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王參和

共找到 208 筆結果(第 91-100 筆)

南小
臺南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小字第1625號 原 告 旺旺友聯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自明 訴訟代理人 胡綵麟 吳燕龍 被 告 葛怡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經本院於民 國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萬玖仟零貳拾肆元,及自民國一一三年 十月十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被告負擔新臺幣柒佰柒拾參元及自本 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 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 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6月21日20時09分許,駕駛 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臺南市○○區○道0號33 0公里800公尺處南側向仁德系統交流道處時,未保持行車安 全距離而碰撞前方由原告承保、訴外人郭家瑋駕駛之車牌號 碼000-0000號租賃小客車(下稱系爭車輛),致系爭車輛受 有損害,經送廠修復,修復費用為新臺幣(下同)50,502元 (其中工資9,029元、零件41,473元),原告已依保險契約 悉數理賠被保險人。被告對於本件事故之發生有過失責任,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第196條規定,被 告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原告既已賠付上開修復費用,自得依 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代位請求權人向被告行使請求權 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0,502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 中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民法 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又按 汽車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及兩車並行之間隔, 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不得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 他危險方式駕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3項定有明 文。再按不法毀損他人之物者,被害人得請求賠償其物因 毀損所減少之價額;負損害賠償責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 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發生前之原狀;該項 情形,債權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必要之費用,以代回 復原狀,民法第196條、第213條第1項及第3項亦分別有明 文規定。又被保險人因保險人應負保險責任之損失發生, 而對於第三人有損失賠償請求權者,保險人得於給付賠償 金額後,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之請求權。但其所 請求之數額,以不逾賠償金額為限,保險法第53條第1項 定有明文。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112年6月21日20時09分許,駕駛車牌號 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臺南市○○區○道0號330公 里800公尺處南側向仁德系統交流道處時,未保持行車安 全距離而碰撞前方由原告承保、訴外人郭家瑋駕駛之系爭 車輛,致系爭車輛受有損害,經送廠修復,修復費用為50 ,502元(其中工資9,029元、零件41,473元),原告已依 保險契約悉數理賠被保險人等情,業據其提出道路交通事 故當事人登記聯單、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 初步分析研判表、系爭車輛行車執照、修理費用評估單、 電子發票證明聯、汽車險理賠計算書各1份為證(見本院1 13年度南司小調字第2060號卷〈下稱調字卷〉第13至29頁; 本院卷第27至29頁),並有內政部警政署國道公路警察局 第四公路警察大隊113年9月20日國道警四交字第11300139 81號函檢附本件事故相關資料1份在卷可稽(見調字卷第4 7至59頁),且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 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本院依上 開調查證據之結果,堪認原告此部分主張係為真實。從而 ,被告就本件事故之發生既應負過失侵權行為責任,則原 告依保險契約給付保險金予被保險人後,依據侵權行為之 法律關係及保險法第53條第1項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即 於法有據。 (三)次按依民法第196條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得 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如修理材料 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舊(最高法院77年第9次民事庭會 議決議參照)。又依行政院所頒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 定資產折舊率表,非運輸業用客車、貨車之耐用年數為5 年,依定率遞減法每年折舊1000分之369,並參酌營利事 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折舊 採用定率遞減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 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 1月者,以1月計。查本件原告承保之系爭車輛,為租賃小 客車,非屬運輸業用客車、貨車,自111年10月出廠發照 ,至112年6月21日受損,已使用9月,此有行車執照影本 在卷可參(見調字卷第19頁);而原告理賠之修復費用, 其中零件費用41,473元,係以舊零件更換新零件,依定率 遞減法計算,舊零件之殘餘價值應為29,995元(計算式如 附表),另再加計工資9,029元,本件實際損害金額合計 為39,024元(計算式:29,995+9,029=39,024)。 (四)再按損害賠償祇應填補被害人實際損害,保險人代位被害 人請求損害賠償時,依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如其損 害額超過或等於保險人已給付之賠償金額,固得就其賠償 之範圍,代位請求賠償,如其損害額小於保險人已給付之 賠償金額,則保險人所得代位請求者,應祇以該損害額為 限(最高法院65年度台上字第2908號判決要旨參照)。查 原告雖已依保險契約賠付被保險人50,502元,然本件實際 損害金額為39,024元,已如前述,則依上揭說明,原告所 得代位請求之金額應以39,024元為限,是原告請求被告給 付39,024元,即屬有據,逾此部分,則屬無憑。 (五)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 債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 為其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 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 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 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 分別定有明文。從而,原告依據保險法第53條第1項規定 ,請求被告給付39,024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 3年10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本判決第1項乃依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自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436條之19第1 項、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2025-01-20

