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蕭清清

共找到 206 筆結果(第 1-10 筆)

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簡上字第131號 上 訴 人 曾玉李 被上訴人 陳品叡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 年1月15日本院臺北簡易庭113年度北簡字第10664號第一審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 為法定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 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 補正。上訴不合法之情形,已經原第一審法院定期間命其補 正而未補正者,得不行前項但書之程序,民事訴訟法第444 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準用之 ,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亦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原 審法院於民國114年2月11日以113年度北簡字第10664號裁定 ,限上訴人於收受該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該裁定已於114 年2月17日送達上訴人,有該裁定、送達證書在卷可稽(本 院卷第21至23頁)。惟上訴人迄今仍未繳納裁判費,亦有多 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答詢表附卷可憑(本院第33至 35頁),揆諸首揭說明,本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李桂英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31

TPDV-114-簡上-131-20250331-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股權買賣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重訴字第54號 原 告 吳芳瑜 被 告 傅凱鍵 訴訟代理人 洪士棻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股權買賣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7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14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12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204萬6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614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間,與伊簽訂「股票股權購買 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約定買賣金額總計為新臺幣( 下同)624萬元,並於簽訂系協議約後由伊交付伊所持有之 中兆匯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兆匯公司)之股票、 股權予被告,被告當下支付訂金10萬元,其餘款項合計614 萬元則以分次匯款方式給付伊,惟經伊多次催告,被告仍未 給付。爰依系爭協議約定、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614萬元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614萬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兩造之共識係在公司轉虧為盈,伊有錢時才開始 給付剩餘款項,此由系爭協議未寫明其餘款項之給付方式( 即要分幾次、每次付多少錢等給付方式),亦未記載簽約日 期等情,即可佐證伊所言非虛,而中兆匯公司至今仍虧損嚴 重,原告尚不能向伊請求給付價款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㈠原告之訴駁回;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本院之判斷:  ㈠依系爭協議約定:「本人傅凱鍵(下稱甲方)茲與吳芳瑜( 下稱乙方)協議購買乙方所擁有之全部中兆匯公司股票及股 權共計10萬4000股,購買價金合計624萬元。甲方於簽約後 匯款支付訂金10萬元,其餘款項分次以匯款方式給付乙方。 乙方於簽約後一次交付全部所持有中兆匯公司股票給甲方, 乙方不再持有任何中兆匯公司股票及股權」(重訴字第374 號卷第13頁)。又按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 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當事人就標的物及其價金 互相同意時,買賣契約即為成立。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 付約定價金及受領標的物之義務,民法第345條、第367條分 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原告主張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系爭協議、兩造對話 紀錄為證(重訴字第374號卷第13至15頁)。被告雖辯稱兩 造約定公司轉虧為盈,伊有錢時才開始給付剩餘款項云云; 惟觀之系爭協議內容,並無被告所稱上開給付條件之約定, 兩造既已就買賣標的物(原告所擁有之全部中兆匯公司股票 及股權共計10萬4000股)及其價金(624萬元)互相同意, 則買賣契約即為成立,縱系爭協議未記載剩餘款項之給付方 式、簽約日期,僅屬價金給付無確定期限(參民法第229條 第2項規定),尚不影響兩造股權買賣之成立生效,被告自 應給付價金,是被告所辯,尚不足採。從而,原告請求被告 給付剩餘價金614萬元,即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協議約定、民法第367條規定,請求 被告給付原告614萬,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 12日(送達證書見本院卷第21頁)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提出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31

