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不得聲明不服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之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56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盧志維 (現於法務部○○○○○○○○○○○執 行中)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年度執聲字第33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盧志維所犯如附表編號1至6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 貳年。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指略以:受刑人盧志維因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先後經 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及第50條 第2項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 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聲請准許部分(即附表編號1至6部分)  ㈠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數罪併罰,有 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宣 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 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1條第 5款、第53條分別定有明文。  ㈡經查,本件檢察官聲請應執行刑共有9罪(其中附表編號2為2 罪),其中最初判決確定日係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即民國113 年2月6日(下稱最初判決確定日),而附表編號2至6所示之 6罪犯罪行為日均在最初判決確定日前,合於定應執行刑之 法定範圍,受刑人前於如附表編號1至6如所示之時間犯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等罪,先後經法院判處如附表編號1至6所示之 刑,且均已確定等情,有被告前案紀錄表及相關刑事判決書 在卷可稽。又附表編號1、2、4、6所示均為得易科罰金之罪 ,附表編號3、5所示為不得易科罰金之罪,本不得併合處罰 ,惟受刑人已向檢察官聲請就如附表編號1至6所示各罪定應 執行刑,此有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為憑,且本院為上 開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從而,本件就附表編號1 至6部分之聲請核與上開規定要無不合,應予准許,爰就附 表編號1至6犯罪時間相距不遠、犯罪之性質均為毒品案件、 受刑人就本件表示對定執行刑沒有意見。併審酌法律所規定 範圍之外部性界限,及比例原則、公平正義原則之規範,謹 守法律秩序之理念,體察法律之規範目的,使其結果實質正 當,合於裁量之內部性界限,並依限制加重原則、罪責相當 及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聲請駁回部分(即附表編號7至8部分)  ㈠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為刑法第50條第1項前 段所明定,於被告一再犯罪,經受諸多科刑判決確定之情形 ,所謂「裁判確定」,乃指首先確定之科刑判決而言,亦即 以該首先判刑確定之日為基準,凡在該日前所犯之各罪,應 依刑法第51條規定並其應執行刑,倘係裁判確定之後,始又 另犯他罪,當不在併合處罰之列,而屬合併執行之範疇。至 裁判確定時點之認定,於案件經法院裁判後,當事人未表示 不服,或已逾上訴期間者,自應以該判決上訴期間屆滿時即 生確定力,亦全案已告確定(最高法院110年度台非字第178 號判決意旨參照)。次以,刑法第10條第1項規定,稱以上 、以下、以內者,俱連本數或本刑計算。是用語如僅有「前 」而非「以前」者,並不含其本數。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 既規定裁判確定「前」而非「以前」犯數罪,則關於數罪併 罰定應執行刑之範圍,並不含裁判確定當日之犯罪。又所謂 裁判確定,係指裁判「已不得聲明不服」之情形,亦即對於 裁判得為聲明不服之期間過後,相關有請求救濟權之人倘未 聲明不服,裁判即告確定。對於裁判之上訴或抗告,其上訴 或抗告(指非經宣示)期間自送達判決或裁定後起算,至於 期間之計算,依民法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4 06條前段、第65條分別定有明文。法令、審判或法律行為所 定之期日及期間,除有特別訂定外,其計算依民法總則編第 五章「期日及期間」之規定;以時定期間者,即時起算,以 日、星期、月或年定期間者,其始日不算入;以日、星期、 月或年定期間者,以期間末日之終止,為期間之終止,民法 第119條、第120條第1項、第2項、第121條規定亦可參照。 準此,以判決為例,關於判決確定日之計算,係以送達開始 起算上訴期間,並從判決送達之翌日起算進行,計算20日。 其上訴期間之終止日,即上訴期間之「屆滿日」(即送達翌 日起算至第20天〈末日〉24時整),於「屆滿日」之後判決已 經不能聲明不服,即告確定,而為裁判之「確定日」。從而 ,上訴期間「屆滿日」與「確定日」概念並不相同。故所謂 「裁判確定前犯數罪」,應指被告最先確定之科刑裁判上訴 期間「屆滿日『以前』」犯數罪者,作為定應執行刑之範圍之 認定基準時點,不包含「確定日」。是若數罪併罰之他案犯 罪日期與最初判決確定日期為同一日時,即不符合裁判確定 「前」犯數罪之要件,自不得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最高法 院112年度台抗字第522號裁定意旨參照)。  ㈡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 審簡字第1145號案件判決有期徒刑5月又20日確定,該判決 正本於113年1月4日寄存送達於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平鎮分局 宋屋派出所,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稽,加計在途期間、寄 存送達生效期間及上訴期間後,得上訴之末日為113年2月5 日(非假日),故該判決於113年2月5日(24時整)為上訴 期間屆滿日,並於翌日即113年2月6日確定,聲請書附表編 號7至8受刑人施用毒品之犯罪時間則為113年2月6日上午7時 許,有卷附被告前案紀錄表及系爭確定判決在卷可按。依據 前揭說明,上開附表編號7、8之罪,係在最初判決確定同日 所犯之罪,並非最初判決確定「前」所犯之罪,不合上開數 罪併罰之要件,無從與附表編號1至6所示罪刑合併定其應執 行刑,是聲請人此部分聲請定執行刑,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陳品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瓊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YDM-114-聲-556-20250331-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633 號裁定等,聲請裁判及法規範 憲法審查。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327 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633 號裁定等,聲請裁 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人主張略以: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633 號裁定( 下稱系爭裁定)、相關裁判(下稱系爭裁判)及其等所適用 之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第 15 條、第 59 條、行政訴 訟法第 19 條、第 20 條、第 273 條、第 294 條、第 300 條與第 302 條規定(下併稱系爭規定),違反權力分立原 則、法律明確性原則、正當法律程序、法律保留原則、平等 原則與比例原則等等,侵害聲請人受憲法保障之平等權、工 作權、訴訟權及財產權等權利,牴觸憲法第 7 條、第 11 條、第 15 條、第 16 條、第 22 條、第 23 條、第 24 條 、第 80 條、第 159 條、第 160 條、第 162 條及第 165 條規定,乃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等語。 二、按對於憲法法庭及審查庭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對憲法法 庭或審查庭之裁判聲明不服,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憲訴法第 39 條及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分別定有明文 。另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 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 該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 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定有明文 ;該條項所定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係賦予人民就其依法定程 序用盡審級救濟之案件,認確定終局裁判就其據為裁判基礎 之法律之解釋、適用,有誤認或忽略相關基本權利重要意義 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理解之憲法價值等牴觸憲法 之情形時,得聲請憲法法庭就該確定終局裁判為宣告違憲之 判決。又人民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應以聲請書記載 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人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解;而聲請書 未表明聲請裁判之理由者,毋庸命其補正,審查庭得以一致 決裁定不受理;復分別為憲訴法第 60 條第 6 款及第 15 條第 3 項所明定;且同法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之立法理由 揭明:「聲請判決之理由乃訴訟程序進行之關鍵事項,聲請 人就聲請憲法法庭為判決之理由,······有於聲請書 具體敘明之義務······。」故聲請憲法法庭裁判之聲 請書,若未具體敘明確定終局裁判及法規範有如何違憲之理 由,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之情形,憲法法庭審查庭得毋 庸命補正,逕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三、關於聲請人持系爭裁定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部分: 綜觀聲請人此部分之主張,核係對於憲法法庭審查庭之裁判 聲明不服,故此部分聲請與上開憲訴法第 39 條規定有違, 且無從補正。 四、關於聲請人持系爭裁判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部分: 核此部分聲請意旨所陳,無非泛言系爭規定及系爭裁判違憲 ,尚難認對於系爭規定有如何之牴觸憲法,以及系爭裁判就 相關法律之解釋、適用,有如何之誤認或忽略相關基本權利 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理解之憲法價值等 牴觸憲法之情形,已予以具體敘明,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 由之情形。 五、綜上,爰依憲訴法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及第 3 項規定, 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憲法法庭第三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楊惠欽 大法官 陳忠五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高碧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JCCC-114-審裁-327-20250331

