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美金

共找到 8 筆結果(第 1-8 筆)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47號 原 告 劉欽明 被 告 王美金 翁嘉鴻 訴訟代理人 吳聰億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 第77條之27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須具備之程式。又 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 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兩造間履行協議事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 幣(下同)2,0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800元,扣 除原告前已繳納之1,000元裁判費,尚應補繳裁判費19,800 元。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3日以裁定命原告於該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19,800元,該項裁定已於同年1月30日送 達原告,原告逾期迄未補正,有本院送達證書、民事科查詢 簡答表、案件繳費狀況查詢單、查詢本院繳費資料明細附卷 可憑,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揆諸首揭規定,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洪儀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芳宜

2025-03-10

ULDV-113-訴-647-20250310-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47號 原 告 劉欽明 上列原告與被告王美金、被告翁嘉鴻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起訴請求:㈠被告王美金應清償對 被告翁嘉鴻所負欠新臺幣(下同)200萬元之債務。㈡被告翁嘉鴻 應將坐落雲林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上之200萬元抵押權設定 登記予以塗銷。查本件坐落雲林縣○○市○○○段000地號土地公告現 值固為984,000元,惟原告併起訴請求被告王美金為一定行為, 與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6所定情形不同,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2第1項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2,000,00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800元。茲因原告已繳納1,000元,尚餘1 9,800元未繳,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 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 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洪儀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芳宜

2025-01-13

ULDV-113-訴-647-20250113-1

小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給付違約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小上字第10號                    113年度小上字第11號 上 訴 人 陳世一 被上訴人 李江月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違約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 月3日本院斗六簡易庭112年度六小字第407號、113年度六小字第 3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不經言詞辯論,合併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又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 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 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判決違背法令,依 同法第468條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而言 ,而有同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情形之一者,為判決 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8 條規定,以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 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 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 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解釋或本院之判例,則應揭示該 判解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 款所列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 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 已對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 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旨參 照)。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 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 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 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 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先予敘明。次 按小額程序之第二審判決,依上訴意旨足認上訴為無理由者 ,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9第2款定有 明文。 二、上訴人意旨略以:   ㈠按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民事訴訟 法第468條定有明文。次按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 決當然為違背法令: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依法律或 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法院於審判權之有無辨別 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但當事人未於事實審爭執, 或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 代理。違背言詞辯論公開之規定。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 矛盾。民事訴訟法第469條定有明文。   ㈡又按聲明證據,應表明應證事實。聲明證據,於言詞辯論 期日前,亦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285條定有明文。再按 當事人聲明之證據,法院應為調查。但就其聲明之證據中 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86條定有明文 。故原則上當事人所聲請調查之事項,除非聲明之證據已 認為並無必要,否則法院自應依當事人之聲請而加以調查 。   ㈢原審並未依上訴人聲明之證據傳喚證人湯奇龍〈待證事實: 依原證14第5頁宜安工程行民國111年9月27日估價單所載 ,對系爭185、187號建物整合工程方式為先拆除後興建。 被上訴人及訴外人李俊霖已支付證人湯奇龍112年6月14 日報價單所載之新臺幣(下同)80萬元之工程款。依原 證14第5頁記載系爭189號建物一至五層樓建物為第二期工 程整合範圍〉。訴外人陳明仁及王美金〈待證事實:於112 年3月2日持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之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 書至系爭189建號建物與上訴人協調該建物搬遷進度時, 被上訴人表示寧可依約賠償上訴人也不願遷離該建物〉出 庭作證,已於法不合,卻逕予傳喚被上訴人聲請之證人李 俊霖(即被上訴人之子)到庭作證,並駁回上訴人之訴, 尚有未洽。   ㈣再者,原審判決書援引證人徐豊發之證詞:「…可徵原告找 人估價施作編號甲、乙範圍之房屋,係採保留屋頂方式之 修建:參諸,原告與李俊霖於111年9月27日LINE對話截圖 ,原告稱『今天廠商有來找我有告訴廠商屋頂一定要保留』 、『只要屋頂在,都沒問題』、『稅務局課稅的空照圖是拍 屋頂的面積』等語。益證,原告與李俊霖之合意乃保留屋 頂之前提下進行房屋之改裝整合,原告僅能在此授權範圍 進行整修房屋。再者,合作備忘錄㈡第五點,丙方房屋應 配合甲屋之柱位、立牆、樓地板、天花板『裝修整合中』, 依其文義解釋,乃保留部分結構之整修,而非全部拆除後 原地重建。」、「…可知原告已逾越李俊霖之授權,因授 權範圍僅能在保留屋頂之前提下『裝修整合』,惟原告竟逾 越權限,將建物拆除重建,致原合作備忘錄㈡第七點『合法 改裝』房屋後出租之目的無法達到,係可歸責於原告之事 由致給付不能,被告據以解除合作備忘錄㈡、增補協議等 約定,自屬有據。本案既是解除契約後所產生之違約金, 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系爭違約金,自乏依據。」;然建築 法第9條規定:「本法所稱建造,係指左列行為:新建: 為新建造之建築物或將原建築物全部拆除而重行建築者。 增建:於原建築物增加其面積或高度者。但以過廊與原 建築物連接者,應視為新建。改建:將建築物之一部分 拆除,於原建築基地範圍內改造,而不增高或擴大面積者 。修建:建築物之基礎、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屋 架及屋頂,其中任何一種有過半之修理或變更者。」。原 審法官認定證人徐豊發之工法係保留屋頂結構之方式,但 由原證55證人徐豊發所開立之工程明細表內記載:「屋頂 浪板三合一〈更新〉(鋁鋅0.5):13坪×2100=27300」及本 件113年7月4日上午11時言詞辯論筆錄第2頁第22行:「原 告:我帶你去的時候是否有跟被告講我們要針對建物去做 改建?證人:有。」等語、同日言詞辯論筆錄第3頁第14 行:「證人徐豊發:原本有屋頂翻修成新的,現在的相片 是已經都拆除了。」等語,可以佐證上訴人找證人徐豊發 估價施作系爭編號甲、乙房屋,並非採保留部分結構之修 建方式(原審判決認定係採保留屋頂方式之修建),而是 全權交付上訴人採非特定方式之滾動式調整改建整合。且 可參上證1系爭671-1建物柱位圖、上證2上訴人建物與訴 外人李俊霖房屋一層高度照片,更易判斷兩造建物間柱位 、立牆、樓地板及天花板規格之差異。   ㈤另,原審判決理由以:「參諸,原告與李俊霖於111年9月2 7日LINE對話截圖:原告稱『今天廠商有來找我有告訴廠商 屋頂一定要保留。』、『只要屋頂在,都沒問題。』、『稅務 局課稅的空照圖是拍屋頂的面積』等語。益證,原告與李 俊霖之合意乃保留屋頂之前提下進行屋頂之改裝整合,原 告僅能在此授權範圍進行整修房屋…」。然當時訴外人李 俊霖委託上訴人洽商廠商報價時,係基於『合作備忘錄㈡』 ,訴外人李俊霖與被上訴人提出此掩人耳目之完全違反建 築法規之提議,訴外人李俊霖存證信函:「經查證,始知 依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第12條規定,古坑鄉西華段671-1地 號地上建物,屬於舊違建,僅得修繕,而且必須取得建管 處修繕許可,才得以動工。合作備忘錄㈡所述,已達改建 程度,當屬無效。雙方屬於合作租賃關係,房屋及土地所 有權不點交,房屋依現況招租。」此由合作備忘錄㈡第7條 明文約定:『如訴外人李俊霖於期限內完成改裝,112年1 月1日全權委託上訴人進行房屋合法改裝及管理…』」。可 證,上訴人係為合法重新裝修整合而將系爭185、187號房 屋拆除,所為係合乎上訴人及訴外人李俊霖授權範圍內。 上訴人當初雖要保留屋頂,但是工程中發現訴外人李俊霖 並未如其在111年12月24日所言,對於年老屋頂先行修繕 ,致使老舊失修屋頂因結構鏽蝕發生坍塌之狀況,且上訴 人預計於拆除系爭建物後重新設立新的屋頂。   ㈥參原證10第4頁,上訴人於112年4月21日紀錄編號丙建物搬 遷狀況之照片,系爭189號房屋(按即五層樓建物)為一 樓梯橫坐底部且單層面積僅7.8坪之店面;而參原證9第2 頁上訴人與訴外人李俊霖LINE APP對話截圖:「李俊霖: 她現在的意思,是他賣衣服的那一間,後面不打通了。因 為很多人都跟她說打通房子會倒掉。」等語,可證被上訴 人在111年9月11日締約後,於同年10月18日自行決定編號 丙房屋不予打通,此可反證如系爭189號房屋一樓店面與 上訴人持有之後方建物依約整合打通後,除影響二樓樓地 板使用外,已無樓梯可上行到二至五樓,即二樓以上之空 間無法使用,此與常理有違。而本件113年7月4日原審審 理時,證人馮柄瑞之證述及未據傳喚之證人湯奇龍之宜安 工程行報價單,施工範圍含括系爭189號房屋二樓以上。 況,廠商現勘時上訴人曾與訴外人李俊霖以LINE APP詢問 系爭189號建物二樓有無保存登記之證述,另引用訴外人 李俊霖、李江月西與八方雲集現場會勘所立房屋租賃會議 記錄、大樹藥局之租賃協議書及上訴人代理被上訴人、訴 外人李俊霖與訴外人吳惠萍訂立之租賃協議書,即認定兩 造與訴外人李俊霖就系爭189號建物合作範圍僅限於第一 層部分,理由矛盾、悖理違情。   ㈦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及訴外人李俊霖簽訂之相關契約並未經 合法終止或解除,且契約是否終止或解除並非本件爭執事 項。再者,如契約已解除或終止,何以112年6月19日上訴 人工程團隊進行房屋整合作業、訴外人李俊霖報案請求警 方到場處理時,係質疑上訴人未依建築法規施工?而非主 張上訴人違背其意願逕行拆除系爭185、187號房屋?此與 原審判決認定:「本案既是解除契約後所產生之違約金, 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系爭違約金,自乏依據。」之理由矛 盾。   ㈧訴外人李俊霖明知上訴人依兩造三方所簽立之約定內容進 行拆除、改建,乃係其與被上訴人於契約中明文授權之行 為,上訴人係依約辦理建物整合作業,卻因與上訴人就如 何負擔改裝款項不符,於112年4月25日以古坑郵局12號存 證信函改稱不願意拆除房屋等語,已與契約約定內容不符 ,且於事後再度委由本件陳靖惠律師提出刑事訴訟,已涉 及誣告罪嫌。   ㈨並聲明:    ⒈原判決廢棄。    ⒉被上訴人第一審之訴駁回(應屬錯誤聲明)。    ⒊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三、查,上訴人本件上訴雖指摘原審判決為違背法令,然綜觀其 所指原審判決違背法令之情形,均為原審判決理由矛盾,認 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 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依照首開說明,均 不屬於得對小額訴訟事件判決上訴所執之判決違背法令情形 ,故依其上訴意旨觀之,足認係顯無理由,爰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之。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113年度小上字第10號、113年 度小上字第11號,各上訴事件之訴訟費用為1,500元,共計3 ,00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顯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9 第2款、第436條之32第1項、第2項、第449條第1項、第436 條之19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蔡碧容                 法 官 洪儀芳                 法 官 楊昱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王姵珺

