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10-30

案號

TPSM-113-台抗-1955-20241030-1

字號

台抗

法院

最高法院

AI 智能分析

摘要

潘柏愷因為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被判刑確定。檢察官聲請決定他的應執行刑,高等法院裁定合併執行有期徒刑16年,併科罰金15萬元。潘柏愷不服,認為判太重,主張自己因為疫情一時糊塗犯罪,而且犯後自白、積極配合調查、與被害人和解。但最高法院認為,原裁定並未超過法律規定的外部界限,也沒有過重或違反比例原則,而且其他法院的案例情況不同,不能作為參考,因此駁回了他的抗告。

AI 摘要可能會發生錯誤。請查核重要資訊。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台抗字第1955號 抗 告 人 潘柏愷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 等法院中華民國113年8月30日定應執行刑之裁定(113年度聲字 第2435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本件原裁定以抗告人潘柏愷因犯如原裁定附表(下稱附表) 編號1至9所示共9罪,均經分別判處罪刑確定在案,合於數罪併罰定應執行刑之規定,茲檢察官就附表編號1至9所示之刑,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並無不合,爰合併就有期徒刑部分定其應執行16年,併科罰金部分應執行新臺幣(下同)15萬元。經核於法尚無違誤。 二、抗告意旨略以:伊受新冠疫情影響,一時糊塗才犯下如附表 所示各罪,但犯後均自白,積極配合調查,未過度耗費司法資源,亦與部分被害人和解,並願賠償被害人損害,其他法院就不同案件所定之應執行刑不乏甚輕者,原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過重,有違公平原則及法律秩序之理念云云。 三、經查,抗告人所犯如附表所示9罪中,所處徒刑最重者為有 期徒刑9年6月(即附表編號9)、併科罰金最重者為10萬元(即附表編號2),附表所示各罪之有期徒刑合計為23年5月、併科罰金合計為19萬元,原裁定合併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16年,併科罰金15萬元,並未逾越刑法第51條第5款、第7款所規定之外部界限,亦無顯然過重或違反比例、公平原則及刑法規定數罪合併定應執行刑之立法旨趣,自不得任意指為違法。又二裁判以上之數罪併罰定應執行刑,係以原宣告之罪刑為基礎,並非就各該罪重新量處其宣告刑。抗告人所犯各罪有無與被害人和解及願否賠償,乃抗告人所犯各罪於審理時所應調查、審酌之事項。至於其他法院就不同案件所定之應執行刑如何,基於個案情節不同,難以比附援引,尚不能拘束原審定應執行刑裁量職權之適法行使。抗告意旨任憑己意,以上揭理由指摘原裁定所定之應執行刑過重,其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30 日 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林勤純 法 官 黃斯偉 法 官 蔡廣昇 法 官 高文崇 法 官 劉興浪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盧翊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