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李天富

共找到 9 筆結果(第 1-9 筆)

執事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5號 異 議 人 李正豐 相 對 人 洪鳳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異議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 月5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2年度司執字第168494號 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效 力;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 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 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一項之異 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第1項本 文、第2項、第3項規定甚明。經查,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 113年12月5日作成112年度司執字第168494號民事裁定(下 稱原裁定),原裁定於同年月10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收 受該處分送達後10日內具狀聲明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 無理由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合,合先敘明。 二、本件異議人異議意旨略以:鈞院分別於113年11月7日、113 年9月12日執行拍賣債務人李正豐、李正忠、李天富所有新 北市○○區○○段0000○0000地號、新北市○○區○○段000地號、新 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等不動產(下合稱系爭不動產) ,惟鈞院於系爭不動產拍賣程序中,並未通知異議人主張優 先承買權,故異議人對系爭不動產相關執行程序聲明異議, 鈞院上開拍賣行為應為撤銷改正,且應負回復原狀維護異議 人之優先承買權,異議人於法定期間提出異議等語。 三、按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 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 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強制執 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聲明異議。但強制執行不因而停止 。前項聲請及聲明異議,由執行法院裁定之。不服前項裁定 者,得為抗告,強制執行法第12條定有明文。是聲明異議之 期間必須在「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而所謂「強制執行程 序終結前」,尚須視聲明異議之內容,而區分為「執行名義 之執行程序終結」與「標的物之執行程序終結」。若是以執 行名義不符要件為理由聲明異議,則強制執行程序必須執行 至執行名義所載債權全部達其目的時,始為終結。若是針對 特定標的物之執行程序聲明異議,則應以該標的物之拍賣程 序終結,其執行程序即告終結。又撤銷或更正強制執行之處 分或程序,在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始得為之,故聲明異議雖 在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而執行法院或抗告法院為裁判時, 強制執行程序已終結者,縱為撤銷或更正原處分或程序之裁 定,亦屬無從執行,執行法院或抗告法院自應駁回聲明異議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字第772號裁定意旨參照)。是債務 人如對於拍賣公告之最低價額聲明異議,於拍賣完成發給不 動產權利移轉證書時,其執行程序即為終結,不得再聲明異 議。 四、又按不動產之強制執行,依強制執行法第113 條準用第70條   第6 項規定,債務人不得應買。此一規定係基於通說認為強   制執行法上之拍賣屬買賣之一種,並以債務人為出賣人,出   賣人不得又為買受人之觀點;且債務人如有資力並求保有名   下財產,應逕向債權人清償債務,而非許其應買自己財產,   否則,債權人就其債權未獲全額清償時,將再聲請拍賣已為   債務人固有之同一財產,致生冗長執行程序,殊非所宜,故   予立法禁止。惟於限定繼承或第三人提供抵押物之強制執行   ,因繼承人對於遺產,或抵押物所有人對於抵押物,均僅負   物的有限責任,與一般負無限責任之債務人性質尚有不同,   如允許繼承人或抵押物所有人應買以保有其財產,既不生前   述立法考量之疑慮,對於債權人亦無不利,自無禁止之必要   (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381 號裁定意旨參照)。   五、經查:  ㈠本件相對人執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87849號債權憑證為執行 名義,向本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強制執行拍賣債務人李正豐、 李正忠、李天富所有系爭不動產。查,系爭1002-1地號土地 已經本院113年9月12日拍定,且於113年10月21日核發權利 移轉證書予拍定人呂麗美等情,此有權利移轉證書在卷可稽 ,而本件異議人雖主張鈞院於系爭不動產拍賣程序中,並未 通知異議人主張優先承買權,然系爭1002-1地號土地之執行 程序已因拍定人呂麗美取得權利移轉證書而終結,則其執行 程序即告終結,異議人已無從聲明異議。  ㈡又聲明異議人具狀聲明對新北市○○區○○段0000○0000地號、新 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主張本院既已於113年11月7日 拍定,故異議人得以共有人地位有優先承買權云云,惟依強 制執行法第113條準用第70條第6項債務人不得應買之規定, 而本件執行名義內容記載:「債務人李正忠、李正豐、李天 富應於繼承被繼承人李進來、黃雪嬌之遺產範圍內,與債務 人李正豐連帶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10,000,000元,及自民國 108年6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8計算之利息, 並自民國108年6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8計算 之違約金,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500元。」,則 異議人除就其繼承被繼承人李進來、黃雪嬌之遺產範圍內負 責,異議人本身亦為債務人,自不得系爭不動產主張應買並 與敘明。原裁定駁回異議人聲請,核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 原裁定違法,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3-24

PCDV-114-執事聲-5-20250324-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445號 原 告 蔡志興 上列原告與被告李天富等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 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14日內,前來閱卷,並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規定,補正下列事項,逾期不補,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應補正事項: 一、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129,08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330元。 二、被告李天富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請勿省略)。 三、被告0901-SE車主之人別資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顏苾涵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郭娜羽