事聲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事聲字第37號 異 議 人 欣茂塑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秀美 相 對 人 簡明祥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核發支付命令事件,異議人對本院司法事務官 於民國113年10月21日所為113年度司促字第19523號裁定提出異 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之 效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 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 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 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及第240條之4第1項 、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查原裁定於民國113年10月2 8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同年11月4日向本院提出異議,經 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移送本院裁定,經核上開規定 均無不合,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與相對人因吹袋工程承攬爭議,相對 人積欠異議人相關款項,依吹袋工程承攬合約書(下稱系爭 契約)第10條約定,若有爭議由本院為合意管轄法院,且本 件原因事實係於異議人公司所在地即高雄市仁武區所生之承 攬工程爭議,相對人據悉並未實際居住於戶籍地,而係實際 居住於「高雄市○○區○○路000巷00號」(下稱系爭地址), 依民事訴訟法第1條後段規定,本件應由本院依法核發支付 命令,並無管轄錯誤問題等語。 三、按支付命令之聲請,專屬債務人為被告時,依第1條、第2條 、第6條或第20條規定有管轄權之法院管轄,民事訴訟法第5 10條定有明文。又合意管轄於民事訴訟法定有專屬管轄之訴 訟,不適用之,同法第26條亦有明文。蓋支付命令係以簡便 之程序,使債權人從速取得執行名義,惟債務人之利益亦不 能不加以保護,故支付命令之管轄法院定為專屬管轄,以使 債務人能迅速獲悉而及時提出異議。又按支付命令之聲請, 不合於同法第508條至第511條之規定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同法第513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準此,倘債權人向無 管轄權之法院聲請支付命令時,法院僅得以裁定駁回之。    四、經查,相對人之戶籍於109年10月16日遷入「屏東縣○○鄉○○ 路00巷00號」(下稱系爭戶籍地址),有原裁定依職權查詢 之戶籍資料附卷可稽(見原裁定卷第17頁),且異議人提出 之系爭契約,其上記載相對人之地址亦為系爭戶籍地址(見 原裁定卷第9頁),非屬本院管轄範圍,異議人雖於民事聲 請支付命令狀記載相對人之住所為系爭地址,然依卷內證據 無法認定系爭地址為相對人之居所,故異議人向本院聲請對 相對人核發支付命令,顯然違反專屬管轄之規定,自不得為 准許之裁定。異議人雖以系爭契約已約定合意由本院管轄, 惟支付命令之聲請,為專屬管轄,合意管轄不能排除專屬管 轄之適用,本院自不因兩造合意管轄而有支付命令聲請事件 之管轄權,且無另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之餘地。 五、綜上所述,原裁定以異議人之聲請,違背專屬管轄規定為由 ,而駁回其聲請,於法並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 ,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其異議。 六、末按司法事務官所為駁回支付命令之處分,當事人雖得依民 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規定提起異議,該異議並由該司法事務 官所屬一審法院獨任法官審理該異議事件,惟對於第一審所 為之裁定,因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2項規定不得聲明不服, 自不得向第二審法院提起抗告(司法院秘台廳民二字第0980 006307號函參照、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1年法律座談 會民事類提案第39號研討結果參照)。是本院司法事務官所 為之裁定,依民事訴訟法第513條第2項規定,本屬「不得聲 明不服」之事件,雖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例外賦與 債權人異議之權利,然其本質既屬不得聲明不服之事件,則 異議人就本院駁回其異議之裁定,自亦不得再抗告至二審法 院,併此指明。 七、結論:本件異議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 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法 官 秦慧君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5-03-31

