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陳佳妤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2332號 原 告 郭藹芙 被 告 陳明飛 商家豪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186號),經原告 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 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將本件 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2025-01-24

PCDM-113-附民-2332-20250124-1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3年度附民字第2648號 原 告 賴衍詅 被 告 胡立翔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113年度金訴字第2043號刑事案件 ),經原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原告訴之聲明及事實理由如所提刑事附帶民事訴 訟起訴狀所載(如附件)。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但在第一審辯論終結後提起上訴前,不得提起。次 按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或無理由者,應以判決駁回之。 刑事訴訟法第488條、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被告所犯詐欺等案件,業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 月26日辯論終結,此有上開刑事案件簡式審判筆錄在卷可稽 ,而原告係於上開刑事訴訟辯論終結後之113年12月16日始 具狀提起本件附帶民事訴訟,此有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 其上蓋印之本院收狀戳章存卷可考。是以,原告既於上開刑 事訴訟第一審辯論終結後之113年12月16日,始向本院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揆諸前開法律規定,其訴自非合法,假執行 之聲請亦失所依附,均應以判決駁回之。 三、又本件係因起訴程序不合法而駁回,不影響原告另循民事訴 訟途徑提起訴訟之權利,其仍得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或上開 刑事案件如經檢察官或被告提起上訴,原告亦得於檢察官或 被告上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前再行依法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附此敘明。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以上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書記官 張如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2025-01-23

PCDM-113-附民-2648-20250123-1

原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原易字第15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游大衛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張哲誠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4816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游大衛犯毀損他人物品罪,處拘役肆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 實 游大衛因認有薪資糾紛,竟基於毀損他人物品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1月26日5時許,在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2段115巷2弄口前,持 車窗擊破器敲擊羅聖傑所有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之前擋 玻璃及車窗,致該車之前擋玻璃與左前門、左後門、左後三角窗 之玻璃均破裂而不堪使用,再持紅色油漆往車內潑灑,導致上揭 車輛內裝座椅皮革、腳踏墊均沾染紅色油漆而無法正常乘坐使用 ,足以生損害於羅聖傑。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法院認為應科拘役、罰金或應諭知免刑或無罪之案件,被 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306條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游大衛經合法 傳喚,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13日審理程序無正當理由不到庭 ,此有本院送達證書、刑事報到明細各1份(本院卷第49、5 7頁)在卷可查,而本院斟酌全案情節,認本案係應科拘役 之案件,揆諸前揭規定,爰不待被告到庭陳述,逕行一造辯 論判決,合先敘明。 二、本判決以下所引用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陳述,其性質屬 傳聞證據者,檢察官、被告及其辯護人均未於言詞辯論終結 前聲明異議,本院審酌該等陳述做成之情形,核無違法或不 當情事,且與本案待證事實具有關聯性,依刑事訴訟法第15 9條之5規定,自均具有證據能力。 貳、實體部分: 一、上開事實,業據被告游大衛於警詢、偵訊時坦承不諱(偵卷 第6至7、24頁),核與證人即告訴人羅聖傑於警詢、偵訊時 證述之情節大致相符(偵卷第9至11、23頁),並有現場及 車損照片、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與擷圖、正佳汽車股份 有限公司-服務廠完工交車單及車輛詳細資料報表在卷可稽 (偵卷第12至17頁),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本案事 證明確,被告上開犯行堪可認定,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他人物品罪。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僅因認與告訴人間有 薪資糾紛,未思以理性、和平方式解決,率以事實欄所示 方式毀損告訴人車輛、造成告訴人受有損害,顯然缺乏對 他人財產法益之尊重,所為甚不足取,惟念被告犯後尚知 坦承犯行,已見悔意,兼衡被告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 、告訴人所受財損程度,及被告之智識程度與家庭經濟生 活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 三、沒收部分:   經查,被告持供本件毀損犯行所用之車窗擊破器,卷內並無 證據足認為被告所有,復非屬違禁物,爰不予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第306條,判決 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吳秉林提起公訴,檢察官邱蓓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應附繕本) 。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54條 毀棄、損壞前二條以外之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 公眾或他人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萬5千元以下罰金 。