TPDV-114-重訴-54-20250331-1

小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42號 上 訴 人 吳承鴻 被 上訴人 劉睿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2月31 日本院臺北簡易庭113年度北小字第4020號第一審小額民事判決 提起上訴,並為訴之追加,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第二審(含追加之訴)訴訟費用新臺幣貳仟肆佰肆拾伍元由上訴 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 ,不得為之;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 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 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 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又所謂違背法令,係指依同法 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68條所定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 不當、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定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情形 。故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以同法第469條所列第1款至第5款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 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如係以第一審判決有同法第468條不適用法規或 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 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庭裁判之 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等及其具體內容,暨係依 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未依上述方法表 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認為已合法 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 第988號、111年度台上字第1361號裁定意旨參照)。再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 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 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 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 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而上訴不合法者,依同法第 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471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規定,法 院毋庸命其補正,應逕以裁定駁回之。另按當事人於第二審 程序不得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當事人於第二審程 序不得提出新攻擊或防禦方法;但因原法院違背法令致未能 提出者,不在此限,同法第436條之27、第436條之28分別定 有明文。 二、上訴意旨略以:原審法官於原審審理期間未充分聽取伊完整 陳述意見,亦未給予補充關鍵證據之機會,即迅速言詞辯論 終結,違反民事訴訟法第208條保障當事人辯論權之規定, 而有判決違背法令之情。又原審判決未審酌伊提出之照片, 亦未充分考量本件係因被上訴人未具備冷凍空調裝修及空調 維護之專業資格,導致伊因冷氣安裝不當受有冷氣漏水、牆 面及手工木作損壞及營業損失等實際損害,顯就侵權行為因 果關係認定不足,未依法作合理裁量,違反民法第184條規 定及相關損害賠償原則;且原審法官要求伊就營業損失及其 他損害負舉證責任,然剝奪伊陳述權,致伊未能及時提交補 充證據,而有事實認定及法律適用之錯誤。伊另於本件上訴 程序補充冷氣漏水導致損壞之照片及報價單等證據證明損害 範圍及因果關係,爰依法提起本件上訴,請求廢棄原判決不 利於伊部分等語。 三、經查:  ㈠上訴人於原審起訴主張伊因被上訴人於臺北市○○區○○○路00巷 00號1樓(下稱系爭建物)清洗及安裝冷氣不當,受有冷氣 無法使用、漏水致木作脫皮腐爛、牆面壁癌及無法營業之損 害,請求被上訴人給付冷氣清洗安裝費新臺幣(下同)7,00 0元、隔間牆2萬元、壁癌清除油漆1萬元、營業損失30天共3 萬元及木作桌子1萬5,000元,合計8萬2,000元。原審本於其 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審酌兩造均不爭執系爭建 物因被上訴人清洗及安裝冷氣致生漏水問題,且被上訴人已 同意返還清洗安裝費,另上訴人非系爭建物所有權人,且其 就所主張之營業損失及木作桌子費用未能舉證等情,為其得 心證之理由,認定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應給付冷氣清洗安裝 費7,000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而為上訴人一部勝 訴之判決,駁回上訴人其餘之訴,於法尚無違誤。綜觀上訴 人所執上訴理由,雖記載原判決違背民事訴訟法第208條及 民法第184條規定,然究其內容無非係就被上訴人是否應就 其主張之隔間牆、木作桌子、壁癌油漆及營業損失等損害負 賠償責任等情為爭執並加以說明,核屬對原審所為事實認定 及證據斟酌、取捨之當否加以指摘,並未具體表明原審判決 違背上開法規之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審判決有違 背上開法令之具體事實,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認定原判 決有何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自難認上訴人對原判決之如何 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本院無從認定其已合法表明上訴 理由,揆諸前開說明,其上訴自非合法。  ㈡又上訴人於原審僅聲明請求被上訴人給付8萬2,000元,其提 起本件上訴後,始追加請求金額為10萬6,000元,其追加2萬 4,000元(106,000-82,000=24,000)部分,依民事訴訟法第 436條之27規定,不得為之,是上訴人所為訴之追加,亦不 合法。  ㈢另上訴人於本件上訴始提出之照片(本院卷第25至61頁), 係上訴人於原審未提出之攻擊防禦方法,上訴人於原審業經 合法通知並到庭辯論且提出書狀,其未能適時提出前開新攻 擊防禦方法,顯非原審違背法令所致,依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8規定,其於第二審程序即不得提出,本院亦不得就此 部分加以審酌。  ㈣綜上,上訴人之上訴及追加之訴均不合法,均應予駁回。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額確定為2,445元,應由上訴人負擔, 爰諭知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追加之訴均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 第436條之32第1項、第2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436條之 19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李桂英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31

