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送達處所不明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家繼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繼訴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洪崇勝 訴訟代理人 吳挺絹律師 相 對 人 洪秀英 (現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即追加原告 被 告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市榮民服務處(即 陳其槱之遺產管理人) 法定代理人 黃信仁 訴訟代理人 陶登基 訴訟代理人 葉子瑋律師 上列聲請人與被告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市榮民服務處 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等事件,聲請人聲請追加相對人為原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追加相對人洪秀英為原告。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對於數人必須合一確定而應共同起訴,如其中一 人或數人拒絕同為原告而無正當理由者,法院得依原告聲請 ,以裁定命該未起訴之人於一定期間內追加為原告。逾期未 追加者,視為已一同起訴;第一項未共同起訴之人所在不明 ,經原告聲請命為追加,法院認其聲請為正當者,得以裁定 將該未起訴之人列為原告,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第1項、第 3項分別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規定,於 家事事件亦有準用。次按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 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為民法第1151條所明定 。又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除公同關係所由規定之法律或契 約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同法第831條 準用第828條第3項亦定有明文。故繼承人因繼承而取得之遺 產,於受侵害時,其所生之損害賠償或不當得利債權,乃公 同共有債權。如由公同共有人即繼承人中之一人或數人就此 項債權為訴訟上之請求時,自須得其他繼承人全體之同意, 始能謂當事人適格無欠缺(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747 號判決意旨參照)。 二、聲請人主張:被繼承人洪蘭蒸之繼承人為聲請人、陳其槱、 洪秀英,陳其槱竟以其為洪蘭蒸之唯一繼承人,向臺灣銀行 、郵局提領洪蘭蒸之存款,現陳其槱已死亡,經臺灣士林地 方法院選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市榮民服務處為 陳其槱之遺產管理人,故以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北 市榮民服務處為(即陳其槱之遺產管理人)為被告,依民法第 1146條、第184條、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陳其槱提領之 金額,但本件應列陳其槱以外之其他繼承人為原告,當事人 適格始無欠缺,而洪秀英現所在處所不明,爰依家事事件法 第51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56條之1第3項規定,聲請裁定追加 相對人為原告等語。 三、經查,本件被繼承人洪蘭蒸死亡時,其繼承人為聲請人、陳 其槱、洪秀英,此有本院調取之洪蘭蒸二親等戶籍資料、新 北市新店戶政事務所民國113年10月7日新北店戶字第113586 9842號檢附之戶籍資料在卷可稽。而原告依民法第1146條、 第184條、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陳其槱提領之存款,其 中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不當得利返還請求,乃行使公同共有 債權之行使,其訴訟標的對於全體繼承人有合一確定之必要 ,應由陳其槱以外之全體繼承人一同起訴,其當事人適格始 無欠缺。而相對人現所在處所不明,此有前揭戶籍資料可憑 ,依前開規定及說明,聲請人聲請命相對人追加為原告,於 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陳苑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劉文松

2025-03-10

TPDV-113-家繼訴-114-20250310-1

司簡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公示送達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簡聲字第6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法定代理人 蔡詩萍 代 理 人 葉又銘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黃冰為意思表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訟 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法第 97條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法第149 條第1 項第1 款所謂「 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係指已用相當之方法探查,仍不知 其應為送達之處所者而言。是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 ,僅因當事人「拒收」、「逾期招領」或「人在國外」等原 因未受送達,而非應為送達處所不明者,即與公示送達之法 定要件不合,又其「不明」之事實,應由聲請公示送達之人 負舉證之責任,而由法院依具體事實判斷之,最高法院87年 台抗字第582 號裁定、82年台上字第272 號判例意旨可資參 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欲向相對人為給付土地租金之通 知,惟因相對人已於民國106年10月2日出境,並經郵務機構 以相對人招領逾期為由退回致未能送達,為此聲請裁定准為 公示送達等語。 三、經本院函請內政部移民署查詢相對人之入出境資料,依查詢 結果,相對人最近一次出境日期為106年10月2日,且迄未再 入境,其於該署入出境資料查詢名冊所留存之聯絡地址為廣 東省湛江市○○0巷00號,此有該署114年2月10日移署資字第1 140014958號函附卷可稽。揆諸前揭說明,相對人既已遷出 國外,聲請人應先對相對人之國外地址為送達,待無法送達 後,始可聲請公示送達。是相對人黃冰之居所並非不明,尚 無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情事,從而,本件聲請公示送達,核 與首揭規定之要件不符,自不能准許,應予駁回。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簡易庭司法事務官 李思賢