TNEV-113-南小-1625-20250120-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88號 原 告 簡雅婷 被 告 劉家榮 上列當事人間因詐欺等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113 年度附民字第1578號),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經刑事庭 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捌拾參萬玖仟捌佰玖拾參元,及自民國一 一三年九月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貳拾柒萬玖仟玖佰陸拾肆元為被告供擔保 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捌拾參萬玖仟捌佰玖拾參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 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 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飛機暱稱Sentry Pey)於民國112年1 0月至11月間,加入飛機通訊軟體暱稱「紀梵希」、「哈嘍 」(即小鳥)、「唐政忠」及其他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人所 共同組成之3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而具有持續性、牟利 性之有結構性之犯罪組織(下稱本案詐欺集團),並於加入 本案詐欺集團後之112年12月26日前某日,招募訴外人張宏 瑞(as000000 as940303)、吳承諺(Daniel Cat)加入上 開犯罪組織,分別擔任取款之一線車手、監控取款之二線車 手,被告則負責發放張宏瑞、吳承諺之報酬,報酬計算方式 為一、二線車手獎金之百分之5。嗣被告即與「紀梵希」、 「哈嘍」(即小鳥)、「唐政忠」、張宏瑞、吳承諺及真實 姓名年籍不詳之成員間,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 3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掩飾、隱匿詐欺所得去向、所在之 洗錢犯意聯絡,由本案詐欺集團成員自112年10月31日起, 透過LINE通訊軟體向原告佯稱:可參與股票買賣投資獲利云 云,致原告陷於錯誤,自112年10月31日起,陸續交付款項 共計新臺幣(下同)839,893元,原告知悉遭詐騙後,隨向 警局報案。嗣因詐騙集團成員又要求原告繼續交付投資款項 ,原告遂與警方配合,於112年12月26日12時許,在臺南市○ ○區○○路0段000號便利商店,將裝有面額300,000元之假鈔交 予前來收款之張宏瑞,張宏瑞隨遭埋伏警員當場逮捕,另吳 承諺因形跡可疑為警盤查,發現其為通緝犯身分而遭逮捕( 張宏瑞、吳承諺所涉詐欺等部分,業經本院以113年度訴字 第102號刑事判決各判處有期徒刑8月在案)。被告上開行為 致原告受有839,893元之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 律關係,請求被告負賠償責任等語。並聲明:1、被告應給 付原告839,89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 二、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上揭事實,業據其提出玉山銀行交易明細查詢 下載、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南地檢署)檢察官11 3年度偵字第10813號起訴書各1份為證(見本院113年度附 民字第1578號卷第7至13頁),又被告上開行為業經臺南 地檢署檢察官提起公訴,並經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503號 刑事判決認定被告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未遂罪等情, 有上開刑事判決1份附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7至25頁), 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刑事案件卷宗無訛,且被告經合 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 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規 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二)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 任;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 任;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 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273條第1項分別定 有明文。被告既有原告所主張上揭共同詐欺取財之情事, 並造成原告受有839,893元之財產上損害,依上開規定, 被告自應與詐欺集團成員連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且原告得對於被告請求全部之給付,是原告請求被告應賠 償839,893元,洵屬有據。 四、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 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 負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 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第2 03條分別定有明文。從而,原告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 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839,893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即113年9月1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無不合,爰酌 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併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2025-01-20