2025-03-07

MLDV-113-補-2445-20250307-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662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天富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字第998號),被告於準備程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 陳述,經本院告以簡式審判之旨並聽取當事人意見後,裁定改行 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李天富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累犯,處有期徒刑玖月。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證據名稱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 件),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李天富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 自白(見本院易字卷第90頁、第95頁)、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見本院易字卷第9頁至第31頁)等為證據。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 級毒品罪。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前持有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 為,應為其施用第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按法院於審酌被告是否適用累犯規定而加重其刑時,訴訟程 序上應先由檢察官就前階段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以及後階 段應加重其刑之事項,主張並具體指出證明方法後,法院才 需進行調查與辯論程序,而作為是否加重其刑之裁判基礎。 前階段構成累犯事實為檢察官之實質舉證責任,後階段加重 量刑事項為檢察官之說明責任,均應由檢察官分別負主張及 具體指出證明方法之責(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年度台上 大字第5660號刑事裁定意旨參照)。查被告前因違反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07年2月6日以107年度聲字 第7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7月確定,嗣於108年3月13日 假釋出監並付保護管束,108年9月29日保護管束期滿,假釋 未經撤銷,視為執行完畢等情,業經檢察官指明在卷,並經 公訴檢察官當庭敘明被告上開構成累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 之事項,復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按(見本 院易字卷第23頁至第25頁),則被告於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 以內再故意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構成累犯。本院依司 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審酌被告前因犯罪而經徒刑執 行完畢後,理應產生警惕作用,能因此自我控管,不再觸犯 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卻於執行完畢後便故意再犯本案之罪, 足見被告有其特別惡性,且前罪之徒刑執行無成效,對於刑 罰之反應力顯然薄弱;再考量被告前案所犯與本案所犯之罪 質相同,且依被告本案所犯情節,因累犯加重其最低本刑, 尚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所謂加重最低本刑致生行為人 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情形(最高法院109年度 台上字第51號、第247號、第518號、第691號等判決意旨參 照)。從而,本院認有必要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 重其刑。  ㈢被告因另案接受警方調查時,於警方未取得任何有關其於113 年3月12日晚上8時許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之事 證前,主動向警方自承本件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見毒偵卷 第49頁、第87頁)。惟被告遭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 訴後,經本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經本院於113年11 月29日對其發布通緝(見本院易字卷第79頁),難認有接受 裁判之意思,與自首之要件不符,而無自首減輕其刑之適用 ,附此敘明。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經強制戒治執行完畢 後,仍未能戒除毒癮,再犯本案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足見 其戒絕毒癮之意志不堅,其行為實不可取;並慮及被告之素 行(參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累犯部分不予重複評 價),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其所犯乃戕害自己身心健康, 尚未危及他人,及被告於本院審理時陳述之智識程度、生活 狀況(見本院易字卷第96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 之刑,以期相當。 三、被告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所使用之玻璃球,為供被 告上開犯罪所用之物,惟未扣案,且據被告供稱:施用完畢 就丟棄等語(見本院易字卷第90頁),復無證據證明尚屬存 在,衡諸上開器具非違禁物或其他依法應沒收之物,爰不予 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馮美珊提起公訴,檢察官曾亭瑋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雅菡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陳建宏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12-30

MLDM-113-易-662-20241230-1

彰簡
彰化簡易庭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彰化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彰簡字第523號 原 告 蔡德 姚秀蕊 李宜華 李美惠 李芯妍 李天富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劉育辰律師 被 告 李沅諺 李秉耘 李陳美英 李建助 李建德 李純全 許翠蓮 李光哲 李任甲 李文俊 李坤祐 曾李麗霜 李麗雪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1 6日所為之判決,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中主文欄第一至六項關於「內庄段」記載,應 更正為「新內庄段」。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 明文。 二、查本院前開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係屬明顯誤繕,業據本院 調卷查明,自應裁定更正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彰化簡易庭 法 官 黃佩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彰化縣○○市○○ ○道0段0號)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記官 林嘉賢

