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馮麗美

共找到 7 筆結果(第 1-7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賭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22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朝霞 選任辯護人 蘇志倫律師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40322 號),嗣被告於準備程序中自白犯罪,本院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判決如下:   主 文 甲○○共同犯圖利聚眾賭博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貳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 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應更正及補充如下外,其餘均引用 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㈠、犯罪事實欄一第1至2行所載「甲○○基於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 所及聚眾賭博之犯意,僱用陳俊竹自民國112年3月22日」, 應補充記載為「甲○○與陳俊竹(涉犯圖利聚眾賭博等罪部分 ,業經本院以112年度原易字第20號判決有罪確定)及真實 姓名年籍不詳、綽號『小菁』之人(無證據證明為未滿18歲之 人,下稱『小菁』)間,共同意圖營利,基於聚眾賭博及供給 賭博場所之犯意聯絡,由甲○○自民國112年1月間某日起僱用 陳俊竹及『小菁』」; ㈡、犯罪事實欄一第4行所載「陳俊竹」,應補充記載為「陳俊竹 及『小菁』」; ㈢、犯罪事實欄一第13行所載「同日晚間19時2分許」,應更正記 載為「112年3月22日19時2分許」; ㈣、證據部分應補充「證人即另案被告歐芳汝、馮麗美、王光繪 、呂寶玉、黃丞鏞、李璟儀、袁雅玉、李健豪於警詢中之證 述」、「證人即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00○0號建物之所有 權人蔡瑞珍於偵查中之證述」、「門牌號碼臺北市○○區○○路 00○0號建物之土地建物資料查詢結果」、「臺北市稅捐稽徵 處萬華分處113年2月23日北市稽萬華乙字第1134300838號函 」、「被告甲○○於本院準備程序中之自白(本院113年度易 字第1060號卷[下稱易字卷]第42頁)」。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圖利供給賭博場所罪及 同法第268條後段之圖利聚眾賭博罪。 ㈡、被告與另案被告陳俊竹及『小菁』間,就上開犯行,有犯意聯 絡及行為分擔,為共同正犯。 ㈢、被告自112年1月間某日起至112年3月22日19時2分許為警查獲 時止,期間雖有多次供給賭博場所及聚眾賭博之行為,然上 揭行為本質上均含有反覆實施之性質,且犯罪時間延續並無 中斷,故均屬集合犯,各僅論以一罪,即為已足。又被告係 以一行為同時觸犯圖利供給賭博場所罪及圖利聚眾賭博罪, 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情節較重之圖利 聚眾賭博罪處斷。 ㈣、公訴意旨雖未就被告自112年1月間某日起至112年3月21日間 圖利聚眾賭博及圖利供給賭博場所之犯行一併提起公訴,然 此部分與已起訴之部分,分別具有集合犯之實質上一罪關係 ,已如前述,且本院於審理中已當庭告知被告及辯護人本案 審理範圍將擴張及於此部分(易字卷第43頁),而賦予被告 防禦及辯護人為被告辯護之機會,是就被告於上開期間圖利 聚眾賭博及圖利供給賭博場所之犯行,本院自當併予審究。 ㈤、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為謀利益而聚眾賭博及 供給賭博場所,助長社會投機風氣,危害社會善良風俗,所 為實有不該;惟念及被告終能坦承犯行,犯後態度尚可,復 衡酌被告遂行本案圖利聚眾賭博及圖利供給賭博場所犯行之 期間,兼衡被告前亦曾因賭博案件經法院判決有罪確定之素 行,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易字卷第 13頁),暨被告於本院審理中自述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現 無業、無須扶養家人之家庭經濟情況(易字卷第44頁)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 三、沒收 ㈠、宣告沒收部分 1、按犯罪所得,屬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前2項之沒收,於 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及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犯罪所得 之沒收,性質類似不當得利之衡平措施,非屬刑罰,並不適 用嚴格證明法則,僅依與證據資料相符之自由證明已足,無 須證明至毫無合理懷疑之確信程度(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 字第1935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共同正犯犯罪所得之沒收、 追徵,應就各人所分得之數為之。所謂各人「所分得」之數 ,係指各人「對犯罪所得有事實上之處分權限」而言。因此 ,若共同正犯各成員內部間,對於犯罪所得分配明確時,應 依各人實際所得宣告沒收(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111 號判決意旨參照)。 