2025-03-10

PCDV-114-司簡聲-6-20250310-2

新簡
新市簡易庭

代位分割遺產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新市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新簡字第141號   原 告 曾宜芳 被 告 曾重輝 曾重添 曾智美 陳素貞 曾仲煒 住○○市○區○○街000號9樓之2 曾倩玲 住○○市○○區○○路00○00號 曾瓊慧 生前設籍臺南市○○區○○路0段000號 曾啓銘 曾茂源 曾盈靜 曾森茂 王昭清 吳王瓊雲 王賢淑 林曾美惠 曾哲男 曾怡苹 曾苾芮 曾月娥 曾俊仁 曾俊源 住○○市○○區○○路000號 曾富美 最後設籍彰化縣○○鎮○○路000號 王曾錦雲 邱明全 邱重文 邱意婷 曾惠英 曾勝彥 曾勝輝 曾素鋗 曾素貞 曾敬棠 曾雅琪 石東祐 石凱中 生前 石朝升 最後 石宗平 曾碧雲 曾碧惠 住○○市○○區○○路0段000巷0號 吳黃蘭英 住○○市○區○○路0段00號0樓之0 許榮福 許榮發 許秋菊 許秋月 許桂蜜 許桂芬 林耕賢 林耕國 林惠珍 林佳蓉 林怜吟 廖月瑛 住○○市○區○○街00巷00號 廖穗華 住○○市○○區○○路0段0號0樓之0 廖俊達 廖俊雄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代位分割遺產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人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有權利能力者,有 當事人能力;原告或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原告之訴,分別為民法第6條、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1項及 同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所明定。基此,原告起訴時,如以 已經死亡之自然人為被告,因無從命補正,法院應逕以裁定 駁回原告之訴,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1279號裁定意旨 可資參照。 二、本件原告為代位債務人曾哲榮請求分割遺產,以曾重輝等55 人為被告,並經本院通知補正被告等之戶籍謄本到院。茲經 審閱被告等之戶籍資料,曾瓊慧及石凱中二人,已分別於起 訴前之民國111年5月12日及111年1月26日死亡,是原告起訴 時,顯以已死亡而無當事人能力之自然人為被告,起訴有違 法定程式,且無從命補正,揆諸前揭法條規定及說明,應逕 以裁定駁回其訴。 三、另原告補正之戶籍資料,其中曾富美、石朝升二人均已遷出 國外多年,於臺灣地區已無住所,應對二人之海外住所囑託 外交機關送達,程序始為適法。及本院前送達補費裁定予兩 造,石東佑之戶籍地已拆遷,而有無法送達之情狀。上開三 人之送達處所不明,雖得命補正,但因本件分割遺產事件, 為固有必要共同訴訟,本件已依上開事由,裁定駁回原告之 訴,故無再命補正必要,併此說明。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及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新市簡易庭                      法 官 許蕙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柯于婷

