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未表明被告

共找到 130 筆結果(第 1-10 筆)

中補
臺中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中補字第949號 原 告 泰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江家福 原告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起訴不備程式,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 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如逾期未補正而有起訴不合法定程式之情 形,即駁回原告之訴: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預納裁判 費,此為必備之程式。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 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1,738元,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1,000元,原告應予補繳。 二、次按原告起訴時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姓名、住所或居所、出 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號碼及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民事訴 訟法第116條第1、2項及第244條第1項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 本件原告於起訴狀記載被告為「BPV-2703車主」,經查無該 車車籍資料,原告之起訴狀即未表明被告姓名及住、居所地 址,致法院無從特定被告人別及住所或居所,亦無法送達訴 訟文書,故原告應陳報被告之完整姓名、戶籍地址或住居所 ,並提出被告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楊雅婷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游欣偉

2025-03-31

TCEV-114-中補-949-20250331-1

審訴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審訴字第88號 原 告 黃瓊娟 被 告 黃文鵬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案列:113年度附民字第1 67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因犯罪而受損害之人,於刑事訴訟程序得附帶提起民事訴 訟,對於被告及依民法負賠償責任之人,請求回復其損害。 上開請求回復之損害,以被訴犯罪事實所生之損害為限,否 則縱令得依其他事由,提起民事訴訟,亦不得於刑事訴訟程 序附帶為此請求,此觀刑事訴訟法第487條第1項規定甚明。 二、查本件刑事判決係認定被告對原告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未遂罪,原告實際上未因此受有損害(見本院卷第7-15頁) ,原告復未表明被告所為上開詐欺未遂之行為,對其有造成 其他損害之事實,經本院函詢原告「是否願依一般民事訴訟 程序,由管轄法院審理並繳交裁判費(除依法暫免繳納者外 )」,並於3日內寄交回本院(見同上卷第31頁),該通知 於民國114年3月10日寄存送達原告(見同上卷第33頁),惟其 迄未表明請求依一般民事訴訟程序處理(見同上卷第35-37頁 ),本院無從裁定移送至管轄法院,其起訴自屬不合法,應 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二十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范明達                法 官 呂綺珍                法 官 楊惠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蕭麗珍

2025-03-27

TPHV-113-審訴-88-202503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字第13號 原 告 李灃祐 上列原告與被告新鑫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正如附表二所示事項,逾期未 補正,以裁定駁回如附表一所示部分之訴。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一 、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三、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 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提起之;確認證書真偽或為法 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之訴,亦同。前項確認法律關係基礎事 實存否之訴,以原告不能提起他訴訟者為限,民事訴訟法第 244條第1項、第247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應受 判決事項之聲明」,即原告請求法院應為如何之判決,法院 亦在原告訴之聲明範圍內裁判。故原告應於訴狀內表明訴之 聲明,其獲勝訴判決,該聲明即成為判決主文。例如:給付 之訴應表明被告所負給付義務之內容及範圍,須明確特定適 於強制執行;在確認之訴,應表明求為確認某法律關係或其 基礎事實存在或不存在之意旨。又所謂「訴訟標的」,係指 原告為確定私權,以訴之方式,請求法院對其主張或否認之 法律關係,加以判決者而言。而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 ,必有其原因事實,原告於訴訟應表明訴訟標的及與之結合 之原因事實,否則其起訴即不合程式。又按原告之訴,有起 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於民國114年3月14日民事起訴狀所載訴之聲明第 1、2、4、5、6項分別如附表一「訴之聲明」欄所示。然訴 之聲明第1項所載大貨車之取回行為係屬事實,非請求確認 法律關係或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存否,而請求確認為消費者保 護法消費關係部分未敘明請求確認為消費關係之法律行為為 何,似為原因事實之主張,尚難認合於民事訴訟法第247條 第1、2項所定要件,聲明亦未臻明確。又訴之聲明第2項於 事實理由部分未見相應之請求權基礎,似為證據聲請調查之 意,且所載「車輛」所指標的、「過戶、抵押、讓與」之日 期、「全部文件」之範圍均未載明,顯未表明被告所負給付 義務之內容及範圍。至訴之聲明第4至6項請求賠償之金額付 之闕如,顯未具體特定,而不適於強制執行。是以,原告起 訴有上開不合程式之處,起訴並不合法,茲命原告於本裁定 送達後5日內,補正如附表所示事項,逾期未補正,以裁定 駁回此部分之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蕭如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林泊欣 附表一: 起訴狀所載項次 訴之聲明 1 請求確認被告於民國113年10月5日對原告所有之三台大貨車之取回行為違法,且為消費者保護法消費關係。 2 命被告提供關於車輛過戶、抵押、讓與之全部文件及受讓人資訊,以查明有無更深之侵權、刑事責任或不當得利情事。 4 被告應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賠償原告營業損失,詳細金額另依營業紀錄計算。 5 被告應支付原告商譽損失及精神損害賠償金,詳細金額容後補上。 6 被告應支付懲罰性賠償金,詳細金額容後補上。 附表二: 編號 應補正事項 1 就訴之聲明第一項部分請求確認之法律關係或法律關係基礎事實為何?有何確認利益?若係請求確認法律關係基礎事實,有何不能提起他訴訟之情形? 2 就訴之聲明第二項部分所指「車輛」之標的、「過戶、抵押、讓與」之行為人、日期及「全部文件」之範疇,並同時說明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即實體法上請求權基礎、原告請求所依據之法律規定、條文)及其原因事實。 3 就訴之聲明第四項部分請求之具體金額。 4 就訴之聲明第五項部分請求之具體金額。 5 就訴之聲明第六項部分請求之具體金額。 6 補正書狀應附繕本1份。