KSDV-113-事聲-37-2025033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選派清算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字第13號 聲 請 人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 法定代理人 李怡慧 代 理 人 何靜宜 林瑋琪 上列聲請人聲請為鉅通工程有限公司選派清算人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鉅通工程有限公司於民國113年5月3 日經新北市政府廢止登記,應行清算,因相對人未依公司法 規定以章程或股東決議另選清算人,應以該公司唯一股東沈 顯通為清算人,然沈顯通於111年12月9日死亡,其法定繼承 人全部拋棄繼承,致聲請人無法送達相對人之111年度營利 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及110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滯報通知書 ,而本院業以112年度司繼字第1853號裁定選任鄭崇文律師 為遺產管理人,為合法送達稽徵文書,保全租稅債權,爰依 公司法第81條規定,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選任鄭崇文律師 為相對人之清算人等語。 二、按解散之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 公司經中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登記者,準用前開規定;公 司法第24條、第26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無限公司之清 算,以全體股東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經股東 決議,另選清算人者,不在此限;由股東全體清算時,股東 中有死亡者,清算事務由其繼承人行之;不能依第79條規定 定其清算人時,法院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請,選派清算人; 公司法第79條、第80條前段、第81條亦分別規定甚明。前揭 規定依公司法第113條第2項規定,於有限公司之清算均準用 之。又繼承開始時,繼承人之有無不明者,由親屬會議於1 個月內選定遺產管理人,並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 事由,向法院報明;無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於前條所定期 限內選定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聲請法院 選任遺產管理人,並由法院依前項規定為公示催告;遺產管 理人之職務,包括為保存遺產必要之處置;民法第1177條、 第1178條第2項、第1179條第1項第2款亦分別定有明文。準 此,公司法第80條所定之繼承人,於繼承人之有無不明之情 形時,解釋上應包含遺產管理人,且由遺產管理人負責進行 清算事務,亦屬民法第1179條第1項第2款所定遺產管理人之 職務範圍,並保障繼承人與被繼承人債權人之權益。 三、經查:相對人於113年5月3日經新北市政府廢止登記,應行 清算,然相對人未依公司法規定以章程或股東決議另選清算 人,應以該公司唯一股東沈顯通為清算人,然沈顯通於111 年12月9日死亡,其法定繼承人全部拋棄繼承,本院業以112 年度司繼字第1853號裁定選任鄭崇文律師為遺產管理人等情 ,有聲請人所提新北市政府函文、相對人公司章程、有限公 司變更登記表、沈顯通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清單與繼承系統 表、本院公示催告公告與民事裁定書在卷可稽,揆諸前揭法 條規定及說明意旨,應由沈顯通之遺產管理人負責進行清算 事務,而本院既已選任鄭崇文律師為沈顯通之遺產管理人, 則本件並無不能依公司法第79條規定定相對人清算人之情形 。從而,聲請人依公司法第113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81條前段 規定,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為相對人選派清算人,於法尚 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法 官 邱光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唐千雅