2024-12-12

ULDV-113-小上-11-20241212-1

小上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給付違約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小上字第10號                    113年度小上字第11號 上 訴 人 陳世一 被上訴人 李江月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違約金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 月3日本院斗六簡易庭112年度六小字第407號、113年度六小字第 3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不經言詞辯論,合併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參仟元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又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 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料可認 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 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所謂判決違背法令,依 同法第468條規定,係指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而言 ,而有同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情形之一者,為判決 當然違背法令。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8 條規定,以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 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 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 該法則之旨趣,倘為司法院解釋或本院之判例,則應揭示該 判解之字號或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 款所列情形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 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 已對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 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旨參 照)。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 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 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 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 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先予敘明。次 按小額程序之第二審判決,依上訴意旨足認上訴為無理由者 ,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9第2款定有 明文。 二、上訴人意旨略以:   ㈠按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民事訴訟 法第468條定有明文。次按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判 決當然為違背法令:判決法院之組織不合法。依法律或 裁判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法院於審判權之有無辨別 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之規定。但當事人未於事實審爭執, 或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當事人於訴訟未經合法 代理。違背言詞辯論公開之規定。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 矛盾。民事訴訟法第469條定有明文。   ㈡又按聲明證據,應表明應證事實。聲明證據,於言詞辯論 期日前,亦得為之。民事訴訟法第285條定有明文。再按 當事人聲明之證據,法院應為調查。但就其聲明之證據中 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86條定有明文 。故原則上當事人所聲請調查之事項,除非聲明之證據已 認為並無必要,否則法院自應依當事人之聲請而加以調查 。   ㈢原審並未依上訴人聲明之證據傳喚證人湯奇龍〈待證事實: 依原證14第5頁宜安工程行民國111年9月27日估價單所載 ,對系爭185、187號建物整合工程方式為先拆除後興建。 被上訴人及訴外人李俊霖已支付證人湯奇龍112年6月14 日報價單所載之新臺幣(下同)80萬元之工程款。依原 證14第5頁記載系爭189號建物一至五層樓建物為第二期工 程整合範圍〉。訴外人陳明仁及王美金〈待證事實:於112 年3月2日持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之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 書至系爭189建號建物與上訴人協調該建物搬遷進度時, 被上訴人表示寧可依約賠償上訴人也不願遷離該建物〉出 庭作證,已於法不合,卻逕予傳喚被上訴人聲請之證人李 俊霖(即被上訴人之子)到庭作證,並駁回上訴人之訴, 尚有未洽。   ㈣再者,原審判決書援引證人徐豊發之證詞:「…可徵原告找 人估價施作編號甲、乙範圍之房屋,係採保留屋頂方式之 修建:參諸,原告與李俊霖於111年9月27日LINE對話截圖 ,原告稱『今天廠商有來找我有告訴廠商屋頂一定要保留』 、『只要屋頂在,都沒問題』、『稅務局課稅的空照圖是拍 屋頂的面積』等語。益證,原告與李俊霖之合意乃保留屋 頂之前提下進行房屋之改裝整合,原告僅能在此授權範圍 進行整修房屋。再者,合作備忘錄㈡第五點,丙方房屋應 配合甲屋之柱位、立牆、樓地板、天花板『裝修整合中』, 依其文義解釋,乃保留部分結構之整修,而非全部拆除後 原地重建。」、「…可知原告已逾越李俊霖之授權,因授 權範圍僅能在保留屋頂之前提下『裝修整合』,惟原告竟逾 越權限,將建物拆除重建,致原合作備忘錄㈡第七點『合法 改裝』房屋後出租之目的無法達到,係可歸責於原告之事 由致給付不能,被告據以解除合作備忘錄㈡、增補協議等 約定,自屬有據。本案既是解除契約後所產生之違約金, 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系爭違約金,自乏依據。」;然建築 法第9條規定:「本法所稱建造,係指左列行為:新建: 為新建造之建築物或將原建築物全部拆除而重行建築者。 增建:於原建築物增加其面積或高度者。但以過廊與原 建築物連接者,應視為新建。改建:將建築物之一部分 拆除,於原建築基地範圍內改造,而不增高或擴大面積者 。修建:建築物之基礎、樑柱、承重牆壁、樓地板、屋 架及屋頂,其中任何一種有過半之修理或變更者。」。原 審法官認定證人徐豊發之工法係保留屋頂結構之方式,但 由原證55證人徐豊發所開立之工程明細表內記載:「屋頂 浪板三合一〈更新〉(鋁鋅0.5):13坪×2100=27300」及本 件113年7月4日上午11時言詞辯論筆錄第2頁第22行:「原 告:我帶你去的時候是否有跟被告講我們要針對建物去做 改建?證人:有。」等語、同日言詞辯論筆錄第3頁第14 行:「證人徐豊發:原本有屋頂翻修成新的,現在的相片 是已經都拆除了。」等語,可以佐證上訴人找證人徐豊發 估價施作系爭編號甲、乙房屋,並非採保留部分結構之修 建方式(原審判決認定係採保留屋頂方式之修建),而是 全權交付上訴人採非特定方式之滾動式調整改建整合。且 可參上證1系爭671-1建物柱位圖、上證2上訴人建物與訴 外人李俊霖房屋一層高度照片,更易判斷兩造建物間柱位 、立牆、樓地板及天花板規格之差異。   ㈤另,原審判決理由以:「參諸,原告與李俊霖於111年9月2 7日LINE對話截圖:原告稱『今天廠商有來找我有告訴廠商 屋頂一定要保留。』、『只要屋頂在,都沒問題。』、『稅務 局課稅的空照圖是拍屋頂的面積』等語。益證,原告與李 俊霖之合意乃保留屋頂之前提下進行屋頂之改裝整合,原 告僅能在此授權範圍進行整修房屋…」。然當時訴外人李 俊霖委託上訴人洽商廠商報價時,係基於『合作備忘錄㈡』 ,訴外人李俊霖與被上訴人提出此掩人耳目之完全違反建 築法規之提議,訴外人李俊霖存證信函:「經查證,始知 依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第12條規定,古坑鄉西華段671-1地 號地上建物,屬於舊違建,僅得修繕,而且必須取得建管 處修繕許可,才得以動工。合作備忘錄㈡所述,已達改建 程度,當屬無效。雙方屬於合作租賃關係,房屋及土地所 有權不點交,房屋依現況招租。」此由合作備忘錄㈡第7條 明文約定:『如訴外人李俊霖於期限內完成改裝,112年1 月1日全權委託上訴人進行房屋合法改裝及管理…』」。可 證,上訴人係為合法重新裝修整合而將系爭185、187號房 屋拆除,所為係合乎上訴人及訴外人李俊霖授權範圍內。 上訴人當初雖要保留屋頂,但是工程中發現訴外人李俊霖 並未如其在111年12月24日所言,對於年老屋頂先行修繕 ,致使老舊失修屋頂因結構鏽蝕發生坍塌之狀況,且上訴 人預計於拆除系爭建物後重新設立新的屋頂。   ㈥參原證10第4頁,上訴人於112年4月21日紀錄編號丙建物搬 遷狀況之照片,系爭189號房屋(按即五層樓建物)為一 樓梯橫坐底部且單層面積僅7.8坪之店面;而參原證9第2 頁上訴人與訴外人李俊霖LINE APP對話截圖:「李俊霖: 她現在的意思,是他賣衣服的那一間,後面不打通了。因 為很多人都跟她說打通房子會倒掉。」等語,可證被上訴 人在111年9月11日締約後,於同年10月18日自行決定編號 丙房屋不予打通,此可反證如系爭189號房屋一樓店面與 上訴人持有之後方建物依約整合打通後,除影響二樓樓地 板使用外,已無樓梯可上行到二至五樓,即二樓以上之空 間無法使用,此與常理有違。而本件113年7月4日原審審 理時,證人馮柄瑞之證述及未據傳喚之證人湯奇龍之宜安 工程行報價單,施工範圍含括系爭189號房屋二樓以上。 況,廠商現勘時上訴人曾與訴外人李俊霖以LINE APP詢問 系爭189號建物二樓有無保存登記之證述,另引用訴外人 李俊霖、李江月西與八方雲集現場會勘所立房屋租賃會議 記錄、大樹藥局之租賃協議書及上訴人代理被上訴人、訴 外人李俊霖與訴外人吳惠萍訂立之租賃協議書,即認定兩 造與訴外人李俊霖就系爭189號建物合作範圍僅限於第一 層部分,理由矛盾、悖理違情。   ㈦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及訴外人李俊霖簽訂之相關契約並未經 合法終止或解除,且契約是否終止或解除並非本件爭執事 項。再者,如契約已解除或終止,何以112年6月19日上訴 人工程團隊進行房屋整合作業、訴外人李俊霖報案請求警 方到場處理時,係質疑上訴人未依建築法規施工?而非主 張上訴人違背其意願逕行拆除系爭185、187號房屋?此與 原審判決認定:「本案既是解除契約後所產生之違約金, 則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系爭違約金,自乏依據。」之理由矛 盾。   ㈧訴外人李俊霖明知上訴人依兩造三方所簽立之約定內容進 行拆除、改建,乃係其與被上訴人於契約中明文授權之行 為,上訴人係依約辦理建物整合作業,卻因與上訴人就如 何負擔改裝款項不符,於112年4月25日以古坑郵局12號存 證信函改稱不願意拆除房屋等語,已與契約約定內容不符 ,且於事後再度委由本件陳靖惠律師提出刑事訴訟,已涉 及誣告罪嫌。   ㈨並聲明:    ⒈原判決廢棄。    ⒉被上訴人第一審之訴駁回(應屬錯誤聲明)。    ⒊第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三、查,上訴人本件上訴雖指摘原審判決為違背法令,然綜觀其 所指原審判決違背法令之情形,均為原審判決理由矛盾,認 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 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依照首開說明,均 不屬於得對小額訴訟事件判決上訴所執之判決違背法令情形 ,故依其上訴意旨觀之,足認係顯無理由,爰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之。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113年度小上字第10號、113年 度小上字第11號,各上訴事件之訴訟費用為1,500元,共計3 ,00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顯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9 第2款、第436條之32第1項、第2項、第449條第1項、第436 條之19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蔡碧容                 法 官 洪儀芳                 法 官 楊昱辰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王姵珺

