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廖宇軒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消債清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346號 聲 請 人 古蕙瑂(原名:古慧美) 代 理 人 余西鈞律師 相 對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興 相 對 人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曹為實 相 對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相 對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經臺灣臺北地方 法院以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65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甲〇〇自民國114年2月10日上午11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 (一)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2條規定「本條例 所稱消費者,指五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模營業活 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新臺幣(下 同)二十萬元以下者。前項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情勢需要 ,以命令增減之」;第3條規定「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 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程序,清理其債務」;第80 條規定「債務人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 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權人縱為一人,債務人亦得 為聲請」。第151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 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 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 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二)所謂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法院應調查債務人之 財產、勞力(技術)及信用等清償能力為綜合判斷。債務人 因欠缺清償能力,對已屆期之債務,全盤繼續處於不能清償 之客觀經濟狀態,即屬不能清償債務;債務人就現在或即將 到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之蓋然性或可能性,即屬有不能清 償之虞(司法院民事廳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 組意見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保證債務、信用卡債,債台 高築,最終無力償還,故向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北院) 聲請前置調解,然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即永豐銀行)間就 協商方案未能達成合意,調解不成立,爰依法聲請清算等語 。 三、查: (一)聲請人於民國113年5月24日向北院聲請債務清理前置調解, 嗣於同年7月23日進行調解程序,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即 永豐銀行)間就協商方案未能達成合意,調解不成立等情, 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北院113年度北司消債調字第291號調解 卷全卷可參,是本件符合法定聲請前置要件,首堪認定。 (二)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業據提出其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暨債務人清冊、財團法人金 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 產資料清單、111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勞保及職保之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為證據(見調字卷第27 至49、67至71、107至111頁、北院消債清字卷第73至94頁, 本院卷第21至29頁),是認本件符合法定聲請資格要件。 (三)聲請人稱其近2年間收入合計5萬0,422元(即2萬7,500元+2, 922元+2萬元)等語(見調字卷第109頁),復稱其目前打零 工,收入不穩定等語(見北院消債清字卷第69頁),業據提 出其111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為證據(見 調字卷第45至47頁)。再據聲請人提出之其中國信託銀行帳 戶存摺明細(見北院消債清字卷第111至127頁),其於111 至113年間,尚有現金存款共20萬元(如附表編號1至6、12 、14、17、19至21所示)、保險公司匯款共44萬3,007元( 如附表編號7至11、13、15至16、18、22至23所示),上開 款項固未列入其收入狀況說明書內(見調字卷第109頁), 然本院仍應將之計入為聲請人之財產狀況,作為本件聲請應 否准許之判斷。 (四)聲請人稱其每月個人必要支出為1萬8,100元等語(見調字卷 第111頁),低於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之數額(依 新北市政府所公告之113年度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萬6,400 元×1.2倍=1萬9,680元),依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 3項之規定,毋庸提出證據,堪可採信。