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戴于茜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427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葉美伶 陳 彧 被 告 曾瑞雲 原住○○市○○區○○○路000號8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04,490元,及其中新臺幣402,441元自民 國113年12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5,53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404,49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07年4月17日向原告請領信用卡 使用(卡號:0000000000000000),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店 簽帳消費,並應就使用信用卡所生之債務,負全部給付責任 。詎被告至113年12月17日止共消費簽帳新臺幣(下同)402 ,441元未按期給付,屢經催討,被告均置之不理,仍尚欠如 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等情,爰依信用卡契約法律關 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 申請書暨約定條款、卡戶本金利息及相關費用查詢及分期未 入帳查詢、歷史帳單等件為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本院依 卷證資料,已堪信原告主張之事實為真。從而,原告依信用 卡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5,530元 合    計       5,53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3

TPEV-114-北簡-427-20250313-1

北小聲
臺北簡易庭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小聲字第8號 聲 請 人 李承和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台灣無印良品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損害賠 償事件(本院113年度北消小字第13號),聲請人聲請交付法庭 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予交付聲請人本院113年度北消小字第13號損害賠償事件 民國113年8月13日、民國113年9月19日、民國113年12月24 日、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 二、聲請人就第一項法庭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 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三、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庭之錄音、錄影 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法院組織 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第90條之3分別定有明文。另按當 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 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由法院 為許可與否之裁定。前項聲請經法院裁定許可者,每張光碟 應繳納費用新臺幣50元。持有第1項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 人,就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 非正當目的使用。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亦 有明定。 二、本件聲請人以其為本院113年度北消小字第13號損害賠償事 件之當事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復已敘明聲請交 付法庭錄音以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之理由,其為本件聲請,核 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惟聲請人依法就取得之法庭數位錄音光碟內容,不得散布、 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應注意遵守,以免觸法, 併予指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不得抗告。

2025-03-13

TPEV-114-北小聲-8-20250313-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小字第1025號 原 告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訴訟代理人 陳榮光 被 告 洪漢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前經原告聲請核發支 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該支付命令提出異議,依法應 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經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 臺幣(下同)347,846元(計算式詳如附表,小數點以下四捨五 入,利息計算至起訴日即支付命令之聲請前一日),應徵收第一 審裁判費3,750元,扣除已繳納之裁判費1,000元,尚應補繳2,75 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適用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算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繳即駁 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附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至於命補繳裁判 費之裁定,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4項後段規定,並受抗告法 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3

TPEV-114-北小-1025-202503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400號 原 告 台灣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豐賓 訴訟代理人 許力元 被 告 林文瑞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20,657元,及其中新臺幣215,994元自民 國113年12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2.99計算之 利息,暨按月收取新臺幣300元之違約金,違約金最高連續收取3 期為限。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182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14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暨按月收取新臺幣300 元之違約金,違約金最高連續收取3期為限。 訴訟費用新臺幣3,19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220,657元為原告預供擔 保,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2項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6,182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分別向原告請領信用卡使用(卡號: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 店簽帳消費,並應就使用信用卡所生之債務,負全部給付責 任。詎被告均未依約繳款,尚欠新臺幣(下同)220,657元 及6,182元未按期給付,屢經催討,被告均置之不理,仍尚 欠如主文第1項及第2項所示之金額、利息及違約金等情,爰 依信用卡契約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 第1項及第2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信用卡 申請書暨約定條款、信用卡欠款資料、信用卡月結單等件為 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復未提 出書狀答辯供本院斟酌,本院依卷證資料,已堪信原告主張 之事實為真。從而,原告依信用卡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 付如主文第1項及第2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3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3,190元 合    計       3,19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3

TPEV-114-北簡-400-202503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北簡字第761號 原 告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訴訟代理人 陳冠中 陳 彧 被 告 黃信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62,046元,及其中新臺幣456,852元自民 國113年12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6,31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462,046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0年10月27日向原告請領信用 卡使用(卡號:0000000000000000),依約被告得於特約商 店簽帳消費,並應就使用信用卡所生之債務,負全部給付責 任。詎被告自申請信用卡使用至113年12月18日止共消費簽 帳新臺幣(下同)462,046元及其利息未按期給付,屢經催 討,被告均置之不理,仍尚欠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金額及利 息等情,爰依信用卡契約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 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提出予所述相符之銀行信 用卡申請書、信用卡約定條款、卡戶本金利息及相關費用查 詢及分期未入帳查詢、歷史帳單查詢等件為證。而被告已於 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卻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 書狀作何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規定 視同自認,自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信用 卡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 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件訴訟費用額,依後附計算書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6,310元 合    計       6,310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重慶南路 1段126巷1號)提出上訴狀。(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3

