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雪君

共找到 110 筆結果(第 1-10 筆)

消債抗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更生程序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抗字第8號 抗 告 人 郭佳君 上列抗告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聲請更生事件,對中華民國11 4年2月12日本院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5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目前每月應清償之債務總額為新臺幣 (下同)24,020元,又依原裁定認定抗告人每月收入約38,5 85元,扣除必要生活費19,248元後,尚餘19,337元,此餘額 顯不足清償前開債務總額,是抗告人已符合不能清償之虞及 不可歸責於己之要件。再者,抗告人每月餘額既無法依約清 償每月債務總額,則每月將新增利息14,533元(計算式:負 債總額1,089,992元×法定週年利率16%÷12月=14,533元), 且債權人勢必會因抗告人未依約還款而聲請強制執行,執行 程序依法將自抗告人薪水扣款12,861元以供清償(計算式: 每月收入38,585元÷3=12,861元),則於每月扣薪金額(12, 861元)小於每月新增利息(14,533元)之情形下,抗告人 的債務直至退休時,均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綜上,原裁 定未審酌抗告人債務均有約定利息,而認抗告人無不能清償 債務或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顯有違誤,爰提起本件抗告等 語。並聲明:㈠原裁定廢棄。㈡抗告人即債務人准許開始更生 。 二、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 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 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 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債務人對於金 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 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 、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債務人於法 院調解不成立之日起20日內,聲請更生或清算者,以其調解 之聲請,視為更生或清算之聲請,不另徵收聲請費,消費者 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51條、 第153條之1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不能清償」,係 指欠缺清償能力,即綜合債務人之財產、信用及勞力(技術 ),仍不足對已屆清償期之債務,繼續客觀上清償而言;所 謂「不能清償之虞」,則係指債務人之狀態如置之不理,客 觀上得預見將成為不能清償之情形而言。而針對債務人是否 繼續客觀上不能清償債務,宜綜衡債務人全部收支、信用及 財產狀況,評估是否因負擔債務,而不能維持最基本之生活 條件,暨其所陳報之各項花費,是否確屬必要性之支出等情 ,為判斷之依據,故債務人之資產經評估雖已不足以清償債 務,惟依債務人之年齡及工作能力,在相當期限內如能清償 債務,揆諸上開說明,仍應認其尚未達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 能清償之虞之情形,自無藉消債條例清理債務之必要。 三、經查:  ㈠抗告人於民國113年6月24日提出債權人清冊,向本院聲請更 生,經原裁定以其無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為 由,而以原裁定駁回其更生之聲請等情,業經本院調取原裁 定卷宗查明無訛。 ㈡關於抗告人清償能力部分:  ⒈於110年度至112年度申報所得為331,125元、489,213元、463 ,456元,有合庫金股票32股,截至113年9月16日當日約822 元,至凱基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基人壽)、新光 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光人壽)並未投保、無投保 紀錄。  ⒉自110年3月8日起至113年7月12日任職華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華泰公司),擔任生產技術員,自111年6月至112年1 2月薪資含獎金共855,242元,113年1月至7月薪資共234,358 元、113年1月獎金54,780元;111年10月29日於遇見伯樂有 限公司兼職領有32,000元;自110年10月24日至112年2月11 日任職吉陞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下稱吉陞公司),薪資共16 ,541元;兼職啟浩食品有限公司鳳頂分公司(下稱啟浩公司 ),擔任部分工時人員,112年1月領有薪資445元;自113年 8月至11月任職長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資深技術員,8 月至10月薪資共79,443元、11月薪資3,323元;113年12月任 職統一超商新宏昌門市,擔任收銀員,當月薪資27,385元; 自111年10月至112年9月每月領有租金補助2,200元、112年1 0月起每月2,640元;112年4月領有全民普發6,000元。  ⒊上情,有110年至112年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及財產 歸屬資料清單(原審卷第23至25、225至229頁)、財產及收 入狀況說明書(原審卷第205至207頁)、債權人清冊(原審 卷第17至19頁)、戶籍謄本(原審卷第483頁)、勞保被保 險人投保資料表(原審卷第221至224頁)、個人商業保險查 詢結果表(原審卷第253至257頁)、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 中心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原審卷第299至304頁)、信 用報告(原審卷第305至320頁)、社會補助查詢表(原審卷 第115頁)、租金補助查詢表(原審卷第117、477頁)、內 政部國土管理署函(原審卷第349至353頁)、高雄市政府都 市發展局函(原審卷第363頁)、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函(原 審卷第121頁)、存簿(原審卷第231至251、401至431、495 、519至527頁)、薪資明細表(原審卷第51至59、209至217 、485至493、529至531頁)、華泰公司函(原審卷第193至1 95、511至513頁)、吉陞公司回覆(原審卷第379至395頁) 、啟浩公司回覆(原審卷第377頁)、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 股份有限公司函(原審卷第365至375頁)、抗告人陳報狀( 原審卷第199至203、397、479至481、515頁)、原審調查筆 錄(原審卷第535至538頁)、凱基人壽函(原審卷第125頁 )、新光人壽函(原審卷第355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2 年度消債更字第129號民事裁定(原審卷第71至74頁)在卷 可參。  ⒋是依抗告人上述工作、收入、財產等情形,以其於113年1月 至10月平均每月收入加計租金補助共35,945元【計算式:(2 34,358+79,443)÷10+(54,780÷12)+2,640=38,585,本裁定元 以下均採四捨五入】,評估其償債能力。  ⒌關於抗告人必要生活費用部分,其主張每月支出19,599元( 原審卷第207頁),並提出租約、繳款明細(原審卷第259至 273、517頁)為證。惟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 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 1.2倍定之,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參酌衛福 部社會司所公告114年度高雄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為16,04 0元,1.2倍即19,248元,抗告人主張逾此範圍,難認必要。    ⒍綜上,聲請人每月收入約38,585元,扣除必要生活費19,248 元後,尚餘19,337元可供清償債務。  ㈢抗告人並無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之虞情形:  ⒈抗告人目前負債總額約1,089,992元一情,有抗告人提出之債 權人清冊(原審卷第17至19頁)、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下稱中信銀行,原審卷第127頁)、裕富數位資融 股份有限公司(原審卷第281頁)之陳報狀在卷可憑,是此 情堪以認定。原裁定以抗告人每月收入約38,585元,扣除必 要生活費19,248元後,尚餘19,337元,而抗告人目前負債總 額約1,089,992元,以上開餘額按月攤還結果,僅需4.69年 (計算式:1,089,992÷19,337÷12=4.69)即能清償,抗告人 為00年0月出生(原審卷第483頁),距法定退休年齡65歲, 尚約有25年之職業生涯,應能逐期償還所欠債務,因認抗告 人並無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裁定駁回抗告 人更生之聲請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原裁定卷宗核閱無 訛。是抗告人所為本件更生聲請可否准許,應審究者為抗告 人是否具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存在。  ⒉抗告人雖以前詞主張,然查:   ⑴抗告人主張其每月收入扣除必要生活費後之餘額19,337元 不足清償目前每月應清償之債務總額24,020元,而謂其已 符合不能清償之虞云云,惟抗告人每月無法完全清償每月 應清償之債務總額,只是會延長其清償期間,尚難僅以此 即可認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情形。   ⑵抗告人主張每月餘額既無法依約清償每月債務總額,則每月依法定週年利率16%計算,將新增利息14,533元,原裁定未考量及此云云。然查,抗告人與中信銀行間之還款方案為:73期、利率8%、每期還款8,000元一情,有中信銀行之陳報狀在卷可參(原審卷第127頁),足認抗告人之債務利息利率並非如其所述均為16%;又隨著本金的償還,利息支付會逐月減少,抗告人的還款負擔也會降低,縱使加計利息,亦難逕認會超過抗告人之清償能力。退步言,縱以抗告人主張之每月新增利息14,533元為計算(此金額係以抗告人完全未清償本金為計算基礎):抗告人每月收入約38,585元,扣除必要生活費19,248元後,尚餘19,337元,再扣除每月新增利息14,533元,尚餘4,804元可清償本金,則抗告人每月之利息負擔亦逐步下降。況抗告人目前負債總額約1,089,992元,以每月餘額4,804元,按月攤還結果,約18.9年(計算式:1,089,992÷4,804÷12=18.90)可清償完畢,屆時抗告人亦尚未達法定退休年齡65歲,自難認有何不能清償債務或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存在。   ⑶抗告人稱依法每月扣薪僅能清償12,861元,小於每月新增 利息14,533元,將使抗告人的債務直至退休時,均不會減 少、反而會增加云云。但強制執行法第115條之1第2項規 定對於提供勞務而獲得之繼續性報酬債權發扣押命令之範 圍,不得逾各期給付數額3分之1,僅係對於強制執行範圍 之限制,與抗告人實際上清償能力並非相同,抗告人原得 逾該條所定比例自行向債權人清償,自難依強制執行法第 115條之1第2項所定比例,將抗告人收入乘以3分之1後, 以所得數額認定抗告人之清償能力,更無從以此認為抗告 人有何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事,抗告人此 節主張,亦非可採。  ⒊綜上,抗告人尚無藉助更生程序清理債務之必要,堪可認定 。 四、綜上所述,本件綜合抗告人全部收支、財產及勞動能力狀況 ,抗告人依其每月可支配所得足以維持基本生活,且有清償 能力,故尚難遽認為抗告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 虞,本件更生之聲請,不符合消債條例第3條所規定之要件 ,自不應准許。從而,原裁定駁回抗告人更生之聲請,並無 違誤,抗告人仍執前詞提起抗告,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 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雨真                   法 官 李怡蓉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按他造 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再為抗告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並應委任律師為代理 人。 附註: 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抗告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 院認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代理人。 抗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及前項情形,應於提起抗 告或委任時釋明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8