2025-03-10

SSEV-114-新簡-141-20250310-1

司簡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公示送達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簡聲字第3號 聲 請 人 劉庭瑋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廖語喬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 訟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應為 送達之處所不明者,受訴法院得依聲請准為公示送達,民法 第97條、民事訴訟法第149條第1項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次 按民事訴訟法第149條第1項所謂「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者」 ,係指已用相當之方法探查,仍不知其應為送達之處所者而 言。是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僅因當事人「拒收」 、「逾期招領」或「人在國外」等原因致未受送達,而非應 為送達處所不明者,即與公示送達之法定要件不合(最高法 院87年度台抗字第582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又「應為送 達之處所不明」之事實,應由聲請公示送達之人負舉證之責 任,而由法院依具體事實判斷之(最高法院82年台上字第27 2號民事判決意旨參照)。另非訟事件之聲請,不合程式或 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 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1亦有明 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劉庭瑋按相對人廖語喬前曾設籍之彰 化縣○○鄉○○村○○路0段000號寄發如附件之通知信函,惟遭郵 務機關以「遷移不明」為由退回,為此聲請鈞院裁定准為公 示送達等語,並提出存證信函、郵局退件信封等件影本為證 。   三、經查,本件聲請狀所列相對人送達處所彰化縣○○鄉○○村○○路 0段000號,是否即為其戶籍址,事涉相對人之居所是否已確 實不明,而有調查之必要。次查,依聲請狀所列身分證字號 「Z000000000」,經本院依戶役政電子閘門系統查詢結果顯 示,係第三人資料而顯非相對人廖語喬之戶籍資料,是本院 於民國114年2月13日通知聲請人於7日內補正相對人之戶籍 謄本,其經合法送達後,迄今仍未補正,依聲請狀所附資料 ,尚難確認相對人之人別資料,亦難認聲請人已用相當之方 法探查,仍不知其應為送達之處所,核本件聲請與首開要件 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78 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司法事務官 張淳惠

2025-03-10

CHDV-114-司簡聲-3-20250310-1

桃司簡聲
桃園簡易庭

公示送達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桃司簡聲字第193號 聲 請 人 均馨精神護理之家 法定代理人 陳姵安 相 對 人 鍾舉任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聲請人對相對人如附件所示之意思表示通知為公示送達。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居所者,得依民事訴   訟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知,民   法第97條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日前以如附件所示之存證信函分別通 知相對人位於桃園市○○區○○○街00號2樓及56號住所,惟均遭 郵政機關以招領逾期為由退回,為此聲請裁定准為公示送達 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目前戶籍所在地確實為桃園區金門四街56,有相 對人之戶籍謄本在卷可憑。聲請人寄送相對人前開住所及居 所之存證信函,經郵局均以「招領逾期」為由退回,有聲請 人提出之退件信封影本在卷可稽;又經本院依職權函請桃園 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派員至相對人前開住所址訪查,相對 人確實未居住於上開地址,亦有該分局民國114年3月4日桃 警分刑字第1140014021號函附卷可稽,堪認相對人確係應受 送達處所不明,且聲請人非因其過失而不知相對人之應受送 達處所,其聲請核與首揭法條相符,應予准許。 四、爰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第24條第1 項,民事訴訟   法第78條、第95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   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桃園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3-10

TYEV-113-桃司簡聲-193-20250310-1

桃司簡聲
桃園簡易庭

公示送達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桃司簡聲字第18號 聲 請 人 均和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祐宗 代 理 人 陳怡穎 相 對 人 李柏霖即李文欽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公示送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聲請人對相對人如附件所示意思表示之通知為公示送達。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500元由相對人負擔。並於本裁定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之姓名、居所者,得 依民事訴訟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 知;又對於當事人之送達,有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者,受訴 法院得依聲請,准為公示送達。民法第97條、民事訴訟法第 149條第1 項第1 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原債權人中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將 對相對人之債權讓與馬來西亞商富析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嗣該公司將債權讓與經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聲請人復於民國108年7月16日受讓全部債權及從屬權利。惟 相對人戶籍現登記於桃園○○○○○○○○○,經聲請人寄送相對人 執行名義上所載地址及戶籍謄本記事欄原住地址,均遭查無 此人為由退回,致無法送達債權讓與通知,為此聲請裁定准 為公示送達等語。 三、經查,相對人目前仍設籍於八德區戶政事務所,又聲請人寄 送相對人於本院債權憑證上所載地址,亦遭查無此人為由退 回,此有本院職權調閱之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及聲請人提 出之退件信封在卷可稽。次查,本院職權函請桃園市政府警 察局八德分局派員至相對人前揭地址訪查,相對人確實未居 住該址,此亦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民國114年3月4 日德警分刑字第1140006490號函在卷可證。堪認相對人確係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且聲請人非因其過失而不知相對人之應 受送達處所,其聲請核與首揭法條相符,應予准許。 四、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2 項、第24條第1 項,民事訴訟法第 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五、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桃園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3-07

