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對強制執行第三人提起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4027號 上 訴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訴訟代理人 陳世賢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對強制執行 第三人提起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所 為113年度訴字第4027號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具狀補正上訴聲明,並依上訴 聲明繳納第二審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   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暨上訴理由,並應依   訴訟標的金額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   第3款、第4款、第77條之16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復按上訴   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   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   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此觀民事訴訟   法第442條第2項、第3項規定即明。 二、經查,上訴人於民國114年3月4日具狀對本院於114年2月10 日所為113年度訴字第4027號判決提起上訴,並未載明對於 該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上訴程式已 有欠缺,應予補正,揆諸首揭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 後5日內,具狀補正上訴聲明(即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 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並按上訴人補正後之上 訴聲明不服之程度,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之規定,補繳 第二審裁判費。茲因上訴聲明記載尚不明確,如上訴人係就 第一審敗訴部分全部提起上訴,其上訴利益為為新臺幣(下 同)62萬191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萬2585元(若僅一部 上訴,則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自行計算後,補繳 第二審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回上訴。此外,上訴人   所提民事上訴狀中未具體載明上訴理由,應一併補正,俾利   訴訟之進行,附此敘明。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顧仁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葉佳昕

2025-03-11

TPDV-113-訴-4027-20250311-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3450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王秀媛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蘇聖嵐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上訴人對 本院民國113年12月13日111年度訴字第3450號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具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 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並按其上訴利益補繳第二審 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依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繳納裁判費, 並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 棄或變更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441條第1項 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又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 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 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 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提出之民事上訴狀,並未載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 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亦未繳納裁判費,揆 諸首揭規定,應命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正 上訴聲明,並按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 之16之規定,補繳第二審裁判費。如上訴人係就敗訴部分全 部提起上訴,其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51 0,000元(計算式:3,850,000-340,000=3,510,000元),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53,623元(若僅一部上訴,則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6規定,自行計算並補繳第二審裁判費),逾期未 補正即駁回上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匡 偉                            法 官 林修平                            法 官 張庭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書記官 蔡庭復

2025-03-11

TPDV-111-訴-3450-20250311-3

苗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苗簡字第894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路灯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即原告第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8日本院第 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七日內,補正對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第一審判決之聲明(即上訴聲明),並繳納 第二審裁判費,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加徵 裁判費十分之五;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 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上訴不合 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 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第441條第1項第3款、第442 條第2項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 規定,於簡易訴訟之上訴程序準用之。 二、查上訴人所提上訴書狀,未具體表明對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 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亦未繳納第二審裁判費【如 上訴人係就第一審判決敗訴部分全部不服,則其上訴利益為 新臺幣(下同)132,569元,應補繳第二審裁判費3,030元, 如非全部不服,請依據上訴可獲得之利益核算裁判費並為繳 納】。茲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予以補正,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上訴。 三、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苗栗簡易庭 法 官 黃思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關於命 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洪雅琪