TNDV-113-訴-2088-20250120-1

執事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1號 異 議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吳○○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民國113年OO 月O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OOOOOO號 民事裁定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異議程序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事件,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命書記官督同執達員 辦理之;本法所規定由法官辦理之事項,除拘提、管收外, 均得由司法事務官辦理之;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強制執 行命令或對於執行法官、書記官、執達員實施強制執行之方 法,強制執行時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得 於強制執程序終結前,為聲請及聲明異議,強制執行法第3 條、第12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司法事務官處理 事件所為之處分,與法院所為者有同一效力;當事人對於司 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 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 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 ,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 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強制 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3、第240條之4 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規定。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 務官於民國113年OO月O日以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OOOOOO號 民事裁定(下稱原裁定)駁回異議人之強制執行聲請,並於 113年OO月OO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113年OO月OO日對原裁 定提出異議,經司法事務官認異議無理由而送請法院裁定, 揆諸前開說明,該聲明異議並無違誤異議期間,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依最高法院95年度台抗字第494號裁定之見 解,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係廣義之移轉行為,自得準用強制 執行法第116條規定,該條所稱之「債權人」,不限於取得 確定判決之債權人,應包括債務人之其他債權人在內,其他 債權人亦得就撤銷之訴所確定之債務人權利,依上開法條規 定,聲請執行法院對之強制執行。案外人○○○○○○商業銀行股 份有限公司(下稱花旗銀行)提起撤銷遺產分割行為等訴訟 ,經本院柳營簡易庭110年度營簡字第OOO號民事判決相對人 、案外人吳○○、吳○○○、吳○○間就就被繼承人吳○○所遺如附 表所示之不動產所為遺產分割協議之債權行為暨依遺產分割 協議以分割繼承為原因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 應予撤銷;吳○○應將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於105年OO月O日所 為之分割繼承登記予以塗銷確定(下稱系爭確定判決),惟 ○○銀行迄未持系爭確定判決向地政機關辦理回復登記,依上 開最高法院之見解,異議人為債權人,自得依強制執行法第 116條第2項規定聲請強制執行。原裁定認異議人無從依強制 執行法第11條第3項規定向本院聲請代為辦理塗銷分割繼承 登記,而駁回異議人強制執行之聲請,自有未洽,爰依法提 出異議,請求廢棄原裁定等語。 三、按基於確定判決,或依民事訴訟法成立之和解、調解,第三 人應移轉或設定不動產物權於債務人者,執行法院得因債權 人之聲請,以債務人之費用,通知登記機關登記為債務人所 有後執行之,強制執行法第116條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塗銷 所有權移轉登記係廣義之移轉行為,自得準用上開規定。又 撤銷之訴判決之效力,固僅及於行使撤銷權之債權人,其他 債權人非判決效力所及;然債權人既係為全體債權人之利益 行使撤銷權,則其因行使撤銷權所取回之財產或代替原來利 益之損害賠償,自均屬債務人之責任財產,而為全體債權人 之共同擔保。故上開法條所稱之「債權人」,不限於取得確 定判決之債權人,應包括債務人之其他債權人在內,其他債 權人亦得就撤銷之訴所確定之債務人權利,依上開法條規定 ,聲請執行法院對之強制執行(最高法院95年度台抗字第49 4號裁定意旨參照)。是於執行債務人與第三人間成立遺產 分割協議並經辦理分割繼承登記予第三人之情形,若經法院 為撤銷該遺產分割協議之債權行為及辦理分割繼承登記之物 權行為,且第三人應辦理塗銷該分割繼承登記之判決確定者 ,於第三人辦理塗銷分割繼承登記後,前經協議分割之遺產 即回復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並為執行債務人之責任財產 ,得為強制執行。故如第三人不辦理塗銷分割繼承登記,執 行債權人自得依強制執行法第116條第2項規定,聲請執行法 院以債務人之費用,通知登記機關塗銷該分割繼承登記。 四、經查: (一)關於案外人○○銀行於110年間對相對人、案外人吳○○、吳○ ○○、吳○○(下稱該案被告4人)起訴請求該案被告4人就被 繼承人吳○○所遺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所為遺產分割協議之 債權行為暨依遺產分割協議以分割繼承為原因辦理所有權 移轉登記之物權行為,均應予撤銷;吳○○應將如附表所示 之不動產於105年OO月O日所為之分割繼承登記予以塗銷, 經系爭確定判決○○銀行勝訴。本件異議人以臺灣臺北地方 法院111年8月29日北院忠111司執吉字第OOOOO號債權憑證 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聲請本院民事執行處函請地政 機關依系爭確定判決塗銷分割繼承登記並回復登記為該案 被告4人公同共有後予以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 字第OOOOOO號受理,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以異議人 並非系爭確定判決之當事人,系爭確定判決並非民法第75 9條規定之形成判決,執行法院無從依強制執行法第11條 第3項規定,依異議人聲請,通知地政機關登記後為強制 執行為由,於113年OO月O日以原裁定駁回異議人之強制執 行聲請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執行卷宗無訛。 (二)依系爭確定判決主文所載,吳○○應將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 於105年OO月O日所為之分割繼承登記予以塗銷,是倘吳○○ 辦理塗銷分割繼承登記,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即回復為吳 ○○之全體繼承人即相對人與吳○○、吳○○○、吳○○公同共有 之狀態。又如附表所示之不動產現仍登記為吳○○所有,有 土地及建物登記第二類謄本在卷可參,足見吳○○迄今尚未 辦理塗銷分割繼承登記,揆諸上揭說明,異議人即本件執 行債權人自得依強制執行法第116條第2項規定,向執行法 院聲請通知登記機關將該分割繼承登記予以塗銷,回復為 吳○○之全體繼承人即相對人與吳○○、吳○○○、吳○○公同共 有後執行之,是原裁定駁回異議人上揭強制執行聲請,於 法尚有未合。異議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為廢棄,非無 理由,應由本院廢棄原裁定,並由本院司法事務官另為適 法之處理。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有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前段、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附表: 編號 種類 遺產內容 權利範圍 1 土地 臺南市○○區○○段000000地號土地 全部 2 建物 臺南市○○區○○段000○號建物(門牌號碼臺南市○○區○○00○0號) 全部