2025-01-22

PCDM-113-原易-159-2025012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2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呂咨瑩 選任辯護人 廖孺介律師 王聖傑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偵字第31665號、第3988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呂咨瑩販賣第三級毒品,處有期徒刑壹年參月。未扣案犯罪所得 新臺幣壹仟陸佰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 時,追徵其價額。   事 實 一、呂咨瑩明知愷他命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3款所 列管之第三級毒品,依法不得販賣,竟意圖營利,基於販賣 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之犯意,使用通訊軟體FaceTime作為聯絡 工具,並於民國112年7月11日16時37分許,在新北市○○區○○ 路0段00號,以新臺幣(下同)1,600元之價格,販賣第三級 毒品愷他命1公克予林晏陞。嗣因呂咨瑩於同年月17日為警 查獲其另涉販賣第三級毒品未遂案件(業經本院以113年度 訴字第262號判刑確定,下稱另案),而查扣其持以聯繫販 毒之工作手機1支,始循線查知上情。 二、案經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報告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偵查起訴。   理 由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一)上揭事實,業據被告呂咨瑩於警詢、偵訊、本院準備程序 及審理時坦承不諱(偵字第39884號卷第16至20、70至76 頁,本院卷第72、123頁),核與證人林晏陞於警詢、偵 訊時證述之情節大致相符(偵字第39884號卷第25至29頁 ,他字卷第99至103頁),並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 局偵辦販賣毒品案偵查報告、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被告工 作手機內之視訊畫面與地址搜尋結果擷圖、監視器影像畫 面擷圖與翻拍照片、社區代付包裹寄放現金登記表、保全 安全勤務日記表與住戶資料翻拍照片在卷可稽(他字卷第 5至7、69頁,偵字第39884號卷第53至56頁),足認被告 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 (二)按所謂販賣毒品行為,須行為人主觀上有營利意圖,且客 觀上有販入或賣出毒品行為,即足構成,至於實際上是否 已經獲利,則非所問;必也始終無營利之意思,而以原價 或低於原價有償讓與他人,方難謂為販賣行為,而僅得以 轉讓罪論處(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651號判決意旨參 照)。又販賣第三級毒品愷他命係屬違法行為,非可公然 為之,亦無公定價格,且容易分裝並增減份量,而每次買 賣之價量,可能隨時依雙方關係深淺、資力、需求量及對 行情認知、來源是否充裕、查緝是否嚴謹、購買者被查獲 時供述購買對象之可能風險之評估等情形,而異其標準, 非可一概而論,其販賣之利得,除被告坦承犯行或價量俱 臻明確外,委難察得實情,惟販賣之人從價差或量差中牟 利之方式雖異,其意圖營利之販賣行為則同一,加以我國 對毒品販賣查緝甚嚴,販賣毒品之刑度極重,苟若無利可 圖,應無甘冒被查緝法辦之危險而平白為無償轉讓毒品或 祇為原價量出售之可能,本案購毒者亦係以約定價購之方 式取得毒品,並非無償取得,被告並自陳其本案獲利為10 0元等語(偵字第39884號卷第71頁),足認被告確有藉本 件販售第三級毒品獲得一定利益之情,故其主觀上應有販 賣毒品之營利意圖無訛。 (三)綜上所述,本案事證明確,被告所為上開犯行,堪以認定 ,應依法論科。 二、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3項之販賣第 三級毒品罪。被告意圖販賣而持有第三級毒品之低度行為 ,為其販賣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二)被告於偵查及本院審理時均坦認本案販賣第三級毒品犯行 ,爰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 (三)再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犯第4條至第 8條、第10條或第11條之罪,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其 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刑」。所謂「供出毒品來 源,因而查獲」,係指被告翔實供出毒品來源之具體事證 ,因而使有偵查(或調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知悉而對之 發動偵查(或調查),並因而查獲者而言。