆諸上開規定,應將本件移送至有管轄權 之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2

CLEV-114-壢小-293-20250312-1

壢保險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保險小字第164號 原 告 兆豐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梁正德 訴訟代理人 黃正中 被 告 廖錦房(已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三、 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 3款定有明文。次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 」,民法第6條定有明文,「有權利能力者,有當事人能力 」,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規定甚明,是以當事人若於起 訴前死亡,即因喪失權利能力,而無訴訟上之當事人能力, 自不能再為訴訟之當事人,他造亦不能對於已死亡之人提起 訴訟。 二、本件原告起訴日為民國114年1月20日,此有本院收文收狀章 在卷可佐,被告廖錦房於113年12月14日死亡,此有被告戶 役政連結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考。從而,本件被告 於原告起訴前已死亡,亦無民事訴訟當事人能力,此項情形 為無法補正之事項,揆諸前揭說明,原告之訴難認為合法, 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1

CLEV-114-壢保險小-164-20250311-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壢簡字第2233號 原 告 賴亞君 被 告 黃仲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之法院不能 行使職權者,由其居所地之法院管轄。又訴訟之全部或一部 ,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 其管轄法院,此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分別 定有明文。而依一定之事實,足認以久住之意思,住於一定 之地域者,即為設定其住所於該地,為民法第20條所明定, 是我國民法關於住所之設定,兼採主觀主義及客觀主義之精 神,必須主觀上有久住一定地域之意思,客觀上有住於一定 地域之事實,該一定之地域為住所,故本不以戶籍為唯一標 準。 二、經查:原告起訴被告損害賠償事件,而被告設籍在屏東○○○○ ○○○○○,此有其戶役政查詢個人基本資料可稽,且原告起訴 時,被告已在法務部○○○○○○○○○○○執行,其徒刑期間至民國1 15年2月14日,顯見被告此段期間無自由決定其住所之可能 性,且起訴時即無實際居住於該設戶籍之戶政事務所之事實 ,兼以其於起訴時已經入監,而在上開竹田分監服刑停留, 生活起居亦在該處,被告在日常作息活動慣常現居地管轄法 院應訴,最稱便利,於被告欲到庭時,押提解其到院亦較便 利,且有相對之安全性,對被告訴訟程序上之保障亦較完備 。經函命原告陳明本院有無管轄權或被告戶籍地管轄權意見 後(見本院卷第12頁),未經原告陳明,且遍觀原告所提起 訴狀或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2年度偵字第17624號併 辦意旨書之內容,亦無從認定本件有何侵權行為地或侵權行 為結果地位在本院轄區,再者,原告住所亦位在新北市板橋 區,然衡量我國交通便利,自不能以原告住所地或其日常生 活地認定侵權行為發生時,原告即在伊之住所地或其日常生 活地,從而,認為本院對於本件並無管轄權,並揆諸前揭規 定及說明,認為將本件移轉管轄至被告現所在地管轄之臺灣 屏東地方法院,最為適當。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1

CLEV-113-壢簡-2233-20250311-1

壢小
中壢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小字第264號 原 告 王楊薔 輔 助 人 王徐杏芳 被 告 林子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因侵權行為涉訟者,得 由行為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 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民事 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15條第1項、第28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之 規定,於小額程序亦適用之。 二、本件原告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惟查,被告住所地位在新北市 萬里區(見本院個資卷),原告自陳匯款地為新北市汐止區 等語(見本院卷第18頁),均非屬本院之轄區,為貫徹民事 訴訟以原就被原則,爰依職權將本件訴訟移送於有管轄權之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1

CLEV-114-壢小-264-20250311-1

壢簡
中壢簡易庭

代位請求分割遺產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簡字第102號 原 告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許金泉 訴訟代理人 陳瑞麟(兼送達代收人)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〇1等間請求代位請求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到院閱卷,並於閱卷後3日內補正本 件被告正確之姓名、住居所及可資識別其身分之資訊,並修正本 件訴之聲明為可具體特定之訴之聲明,逾期未補正或補正不完全 ,即駁回本件訴訟。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當事人不適格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逕 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但書第1款定有明文。所謂 當事人適格,係指當事人就特定訴訟標的有實施訴訟之權能 而言,此項權能之有無,悉依當事人與特定訴訟標的之關係 定之,若當事人對於其所主張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依實 體法規定有處分之權能,即足當之。又繼承人有數人時,在 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民法第1151 條定有明文。就公同共有之遺產請求分割,係屬必要共同訴 訟,應以其他公同共有人全體為被告,當事人適格始無欠缺 。 二、次按,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 ,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 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文 。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受判 決事項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分別 定有明文。而聲明即當事人請求法院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 如當事人獲勝訴判決,該聲明即成為判決主文,是以訴之聲 明,須明確特定。由此可知,訴之聲明應為起訴必備之程式 ,如未記載或記載不完全,其情形應能補正,然原告若經法 院定期命補正仍不補正,法院得裁定駁回原告之訴。而繼承 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 共有,為民法第1151條所明定。而民法第1164條所定之遺產 分割,係以整個遺產為一體為分割,並非以遺產中個別之財 產分割為對象,亦即遺產分割之目的在廢止遺產全部之公同 共有關係,而非旨在消滅個別財產之公同共有關係,其分割 方法應對全部遺產整體為之,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繼承人另 有契約訂定外,無容於遺產分割時,仍就特定遺產維持「公 同共有」之餘地。 三、經查,本件被繼承人林徐蔡教遺有遺產:桃園市○○區○○段00 ○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及門牌號碼為桃園市○○區○○ 街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此有本院職權調得桃園市楊 梅地政事務所民國114年2月17日楊地登字第1140002127號函 暨函附財政部北區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可稽,然原告起 訴狀之聲明欄僅載為被告與被代位人林新明公同共有系爭土 地之遺產予以變價分割,所得價金由被告與被代位人林新明 按如起訴狀附表二所示應繼分比例分配等語(見本院卷第3 頁),可知原告並未將被繼承人林徐蔡教之全部遺產列為分 割標的,致本件訴之聲明未能具體特定,且原告起訴狀之被 告欄均未記載被告之具體姓名,致本院無從特定當事人,更 有礙於本件當事人適格有無之認定,然此情形非不得透過原 告到院閱卷後補正,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上正本係依照原本製作。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1

CLEV-114-壢簡-102-20250311-1

壢小
中壢簡易庭

返還買賣價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小字第272號 原 告 謝霆彥 被 告 莊尚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買賣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 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 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項前段、第28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之 規定,於小額程序亦適用之。 二、本件原告請求返還買賣價金事件,惟查,被告住所地位在臺 北市文山區,且遍觀原告所提兩造於通訊軟體之對話紀錄, 未見原告給付價金之履行地點(見本院卷第4至12頁),何 況,原告起訴狀亦未陳明請求權基礎,而認本院非本件之轄 區,爰依前開規定,將本件移送至有管轄權之臺灣臺北地方 法院。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中壢簡易庭 法 官 黃丞蔚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家安

2025-03-11

CLEV-114-壢小-272-202503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