2025-01-17

TNDV-114-執事聲-1-20250117-1

續簡抗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繼續審理事件之抗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續簡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宋桂媚 相 對 人 國僑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涂秀姝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繼續審理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22 日本院臺南簡易庭113年度南續簡字第1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依民事訴訟法第500條、第502條規定,和解 有無效或得撤銷之事由嗣後得知,自知悉時起算。本院臺南 簡易庭112年度南簡字第1693號請求確認所有權存在等事件 所為之和解筆錄(下稱系爭和解筆錄),抗告人未經合法代 理,該和解筆錄即屬無效,抗告人經稅捐單位告知房屋變更 登記,始知有和解之情,應自知悉時起算30日不變期間,本 院臺南簡易庭113年度南續簡字第1號民事裁定(下稱原裁定 )未查明上開無效之事由,即駁回抗告人之請求,顯有違誤 ,爰依法提起本件抗告等語。    二、按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得請求繼續審判; 第500至第502條及第506條之規定,於第2項情形準用之,民 事訴訟法第380條第2項、第4項定有明文。次按依民事訴訟 法第380條第4項準用第500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請求繼續 審判,應自和解成立之日起30日之不變期間內為之,如請求 繼續審判之理由知悉在後者,該項期間固應自知悉時起算, 惟主張其知悉在後者,應就所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最高 法院112年度台抗字第1060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本院臺南簡易庭112年度南簡字第1693號請求確認所 有權存在等事件於民國113年5月28日行言詞辯論程序,抗告 人本人、抗告人及該案被告林雅婷之共同訴訟代理人蔡弘琳 律師、相對人之訴訟代理人顏福松律師均有到庭,兩造當庭 成立和解,並作成系爭和解筆錄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 上開卷宗無訛。據之,抗告人本人於和解當日亦有到庭並親 自在系爭和解筆錄上簽名,此另有民事報到單、言詞辯論筆 錄、系爭和解筆錄原正本各1份附卷可稽(見本院112年度南 簡字第1693號卷〈下稱訴訟卷〉第187至192頁),可見抗告人 當日即已知悉和解內容,並同意成立和解,抗告人主張其係 經稅捐單位告知房屋變更登記,始知有和解之情云云,不足 採信。抗告人既於和解當日即已知悉和解內容,則依上揭規 定及說明,抗告人依法本應於系爭和解成立之日即113年5月 28日起30日內為繼續審判之聲請,始符合不變期間之規定, 然抗告人遲至113年8月12日始具狀聲請繼續審判,顯已逾30 日之不變期間;況觀之訴訟卷內所附抗告人委任蔡弘琳律師 為訴訟代理人之民事委任狀,其上有抗告人之簽名,並記載 受任人「並有」民事訴訟法第70條第1項但書及第2項所列各 行為之特別代理權等語(見訴訟卷第75頁),堪認抗告人當 時確實業經訴訟代理人蔡弘琳律師合法代理,抗告人主張: 上揭和解未經合法代理云云,亦不足採。綜上,抗告人請求 繼續審判之聲請已逾不變期間,且抗告人稱和解未經合法代 理乙節難認有據,原裁定駁回其聲請,於法並無違誤,抗告 人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1項、第3項、第495條之1、第449條第1項、第95條、第78條 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勳煜                   法 官 陳 薇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2025-01-17

TNDV-114-續簡抗-1-20250117-1

南秩抗
臺南簡易庭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普通庭裁定 114年度南秩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蔡哲男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不服本院臺南簡易庭於 民國113年12月9日所為第一審裁定(113年度南秩聲字第11號) ,提起抗告,本院普通庭為第二審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本院112年度南秩聲字第6號違反社會秩序維 護法事件,疑未詳查事證,率裁定駁回,且不得抗告,損及 權益,依法亂法,扭曲事實,引人入罪,違背憲法基本精神 ,理當依正法再審,本院113年度南秩聲字第11號裁定(下 稱原裁定)駁回抗告人再審聲請,實有不當,爰請求駁回撤 銷本案申誡等語。 二、法院受理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除該法有規定者外,準 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定有明文。又 依刑事訴訟法得聲請再審者,以確定判決為限,此觀諸該法 第420、421、422條之規定自明,而此等聲請再審之規定, 於確定裁定並無準用之明文;是當事人得聲請再審者,以確 定判決為限,裁定不得作為聲請再審之對象(最高法院72年 度台抗字第381號裁定意旨參照)。又法院認為聲請再審之 程序違背規定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33條亦定有明 文。 三、經查,抗告人前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臺南市政府 警察局第一分局於民國112年3月25日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1 條第1款規定,處以申誡(南市警一偵字第1120163067號) ,抗告人依同法第55條之規定聲明異議,經本院臺南簡易庭 審認結果,依同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於112年10月31日以 112年度南秩聲字第6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明異議,程序至 此,依同條第3項之規定,因已不得再抗告而確定。嗣抗告 人再對上開確定之112年度南秩聲字第6號裁定聲請再審,惟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92條準用刑事訴訟法之規定結果得聲請 再審者不包含裁定,原審因之將抗告人所提聲請再審予以駁 回,其所持理由已在原裁定中說明稽詳,抗告人以其於原審 相同之理由,並未具體指摘原裁定違反何法律之規定,自非 適法。從而,原審將抗告人之再審聲請裁定駁回,揆諸前開 法條規定及說明,應無違誤,抗告人仍執前詞抗告,於法尚 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57條第3項、第92條、刑事訴訟法第412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普通庭                 審判長法 官 林勳煜                    法 官 王參和                    法 官 施介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曾怡嘉