又稱其依法須扶養 其父、母(聲請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比例為7分之1),每 月實際支出之扶養金額為3,000元等語(見調字卷第111頁) ,固提出其父、母之戶籍謄本及其父簽署之委託代辦聘僱外 國人看護契約書為證據(見北院消債清字卷第145至149頁) ,然聲請人未能具體釋明其父、母有不能維持生活而須受聲 請人扶養之情形並提出證據證明(如國稅局之財產、所得資 料或銀行存摺明細),且依聲請人上開自陳之收入及個人支 出可認應已入不敷出,則聲請人是否有實際支出扶養金顯非 無疑,是聲請人上開扶養費支出之主張,不足為採。 (五)依聲請人所提出之債權人清冊及法院依職權函詢各債權人之 查詢結果(見調字卷第67至71、205頁),聲請人積欠金融 機構之所有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共3,382萬3,591元,又最大 債權銀行於調解時提出之還款方案為:以債權本金分180期 ,0%利率,按月償付7萬9,486元(見調字卷第205頁),以 上述本院認定之聲請人財產狀況、聲請人目前自陳從事零工 之勞動能力,且聲請人現年62歲(00年00月生,見戶籍謄本 ,調字卷第19頁),距法定強制退休年齡65歲僅餘3年等情 ,顯無從期待聲請人得履行上開還款方案並將上開債務全數 清償完畢之可能,暨酌及其財力(名下無不動產,見其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資料清單,調字卷第49頁;名下保單經強 制執行扣押,見調字卷第21至23頁、北院消債清字卷第153 頁),綜合判斷後,足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 清償之虞之情形。 (六)綜上,本件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 且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復未經法院 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又查無有消債條 例第6條第3項、第8條、第82條第2項法定應駁回聲請之事由 存在。是本件聲請,於法有據。 (七)又本院准許聲請人開始清算程序,惟聲請人並非當然免責, 是聲請人進入清算程序及清算程序終結後向法院聲請免責時 ,仍應據實陳報其財產及清算聲請前2年間及開始清算程序 後之收支狀況,以免有消債條例第134條各款不免責事由之 適用,附此敘明。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人聲請清算,經核合於法定要件,爰依 消債條例第11條第1項、第83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並依消債 條例第16條第1項前段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清算程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附表 編號 日期 金額 (新臺幣) 備註 卷證出處 (北院消債清字卷) 1 111.09.14 10,000元 現金存款 P.113 2 111.10.05 10,000元 3 111.11.14 27,000元 4 111.12.10 11,000元 P.115 5 112.01.04 21,000元 6 112.01.06 15,000元 7 112.01.12 137,922元 電匯/富邦產物保險股 8 112.03.28 115,906元 電匯/富邦人壽理賠金 P.117 9 112.04.17 112,950元 電匯/全球人壽保險股 P.119 10 112.07.03 8,100元 電匯/富邦人壽理賠金 11 112.07.12 7,650元 電匯/富邦產物保險股 P.121 12 112.08.30 12,000元 現金存款 13 112.09.20 7,074元 轉帳/南山人壽 14 112.10.14 14,000元 現金存款 15 112.10.30 7,400元 電匯/富邦人壽理賠金 16 112.10.31 15,500元 17 112.12.07 10,000元 現金存款 P.123 18 112.12.12 7,467元 電匯/富邦產物保險股 19 112.12.29 30,000元 現金存款 20 113.01.24 20,000元 21 113.03.21 20,000元 P.125 22 113.04.08 11,500元 電匯/富邦人壽理賠金 23 113.04.24 11,538元 電匯/富邦產物保險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本件裁定已於114年2月10日上午11時公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10

PCDV-113-消債清-346-20250210-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房屋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139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林湘麟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陳蕙蓉、林品妤間請求返還房屋事件,上 訴人不服本院判決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上訴費用。查本件上訴 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8,248,896元(見本院卷第15頁 ),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47,03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 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 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8