2025-03-11

MLDV-113-苗簡-894-20250311-2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820號 原 告 林春盛 林美珠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邱東泉律師 被 告 林弘青 訴訟代理人 劉喜律師 複 代理人 黃邦哲律師 楊偉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3日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彰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即彰化 縣彰化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3年8月13日彰土測字第18 89號複丈成果圖所示編號A及編號B部分之地上物拆(移)除 ,並將占用土地(面積合計367平方公尺)返還予原告及其 他全體共有人。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65,原告林春盛負擔百分之21, 餘由原告林美珠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53萬6,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60萬8,192元為原告供擔保後 ,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按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 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民事訴訟法第262條第1項 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另以承租人王為風為被告,嗣後以11 4年1月2日民事撤回被告暨言詞辯論意旨狀撤回對被告王為 風之起訴(見本院卷第195-196頁),被告王為風未曾到庭 為言詞辯論,是被告王為風業經撤回起訴確定,已非本件當 事人,有關被告王為風之爭點,亦無再予論列之必要,先予 敘明。 乙、實體方面: 壹、原告主張略以: 一、彰化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原為訴外人 即兩造父親林金鍊單獨所有,於民國106年11月間林金鍊過 世後,兩造因分割繼承而分別共有(原告林春盛之應有部分 為1000分之375;原告林美珠之應有部分為1000分之250;被 告之應有部分為1000分之375)。被告竟未經其他共有人同 意,於109年6月間私自於系爭土地如附圖即彰化縣彰化地政 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3年8月13日彰土測字第1889號複丈成 果圖(下稱附圖)所示編號B部分土地上興建廠房1棟(下稱 B屋);並於110年6月間於附圖所示編號A部分土地上置放貨 櫃屋1間(下稱A屋,與B屋座落之基地,合稱系爭占有土地 )。爰依民法第767條規定,請求被告拆(移)屋還地。 二、被告無權占用如附圖所示編號A、B部分土地,受有租金之利 益,致原告受有相當於租金之損害,原告另得依民法第179 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占用期間之不當得利。以被告將B屋 出租予王為風每月收取租金新臺幣(下同)3萬元計算,再 依原告就系爭土地之應有部分比例計算,被告應分別給付原 告林春盛517,000元、原告林美珠34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占用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林春盛 11,250元、原告林美珠7,500元。 三、並聲明: ㈠、被告應將系爭土地上如附圖所示編號A、B部分(面積合計367 平方公尺)之地上物拆(移)除,並將占用土地返還予原告 及其他全體共有人。 ㈡、被告應分別給付原告林春盛517,000元、原告林美珠345,000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 利息。 ㈢、被告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第一項所示占用土地 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林春盛11,250元、原告林美珠7,500 元。 ㈣、上開㈠、㈡項,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則以: 一、兩造就系爭土地自68年以來就各自占有使用位置均無異議, 足見兩造間存有分管協議,系爭占有土地位於被告所分管之 區域內,故被告占用非屬無權占用,原告請求被告拆屋還地 及不當得利均無理由。若法院認為被告係無權占用,原告請 求之不當得利亦屬過高,應參照周圍土地面積1,000平方公 尺年租金為1,500元之行情計算,且應受土地法第105條準用 同法第97條之規定,土地租金不應超過申報地價百分之10之 限制等語,資為抗辯。 二、並答辯聲明: ㈠、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㈡、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參、兩造經本院整理及簡化爭點,結果如下(本院卷第191頁, 本院依判決格式調整文字): 一、兩造不爭執事項(此部分並有相關證據資料在卷可稽,堪信 屬實): ㈠、原告及被告為系爭土地之全體共有人,原告林春盛之應有部 分為1000分之375;原告林美珠之應有部分為1000分之250; 被告之應有部分為1000分之375(本院卷第43-45頁)。 ㈡、A屋、B屋為被告所興建、置放,其中B屋為被告109年6月所興 建、A屋為被告112年10月所置放,。 ㈢、B屋經被告出租予王為風,租約所示租賃期間自112年12月1日 至114年11月30日止,於113年12月17日前由王為風占有使用 中(本院卷第153-165頁)。 ㈣、B屋經原告林春盛檢舉,於110年12月30日經彰化縣秀水鄉公 所查報為違章建築(本院卷第147-150頁)。 ㈤、兩造所提證物形式上均為真正。 二、兩造爭執事項: ㈠、原告請求被告拆(移)除A屋及B屋,並返還占用之土(基) 地予原告及其他全體共有人,是否有理由? ㈡、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是否有理由?如有 理由,其金額為多少? 肆、本院之判斷: 一、原告請求被告拆(移)除A屋及B屋,並返還占用之土(基) 地予原告及其他全體共有人,是否有理由? ㈠、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各共有人對於第三人 ,得就共有物之全部為本於所有權之請求。