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清償提存事件

共找到 45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7號 異 議 人 蔡昱嫺 上列異議人對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年2月17日所為之114年度存 字第131號提存處分不服而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異議意旨略以:依司法院民國84年12月15日(84)秘臺廳民三 字第21997號等函,提存原因之證明文件於清償提存之案件 無須檢附,又依司法院71年9月1日(71)院臺廳一字第4812號 函亦闡明不動產共有人依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出售共有土 地而提存他共有人應得之價金,其提存價金是否得當、提存 是否發生清償之效力,屬實體法律問題,非提存所得加以審 認,本件提存所要求聲請人補正價金分配計算表,於法無據 ,故聲明異議等語。 二、本院提存所意見略以:提存書狀是否合於程式,提存書記載 及應提出之證明文件是否完備,本所應予以審查,實務上全 國各法院提存所針對依土地法第34條之1規定辦理清償提存 事件,均會要求提存人提出價金分配計算書。本件共有土地 買賣總價新臺幣(下同)71萬元,公同共有人3人,為何提 存金額為174,188元,異議人本有於提存之原因事實敘明之 必要,或以價金分配計算書釋明等語。 三、本院之認定:  ㈠「提存書應記載下列事項:四、提存之原因事實。」提存法 第9條第1項第4款定有明文。經查,異議人與他共有人出售 共有土地臺南市○○區○○段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為公同共有 8分之1),價金總額71萬元,公同共有人共3人(異議人、蔡 梅英、蔡金泉),惟異議人就蔡金泉分配之價金僅提存174,1 88元,卻俱未說明計算之依據為何,依上述規定,異議人於 提存時需載明提存之原因事實,而所謂原因事實之記載,自 應包含敘明提存金額如何計算,這是必要的基本程序要件, 否則提存所如何確認金額與原因事實間是否相符並判斷是否 准予提存。  ㈡異議人陳稱提存原因之證明文件於清償提存之案件無須檢附 云云,然而,價金分配計算書斷非用於證明「提存原因」( 例如共有土地買賣關係是否存在、合法)之證明文件等,亦 非用於「判斷提存價金是否得當」(此應指實質審查買賣價 金如何分配之理由是否適當),而是形式上用於核對異議人 分配價金之計算方式,異議人所陳顯無理由,本件聲明異議 應予駁回,裁定如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郁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南市○○區○○ 路0段00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2   日                書記官 石秉弘

2025-03-31

TNDV-114-聲-27-20250331-1

家繼簡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遺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家繼簡字第4號 原 告 甲○○ (送達代收人 蘇○○ 住○○市○區○○○路000號0樓) 訴訟代理人 蘇○○ 被 告 乙○○ 丙○○ 丁○○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遺產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7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公同共有被繼承人戊○○○之遺產即本院109年度存字第912號 清償提存事件之提存物准予分割,分割方法為由兩造按應繼分比 例分配即每人各分配四分之一。 訴訟費用由兩造每人各負擔四分之一。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被告乙○○、丙○○、丁○○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經核無民事 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 辯論而為判決。 乙、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繼承人戊○○○於民國000年0月00日死亡,兩造 均為被繼承人戊○○○之子女,為被繼承人戊○○○之法定繼承人 ,應繼分為每人各4分之1。又被繼承人戊○○○遺有本院109年 度存字第912號清償提存事件之提存款新臺幣(下同)11萬元 ,該遺產並無不能分割情事,兩造間亦無不能分割之約定, 惟兩造無法達成分割協議,原告為此爰訴請判決分割,分割 方法為由兩造平均分配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乙○○、丙○○、丁○○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 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     全部為公同共有;又繼承人得隨時請求分割遺產,但法     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151     條、1164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原告主張被繼承人戊○○○於000年0月00日死亡,遺有 本院109年度存字第912號清償提存事件之提存物11萬元 。又被繼承人戊○○○喪偶,兩造均為被繼承人戊○○○之子 女,為被繼承人戊○○○之法定繼承人,應繼分為每人各4 分之1,且兩造就上開遺產並無不可分割之協議,亦無 因法律規定不能分割之情形存在之事實,業據原告提出 戶籍謄本、繼承系統表、提存書等件為證,並有戶籍資 料查詢表附卷可稽,復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09年度 存字第912號清償提存事件卷宗核閱綦詳,且被告乙○○ 、丙○○、丁○○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是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堪認為實在。從 而,原告訴請本院裁判分割被繼承人戊○○○之遺產,於 法即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按公同共有物之分割,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準用關於     共有物分割之規定;又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     方法行之。分割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     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     人之請求,命為下列之分配:一、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 人。但各共有人均受原物之分配顯有困難者,得將原物 分配於部分共有人。二、原物分配顯有困難時,得變賣 共有物,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或以原物之一部分分 配於各共有人,他部分變賣,以價金分配於各共有人, 民法第830條第2項、第824條第1項及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查原告請求將兩造所繼承被繼承人戊○○○所遺本院1 09年度存字第912號清償提存事件之提存物11萬元依兩 造之應繼分比例即每人各4分之1分割,被告乙○○、丙○○ 、丁○○就上開分割方法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 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經核該分割方式對於兩造堪認 公平合理,從而,原告請求分割系爭遺產,應依如主文 第1項所示之方法分割。 丙、結論:   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民事訴訟 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第78條、第81條第2款、第85條第1項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姝妤