PCDV-113-重訴-139-20250208-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490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柳力誌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間請 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判決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上 訴費用。查本件上訴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413,678元,應 徵第二審裁判費8,49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 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 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3-訴-1490-20250207-2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00號 原 告 林義雄 上列原告與被告賴志堅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一)提出『具體』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逾期未提出,即駁回其訴。 (二)按補正後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補繳第一審裁判費,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規定「原告之訴,有下 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六、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 其他要件。」;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前段規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第77條之2第1項、第2項「以一 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 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 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 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 二、查: (一)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3款規定:「起訴,應以訴狀 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三、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原告於起訴狀中僅稱:「借錢不還,還惡意說不 還」等語,未具體表明「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 )」,起訴不合法定程式,爰依首揭規定,命原告限期提出 「『具體』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如主文第㈠ 項,逾期未提出,即駁回其訴。 (二)原告起訴未繳納裁判費,原告於起訴狀中稱:「借錢不還, 還惡意說不還」等語,可見原告本件起訴所求應為:被告應 返還借款予原告,核屬財產權涉訟,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應 為「請求返還借款之金額」,爰依首揭規定,命原告限期按 補正後之「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即訴之聲明)」,依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補繳第一審裁判費如主文第㈡ 項,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 三、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4-補-200-20250207-1

消債清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清字第22號 聲 請 人 林承治即林建志 代 理 人 鄭光評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清算,有如附件所示事項應予補正,爰 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三、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但書,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附件: 一、預納郵務送達費新臺幣(下同)3,440元(依聲請人陳報之 債務人及債權人總人數(即華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玉山 銀行、台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長鑫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 司、萬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連同聲請人本人,共計8人 ,暫以每人10份,每份43元計算)。 二、請陳報「聲請人是否曾發生與最大債權銀行成立前置協商然 毀諾之情形(包括本條例施行前由銀行公會辦理之協商)」 倘有,則應具體釋明「毀諾之時間、原因及事由、有何困難 導致無法履行協商方案」,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以資證明。 三、請陳報「聲請人是否曾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 或宣告破產」。 四、請具體釋明「聲請人確有債務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之情事,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以資證明。【★另請聲請人就 其自陳無工作能力部分具體釋明之,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以 資證明】。 五、請陳報聲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財產變動狀況(包括: 就不動產、動產所為之所有有償(買賣、互易、設定抵押權 等)、無償(贈與、第三人清償等)行為所生之財產變動; 倘於該段期間曾經取得或喪失不動產所有權,應詳為標明不 動產之坐落地號、建號及其取得或出售之對價(買賣契約等 )相關資料;如有終止保險契約,應陳報終止日期、領取解 約金數額)。 