而其中所言「 查獲」,除指查獲該其他正犯或共犯外,並兼及被告所指 其毒品來源其事(最高法院102年度台上字第4869號判決 意旨參照)。經查,被告於警詢時供稱本案販賣毒品來源 為暱稱「小胖」之人,警方因而查獲饒紳泓涉有於112年7 月11日提供毒品愷他命予被告之犯嫌,並移送臺灣新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中,此有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三重分局 113年11月26日新北警重刑字第1133756210號函所附刑事 案件報告書附卷可考(本院卷第89至95頁),足認被告就 本次販賣第三級毒品犯行已供出毒品來源,並因而查獲, 符合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規定要件,再斟酌被 告犯罪情節、所生危害及其指述之來源所能防止杜絕毒品 氾濫之程度等情狀,本院認尚不足以免除其刑,故就被告 所為上開犯行減輕其刑,並依刑法第70條、第71條第2項 規定遞減其刑,且先依較少之數減輕之。 (四)至被告之辯護人雖請求依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云云。 然按刑法第59條所規定之酌量減輕其刑,係裁判上之減輕 ,必以犯罪之情狀顯可憫恕,認為科以最低度刑仍嫌過重 者,始有其適用。如別有法定減輕之事由者,應優先適用 法定減輕事由減輕其刑後,猶嫌過重時,方得為之(最高 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6342號判決意旨參照)。其所謂「犯 罪之情狀」,與同法第57條規定科刑時應審酌之一切情狀 ,並非有截然不同之領域,於裁判上酌減其刑時,應就犯 罪一切情狀(包括第57條所列舉之10款事項),予以全盤 考量,審酌其犯罪有無可憫恕之事由(即有無特殊之原因 與環境,在客觀上足以引起一般同情,以及宣告法定低度 刑,是否猶嫌過重等等),以為判斷(最高法院95年度台 上字第6157號、88年度台上字第1862號判決意旨參照)。 經查,被告本案所為販賣第三級毒品犯行,經依偵審自白 及供出上游規定遞減其刑後,係得處有期徒刑1年2月以上 之刑度,與被告犯行尚屬相當,實難認其有何科以最低法 定刑度仍有情輕法重、顯可憫恕之情形,是本院認為被告 所犯本案犯行,尚無從依刑法第59條規定酌減其刑,附此 敘明。 (五)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正值青年,不思以正 當途徑合法掙取金錢,明知毒品之施用具有生理成癮性及 心理依賴性,不僅殘害施用者自身健康,導致精神障礙、 性格異常,甚至造成生命危險,且因施用毒品而散盡家財 、連累家人,或為購買毒品鋌而走險者,更不可勝計,僅 為謀個人私利即為本案販賣第三級毒品犯行,所為確屬不 該,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並供出毒品來源,堪認確有悔 意,再考量其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所販賣之毒品數 量、金額,暨被告之智識程度與家庭經濟生活狀況等一切 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三、沒收部分: (一)被告本案販賣第三級毒品所得價金1,600元,雖未扣案, 仍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諭知沒收 ,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 額。 (二)被告持供本案聯絡所用之工作手機,業經另案判決宣告沒 收,並執行沒收完畢,此有該案判決及被告之法院前案紀 錄表在卷可稽(偵字第39884號卷第99至105頁,本院卷第 130頁),爰不再重複宣告沒收。 (三)至被告本案經警查扣之蘋果廠牌型號iPhone 15 Pro手機1 支,並無證據足認與本案有何關連,爰不予宣告沒收,併 予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宋有容提起公訴,檢察官邱蓓真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出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 (應附繕本) 。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 刑者,得併科新臺幣3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 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5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四級毒品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者,處1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50萬元以下罰金。 前5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1-22