2024-12-12

ULDV-113-小上-10-20241212-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6號 抗 告 人 王美金 上列抗告人對於民國113 年10月14日本院就相對人翁嘉鴻、劉欽 明間拍賣抵押物事件所為裁定(案號:113年度司拍字第82號, 下稱原處分)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如附件-民事抗告狀所載。 二、按抗告為「受裁定」之當事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對於裁定 聲明不服之方法,若非「受裁定」之當事人或其他訴訟關係 人,即不得為之。申言之,對於裁定無論為當事人或其他訴 訟關係人,必須為「受裁定」之人始有抗告權,如非「受裁 定」之人,縱屬訴訟關係人,亦不能認其有抗告權之存在(   最高法院85年度台抗字第12號、99年度台抗字第23號民事裁 判要旨可參)。 三、經查,本件拍賣抵押物事件其當事人要為翁嘉鴻(即債權人 )、劉欽明(即債務人),此有原處分在卷可憑。職是,本 件抗告人既非受裁定之當事人或其他訴訟關係人則依上說明 ,其抗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不合法,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 項,民事訴訟法第495 條之1 第1 項、第444 條第1   項前段、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蔣得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書記官 李欣芸

2024-11-19

ULDV-113-抗-26-20241119-1

六小
斗六簡易庭

給付違約金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2年度六小字第339號   113年度六小字第48號 原 告 陳世一 訴訟代理人 吳惠萍 陳雅梅 被 告 李江月西 訴訟代理人 陳靖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合併審理後,於民國113 年9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合併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貳、程序方面  ㈠按當事人不得為適用小額程序而為一部請求,民事訴訟法第4 36條之16本文定有明文。被告雖指原告本件請求係為適用小 額程序而一部請求(詳後述),然原告依兩造簽訂之、「合 作備忘錄(二)」「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請求違約金, 因違約金請求權係逐月發生,是本件原告係請求被告給付自 民國112年7月1日起至同年月31日、自112年9月1日起至同年 月30日止之違約金,與其另案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1月1日 起至112年5月31日止、112年6月1日起至112年6月30日止、1 12年7月1日起至112年7月31日止及112年8月1日起至112年8 月31日止之違約金(分別經本院以113年度六訴字第1號、11 2年度小上字第14號【原審案號:112年度小字第286號】及1 12年度六小字第407號審理),均為不同之請求事實,故原 告就本件起訴非屬一部請求,自無違反上開規定,原告起訴 合法,先予敘明。  ㈡按分別提起之數宗訴訟,其訴訟標的相牽連或得以一訴主張 者,法院得命合併辯論;命合併辯論之數宗訴訟,得合併裁 判,民事訴訟法第205條第1、2項定有明文。本件112年度六 小字第339號、113年度六小字第48號,其當事人相同,且係 基於同一原因事實所生之法律關係,本得以一訴主張之,是 依上開法條規定意旨及訴訟經濟原則,自應一併辯論及裁判 。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兩造與被告之子即訴外人李俊霖於111年9月11日簽訂「合作 備忘錄(二)」,約定三方合作將雲林縣○○鄉○○段00000地 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及其上房屋合作共同出租,嗣兩造 於111年12月2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約定被告 應於112年1月1日前淨空系爭土地上編號甲、乙、丙範圍之 房屋內所有家具、物品後自該處遷出,倘被告未如期履行, 被告應按月給付原告違約金,就編號丙範圍即門牌號碼雲林 縣○○鄉○○路00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部分,被告應按月 給付之違約金為新臺幣(下同)16,000元;又被告應於112 年1月1日前會同系爭房屋所有權人即訴外人李俊霖將編號甲 、乙、丙範圍全部點交予原告,倘被告未履行,就系爭房屋 部分,被告並應按日給付1,000元懲罰性違約金予原告,至 完成點交為止。  ㈡因被告迄112年9月30日止,仍未將系爭房屋內物品淨空,並 會同李俊霖點交系爭房屋予原告,被告爰依「合作備忘錄增 補協議書」,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7月1日起至同年月31日 之違約金共計47,000元(計算式:16,000元+1,000元×31=47 ,000元;112年度六小字第339號部分)、自112年9月1日起 至同年月30日止之違約金共計46,000元(計算式:16,000元 +1,000元×30=46,000元;113年度六小字第48號部分)。  ㈢被告雖抗辯僅須交付系爭房屋之1樓,然本件訂立「合作備忘 錄(二)」時,並未記載樓層,且當時預計會把編號甲、乙 範圍及系爭房屋連同系爭土地後方即同段672地號土地上房 屋整合,經營內有素食店、八方雲集與夾娃娃機之複合式商 場,出租部分依契約由客戶決定要不要租2樓以上樓層,故 系爭房屋全部樓層即1至5樓均為整合、改建範圍。況原告曾 傳送工程業者對系爭房屋1至5樓改建之估價單予李俊霖,李 俊霖並無異議,並曾以同樣工作項目之估價單請求工程業者 估價,亦見被告應將系爭房屋全部樓層即1至5樓交付予被告 。    ㈣並聲明:  ⒈112年度六小字第339號部分   ⑴被告應給付原告47,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擔保,請准 為假執行宣告。  ⒉113年度六小字第48號部分   ⑴被告應給付原告46,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擔保,請准 為假執行宣告。  二、被告則以:  ㈠程序方面:   原告於112年8月14日提起本件112年度六小字第339號損害賠 償事件時,本可一併起訴請求被告給付112年1月1日起至同 年8月13日之違約金,但原告割裂請求,分別起訴請求被告 給付自112年1月1日起至112年5月31日止、112年6月1日起至 112年6月30日止、112年7月1日起至112年7月31日止及112年 8月1日起至112年8月31日止之違約金,經本院以113年度六 訴字第1號、112年度小上字第14號(原審案號:112年度小 字第286號)及112年度六小字第407號審理,原告顯係為適 用小額程序而為一部請求,違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6本 文「當事人不得為適用小額程序而為一部請求」之規定。  ㈡實體方面:  ⒈被告為系爭土地所有權人,又李俊霖為坐落系爭土地之系爭 房屋、門牌號碼雲林縣○○鄉○○路000號房屋(下稱187號房屋 )之事實上處分權人。兩造、李俊霖就系爭土地、系爭房屋 與187號房屋之合作出租事宜,於111年9月11日簽訂「合作 備忘錄(二)」,約定「茲就雲林縣○○鄉○○段00000地號土地 及房屋(如下圖編號甲乙丙範圍),自111年9月11日起三方 合作共同出租」,並約定「五、丙方(即李俊霖,下同)房 屋應配合甲方(即原告,下同)房屋之柱位、立牆、樓地板 、天花板裝修整合」、「六、房屋改裝費用由所有權人自行 負擔,交界處整修費用平均分攤」、「七、第五條及第六條 改裝,丙方房屋應在111年12月31日前完成,甲方房屋應在1 12年3月31日前完成。1.丙方房屋未在期限內完成改裝,112 年1月1日起全權委託甲方進行房屋合法改裝及管理,乙方物 品應配合淨空」。然查,上開「合作備忘錄(二)」所載「丙 方房屋」範圍並非明確,此由三方嗣於111年12月2日簽訂增 補協議書,再於111年12月31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 書-現勘紀錄」,並於同日簽署「房屋點交表」,釐清被告 與李俊霖應交付予原告之系爭土地及其上房屋之範圍,以便 委託原告進行合法改裝;嗣三方復於112年3月28日簽訂「房 屋點交爭議協調書」等情,且「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現 勘紀錄」記載實際點交區域以系爭土地上房屋與原告房屋改 裝整合完成後釐清等語,可知兩造間就系爭房屋、土地交付 範圍與房屋搬遷淨空範圍存在爭議。因此,三方再於112年3 月28日簽訂「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就「房屋搬遷點交」 事宜重新約定「被告應於112年3月30日晚上24時前,完成附 圖紅框範圍搬遷淨空」,對照附圖紅框位置並未包含系爭房 屋,故原告主張「合作備忘錄(二)」約定被告應交付系爭房 屋,尚乏其據。  ⒉退而言之,倘若本院認為「合作備忘錄(二)」所記載之「丙 方房屋」亦包含系爭房屋,然被告應交付者應僅及於系爭房 屋1樓,而不及於2至5樓,蓋因依據原告與訴外人大樹醫藥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樹藥局)擬定之租賃協議,以及被告 與訴外人八方雲集簽立之房屋租賃會議記錄,均記載上開業 者若租賃系爭房屋,係做為店面使用,可知兩造合作出租範 圍僅有系爭房屋1樓;且依「合作備忘錄(二)」記載之甲 、乙、丙範圍之租金比例,倘若編號丙範圍確為系爭房屋全 部5層樓,其租金卻低於編號甲、乙範圍,顯不符常情,是 被告應交付之系爭房屋範圍應限於1樓。再依「房屋點交爭 議協調書」,已將被告應搬遷、淨空系爭房屋之清償期延長 至112年4月30日,被告已於前揭期日前將系爭房屋1樓物品 搬遷淨空,且李俊霖於112年4月28日寄發存證信函予原告, 表明要交付系爭房屋1樓予原告,是被告並無違反契約情事 。  ⒊倘若本院認為被告確有違約,請審酌原告實際上並未與大樹 藥局簽立租賃協議書,故原告並無因違約而需賠償大樹藥局 ;且原告已將雲林縣○○鄉○○路000○0號房屋租予八方雲集使 用,可知原告亦無違反與八方雲集間契約之情;又李俊霖已 於112年4月28日寄發存證信函告知原告不願拆除編號甲、乙 範圍房屋之意,原告仍執意拆除,原告所支出之相關施作費 用之損失不可歸責於被告。是以,請依民法第253條規定酌 減違約金。  ㈢並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 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被告為系爭土地所有權人,系爭土地上有二棟房屋,其中一 棟為5層樓房屋(門牌號碼為雲林縣○○鄉○○路000號),另一 棟為2層樓房屋(設兩門牌,分別為雲林縣○○鄉○○路000號、 187號,下稱187號房屋),上開房屋之事實上處分權人為被 告之子李俊霖,有土地謄本、房屋稅籍證明書、李俊霖與原 告間LINE通訊紀錄、房屋照片附卷可憑(見339卷一第151至 155頁、第239至259頁、第277至285頁),是此部分事實, 應堪認定。又三方於111年9月11日簽訂「合作備忘錄(二) 」後,原告、被告陸續於111年12月2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增 補協議書」、於111年12月31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 書-現勘紀錄」、「房屋點交表」、三方於112年3月28日簽 訂「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並有上 開文件在卷可佐(見339卷一第15至18頁、第167至171頁) ,是此部分事實,亦堪認定。  ㈡原告主張被告應於112年1月1日前將系爭房屋全部樓層內物品 淨空,並將上開房屋交付原告,然被告未履行,仍使用系爭 房屋迄今,故依「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被告應給付違 約金等語,惟經被告以前詞置辯,是本件爭點應為:⑴系爭 房屋是否為「合作備忘錄(二)」所約定之「丙方房屋」範 圍;⑵被告應交付予原告之系爭房屋範圍有無包含系爭房屋2 至5樓;⑶兩造有無延長交付系爭房屋之清償期至112年4月30 日;⑷被告有無違約;⑸被告若有違約,被告應給付之違約金 數額為何。