2025-03-27

TPDV-114-消-13-2025032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874號 原 告 陳奎兆 兼 法定代理人 陳寬圖 張藝馨 上列原告與被告高翌睿、高鼎騰、林潔玫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定有明文。又起訴,應以訴狀表 明當事人之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 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亦為同法第244條第1項、第 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第121條第1項分別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表明被告之住所或居所,嗣經本院於民國11 4年2月20日以114年度補字第392號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 5日內補正被告最新戶籍謄本,該裁定已於同年月25日合法 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在卷可查。原告逾期迄未補正,亦有 本院收狀收文查詢清單附卷可稽,其訴難認合法,應予駁回 。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唐敏寶                   法 官 劉承翰                   法 官 林 萱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黃泰能

2025-03-25

TCDV-114-訴-874-20250325-1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27號 原 告 臺灣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泰宏 訴訟代理人 薛懿廷 賴暐凱 被 告 張嘉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起訴,應於起訴狀記載被告姓名、住所或居所,民事 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 。倘原告之起訴狀未依上旨記載,其起訴即不合程式;經受 訴法院定期命補正,原告如未遵期補正,受訴法院得以裁定 駁回原告之訴,此觀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之規定自明。 二、本件原告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起訴請求被告與 王勇誠等人連帶賠償之事件,原告起訴狀上未表明被告之住 居所或身分資料,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裁定命原告 於裁定送達5日內補正,該裁定業已合法送達原告,惟原告 迄今仍未補正被告之住居所,僅陳報其行動電話號碼為0000 000000號,然經本院函詢各大電信公司,均查無此門號之登 記人,致訴訟對象不明,起訴狀亦無法送達,足認本件原告 此部分之起訴不合法定程式,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邱韻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正本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須按他造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蔡承芳

2025-03-25

HLDV-113-訴-327-20250325-2

板簡
板橋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2年度板簡字第336號 原 告 陳里靜(陸永光之繼承人) 陸毓璘(張盆菊之繼承人) 陸毓環(張盆菊之繼承人) 被 告 陸春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未補正訴之聲明部分: ㈠、按簡易事件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準用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次按簡易訴訟事件之起訴,應以訴狀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同法第428條第1項、第244條第1項第 2款、第3款亦有明文。是原告提起民事簡易訴訟,其起訴狀 未載明請求之原因事實、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屬起訴不 合程式,法院應定期間先命原告補正,若原告逾期不補正, 即應以裁定駁回其訴。 ㈡、本件原告起訴時所提出之起訴狀,訴之聲明欄位記載:「被 告陸春長應給付原告新台幣264,000元」,惟原告並未表明 被告應給付哪一位原告若干金額,故本院分別於民國113年1 月、11月間發調查通知書,通知原告進行調查程序,為的是 要釐清原告之請求內容,但原告卻均未到庭,本院別無他法 ,嗣於114年2月21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3日內補正訴 之聲明(應具體、明確、特定),並根據訴之聲明重新補正原 因事實,暨補正被繼承人陸永光、張盆菊之除戶戶籍謄本、 繼承系統表及其全體繼承人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該等繼承人有無向法院為拋棄或限定繼承之證明文件, 及具狀陳明是否聲請上開繼承人承受訴訟等事項,詎原告迄 今仍未補正前開資料,該裁定業於114年2月26日送達陸毓璘 及陸毓環及於同年3月8日寄存送達陳里靜,此有本院送達證 書、收文資料查詢清單附卷足憑,但原告迄今未補正上開事 項,依前開說明,其訴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二、未繳納裁判費用部分:   本件原告提起訴訟,除了未補正訴之聲明外,也沒有繳納任 何裁判費用,嗣本院於上開114年2月21日裁定內亦命原告於 收受裁定後3日內補繳裁判費用,該裁定業於上開期日送達 原告,但原告迄今未繳納任何費用,依前開說明,其訴難認 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原告提起訴訟,必須將訴之聲明、原因事實具體化使法院可 特定審判範圍,此係原告之義務,而非起訴後將自己責任內 的工作就逕行交給法院辦理,而藉此豁免自己應盡之義務, 縱然法律實務執行上有細節不清楚如何辦理,也應該盡自己 之責任,例如找尋民間法律專業人士詢問如何辦理,而非逕 予將此開事務推由法院辦理,法院是中立的審判機關,並非 原告辦理法律訴訟事務之代理人。原告可待訴訟要件均辦理 完畢後,再另行起訴,併此敘明。 四、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沈易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新北市○○區○○路0 段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 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吳婕歆

