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量刑妥適性

共找到 7 筆結果(第 1-7 筆)

金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證券交易法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金訴字第134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惠景 選任辯護人 張皓帆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葉淑慧 選任辯護人 朱逸群律師 賴軒逸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證券交易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0年 度偵字第7675號、第22950號、第34340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案被告葉淑慧因違反證券交易法等案件,前經本院 於民國114年1月7日辯論終結,原定114年3月11日宣判,惟 因被告葉淑慧提出調解賠償還款計畫,此勢將影響量刑妥適 性,顯有再開辯論之必要。爰依上開規定,命再開辯論,特 此裁定。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第291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刑事第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湯有朋                    法 官 吳珈禎                    法 官 黃品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楊子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2025-02-25

TCDM-112-金訴-1349-20250225-2

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竊盜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上易字第40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怡惠 選任辯護人 洪家駿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竊盜等案件,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2年度易字 第1978號中華民國113年2月29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臺 中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46678、48029號、112年度偵字第95 54、16064號),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延展至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上午九時二十五分宣 示判決。   理 由 一、按期日除有特別規定外,非有重大理由,不得變更或延展之   。期日經變更或延展者,應通知訴訟關係人。刑事訴訟法第 64條定有明文。又宣示判決期日屬審判長指定期日使訴訟關 係人到場行訴訟程序之一環,如遇有重大理由而無法在原訂 期日宣示判決者,不論以審判長名義,或以法院名義,均得 以裁定變更或延展宣示判決之期日(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 院101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臨時提案第2號研討結果同此結論   )。 二、本件被告陳怡惠(下稱被告)被訴竊盜等案件,前經本院辯論 終結,原定民國114年1月21日上午9時25分宣判。惟被告之 辯護人具狀表示略以:被告於辯論終結後仍積極與告訴人中 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商談和解事宜,目前已就和解方案達成 初步共識,將影響本案量刑妥適性等語(本院卷第370-371頁 ),經本院就此情電詢告訴人代理人,據覆:本案尚未達成 和解,被告希望分期清償,但我們要求一次給付,給被告的 期限是114年3月15日之前一次給付等語(本院卷第372頁)。 則本案若依原定期日宣判,即無從審酌被告就民事事件之和 解結果,對被告本案量刑基礎確有實質影響,為能於宣判前 一併審酌被告是否和解成立及已否賠償之犯後態度,且為免 再開辯論之程序繁複、當事人往返奔波之無謂勞費、節省司 法資源,本院基此情事變更原因,認有必要延展宣判期日如 主文所示,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簡 源 希                  法 官  楊 陵 萍                  法 官  林 美 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董 怡 湘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2025-01-16