六、請陳報下列事項且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倘有更正,並應 提出「更正後之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一)聲請人之財產目錄,並其性質及所在地(請依施行細則第21 條第3項之規定表明,包括:土地、建築物最新登記謄本( 含他項權利部)、動產(另請說明目前於日常生活或工作上 所使用之交通工具為何?若非大眾交通工具,請提出車輛行 照影本,並說明聲請人名下汽車、機車之現值為何?如已報 廢,亦請一併提出相關釋明文件)、【聲請人於各金融機構 之全部存摺及證券集保存摺之「完整全部內頁」影本(須附 銀行名稱及帳號、完整內頁資料並補登至本裁定送達日之後 )】、股票(含公司、營利事業統一編號、主營業所所在地 )、保險單(含以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為要保人 或受益人之人壽保單及儲蓄性、投資性保單)、事業投資或 其他資產在內之所有財產,【並請提出聲請人最新「全國財 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又如財產附有擔保權、優先 權或其他負擔,應一併表明(如抵押權、質權等),並提出 該等權利之設定契約書)。 (二)聲請人自108年10月起迄今之是否有從事營業活動或曾任公 司負責人(依公司法第8條規定,負責人包括:執業股東、 董事、經理人、清算人、發起人、檢查人、重整人、重整監 督人或實質上執行董事業務或實質控制公司之人事、財務或 業務經營而實質指揮董事執行業務者)?倘有,並應提出該 營利事業單位自108年起迄今之每月營業額資料。 (三)聲請人自108年10月起迄今從事國內外股票、期貨、基金或 其他金融商品之投資交易明細及證明文件等。 (四)聲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收入數額、原因及種類暨工作 情形(請依施行細則第21條第4項之規定表明,包括:【歷 次正職或兼職之工作地點、單位名稱、在職薪資證明書、雇 主連絡電話、每月薪資袋或薪資明細單(含本俸、佣金、獎 金、津貼等)、薪資入帳存摺封面及內頁或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等證明文件】、年金、保險給付、租金收入、 退休金或退休計畫收支款、各類政府補助金、分居或離婚贍 養費或其他收入款項在內之所有收入數額)。【★另請聲請 人就其自受陳家人資助部分具體釋明,如資助人與聲請人之 關係,資助之數額、原因、情形等】 (五)聲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必要支出之數額、原因及種類 (請依施行細則第21條之1之規定表明,包括:每月膳食、 衣服、教育、交通、醫療、稅賦開支(含營利事業所得稅申 報書、綜合所得稅申報書)、全民健保、勞保、農保、漁保 、公保、學生平安保險或其他支出(若有租屋需求,並應提 出租賃契約)在內之所有「個人」必要支出數額;及若有依 法應受聲請人扶養之人(須標明應分擔該義務之人數,並具 體釋明有何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致須受扶養之情形, 且應提出相關證明文件),由聲請人「實際」支出之扶養金 額(不得僅以概括、籠統方式為之,應詳列具體項目及金額 並製成表冊),並提出相關單據(如發票、收據、繳費證明 、轉帳存摺內頁等)證明)。 (六)依法應受聲請人扶養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綜合所得稅 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各金融機構之「全部」存摺、證券集保 存摺之「完整全部內頁」、最新「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 詢清單」。 七、請提出記載完整之債權人、債務人清冊(請依施行細則第21 條第1、2項之規定記載,包括:所有債權人、債務人之姓名 或名稱及地址,各債權、債務之數額、原因及種類、有無擔 保權或優先權等)及相關證明文件。 八、請陳報聲請人目前是否「有」強執執行案件現正繫屬法院之 中?倘有,並請說明目前執行情況(包括:何執行法院、案 號、程序進行程度等)為何? 註:聲請人向本院陳報或陳述之資料或內容請務必「具體」,切 勿使用任何不確定之字樣,且提出之證明文件請務必「完整影印 清楚」並加以標示(如標籤紙)。並請「詳細閱讀」上開事項後 ,逐一「誠實」補正,切勿缺漏。又上開請聲請人申請之資料, 請「儘速申請」後陳報,否則本院難認為聲請人已盡協力義務, 有清理債務之真意與誠意。另請「一次」即補正齊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4-消債清-22-20250207-1

消債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更字第74號 聲 請 人 黃品嘉 代 理 人 林唐緯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補正如附件所示事項。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或清算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有如附件所示事項應予補正,爰 定期命補正,如逾期未補正,則駁回其聲請。 三、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但書,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附件: 一、預納郵務送達費新臺幣(下同)3,440元(依聲請人陳報之 債務人及債權人總人數(即華南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玉山 銀行、甲○銀行、台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遠信國際資融 股份有限公司),連同聲請人本人,共計8人,暫以每人10 份,每份43元計算)。 二、請陳報「聲請人是否曾發生與最大債權銀行成立前置協商然 毀諾之情形(包括本條例施行前由銀行公會辦理之協商)」 倘有,則應具體釋明「毀諾之時間、原因及事由、有何困難 導致無法履行協商方案」,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以資證明。 三、請陳報「聲請人是否曾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 」。 四、請具體釋明「聲請人確有債務不能清償或有不能清償之虞」 之情事,並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以資證明。 