2、經查,證人陳俊竹於警詢中證稱:永利棋牌社每日白天營業 額為新臺幣(下同)2,000元至3,000元等語(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40322號卷[下稱偵卷]第92頁),核與 被告於本院審理中供稱:我請另案被告陳俊竹擔任永利棋牌 社現場負責人期間,永利棋牌社每日營業額約1,000元至3,0 00元等語(易字卷第43頁)大致相符,復佐以顧客至永利棋 牌社以麻將遊戲賭博財物時,須繳交每將100元之抽頭金, 而警方於112年3月22日19時2分許前往永利棋牌社執行搜索 時所查獲之現場賭客又已達8人,均業經認定如前,可見依 照永利棋牌社之營業規模以觀,永利棋牌社平均每日所獲得 之營業收入應超過1,000元。故綜據上揭各情,關於被告遂 行本案犯行期間永利棋牌社之平均營業額,應以證人陳俊竹 前揭所證較為可採,是堪認永利棋牌社於該段期間每日應至 少獲取2,000元之營業收入。 3、再者,關於被告實行本案犯行期間,永利棋牌社之實際營運日數,首先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就永利棋牌社之營運日期,僅從112年1月31日開始計算,又永利棋牌社係於112年3月22日遭警方查獲,而於該日遭警方扣案之抽頭金業經本院以112年度原易字第20號判決宣告沒收確定在案,此有上開判決存卷可佐(偵卷第337至345頁),則為免重複宣告沒收,於計算犯罪所得時,112年3月22日亦不計入永利棋牌社之實際營運日數,再佐以被告於本院審理中供稱:我請另案被告陳俊竹擔任現場負責人期間,永利棋牌社基本上每天都有營業等語(易字卷第43頁),故堪認被告遂行本案犯行期間,永利棋牌社之實際營業日數應為50日(計算方式:1月份1日+2月份28日+3月份21日=50日)。從而,經核算後,應認被告與另案被告陳俊竹及「小菁」共同遂行本案犯行,至少已獲取10萬元之犯罪所得(計算式:2,000×50=100,000)。 4、又證人陳俊竹於警詢中證稱:我受被告聘僱擔任永利棋牌社 現場負責人期間,被告於每月1日及16日會分別向我給付5,0 00元作為報酬;「小菁」於永利棋牌社係擔任晚班櫃檯,其 時薪為150元,每日工作8小時等語(偵卷第88至89頁),故 依照證人陳俊竹前開所述進行計算,堪認於被告與另案被告 陳俊竹及「小菁」共同遂行本案犯行所獲取之犯罪所得中, 另案被告陳俊竹已實際分得2萬元(計算方式:2月份獲取1 萬元+3月份獲取1萬元),「小菁」則從中朋分6萬元之報酬 (計算式:150×8×50=60,000)。 5、從而,扣除另案被告陳俊竹及「小菁」所分得之報酬後,堪 認被告遂行本案犯行所實際分得之犯罪所得應為2萬元(計 算式:100,000-20,000-60,000=20,000)。故就此部分犯罪 所得,自應依首揭規定宣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 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㈡、不予宣告沒收部分 1、關於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8、11至18所示之物,被告雖於本院 審理中供稱:附表編號1至6所示之物均係我提供與另案被告 陳俊竹經營永利棋牌社時使用;附表編號7至8、11至18所示 之物亦係我提供與另案被告陳俊竹使用,提供監視器鏡頭及 監視器主機電腦係為使另案被告陳俊竹可以查看永利棋牌社 之內外狀況,點數卡部分則係為使客人可以使用該等物品計 算輸贏等語(易字卷第42頁),然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8所示 之物業經本院以112年度原易字第20號判決宣告沒收確定在 案,而扣案如附表編號11至18所示之物亦經本院以112年度 簡字第3111、3418、3502號、112年度原簡字第99號、113年 度簡字第205、432號判決宣告沒收確定在案,此有前揭判決 (偵卷第337至345頁、本院113年度簡字第4226號卷[下稱簡 字卷]第13至100頁)、法院前案紀錄表(簡字卷第101至136 頁)附卷可參,故為免重複沒收,就附表編號1至8、11至18 所示之物,本院即不予以宣告沒收。 2、又就扣案如附表編號9所示之物,本院112年度原易字第20號 判決已認定該物乃供另案被告陳俊竹遂行本案犯行所用之物 ,依法宣告沒收確定在案,此業經本院核閱前開判決無訛, 故為避免重複沒收,針對附表編號9所示之物,本院亦不予 以宣告沒收。 3、至就扣案如附表編號10所示之物,被告於本院審理中供稱: 我不知道上開物品之來源,也不確定該物是否為永利棋牌社 經營所得之獲利等語(易字卷第42頁),證人陳俊竹於警詢 中亦證稱:上揭物品係我兒子給我的零用錢,是我要用來付 房租及支應日常開銷使用等語(偵卷第91至92頁),卷內復 無證據證明前開物品與被告本案犯行有何關連,自無從宣告 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須附繕本),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朱玓提起公訴,檢察官周慶華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黃柏家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蘇瑩琪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備註 一 麻將 2副 - 二 牌尺 8支 - 三 搬風骰子 2顆 - 四 3月22日日報表 1張 - 五 櫃檯抽屜籌碼 424張 - 六 保險箱籌碼 263張 - 七 監視器鏡頭 6具 - 八 監視器主機電腦 1臺 - 九 現金 - 新臺幣7,595元 十 現金 - 新臺幣1萬4,000元 十一 點數卡 12張 於歐芳汝身上所扣得 十二 點數卡 12張 於馮麗美身上所扣得 十三 點數卡 18張 於王光繪身上所扣得 十四 點數卡 10張 於呂寶玉身上所扣得 十五 點數卡 8張 於黃丞鏞身上所扣得 十六 點數卡 11張 於李璟儀身上所扣得 十七 點數卡 9張 於袁雅玉身上所扣得 十八 點數卡 24張 於李健豪身上所扣得 附件: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2年度偵字第40322號   被   告 甲○○ 女 