2025-01-15

TNEM-114-南秩抗-1-20250115-1

南救
臺南簡易庭

訴訟救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救字第3號 聲 請 人 王藝潔 代 理 人 黃懷萱律師 相 對 人 郭皇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法院認定前項 資力時,應斟酌當事人及其共同生活親屬基本生活之需要, 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經財 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 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 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 ,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有規定。觀諸法律扶助法第63條之立 法理由,乃鑑於民事訴訟及行政訴訟之訴訟救助亦以無資力 為前提,而法律扶助之申請人,既符合本法所定無資力之要 件,而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其再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 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允宜無庸再審查,以簡省行政成本,並 強化訴訟救助之功能,爰刪除但書規定,並參考民事訴訟法 第107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定除有顯無理由之情形外,法院 應准予訴訟救助,是倘當事人業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 分會准許法律扶助,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即無庸再為審查,而 應准予訴訟救助。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業 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並獲准在 案,又聲請人就本件訴訟亦非顯無勝訴之望,爰依法聲請裁 定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三、查聲請人訴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未據繳納裁判費,而 聲請人前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 ,經該分會准予法律扶助等情,有聲請人提出之審查表、財 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准予扶助證明書(全部扶助)、財團 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專用委任狀各1份為證,經核屬實。本 件聲請人既已經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台南分會審查符合 無資力之要件而准予法律扶助,堪認聲請人並無資力支付訴 訟費用。又依聲請人訴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所提出起訴 狀上記載之事實及檢附之相關事證,尚難認定其所提出之訴 訟顯無勝訴之望。從而,本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於法並 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法律扶助法第63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5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2025-01-15

TNEV-114-南救-3-20250115-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5號 原 告 楊紫愉 上列原告與被告楊淑雯、楊美秀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8 4,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9,17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上開裁 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2025-01-14

TNDV-114-補-45-20250114-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號 聲 請 人 施淑美 上列聲請人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於繳納費用後,准予交付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164號請求 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3年9月10日準備程序期日、民國113年11 月20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聲請人就上開數位錄音光 碟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用。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前3條所定法庭之 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第90條之3定有明文。 次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 律上利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時,應敘明理由, 由法院為許可與否之裁定;法院受理前項聲請,如認符合聲 請人要件,並在聲請期間內提出,且就所主張或維護法律上 之利益已敘明者,除法令另有排除規定外,應予許可:第1 項聲請經法院裁定許可者,每張光碟應繳納費用新臺幣(下 同)50元;持有第1項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取得之 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使 用,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定有明文。所謂 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依上開條文立法理由揭示,如 核對更正筆錄、他案訴訟所需,或認法院指揮訴訟方式對其 訴訟權益有影響之虞等屬之(最高法院110年度台抗字第426 號裁定要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期明瞭比對筆錄正確性,爰依法庭 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之規定聲請交付本院113年度簡 上字第164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全部庭期之法庭錄音光碟等 語。 三、查聲請人為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164號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之 上訴人,為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該案係分別於民國11 3年9月10日、113年11月20日開庭,本件聲請尚合於上開期 限規定,又聲請人陳明其係為比對筆錄正確性,揆諸上開說 明,核屬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且本件並無依法令得不 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之情形,則聲 請人聲請繳納費用後,交付本院113年度簡上字第164號請求 損害賠償事件於113年9月10日準備程序期日、113年11月20 日言詞辯論期日之法庭錄音光碟,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末按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所取得之錄音、錄影 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法院 組織法第90條之4、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第 3項定有明文。是聲請人取得上開法庭錄音光碟,其使用自 應注意不得違反上開規定,附此敘明。 五、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1項前段、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 保存辦法第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勳煜                   法 官 陳 薇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2025-01-13