TCHM-113-上易-409-20250116-1

簡上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371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胡育瑄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不服本院高雄 簡易庭民國113年8月12日113年度簡字第2574號第一審簡易判決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113年度偵字第7026號),提起上訴 ,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犯罪事實   甲○○明知經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所列管之第 三級毒品之愷他命,依法不得持有,竟基於持有第三級毒品 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之犯意,於民國113年2月8日19時許,與 溫惠如、楊皓喆、劉騏銘共同乘坐朱仲綾所駕駛車牌號碼00 0-0000號自用小客車,前往位於高雄市○○區○○路000號之北 港肉粽,見姓名年籍不詳暱稱「85度C」成年男子丟一包裝 有附表所示愷他命至車內後,即將該包愷他命置於其隨身之 眼鏡盒內而持有之。嗣於同年月9日0時11分許,因上開車輛 逆向行駛為警攔檢,經警當場查獲並扣得上開毒品,始悉上 情。 二、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於偵查及本院審理時坦承犯行 不諱,並有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高雄市立凱旋 醫院113年3月12日高市凱醫驗字第82817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 鑑定書(被告經扣押之愷他命1包,驗出第三級毒品愷他命 成分)在卷可憑,復有附表所示之扣案物為憑,足認被告前 開任意性自白與事實相符,堪為認定本件犯罪事實之依據。 三、論罪  ㈠所犯罪名   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5項之持有第 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罪。  ㈡本案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減刑規定之適用   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所謂「供出毒品來源,因 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係指具體提供毒品來源之資訊 ,使有偵查(或調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知悉而對之發動偵 查(或調查),並因而破獲者而言。查被告雖於偵查供述其 毒品來源係綽號「85度c」之人(嗣於本院審理時供稱該人 本名為「江永文」),惟被告於警詢時未供述「85度c」或 「江永文」等相關毒品來源資料,是警方未能查獲此人,此 有被告之偵訊及本院審理時筆錄、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三民第 一分局113年12月5日高市警苓分偵字第11373844100號函文 在卷可參,故本案無證據足認因被告之供述而有查獲「85度 c」(「江永文」)之犯行,被告本案犯行自無從依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之規定減輕其刑,附此敘明。 四、駁回上訴之理由  ㈠被告上訴意旨略以:因甫於000年0月00日生產,共有3名未成 年子女需要照顧,希望從輕量刑等語。  ㈡按量刑之輕重,係屬事實審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 苟已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而未逾越法定刑度,不得 遽指為違法。關於刑之量定,係實體法上賦予法院得為自由 裁量之事項,倘其未有逾越法律所規定之範圍,除顯有失出 失入等科罰與罪責不相當之情形外,應予尊重,不得任意加 以指摘。  ㈡原審以本案事證明確,認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 1條第5項之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罪,據以論 罪科刑,於量刑部分審酌被告明知國家對於查緝毒品之禁令 ,竟仍漠視法令之規定而持有純質淨重5公克以上之第三級 毒品,不僅漠視毒品對國人健康、社會秩序之危害,亦助長 毒品流通,所為自有不當;惟念及被告犯後坦承犯行,態度 尚可,兼衡其持有第三級毒品之數量、犯罪動機、如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所示無前科之素行,及其於警詢時自 述之智識程度、職業暨家庭經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有期 徒刑3月,併科罰金新臺幣1萬元,並諭知易科罰金及易服勞 役之折算標準,復就扣案如附表所示之愷他命1包,依刑法 第38條第1項規定諭知沒收。經核原審認事用法均無違誤, 量刑亦已逐一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在法定刑度內 酌量科刑,其量刑未逾越其裁量範圍,亦無科罰與罪責不相 當之情形,核屬妥適,依前揭說明,本院即應予以尊重,尚 難逕認原審之刑罰裁量有何失當之處;另被告於本院審理中 陳稱其父母有協助其照顧子女,其亦有外出打零工等情,是 被告上訴意旨所稱之情,亦難認足以動搖原判決量刑妥適性 。從而,被告上訴意旨指摘原審量刑過重,核無理由,應予 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368條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彥竹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郭武義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林裕凱                   法 官  洪韻筑                   法 官  葉芮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涂文豪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5項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扣物品名稱 數量 愷他命 1包 (含包裝袋,檢驗前淨重49.053公克,檢驗後淨重49.034公克,驗前純質淨重約40.449公克)。