2024-12-26

CHEV-113-彰簡-523-20241226-2

司執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司執字第168494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債務人 李正豐 居新北市○○區○○路000號2樓 相 對 人 即 債權人 洪鳳蓁  住○○市○○區○○路000號6樓    上列聲明異議人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所為之聲明異議,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鈞院於民國(下同)113年9月12日執行 拍賣債務人李正豐、李正忠、李天富所有如附表標別2所示 之不動產,惟該不動產原所有權人為李進來,而債務人等人 係基於繼承法律關係繼受該不動產所有權。又鈞院於拍定上 開中和區員山段1002-1地號後,並未通知異議人主張優先承 買權,故聲明異議人對本件不動產相關執行程序聲明異議, 鈞院上開拍賣行為應為撤銷改正,且應負回復原狀維護異議 人之優先承買權,爰依強制執行法第12條規定聲明異議等語 。 二、按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執行法院強制執行之命令,或 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法,強制 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於強制執 行程序終結前,為聲請或聲明異議,強制執行法第12條第1 項前段固定有明文。惟撤銷或更正強制執行之處分或程序, 在強制執行程序終結前始得為之,故聲明異議雖在強制執行 程序終結前,執行法院或抗告法院為裁判時,強制執行程序 已終結者,縱為撤銷或更正原處分或程序之裁定,亦屬無從 執行,執行法院或抗告法院自應駁回聲明異議(司法院院字 第2776號解釋㈤參照)。而所謂「強制執行程序終結」,究 指強制執行進行至如何程度而言,應視聲請或聲明異議之內 容,分別情形定之,特定標的物之執行程序有聲請或聲明異 議,係以該標的物之拍賣程序終結,其執行程序即告終結, 如執行標的物為不動產者,應以買受人領得執行法院發給之 權利移轉證明書時,拍賣程序即終結,執行程序縱有瑕疵, 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均不得再聲請或聲明異議,執行法院亦 無權撤銷已終結之執行程序(最高法院99年度台抗字第164 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查本件債權人係持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87849號債權憑證, 聲請執行債務人李正豐等所繼承自原不動產所有人李進來如 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又如附表標別2所示不動產並已經本院 於113年9月12日拍定,且於113年10月21日核發權利移轉證 書予拍定人。則依上開實務見解,買受人自領得執行法院發 給之權利移轉證明書時,拍賣程序即終結,當事人或利害關 係人均不得再聲請或聲明異議,執行法院亦無權撤銷已終結 之執行程序,故本件聲明異議人之異議理由核無理由,應予 駁回。又聲明異議人另於113年11月25日具狀聲明對附表標 別1所示不動產,主張本院既已於113年11月7日拍定,故異 議人得以共有人地位有優先承買權云云,惟依強制執行法第 113條準用第70條第6項債務人不得應買之規定,而如附表所 示標別1、標別2之不動產,異議人係基於繼承法律關係繼受 該不動產所有權,則異議人即債務人自不得對附表所示不動 產主張應買並與敘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賴良杰 附表: 標別: 1 112年司執字168494號 財產所有人:李正忠、李正豐、李天富 編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權 利 範 圍 最低拍賣價格 (新臺幣元) 縣 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平方公尺 1 新北市 中和區 員山 1002 21.82 公同共有1分之1 備考 2 新北市 中和區 員山 1003 63.18 公同共有1分之1 備考 3 新北市 中和區 自強 248 195.35 公同共有1分之1 備考 標別: 2 112年司執字168494號 財產所有人:李正忠、李正豐、李天富 編號 土    地    坐    落 面 積 權 利 範 圍 最低拍賣價格 (新臺幣元) 縣 市 鄉鎮市區 段 小段 地號 平方公尺 1 新北市 中和區 員山 1002-1 38.02 公同共有1分之1 備考