57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號3樓之1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基於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及聚眾賭博之犯意,僱用陳 俊竹自民國112年3月22日,在供公眾得出入之臺北市○○區○○ 路00○0號2 樓「永利棋牌社」,擔任現場負責人,由陳俊竹 負責將「永利棋牌社」所有之麻將、牌尺、骰子及點數卡等 賭博工具,擺放於每張麻將桌上,供不特定人前來「永利棋 牌社」賭博財物,並向前來把玩之賭客收取每將(按指東南 西北風為一將)新臺幣(下同)100元之抽頭金,另提供賭 客面額共計500點之點數卡結算每次輸贏點數,以1點比10元 之換算方式,結算點數卡總積分,作為不特定賭客以1桌互 湊4人及一底300元、一台50元下注與傳統麻將賭玩之方式, 相互對賭,各次賭局結束後,由同桌賭客自行結算點數卡總 積分,依輸贏結果支付財物。嗣陳俊竹於同日晚間19時2分 許為警查獲前,聚集具賭博犯意之歐芳汝、馮麗美、王光繪 、呂寶玉、黃丞鏞、李璟儀、袁雅玉、李健豪(下稱歐芳汝 等8人)在「永利棋牌社」內湊成2桌,以前述方式賭博財物 ,陳俊竹並向前開賭客分別收取100元牟利。經警於同日晚 間19時2分許,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核發之搜索票,前往「 永利棋牌社」執行搜索,當場查獲歐芳汝等8人及扣得如附 表1至3所示之物品,始查悉上情。(陳俊竹與歐芳汝等8人 所涉賭博罪嫌,均經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13540號提 起公訴,業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賭博罪審理終結) 二、案經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萬華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已經承租臺北市○○區○○路00○0號大樓整棟達6、7年之久之事實。 2 另案被告陳俊竹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坦承係受被告聘僱擔任「永利棋牌社」之掛名登記負責人,實際負責人是被告,被告每月給其薪資新臺幣(下同)1萬元,工作內容就是遇到警察臨檢要由其出面,其他事情伊不用管等事實。 3 證人洪秀月於偵查中之證述 伊係臺北市○○區○○路00○0號大樓屋主之一,由伊出面出租此大樓,最初係被告跟案外人黃玉郎一起以公司名義來租,後來公司負責人改為被告,由被告承租並付租金,伊不認識另案被告陳俊竹之事實。 4 經公證之房屋租賃契約書 佐證康定路18之2號全棟房屋自103年10月21日起迄今出租予新天地男女時尚養生會館之事實。 5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萬華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現場蒐證照片17幀 佐證員警至「永利棋牌社」執行搜索時,歐芳汝等8人在「永利棋牌社」賭玩麻將,並由另案被告陳俊竹發放點數卡、收取抽頭金,並當場扣得如附表1至3所示物品等事實。 6 本署112年度偵字第13540號起訴書、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原易字第20號等刑事判決 另案被告陳俊竹涉犯聚眾賭博罪,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原易字第20號於113年3月20日判處有期徒刑3月及罰金1萬元,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壹日;歐芳汝等8人則均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判決處刑等事實。 二、核被告甲○○所為,係犯刑法268條前段之意圖營利供給賭博 場所及後段聚眾賭博罪嫌。扣案之犯罪所得及供犯罪所用之 物,請依法沒收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4  月  30  日                 檢 察 官 朱 玓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7  日                 書 記 官 方茹蓁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9 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1: 編號 扣押物 單位 數量 所有人/持有人 備考 1 麻將 副 2 陳俊竹 2 牌尺 支 8 3 搬風骰子 顆 2 4 3月22日日報表 張 1 5 陳俊竹身上抽頭金 新臺幣 14000 6 櫃檯抽屜籌碼 張 424 100*112張 50*64張 20*96張 10*104張 5*48張 7 保險箱抽頭金 新臺幣 7595 8 保險箱籌碼 張 263 1000*44張 500*72張 200*41張 100*43張 50*16張 20*40張 10*5張 5*2張 9 監視器鏡頭 具 6 10 監視器主機電腦 台 1 附表2: 編號 扣押物 單位 數量 所有人/持有人 備考 1 點數卡 張 12 歐芳汝 100*7張 20*4張 5*1張 2 點數卡 張 12 馮麗美 20*1張 10*5張 5*6張 3 點數卡 張 18 王光繪 100*3張 50*4張 20*5張 10*5張 5*1張 4 點數卡 張 10 呂寶玉 100*2張 50*4張 20*2張 10*2張 附表3: 編號 扣押物 單位 數量 所有人/持有人 備考 1 點數卡 張 8 黃丞鏞 100*3張 50*2張 10*2張 5*1張 2 點數卡 張 11 李璟儀 100*3張 50*3張 20*2張 10*3張 3 點數卡 張 9 袁雅玉 100*3張 50*1張 20*1張 5*4張 4 點數卡 張 24 李健豪 100*3張 50*2張 20*9張 10*7張 5*3張