TYEV-114-桃司簡聲-18-2025030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945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被 告 康○峰即被繼承人康○鳳之繼承人 法定代理人 康○(應送達處所不明)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5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於繼承被繼承人康○鳳之遺產範圍內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肆拾 捌萬肆仟肆佰參拾參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於繼承被繼承人康○鳳之遺產範圍內負擔。 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壹拾陸萬壹仟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 被告如以新臺幣肆拾捌萬肆仟肆佰參拾參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行政機關及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前項第3 款或其他法律特別規定之情形外,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前項 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 條第2 項定有明文。是司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開之文書,除 法律別有規定外,亦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少年之身分資訊。本 件被告(民國97年生,真實姓名詳卷)為未滿18歲之少年, 依前揭規定,本判決不得揭露其身分識別相關資訊,又訴外 人即被繼承人康○鳳(真實姓名詳卷)及被告法定代理人康○ (真實姓名詳卷)分別為被告之母親、父親,若揭露其姓名 將因此可得推知被告之身分,故其姓名亦均不予揭露。 二、次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 律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為民事 訴訟法第24條明文。本件被告住所地雖非屬本院管轄,然原 告與訴外人即被繼承人康○鳳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 ,有卷附信用貸款約定書第10條可憑(見本院卷第25頁、第 45頁),本院自有管轄權。 三、關於訴訟之法定代理及為訴訟所必要之允許,依民法及其他 法令之規定,民事訴訟法第47條定有明文。按滿18歲為成年 ;父母為其未成年子女之法定代理人;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權 利義務,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由父母共同行使或負擔之。父 母之一方不能行使權利時,由他方行使之。父母不能共同負 擔義務時,由有能力者負擔之,民法第12條、第1086條第1 項、第108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之母康○鳳已於11 2年8月間死亡,其父為康○,有屏東○○○○○○○○○113年12月11 日屏市戶字第1130503797號函暨所附戶籍資料等在卷為憑( 見本院卷第73頁至第85頁),依前揭規定,應由康○為其法 定代理人。 四、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 第1 項第3 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起訴主張附表編號1借 款之利息起算日為112年3月5日,嗣變更為112年3月6日,核 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上開規定,應予准許。   五、被告及其法定代理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 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合先敘明。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繼承人康○鳳分別於民國110年12月29日、111 年8月4日,向原告借貸新臺幣(下同)20萬元、37萬元,借 款期間分別至113年12月29日、118年8月4日,利息均採機動 利率計付,於康○鳳未依約按期還本付息時,債務視為全部 到期。詎康○鳳自112年3月起未依約還本付息,尚積欠原告 如附表所示之請求金額及利息。嗣康○鳳於112年8月4日死亡 ,被告為其繼承人,依法應於繼承康○鳳之遺產範圍內,就 康○鳳之債務負清償責任。爰依消費借貸及繼承之法律關係 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另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及其法定代理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提出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 信用貸款約定書、康○鳳於借款時檢附之相關證明文件、放 款證明、繳款歷史交易查詢、康○鳳繼承系統表、家事事件 公告查詢結果為證(見本院卷第19頁至第63頁),並有上開 屏東○○○○○○○○○函文暨檢附之戶籍資料等在卷可佐(見本院 卷第73頁至第85頁)。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 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本院調查結 果,原告之主張堪信屬實。從而,原告本於消費借貸契約及 繼承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 項所示之金額,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茲酌定擔 保金額,予以准許。並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 職權宣告被告得預供擔保而免為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九庭 法 官 張淑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翁嘉偉 附表(元:新臺幣/日期:民國) 編號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年 利 率 利  息 ⒈ 13萬2602元 15.47% 自112年3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左列利率計付 ⒉ 35萬1831元 15.47% 自112年3月1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左列利率計付