KSDV-114-消債抗-8-20250328-1

小上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給付票款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32號 上 訴 人 陳倢陞即皇家昌庫行 被 上訴人 呂勝到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 11日本院高雄簡易庭113年度雄小字第2561號第一審民事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零伍拾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透過訴外人黃鈺淳借新臺幣(下同) 100萬元,但只實拿到90萬元,上訴人就此借款已透過黃鈺 淳清償至少75萬元,並開立上百萬元本票給被上訴人,故請 求由黃鈺淳出面作證及調解等語。並聲明:㈠請交由第二審 合議庭裁判。㈡申請暫緩假執行。 二、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又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 ,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 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 不當者,為違背法令,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第43 6條之25、第468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按,民事訴訟法第468 條規定,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為同法第436條之3 2第2項所明定。是當事人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原審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 或有關解釋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 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原 審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 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旨參照)。而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 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 ,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 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 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復按,當事人於第二審程序不得 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因原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提出者 ,不在此限。同法第436條之28規定亦有明文。又上訴不合 法者,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71條第1項、第444 條第1項前段規定,法院毋庸命其補正,應逕以裁定駁回之 。 三、經查,上訴人所提上訴理由,並未具體指出原審判決有何違 背法令、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法規條項或其內容; 且其於原審係抗辯:被上訴人提出之支票不是伊簽的,伊是 將空白支票交給黃小姐,黃小姐再把伊的空白支票交給別人 等語(見原審卷第124頁),核與其上訴理由所載之借款已 清償75萬元及開立上百萬元本票給被上訴人等語不同,而屬 於第二審程序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復未說明有何因原審 違背法令致未能提出之情形,依照前揭規定,自無再予審究 之餘地。是上訴人本件上訴並非合法,依上開說明,應予裁 定駁回。 四、末按於小額訴訟之上訴程序,法院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時,應 確定其費用額,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第436條之3 2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上訴人之上訴既經駁回,則第二審裁 判費用10,050元,應由上訴人負擔,爰併為裁定如主文第2 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雨真                   法 官 李怡蓉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8

KSDV-114-小上-32-20250328-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76號 聲 請 人 王錡文 上列聲請人聲請宣告股票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5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股票貳張無效。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如附表所示之股票2張,因不慎 遺失,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97號裁定公示催告在案, 並已於民國113年9月18日公告在法院網站。現申報權利期間 已滿,並無任何人依法主張權利,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45條 第1項規定,聲請本院為除權判決等語。 二、經查,如附表所示之股票前經本院於113年9月9日以113年度 司催字第297號裁定准予公示催告,且定申報權利期間為自 上開催告開始公告於法院網站之日起5個月內,經本院依聲 請人之聲請,於113年9月18日公告該裁定於法院網站,因自 公告迄今無人申報權利等情,除據聲請人陳述在卷外,並經 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司催字第297號公示催告事件卷 證核閱屬實。是以本件所定申報權利期間於114年2月18日屆 滿,迄今無人申報權利及提出原股票,聲請人亦於申報權利 期間屆滿後3個月內之114年2月19日向本院提出本件聲請, 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種類 張數 股數 1 華榮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86-ND-466282-2 股票 1 1000 2 華榮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86-NX-290777-1 股票 1 520