2025-02-27

TPDM-113-簡-4226-20250227-1

原訴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6年度原訴字第20號 原 告 黃讚華 王瑞晟 王明珠 鄭淑錦 王俊麟 王俊富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俊偉律師 被 告 王清吉 王錦和 王三吉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即王貴雄之遺產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林秀娟 複 代理 人 温嘉璤 被 告 張雪雲 傅洺堃即傅志博 傅招財 傅進寶 傅世瑋即傅龍玉 王煒程 王進發 王玉輝 王玉成 王秀蘭 王秋美 王秋燕 王碧忠 莊梅裙 莊金梅 莊金珠 陳祈龍 陳秋妃 陳即如 陳秋華 陳健仲 賴連理 陳思彤即陳秀丞 賴麗芬 賴秋美 賴淵森 上 一 人 監 護 人 陳金蘭 被 告 王張和妹 王永明 黃毓淳 王木村 王政裕 王麗雲 王麗琪 王麗惠 林瑞成律師即廖明德之遺產管理人 王正雄 王瑞佳 王瑞宏 王西雅 王美貴 王美媖 廖銘源 廖婉婷 廖家玉 廖祐琮 林秀鳳 溫昌祥 溫昌傑 溫淑芬 廖秀惠 王哲良 張王芳菊 賴月惠 賴東弘 賴志忠 王芳芬 王薇雅 王春葉 王清鄉 王清珠 楊智炎 楊易霖 楊晏瑞 楊琇雯 尤英欽 王仙貌 王玄葵 王秋田 汪王月香 王鳳嬌 尤王金敏 王雪惠 張簡王雪娥 王雪香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朱進茂 被 告 王文聖 王啓川 王啟千 兼 上一 人 訴訟代理人 王雪花 被 告 王雪珍 鍾國雄 尤子雄 呂尤金芳 尤秋宜 馮琦雯 馮麗華 馮麗英 馮麗美 馮明皇 傅怡瑄 傅美娥 薄雯霙 傅榮松 鍾富香 張哲雄 張能為 張能賢 張子娟 張金雄 張金輝 張金科 林黃碧雲 張黃碧珠 黃子貴 黃振峰 黃凱翌 黃郁婷 黃瑩瑜 黃羿樺 張素暖 黃泰安 王美珍 王素珠 王俊朗 王素玲 周仁祥 周淑雲 周百欽 馮惠 郭誠德 王春貴 王榮坤 王秋雲 陳昱杉 陳啓銘 王潘初妹 王志龍即潘志龍 王秋琴 王貞惠 王慧鈴 王廖秀麗 王東霖 王貴福 王貴明 沈俊隆 沈凡琦 沈珈綺 黃恒淑 朱馮美津 馮小美 馮敏娟 馮家彥 馮建智 馮耀宗 馮恒宗 馮耀煌 古健清 古健福 古筌宇 古月娥 謝慧美 蘇進丁 蘇明輝 蘇游敏 古秀玉 蔣惠蘭 兼 上一 人 訴訟代理人 王盡明 被 告 黃文蕙 郭素霞 郭芝淩 追 加被 告 胡寶桂 林延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因被告陳健仲應為送達之處 所不明,原告聲請對被告陳健仲公示送達,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對被告陳健仲公示送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凃春生                    法 官 簡光昌                    法 官 劉千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莊月琴