TPDV-114-小上-42-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33號 抗 告 人 山岳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楊澤世 共同代理人 林淑惠律師 相 對 人 賴世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21日 本院114年度司票字第421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上開規 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程 序,法院僅就形式上審查得否准許強制執行,此項裁定並無 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 否有爭執時,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 院56年度台抗字第714號、57年度台抗字第76號裁定意旨參 照)。再本票既載明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則執票人聲請裁定 准予強制執行時,自毋庸提出已為付款提示之證據,發票人 如主張執票人未為提示,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條 但書之規定,應由其負舉證之責(最高法院84年度台抗字第 22裁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伊執有抗告人共同簽發、發票日、票 面金額及到期日分別如附表所示、未載付款地、未約定利息 ,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之本票3紙(下稱系爭本票),詎於 民國114年1月6日經提示未獲付款。為此提出系爭本票,聲 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依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 等語。經原審裁定准許就附表所示票面金額及自114年1月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6%計算之利息為強制執行。 三、抗告意旨略以:相對人並未向伊就系爭本票為付款之提示, 不符行使追索權之要件,又系爭本票票載發票日距今已逾1 年多,伊是否確曾簽發系爭本票已不復記憶,爰依法提起抗 告,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四、經查,相對人依票據法第123條規定聲請裁定准許強制執行 ,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系爭本票為證,原審就系爭本票 為形式上審查,予以准許,於法並無違誤。抗告人雖辯稱相 對人未為付款提示云云,惟系爭本票既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之記載(原審卷第13頁),依票據法第124條準用同法第95 條但書之規定,自應由抗告人就未提示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然抗告人僅泛稱相對人未為付款提示,並未舉證以實其說, 即難認其主張為可採。又抗告人另辯稱伊是否曾簽發系爭本 票已不復記憶云云,核屬實體法上爭執,依上開說明,尚非 本件非訟程序得以審究。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 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 、第24條第1項、第46條,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第 449條第1項、第95條、第8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蔡政哲                                     法 官 李桂英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附表: 114年度抗字133號 編號 發票日 (民國)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 (民國) 提示日即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民國) 001 112年12月14日 72,840,000元 114年1月6日 114年1月6日 CH 0000000 002 113年1月16日 26,310,000元 未記載 114年1月6日 CH 0000000 003 113年5月16日 32,890,000元 未記載 114年1月6日 CH 0000000

2025-03-31

TPDV-114-抗-133-20250331-1

重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代墊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362號 原 告 朝日美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懷 被 告 東方之泉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高淑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代墊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 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同 條第1項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8日 裁定命其於5日內補繳裁判費,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上開裁定業於同年月21日送達於原告,惟原告迄今尚未補正 等情,有上開裁定、送達回證、收費答詢表附卷可憑,揆諸 前開說明,原告起訴不合程式,其訴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31

TPDV-114-重訴-362-2025033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820號 聲 請 人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陳凱富 被 告 張軒福即軒福企業社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3萬5458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違約金。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7,350元由被告負擔,並自本判決確定之翌 日起,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原告提出之授信約定書第19條約定為憑(本院卷第17 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二、次按不變更訴訟標的,而補充或更正事實上或法律上之陳述 者,非為訴之變更或追加,民事訴訟法第256條定有明文。 查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請求被告張軒福即軒福企業社與張軒 福連帶給付,嗣於審理時更正其請求張軒福連帶給付部分之 陳述,並更正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53萬 5458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核與前揭規定相 符,應予准許。 三、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之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4月14日與伊簽立額度為100萬 元之授信契約書,並於同日動用授信約定書之額度向伊借款 80萬元及20萬元,另就上開各筆借款簽立授信動撥申請書兼 借款憑證,約定各筆借款之借款期間、利息計付方式及本息 償還方式,應分別依所簽立之動撥申請書兼借款憑證之約定 履行,並於授信約定書約定被告倘未依約清償本金或利息, 除按約定利率給付遲延利息外,另應給付逾期6個月以內者 ,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20%計算 之違約金。詎被告未依約清償本息,各筆借款現尚欠如附表 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未給付。為此,爰依消費借貸法 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授信約定書、各筆借 款之授信動撥申請書兼借款憑證、放款交易明細查詢申請單 及定儲利率指數變動明細表為證(本院卷第13至32頁)。被 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 供本院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真正。從而,原 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本金及利息、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附表(日期:民國/金額:新臺幣):