2025-03-21

PCEV-112-板簡-336-20250321-2

朴簡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損害賠償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朴簡調字第53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李宗倫 上列聲請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許朝財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被告之住所或居所、應受判 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並提出戶政機關所核發許朝財之最 新戶籍謄本(記事欄除死亡、監護或輔助宣告、更名外,其餘省 略);補繳裁判費新臺幣2,800元,其中任一項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規定「當事人書狀,應記載 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 「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一 、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三、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另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3章第2節之相關規定繳納裁判費,此均為必須具備之起訴 法定程式;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 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六、起訴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未表明被告之住所或居所、未表明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亦未繳納裁判費,均核 與前開應備程式不合,應予補正。而依原告起訴狀所請求之 內容為20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800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 補正如主文所示之事項,任一項逾期未補正者,即駁回原告 之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謝其達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黃意雯

2025-03-18

CYEV-114-朴簡調-53-20250318-1

嘉小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清償借款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小調字第352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吳卓穎 上列聲請人即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江宗璘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被告之住所或居所,並提出 戶政機關所核發身分證前6碼為Q12442,生日為9月11日之江宗璘 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除死亡、監護或輔助宣告、更名外,其餘 省略);補繳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其中任一項逾期未補正,即 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規定「當事人書狀,應記載 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另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 訟法第3章第2節之相關規定繳納裁判費,此均為必須具備之 起訴法定程式;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規定「原告 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六、起訴不合程 式或不備其他要件」。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未表明被告之住所或居所,亦未繳 納裁判費,均核與前開應備程式不合,應予補正。而依原告 起訴狀所請求之訴訟標的金額為39,140元(本金加113年11月 9日至起訴前1日即114年3月11日,以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如主文所 示之事項,任一項逾期未補正者,即駁回原告之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謝其達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黃意雯

2025-03-18

CYEV-114-嘉小調-352-20250318-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簡字第192號 原 告 毛集姣 上列原告與被告甲(即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少年法庭1OO年 度少護字第1OOO號事件少年)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原告請求被告甲賠償損害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民事訴訟法第47條規定「關於訴訟之法定代理及為訴訟所必要 之允許,依民法及其他法令之規定」,第244條第1項規定「起 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一、當事 人及法定代理人。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三、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第249條第1項第4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列 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 ,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四、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未 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第428條第1項規定「第244條第1項 第2款所定事項,原告於起訴時得僅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 第436條第2項規定「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 用第1章通常訴訟程序之規定」;民法第1089條第1項規定「對 於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 使或負擔之。父母之一方不能行使權利時,由他方行使之。父 母不能共同負擔義務時,由有能力者負擔之」。 經查:  ㈠被告甲為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為其父母,此有本院依職權 調取之戶籍資料可稽。原告起訴狀未表明被告甲之全體法定 代理人,難認合法,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6日裁定命於7 日內補正,該項裁定已於114年3月4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可 憑。原告逾期迄今仍未補正,依上開規定,自應裁定駁回其 訴。  ㈡原告請求被告乙即被告甲之母賠償損害之訴尚未終結,附此 敘明。 三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廖政勝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金福

2025-03-17

CYEV-114-嘉簡-192-20250317-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中小字第496號 原 告 林咨儀 上原告與被告間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具狀補正被告之年籍、身分 證字號或警員編號及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逾期不補 正,即駁回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書狀內宜 記載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訴訟代理人之性別、出生年月日 、職業、國民身分證號碼、營利事業統一編號、電話號碼及 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第2 項定有明文。而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提出於法院為之;原告之訴,被告無當事人能力,或有起訴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情形,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 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其補正,為民事訴訟 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3、6款及同項但書 所分別明定,前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序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 、第436條之23準用之。 二、經查,原告訴請本件損害賠償事件,起訴狀上僅表明被告為 「甲○○○○○○」,然原告並未表明被告之年籍資料(如出生年 月日)、國民身分證字號或警員之編號等足資特定被告身分 之資料,復未表明損害賠償事實發生之時間,以致本院無從 確認其當事人能力及真實住居所,核與上開應備程式不合, 應予補正。茲依上開規定,定期命原告補正如主文所示,逾 期不為補正,即駁回原告本件起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李立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3-14

TCEV-114-中小-496-202503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