2025-02-24

PTDV-106-原訴-20-20250224-3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賭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589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馮麗美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4188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馮麗美犯圖利聚眾賭博罪,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賭具麻將壹副(含排尺肆支、骰子參顆、搬風骰壹顆)、抽 頭金新臺幣貳佰元,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 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二、爰審酌被告不思以正途賺取財物,為牟不法利益而提供賭博 場所、聚眾賭博,助長投機僥倖風氣,危害社會善良風俗, 所為應予非難;惟念被告犯罪後已坦承犯行,態度尚可,兼 衡被告前有賭博前科,此有卷附法院前案紀錄表可查,素行 不佳,自陳國小畢業之教育程度、無業、家庭經濟狀況勉持 ,及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經營時間長短、經營規模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 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阮卓群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王綽光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槿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41888號   被   告 馮麗美 女 61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號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馮麗美基於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及聚眾賭博之犯意,自民 國113年7月中旬起,將其位在新北市○○區○○路0段00號2樓居 處作為賭博場所,並提供麻將牌作為賭具,聚集不特定之人 在上址賭博財物,其賭博方法係由在場賭客輪流作莊賭博麻 將牌,每底新臺幣(下同)50元,每台20元,以自摸或胡牌 者為贏家,可向輸家收取底錢及臺數金額,自摸者需支付抽 頭金20元與馮麗美。嗣警於113年7月23日18時40分許,複查 檢舉賭博案件而至上址,經馮麗美自願同意受搜索後,當場 扣得賭具麻將1副(含排尺4支、骰子3顆、搬風骰1顆)、抽 頭金200元(賭客及賭資之部分另由報告機關依社會秩序維 護法裁處)。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馮麗美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在場賭客蘇宴萍、許陳定、楊美英、黃美玲、黃 銘輝、陳美女於警詢時所述相符,並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 峽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查獲現場照片數張 可資佐證,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 所及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等罪嫌。其以一行為觸犯 上開2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 以刑法第268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嫌處斷。又扣案 之麻將1副(含排尺4支、骰子3顆、搬風骰1顆)係被告所有 ,供本案犯罪所用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之規定宣告 沒收;抽頭金200元,係被告犯罪所得,請依同法第38之1條 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6  日              檢 察 官 阮卓群