2024-12-05

PCDV-112-司執-168494-20241205-2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違反藥事法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39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忠志 上列被告因違反藥事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2828號、113年度偵字第6113號),被告於準備程序進行中, 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任進 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乙○○犯藥事法第八十三條第一項之轉讓禁藥罪,共肆罪,各處有 期徒刑肆月。應執行有期徒刑壹年。 扣案vivo廠牌行動電話壹支(含門號0000000000號SIM卡壹枚) 沒收。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名稱,除附表編號3「轉讓時間」欄所 載「113年3月9日18時40分許」更正為「113年3月6日某時」 ,證據部分並增列被告乙○○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 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行為人轉讓甲基安非他命(未達法定應加重其刑之一定數量 )予成年人(非孕婦),同時該當藥事法第83條第1項轉讓 禁藥罪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8條第2項轉讓第二級毒品罪之 構成要件,應依重法優於輕法之原則,擇較重之轉讓禁藥罪 論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1089號、第4243號判決意 旨參照)。本案並無證據證明被告所轉讓甲基安非他命之數 量,已達「轉讓毒品加重其刑之數量標準」所定「第二級毒 品:淨重10公克以上」之加重其刑標準,其轉讓之對象廖逸 洪、李天富、甲○○亦非未成年人或孕婦,依前揭說明,自應 優先適用藥事法第83條第1項之轉讓禁藥罪處斷。是核被告 所為,均係犯藥事法第83條第1項之轉讓禁藥罪(共4罪)。  ㈡被告所犯上開4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㈢本案檢察官起訴書犯罪事實欄載明「乙○○前因販賣第二級毒 品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106年度上訴字第359號 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6月確定,經入監服刑,於民國110 年4月27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併付保護管束,於112年3月30 日保護管束期滿,假釋未經撤銷,視為執行完畢」等情,復 於證據並所犯法條欄說明「被告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 科刑及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可佐,其 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 罪,該當刑法第47條第1項之累犯,又被告本案所為,與前 案之犯罪類型高度相似,又再犯本案犯行,足認其法律遵循 意識及對刑罰之感應力均薄弱,本件加重其刑,並無司法院 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可能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 其應負擔罪責之虞,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等旨,並提出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於偵查卷為證。是檢 察官已於起訴書記載被告構成累犯之前科事實及證據,並將 證物一併送交法院,進而具體說明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所載 論罪科刑之前案資料與本案累犯之待證事實有關,以及釋明 其執行完畢日期,並非單純空泛提出被告之前案紀錄而已, 足見檢察官就被告構成累犯之事實,已為主張且具體指出證 明方法(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3143號判決意旨參照) 。嗣經本院對被告前案紀錄表(所載論罪科刑之販賣第二級 毒品等前案資料及執行完畢日期均與偵查卷附刑案資料查註 紀錄表相同)踐行文書證據之調查程序,被告對此表示沒有 意見,而未予爭執(見本院卷第58頁),本院於行科刑辯論 時,檢察官再援引上開起訴書之記載,予以說明被告何以構 成累犯,何以應依累犯之規定加重其刑之理由,被告對此並 未有何爭執(見本院卷第58至59頁)。是被告於前案受有期 徒刑之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 罪,為累犯,本院審酌依被告本案4次所犯情節,因累犯加 重其最低本刑,尚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所謂加重最低 本刑致生行為人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罪責之情形,爰 各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基於裁判精簡原則, 判決主文不記載「累犯」)。  ㈣行為人轉讓同屬禁藥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未達法定 應加重其刑之一定數量)予成年人(非孕婦),依重法優於 輕法之原則,擇較重之藥事法第83條第1項轉讓禁藥罪論處 ,如行為人於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仍有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自白減輕其刑之適用(最高法院109年 度台上字第4243號判決意旨參照)。被告就本案4次轉讓禁 藥犯行,分別於偵查及本院審理時均坦認不諱(見113年度 偵字第2828號卷第177頁;本院卷第57頁),爰各依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之規定減輕其刑,並均依法先加後 減之。  ㈤爰以被告之責任為基礎,並審酌其於本院審理時自陳未婚、 須扶養胞姊、在工地工作、日薪1,500元之生活狀況、高職 肄業之教育程度(見本院卷第57至58頁);被告於偵查及本 院審理時均坦承犯行之犯罪後態度,並考量其轉讓禁藥之種 類、數量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另斟酌被 告所犯4罪均係轉讓禁藥罪,侵害之法益相同,且各罪所侵 犯者均為社會法益,而非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回復性之個 人法益,並考量其犯罪時間間隔、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 減、行為人所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增之情形及被告復歸社 會之可能性等情,對被告所犯4罪為整體之非難評價後,定 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 三、沒收:  ㈠沒收新制係參考外國立法例,為契合沒收之法律本質,認沒 收為刑法所定刑罰及保安處分以外之法律效果,具有獨立性 ,而非刑罰(從刑),已明定沒收為獨立之法律效果,在修 正刑法第五章之一以專章規範,故判決主文內諭知沒收,已 毋庸於各罪項下分別宣告沒收,亦可另立一項合併為相關沒 收宣告之諭知,使判決主文更簡明易懂,增進人民對司法之 瞭解與信賴(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611號、106年度台 上字第386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扣案vivo廠牌行動電話1支(含門號0000000000號SIM卡1枚) 係被告所有且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業據其供承在卷(見本 院卷第55至56頁),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 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曾亭瑋提起公訴,檢察官徐一修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信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莊惠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附錄本案論罪法條全文: 藥事法第83條 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 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 千萬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 臺幣1億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3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7千5百萬元以下罰金。 