2025-03-28

KSDV-114-除-76-20250328-1

聲再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號 再審聲請人 盧國智 再審相對人 蔡穎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再審聲請人對於中華民國114 年2月18日本院113年度聲再字第10號確定裁定提起再審之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費用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應於3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起;前項期間,自判 決確定時起算,判決於送達前確定者,自送達時起算;其再 審之理由發生或知悉在後者,均自知悉時起算,民事訴訟法 第500條第1項及第2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裁定已經確 定,而有第496條第1項或第497條之情形者,得準用民事訴 訟法第五編有關再審程序之規定聲請再審,同法第507條亦 有明文。經查,本件再審相對人請求再審聲請人損害賠償事 件,經本院高雄簡易庭於民國112年12月13日以112年度雄小 字第1515號判決(下稱原一審判決)在案,嗣經再審聲請人 提起上訴,經本院於113年5月20日以113年度小上字第15號 裁定(下稱第15號裁定)駁回上訴確定,再審聲請人於同年 6月4日對第15號裁定聲請再審,經本院於同年6月27日以113 年度聲再字第4號裁定(下稱第4號裁定)駁回再審聲請確定 ;再審聲請人復於同年7月16日對第4號裁定聲請再審,另經 本院於同年9月27日以113年度聲再字第6號裁定(下稱第6號 裁定)駁回再審聲請確定;再審聲請人又於同年10月21日對 第6號裁定聲請再審,另經本院於同年11月6日以113年度聲 再字第9號裁定(下稱第9號裁定)駁回再審聲請確定;再審 聲請人嗣於同年11月13日對第9號裁定聲請再審,經本院於1 14年2月18日以113年度聲再字第10號裁定駁回再審聲請確定 (下稱原確定裁定),而再審聲請人於同年3月4日收受原確 定裁定,業經本院調取原確定裁定事件卷宗核閱無訛(原確 定裁定卷第25至27頁),並有上開判決、裁定在卷可佐,是 再審聲請人於同年3月10日就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尚未逾3 0日之不變期間,合先敘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再審聲請人對瑞士鄉廈大樓(下稱系爭大樓 )騎樓之外牆面(下稱系爭牆面)為噴漆,而系爭大樓河西 路7號1樓房屋(下稱系爭房屋)在地政機關保存登記資料, 其專有部分僅有騎樓、1樓、2樓範圍,並未包括系爭牆面, 故依臺灣高等法院相關實務見解、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函文, 及系爭大樓住戶規約第2條第3項約定,系爭牆面應屬系爭大 樓之共用部分。原一審判決竟認定系爭牆面屬系爭房屋所有 權人翁振銘之專有部分,顯有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 當之違法,原確定裁定漏未審酌;而系爭牆面既屬共用部分 ,依系爭大樓住戶規約第20條第1項第3款及第21條第22款約 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0條第2項規定,應由管理委員會 執行管理、修繕之責,是就系爭牆面之毀損,再審相對人並 無訴訟實施權,其起訴求償當事人不適格,法院應認其訴為 無理由予以駁回,求為廢棄原確定裁定並駁回再審相對人之 訴等語。 三、按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1項第4 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明再審 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判有如何合於法定再審事由之具體情 事,始為相當,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具體情 事,或僅對前訴訟程序之確定裁判有所指摘,而對所聲請再 審之確定裁定則未表明有何法定再審原因,均難謂已合法表 明再審理由。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最高 法院111年度台聲字第742號裁定意旨可資參照)。從而,當 事人聲明係對某件裁定聲請再審,但其聲請再審訴狀理由卻 係指摘該確定裁定以前之裁判如何違法,自不能認為業已合 法表明再審理由。 四、經查,本件再審聲請人對原確定裁定聲請再審,惟觀其再審 理由,無非均係針對原訴訟程序之原一審判決有所指摘,主 張原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之違法,至於其 所聲請再審之原確定裁定究有如何合於再審理由之具體情事 ,則未據再審聲請人敘明,揆諸前揭說明,本件再審聲請自 非合法,應予駁回。 五、綜上,本件再審聲請不合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雨真                   法 官 李怡蓉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7