但回復共有物之 請求,僅得為共有人全體之利益為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 段、中段及第821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各共有人按其應有 部分,對於共有物之全部雖有使用收益之權,惟共有人對共 有物之特定部分使用收益,仍須徵得他共有人全體之同意( 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208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再 按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土地者,占有人對土地所有 權存在之事實無爭執,而僅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者,土地所 有權人對其土地被無權占有之事實無舉證責任,占有人自應 就其取得占有係有正當權源之事實證明之(最高法院85年度 台上字笫1120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查兩造為系爭土地之 共有人,則揆諸前揭說明,被告主張其對於共有物之特定部 分有占有、使用收益之權利,既為原告所否認,則被告自應 負舉證之責,先予敘明。 ㈡、被告雖以前詞辯稱兩造就系爭土地存有分管協議,且系爭占 有土地位於被告所分管之區域內,故被告非屬無權占有等語 。惟查:原告主張系爭土地原為訴外人即兩造父親林金鍊單 獨所有,於106年11月間林金鍊過世後,兩造始因繼承而取 得系爭土地所有權等語,有系爭土地登記第一類謄本上所載 之登記日期、登記原因及原因發生日期等資訊在卷可稽(本 院卷第43-45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兩造於106年11 月以後始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 ㈢、兩造既自106年11月後始為系爭土地之共有人,則亦自該時起 ,始有就系爭土地成立分管協議之權利。則被告主張兩造自 68年起已就系爭土地成立分管協議云云,顯難採信。又被告 於109年6月興建B屋後,原告林春盛隨即於隔年即110年檢舉 該建物為違章建築,為兩造所不爭執,則原告林春盛既有上 開舉動,自難認其有同意被告占有系爭占有土地,並興建地 上物之意。 ㈣、基上,被告所舉證據尚不足以證明其有何占有使用系爭占有 土地之正當權源。則他共有人即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 第821條規定,請求被告拆(移)除A屋及B屋,並返還系爭 占有土地予原告及其他全體共有人,當屬有據。 三、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是否有理由?如有 理由,其金額為多少? ㈠、按各共有人,除契約另有約定外,按其應有部分,對於共有 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民法第818條定有明文。亦即 各共有人得就共有物全部,於無害他共有人之權利限度內, 可按其應有部分行使用益權而言,故共有人如未經其他共有 人同意並已逾越其應有部分之範圍使用收益時,即係超越其 權利範圍而為使用收益,其所受超過利益,要難謂非不當得 利(最高法院55年台上字第1949號民事裁判先例意旨參照) 。反之,若共有人未逾越其應有部分之範圍使用收益,即無 不當得利可言。 ㈡、查兩造為系爭土地共有人,原告未能證明兩造間存有分管協 議,業經本院認定如前,被告亦否認兩造間存有分管協議, 則依前開規定及說明,各共有人得就共有物全部,於無害他 共有人之權利限度內,可按其應有部分行使用益權。原告雖 主張被告占有系爭占有土地,應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等語。惟系爭土地面積共計3,323平方公尺,依被告應 有部分1000分之375換算,其應有部分面積為1,246.125平方 公尺,顯然大於系爭占有土地之面積367平方公尺;且被告 亦未證明原告占有系爭土地之面積,確已大於被告應有部分 之面積。則依前開說明,原告既未證明共有人即被告確已逾 越其應有部分之範圍使用收益,徒以被告未經其同意私自占 有系爭占有土地,即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尚屬無據。 伍、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821條規定,請求 被告拆除A屋及B屋,並將系爭占有土地返還予原告及全體共 有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逾此範圍之請求(即依民 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部分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審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柒、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兩造均陳明願供擔保宣告准免假執行 ,經核均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至原告 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捌、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後 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堯讚 一、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二、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三、提起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一)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 ,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二)上訴理由(民事訴訟法 第441條第1項第3款、第4款),提出於第一審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李盈萩 附圖:彰化縣彰化地政事務所收件日期文號113年8月13日彰土測 字第1889號複丈成果圖