因過失犯第1項之罪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新臺幣5 百萬元以下罰金。 第1項之未遂犯罰之。 附件: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2828號                    113年度偵字第6113號   被   告 乙○○  上列被告因違反藥事法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前因販賣第二級毒品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以 106年度上訴字第359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5年6月確定,經 入監服刑,於民國110年4月27日縮短刑期假釋出監併付保護 管束,於112年3月30日保護管束期滿,假釋未經撤銷,視為 執行完畢。詎仍不知悔改,明知甲基安非他命為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所公告之第二級毒品,且為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明令公 告列管之禁藥,未經許可,不得非法轉讓,竟基於非法轉讓 禁藥即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犯意,於附表所示時間, 在其位於苗栗縣○○鄉○○村○○000號居所內,無償轉讓附表所 示數量之甲基安非他命予附表所示之人施用。嗣警於113年3 月14日,在乙○○上址居處,持拘票拘提乙○○到案,並經乙○○ 同意搜索其上址居處,扣得甲基安非他命27包(淨重共18.1 728公克,乙○○涉犯施用及持有第二級毒品罪嫌,另由警移 送偵辦)、吸食器1組、夾鍊袋3包、電子磅秤3臺、智慧型 手機3支等物,始悉上情。 二、案經苗栗縣警察局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乙○○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廖逸洪、李天富、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大致 相符,並有苗栗縣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 物品目錄表、查獲現場照片、被告手機翻拍照片、偵辦違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尿液鑑驗代碼對照表(編號113F055)、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檢驗科藥物檢測中心尿液檢驗報告( 編號113F055)、證人李天富與被告LINE對話紀錄擷圖、衛 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草療鑑字第1130300635號鑑驗書在卷可 佐,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按行為人轉讓甲基安非他命(未達法定應加重其刑之一定數 量)予成年人,同時該當藥事法第83條第1項轉讓禁藥罪及 毒品條例第8條第2項轉讓第二級毒品罪之構成要件時,因轉 讓禁藥罪之法定刑為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千萬元以下 罰金,較轉讓第二級毒品罪之法定刑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 刑,得併科70萬元以下罰金為重,故應依重法優於輕法之原 則,擇較重之轉讓禁藥罪論處,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大字 第1089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案並無證據證明被告轉讓予證 人廖逸洪、李天富、甲○○之甲基安非他命數量已達淨重10公 克以上,且轉讓之對象非未成年人或懷胎婦女,並無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8條第6項、第9條第1、2項應加重其刑至二分 之一規定之適用,揆諸前揭說明,本案被告轉讓甲基安非他 命之行為,應優先適用藥事法第83條第1項之規定論處。 三、是核被告所為,係犯藥事法第83條第1項之轉讓禁藥罪嫌。 被告所犯4次轉讓禁藥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 論併罰。被告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 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可佐,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 畢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該當刑法第47 條第1項之累犯,又被告本案所為,與前案之犯罪類型高度 相似,又再犯本案犯行,足認其法律遵循意識及對刑罰之感 應力均薄弱,本件加重其刑,並無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 號解釋意旨所指可能使被告所受刑罰超過其應負擔罪責之虞 ,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被告轉讓禁藥之 犯行,經其於偵查中自白,如於審判中亦為自白,請參照最 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243號判決意旨,依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 四、扣案被告所有之智慧型手機(VIVO牌)1支,為被告所有供 犯罪所用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之。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10  日                檢察官 曾亭瑋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8   月  12  日                書記官 范芳瑜 所犯法條: 藥事法第83條第1項 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 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 幣 5 千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轉讓時間 轉讓數量 轉讓對象 1 113年2月間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 廖逸洪 2 113年3月5日11時許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 李天富 3 113年3月9日18時40分許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 李天富 4 113年3月11日6時許 甲基安非他命1小包 甲○○