2025-03-31

TNDV-114-家繼簡-4-20250331-2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4號 異 議 人 黃永騰 代 理 人 林芳榮律師 相 對 人 陳石津 陳石溱 陳白鑫 陳白香 蔡陳白紅 陳白麗 陳王碧香 陳怡瑜 陳珮慧 陳紘唯 余宏德 居高雄巿前鎮區盛豐里0鄰一心二路00 0之0號 余書銘 居高雄巿前鎮區盛豐里0鄰一心二路00 0之0號 余書璜 余育儒 陳永芳 陳永佶 涂光宇 涂一香 涂寰宇 陳秀枝 上列異議人對本院提存所所為撤銷提存之處分(114年度存字第10 3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 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 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提存法第24條)。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 所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同法第25 條第1項)。經查,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年3月17日所為114 年度存字第103號撤銷提存之處分,於114年3月20日送達異 議人,異議人於同年月24日具狀向本院聲明異議,未逾法定 不變期間,嗣本院提存所認其異議為無理由,於同年月24日 添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提存是因為判決分割土地補償所為之提 存(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判決),因專屬土地管轄,故認 應向本院提存所辦理提存等語。 三、經查: (一)按清償提存事件,由民法第314條所定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 辦理之。數人有同一債權,其給付不可分,或為公同共有債 權,而債權人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者,由其中一住所地 法院提存所辦理之(提存法第4條第1、4項)。又提存雖為非 訟事件,但提存法為特別規定,提存事件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28條所規定移轉管轄之適用。 (二)本件提存是因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分割共有物土地補償 費,異議人於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3號所為之提存 。但因上開判決確定後,各當事人所應找補之金額,係屬清 償提存,故依上開規定,應以受取人即相對人之住所地之法 院為管轄法院。但相對人之住居所並非本院,故本院並無管 轄權,且無從為移轉管轄。從而本院提存所處撤銷異議人於 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3號所為之提存,應無不當, 異議人所為異議,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明異議為無理由,依提存法第25條第1項 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3-28

CYDV-114-聲-24-20250328-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3號 異 議 人 陳俊偉 代 理 人 林芳榮律師 相 對 人 陳石津 陳石溱 陳白鑫 陳白香 蔡陳白紅 陳白麗 陳王碧香 陳怡瑜 陳珮慧 陳紘唯 余宏德 余書銘 居高雄巿前鎮區盛豐里0鄰一心二路00 0之0號 余書璜 余育儒 陳永芳 陳永佶 涂光宇 涂一香 涂寰宇 陳秀枝 上列異議人對本院提存所所為撤銷提存之處分(114年度存字第10 2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 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 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提存法第24條)。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 所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同法第25 條第1項)。經查,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年3月17日所為114 年度存字第102號撤銷提存之處分,於114年3月19日送達異 議人,異議人於同年月24日具狀向本院聲明異議,未逾法定 不變期間,嗣本院提存所認其異議為無理由,於同年月24日 添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提存是因為判決分割土地補償所為之提 存(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判決),因專屬土地管轄,故認 應向本院提存所辦理提存等語。 三、經查: (一)按清償提存事件,由民法第314條所定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 辦理之。數人有同一債權,其給付不可分,或為公同共有債 權,而債權人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者,由其中一住所地 法院提存所辦理之(提存法第4條第1、4項)。又提存雖為非 訟事件,但提存法為特別規定,提存事件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28條所規定移轉管轄之適用。 (二)本件提存是因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分割共有物土地補償 費,異議人於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2號所為之提存 。但因上開判決確定後,各當事人所應找補之金額,係屬清 償提存,故依上開規定,應以受取人即相對人之住所地之法 院為管轄法院。但相對人之住居所並非本院,故本院並無管 轄權,且無從為移轉管轄。從而本院提存所處撤銷異議人於 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2號所為之提存,應無不當, 異議人所為異議,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明異議為無理由,依提存法第25條第1項 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3-28