TNDV-114-聲-5-20250113-1

南小
臺南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小字第1270號 原 告 鐘羚蓁(原名鐘珮俞) 被 告 吳瑞香 吳盈蓁(原名吳秀玲) 吳克鍵 羅月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 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柒仟陸佰玖拾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由被告連帶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等人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 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 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本件原告主張:原告在網路購買商品,本欲轉帳新臺幣(下 同)7,690元至訴外人即賣家謝采邑之楊梅高榮郵局局號000 000-0、帳號000000-0號帳戶內,惟原告於民國113年4月25 日轉帳時不慎輸入錯誤局號,誤將上開款項轉帳至訴外人吳 萬鐘申設之楊梅埔心里郵局局號000000-0、帳號000000-0號 帳戶(下稱系爭帳戶),吳萬鐘已於75年5月29日死亡,被 告4人為其法定繼承人,未於法定期間內聲明拋棄繼承,系 爭帳戶已依法由被告4人公同共有。被告4人無法律上原因, 受有上開款項之利益,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不當得利提起 本訴等語。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7,690元。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一)原告主張之上揭事實,業據其提出交易結果、繼承系統表 、戶籍謄本各1份為證(見本院113年度南司小調字第1449 號卷第11頁;本院卷第23至31頁),且有楊梅高榮郵局檢 送以局號帳號查詢客戶基本資料、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113年12月24日儲字第1130079132號函檢附客戶歷史交易 清單各1份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64至67頁),而被告4人 經合法通知,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爭執,亦均未提出 任何書狀或證據資料以供本院審酌,依民事訴訟法第280 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視同自認該事實,是 堪信原告主張係為真實。 (二)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 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 人本身者,不在此限;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 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民法第1148條第1項 、第1151條定有明文。次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 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 文。查原告於113年4月25日轉帳時,不小心輸入系爭帳號 ,始將7,690元誤轉入被告4人公同共有之系爭帳戶乙節, 業如前述,是被告4人取得上開款項,核屬無法律上之原 因受有利益,並致原告受有損害;從而,揆諸前揭規定, 原告依不當得利關係,請求被告4人給付7,690元,即屬有 據,應予准許。至原告雖另主張:被告應連帶給付上揭款 項之責乙節,然按連帶債務之成立,以數債務人明示對於 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之責任或有法律明文規定者為限,民 法第272條定有明文(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字第154號裁判 意旨參照),據此,既查無被告就上揭款項應負連帶責任 之法律明文,則原告該部分之請求,自屬無據,應予駁回 。 四、本判決第1項乃依小額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 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之規定,自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第436條之19第1項、第91條第3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2025-01-10