2024-11-19

MLDM-113-訴-339-20241119-1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拆屋還地

最高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台上字第85號 上 訴 人 李政謙 訴訟代理人 劉德壽律師 李致詠律師 劉逸旋律師 被 上訴 人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郭曉蓉 訴訟代理人 鍾承駒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9月 19日臺灣高等法院第二審判決(112年度上字第121號),提起上 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駁回上訴人其餘上訴,及命再給付,暨各該訴訟費用 部分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 理 由 本件被上訴人主張:坐落○○市○○區○○段54、57地號土地(下稱系 爭土地)為伊管理之國有土地,上訴人於民國94年6月間,在系 爭土地如第一審判決附圖(下稱附圖)編號A、B、C1、C2部分土 地面積共374.58平方公尺土地上,興建○○市○○○路00○0號房屋( 下稱系爭建物),並無正當權源而無權占有,獲有自111年4月1日 起至同年6月30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新臺幣(下同)148.5 元,及自同年7月1日起每月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687元等 情。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條規定,求為 命上訴人拆除系爭建物返還占有土地,並給付148.5元本息,及 自111年7月1日起至返還占有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687元之判決 。嗣於原審追加請求:上訴人應再給付148.5元本息,及自111年 7月1日起至返還占有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687元之判決。 上訴人則以:系爭土地(舊地號為○○市○○區○○○段○○○小段58之3 、1之6地號)日據時期土地臺帳記載為訴外人李財、李天富、李 勝發、李淡(下稱李財等4人)共有,於36年間,有依我國法律 申請土地總登記,政府竟違法未發給權利書狀,以系爭土地逾總 登記期限無人申請登記,經公告為無主土地,於45年8月15日登 記為國有。被上訴人非系爭土地所有權人,伊再轉繼承李財對系 爭土地之權利,有權占有系爭土地等語,資為抗辯。 原審維持第一審所為命上訴人拆屋還地、給付148.5元本息,及 自111年7月1日起至返還占有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687元部分之 判決,駁回上訴人其餘上訴,及就被上訴人所為上開追加之訴 ,判准如其聲明,係以:系爭54、57地號土地重測前為○○市○○區 ○○○段○○○小段58之3、1之6地號,於45年8月15日登記為中華民國 所有,管理機關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上訴人為李財再轉繼承人 ,其有事實上處分權之系爭建物占有54地號土地如附圖編號C2所 示88.6平方公尺、57地號土地如附圖編號C1所示212.44平方公尺 ,貨櫃、鐵皮屋分別占有57地號土地如附圖編號A、B所示21.47 平方公尺、52.07平方公尺(下合稱系爭地上物)。日據時期不 動產登記以土地登記簿為準,土地臺帳無登記之效力,無法以土 地臺帳之記載,認定李財等4人為系爭土地共有人,且有申辦系 爭土地總登記之事實。臺灣光復後,土地所有權人應於土地總登 記期間,申請為土地所有權人之登記。依35年4月5日發布之「所 有土地權利人應依限向所在地土地整埋(理)處申報登記公告」, 可知日據時期臺帳上記載之土地所有權人須在35年4月21日起至5 月20日止,向土地所在地之土地整理處提出申請書、權利憑證, 申報土地權利登記,經審驗無疑義並加蓋「驗訖」鐵印後,視同 已為土地法規定之第一次所有權申請登記,如未在上開期限內申 報,即依法擬制為無主土地,辦理登記為國有土地。系爭土地臺 帳及連名簿均未蓋有土地整理之「驗訖」鐵印,且光復初期系爭 土地之土地舊簿之所有權部登記內容,亦無申報土地總登記之收 件文字,李財等4人顯未申報土地總登記。至系爭土地臺帳上蓋 有「審查結果」、「相符」;「公告經過」、「確定更正」、「 無異議」、「36年4月14日登記員蓋章」、「36年8月2日登記員 蓋章」之印記,參酌臺灣省各縣市政府辦理土地權利公告辦法之 規定,可推認係因無人於上開期間內申報系爭土地所有權,以無 主土地之程序辦理相關審查、公告程序後,於36年間始加蓋上開 印記,非因地政人員疏失漏未核發權利證書。李財等4人未依法 申報系爭土地第一次所有權登記,系爭土地被視為無主土地,依 法定程序於45年8月15日登記為國有。上訴人抗辯被上訴人不得 行使系爭土地所有權利云云,並無可採。被上訴人得依民法第76 7條第1項前段、中段規定,請求上訴人拆除系爭地上物並返還該 部分土地。上訴人所有系爭地上物無權占有系爭土地,受有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被上訴人自得請求返還。審酌系爭土地坐落 位置、工商發展程度、生活機能,上訴人使用情形等一切情狀, 認以系爭土地申報地價年息5%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適當 。則以系爭土地111年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880元,上訴人占用 系爭土地面積合計374.58平方公尺計算,被上訴人得請求上訴人 給付111年4月1日起至同年6月30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4120 元,扣除上訴人於同年6月24日繳納之3825元後,為295元,及自 111年7月1日起按月給付1373元。綜上,被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 中段、前段、第179條規定,請求上訴人拆除系爭地上物,返還 附圖編號A、B、C1、C2部分土地,及給付148.5元本息,暨自111 年7月1日起至返還上開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687元;及追加請 求上訴人應再給付148.5元本息,暨自111年7月1日起至返還上開 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687元,洵為正當,應予准許等詞,為其 判斷之基礎。 按臺灣光復後,政府辦理之土地總登記,其目的在整理地籍,僅 為地政機關清查土地之一種程序,與物權登記無關,並不影響光 復前原權利人已取得之物權。是土地所有權人雖未於光復後申辦 土地總登記,亦不影響其業於日據時期已取得之所有權。查上訴 人抗辯其祖父李財為系爭土地共有人,其自幼出生於系爭土地上 所搭建之建物內,父祖輩亦長年居住於該地,系爭土地為先祖留 下之祖產(見一審卷第130、131頁,原審卷第60、668頁),並 提出系爭土地臺帳及連名簿、空照圖為證(見一審卷第139至147 頁 )。依基隆市地政事務所檢送系爭土地日據時期土地登記簿 、光復初期土地舊簿及手抄土地登記簿公務用謄本等,即包含系 爭土地之土地臺帳及連名簿(見一審卷第185、187、213、215頁 ),似即將土地臺帳資料作為日據時期土地權利之依據。又臺灣 光復後,自35年4月21日起至同年5月20日止,以繳驗土地權利憑 證方式整理臺灣土地地籍,換發土地所有權狀,代替土地總登記 ,此觀35年4月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發布之「所有土地權利人 應依限向所在地土地整埋(理)處申報登記公告」自明(見原審 卷第621至624頁),而土地臺帳謄本即為該公告所載之權利憑證 。系爭土地之土地臺帳即載有權利「共有」,連名簿復有李財等 4人之姓名及住所。倘上訴人家族確有長期居住該地、或其他表 彰所有之事實,其抗辯系爭土地於日據時期為李財等4人共有, 是否毫無足取,非無研求餘地。若系爭土地確為李財等4人共有 ,縱其等未於光復後申辦系爭土地總登記,亦不影響其業於日據 時期取得之權利。系爭土地雖經登記為國有,於第三者信賴登記 取得土地權利之前,上訴人非不得以真正權利人地位對抗被上訴 人。乃原審未詳為審究,遽為不利上訴人之認定,不無可議。上 訴論旨,指摘原判決該部分違背法令,求予廢棄,非無理由。 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第 478條第2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官 李 寶 堂 法官 許 紋 華 法官 賴 惠 慈 法官 林 慧 貞 法官 吳 青 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胡 明 怡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5  日