CYDV-114-聲-23-20250328-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2號 異 議 人 黃永騰 代 理 人 林芳榮律師 相 對 人 陳慶安 陳明正 陳書將 上列異議人對本院提存所所為撤銷提存之處分(114年度存字第10 1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 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 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提存法第24條)。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 所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同法第25 條第1項)。經查,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年3月17日所為114 年度存字第100號撤銷提存之處分,於114年3月20日送達異 議人,異議人於同年月24日具狀向本院聲明異議,未逾法定 不變期間,嗣本院提存所認其異議為無理由,於同年月24日 添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提存是因為判決分割土地補償所為之提 存(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判決),因專屬土地管轄,故認 應向本院提存所辦理提存等語。 三、經查: (一)按清償提存事件,由民法第314條所定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 辦理之。數人有同一債權,其給付不可分,或為公同共有債 權,而債權人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者,由其中一住所地 法院提存所辦理之(提存法第4條第1、4項)。又提存雖為非 訟事件,但提存法為特別規定,提存事件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28條所規定移轉管轄之適用。 (二)本件提存是因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分割共有物土地補償 費,異議人於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1號所為之提存 。但因上開判決確定後,各當事人所應找補之金額,係屬清 償提存,故依上開規定,應以受取人即相對人之住所地之法 院為管轄法院。但相對人之住居所並非本院,故本院並無管 轄權,且無從為移轉管轄。從而本院提存所處撤銷異議人於 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1號所為之提存,應無不當, 異議人所為異議,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明異議為無理由,依提存法第25條第1項 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3-28

CYDV-114-聲-22-20250328-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1號 異 議 人 陳俊偉 代 理 人 林芳榮律師 相 對 人 陳慶安 陳明正 陳書將 上列異議人對本院提存所所為撤銷提存之處分(114年度存字第10 0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 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 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提存法第24條)。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 所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同法第25 條第1項)。經查,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年3月17日所為114 年度存字第100號撤銷提存之處分,於114年3月19日送達異 議人,異議人於同年月24日具狀向本院聲明異議,未逾法定 不變期間,嗣本院提存所認其異議為無理由,於同年月24日 添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 二、異議意旨略以:本件提存是因為判決分割土地補償所為之提 存(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判決),因專屬土地管轄,故認 應向本院提存所辦理提存等語。 三、經查: (一)按清償提存事件,由民法第314條所定清償地之法院提存所 辦理之。數人有同一債權,其給付不可分,或為公同共有債 權,而債權人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者,由其中一住所地 法院提存所辦理之(提存法第4條第1、4項)。又提存雖為非 訟事件,但提存法為特別規定,提存事件並無民事訴訟法第 28條所規定移轉管轄之適用。 (二)本件提存是因本院111年度訴字第233號分割共有物土地補償 費,異議人於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0號所為之提存 。但因上開判決確定後,各當事人所應找補之金額,係屬清 償提存,故依上開規定,應以受取人即相對人之住所地之法 院為管轄法院。但相對人之住居所並非本院,故本院並無管 轄權,且無從為移轉管轄。從而本院提存所處撤銷異議人於 113年3月17日114年度存字第100號所為之提存,應無不當, 異議人所為異議,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聲明異議為無理由,依提存法第25條第1項 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馮保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須按對造人數提出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張簡純靜