2025-03-31

SLDV-114-司-13-2025033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指定簿冊文件保管人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字第11號 聲 請 人 柯孫麒 上列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聖瑪股份有限公司指定簿冊文件保管人 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指定柯孫麒為相對人聖瑪股份有限公司之簿冊及文件保存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聖瑪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理 由 一、按公司應自清算完結聲報法院之日起,將各項簿冊及文件, 保存10年。其保存人,由清算人及其利害關係人聲請法院指 定之,公司法第332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相對人聖瑪股份有限公司(下 稱聖瑪公司)之清算人,而聖瑪公司業經依法清算完結,聲 請人並同意擔任聖瑪公司之簿冊及文件保存人,爰依公司法 第332條規定,聲請指定聲請人為聖瑪公司之簿冊及文件保 存人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聖瑪公司之股東 臨時會議事錄及帳冊清表、聲請人簽立之同意書為證,並經 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2年度司司字第365號呈報清算人、11 4年度司司字第16號清算完結事件卷宗核閱無誤,故聲請人 所為上開聲請,核與首揭法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181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蘇錦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詹欣樺

2025-03-31

SLDV-114-司-11-20250331-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469 號裁定,有違憲疑義,聲請解 釋憲法。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317 號 聲 請 人 彭鈺龍 上列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469 號裁定,有違憲 疑義,聲請解釋憲法。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469 號裁 定對聲請人之聲請,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妨害聲請人向司 法院聲請解釋憲法之權利,牴觸憲法第 78 條、第 171 條 第 2 項、第 173 條、憲法增修條文第 5 條第 4 項等規定 及司法院釋字第 185 號解釋意旨等語。 二、按對於憲法法庭及審查庭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對憲法法 庭或審查庭之裁判聲明不服,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憲法訴訟法第 39 條及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分別定有 明文。 三、綜觀聲請人之聲請意旨,核係對於憲法法庭審查庭之裁判聲 明不服,故本件聲請與上開憲法訴訟法第 39 條規定有違, 且無從補正,爰依同法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規定,以一 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憲法法庭第三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楊惠欽 大法官 陳忠五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楊靜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JCCC-114-審裁-317-2025033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635 號裁定等,聲請裁判及法規範 憲法審查。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328 號 聲 請 人 王千瑜 上列聲請人因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635 號裁定等,聲請裁 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人主張略以: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635 號裁定( 下稱系爭裁定)、相關裁判(下稱系爭裁判)及其等所適用 之憲法訴訟法(下稱憲訴法)第 15 條、第 39 條、第 59 條、第 60 條、行政訴訟法第 19 條、第 20 條、第 273 條、第 277 條與第 278 條規定(下併稱系爭規定),違反 權力分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正當法律程序、法律保留 原則、平等原則與比例原則等等,侵害聲請人受憲法保障之 平等權、工作權、訴訟權及財產權等權利,牴觸憲法第 7 條、第 11 條、第 15 條、第 16 條、第 22 條、第 23 條 、第 24 條、第 80 條、第 159 條、第 160 條、第 162 條及第 165 條規定,乃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等語。 二、按對於憲法法庭及審查庭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對憲法法 庭或審查庭之裁判聲明不服,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憲訴法第 39 條及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分別定有明文 。另按人民於其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遭受不法侵害,經依法 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程序,對於所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或 該裁判及其所適用之法規範,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 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憲訴法第 59 條第 1 項定有明文 ;該條項所定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係賦予人民就其依法定程 序用盡審級救濟之案件,認確定終局裁判就其據為裁判基礎 之法律之解釋、適用,有誤認或忽略相關基本權利重要意義 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理解之憲法價值等牴觸憲法 之情形時,得聲請憲法法庭就該確定終局裁判為宣告違憲之 判決。又人民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應以聲請書記載 聲請判決之理由及聲請人對本案所持之法律見解;而聲請書 未表明聲請裁判之理由者,毋庸命其補正,審查庭得以一致 決裁定不受理;復分別為憲訴法第 60 條第 6 款及第 15 條第 3 項所明定;且同法第 15 條第 3 項規定之立法理由 揭明:「聲請判決之理由乃訴訟程序進行之關鍵事項,聲請 人就聲請憲法法庭為判決之理由,······有於聲請書 具體敘明之義務······。」故聲請憲法法庭裁判之聲 請書,若未具體敘明確定終局裁判及法規範有如何違憲之理 由,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由之情形,憲法法庭審查庭得毋 庸命補正,逕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三、關於聲請人持系爭裁定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部分: 綜觀聲請人此部分之主張,核係對於憲法法庭審查庭之裁判 聲明不服,故此部分聲請與上開憲訴法第 39 條規定有違, 且無從補正。 四、關於聲請人持系爭裁判聲請裁判及法規範憲法審查部分: 核此部分聲請意旨所陳,無非泛言系爭規定及系爭裁判違憲 ,尚難認對於系爭規定有如何之牴觸憲法,以及系爭裁判就 相關法律之解釋、適用,有如何之誤認或忽略相關基本權利 重要意義與關聯性,或違反通常情況下所理解之憲法價值等 牴觸憲法之情形,已予以具體敘明,核屬未表明聲請裁判理 由之情形。 五、綜上,爰依憲訴法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及第 3 項規定, 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憲法法庭第三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楊惠欽 大法官 陳忠五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高碧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JCCC-114-審裁-328-20250331