TNEV-113-南小-1270-20250110-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0年度訴字第106號 原 告 陳義昌 陳詩月 廖仁謙 廖英勝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張智鈞律師 被 告 李高峯 李進約 吳進安 吳重佑 李昱臻 李佳恆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蔡逸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2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兩造共有坐落臺南市○○區○○段○○段○○○地號土地,面積二四二六 平方公尺,應分割如下:如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所民國一一二年 三月二十一日法囑土地字第0一0九00號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A 所示編號甲、面積六0六平方公尺部分由原告陳義昌、陳詩月、 廖仁謙、廖英勝取得,並各按應有部分八分之三、八分之三、十 六分之一、十六分之三之比例維持共有,如附圖A所示編號乙、 面積一二一三平方公尺部分由被告吳進安、吳重佑、李進約取得 ,並各按應有部分三分之二、六分之一、六分之一之比例維持共 有,如附圖A所示編號丙、面積六0七平方公尺部分由被告李高峯 、李昱臻、李佳恆取得,並各按應有部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之比例維持共有。 兩造間應為補償及應受補償之金額如附件所示。 訴訟費用由兩造各按如附表所示之原應有部分比例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承受訴訟: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當事人喪 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 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 停止;前開規定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 承受之聲明,而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又聲明承 受訴訟,應提出書狀於受訴法院,由法院送達於他造,民事 訴訟法第168條、第170條、第175條及第176條分別定有明文 。 (二)經查,被告李佳恆係於民國00年0月0日出生,有個人戶籍資 料查詢結果1份存卷可查(見本院限閱卷),依民法第12條 、民法總則施行法第3條之1第1項、第2項規定,其應自112 年1月1日起為成年,而原告於112年1月30日具狀聲明李佳恆 承受訴訟,並經本院送達於他造(見本院卷〈一〉第257至258 頁);原告廖德欽於110年8月10日死亡,其繼承人即廖仁謙 、廖英勝於110年12月3日具狀聲請承受訴訟,經本院送達於 他造(見本院卷〈一〉第125至128頁),揆諸上揭法條規定, 李佳恆就其本人部分承受訴訟,而廖德欽之部分,即由廖仁 謙、廖英勝承受訴訟。 二、另按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 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於訴訟標的對於共同訴 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言詞辯論期日,共同訴訟人中一 人到場時,亦適用前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前段 及第2項定有明文。查被告李高峯、吳重佑經合法通知,無 正當理由而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 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緣坐落臺南市○○區○○段○○段000地號土地(下稱 系爭土地)為兩造所共有,而兩造之應有部分如附表所示; 又系爭土地並無不得分割之特約,系爭土地亦無因法令或其 使用目的而不能分割之情形,故請求裁判分割,應依照如如 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所112年3月21日法囑土地字第010900號 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A所示分割方案(下稱附圖A方案), 由原告陳義昌、陳詩月、廖仁謙、廖英勝共同分得如附圖A 所示編號甲所示土地,並按應有部分3/8、3/8、1/16、1/16 之比例共有;由被告吳進安、吳重佑、李進約共同分得如附 圖A編號乙所示土地,並按應有部分2/3、1/6、1/6之比例共 有;由被告李高峯、李昱臻、李佳恆共同分得如附圖A編號 丙部分之土地,並按應有部分1/2、1/4、1/4之比例共有等 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2項所示。 二、被告方面: (一)被告李高峯表示:系爭土地上有伊與被告李昱臻等人之房屋 ,希望保留伊住的地方以及供奉祖先的地方,以其方式實物 分割;伊不計較分割土地後之補償,但希望所分得之土地有 聯外道路等語,並聲明:如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所112年3月 21日法囑土地字第010800號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B所示分 割方案(下稱附圖B方案)。 (二)被告李進約表示:希望可以依其分割方案實物分割,其共有 如臺南市白河地政事務所110年3月8日法囑土地字第009700 號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甲編號E所示之房屋,希望保留該 房子,我也願意與他人繼續保持共有等語,並聲明:如附圖 C所示分割方案(下稱附圖C方案)。 (三)被告吳進安表示:希望以實物分割,其與被告吳重佑共有如 附圖甲編號E、F、G所示之房屋,並願意繼續與其他人共有 ,同意附圖C方案等語。 (四)被告吳重佑表示:希望以實物分割,其與被告吳進安共有如 附圖甲編號E、F、G所示建物,同意附圖C方案等語 (五)被告李昱臻、李佳恆表示:對於原告或是被告李高峯所提之 分割方案均無意見,也沒有要另外再提出新方案,若最終採 取之分割方案使得被告李高峯必須經由我們所取得之部分土 地對外通行,我們同意讓他通行等語。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各共有人,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得隨時請求分割共有物, 但因物之使用目的不能分割或契約訂有不分割之期限者,不 在此限;共有物之分割,依共有人協議之方法行之,分割之 方法不能協議決定,或於協議決定後因消滅時效完成經共有 人拒絕履行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求,命為分配,民 法第823條第1項、第824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因 此,共有物依其使用目的並非不能分割,而又未有不分割之 期約者,各共有人自得隨時請求分割。