2025-03-28

CYDV-114-聲-21-20250328-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3號 異 議 人 李聰承 上列異議人對本院提存所民國114年3月4日所為准予清償提存之 處分(114年度存字第359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 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 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所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提存法第24條、第25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年3月4日所 為114年度存字第359號准予提存之處分(下稱原處分),於 同年3月6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同年月13日具狀向本院聲 明異議,未逾法定不變期間,嗣本院提存所認其異議為無理 由,於同年月14日添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 定相符,先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債務人廖美蓉雖對113年4月10日製作之分配 表聲明異議並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然廖美蓉所提異議不合 法且無法補正,故應依法分配聲請人應得款項,而非辦理提 存,且本件提存金額亦與分配表中異議人所得分配之金額不 符,為此,爰依法對原處分提出異議等語。  三、按提存事件係屬非訟事件程序,提存所僅得就形式上之程式 為審查,凡提存人主張之原因事實合於提存法第9條及提存 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者,即應准予提存;又清償提存關於 提存原因之證明文件,無庸附具,提存法施行細則第20條第 5款亦定有明文,故提存所對於清償提存事件,僅須就是否 符合前揭規定為形式審查,至當事人間涉屬實體事項之爭執 ,則應由當事人另行以訴訟方式謀求解決,提存所並無審查 權限,此觀提存法第22條規定,非依債務本旨或向無受領權 人所為之清償提存,其債之關係不消滅即明。準此,提存所 僅得由提存書之記載就形式上之程式為審查,至於其提存是 否依債之本旨而為清償等關乎實體之原因事實,提存所無權 予以審酌。  四、經查,相對人即本院民事執行處於辦理本件提存時,業於提 存書上載明提存人即相對人姓名、住居所、提存金額、提存 原因事實、提存物受取權人即異議人姓名、住居所等應記載 事項;其中「提存原因及事實」欄並記載廖美蓉對113年4月 10日分配表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114年度補字第45號), 故依強制執行法第41條第3項後段規定及114年1月22日確定 之分配表,就異議人得分配之案款於分配表異議之訴確定前 依法辦理提存等情,已據本院依職權調取原處分卷宗核閱屬 實,揆諸前揭說明,相對人聲請為清償提存,合於提存法第 9條及其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之提存要件,且無庸附具提存原 因證明文件,是本院提存所經形式審查後准予提存,經核並 無違誤。異議人雖主張廖美蓉所提異議或訴訟不合法、提存 金額錯誤等語,惟此乃屬本件提存是否生清償效力之實體事 項爭執,依上開說明,非提存所得予審究,應另循其他訴訟 途徑解決。準此,原處分並無不當,本件異議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爰依提存法第25條第1項後 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呂如琦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楊晟佑

2025-03-24

TYDV-114-聲-63-202503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提存異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0號 異 議 人 何惠菁 相 對 人 何健誠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提存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 年1月24日所為114年度存字第181號准予相對人提存之處分,聲 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為有 理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 認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所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提存法第24條、第25條第 1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4年1月24日 以114年度存字第181號准予相對人提存之處分(下稱原處分 ),前開提存通知書並於114年2月4日寄存送達異議人,異 議人於114年2月12日具狀提出異議,本院提存所認其異議為 無理由,並於114年2月18日添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經核 與上開規定相符,合先敘明。 二、本件異議意旨略以:兩造間租賃契約已終止,惟相對人迄今 仍無權占有租賃房屋,異議人已提起遷讓房屋等訴訟,相對 人所為之提存不合法,不生清償效力,爰依法提出異議等語 。 三、按清償提存,依提存法第9條第1項第4款及第5款規定,僅須 載明提存之原因事實及提存物受取權人之姓名、名稱及住、 居所或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或不能確知受取權人之事 由。其受取提存物如應為對待給付,或附有一定要件者,並 應記載其對待給付之標的或所附之要件。且依提存法施行細 則第20條第5款規定,清償提存,關於提存原因之證明文件 ,無庸附具。是清償提存事件依其性質本屬非訟事件程序, 提存所對提存人所主張提存原因法律關係之權利義務存否, 依法並無審查之職權。故提存法第22條乃規定,非依債務本 旨或向無受領權人所為之清償提存,其債之關係不消滅(最 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765號判決意旨參照)。從而,提存 所為准予清償提存之事件,依法並無確定實體上法律關係存 否之效力,提存關係人如就提存原因之法律關係存否有所爭 執,應另循其他訴訟程序解決,尚不得於提存事件之非訟程 序中加以爭執而據以聲明異議,請求變更提存所准予提存之 處分。 四、經查,本件提存人即相對人以給付異議人113年7月5日至114 年8月5日之租金,扣除更換洗衣機費用後,共計新臺幣15萬 4,500元為由,將前開金額予以提存,並於提存書載明提存 人、受取權人之姓名、住址、提存物之名稱、種類、數量及 提存原因,連同提存通知書、證明文件提出於本院提存所, 業據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提存所114年度存字第181號清償提 存卷宗核閱無訛。揆諸前揭說明,本院提存所所為形式審查 ,認相對人合於前揭提存法規定程式而准予提存,於法並無 不合。異議人上開主張之事實,要屬關於提存原因之實體上 爭執事由,與本件是否符合清償提存之法定形式要件無涉, 尚非本件提存異議之非訟程序所得加以審究。從而,本院提 存所為之准許提存處分,並無不當。異議人所為異議,並無 理由,應予駁回。 五、綜上所述,本件聲請提存異議為無理由,依提存法第25條第 1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黃崧嵐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 本),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峻彬