2025-03-11

CHDV-113-訴-820-20250311-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1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蔡連祥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趙子賢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 月22日所為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其上訴狀未依民事訴訟 法第441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 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復未依法繳納上訴裁判費。 查如上訴人係對第一審判決敗訴部分全部提起上訴,則本件上訴 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362萬7477元(計算式: 土地面積合計4699.13平方公尺×公告土地現值2,900元/平方公尺 =13,627,477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萬5666元。至原判決命 上訴人一次及按月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部分,依112年11 月29日修正公布及施行前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均 屬附帶請求,不併算其訴訟標的價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 第2項前段之規定,命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以內逕向本院補 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又上訴人所提出之 民事聲明上訴狀,未具上訴理由,併依法裁定補正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冠霖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黃善應

2025-03-11

TCDV-113-重訴-19-20250311-2

投簡
南投簡易庭(含埔里)

返還不動產等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投簡字第48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劉典招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詹展諭 法定代理人 詹欣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動產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 10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具狀補正完整上訴聲明之 上訴狀,並查報本件上訴之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自行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6第1項所定費率,按本件訴訟標 的金額或價額補繳第二審裁判費,如對原判決敗訴部分全部上訴 ,應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4,98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 上訴。    理 由 一、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 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提起上訴,應以上訴 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 聲明,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 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 ,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1 條第1項第3款、第442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於簡 易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亦 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所為第一審判決, 於114年3月3日具狀提起上訴,惟漏未表明對於本庭第一審 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亦未繳納裁判 費,其上訴之程式尚有欠缺,爰命上訴人應補正完整之上訴 聲明,並依補正後聲明不服之程度,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 13、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繳納第二審裁判費,逾期未補 正或繳費,即駁回上訴。如上訴人係對原判決敗訴部分全部 上訴,則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3萬3,100 元,應徵收第二審裁判費4,980元,如非全部上訴,請自行 依上訴聲明核算並補繳第二審裁判費,附此敘明。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南投簡易庭 法 官 蔡孟芳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如對本裁定關 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 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蘇鈺雯

2025-03-10

NTEV-113-投簡-480-20250310-2

中簡
臺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簡字第396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順得 吳思龍 曾詔瑛 吳順慧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李雯倩即東漢食品行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 ,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18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具狀補正上訴聲明,並補繳第 二審裁判費新臺幣參仟貳佰貳拾伍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 訴。   理 由 一、按向第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應繳納上訴之裁判費;提起 上訴,應以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 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6、第441條第1項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又上訴 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 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亦有明定。 二、查上訴人提起上訴,其上訴聲明並未具體表明對於本院第一 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且未繳納 第二審裁判費,其上訴之程式尚有欠缺。又裁判費部分,因 上訴人上訴範圍不明,茲依第一審判決不利上訴人之訴訟標 的金額新臺幣(下同)15萬元,計算應繳第二審裁判費3,22 5元,如上訴人僅部分聲明不服,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 3、第77條之16規定,依訴訟標的金額或價額計算裁判費並 繳納。爰定期命上訴人補正如主文所示,如逾期不補正者, 即駁回其上訴,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董惠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雅玲

2025-03-10

TCEV-113-中簡-3962-20250310-2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返還土地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70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黃莉莉 訴訟代理人 郭律讌 被 上訴 人 即 被 告 蔡永盛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土地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3 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上訴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於上訴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 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此為上訴所必備之程式 ;而上訴不合程式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民 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3款及第444條第1項規定至明。又 第二審上訴,為當事人對於所受不利益之第一審終局判決聲 明不服之方法,在第一審受勝訴判決之當事人,自無許其提 起上訴之理。且上訴制度乃不服下級法院之判決,請求上級 法院救濟之程序,當事人利用此項程序應具必要性,此即上 訴利益。而此上訴利益原則上採形式不服說,亦即當事人僅 得對於第一審受敗訴判決部分提起上訴,而不允許當事人對 其勝訴之判決提起上訴。另判斷上訴利益之有無,原則上應 於上訴時,對照當事人於原審之聲明與判決主文為形式上之 觀察,其聲明為原審法院所容許者,即無上訴利益,反之則 為有上訴利益。 二、經查,本件上訴人於第一審聲明:㈠被上訴人應將坐落屏東 縣○○鄉○○段0000地號土地如民國113年8月26日複丈成果圖( 下稱成果圖)所示編號1562部分面積4,970.64平方公尺及編 號1562⑴部分面積160.3平方公尺上之地上物除去,並將土地 返還上訴人;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台幣2,448元,及自 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㈢被上訴人應自113年1月1日起至返還第1項土 地之日止,按年給付上訴人依如成果圖所示編號1562部分面 積4,970.64平方公尺按當期正產物單價乘以正產物收穫量乘 以千分之250,暨依如成果圖所示編號1562⑴部分面積160.3 平方公尺按當年度申報地價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金額。由上 開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聲明與原判決主文對照觀之,原判決主 文已依上訴人之聲明為其全部勝訴之判決,是上訴人既已獲 得全部勝訴之判決,而無受有不利益判決可言,則揆諸前揭 規定及說明,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於法即有未合,應予駁 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規定,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凃春生                    法 官 簡光昌                    法 官 劉千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莊月琴