KSDV-114-聲再-1-20250327-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42號 抗 告 人 楊陳麗雲 相 對 人 豐群水產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文宏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2日 本院114年度司票字第117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並未積欠相對人任何債務,自無可能 於民國112年4月14日簽發票面金額為新臺幣400萬元、到期 日為113年12月20日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1紙(下稱系 爭本票),足認系爭本票有偽造、變造之嫌;況相對人主張 系爭本票到期日為113年12月20日,則相對人之利息請求自 應自為113年12月20日起算,原裁定卻自112年4月14日起算 ,顯於法不合,爰依法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二、按票據為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上之權利義務,悉依票 上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之原因關係各自獨立。復按執票 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 ,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再者,本票執票人,依票據法 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 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訟 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 關係存否之效力,法院就本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審查 為已足,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 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亦有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 號、57年台抗字第76號判決要旨足資參照。 三、經查:相對人主張其執有以抗告人為發票人之系爭本票,並 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經屆期提示未獲付款,爰依票據法第12 3條規定,就原裁定主文所示之金額及利息,聲請裁定許可 強制執行等情,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本票為證,是 原裁定形式上審查系爭本票應記載事項均記載齊備,並無票 據無效情形存在,且系爭本票記載到期日亦已屆至,經相對 人提示請求抗告人付款未果,據此裁定准許強制執行,於法 並無違誤。抗告人主張系爭本票有偽造、變造之嫌一事,核 屬實體上之爭執,依照前揭規定及說明,已非本件非訟事件 程序所得審究之事由,應由抗告人另行提起訴訟或依其他程 序以資解決,並非本院於抗告程序中所得審酌。至相對人所 述之利息起算日,觀系爭本票上記載「利息自發票日起按年 利率9%按月計付」等語,則原裁定自發票日即112年4月14日 起之利息准予強制執行,難認有何違法之處,併予敘明。從 而,原審裁定准予強制執行,並無違誤,抗告意旨指摘原裁 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雨真                   法 官 李怡蓉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6