審裁
憲法法庭

聲請人因不服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527 號、第 671 號、第 897 號及 114 年審裁字第 123 號裁定,聲請憲法法庭裁判。

憲法法庭裁定 114 年審裁字第 316 號 聲 請 人 黃暖春 上列聲請人因不服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527 號、第 671 號、第 897 號及 114 年審裁字第 123 號裁定,聲請憲法法 庭裁判。本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不受理。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最高行政法院 109 年度年上字第 246 號判決(下稱系爭判決),及其所適用之公務人員退休資遣 撫卹法第 34 條、第 36 條、第 37 條及第 39 條等規定, 有違反憲法第 22 條及第 23 條之疑義,經聲請人聲請裁判 及法規範憲法審查,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527 號及第 671 號裁定認聲請人逾越聲請法定期間,而以一致決裁定不 受理。惟其提起上開聲請之時點,最高行政法院尚在審理其 就系爭判決所提起之再審聲請,故聲請憲法法庭裁判之法定 期間,應以再審遭該院裁定駁回之時點起算,而未逾越 6 個月法定期間。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527 號及第 671 號裁定誤未逾法定期間之聲請為逾期而不受理,憲法法庭 113 年審裁字第 897 號及 114 年審裁字第 123 號裁定未 更正上開裁定之錯誤,均屬有誤。憲法法庭應就系爭判決及 所適用之上開法規範為裁判。 二、按對憲法法庭及審查庭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對憲法法庭 或審查庭之裁判聲明不服,審查庭得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憲法訴訟法第 39 條及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綜觀本件聲請意旨,係就前揭憲法法庭審查庭裁定聲明不服 ,核與上開憲法訴訟法第 39 條規定有違,爰依同法第 15 條第 2 項第 6 款規定,以一致決裁定不受理。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憲法法庭第一審查庭 審判長大法官 謝銘洋 大法官 蔡彩貞 大法官 尤伯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謝屏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JCCC-114-審裁-316-20250331

司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2717號 聲 請 人 賈至淨 上聲請人聲請對於相對人林佳綵准予本票裁定強制執行事件,聲 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駁回其聲請: 一、請陳報提示日即利息起算日為何? 二、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一、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二、本件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2025-03-28

TCDV-114-司票-2717-20250328-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8466號 債 權 人 婁峯銘 上債權人聲請對於債務人賴順揚發支付命令,本院裁定如下: 一、債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駁回其 聲請: 補正曳引車尚有新臺幣貳佰壹拾萬元價值之相關釋明文件資 料。 二、特此裁定。 三、本件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林柔均 附註: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2025-03-28

TCDV-114-司促-8466-2025032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