2025-03-10

PTDV-113-訴-270-20250310-2

簡上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65號 上 訴 人 楊立宇 被 上訴人 黃利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 年7月22日本院羅東簡易庭113年度羅簡字第153號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提起上訴同時聲請訴訟救助,係以無資力支出訴訟 費用為其原因事實,故在法院就其聲請是否准許為裁定以前 ,當事人如有資力繳納裁判費,即無必要聲請訴訟救助。其 所以未預繳裁判費,乃期待法院准予訴訟救助。因此,當事 人聲請訴訟救助,在未經法院裁定駁回其聲請以前,殊難以 當事人未預納裁判費為由,認當事人之上訴為不合法,予以 駁回。若於法院駁回其訴訟救助之裁定經合法送達後,已逾 相當期間,仍未繳納裁判費,始得依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9 條規定,認其明知上訴要件有欠缺,得不定期間命其補繳裁 判費而逕駁回其上訴(最高法院81年度台抗字第217號裁定 意旨參照)。又按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上訴 不合法之情形,已經原第一審法院定期間命其補正而未補正 者,得不行前項但書之程序,民事訴訟法第444條第1項、第 2項定有明文。 二、上訴人不服本院第一審判決,於法定期間內提起上訴到院。 惟上訴人對於第一審判決應為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未予 表明,且未依法繳納上訴裁判費,經原審法院於民國113年9 月5日裁定命上訴人應於收受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該裁定 已於同年9月20日送達於上訴人,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見 本院簡上卷第41頁)。嗣上訴人聲請訴訟救助,足見其明知 未繳納裁判費,本院無再命其補正必要,應由上訴人於訴訟 救助之聲請經駁回後,自行補正。然上訴人訴訟救助之聲請 ,業經本院於113年12月13日以113年度救字第15號裁定駁回 ,上訴人並於113年12月30日收受該裁定,有送達證書附卷 可按(見本院救字卷第21頁),而上訴人迄114年3月3日仍 未繳納第二審裁判費,亦有本院民事科查詢簡答表附卷可稽 (見本院簡上卷第63頁),揆諸前開說明,本件上訴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庭審判長法 官 伍偉華                法 官 張文愷                法 官 高羽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欣宜

2025-03-07

ILDV-113-簡上-65-20250307-1

勞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給付工資等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勞訴字第5號 被 上訴 人 即 原 告 ALONZO RODEL BARROGA JAVIER ROMEL PINGOL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石新精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方韋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資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 月27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以上訴 狀表明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之聲明 ,提出於原第一審法院為之,並依訴訟標的金額按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13規定,加徵裁判費十分之五,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民事 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3款、第77條之16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 按,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 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亦有明文。查本 件上訴人雖提出上訴狀,表明係提起上訴,然並未於書狀上載明 對於第一審判決不服之程度及應如何廢棄或變更判決之聲明,亦 未繳交裁判費,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 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上訴聲明,並如數向本院繳納第二審裁 判費【如就敗訴部分全部上訴,其訴訟標的價額應為新臺幣(下 同)35萬1,758元(即本金加計至被上訴人起訴前1日之利息(即 112年2月22日),計算式詳如附表所示),應徵第二審裁判費7, 32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李可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 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 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莊鈞安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主文第一項 229,526元 1 利息 3萬8,801元 111年9月2日 112年2月22日 (174/365) 5% 924.85元 2 利息 19萬725元 111年10月2日 112年2月22日 (144/365) 5% 3,762.25元 小計 4,687.1元 主文第二項 115,230元 1 利息 1萬158元 111年9月2日 112年2月22日 (174/365) 5% 242.12元 2 利息 10萬5,072元 111年10月2日 112年2月22日 (144/365) 5% 2,072.65元 小計 2,314.77元 合計 35萬1,758元

2025-03-07

HLDV-112-勞訴-5-20250307-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