2024-12-30

KSDM-113-簡上-371-20241230-1

原交上易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公共危險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原交上易字第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 霖 選任辯護人 曾信嘉 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上訴人因公共危險案件,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3年度原 交易字第36號中華民國113年7月30日第一審判決(起訴案號:臺 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21073號),針對其刑一部提起 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本案審理範圍之說明:   按刑事訴訟法第348條第3項規定:「上訴得明示僅就判決之 刑、沒收或保安處分一部為之」。查上訴人即被告乙○(下 稱被告)對原判決不服而全部聲明上訴後,已於本院民國11 3年12月5日審理時表明其僅針對原判決之刑一部提起上訴, 對於原判決之犯罪事實及罪名均不爭執,此部分沒有要上訴 等語(見本院卷第73頁),並填具部分撤回上訴聲請書,撤 回其除對於原判決之刑一部上訴以外之其餘上訴部分。依照 前揭規定,本院自應僅就原判決關於其刑(含無加重、減輕 事由等)部分,予以審理及審查有無違法或未當之處;至原 判決之其他部分(即原判決之犯罪事實及罪名),則均已確 定,而不在被告上訴及本院審理之範圍,先予指明。 二、本院以原判決認定被告所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之不 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罪之犯罪事實及罪名為基礎,說明 有無加重、減輕事由之適用: (一)本案依據檢察官起訴書及原審、本院審理時之到庭檢察官所 為之主張及舉證,可認被告前曾於111年7月8日,因不能安 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由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原交 簡字第7號判處有期徒刑6月(得易科罰金)確定,經先行易 服社會勞動後,於112年6月15日就所餘刑期改行易科罰金而 執行完畢,且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見本院卷第 37頁)在卷可按,被告於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 之罪,為累犯。本院參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考 量被告前已因上揭與本案相同罪質之案件經執行完畢,竟又 於未逾1年之期間,即再犯本案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 之罪,足見被告對於刑罰之反應力薄弱,且依其犯罪情節, 並無應量處最低法定刑,否則有違罪刑相當原則,致其人身 自由遭受過苛侵害之情形,爰認被告本案所犯不能安全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之罪,應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 (二)被告本案所為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行,係因其於 113年4月2日21時2分許,酒後駕車行經臺中市○里區○○路000 號前時,不慎追撞在前方由楊立詮所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 0號自用小客車(無人受傷),經警據報到場處理,於同日2 1時16分許,對被告實施酒測,測得其吐氣所含酒精濃度為 每公升0.59毫克,警方並於上開酒測值出現而據此先行查悉 其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行後,詢問被告於駕車前 是否有飲酒,始經被告向員警供認自白等情,除據原判決之 犯罪事實認定明確外,並有承辦警員(姓名詳卷)製作之職務 報告書(見偵卷第37頁)及本院公務電話查詢紀錄表(見本院 卷第65頁)在卷可明,被告所為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 之罪,並不合於自首之規定。而卷附「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道 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見偵卷第81頁),僅足 以顯示被告於警方前至肇事現場處理時在場,並承認為駕駛 人一情,上開「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 情形紀錄表」,倘若被告因駕車肇事另涉有其他過失刑責時 ,固可作為判斷其此部分罪責有無自首之依據,惟其既未提 及被告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行,有無自首之相關 內容,自無從作為認定被告所犯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 之罪,是否符合自首要件之參酌事證;被告上訴理由引用前 開「臺中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 」,主張其所為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犯行,應有自 首之情形,且據以指摘原判決未適用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 減輕其刑,有所未當云云,並無可採。 (三)此外,本院查無被告所犯上開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 罪,有何其他法定應予適用之加重、減輕事由,附此說明。 三、本院駁回被告上訴之說明:   原審以被告犯有上開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罪,乃在 科刑方面,以行為人即被告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於本案 行為前之前科紀錄(見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 前述構成累犯部分不予重複評價),其明知酒後駕車除危害 自身安全外,亦將對其他用路人之生命、身體及財產造成高 度危險,竟仍置大眾行車之公共安全於不顧,於飲酒後吐氣 所含酒精濃度已逾法定標準值每公升0.25毫克甚多之情形下 ,仍執意駕車上路,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所生危害非輕,所為 誠屬不該,並兼為念及被告犯後尚能坦承犯行,及其於原審 自陳之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就被告所犯不能安 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罪,處以有期徒刑8月。而本院就被 告上開構成累犯之前案紀錄予以排除不予重複評價後,酌以 被告在本案行為前,確已另曾2次犯有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 通工具之罪,由臺灣臺東地方法院106年度東原交簡字第108 號、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9年度中原交簡字第88號案件分別 判處罪刑確定(見本院卷第35至36、53至54、55至59頁),則 縱使併予考量被告具有原住民之身分及其上訴後所述之家庭 等狀況,原判決所為上開量刑,仍難認有何違法或裁量恣意 之未當情事,並無不合。被告上訴其中主張伊所犯不能安全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之罪,合於自首之要件,而有刑法第62條 前段規定之適用部分,依本判決上開理由欄二、(二)所示之 論述,為無理由。又被告上訴內容另引用與本案無關之另案 刑事判決或報載之他案判決情形,爭執原判決量刑過重部分 ,因個案之不同,本不得比附援引,且前開不同個案之犯罪 情狀,或有犯罪次數之不同、或其量刑妥適性非無可質疑之 處,自均無可作為被告本案科刑之參考資料。再被告上訴意 旨及其辯護人於本院審理時為其補充之上訴理由另略以:乙 ○自知前已有酒後駕車之前案,如今再犯實已罪無可恕,故 於本案偵查、審判程序中均坦承犯行,全力配合調查,以期 彌補自身過錯,請考量其犯後態度並無不佳,且所為未造成 用路人傷亡,及乙○前已離婚,須獨立扶養兩名年幼之小孩 ,現復另有懷孕中之女友,乙○平時承接臨時工,收入不穩 僅能勉強維生,為免因其入監服刑,家中經濟陷入困頓、前 揭幼兒無人照顧,請將原判決之科刑予以撤銷,改為諭知得 易科罰金之有期徒刑6月以下之刑期等語部分;因按刑之量 定,係實體法上賦予法院得依職權自由裁量之事項,苟已以 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並斟酌刑法第57條各款所列情狀,在 法定刑度內酌量科刑,而無明顯失出失入之情形,即不得任 意指摘為違法,且原判決就被告所為前開不能安全駕駛動力 交通工具之犯行,已依刑法第57條之規定予以審酌,客觀上 並未逾越法定刑度,亦未有違比例或公平原則,被告及其辯 護人前開請求再對被告從輕量刑之內容,或已為原判決科刑 時所斟酌、或不足以影響於原判決之量刑本旨,被告此部分 上訴俱未依法指摘或表明第一審判決有何科刑上之足以影響 判決本旨之不當或違法,非可憑採(而倘被告因本案入監執 行,致其兩名幼兒無人照顧,自得尋求親友、相關主管機關 或社福團體之協助,附此說明)。基上所述,被告前開上訴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良旭提起公訴,檢察官甲○○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國忠                    法 官 劉麗瑛                    法 官 李雅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陳宜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附錄科刑法條: 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2024-12-19