2024-11-06

TPSV-113-台上-85-20241106-1

彰簡
彰化簡易庭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彰簡字第523號 原 告 蔡德 姚秀蕊 李宜華 李美惠 李芯妍 李天富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劉育辰律師 被 告 李沅諺 李秉耘 李陳美英 李建助 李建德 李純全 許翠蓮 李光哲 李任甲 李文俊 李坤祐 曾李麗霜 李麗雪 上列當事人間因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9月 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原告蔡德所有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號 土地上如附表一編號1所示之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二、被告應將原告姚秀蕊所有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 號土地上如附表一編號2所示之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三、被告應將原告李宜華所有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 號土地上如附表一編號3所示之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四、被告應將原告李美惠所有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 號土地上如附表一編號4所示之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五、被告應將原告李芯妍所有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0 地號土地上如附表一編號5所示之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六、被告應將原告李天富所有坐落彰化縣○○鄉○○段00000○00000 地號土地上如附表一編號6所示之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七、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事由,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 ㈠原告於兩造間之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 分割共有物事件判決中(下稱系爭分割共有物事件),分別 取得如附表一坐落欄所示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而因 原告分得之土地價值較原應有部分稍有增加,故應分別補償 被告如附表二所示之金額。並由彰化縣彰化地政事務所,於 民國112年19月19日,在系爭土地上登記如附表一所示之抵 押權予如附表一所示之權利人,用以擔保如附表二所示之各 權利人對之上開補償金債權。 ㈡原告李芯妍於系爭分割共有物事件中支出訴訟費用,經本院 以112年度司聲字第439號民事裁定:被告李沅諺應給付原告 李芯妍新臺幣(下同)2萬29元、被告李秉耘應給付原告李 芯妍789元、李萬成之繼承人(如附表三所示)應連帶給付 原告李芯妍7,070元,均高於原告李芯妍應補償之金額,原 告李芯妍業已寄送存證信函向被告主張抵銷,是經抵銷後被 告對原告李芯妍如附表一編號5所示之法定抵押權已無擔保 債權存在,應予以塗銷。 ㈢原告蔡德、姚秀蕊、李宜華、李美惠、李天富等人則依被告 之指示及計算,業已匯入如附表二所示之補償金,故登記於 被告名下如附表一編號1-4、6所示之法定抵押權已無擔保債 權存在,亦應塗銷抵押權登記。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中段 ,請求被告塗銷如附表一所示之法定抵押權等語,並聲明: 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然被告李陳美英、李建助、 李建德、李純全、許翠蓮、李光哲、李任甲、李文俊、李坤 祐、曾李麗霜、李麗雪(下稱被告李陳美英以次11人)均以 書狀表示業已取得原告應給付之補償金,同意原告之請求。 被告李沅諺、李秉耘則未提出書狀為何爭執或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除據其提出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系 爭分割共有物事件判決、本院112年度司聲字第439號民事裁 定、彰化縣秀水鄉農會匯款回條、伸港鄉農會匯款申請書、 秀水鄉農會自動櫃員機交易明細表、台中銀行無摺存款憑條 、轉帳交易截圖、福興福工郵局存款人收執聯、存摺內頁影 本、存證信函等在卷可稽(本院卷第21-201頁),且為被告 李陳美英以次11人所自認,故堪認上開事實為真實。被告各 對原告之如附表二所示補償金債權既因原告各予以匯款支付 或抵銷而已全數獲清償,則基於抵押權之從屬性,如附表一 所示之抵押權應已消滅。 五、綜上所述,如附表一所示之抵押權既已消滅而不存在,然原 告各所有如附表一坐落欄所示土地上卻仍存有如附表一抵押 權登記內容欄所示之抵押權登記,自屬對原告各所有如附表 一坐落欄所示土地所有權有所妨害。從而,原告依民法第76 7條第1項中段之規定,請求被告各應塗銷如附表一編號1-6 所示之抵押權登記,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與防禦方法,核與本件判 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彰化簡易庭 法 官 黃佩穎 附表一:       編號 坐落 原告即所有權人 設定權利範 圍 抵押權登記內容 1 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號 蔡德 ①16-3地號:1/1 ②16-12地號:1/15 登記次序: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0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沅諺 債權額比例:2954/18736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18,736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蔡德,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0。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蔡德。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3、16-12地號 登記次序: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0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秉耘 債權額比例:1584/18736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18,736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蔡德,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0。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蔡德。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3、16-12地號 登記次序:0000-000~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0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陳美英、李建助、李建德、李純全、許翠蓮、李光哲、李任甲、李文俊、李坤祐、曾李麗霜、李麗雪。 債權額比例:公同共有14198/18736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18,736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蔡德,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0。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蔡德。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3、16-12地號。 2 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號 姚秀蕊 ①16-5地號:1/1 ②16-12地號:2/75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2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沅諺 債權額比例:1181/7489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7,489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姚秀蕊,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2。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姚秀蕊。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5、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2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秉耘 債權額比例:633/7489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7,489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姚秀蕊,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2。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姚秀蕊。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5、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0000-000、②0000-000~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2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陳美英、李建助、李建德、李純全、許翠蓮、李光哲、李任甲、李文俊、李坤祐、曾李麗霜、李麗雪。 債權額比例:公同共有5675/7489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7,489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姚秀蕊,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2。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姚秀蕊。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5、16-12地號。 3 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號 李宜華 ①16-9地號:1/2 ②16-12地號:1/315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6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沅諺 債權額比例:140/890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890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宜華,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3。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宜華。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9、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6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秉耘 債權額比例:75/890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890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宜華,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3。