2025-02-06

PCDM-113-簡-5898-20250206-1

板秩聲
板橋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裁定 113年度板秩聲字第20號 處分機關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 聲明異議人 即受處分人 馮麗美 蔡宗家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處分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對於新 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於民國113年9月19日所為之處分(新北 警永刑字第1134162388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原處分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處分人馮麗美、蔡宗家於 民國113年9月19日14時25分許,於新北市○○區○○路0段00號1 樓,參與以撲克牌把玩「十三支」之方式賭博財物,經移送 機關獲報案前往查緝,當場為警方所查獲,爰依社會秩序維 護法第84條,以113年9月19日所為新北警永刑字第11341623 88號處分書(下稱原處分書)分別裁處新臺幣(下同)9,00 0元罰鍰;併就聲明異議人馮麗美部分沒入賭資37,100元、 聲明異議人蔡宗家部分沒入賭資148,200元等語。 二、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二人確有約前往上開查獲地 ,惟聲明異議人馮麗美、蔡宗家均以身上該等款項並非賭資 ,係為合會之會款(馮麗美);購買生財工具之用(蔡宗家 ),爰依法提出異議,請求撤銷原處分關於沒入賭資的部分 等語。 三、按被處罰人不服警察機關之處分者,得於處分書送達之翌日 起5日內聲明異議。聲明異議,應以書狀敘明理由,經原處 分之警察機關向該管簡易庭為之,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5條定 有明文。查原處分機關處分書於113年10月8日寄存派出所, 異議人分別同於同年10月12日向原處分機關提出聲明異議。 本件聲明異議之程序尚無不合,合先敘明。 四、經查,原處分機關以於上揭時、地至上址房屋執行搜索,查 獲異議人參與賭博等情,有犯罪嫌疑人照片、搜索扣押筆錄 暨目錄表、調查筆錄、查扣賭具、賭資等相關事證可資佐證 ,堪認為真實。經查,賭場內之賭博型態乃屬一動態過程, 賭客會攜帶相當預備之賭資前往賭博為常態,則聲明異議人 所攜帶之賭資,不因是否放置於賭桌上或以放於聲明異議人 身上而異其判斷,原處分機關認定聲明異議人攜帶置於身上 ,且金額顯然並非一般供日常生活之用的現金,係賭資之一 部分,尚屬於社會經驗之常態,於採證法則、經驗及論理法 則上難認有違誤之處;相對地,聲明異議人僅單純辯稱遭沒 入的金額並非賭資而係合會之會款(馮麗美)、購買生財工 具所用(蔡宗家),卻未提出任何證據去佐證自己有攜帶此 開現金進入賭博場所的正當理由,聲明異議人均又於異議狀 自承有坐下來玩,卻又辯稱身上錢財均為前揭之用途,有異 議狀在卷可查,故其所辯顯不足採,且聲明異議人未攜帶賭 資卻參與賭博行為顯與常情有違,是其異議理由尚屬空泛而 無證據可以支持,本院無從採納。綜上,聲明異議人確有原 處分機關所指於上開時地參與賭博財物之非行,其所為自該 當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4條規定之違序行為,原處分機關依同 條規定裁處罰緩9,000元,並依同法第22條第1項、第3項前 段規定就聲明異議人馮麗美部分沒入賭資37,100元、聲明異 議人蔡宗家部分沒入148,200元,於法即無不合。從而,聲 明異議人聲明異議,指摘原沒入處分不當,請求撤銷原處分 並發還賭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7條第2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李崇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書記官 葉子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20