五、請陳報聲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財產變動狀況(包括: 就不動產、動產所為之所有有償(買賣、互易、設定抵押權 等)、無償(贈與、第三人清償等)行為所生之財產變動; 倘於該段期間曾經取得或喪失不動產所有權,應詳為標明不 動產之坐落地號、建號及其取得或出售之對價(買賣契約等 )相關資料;如有終止保險契約,應陳報終止日期、領取解 約金數額)。 六、請陳報下列事項且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倘有更正,並應 提出「更正後之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 (一)聲請人之財產目錄,並其性質及所在地(請依施行細則第21 條第3項之規定表明,包括:土地、建築物最新登記謄本( 含他項權利部)、動產(另請說明目前於日常生活或工作上 所使用之交通工具為何?若非大眾交通工具,請提出車輛行 照影本,並說明聲請人名下汽車、機車之現值為何?如已報 廢,亦請一併提出相關釋明文件)、【聲請人於各金融機構 之全部存摺及證券集保存摺之「完整全部內頁」影本(須附 銀行名稱及帳號、完整內頁資料並補登至本裁定送達日之後 )】、股票(含公司、營利事業統一編號、主營業所所在地 )、保險單(含以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為要保人 或受益人之人壽保單及儲蓄性、投資性保單)、事業投資或 其他資產在內之所有財產,【並請提出聲請人最新「全國財 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又如財產附有擔保權、優先 權或其他負擔,應一併表明(如抵押權、質權等),並提出 該等權利之設定契約書)。 (二)聲請人自108年10月起迄今之是否有從事營業活動或曾任公 司負責人(依公司法第8條規定,負責人包括:執業股東、 董事、經理人、清算人、發起人、檢查人、重整人、重整監 督人或實質上執行董事業務或實質控制公司之人事、財務或 業務經營而實質指揮董事執行業務者)?倘有,並應提出該 營利事業單位自108年起迄今之每月營業額資料。 (三)聲請人自108年10月起迄今從事國內外股票、期貨、基金或 其他金融商品之投資交易明細及證明文件等。 (四)聲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收入數額、原因及種類暨工作 情形(請依施行細則第21條第4項之規定表明,包括:【歷 次正職或兼職之工作地點、單位名稱、在職薪資證明書、雇 主連絡電話、每月薪資袋或薪資明細單(含本俸、佣金、獎 金、津貼等)、薪資入帳存摺封面及內頁或綜合所得稅各類 所得資料清單等證明文件】、年金、保險給付、租金收入、 退休金或退休計畫收支款、各類政府補助金、分居或離婚贍 養費或其他收入款項在內之所有收入數額)。 (五)聲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必要支出之數額、原因及種類 (請依施行細則第21條之1之規定表明,包括:每月膳食、 衣服、教育、交通、醫療、稅賦開支(含營利事業所得稅申 報書、綜合所得稅申報書)、全民健保、勞保、農保、漁保 、公保、學生平安保險或其他支出(若有租屋需求,並應提 出租賃契約)在內之所有「個人」必要支出數額;及若有依 法應受聲請人扶養之人【須標明應分擔該義務之人數,並具 體釋明有何不能維持生活致需受扶養之情形,且應提出相關 證明文件】,由聲請人「實際」支出之扶養金額(不得僅以 概括、籠統方式為之,應詳列具體項目及金額並製成表冊) ,並提出相關單據(如發票、收據、繳費證明、轉帳存摺內 頁等)證明)。 (六)依法應受聲請人扶養之人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綜合所得稅 各類所得資料清單、各金融機構之「全部」存摺、證券集保 存摺之「完整全部內頁」、最新「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 詢清單」。 七、請提出記載完整之債權人、債務人清冊(請依施行細則第21 條第1、2項之規定記載,包括:所有債權人、債務人之姓 名或名稱及地址,各債權、債務之數額、原因及種類、有無 擔保權或優先權等)及相關證明文件。 八、請陳報聲請人目前是否「有」強執執行案件現正繫屬法院之 中?倘有,並請說明目前執行情況(包括:何執行法院、案 號、程序進行程度等)為何? 註:聲請人向本院陳報或陳述之資料或內容請務必「具體」,切 勿使用任何不確定之字樣,且提出之證明文件請務必「完整影印 清楚」並加以標示(如標籤紙)。並請「詳細閱讀」上開事項後 ,逐一「誠實」補正,切勿缺漏。又上開請聲請人申請之資料, 請「儘速申請」後陳報,否則本院難認為聲請人已盡協力義務, 有清理債務之真意與誠意。另請「一次」即補正齊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4-消債更-74-20250207-1

消債清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41號 聲 請 人 李雅惠 代 理 人 陳昭全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興 相 對 人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相 對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相 對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龐德明 相 對 人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東亮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相 對 人 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受讓佳信銀行、渣打銀行 法定代理人 平川秀一郎 相 對 人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法定代理人 白麗真 相 對 人 正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龍根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清算,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 (一)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2條規定「按債務 人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五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新 臺幣(下同)二十萬元以下者。