2025-03-28

TPDV-114-訴-820-202503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票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424號 聲 請 人 施霖佩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票據)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2086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27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424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支票號碼 001 英勢國際有限公司 黃柏鈞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仁愛分行 112年8月15日 350,000元 BJ0289353

2025-03-28

TPDV-114-除-424-202503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447號 原 告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訴訟代理人 陳建海 被 告 陳志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6萬4721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23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8.98計算之利息,暨逾期 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者, 按上開利率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 收取9期。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借款契約書「其他契約條款」第8條約定為憑(本院 卷第16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11月22日向伊借款新臺幣(下 同)48萬元並簽訂借款契約書,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11月2 2日起至118年11月22日止,借款利率按伊三個月定儲利率指 數加碼週年利率7.38%機動計付(違約時為8.98%),被告應 依年金法按月攤還本息,並約定逾期在6個月以內者,按上 開約定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以上者,按上開約定利率20 %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9期違約金。詎被 告未依約清償本息,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尚欠伊46萬4721元及自113年2月23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 之利息及違約金未清償。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借款 契約書、交易明細查詢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3至17頁)。被 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 供本院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真正。從而,原 告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 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28

TPDV-114-訴-447-202503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048號 原 告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紀睿明 訴訟代理人 鄭靖儀 被 告 黃成全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60萬3721元,及其中新臺幣156萬82 12元自民國113年8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4.99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2萬0805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原告提出之信用貸款申請書暨約定書第17條約定為憑 (本院卷第22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先予敘明 。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5月17日向伊申請信用貸款新臺 幣(下同)187萬元,約定借款利率自貸放日起按伊每季調 整之優利型房貸指標利率加碼週年利率4.51%計算(被告未 依約還款時為4.99%),被告應自實際撥款日起依年金法按 月攤還本息,如有任何一宗債務未依約清償本金,即喪失期 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未依約清償,尚欠伊16 0萬3721元(包含本金156萬8221元、利息3萬5509元),及 本金156萬8221元自113年8月24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 利息未給付。為此,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 何書狀以為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個人 信用貸款申請書暨約定書、帳務總覽、帳務查詢系統畫面暨 帳戶明細等件為證(本院卷第13至23頁、第51至53頁),其 主張核與上開證物相符。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 堪信上情為真正。從而,原告依民法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 本訴,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四、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28

TPDV-114-訴-1048-2025032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505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張華軒 被 告 溫俊傑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7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6萬5771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5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8.5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9,560元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22萬1000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 被告如以新臺幣66萬5771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原告提出之中國信託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第10條第2 項約定為憑(本院卷第21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有管轄權 ,先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5月5日向伊借款新臺幣(下同 )72萬元,約定自借款日起分期償還,並按機動利率計付利 息(被告未依約還款時為8.5%),如有任何一宗債務未依約 清償本金,即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詎被告僅 繳納本息至113年2月4日,嗣即未再清償,尚欠伊本金66萬5 771元及自113年2月5日起按上開約定利率計算之利息未給付 。為此,爰依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 ⒈如主文第1項所示;⒉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 何書狀以為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個人 信用貸款申請書、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撥款資訊、產品利 率查詢、放款帳戶利率查詢及放款帳戶還款交易明細等件為 證(本院卷第15至35頁),其主張核與上開證物相符。被告 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答辯供 本院斟酌,惟依上開證據,已堪信上情為真正。從而,原告 依民法消費借貸法律關係提起本訴,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 1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經核合於法律規定, 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 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訴訟費用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蕭清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蔡沂倢

2025-03-28

TPDV-114-訴-505-202503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