PCDM-113-訴-720-20250122-1

原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原附民字第24號 原 告 羅聖傑 被 告 游大衛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本院113年度原易字第159號),經原告提 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內容繁雜,非經長久之時日 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規定,將本件附 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2025-01-22

PCDM-113-原附民-24-2025012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假釋中交付保護管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8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許盟華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受刑人因竊盜案件,聲請人聲請付保護管束(114年度執聲 付字第4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許盟華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許盟華因竊盜案件,經本院判處應合 併執行有期徒刑3年3月確定,於民國111年1月24日送監執行 ,嗣經法務部於114年1月16日核准假釋在案,依刑法第93條 第2項規定,在假釋中應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刑法第93條第2項定 有明文。又依刑法第93條第2項之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 請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1 條第1項第2款亦有明文。 三、經查,本院審核法務部矯正署114年1月16日法矯署教字第11 301991181號函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 束名冊,認聲請人之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 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1  日

2025-01-21

PCDM-114-聲-286-2025012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57號                    113年度訴字第472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選任辯護人 趙友貿律師 黃柏融律師 楊灶律師 被 告 郭正育 選任辯護人 徐松龍律師 蔡沂彤律師 被 告 李昇峰 選任辯護人 彭首席律師 廖沅庭律師 被 告 何汕祐 選任辯護人 郭柏鴻律師 李牧宸律師 被 告 黃少麒(原名黃子齊) 選任辯護人 張家瑋律師 被 告 林俊宏 住○○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0號 0樓 選任辯護人 黃冠嘉律師 被 告 張鈞睿 籍設基隆市○○區○○街000巷000號(基隆○○○○○○○○) 選任辯護人 張祐齊律師 被 告 蕭繼忠 選任辯護人 石志鵬律師 蔡樹基律師 被 告 黃祐亭 選任辯護人 謝世瑩律師 被 告 柯君蓉 選任辯護人 謝世瑩律師 被 告 許哲豪 選任辯護人 楊明哲律師 被 告 張哲瑋 選任辯護人 楊富勝律師 被 告 陳耀立 選任辯護人 王志超律師 譚凱聲律師 被 告 李彥樟 選任辯護人 江政俊律師 被 告 范姜婷 (現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被 告 張宇誠 上一被告之 選任辯護人 李柏杉律師 被 告 譚仁瑋 陳淑瑜 上一被告之 選任辯護人 劉嘉宏律師 被 告 吳榮桂 許文綺 上一被告之 選任辯護人 王仲軒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 年11月1日所為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有誤寫,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之理由欄如附表「更正前誤繕之內容」欄 所示內容,均應更正如附表「更正後之內容」欄所示。   理 由 一、按裁判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或其正本與原 本不符,而於全案情節與裁判本旨無影響者,法院得依聲請 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理由欄,誤載如附表「更正 前誤繕之內容」欄所示文字,惟此等文字誤繕經核與判決實 質內容無礙,依前開說明,爰應將此等文字之誤繕更正如附 表「更正後之內容」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附表】 編號 更正部分 更正前誤繕之內容 更正後之內容 1 理由欄五、(一)3、第5行 被告郭宥昀 被告郭宥昀、郭正育、陳淑瑜、吳榮桂、許文綺(下稱被告郭宥昀等5人) 2 理由欄五、(三)3、(1)第8、9行 被告郭宥昀 被告郭宥昀等5人 3 理由欄五、(三)3、(2)②第12、14行 被告郭宥昀、 其 被告郭宥昀等5人、 其等 4 理由欄五、(三)3、(3)①第31、33行 被告郭宥昀 被告郭宥昀等5人

2025-01-20

PCDM-113-訴-472-20250120-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57號                    113年度訴字第472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宥昀(原名郭文蓮) 選任辯護人 趙友貿律師 黃柏融律師 楊灶律師 被 告 郭正育 選任辯護人 徐松龍律師 蔡沂彤律師 被 告 李昇峰 選任辯護人 彭首席律師 廖沅庭律師 被 告 何汕祐 選任辯護人 郭柏鴻律師 李牧宸律師 被 告 黃少麒(原名黃子齊) 選任辯護人 張家瑋律師 被 告 林俊宏 住○○市○○區○○路0段000巷00弄00號 0樓 選任辯護人 黃冠嘉律師 被 告 張鈞睿 籍設基隆市○○區○○街000巷000號(基隆○○○○○○○○) 選任辯護人 張祐齊律師 被 告 蕭繼忠 選任辯護人 石志鵬律師 蔡樹基律師 被 告 黃祐亭 選任辯護人 謝世瑩律師 被 告 柯君蓉 選任辯護人 謝世瑩律師 被 告 許哲豪 選任辯護人 楊明哲律師 被 告 張哲瑋 選任辯護人 楊富勝律師 被 告 陳耀立 選任辯護人 王志超律師 譚凱聲律師 被 告 李彥樟 選任辯護人 江政俊律師 被 告 范姜婷 (現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被 告 張宇誠 上一被告之 選任辯護人 李柏杉律師 被 告 譚仁瑋 陳淑瑜 上一被告之 選任辯護人 劉嘉宏律師 被 告 吳榮桂 許文綺 上一被告之 選任辯護人 王仲軒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 年11月1日所為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有誤寫,應裁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之原本及其正本之理由欄如附表「更正前誤繕之內容」欄 所示內容,均應更正如附表「更正後之內容」欄所示。   理 由 一、按裁判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或其正本與原 本不符,而於全案情節與裁判本旨無影響者,法院得依聲請 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判決原本及正本之理由欄,誤載如附表「更正 前誤繕之內容」欄所示文字,惟此等文字誤繕經核與判決實 質內容無礙,依前開說明,爰應將此等文字之誤繕更正如附 表「更正後之內容」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7條之1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法 官 陳佳妤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附表】 編號 更正部分 更正前誤繕之內容 更正後之內容 1 理由欄五、(一)3、第5行 被告郭宥昀 被告郭宥昀、郭正育、陳淑瑜、吳榮桂、許文綺(下稱被告郭宥昀等5人) 2 理由欄五、(三)3、(1)第8、9行 被告郭宥昀 被告郭宥昀等5人 3 理由欄五、(三)3、(2)②第12、14行 被告郭宥昀、 其 被告郭宥昀等5人、 其等 4 理由欄五、(三)3、(3)①第31、33行 被告郭宥昀 被告郭宥昀等5人