PCEM-113-板秩聲-20-2025012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賭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481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朝棟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速偵字第127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鄭朝棟犯圖利聚眾賭博罪,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物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事項應補充、更正外,其餘均 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一、第6行所載「供不特定賭賭」,應更正為「供不 特定賭客」。  ㈡犯罪事實欄一、第10、11行所載「,以此方式賭博財物」等 語應予刪除。  ㈢犯罪事實欄一、第12行及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3行所載「 嚴進發」,均應更正為「顏進發」。  ㈣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1行所載「業據被告鄭朝棟於警詢及 偵查中坦承不諱」,應更正為「業據被告鄭朝棟於偵查中坦 承不諱」。  ㈤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一、第6行所載「及現場照片共32張」,應 更正為「、現場及扣案物品照片共34張」。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鄭朝棟所為,係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意圖營利供給賭 博場所罪及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又被告自民國 113年9月12日起至同年月19日為警查獲時止之期間,多次供 給賭博場所及聚眾賭博之犯行,依社會通念,客觀上認符合 一反覆、延續性之行為觀念,於刑法評價上,應論以集合犯 之一罪。再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開2罪名,為想像競合犯, 應依刑法第55條之規定,從一重之圖利聚眾賭博罪處斷。  ㈡累犯:   查:被告鄭朝棟前有如附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犯罪事實欄 所載之前科紀錄,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佐 ,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 以上之罪,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為累犯;另參以司 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之意旨,審酌被告前已因犯同 類型案件而經法院判處徒刑執行完畢,理應產生警惕作用而 提升自我控管能力,然而被告卻故意再犯相同罪質之本罪, 足見其對刑罰之反應力薄弱,爰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 重其刑  ㈢刑法第57條科刑審酌:   本院審酌被告鄭朝棟不思以正當手段賺取財物,為牟不法利 益而提供賭博場所、聚眾賭博,助長投機僥倖風氣,危害社 會善良風俗,所為應予非難;又考量被告前已有賭博之犯罪 科刑紀錄,卻未知所警惕反再度觸法,惟念及被告犯後坦承 犯行之態度,被告所營賭博場所之規模非鉅、為本案犯行之 時間非長久;兼衡酌被告自陳小學肄業之教育程度、小康之 家庭經濟狀況(見偵查卷第6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㈠扣案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物,分別為被告所有供本案犯罪 所用之物及因本案犯罪所得之物,業據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 供承在卷(見偵查卷第7頁、第125頁反面),爰依刑法第38 條第2項、第38條之1第1項之規定宣告沒收。  ㈡至扣案如附表編號3所示現金新臺幣(下同)1萬2,100元(計 算式:1萬3,700元-1,600元=1萬2,100元),固為被告所有 ,惟被告於警詢時供稱:抽頭金沒有那麼多,大概1,600元 左右,剩下的錢是我自己的等語(見偵查卷第7頁),且卷 內無證據證明扣案之現金1萬2,100元與被告本案犯行有關, 爰不為沒收之諭知。  ㈢又扣案如附表編號5所示之監視器1組,雖係供被告等為本案 犯行所用之物,然係房東所有,非被告所有一節,業經被告 於警詢及偵查時供述明確(見偵查卷第7頁、第125頁反面) ,是被告既非上開犯罪工具之所有人,與刑法第38條第2項 前段規定不符,自無從諭知沒收。  ㈣另扣案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手機1支,被告於偵查時供稱:扣 案的手機跟賭博沒有關係等語(見偵查卷第125頁反面), 且卷內無相關證據證明上開手機與本案有直接關係,爰不予 宣告沒收。  ㈤至扣案如附表編號6至12所示之賭資,分屬如附表編號6至12 所示之賭客所有,業據渠等於警詢時陳述明確,並有扣押物 品目錄表在卷可佐(見偵查卷第70頁、第70頁反面),則非 被告於本案之犯罪所得,復非屬違禁物,爰不予宣告沒收, 併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儀芳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法 官 潘 長 生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張 槿 慧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數量 所有人/持有人/保管人 1 撲克牌2副 鄭朝棟 2 現金新臺幣1,600元 3 現金新臺幣1萬2,100元 4 Galaxy A52s 5G智慧型手機1支 5 監視器1組(含鏡頭4個、主機1台、螢幕1台) 6 現金1萬800元 林宏達 7 現金3萬2,000元 張躍䕒 8 現金14萬8,200元 蔡宗家 9 現金3,600元 顏進發 10 現金5,700元 廖正忠 11 現金3萬7,100元 馮麗美 12 現金2,200元 黃榮貴 --------------------------------------------------------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速偵字第1275號   被   告 鄭朝棟 男 69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3樓             居新北市○○區○○路0段00號1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鄭朝棟前因賭博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2年度簡字 第1108號判決處有期徒刑3月確定,於民國112年11月23日易 科罰金執行完畢。詎猶不知悔改,復基於意圖營利供給賭博 場所及聚眾賭博之犯意,自113年9月12日起,將其位於新北 市○○區○○路0段00號1樓之居所,作為賭博場所,提供撲克牌 作為賭具,供不特定賭賭玩俗稱「十三支」之遊戲,其賭法 為每人分13張撲克牌,以3張、5張、5張撲克牌排列組合為 前、中、後3注,再相互比較大小,3注全部勝出之贏家可向 輸家收取新臺幣(下同)300元,鄭朝棟並向贏家抽取100元 至200元不等之金額作為抽頭金而營利,以此方式賭博財物。 嗣於113年9月19日14時25分許,適有蔡宗家、張躍䕒、林宏 達、江金長、廖正忠、嚴進發、馮麗美及黃榮貴正在上址住 處賭博,為警當場查獲,並扣得撲克牌2副、監視器1組、Ga laxy A52s 5G智慧型手機1部、抽頭金1萬3,700元等物,始悉 上情(賭客及賭資部分,另由報告機關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 處)。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鄭朝棟於警詢及偵查中坦承不諱, 核與證人即賭客蔡宗家、張躍䕒、林宏達、江金長、廖正忠 、嚴進發、馮麗美、黃榮貴,及在場之張月雲、劉國輝、陳 嘉能、賴茂松於警詢中之陳述大致相符,另有新北市政府警 察局永和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現場圖各 1份及現場照片共32張在卷可稽,被告上開自白核與事實相 符,其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鄭朝棟所為,係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意圖營利供給賭 博場所及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等罪嫌。被告以1行為 同時觸犯上開2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 ,從一重以刑法第268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嫌處斷 。另被告曾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等情,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 紀錄表1份在卷可參,其於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 上之罪,為累犯,請參照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 ,審酌是否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加重其刑。至扣案之 撲克牌2副、監視器1組、Galaxy A52s 5G智慧型手機1部、 抽頭金1萬3,700元係被告所有且供犯本件賭博罪所用及所得 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第38條之1第1項之規定宣告 沒收。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  日                檢 察 官  陳 儀 芳