茲分述如下。  ㈢系爭房屋為「合作備忘錄(二)」所約定之「丙方房屋」範 圍  ⒈經查,「合作備忘錄(二)」先記載「茲就古坑鄉西華段671-1 地號土地及房屋(如下圖編號甲乙丙範圍)自民國111年9月 11日起三方合作共同出租」,又記載「丙方房屋」之裝修費 用分攤及期限等語(339卷一第15至16頁),而系爭土地上 之房屋為187號房屋、系爭房屋,該二棟房屋之事實上所有 權人即為李俊霖,為兩造所不爭執,復對照「合作備忘錄( 二)」中李俊霖為契約之「丙方」,則「合作備忘錄(二)」 所稱「丙方房屋」當指187號房屋與系爭房屋甚明。且被告 、李俊霖於112年3月31日自行與八方雲集加盟業者至系爭房 屋進行現場勘查,會勘紀錄記載「地點:雲林縣○○鄉○○路00 0號(按:依前所述,此處所稱185號即為187號房屋)、189 號」、「討論事項:1.緣112.1.3第一次房屋租賃現堪(按 :應為勘)時,因該屋(如上地點)店面未達約定面寬(五 米),今日因陳世一先生積極邀約業主前來進行第二次會堪 (按:應為勘),故紀錄本次會議書面」、「補充事項:請 屋主、地主在確定店面同意租予系爭房屋與雲林縣○○鄉○○路 000號店面,租予八方雲集加盟業者時,應於112年4月30日 前完成「房屋裝修改建(與陳世一先生之房屋整合工程)」 等語,此有房屋租賃會議紀錄附卷可查(見339卷一第339頁 ),可見系爭房屋為「合作備忘錄(二)」所記載應與原告 房屋整合、改建之「丙方房屋」範圍。又187號房屋約為編 號甲、乙範圍,為兩造所不爭執,則「合作備忘錄(二)」 所指編號丙範圍應為系爭房屋,亦堪認定。  ⒉被告雖辯稱因點交區域不明確,兩造於111年12月31日簽訂「 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現勘紀錄」記載「實際上點交區域 待該房屋與甲方(即原告)房屋改裝整合完成後釐清」,   三方遂於112年3月28日另行約定應點交範圍僅限於附圖紅框 部分,而不及於系爭房屋等語,惟比對附圖紅框範圍與原告 提出之現場照片(見339卷二第217頁、339卷一第277至281 頁),附圖紅框範圍部分應僅至覆蓋187號房屋之鐵皮圍籬 盡頭,並未涵蓋系爭房屋,參以「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第 貳點記載,被告仍須於112年4月30日前履行三方約定條款, 足認被告應搬遷淨空之範圍未變動,而系爭房屋、187號房 屋均坐落在系爭土地上,觀諸三方簽訂「合作備忘錄(二)」 後,原告與被告於111年12月2日簽署之「合作備忘錄增補協 議書」記載「雙方曾於民國111年9月11日簽定合作備忘錄( 二)(如附件一、下稱主約2),今日雙方同意增補協議如下: (略)五、乙方(即被告)如未於民國112年1月1日前完成雲 林縣○○鄉○○段00000地號所在房屋所有家具及物品之搬遷及 淨空視同違約」(見339卷一第161頁);且「合作備忘錄增 補協議書-現勘紀錄」亦記載「今日雙方就主約2所示房屋( 即雲林縣○○鄉○○段00000地號所在地上物,下稱該房屋)辦 理現勘」等語(見339卷一第165頁),可知無論「合作備忘 錄(二)」或兩造後續簽訂之「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 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現勘紀錄」均約定被告應交付原告 之房屋係系爭土地上之所有房屋甚明。末以「合作備忘錄增 補協議書-現勘紀錄」之前言即記載「今日雙方就主約2所示 房屋(即雲林縣○○鄉○○段00000地號所在地上物,下稱該房 屋)辦理現勘」等語,已如前述,佐以該現勘紀錄復記載「 待該房屋與甲方房屋改裝整合完成後釐清」,益徵「該房屋 」亦即系爭土地上所有地上物,均為三方約定應與原告房屋 改裝整合之範圍。是被告上開辯詞,洵非有據。  ㈣被告應交付予原告之系爭房屋範圍不包含系爭房屋2至5樓  ⒈原告雖稱原告應交付系爭房屋全棟,然查,觀諸187號房屋、 系爭房屋之稅籍資料(見339卷一第153、155頁),187號1 、2層樓房屋之樓地板面積共49.60平方公尺,系爭房屋全棟 即1至5樓之樓地板面積為115.10平方公尺,是系爭房屋總樓 地板面積超出187號房屋甚多。然依「合作備忘錄(二)」( 見339卷一第15頁),被告與訴外人李俊霖就編號甲、乙範 圍即187號房屋所在位置,可分配共7,000元之租金,就編號 丙範圍卻僅能分配到共2,000元之租金;且「合作備忘錄增 補協議書」約定編號乙範圍之違約金每月22,000元,編號丙 範圍違約金則僅16,000元(見339卷一第13頁),若編號丙 範圍即為系爭房屋1至5樓,上開租金分配即有違常情,是編 號丙範圍房屋應僅限於第1層樓部分,較為合理。  ⒉再者,三方於簽訂「合作備忘錄(二)」後,原告於111年10 月3日傳送LINE紀錄予李俊霖:「八方雲集急著要現在你們 的店面」(見339卷一第255頁),復於111年10月18日傳送 :「大樹的合作意向書已經準備好了,您們店面改裝的部分 應該沒問題吧?!簽約之後112年3月要交屋,到時候素食店 及八方雲集要移過去了」(見339卷一第263頁),原告與李 俊霖所述關於系爭房屋之規劃均為「店面」。且觀諸前述被 告、李俊霖於112年3月31日與八方雲集加盟業者至系爭房屋 進行現場勘查,會勘紀錄記載當日會勘係現場履勘丈量「店 面」寬度等語(見339卷一第339頁),又原告前與大樹藥局 就雲林縣○○鄉○○路000號、179-1號房屋簽訂之租賃協議書( 339卷一第261頁),亦僅限於「一樓」,另原告自稱代理被 告、李俊霖與訴外人吳惠萍訂立之租賃協議書記載「一、標 的物落地址及使用範圍「地址:…古坑鄉中山路189號一樓全 部;地號:…古坑鄉四華段…及671-1土地」(見339卷二第23 頁)。是上開文件渉及系爭房屋之敘述,或為「店面」、或 為「一樓」,均足認並非全棟1至5樓。  ⒊況觀諸被告與李俊霖之LINE通訊紀錄(見339卷一第445至453 頁),對話內容並未提到出租範圍為系爭房屋1到5樓;原告 於113年3月15日民事陳報狀(見339卷一第204頁)自陳「… 原告與訴外人李俊霖、被告李江月西二人共同合作之範圍; 而設定編號「甲」、編號「乙」、編號「丙」之代號,係為 分配各出租範圍租金數額之用(門牌號碼雲林縣○○鄉○○路00 0號、187號、及部分189號建物,整合後可分為編號甲與編 號乙二間店面;門牌189號碼雲林縣古坑鄉中山路其餘面寬 建物,整合後為編號丙店面)…」等語;且原告於本院審理 時亦稱預計與編號甲、乙、丙範圍整合之672地號土地上房 屋均為1樓(見339卷二第211頁),均足認依兩造與李俊霖 簽訂「合作備忘錄(二)」時之規劃,未見有何須交付系爭 房屋2至5樓之必要。  ⒋又據曾就編號甲、乙範圍裝修工程估價之證人即工程業者徐 豊發證述:原本甲、乙範圍估價是拆到只剩下屋頂,現場的 照片已經全部拆除了,估價預計之工程完工後,有兩個平台 ,平台上放水塔架,要與編號丙結合,做一個防水措施,乙 與丙有縫隙,乙、丙的銜接處要作一個水切,當初估價的範 圍沒有包含5層樓樓房,沒有提到5層樓樓房要打通,甲、乙 與丙交接處要做水切的防水裝置,施作時不用到5層樓房屋 之二樓才能施作,僅需要借用丙的外牆等語(見339卷二第3 57至363頁),由證人證述可知原告委託證人估價範圍未及 於系爭房屋,故無從推論被告應交付系爭房屋全部予原告; 且依證人證述,編號甲、乙施工並不需要利用或進入到系爭 房屋2樓以上樓層,自無點交系爭房屋2樓以上樓層之必要。  ⒌至原告主張其曾以整修系爭房屋1至5樓之工作項目請求工程 業者估價,李俊霖嗣後也以相同項目請求工程業者估價,可 知三方約定點交範圍包含系爭房屋全部樓層等語,然查,李 俊霖於本院審理時證述其請求工程業者估價範圍未及於系爭 房屋(見339卷二第58、59頁),核與李俊霖以LINE傳送予 原告之估價單相符(見339卷一第321頁上方估價單),是原 告此部分主張,尚難憑採。    ⒍準此,「合作備忘錄(二)」、「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 所指之編號丙範圍,應僅指系爭房屋1樓,而不及2至5樓。  ㈤兩造已延長交付系爭房屋之清償期至112年4月30日  ⒈依三方於112年3月28日簽訂之「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記載 :「壹、3.112/3/30(本週四)晚上24時前,乙方(按:即 被告,下同)應完成附圖紅框範圍搬遷淨空,以利甲方邀集 八方雲集現勘;4.三方依約定條款執行(108/11/4簽定之合 作備忘錄、111/9/11簽定之合作備忘錄二、111/12/2簽定之 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甲方可拋棄112/1/1至112/3/31其 間之違約金及懲罰性違約金之請求。貳、甲方已盡力滿足乙 方要求,協助乙方房屋搬遷事宜,若乙方及丙方於112/4/30 前未依約履行本書第4點載明文件之約定條款,除應賠償甲 方既有罰則金額外,乙方及丙方同意額外個別支付懲罰性違 約金新臺幣壹佰萬元」,可知三方就系爭土地上之地上物之 搬遷、淨空期限,如「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附圖紅框範圍 (即編號乙範圍之一部分)係延長至112年3月30日,而其他 尚未交付之地上物,亦即系爭房屋,其搬遷淨空之期限則延 長至112年4月30日,應堪認定。  ⒉原告雖主張依「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記載若被告、李俊霖 未於112年4月30日前履行「合作備忘錄(二)」等三方歷次 簽署契約之約定條款,應賠償「既有罰則金額」,可知兩造 未延長清償期等語。然查,上開若未依約履行則不免除被告 之賠償責任之契約內容,應指以「未依約履行」為「免除賠 償義務」之解除條件,故上開契約內容附有解除條件,然並 非指兩造間延長履行期限之約定即因被告嗣後仍未履約而無 效或不成立,原告上開主張,應屬無據。   ㈥被告並無違約   依被告提供之存證信函(見339卷一第185頁),李俊霖於11 2年4月28日發函予原告,表示已將系爭房屋1樓店面物品清 空,可交由原告管理等語,因必須被告先搬遷淨空系爭房屋 內物品,系爭房屋之事實上處分權人李俊霖方得將房屋交予 原告,故依上開存證信函,可知被告至遲於112年4月28日已 將系爭房屋1樓物品搬遷淨空。再原告另案請求被告給付違 約金,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351、356號案件受理,該案法 官於112年11月2日至系爭房屋勘驗時,系爭房屋1樓內物品 業已清空(見339卷一第429、431頁勘驗筆錄),益徵被告 業已將系爭房屋1樓內物品搬遷淨空。兩造業已延長清償期 至112年4月30日,已如前述,則被告既已於期限內依約履行 搬遷淨空系爭房屋1樓物品,自無違約情事。   四、從而,原告依「合作備忘錄(二)」、「合作備忘錄增補協 議書」,請求被告給付112年7月之違約金47000元(112年度 六小字第339號部分)、同年9月之違約金46,000元(113年 度六小字第48號部分),均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 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其附麗,爰併予駁回。 五、因本案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   審酌後認於本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至原告聲請傳喚證人湯奇龍,其待證事實即三方就編號甲 、乙範圍之施工方法約定,核與本案被告是否違約之認定無 關,又原告主張其委請湯奇龍拆除系爭房屋全棟估價,李俊 霖亦認同應拆除系爭房屋全棟,故交付8萬元工程款予湯奇 龍乙節,然觀諸湯奇龍之估價單(見339卷一第305頁),固 記載5樓建物拆除粗估80萬,但付款條件為訂金20%,則至少 應交付16萬元,顯與李俊霖交付之8萬元金額不合,是無從 認定李俊霖交付款項係委請湯奇龍拆除系爭房屋全棟之工程 款,故應無傳喚湯奇龍之必要;證人王美金、陳明仁部分, 其待證事實為被告是否於112年3月2日向證人2人稱寧願依約 賠償、也不願搬出系爭房屋等語,然被告嗣後業已遷出系爭 房屋,是被告於遷出前之言行與其是否違約之認定無關;證 人張文益待證事實係原告因系爭合作案投入資金整修,核與 本案被告是否違約之認定無關。上開證人爰均不予傳喚,附 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斗六簡易庭    法 官 楊謹瑜 以上正本係依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 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書記官 蕭亦倫