2025-03-20

TCDV-114-聲-50-20250320-1

訴願
臺灣高等法院

因清償提存事件

臺灣高等法院訴願決定書                  114 年度訴願字第 5 號 訴願人 林 煊 代理人 謝明昌 上列訴願人因不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04 年度存字第 602、 906、4098、5966、3425、5391、7023、8631 號清償提存事件, 提起訴願,本院決定如下: 主 文 訴願不受理。 理 由 一、按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不當, 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訴願。但法律另有規 定者,從其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中央或地方機關 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 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訴願法第 1 條第 1 項、 第 3 條第 1 項定有明文。又對於非行政處分或其他依法 不屬訴願救濟範圍內之事項提起訴願者,應為不受理之決定 ,訴願法第 77 條第 8 款亦有明文 二、訴願意旨略以:訴願人林煊於民國 113 年 4 月 15 日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提存所聲請辦理取回 104 年度存字 602 、 906、4098、5966、3425、5391、7023、8631 號等 8 件提存物(下稱系爭提存事件),於 113 年 5 月 21 日 收受提存所來函否准取回,經訴願人於 113 年 5 月 29 日依法聲明異議後,經該院於 113 年 9 月 26 日分別以 113 年度聲字 380、406、412、411 號、同年度聲字第 404 、405、402、395 號民事裁定異議有理由,撤銷提存所之處 分在案。訴願人又先後於 113 年 11 月 7 日、 11 日收 受該院提存所來函稱系爭提存事件,改分案號為( 113 ) 取勇字第 2302 至 2305 號、( 113 )取智字第 2306 至 2309 號,並要求訴願人補正資料,訴願人旋於同年月 11 日、 12 日覆函並附上補正資料。然訴願人竟於 113 年 11 月 15 日收受提存所來函,再次否准訴願人取回系爭提 存事件之提存物,訴願人遂於 113 年 11 月 18 日依法再 次聲明異議。惟訴願人提出聲明異議狀後,已逾法定處理日 期多日,仍未見下文,遂於 114 年 1 月 6 日至該院查 詢,僅查得原股聲裁資料歸檔,查無任何關於聲明異議後之 進度資料,及提存所依法行政之工作紀錄。茲因訴願人補正 覆函或聲明異議狀所述證據,皆載於該院檔案室存檔可查, 且自提交聲明異議狀已逾 49 日,故依法提出訴願。為此提 起訴願,請求准予取回提存物,以保權益等語。 三、次按法院之裁判及依提存法所辦理提存事務乃法院本於職權 行使司法權之行為,而非立於行政機關之地位所為之行政行 為,自非行政處分,當事人如對之不服,應循民事、刑事訴 訟法所定起訴、上訴、抗告、再審或提存法第 24 條所定之 異議等程序尋求救濟。經查:訴願人提起本件訴願,無非係 就系爭提存事件,經該院民事裁定撤銷提存所之否准處分, 另為適當之處分確定後,提存所依法以( 113 )取勇字第 2302 至 2305 號函及( 113 )取智字第 2306 至 2309 號函,函請訴願人補正經「受取權人之全體繼承人同意返還 提存物」之相關資料,經訴願人遵期提出補正資料,提存所 仍未准許取回提存物,訴願人再次聲明異議後,已逾期多日 ,仍無任何進度而為指摘。惟系爭提存事件所為函請訴願人 補正相關資料之函文係法院所設提存所之非訟處分,乃司法 權之行使,訴願人對之有所爭執、不服,應依提存法第 24 條規定之異議程序或另提起民事訴訟尋求救濟,如認其遲誤 提出異議之 10 日不變期間不應歸責於己,亦得依法聲請回 復原狀,尚非訴願法第 3 條第 1 項所謂中央或地方機關 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發生 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亦非同法第 2 條第 1 項所稱 機關對其依法申請之案件應作為而不作為之情形,非屬訴願 救濟範圍。況依訴願人所陳,其既已對於提存所函請補正相 關資料之處分,依提存法第 24 條規定聲明異議在案,以為 救濟,自應靜待提存所後續處分及法院裁定結果,則訴願人 對此非行政處分或非屬訴願救濟範圍內之事項,提起訴願, 難謂有據,依法應為不受理之決定,訴願人其餘所請陳述意 見即無必要,併予敘明。 四、據上論斷,依訴願法第 77 條第 8 款,決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松鈞 委員 沈佳宜 委員 吳麗英 委員 潘翠雪 委員 吳勇毅 委員 温毓梅 如不服本決定,得於決定書送達之次日起 2 個月內,向臺北高 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025-03-19