KSDV-114-抗-42-20250326-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拍賣抵押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43號 抗 告 人 梁洋城 相 對 人 尚昇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子銘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間拍賣抵押物事件,對於本院裁定(114年 度司拍字第4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抗告駁回。 二、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 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73條定 有明文;該規定準用於最高限額抵押權,同法第881條之17 亦有明文。又聲請拍賣抵押物係屬非訟事件,於最高限額抵 押,法院祇須就抵押權人提出之文件為形式上審查,如認其 抵押權已依法登記,並有抵押權登記擔保範圍之債權存在, 且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即應為准許拍賣抵押物之裁 定;至於法院所為准許與否之裁定,無確定實體法上法律關 係存否之效力,債務人或抵押人對抵押債權及抵押權之存否 如有爭執,應另循訴訟途徑以謀解決,不得僅依抗告程序聲 明其爭執,並據為廢棄准許拍賣抵押物裁定之理由(最高法 院51年台抗字第269號、94年度台抗字第631號、94年度台抗 字第270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抗告人先於民國107年3月27日以其所 有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下稱系爭不動產),為向相對人借 款之擔保,設定金額為新臺幣(下同)840萬元之最高限額 抵押權,並約定擔保債權確定期日為110年3月25日(下稱甲 最高限額抵押權)。嗣於107年6月29日再以系爭不動產,為 向聲請人借款之擔保,設定金額為864萬元之最高限額抵押 權,擔保債權確定期日為112年6月27日,約定依照各個債務 契約所定清償日期為清償期,經登記在案(下稱乙最高限額 抵押權)。嗣系爭不動產於107年7月2日因信託關係移轉予 相對人所有,亦經登記在案。茲因聲請人執有抗告人梁洋城 於110年3月15日簽發,到期日為112年6月27日,面額共計1, 810萬元之本票2紙(下稱系爭本票),詎屆期經提示未獲付 款,為此聲請拍賣抵押物,以資受償等語。 三、抗告意旨略以:㈠抗告人就系爭本票債權已為部分清償,就 抗告人清償逾法定限制利息部分,係屬就本金債權之清償, 故抗告人積欠相對人已非相對人主張之系爭本票債權金額1, 180萬元,原裁定未慮及此,逕予為准許拍賣系爭不動產之 裁定,自有未洽。㈡甲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定日期為1 10年3月25日,系爭本票到期日則為112年6月27日,足見, 系爭本票債權,應非甲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之範圍,原 裁定未慮及此,逕予為准許拍賣抵押物之裁定,即有未洽。 ㈢就系爭本票債權,相對人已先行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並經本院以112年度司票字第8671號民事裁定(下稱系爭本 票裁定)准許,系爭本票裁定依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第6 款規定,亦得為執行名義,自無再聲請裁定拍賣系爭不動產 以取得執行名義之必要,原裁定未慮及此,逕予准許,亦有 違誤。㈣又原裁定未使抗告人就前揭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之 債權額有陳述意見之機會,即逕為裁定准許拍賣系爭不動產 ,業已違反非訟事件法第74條規定,亦有未洽。有鑑於原裁 定有前述違法之處,爰依法提起抗告,請求廢棄原裁定,駁 回相對人之聲請等語。 四、經查:  ㈠相對人就其主張,並提出系爭本票裁定暨確定證明書、抵押 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土地及建物登記謄本等件 為證,並經原審依非訟事件法第74條規定,以本院114年2月 11日114雄院國非化114年度司拍字第4號通知(下稱系爭通 知),請抗告人於文到7日內就本件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 之債權額陳述意見,該通知業於同年月13日送達抗告人,抗 告人未依限具狀表示意見,有前開通知函文、送達證書在卷 可稽(原審卷第87頁、第93頁)。原審就相對人所提上開資 料為形式上審查,認本件最高限額抵押權登記擔保範圍之債 權存在,且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償,裁定准予拍賣系爭不 動產,於法並無違誤。  ㈡抗告人固辯稱:抗告人就系爭本票債權已為部分清償,系爭 票據債權之本金非如抗告人所主張之金額云云,然此核屬實 體法上權利義務關係存否之爭執,依上開說明,尚非本件非 訟程序所得審究之事項,自不得以此指謫原裁定違法。  ㈢抗告人又抗辯:甲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定日期為110年 3月25日,系爭本票到期日為112年6月27日,應非甲最高限 額抵押權擔保債權之範圍云云,惟查:甲最高限額抵押權擔 保債權種類及範圍為「擔保債務人對抵押權人現在(包括過 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在本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所定最 高限額內所負之債務,包括:借款、票據、保證所負債務」 ,有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稽(見原裁定卷第53頁), 又依甲最高限額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所載內容,亦與前述擔保 債權種類及範圍內容相同,有甲最高限額抵押權設定契約書 在卷可稽(見原裁定卷第21-22頁),以此觀之,該契約所 謂現在之債務,解釋上應包括「現在既存,及現在已發生而 清償期尚未屆至之債務」,經查,甲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擔保 債權確定日為110年3月25日,有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在卷可 稽(見原裁定卷第53頁),而系爭本票債權發票日既為110 年3月25日,於斯時系爭本票債權即發生,縱系爭本票到期 日為112年6月27日,系爭本票債權仍屬於「現在已發生而清 償期尚未屆至之債務」,並非屬於未來之債務,故仍為系甲 抵押權擔保債權範圍之內,是抗告人前揭所辯:系爭本票債 權不在系甲抵押權擔保債權範圍之內云云,亦無可採。  ㈣抗告人復抗辯:就系爭本票債權,相對人已先行取得系爭本 票裁定為聲請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業已合於強制執行法第 4條第1項第6款規定,自無再向聲請原裁定拍賣抵押物即系 爭不動產,以取得執行名義之必要,原裁定未慮及此逕為准 許拍賣抵押物,自有違誤云云,惟按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 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 得價金而受清償,民法第873條定有明文;該規定準用於最 高限額抵押權,同法第881條之17亦有明文。準此,聲請拍 賣抵押物,並未限於債權人未取得其他得聲請強制執行之執 行名義,始得聲請拍賣抵押物,是抗告人此部分主張,亦無 可採。  ㈤抗告人再抗辯:原裁定未使抗告人就甲最高限額抵押權、乙 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之債權額有陳述意見之機會,業已違反 非訟事件法第74條規定云云,惟原審業以系爭通知,請抗告 人於文到7日內就本件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陳述 意見,系爭通知業於114年2月13日送達抗告人,抗告人未依 期限具狀表示意見,有前開通知函文、送達證書在卷可稽( 原審卷第87頁、第93頁),並經本院調閱原裁定卷查明屬實 。足見,原審業已依法通知抗告人可具狀陳述意見,係抗告 人未依限具狀,嗣後,竟再以原裁定違反非訟事件法第74條 規定,未予陳述意見之機會為由,指謫原裁定違法,自屬無 據。  ㈥依上所述,原裁定准許拍賣系爭不動產,核無違誤。抗告意 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雨真                  法 官 王雪君                   法 官 林綉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按他造 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再為抗告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並應委任律師為代理 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張傑琦 附表:               土地:                                   編  號 土     地     坐     落 面積 權利範圍 市 區 段 小 段 地    號 平方公尺 1 高雄 小港 坪北     413 5,519.52 2分之1 2 高雄 小港  坪北       413-1 85.13  2分之1 3 高雄 小港 坪北 413-2 10.34 2分之