TPEV-114-北簡-761-202503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12187號 原 告 江秉翰 被 告 王玄瑤 訴訟代理人 黃泓鈞 複 代理人 郭川珽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原告於民國112年4月14日8時50分許,騎乘車牌 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原告機車),於臺北市 ○○區○○○路0段00號前時,與訴外人王銘滄騎乘之車牌號碼00 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下稱王銘滄機車)發生碰撞(下稱 系爭事故),參照王銘滄倒地情形並參考機車滑行方向,依 常理與經驗法則,王銘滄之右半邊身體本不會受傷,然因王 銘滄向前滑行撞擊並滑入被告違停在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 00號自用小貨車(下稱被告車輛),致王銘滄產生右側鎖骨 骨折等傷勢,是就王銘滄因系爭事故所受傷勢,被告與原告 應連帶負擔損害賠償責任;再者,臺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 會鑑定意見書(下稱系爭鑑定意見書)雖認定原告就系爭事 故應負擔全部肇事責任,然於系爭事故發生時,原告機車與 王銘滄機車雖均行駛於系爭事故路段之第三車道上,但該路 段第三車道寬度為3.5公尺以上,屬得以供兩機車併行而不 會相撞之道路,意即該道路有2條機車動線,而依系爭事故 發生時之路口監視器畫面可知原告機車與王銘滄機車顯係行 駛於不同動線上,即王銘滄機車原係行駛在原告機車右前方 ,倘王銘滄機車與原告機車均維持原動線未偏移,兩車應不 會發生擦撞,但因被告車輛違規停放在系爭事故路段之紅線 處,故王銘滄為閃避被告車輛而向左切入原告機車行車動線 ,始造成原告閃避不及而肇致系爭事故發生,是系爭鑑定意 見書並未考量被告將被告車輛停放在系爭事故路段之紅線處 ,影響直行車行車動線造成王銘滄騎乘之王銘滄機車為閃避 被告車輛而向左切入原告機車行車動線等情形,系爭鑑定意 見書不得作為本件判斷之依據,是原告、王玄瑤自應分別就 系爭事故負擔35%、35%之肇事責任;又系爭鑑定意見書雖記 載原告機車受損位置為前車頭、左側車身,但依臺北市政府 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照片黏貼紀錄表(下稱系爭黏貼紀錄表 )照片,可知原告機車於系爭事故之撞擊點應為右前方車燈 而非前車頭,因右前方車燈有破裂,而前車頭僅有舊有擦痕 ,並無撞擊痕跡;系爭鑑定意見書雖記載王銘滄機車之後車 尾受損,然依前開照片可知王銘滄機車之擋泥板、車牌及後 車燈均無擦撞受損痕跡,而其實際情形應為王銘滄機車裝載 之行李箱掉落,顯見系爭鑑定意見書記載之肇事經過「A車 (即原告機車)前車頭與B車(即王銘滄機車)後車尾碰撞 」並非事實;又原告於系爭事故發生時年僅22歲,且從未發 生交通事故因而造成心神不定,難免會說出「對方(即王銘 滄)幾乎位於正前方約15公尺」等不精確語句;因王銘滄僅 向原告請求損害賠償,而原告認為王銘滄所受損害應為原告 與被告共同負責,故向被告請求王銘滄於本院113年度北簡 字第8521號事件(下稱另案事件)中向原告請求金額新臺幣 (下同)686,274元之35%即240,196元;又原告雖已賠付172 ,303元給王銘滄,然仍願以152,303元之35%即53,306元向被 告請求;另向被告請求原告機車因系爭事故所受車損11,200 元之35%即3,920元,是共向被告請求297,422元等情,爰依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第217條第1項、第 280條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 97,42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被告就系爭事故之發生並無肇事責任,原告就其 主張王銘滄是撞到被告車輛才受傷乙情並未提出任何證據等 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 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 前段亦有明定。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 告負舉證之責,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 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 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最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 號判決先例意旨參照)。申言之,侵權行為所發生之損害賠 償請求權,應具備加害行為、侵害權利、行為不法、致生損 害、相當因果關係、行為人具責任能力及行為人有故意或過 失等成立要件,若任一要件有所欠缺,即無侵權行為責任之 可言,且原告應就上開要件負舉證責任。  ㈡經查,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應負侵權行為賠償責任,無非以道 路交通事故現場圖、照片黏貼紀錄表、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 自首情形紀錄表、詢問筆錄、銷貨單等資料為其論據之佐證 ,被告則以前詞置辯。經本院當庭勘驗系爭事故路口監視器 畫面,勘驗結果為:「(0:00至0:09)於6秒處可見王銘 滄機車出現於畫面,王銘滄機車此時行駛於第三車道靠右側 、持續前行;王銘滄機車於8秒處,自地面『指示直行與右轉 彎』箭頭之右側駛離畫面。(0:09至0:11)於9秒處可見原 告機車出現於畫面,原告機車此時行駛於第三車道靠左側、 持續前行;原告機車於11秒處,自地面『指示直行與右轉彎』 箭頭之中偏左駛離畫面,然從本影片無法看出系爭事故碰撞 情形為何」等情,有勘驗筆錄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216頁 ),是依上開內容,無從得知原告主張王銘滄係為閃避被告 車輛而向左切入原告機車行車動線乙節為真。