2024-10-25

TLEV-113-六小-48-20241025-1

六訴
斗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六訴字第1號 原 告 陳世一 訴訟代理人 陳雅梅 被 告 李江月西 訴訟代理人 陳靖惠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違約金事件,於民國113年9月27日言詞辯 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一、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二、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原告起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19,00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六簡卷一第9頁)。嗣於訴訟進行中,經歷數次追 加,最後聲明請求被告給付784,000元(見六訴卷第158頁) ,核屬擴張應受判決之事項,與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 3款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兩造與被告之子即訴外人李俊霖(下合稱三方)於民國111年 9月11日簽訂「合作備忘錄(二)」,約定三方合作將雲林 縣○○鄉○○段0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及其上房屋合 作共同出租,嗣兩造於111年12月2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增補 協議書」,約定被告應於112年1月1日前淨空系爭土地上編 號甲、乙、丙範圍之房屋內所有家具、物品後自該處遷出, 倘被告未如期履行,被告應按月給付原告違約金。就編號乙 範圍部分,被告應按月給付之違約金為22,000元;就編號丙 範圍即門牌號碼雲林縣○○鄉○○路000號5層樓房屋(下稱系爭 房屋)部分,被告應按月給付之違約金為16,000元;又約定 被告應於112年1月1日前會同甲、乙、丙範圍之房屋所有權 人即李俊霖,將上述甲、乙、丙範圍之房屋清空並點交予原 告,倘被告未履行,被告應按日給付1,000元懲罰性違約金 予原告,至完成點交為止。  ㈡因被告雖於112年3月31日將編號乙範圍房屋點交予原告,卻 仍以堆放貨物、家電等方式,持續使用至112年4月底,故請 求被告給付自112年1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之違約金88,000元 。  ㈢因被告自112年1月起至113年8月31日止,仍未將編號丙範圍 即系爭房屋內物品淨空,並會同李俊霖點交予原告,故請求 被告給付自112年1月1日起至同年5月31日之違約金80,000元 、自112年11月1日起至113年8月31日止之違約金160,000元 ,共計240,000元(112年6月1日至000年00月00日間之違約 金另案請求)。  ㈣因被告至113年8月31日止,仍未將約定合作範圍即編號甲、 乙範圍及系爭房屋全部交付予原告,故請求被告給付自112 年1月1日起至112年5月31日、112年11月1日起至113年8月31 日,共計456日之懲罰性違約金456,000元(112年6月1日至0 00年00月00日間之違約金另案請求)。  ㈤對被告抗辯之陳述:  ⒈被告雖抗辯已於112年3月31日交付乙範圍,然被告僅淨空物 品並拍攝照片後,旋即將其私人物品搬回並繼續使用乙範圍 ,此有拍攝日期為112年4月8日、4月13日、4月17日、4月21 日之照片可資佐證,被告當時仍置放生活家電等物品於編號 乙範圍,且被告曾請訴外人張永璋於112年4月21日搬貨至乙 範圍,可見被告持續使用乙範圍至112年4月底。  ⒉被告雖抗辯僅須交付系爭房屋之1樓,然本件訂立「合作備忘 錄(二)」時,並未記載樓層,且當時預計會把編號甲、乙 範圍及系爭房屋連同系爭土地後方即同段672地號土地上房 屋整合,經營內有素食店、八方雲集與夾娃娃機之複合式商 場,出租部分依契約由客戶決定要不要租2樓以上樓層,故 系爭房屋全部樓層即1至5樓均為整合、改建範圍。況原告曾 傳送工程業者對系爭房屋1至5樓改建之估價單予李俊霖,李 俊霖並無異議,並曾以同樣工作項目之估價單請求工程業者 估價,亦見被告應將系爭房屋全部樓層即1至5樓交付予被告 。  ㈥並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784,000元;⒉原告願供擔保,請准 為假執行宣告。 二、被告則以:  ㈠被告為系爭土地所有權人,又李俊霖為坐落系爭土地之系爭 房屋、門牌號碼雲林縣○○鄉○○路000號房屋(下稱187號房屋 )之事實上處分權人。兩造、李俊霖就系爭土地、系爭房屋 與187號房屋之合作出租事宜,於111年9月11日簽訂「合作 備忘錄(二)」,約定「茲就雲林縣○○鄉○○段00000地號土地 及房屋(如下圖編號甲乙丙範圍),自111年9月11日起三方 合作共同出租」,並約定「五、丙方(即李俊霖,下同)房 屋應配合甲方(即原告,下同)房屋之柱位、立牆、樓地板 、天花板裝修整合」、「六、房屋改裝費用由所有權人自行 負擔,交界處整修費用平均分攤」、「七、第五條及第六條 改裝,丙方房屋應在111年12月31日前完成,甲方房屋應在1 12年3月31日前完成。1.丙方房屋未在期限內完成改裝,112 年1月1日起全權委託甲方進行房屋合法改裝及管理,乙方物 品應配合淨空」。然查,上開「合作備忘錄(二)」所載「丙 方房屋」範圍並非明確,此由三方嗣於111年12月2日簽訂增 補協議書,再於111年12月31日簽訂「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 書-現勘紀錄」,並於同日簽署「房屋點交表」,釐清被告 與李俊霖應交付予原告之系爭土地及其上房屋之範圍,以便 委託原告進行合法改裝;嗣三方復於112年3月28日簽訂「房 屋點交爭議協調書」等情,且「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現 勘紀錄」記載實際點交區域以系爭土地上房屋與原告房屋改 裝整合完成後釐清等語,可知兩造間就系爭房屋、土地交付 範圍與房屋搬遷淨空範圍存在爭議。因此,三方於112年3月 28日簽訂「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已就「房屋搬遷點交」 事宜重新約定「被告應於112年3月30日晚上24時前,完成附 圖紅框範圍搬遷淨空」,對照附圖紅框位置並未包含系爭房 屋,故原告主張「合作備忘錄(二)」約定被告應交付系爭房 屋,尚乏其據。  ㈡退而言之,倘若本院認為「合作備忘錄(二)」所記載之「丙 方房屋」亦包含系爭房屋,然被告應交付者應僅及於系爭房 屋1樓,而不及於2至5樓,蓋因依據原告與訴外人大樹醫藥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樹藥局)擬定之租賃協議,以及被告 與訴外人八方雲集簽立之房屋租賃會議記錄,均記載上開業 者若租賃系爭房屋,係做為店面使用,可知兩造合作出租範 圍僅有系爭房屋1樓;且依「合作備忘錄(二)」記載之甲 、乙、丙範圍之租金比例,倘若編號丙範圍確為系爭房屋全 部5層樓,其租金卻低於編號甲、乙範圍,顯不符常情,是 被告應交付之系爭房屋範圍應限於1樓。再依「房屋點交爭 議協調書」,已將被告應搬遷、淨空系爭房屋之清償期延長 至112年4月30日,被告於前揭期日前將系爭房屋1樓物品搬 遷淨空,且李俊霖於112年4月28日寄發存證信函予原告,表 明要交付系爭房屋1樓予原告,是被告並無違反契約情事。  ㈢被告已依「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於112年3月29日前將編 號乙範圍搬遷淨空,由李俊霖傳LINE通知原告,並於112年3 月31日交付原告,此有李俊霖LINE紀錄及「房屋點交表」可 佐,原告提出之照片內之物品無從證明係被告所有,且依證 人張永璋之證述,亦無法證明被告於112年4月21日請證人搬 運貨物至編號乙範圍,故原告主張被告持續使用編號乙範圍 至112年4月30日等語,實屬無據。  ㈣倘若本院認為被告確有違約,請審酌原告實際上並未與大樹 藥局簽立租賃協議書,故原告並無因違約而需賠償大樹藥局 ;且原告已將雲林縣○○鄉○○路000○0號房屋租予八方雲集使 用,可知原告亦無違反與八方雲集間契約之情;又李俊霖已 於112年4月28日寄發存證信函告知原告不願拆除編號甲、乙 範圍房屋之意,原告仍執意拆除,原告所支出之相關施作費 用之損失不可歸責於被告。