2025-03-26

KSDV-114-抗-43-20250326-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224號 再 抗告 人 潘三享 再 抗告 人 洪秀花 相 對 人 葉冠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葉冠甫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對於中華 民國113年12月18日本院所為第二審裁定,提起再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一、再抗告駁回。 二、再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第二審判決上訴,上訴人應委任律師為訴訟代理人。 但上訴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具有律師資格者,不在此限。上訴 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上訴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 經法院認為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訴訟代理人;第1項但書 及第2項情形,應於提起上訴或委任時釋明之;上訴人未依 第1項、第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或雖依第2項委任,法 院認為不適當者,第二審法院應定期先命補正;逾期未補正 亦未依第466條之2為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不合法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定有明文。而前揭規定依 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2項、非訟事件法第46條規定,於 非訟事件之再抗告程序準用之。 二、經查,本件再抗告人不服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8日所為113 年度抗字第224號裁定,提起再抗告,未委任律師或具有律 師資格之關係人為非訟代理人,經本院於114年2月21日裁定 命再抗告人應於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委任律師或具律師資 格之關係人為非訟代理人之委任狀,該裁定已於114年3月9 日寄存送達再抗告人,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49 頁),惟再抗告人逾期迄未補正,依照上開說明,本件再抗 告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謝雨真                   法 官 王雪君                   法 官 林綉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傑琦

2025-03-26

KSDV-113-抗-224-20250326-3

全聲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撤銷假處分裁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建佑藥局 法定代理人 徐守正 相 對 人 慶安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即 清算人 余景登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撤銷假處分裁定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一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所為之一一二年度全字第八十 三號假處分裁定撤銷之。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聲請對相對人為假處分,經本院以 112年度全字第83號假處分裁定(下稱系爭裁定)准許在案 ,惟系爭裁定附表所示之支票均已發行滿一年,依票據法第 136條第2款規定,縱使相對人向付款人提示付款,付款人亦 不得付款,故已無繼續保全執行之必要,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533條準用第530條第3項之規定,聲請撤銷系爭裁定等語。 二、按假扣押之裁定,債權人得聲請命假扣押之法院撤銷之。該 規定於假處分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30條第3項、第533條 分別定有明文。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本院調 取系爭裁定卷宗核閱無誤,應可信為真實,是依首揭說明, 聲請人聲請撤銷系爭裁定,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5

KSDV-114-全聲-1-20250325-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變更捐助章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法字第3號 聲 請 人 林世民 相 對 人 財團法人名家文教基金會 上列聲請人聲請變更財團法人名家文教基金會捐助章程,本院於 民國114年3月17日所為之114年度法字第3號裁定,其原本及正本 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之原本及其正本主文欄第一項關於「財團法人財團法人名 家文教基金會」之記載,均應更正為「財團法人名家文教基金會 」。   理 由 一、裁定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9條準用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裁定之原本及其正本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 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5

KSDV-114-法-3-20250325-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921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王永祥 訴訟代理人 王文瑜 陳樹村律師 龔暐翔律師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陳大儒 訴訟代理人 朱威儒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準備程序終結。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雪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梁瑜玲

2025-03-25

KSDV-113-訴-921-202503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