經查,系爭土地為兩 造所共有,面積為2,426平方公尺,使用分區為一般農業區 ,使用地類別為甲種建築用地等節,有系爭土地查詢資料1 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二〉第41頁至第43頁)。又兩造就系 爭土地並無不分割之約定,且依系爭土地之使用目的,亦無 不能分割之情形,兩造又無法協議分割。從而,原告依上開 法條之規定,請求以裁判分割系爭土地,洵屬有據。 (二)另按分割之方法不能協議決定者,法院得因任何共有人之請 求,命以原物分配於各共有人;以原物為分配時,因共有人 之利益或其他必要情形,得就共有物之一部分仍維持共有, 民法第824條第2項第1款前段、第4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法院 定共有物分割之方法,固可由法院自由裁量,惟應斟酌各共 有人之意願、利害關係、共有物之性質、分割後之經濟效用 及公共利益等為公平決定(最高法院81年度台上字第16號、 89年度台上字第724號判決意旨參照);若共有人中有不能 按其應有部分受分配,或所受分配之不動產,其價格不相當 時,法院非不得命以金錢補償之(最高法院57年台上字第21 17號判決意旨參照),而所謂金錢補償,應係指依原物之市 場交易價格予以補償而言。經查:  1.關於系爭土地上有門牌號碼臺南市○○區○○里○○00○0000○0000 ○00○0000號等建物(以下分別稱17、17-1、18-1、19、19-1 號建物),而系爭土地之西側有鄉內之既成道路供對外聯繫 ,18-1號建物即如附圖甲編號A、D所示建物(以下分別稱A 、D建物)均為被告李高峯、李昱臻、李佳恆與訴外人李慶 棉、李素珍所共有,17、17-1號建物即如附圖甲編號B、C所 示建物則為不詳之訴外人所有,19號建物即如附圖甲編號E 所示建物(下稱E建物)為被告李進約、吳重佑、吳進安所 共有,19-1號建物即如附圖甲編號G所示建物(下稱G建物) 及如附圖甲編號F所示之建物(下稱F建物)為被告吳重佑及 吳進安所共有,如附圖甲編號H所示建物(下稱H建物)則為 被告吳進安所有等情,為原告及被告李高峯、李進約、李昱 臻、吳進安、吳重佑、李佳恆於本院審理時供稱明確(見本 院卷〈一〉第27頁、第64頁、第150頁),並經本院會同臺南 市白河地政事務所測量人員到場履勘確認,有本院勘驗測量 筆錄1份、現場照片24張及該事務所110年7月13日所測字第1 100064057號函所檢附之附圖甲附卷可證(見本院卷〈一〉第3 5至50頁、第55至57頁),先堪認定上揭事實。  2.經查: (1)細繹附圖甲方案所示內容,可知系爭土地上之建物呈現不規 則四散分布,且多係屬共有,因此若過於考量分割後均能保 留建物乙節,勢必使系爭土地之分割線過於曲折,且分割後 之土地亦將呈現不規則形狀,顯然不利於系爭土地未來之利 用,再慮及上揭建物均僅為木竹磚造、磚木造、鐵皮造之建 物乙節,有現場照片1份附卷可考(見本院卷一第39至50頁 ),故該等建物在分割後而有拆除必要時,對於社會經濟之 損害亦屬較小,是考量系爭土地分割方案時,上揭建物之保 存自非屬酌定系爭土地分割方式之唯一或最重要之事項。據 之,觀以附圖C方案,可知該方案為保全F建物致使分割線過 於彎曲,進而使系爭土地中間部分在分割後,各筆土地呈現 不規則形狀,顯不利於土地未來之使用,故附圖C方案並非 適宜。 (2)再比較附圖A、B方案,被告李高峯、李昱臻、李佳恆所取得 之部分相同,再考量E建物為被告李進約、吳重佑、吳進安 所共有,G、F建物均為被告吳重佑及吳進安所共有乙節,附 圖A方案將其編號乙部分土地歸由被告李進約、吳重佑、吳 進安所共有,與附圖B方案相較,顯然較能儘可能使E、F、G 建物與其坐落土地所有權歸於相同之人所有,藉以最大程度 地保留E、F、G建物,使之未來免遭拆除之結果,再衡酌附 圖B方案編號甲、丁之部分呈現東西向之細長狀,其中編號 丙所示部分雖為正方形,卻也因此導致其中編號乙所示部分 變為凹六邊形,顯然亦不利於土地未來之利用,且酌以被告 李進約、吳進安均表示:願意與其他人共有等語(見本院卷 〈一〉第150、151頁),另被告李昱臻、李佳恆亦另表示對附 圖A、B方案均無意見乙節(見本院卷〈二〉第48頁),綜上各 情,堪認附圖A方案最符合系爭土地分割之經濟效用及共有 人全體之利益,屬適當、公允之分割方法,得予採用。  3.又系爭土地依附圖A方案分割後,有部分共有人所分得土地 價值之比例與其應有部分之比例未盡一致,揆諸前揭規定及 說明,各共有人間自有互為補償之必要。經本院囑託長信不 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就「各共有人於系爭土地分割後應為 及應受補償之金額」實施鑑定,各共有人應受及應提供補償 金額如附件所示,有長信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112年11 月9日長信0000000號函檢附不動產估價報告書1份在卷可憑 (見該份估價報告書第2、3頁)。而本院審酌該事務所就系 爭土地進行產權、一般因素、區域因素、個別因素、不動產 市場現況、系爭土地最有效使用等分析後,經該事務所估價 師之專業意見,採用比較法及土地開發分析法進行評估並作 為分割找補金額計算之依據,其鑑定內容及技術具有一定之 專業性,應屬公正客觀,堪可憑採。是以,各共有人所取得 之土地既有上揭分配不均之情事,依上揭規定及說明,兩造 間自應為補償及應受補償如附件所示金額,爰判決如主文第 2項所示。 四、末按因共有物分割、經界或其他性質上類似之事件涉訟,由 敗訴當事人負擔訴訟費用顯失公平者,法院得酌量情形,命 勝訴之當事人負擔其一部,民事訴訟法第80條之1定有明文 。本件係因分割共有物而涉訟,且分割共有物之訴,乃形式 形成訴訟,法院不受當事人聲明分割方法之拘束,故實質上 並無所謂何造勝訴、敗訴之問題,亦不因何造起訴而有不同 ,故認本件訴訟費用應由兩造各按其等原應有部分即附表所 示比例負擔較為適當,爰判決如主文第3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80條之1,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王參和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3  日                書記官 沈佩霖 附件: 本表格單位: 新臺幣(元) 應受補之共有人 合計 李高峯 李昱臻 李佳恆 應找付之共有人 陳義昌 23,194 11,596 11,596 46,386 陳詩月 23,194 11,596 11,596 46,386 廖仁謙 3,863 1,934 1,934 7,731 廖英勝 11,596 5,798 5,798 23,192 吳進安 36,339 18,169 18,169 72,677 吳重佑 9,085 4,542 4,542 18,169 李進約 9,085 4,542 4,542 18,169 合計 116,356 58,177 58,177 232,710 附表:應有部分比例 編號 共有人 應有部分 1. 李高峯 1/8 2. 李進約 1/12 3. 李昱臻 1/16 4. 李佳恆 1/16 5. 吳進安 1/3 6. 吳重佑 1/12 7. 陳義昌 3/32 8. 陳詩月 3/32 9. 廖英勝 3/64 10. 廖仁謙 1/64

2025-01-10

TNDV-110-訴-106-202501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