是以,請依民法第253條規定酌 減違約金。  ㈤並聲明:⒈原告之訴駁回;⒉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免 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被告為系爭土地所有權人,系爭土地上有二棟房屋,其中一 棟為系爭房屋,另一棟為2層樓房屋(設兩門牌,分別為雲 林縣○○鄉○○路000號、187號,下稱187號房屋),上開房屋 之事實上處分權人為被告之子李俊霖,有土地謄本、房屋稅 籍證明書、李俊霖與原告間LINE通訊紀錄、房屋照片附卷可 憑,是此部分事實,應堪認定。又三方於111年9月11日簽訂 「合作備忘錄(二)」後,原告、被告陸續於111年12月2日 簽訂「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於111年12月31日簽訂「 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現勘紀錄」、「房屋點交表」、三 方於112年3月28日簽訂「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合作備 忘錄(二)」將系爭土地區分為編號甲、乙、丙三部分,18 7號房屋坐落位置大致為編號甲、乙之位置;被告於111年12 月31日將編號甲及一部份編號乙點交原告、於112年3月31日 將編號乙剩餘部分點交原告等情,為兩造所不爭執(見六訴 卷第150頁),是上開事實,足堪認定。 ㈡原告主張被告應於112年1月1日前將編號乙範圍房屋、系爭房 屋全部樓層內物品淨空,並將上開房屋交付原告,然被告未 履行,仍使用編號乙範圍房屋至112年4月30日、使用系爭房 屋迄今,故依「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被告應給付違約 金等語,惟經被告以前詞置辯,是本件爭點應為:⑴系爭房 屋是否為「合作備忘錄(二)」所約定之「丙方房屋」範圍 ;⑵被告應交付予原告之系爭房屋範圍有無包含系爭房屋2至 5樓;⑶兩造有無延長交付系爭房屋之清償期至112年4月30日 ;⑷被告就編號乙範圍房屋、系爭房屋部分,有無違約;⑸被 告若有違約,被告應給付之違約金數額為何。茲分述如下。 ㈢系爭房屋為「合作備忘錄(二)」所約定之「丙方房屋」範 圍  ⒈經查,「合作備忘錄(二)」先記載「茲就古坑鄉西華段671-1 地號土地及房屋(如下圖編號甲乙丙範圍)自民國111年9月 11日起三方合作共同出租」,又記載「丙方房屋」之裝修費 用分攤及期限等語(六簡卷一第15至16頁),而系爭土地上 之房屋為187號房屋、系爭房屋,該二棟房屋之事實上所有 權人即為李俊霖,為兩造所不爭執,復對照「合作備忘錄( 二)」中李俊霖為契約之「丙方」,則「合作備忘錄(二)」 所稱「丙方房屋」當指187號房屋與系爭房屋甚明。且被告 、李俊霖於112年3月31日自行與八方雲集加盟業者至系爭房 屋進行現場勘查,會勘紀錄記載「地點:雲林縣○○鄉○○路00 0號(按:依前所述,此處所稱185號即為187號房屋)、189 號」、「討論事項:1.緣112.1.3第一次房屋租賃現堪(按 :應為勘)時,因該屋(如上地點)店面未達約定面寬(五 米),今日因陳世一先生積極邀約業主前來進行第二次會堪 (按:應為勘),故紀錄本次會議書面」、「補充事項:請 屋主、地主在確定店面同意租予系爭房屋與雲林縣○○鄉○○路 000號店面,租予八方雲集加盟業者時,應於112年4月30日 前完成「房屋裝修改建(與陳世一先生之房屋整合工程)」 等語,此有房屋租賃會議紀錄附卷可查(見六簡卷一第243 頁),可見系爭房屋為「合作備忘錄(二)」所記載應與原 告房屋整合、改建之「丙方房屋」範圍。又187號房屋約為 編號甲、乙範圍,為兩造所不爭執,則「合作備忘錄(二) 」所指編號丙範圍應為系爭房屋,亦堪認定。  ⒉被告雖辯稱因點交區域不明確,兩造於111年12月31日簽訂「 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現勘紀錄」記載「實際上點交區域 待該房屋與甲方(即原告)房屋改裝整合完成後釐清」,   三方遂於112年3月28日另行約定應點交範圍僅限於附圖紅框 部分,而不及於系爭房屋等語,惟比對附圖紅框範圍與原告 提出之現場照片(見六簡卷一第85頁、第19至22頁),附圖 紅框範圍部分應僅至覆蓋187號房屋之鐵皮圍籬盡頭,並未 涵蓋系爭房屋,參以「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第貳點記載, 被告仍須於112年4月30日前履行三方約定條款,足認被告應 搬遷淨空之範圍未變動,而系爭房屋、187號房屋均坐落在 系爭土地上,觀諸三方簽訂「合作備忘錄(二)」後,原告與 被告於111年12月2日簽署之「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記載 「雙方曾於民國111年9月11日簽定合作備忘錄(二)(如附件 一、下稱主約2),今日雙方同意增補協議如下:(略)五、乙 方(即被告)如未於民國112年1月1日前完成雲林縣○○鄉○○ 段00000地號所在房屋所有家具及物品之搬遷及淨空視同違 約」(見六簡卷一第13頁);且「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 現勘紀錄」亦記載「今日雙方就主約2所示房屋(即雲林縣○ ○鄉○○段00000地號所在地上物,下稱該房屋)辦理現勘」等 語(見六簡卷一第79頁),可知無論「合作備忘錄(二)」或 兩造後續簽訂之「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合作備忘錄 增補協議書-現勘紀錄」均約定被告應交付原告之房屋係系 爭土地上之所有房屋甚明。末以「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 現勘紀錄」之前言即記載「今日雙方就主約2所示房屋(即 雲林縣○○鄉○○段00000地號所在地上物,下稱該房屋)辦理 現勘」等語,已如前述,佐以該現勘紀錄復記載「待該房屋 與甲方房屋改裝整合完成後釐清」,益徵「該房屋」亦即系 爭土地上所有地上物,均為三方約定應與原告房屋改裝整合 之範圍。是被告上開辯詞,洵非有據。 ㈣被告應交付予原告之系爭房屋範圍不包含2至5樓  ⒈原告雖稱被告應交付系爭房屋全棟,然查,觀諸187號房屋、 系爭房屋之稅籍資料(見六簡卷一第67、69頁),187號1、 2層樓房屋之樓地板面積共49.60平方公尺,系爭房屋全棟即 1至5樓之樓地板面積為115.10平方公尺,是系爭房屋總樓地 板面積超出187號房屋甚多。然依「合作備忘錄(二)」(見 六簡卷一第15頁),被告與訴外人李俊霖就編號甲、乙範圍 即187號房屋所在位置,可分配共7,000元之租金,就編號丙 範圍卻僅能分配到共2,000元之租金;且「合作備忘錄增補 協議書」約定編號乙範圍之違約金每月22,000元,編號丙範 圍違約金則僅16,000元(見六簡卷一第13頁),若編號丙範 圍即為系爭房屋1至5樓,上開租金分配即有違常情,是編號 丙範圍房屋應僅限於第1層樓部分,較為合理。  ⒉再者,三方於簽訂「合作備忘錄(二)」後,原告於111年10 月3日傳送LINE紀錄予李俊霖:「八方雲集急著要現在你們 的店面」(見六簡卷一第159頁),復於111年10月18日傳送 :「大樹的合作意向書已經準備好了,您們店面改裝的部分 應該沒問題吧?!簽約之後112年3月要交屋,到時候素食店 及八方雲集要移過去了」(見六簡卷一第167頁),原告與 李俊霖所述關於系爭房屋之規劃均為「店面」。且觀諸前述 被告、李俊霖於112年3月31日與八方雲集加盟業者至系爭房 屋進行現場勘查,會勘紀錄記載當日會勘係現場履勘丈量「 店面」寬度等語(見六簡卷一第243頁),又原告前與大樹 藥局就雲林縣○○鄉○○路000號、179-1號房屋簽訂之租賃協議 書(見六簡卷二第49頁),亦僅限於「一樓」,另原告自稱 代理被告、李俊霖與訴外人吳惠萍訂立之租賃協議書記載「 一、標的物落地址及使用範圍「地址:…古坑鄉中山路189號 一樓全部;地號:…古坑鄉四華段…及671-1土地」(見六訴卷 第456頁)。是上開文件涉及系爭房屋之敘述,或為「店面 」、或為「一樓」,均足認並非全棟1至5樓。  ⒊況觀諸原告與李俊霖於110年10月至11月間之LINE通訊紀錄( 見六簡卷一第437至445頁),對話內容並未提到出租範圍為 系爭房屋1到5樓;原告於112年9月23日民事陳報狀(見六簡 卷一第106頁)自陳「…原告與訴外人李俊霖、被告李江月西 二人共同合作之範圍;而設定編號「甲」、編號「乙」、編 號「丙」之代號,係為分配各出租範圍租金數額之用(門牌 號碼雲林縣○○鄉○○路000號、187號、及部分189號建物,整 合後可分為編號甲與編號乙二間店面;門牌189號碼雲林縣 古坑鄉中山路其餘面寬建物,整合後為編號丙店面)…」等 語;且原告於本院審理時亦稱預計與編號甲、乙、丙範圍整 合之672地號土地上房屋均為1樓(見六簡卷一第471頁), 均足認依兩造與李俊霖簽訂「合作備忘錄(二)」時之規劃 ,並未包含系爭房屋2至5樓之範圍。  ⒋又據曾就編號甲、乙範圍裝修工程估價之證人即工程業者徐 豊發證述:原本甲、乙範圍估價是拆到只剩下屋頂,現場的 照片已經全部拆除了,估價預計之工程完工後,有兩個平台 ,平台上放水塔架,要與編號丙結合,做一個防水措施,乙 與丙有縫隙,乙、丙的銜接處要作一個水切,當初估價的範 圍沒有包含5層樓樓房,沒有提到5層樓樓房要打通,甲、乙 與丙交接處要做水切的防水裝置,施作時不用到5層樓房屋 之二樓才能施作,僅需要借用丙的外牆等語(見六訴卷第32 至38頁)。由證人證述可知原告委託證人估價範圍未及於系 爭房屋,故無從推論被告應交付系爭房屋全部予原告;且依 證人證述,編號甲、乙施工並不需要利用或進入到系爭房屋 2樓以上樓層,自無點交系爭房屋2樓以上樓層之必要。  ⒌至原告主張其曾以整修系爭房屋1至5樓之工作項目請求工程 業者估價,李俊霖嗣後也以相同項目請求工程業者估價,可 知三方約定點交範圍包含系爭房屋全部樓層等語,然查,李 俊霖於本院審理時證述其請求工程業者估價範圍未及於系爭 房屋(見六訴卷第77、78頁),核與李俊霖以LINE傳送予原 告之估價單相符(見六簡卷一第225頁上方黃色估價單), 是原告此部分主張,尚難憑採。  ⒍準此,「合作備忘錄(二)」、「合作備忘錄增補協議書」 所指之編號丙範圍,應僅指系爭房屋1樓,而不及於2至5樓 。 ㈤兩造已延長交付系爭房屋之期限至112年4月30日  ⒈依三方於112年3月28日簽訂之「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記載 :「壹、3.112/3/30(本週四)晚上24時前,乙方(按:即 被告)應完成附圖紅框範圍搬遷淨空,以利甲方邀集八方雲 集現勘;4.三方依約定條款執行(108/11/4簽定之合作備忘 錄、111/9/11簽定之合作備忘錄二、111/12/2簽定之合作備 忘錄增補協議書)甲方可拋棄112/1/1至112/3/31其間之違 約金及懲罰性違約金之請求。貳、甲方已盡力滿足乙方要求 ,協助乙方房屋搬遷事宜,若乙方及丙方於112/4/30前未依 約履行本書第4點載明文件之約定條款,除應賠償甲方既有 罰則金額外,乙方及丙方同意額外個別支付懲罰性違約金新 臺幣壹佰萬元」,可知三方就系爭土地上之地上物之搬遷、 淨空期限,如「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附圖紅框範圍(即編 號乙範圍之一部分)係延長至112年3月30日,而其他尚未交 付之地上物,亦即系爭房屋,其搬遷淨空之期限則延長至11 2年4月30日,應堪認定。  ⒉原告雖主張依「房屋點交爭議協調書」記載若被告、李俊霖 未於112年4月30日前履行「合作備忘錄(二)」等三方歷次 簽署契約之約定條款,應賠償「既有罰則金額」,可知兩造 未延長清償期等語。然查,上開若未依約履行則不免除被告 之賠償責任之契約內容,應指以「未依約履行」為「免除賠 償義務」之解除條件,故上開契約內容附有解除條件,然並 非指兩造間延長履行期限之約定即因被告嗣後仍未履約而無 效或不成立,原告上開主張,應屬無據。 ㈥被告就交付系爭房屋部分,並無違約 依被告提供之存證信函(見六簡卷一第103頁),李俊霖於1 12年4月28日發函予原告,表示已將系爭房屋1樓店面物品清 空,可交由原告管理等語,因必須被告先搬遷淨空系爭房屋 內物品,系爭房屋之事實上處分權人李俊霖方得將房屋交予 原告,故依上開存證信函,可知被告至遲於112年4月28日已 將系爭房屋1樓物品搬遷淨空;且依現場照片顯示,系爭房 屋1樓店面部分已拉下鐵捲門,並在鐵捲門上張貼著八方雲 集之廣告紙(見本院112年度全字第11號假處分卷第43頁) ,可見被告業已從系爭房屋之1樓店面遷離,並由原告實際 管理中;再原告另案請求被告給付違約金,經本院以112年 度訴字351、356號案件受理,該案法官於112年11月2日至系 爭房屋勘驗時,系爭房屋1樓內物品業已清空(見六簡卷一 第423、425頁勘驗筆錄),亦徵被告業已將系爭房屋1樓內 物品搬遷淨空。兩造業已延長清償期至112年4月30日,已如 前述,則被告既已於期限內依約履行搬遷淨空系爭房屋1樓 物品,自無違約情事。 ㈦被告就交付編號乙範圍部分,並無違約  ⒈被告於111年12月31日將編號甲及一部份編號乙點交原告、於 112年3月31日將編號乙剩餘部分點交原告,為兩造所不爭執 ,已如前述。然原告主張被告於112年3月31日交付編號乙範 圍後,又搬回持續使用至112年4月30日等語,為被告否認, 原告應就此有利於己之事項負舉證責任。  ⒉原告固稱訴外人張永璋於112年4月21日曾受被告所託,自原 告在系爭房屋一樓內開設之小門,搬運貨品至編號乙範圍內 存放,然查,證人張永璋於本院審理時具結證述略以:伊於 112年4月21日至系爭房屋,因被告稱有一些廢鐵要拆,要讓 伊拿去賣,伊有進去一個門,不確定是否照片(六簡卷一第 505頁)內小門,伊對照片(見六簡卷一第507頁)中房間沒 有印象等語(見六訴卷第145頁),是依前揭證人證述內容 ,無從認定其有搬運貨物至編號乙範圍。  ⒊再觀諸原告提出照片(見六簡卷一第179至189頁),僅見緊 貼系爭房屋之鐵門旁有一覆有花布之小型鐵架,核屬一般民 眾家中日常使用物品,無法特定是否被告所有,且該鐵架面 積甚小、隨時可搬遷,準此,尚難以原告提出之照片即認被 告持續使用編號乙範圍至112年4月30日。 ㈧綜上所述,被告已依約於112年4月30日前將系爭房屋交付原 告,且於112年3月31日將編號乙範圍交付原告,並無持續使 用編號乙範圍房屋至112年4月30日,是難認其有何違反兩造 契約之情。 四、從而,原告依「合作備忘錄(二)」、「合作備忘錄增補協 議書」約定,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1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持 續使用編號乙範圍之違約金88,000元、自112年1月1日起至 同年5月31日、自112年11月1日起至113年8月31日止未交付 編號丙範圍之違約金共計240,000元、自112年1月1日起至11 2年5月31日、112年11月1日起至113年8月31日未交付編號乙 、丙範圍之懲罰性違約金456,000元,均無理由,應予駁回 。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其附麗,爰併予 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攻擊防禦方法核與本件 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至原告聲請傳喚證人湯 奇龍,其待證事實即三方就編號甲、乙範圍之施工方法約定 ,核與本案被告是否違約之認定無關,又原告主張其委請湯 奇龍拆除系爭房屋全棟估價,李俊霖亦認同應拆除系爭房屋 全棟,故交付8萬元工程款予湯奇龍乙節,然觀諸湯奇龍之 估價單(見六簡卷一第209頁),固記載5樓建物拆除粗估80 萬,但付款條件為訂金20%,則至少應交付16萬元,顯與李 俊霖交付之8萬元金額不合,是無從認定李俊霖交付款項係 委請湯奇龍拆除系爭房屋全棟之工程款,是核無傳喚湯奇龍 之必要;原告請求傳喚王美金、陳明仁部分,其待證事實為 被告是否於112年3月2日向證人2人稱寧願依約賠償、也不願 搬出系爭房屋等語,然被告嗣後業已遷出系爭房屋,是被告 於遷出前之言行核與被告是否違約之認定無關;證人張文益 待證事實係原告因系爭合作案投入資金整修,核與本案被告 是否違約之認定無關。上開證人爰均不予傳喚,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斗六簡易庭 審判長法 官 鍾世芬           法 官 陳定國 法 官 楊謹瑜 以上正本係依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 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20 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按他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書記官 蕭亦倫