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宜華。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9、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0000-000、②0000-000~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6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陳美英、李建助、李建德、李純全、許翠蓮、李光哲、李任甲、李文俊、李坤祐、曾李麗霜、李麗雪。 債權額比例:公同共有675/890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890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宜華,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3。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宜華。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9、16-12地號。 4 彰化縣○○鄉○○○段0000○00000地號 李美惠 ①16-9地號:1/2 ②16-12地號:1/315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7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沅諺 債權額比例:140/890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890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美惠,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6、②0074。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美惠。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9、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7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秉耘 債權額比例:75/890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890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美惠,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6、②0074。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美惠。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9、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0000-000、②0000-000~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6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陳美英、李建助、李建德、李純全、許翠蓮、李光哲、李任甲、李文俊、李坤祐、曾李麗霜、李麗雪。 債權額比例:公同共有675/890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890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宜華,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6、②0074。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宜華。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9、16-12地號。 5 彰化縣○○鄉○○○段00000○00000地號 李芯妍 ①16-10地號:1/1 ②16-12地號:1/42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8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沅諺 債權額比例:1055/6691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6,691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芯妍,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5。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芯妍。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10、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8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秉耘 債權額比例:566/6691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6,691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芯妍,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5。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芯妍。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10、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0000-000、②0000-000~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8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陳美英、李建助、李建德、李純全、許翠蓮、李光哲、李任甲、李文俊、李坤祐、曾李麗霜、李麗雪。 債權額比例:公同共有5070/6691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6,691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芯妍,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5。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芯妍。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10、16-12地號。 6 彰化縣○○鄉○○○段00000○00000地號 李天富 ①16-11地號:1/1 ②16-12地號:9/630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9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沅諺 債權額比例:633/4015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4,015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天富,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6。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天富。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11、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②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9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秉耘 債權額比例:339/4015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4,015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天富,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6。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天富。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11、16-12地號 登記次序:①0000-000~0000-000、②0000-000~0000-000 權利種類:普通抵押權。 收件年期:民國112年。 登記日期:112年9月19日 字號:彰資字第109299號。 登記原因:法定。 權利人:李陳美英、李建助、李建德、李純全、許翠蓮、李光哲、李任甲、李文俊、李坤祐、曾李麗霜、李麗雪。 債權額比例:公同共有3043/4015 擔保債權總金額:新臺幣4,015元。 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擔保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11年度上字第327號判決共有物分割所生之金錢補償。 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李天富,全部。 權利標的:所有權。 標的登記次序:①0065、②0076。 證明書字號:(空白)。 設定義務人:李天富。 共同擔保地號:新內庄段16-11、16-12地號。 附表二:兩造間應付(受)補償金額配賦表 李沅諺 李秉耘 李萬成之繼承人 合 計 (-9,350) (-5,013) (-44,948) 蔡德 2,954 1,584 14,198 18,736 (+18,736) 方志銘 1,477 792 7,099 9,368 (+9,368) 姚秀蕊 1,181 633 5,675 7,489 (+7,489) 方再傳 590 317 2,837 3,744 (+3,744) 方再河 590 316 2,838 3,744 (+3,744) 方再雄 590 316 2,838 3,744 (+3,744) 李宜華 140 75 675 890 (+890) 李美惠 140 75 675 890 (+890) 李芯妍 1,055 566 5,070 6,691 (+6,691) 李天富 633 339 3,043 4,015 (+4,015) 合 計 9,350 5,013 44,948 59,311 備註: ⒈"+"表示分配土地價值大於持分土地價值,應付補償金額;"-"表示分配土地價值小於持分土地價值,應受補償金額。 ⒉李萬成之全體繼承人詳如附表三所載。 附表三: 被繼承人 繼承人 李萬成 李陳美英、李建助、李建德、李純全、李光哲、李任甲、許翠蓮、李文俊、李坤祐、曾李麗霜、李麗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6  日 書記官 林嘉賢

2024-10-16

CHEV-113-彰簡-523-20241016-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71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李正忠 李天富 嘉通營造有限公司 兼上一人 法定代理人 李正豐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林有泉、羅勝安因112年度重訴字 第713號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上訴人之 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玖佰貳拾陸萬貳仟零壹拾元,應徵第 二審裁判費壹拾參萬玖仟壹佰伍拾玖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 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 向本院繳納,如逾期未繳納,即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民事第三法庭 法 官 徐玉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思穎

2024-10-11

PCDV-112-重訴-713-20241011-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