2025-03-07

TPDV-113-訴-6945-20250307-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中小字第99號 原 告 林勝鴻 被 告 施辰翰 謝宗圜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 事件(112年度中簡附民字第210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 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55,074元,及被告施辰翰自民國113 年12月12日起,被告謝宗圜自民國112年11月6日起,均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 實 及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本件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 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2月9日22時30分許,在臺中市 ○○區○○○道0段000號銀櫃KTV206號包廂內,因網路聚會飲用 酒類後與原告發生口角,被告施辰翰(以下逕稱施辰翰)先 以腳踹踢原告之左下腹後,再接續徒手毆打原告之頭部數拳 ,並以冰桶砸其臉部,另被告謝宗圜(以下逕稱謝宗圜)亦 徒手毆打原告之臉部,致原告受有口腔撕裂傷、左臉頰擦挫 傷、前額、胸壁、左手掌及右大拇指挫傷等傷害。為此,爰 請求被告連帶賠償原告因本件傷害支出之醫療費用、醫療用 品費及慰撫金等語。並聲明:(一)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 幣(下同)58,274元,及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二)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 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經查,原告主張被告於上開時地共同毆打原告,造成原告受 有口腔撕裂傷、左臉頰擦挫傷、前額、胸壁、左手掌及右大 拇指挫傷等傷害,業據提出照片為證(見附民卷第11、13頁 ),復有本院112年度中簡字第2362號刑事判決在卷可稽( 見本院卷第13至16頁),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該案刑事卷宗 核閱無訛,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 提出準備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以為爭執,依本院調查證 據結果,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是被告顯係共同故意以不 法手段侵害原告之身體、健康權,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被告 連帶賠償所受損害,核屬有據。 (二)次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或健康者,對於被害人因此喪失或 減少勞動能力,或增加生活上之需要時,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93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主張因上開傷害至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就診,支出醫療費用750元、260元,至 國術館治療並包紮傷口支出3,500元,購買醫療用品支出564 元,業據提出收據為證(見附民卷第5至7頁),依上開規定 ,原告即得請求被告連帶賠償此部分共5,074元(計算式:7 50元+260元+3,500元+564元=5,074元)之損害。至於原告請 求被告賠償有關其至身心科就診之費用200元,因原告未能 證明其至身心科就診與本件傷害之關聯性,其請求被告賠償 此部分之費用尚嫌無據。 (三)再按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 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95條 第1項亦有明文。又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 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 算不同,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 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51年度台上字第223號判 決意旨參照)。亦即非財產上損害賠償,應以實際加害之情 形、加害之程度、被害人所受精神上痛苦之程度、賠償權利 人之身分、地位、經濟能力綜合判斷之。是本院參酌原告自 陳之學經歷、收入狀況及經濟條件,並依職權調閱兩造稅務 電子閘門資料查詢表(為維護兩造之隱私、個資,爰不就其 詳予敘述,見本院卷第39頁、當事人財產清冊卷),併審酌 原告受有口腔撕裂傷、左臉頰擦挫傷、前額、胸壁、左手掌 及右大拇指挫傷等傷害,其精神及身體上確受有相當之痛苦 ,並斟酌被告之可歸責事由、程度等一切情狀,認原告請求 精神慰撫金之數額以5萬元為適當。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2項分 別定有明文。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 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息較高者,仍 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 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33條第1項、第203 條亦有明文。原告對被告請求之損害賠償債權,核屬無確定 期限之給付,既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且起訴狀繕 本已於112年10月26日寄存送達謝宗圜(見附民卷第21頁) ,經10日即於112年11月5日發生效力;而施辰翰因送達處所 不明,經本院依法為公示送達,於113年11月11日公告於彰 化縣花壇鄉公所牌示處(見附民卷第47頁),經30日即於11 3年12月11日發生效力,被告迄未給付,自應負遲延責任。 是原告請求謝宗圜自112年11月6日起,施辰翰自113年12月1 2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縱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連帶給付 原告55,074元(計算式:5,074元+5萬元=55,074元),及謝 宗圜自112年11月6日起,施辰翰自113年12月12日起,均至 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部分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適用小額訴訟程序而為被告敗訴之判 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原告聲請供擔保准予假執行,僅係促使法院注意。至原告 敗訴部分,其假執行聲請失所依據,併予駁回。 六、本件原告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依法毋庸繳納裁判費, 且移送至民事庭後,亦未增生任何訴訟費用,爰不為訴訟費 用負擔之諭知,併予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 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楊雅婷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游欣偉