另參本院依職 權調閱之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 道路交通事故照片黏貼紀錄表(見本院卷第45至46、48至50 、55至66頁)及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42847號 偵查卷宗(下稱系爭偵查案件),原告於道路交通事故談話 紀錄時稱:「我沿復興南路2段北往南方向行駛第3車道,我 要直行,對方幾乎位於我正前方約15公尺,我煞車,保持安 全距離,整個車尾在擺動,且路不平,我前車頭撞擊對方後 車尾,我車向左倒地。」等語,是原告於系爭事故甫發生時 ,並未指稱王銘滄有任何向左偏駛之行為,而王銘滄於道路 交通事故談話紀錄時則稱:「我沿復興南路2段北往南行駛 第3車道,我要直行,突然我的後車尾遭撞擊」等語、於警 詢時稱:「忽然江秉翰騎乘機車從後方直接撞上……我第一句 話便是問他『要死了,你開這麼快要幹嘛』,他(即原告)便回 答『因為我要趕著去上學,所以開很快』……當時那台車(即被 告車輛)停在紅線上許久,我直線行駛並沒有變換車道,也 沒有跨越白虛線,因此根本不需要打方向燈……」等語,亦未 見其有自述為為閃避被告車輛而有向左切入原告機車行車動 線之情事。再由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可見王銘滄機車倒地 後所造成之刮地痕起點距離被告車輛末端距離為16.5公尺, 距離並非緊接,參以王銘滄陳稱被告車輛已在紅線停放許久 一詞,可知王銘滄供稱因該被告車輛停放許久,是其直線行 駛並未變換車道一節,即非無可採信。再依道路交通事故照 片黏貼紀錄表所示(見本院卷第55頁),王銘滄機車於遭原 告機車從後撞擊後,向前滑行後最終倒在被告車輛右後方位 置,是倘王銘滄機車係確如原告所言,係由原告機車右前方 向左切入原告之行車動線,則依王銘滄機車之行駛動態,應 無可能再向右滑行並撞擊被告車輛。末參諸系爭事故前送請 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進行肇事責任鑑定,而系爭鑑定意見 書「伍、肇事分析」記載:「…(四)1.依據警方道路交通 事故處理資料、路口監視器影像等,事故前,A車(即原告 機車)與B車(即王銘滄機車)同沿復興南路2段北向南第3 車道行駛,B車在A車前方,至肇事地點時,適有C車(即被 告車輛)於設有禁止臨時停車標線路段路邊停車,A車前車 頭與B車後車尾碰撞後,A、B兩車再與C車後車尾碰撞而肇事 。2.復參酌前揭路口影像(OCDD185-01)所示,畫面時間08 :49:42,事故前,B車行經復興南路2段78巷口前路段,08 :49:45,A車行經同一地點,之後續接另一路口影像(OCD D027-01),08:49:46,B車通過復興南路2段78巷口,後 方與其同向一案外營小客車右側可見機車騎士安全帽(應為 A車),08:49:48,站立於路口西南角人行道上之行人均 轉頭,此時應已發生事故。併由A車到會說明『通過78巷口時 ,A車被同向直行車輛所遮擋,僅能看見頭部。B車與A車出 現時間相差約1秒』,及現場圖示A、B兩車刮地痕起點約在C 車左後車身往北延伸處,距離復興南路2段78巷口約16.5公 尺,且B車刮地痕向西南方延伸;A車雖稱B車向左閃避C車, 惟由現有跡證及B車自述,尚無其向左偏行之情形,且由上 述影像,A車通過78巷口前行車時速約72公里(約1.3秒行駛 約26公尺),及A車警方談話紀錄『對方幾乎位於我正前方約 15公尺……我煞車,我前車頭撞擊對方後車尾』、照片所示車 損與最終定位等,顯示事故係A車行駛時疏未注意車前狀況 ,且事故前超速行駛,以相對B車較高之時速接近B車後方, 致未能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而發生碰撞。……4.綜上研析,A 車江秉翰騎乘普通重型機車『未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 要之安全措施且超速行駛』,為肇事原因;B車王銘滄騎乘普 通重型機車為相對之前車,且由現有跡證尚無其向左偏行之 情事;C車王玄瑤駕駛自小客車為前方路邊違規停車之車輛 ,其違規行為與事故發生無相當因果關係,雙方均無肇事因 素」、「柒、鑑定意見」記載:「一、江秉翰騎乘NAH-9760 號普通重型機車(A車即原告機車):未注意車前狀況並隨 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且超速行駛。(肇事原因)。二、王 銘滄騎乘773-CKX號普通重型機車(B車即王銘滄機車):( 無肇事因素)。三、王玄瑤駕駛AKR-1782號自小客車(C車 即被告車輛):(無肇事因素)」等語(見本院卷第172至1 75頁)。是綜合上開事證,堪認系爭事故發生前原告機車及 王銘滄機車均行駛於第三車道,且原告機車係騎乘於王銘滄 機車後方,然原告疏未注意車前狀況且超速行駛,致原告機 車之前車頭碰撞直行於其前方之王銘滄機車,因而造成系爭 事故之發生。再就原告主張王銘滄是撞到被告車輛才受傷的 部分,原告並未提出任何證據以佐其言,而觀王銘滄於另案 事件提出之診斷證明書,該等傷勢核屬於遭碰撞後人、車倒 地並向前滑行而得造成之傷勢,原告徒以王銘滄遭原告撞擊 倒地後因慣性向前滑行而碰到被告車輛之偶發結果,即認被 告應與原告共同對王銘滄之傷勢負損害賠償責任等語,核屬 無據。綜上所述,原告雖主張被告應就系爭事故之發生與原 告共負侵權行為云云,然未提出任何證據以證系爭事故之發 生係因被告故意或過失不法行為所造成,且就有何相當因果 關係等情,亦未舉證以實其說,是依現有卷證資料,無從為 有利於原告之認定,原告主張被告就系爭事故應負侵權行為 責任,即屬無據,不足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 第217條第1項、第280條等規定,請求被告給付297,422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經審酌均於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得上訴(20日)