2025-01-20

PCDM-113-訴-57-20250120-4

附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判決  114年度附民字第102號 原 告 鄭詩臻 被 告 蘇宏民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本院判決 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 實 一、原告方面:訴之聲明、事實及理由,均詳如附件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起訴狀所載。 二、被告方面:被告未為任何聲明或陳述,亦未提出任何書狀。   理 由 一、按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於刑事訴訟起訴後第二審辯論終結 前為之;法院認為原告之訴不合法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刑 事訴訟法第488條前段、第502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是以 ,附帶民事訴訟之提起,必以刑事訴訟案件之存在為前提, 若無刑事訴訟繫屬於法院,即對所認應負賠償責任之人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刑事法院即應以其為不合法,依刑事訴訟法 第502條第1項規定為駁回之判決。 二、經查,本件原告鄭詩臻雖以被告蘇宏民涉犯毀損案件為由, 提起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惟被告目前並無原告所指之刑 事訴訟繫屬於本院,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本 院刑事科查無案件之註記在卷可憑,揆諸前揭法律規定及說 明,原告自不得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是以,原告提起前開附 帶民事訴訟為不合法,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 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應一併駁回。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502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楊筑婷                                                 法 官 廣于霙                                `                法 官 陳佳妤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書記官 黃自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2025-01-20

PCDM-114-附民-102-20250120-1

民著訴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

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民著訴字第14號 原 告 Dragonfly GF Co., Ltd 法定代理人 Jo Chul 訴訟代理人 黃沛頌律師 複 代理 人 張宇馨律師 訴訟代理人 陳佳妤律師 林宇鈞律師 被 告 拉美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LaMate Taiwan Co., Ltd.) 兼法定代理人 李鎬東 被 告 康偉琳 訴訟代理人 吳承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等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李鎬東為被告拉美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之承 受訴訟人,並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之法定代理人其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取得訴 訟能力之本人承受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70條 定有明文。又上開條文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 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又當事 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 ,同法第175條、第178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解散之公司除 因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公司之清算,以 董事為清算人。但本法或章程另有規定或股東會另選清算人 時,不在此限;公司之清算人在執行職務範圍內,為公司負 責人,公司法第322條第1項、第8條第2項亦有明定。 二、經查,被告拉美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被告公司)於民國 112年12月12日經臺中市政府以府授經商字第1120778556號 函為解散登記,原康偉琳為被告公司董事即為清算人,嗣後 113年8月14日經股東臨時會決議選任李鎬東為清算人,並由 李鎬東於113年7月23日向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 呈報並經臺中地院於113年8月28日以113年度司私字第245號 陳報清算人事件准予備查在案,此有臺中地院以中院平非拾 參113司司245字第1140002845號函覆上情在卷可稽(見本院 卷二第151至157頁),依前揭規定及說明,李鎬東即為被告 公司之清算人而為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然李鎬東迄未聲 明承受訴訟,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規定,由本院依職權 以裁定命李鎬東為被告公司之法定代理人之承受訴訟人,續 行訴訟。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智慧財產第二庭             法 官 王碧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抗告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具有智慧 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0條第1項但書、第5項所定資格之人之委任狀 ;委任有前開資格者,應另附具各該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 任人有上開規定(詳附註)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書記官 楊允佳 附註: 智慧財產案件審理法第10條第1項、第5項

2025-01-17

IPCV-113-民著訴-14-2025011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