TCHM-113-原交上易-9-20241219-1

智易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違反著作權法等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智易字第6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范瑞珍 選任辯護人 許立功律師 謝孟高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著作權法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偵字第7351號),本院受理後,認不宜逕以簡易判決 處刑(113年度智簡字第12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范瑞珍因違反著作權法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 易判決處刑,本院受理後,認不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 通常程序審理,而被告於準備程序時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 於民國113年10月1日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並於同日辯論 終結。茲因本院認尚有應調查之處,且被告已與告訴人達成 和解共識,目前刻正草擬和解書並確認和解細節(見本院卷 末刑事聲請再開辯論狀),此勢將影響量刑妥適性,顯有再 開辯論之必要。爰依上開規定,命再開辯論,特此裁定。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2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6   日

2024-11-05

SCDM-113-智易-6-20241105-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易字第118號 第258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國浩 選任辯護人 武傑凱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0389 、第13009號,112年度調偵字第179號)、移送併辦(113年度偵 字第362號),及追加起訴(112年度偵字第22143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羅國浩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被告於準 備程序時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於民國113年5月28日裁定進 行簡式審判程序,並於113年7月10日辯論終結。茲因本院認 尚有應調查之處,且部分告訴人對被告和解還款有所疑慮, 從而遲未提供被告還款帳號,致被告雖已籌足和解金額卻尚 未能給付(見本院118號卷五第69頁),如此勢將影響量刑 妥適性,顯有再開辯論之必要。爰依上開規定,命再開辯論 ,特此裁定。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2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2024-10-01

SCDM-113-易-258-20241001-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易字第118號 第258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國浩 選任辯護人 武傑凱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0389 、第13009號,112年度調偵字第179號)、移送併辦(113年度偵 字第362號),及追加起訴(112年度偵字第22143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再開辯論。 理 由 一、按辯論終結後,遇有必要情形,法院得命再開辯論,刑事訴 訟法第291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羅國浩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被告於準 備程序時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於民國113年5月28日裁定進 行簡式審判程序,並於113年7月10日辯論終結。茲因本院認 尚有應調查之處,且部分告訴人對被告和解還款有所疑慮, 從而遲未提供被告還款帳號,致被告雖已籌足和解金額卻尚 未能給付(見本院118號卷五第69頁),如此勢將影響量刑 妥適性,顯有再開辯論之必要。爰依上開規定,命再開辯論 ,特此裁定。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2項、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翁禎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書記官 彭姿靜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   日

2024-10-01

SCDM-113-易-118-2024100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