2025-03-13

TPEV-113-北簡-12187-20250313-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4年度北小字第186號 原 告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俞宇琦 訴訟代理人 許貴添 被 告 林辰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 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7,959元,及其中新臺幣46,429元自民國 113年10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給付原告自裁判確定之 翌日起至訴訟費用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47,959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理由要領 本件為小額訴訟事件,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8第1項前段之規 定,判決書得僅記載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計  算  書 項    目       金 額(新臺幣)     備 註 第一審裁判費        1,000元 合    計       1,000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㈡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3

TPEV-114-北小-186-20250313-1

北補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604號 原 告 呂俊煌 上列原告與被告蔡瑋軒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起訴未 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23,806 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890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 準用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 日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 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3

TPEV-114-北補-604-20250313-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北小字第387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楊水勝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李宗振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 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 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又上訴有應繳而未 繳裁判費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 內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前項規定於小額 事件之上訴程序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第436 條之3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上訴人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 民國114年1月13日裁定命其於收受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二審 裁判費,該裁定已於114年1月24日送達上訴人等情,此有送 達證書附卷可稽。惟上訴人逾期迄未補繳,有本院多元化案 件繳費查詢清單、收費答詢表查詢、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 狀資料查詢清單、上訴抗告查詢清單在卷可稽,其上訴自屬 不合法,爰依前開規定,逕以裁定駁回其上訴。 三、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第442條第2項後段、第   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2

TPEV-113-北小-3870-20250312-3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2060號 原 告 宋癸聖 被 告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條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 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同 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所明文,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規定 ,於簡易訴訟程序仍適用之。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未繳足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17日裁定命其於收受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該裁定已於1 14年1月24日寄存原告住所地警察機關即高雄市政府警察局 三民第一分局三民派出所,有送達證書可憑,依民事訴訟法 第138條第2項規定,自寄存之日起,經10日即114年2月3日 發生送達效力,加計5日補正期間,原告最遲應於114年2月8 日前依本件補正裁定意旨補正。然原告逾期迄未補正,有本 院多元化案件繳費查詢清單、收費答詢表查詢、收文資料查 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上訴抗告查詢清單等件在卷可 稽,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戴于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路 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韻宇

2025-03-12

TPEV-114-北簡-2060-202503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