2024-12-05

PCDM-113-簡-4816-20241205-1

司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票字第32769號 聲 請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相 對 人 李坤松 馮麗美 李佳樺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准許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二月一日共同簽發之本票內載憑票 交付聲請人新臺幣參拾萬元,其中之新臺幣貳拾玖萬柒仟壹佰貳 拾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十六計算之利息,得為強制執行。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連帶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執有相對人於民國112年12月1日 共同簽發之本票1紙,內載金額新臺幣(下同)300,000元, 付款地在聲請人公司事務所,利息按年息16%計算,免除作 成拒絕證書,到期日113年9月2日,詎於到期日經提示僅支 付其中部分外,其餘297,120元未獲付款,為此提出本票1紙 ,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依約定年息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 行等語。 二、本件聲請核與票據法第123條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3條、民事訴訟法第78條、 第85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五、發票人如主張本票係偽造、變造者,於接到本裁定後20日內 ,得對執票人向本院另行提起確認債權不存在之訴。如已提 起確認之訴者,得依非訟事件法第195 條規定聲請法院停止 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8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陳登意

2024-11-18

TPDV-113-司票-32769-20241118-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2808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馮麗美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調院偵字第362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馮麗美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罰金新臺幣捌仟元,如易服勞役,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之竹筷壹枝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馮麗美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無故恣意毀損他人物品 ,法治觀念顯有不足,復造成告訴人之損害,且迄未與告訴 人達成和解並賠償其損失,所為應予非難,另考量被告犯後 坦承犯行之態度,兼衡其犯罪動機、目的及手段、所生損害 、素行及告訴人之意見(見本院卷第37至38頁),暨其於警 詢中自陳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生活狀況(見臺灣臺北地方 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13638號卷第9頁)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   扣案之竹筷1支為被告犯本案所用之物,爰依刑法第38條第2 項規定,宣告沒收。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洪敏超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林淑玲到庭執 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4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盈呈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程于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4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附件: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調院偵字第3627號   被   告 馮麗美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馮麗美基於毀損之犯意,於民國113年2月9日上午8時2分許 ,在臺北市○○區○○○路0號臺北車站南二門內,持竹筷破壞牆 柱上供旅客查看之周邊地圖看板(含燈具),致該看板破損而 不堪使用。嗣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臺北站站務員韋冠 志得悉上開看板遭毀損後,即報警處理,經警到場後扣得馮 麗美所使用之竹筷1支而查獲。 二、案經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訴由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 局臺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馮麗美於警詢時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代理人韋冠志於警詢中之指述情節相符,並有現場監視器 錄影檔案光碟暨採證照片6張及內政部警政署鐵路警察局臺 北分局扣押物品清單1紙在卷可參,是被告任意性自白與事 實相符,其犯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8   日                檢 察 官 洪敏超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7   月  31  日                書 記 官 陳淑英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 萬 5 千元以 下罰金。

2024-11-14

TPDM-113-簡-2808-202411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