2024-10-25

TLEV-113-六訴-1-20241025-1

司拍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拍字第82號 聲 請 人 翁嘉鴻 相 對 人 劉欽明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聲請拍賣抵押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所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准予拍賣。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貳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 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73條第1項定有 明文。次按抵押權人聲請拍賣抵押物,在一般抵押,因必先 有被擔保之債權存在,而後抵押權始得成立,故祇須抵押權 已經登記,且登記之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法院即應 准許之,抵押權人毋庸提出債權證明文件(參最高法院71年 台抗字第306號判例要旨)。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①相對人與聲請人間於民國106年1月23 日約定借款新臺幣(下同)1,600,000元,②相對人擔保第三 人王美金之前向聲請人所借400,000元,並以附表所示之不 動產為擔保,設定2,000,000元之普通抵押權,該抵押權已 於106年1月25日辦妥登記在案。詎屆期未為清償,為此聲請 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述主張業據提出他項權利證明書、抵押權設 定契約書、借據、本票、郵局存證信函暨中華郵政掛號郵件 收件回執等影本及土地第一類登記謄本為證。經核本件普通 抵押權確已設定登記在案,外觀上有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存 在。復查上開土地登記謄本所載之債務清償日期雖記載為不 定期,然聲請人已將還款之催告送達相對人,有上開郵局存 證信函暨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附卷可查,是本件已得 自形式上可認抵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獲清償。從而,聲請 人聲請拍賣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依首揭規定,應予准許。 至於聲請人所主張之債權與抵押權所登記之債權或有出入, 如相對人對抵押債權存否或其數額有實體上爭執,應另行提 起訴訟以資解決,非於本件拍賣抵押物之非訟程序所能處置 ,併予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提出抗告狀,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六、關係人如就聲請所依據之法律關係有爭執者,得提起訴訟爭 執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4  日 司法事務官 陳崇漢               附表:土地 113年度司拍字第000082號 編 土地坐落 面積 權利 備考 號 縣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平方公尺 範圍 001 雲林縣 斗六市 九老爺 105 205 全部               附註: 一、嗣後遞狀及其信封請註明案號及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逕發確定證明書,聲請人勿庸再具狀 聲請。

2024-10-14

ULDV-113-司拍-82-20241014-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