TPHA-114-訴願-5-20250319-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清償提存)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212號 異 議 人 林湧冀 林衡達 林鴻襦 上列異議人與相對人丹棠長春股份有限公司間本院113年度存字 第1076號清償提存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3年11 月14日所為處分,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關係人對於提存所之處分,得於處分通知書送達關係人翌 日起10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提存所認前項異議有理 由時,應於10日內變更原處分,並將通知書送達關係人;認 異議無理由時,應於10日內添具意見書,送請法院裁定之。 法院認異議為有理由時,應以裁定命提存所為適當之處分, 認異議為無理由時,應駁回之。提存法第24條、第25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查本院提存所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所為1 13年度存字第1076號准予提存處分(下稱原處分),分別於 同年月19、18、20日送達異議人即提存物受取權人林湧冀、 林鴻襦、林衡達,異議人收受原處分後,分別於同年月25、 26、25日提出異議,本院提存所認其異議為無理由,於同年 12月4日添具意見書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 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被繼承人林茂己之繼承人應僅有小西明仁( 即林明仁)、小西明義(即林明義)2人,而非提存人認定 之34人,致本件受取權人之人數有誤,有提存之原因與事實 不符之情。為此提起異議,請求撤銷原處分等語。 三、按原土地所有權人不願依權利變換後之土地及建築物扣除都 市更新條例第51條規定折價抵付共同負擔後,其餘土地及建 築物依各宗土地權利變換前之權利價值比率,參與分配或應 分配之土地及建築物未達最小分配面積單元者,得以現金補 償之,經各級主管機關核定後,應定期通知應受補償人領取 ,逾期不領取者,依法提存之。都市更新條例第52條第1、4 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清償提存書,雖應記載提存之原因事實 ,惟無庸附具其證明文件,為提存法第9條第1項第4款及同 法施行細則第20條第5款分別明定,是有關清償提存之提存 原因及其證明文件,自非提存所應為之審查範圍。又非依債 務本旨或向無受領權人所為之清償提存,其債之關係不消滅 ,提存法第22條亦有明文。再按提存乃非訟事件,提存所僅 得就形式上之程式為審查,凡提存人之聲請合於提存法規定 之提存要件,提存所即應受理提存,至於提存人之清償提存 是否合乎債務本旨而為提存,此乃實體上之問題,應由提存 人自行斟酌,提存所無庸亦無權加以審查(最高法院93年度 台上字第1765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 四、經查:  ㈠本件相對人主張依都市更新條例第52條第1項但書應發給異議 人之現金補償,因異議人逾期不領、拒絕受領或不能受領, 乃依同條第4項及都市更新權利變換實施辦法第10條之規定 提存,提出提存書載明提存人、受取權人姓名、住址、提存 物之名稱、種類、數量及提存原因,並檢附准予實施都市更 新權利變換計畫函、通知領取現金補償金及其他土地改良物 拆遷補償費公告函、都市更新土地增值稅免稅證明書及相對 人立案函等證明文件,向本院提存所聲請清償提存等情,業 經本院調取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076號清償提存事件全卷核 閱屬實,本院提存所為形式上審查後,認相對人之聲請合於 提存法第9條、同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准予相對人為清償 提存,自無不合。  ㈡異議人雖主張本件受取權人之人數有誤,有提存之原因與事 實不符之情,提存所所為原處分顯然違法等語。惟本院提存 所接到提存物保管機構或提存人轉送之提存書後,僅審查提 存書狀是否合於程式、提存書記載及應提出之證明文件是否 完備,關於清償提存之原因事實及受取權人之繼承關係,並 非形式審查之範圍。至系爭都更計畫及其所生現金補償之法 律關係,核屬兩造間權利義務之實體爭執事項,揆諸前揭說 明,應由異議人續行以訴訟方式謀求解決,尚非提存所所得 審查之範圍。從而,本院提存所所為原處分,核無不當,異 議人對於上開處分提出異議,請求撤銷原處分,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絲鈺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邱勃英

2025-03-14

SLDV-113-聲-212-202503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