2025-03-07

TCEV-114-中小-99-20250307-1

壢司簡聲
中壢簡易庭

公示送達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壢司簡聲字第1號 聲 請 人 邱佳棋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東方匯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為公示送 達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表意人非因自己之過失,不知相對人之姓名、居所者,得 依民事訴訟法公示送達之規定,以公示送達為意思表示之通 知,民法第97條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 者,受訴法院得依聲請准為公示送達,民事訴訟法第149 條 第1 項第1 款定有明文。而所謂「應為送達之處所不明者」 ,係指已用相當之方法探查,仍不知其應為送達之處所者而 言。其「不明」之事實,應由聲請公示送達之人負舉證之責 任,而由法院依具體事實判斷之,有最高法院82台上27   2 號判例意旨可參。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公司登記址設於「桃園市○○區○○街0 號」,惟經郵局以招領逾期為由退回,聲請人為求維護權益 ,為此爰依法聲請裁定准為公示送達等語,並提出相對人之 存證信函及退回郵件信封等件影本為證。 三、經查,聲請人上開主張,固據其提出存證信函、蓋有「招領 逾期」之退回信封等件影本為證,惟經本院依職權函請桃園 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派員協助查訪相對人法定代理人曾有 麟有無居住於該公司登記地,經該局派員訪查並製作職務報 告載明「居住於○○街0號之鄰居告知表示曾有麟有居住於該 址,但其返家時間不固定,且不經常居住於該址」,足認相 對人法定代理人確實居住於相對人公司登記地並未搬遷,此 有該局回函附卷可參,難認相對人有應受送達處所不明而無 法送達之情形。從而,本件聲請於法尚有未合,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中壢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3-07

CLEV-114-壢司簡聲-1-20250307-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07號 原 告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訴訟代理人 郭泰寧 被 告 鑫信企業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周二郎 籍設新北市○○區○○路0段0號0樓新 莊戶政事務所 (應受送達處所不明) 被 告 鄭婉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足裁判費,按 民國112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自112年12月1日施行之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 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是其起訴前之孳息、損 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等均應併算其價額。本件原告於114年2月 14日提起本件訴訟,故起訴前(計算至起訴前一日即114年2月13 日)之利息、違約金請求均應併算其價額。基此,本件訴訟標的 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44萬6,822元(計算式如附件),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7萬6,965元,扣除原告前已繳納裁判費6萬3,964元後 ,尚應補繳1萬3,001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瑞東 法 官 莊佩頴 法 官 謝依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邱雅珍

2025-03-07

PCDV-114-重訴-107-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