前項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 情勢需要,以命令增減之」;第3條規定「不能清償債務或 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程序,清理其債務 」;第80條規定「債務人於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 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債權人縱為一人,債 務人亦得為聲請」;第151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對於金融機 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 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 、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二)所謂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法院應調查債務人之 財產、勞力(技術)及信用等清償能力為綜合判斷。債務人 因欠缺清償能力,對已屆期之債務,全盤繼續處於不能清償 之客觀經濟狀態,即屬不能清償債務;債務人就現在或即將 到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之蓋然性或可能性,即屬有不能清 償之虞(司法院民事廳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 組意見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信用借貸、信用卡債,債台 高築,最終無力償還,故向本院聲請前置調解,然與最大債 權金融機構(即遠東銀行)間就協商方案未能達成合意,調 解不成立,爰依法聲請清算等語。 三、查: (一)聲請人於民國113年4月9日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置調解, 嗣於同年5月21日進行調解程序,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即 遠東銀行)間就協商方案未能達成合意,調解不成立等情, 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360號調解卷 全卷可參。是本件符合法定聲請前置要件,首堪認定。 (二)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且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業據提出 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暨債務人清冊、財團法人金 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 產資料清單、110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勞保及職保之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為證據(見調字卷第11 至31、39至44、55至67頁、本院卷第29至30、65、423至427 頁),並經本院依職權函詢各債權人之查詢結果附卷可佐( 見調字卷第103至117、139至143頁),是認本件符合法定聲 請資格要件。 (三)聲請人稱其自111年4月起至113年4月間任職於優食台灣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優食公司)擔任外送員,並在蝦皮商場販售 家中二手物品,近兩年之平均月收入約為9,000元(即21萬7 ,303元÷24個月)等語(見本院卷第29頁),另聲請人稱其 受其配偶資助,約每月7,000元等語(見調字卷第15頁), 復到庭表示意見時稱其目前無業、無收入,受其配偶扶養等 語(見本院卷第504頁),業據提出其優食公司帳單明細、 華南銀行帳戶存摺明細、配偶切結書等為證據(見本院卷第 51至59、69至371、509頁),應可採信。又聲請人稱其每月 個人必要支出為1萬5,000元等語(見本院卷第29頁),低於 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項規定之數額(依新北市政府所公告 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6,400元×1.2倍=1萬9,680元),依消 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之1第3項規定,毋庸提出證據,堪可 採信。 (四)依上述之形式上以觀,聲請人目前確無工作收入致需受其配 偶扶養,然依首揭說明,本院仍須審酌聲請人之勞動(技術 )能力等清償能力,綜合判斷聲請人究有無「不能清償債務 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1.觀諸聲請人提出之優食公司帳單明細(自111年4月起至113 年4月止,見本院卷第69至371頁),聲請人自111年8月起至 112年3月止每月收入依序為:1萬9,402元、2萬4,796元、1 萬9,461元、2萬4,826元、2萬9,160元、1萬3,547元、1萬8, 504元、1萬4,539元,平均月收入2萬0,529元,但聲請人自1 12年4月起之收入即大幅降低至數百元甚自112年7月起再無 收入進帳;對此,聲請人固稱:伊重度憂鬱症病發所以沒有 辦法工作,憂鬱症導致伊無法面對人群,且從事外送員時, 如果遭客人罵,就一整天無法工作等語(見本院卷第504頁 ),並提出聖馬爾定醫院、臺北醫院、國泰醫院診斷證明書 等為證據(見調字卷第75至79頁、本院卷第507頁),其中 ,聲請人提出之114年1月16日國泰醫院診斷證明書,醫囑固 記載:聲請人因憂鬱症至醫院就醫,憂鬱症症狀有情緒低落 、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發作時可能影響工作,致無法持續 工作,需休養等語(見本院卷第507頁),然可見聲請人罹 患之憂鬱症症狀,其嚴重程度及發作頻率,並非恆常導致聲 請人全然無法工作;復審酌聲請人前於111年12月15日因憂 鬱症至國泰醫院就醫治療時,其當(12)月、前(11)月之 工作收入分別為2萬4,826元、2萬9,160元(見調字卷第79頁 、本院卷第149至181頁),可見聲請人在其因憂鬱症就診之 當月及前月,客觀上並無因憂鬱症症狀嚴重影響工作之情形 ,且其收入數額與111年法定最低薪資2萬5,250元相當,則 聲請人是否因憂鬱症症狀嚴重影響致完全無法工作,非無疑 慮。再參酌本院依職權搜尋之桃園療養院、三軍總醫院網路 衛教資訊(見本院卷第511至515頁),可徵憂鬱症並非無法 治療之疾病,可透過藥物治療,倘患者依照醫囑服藥治療, 可緩解病症並恢復身心功能,佐以聲請人到庭陳述意見時稱 :目前單純服藥治療憂鬱症等語(見本院卷第504頁),是 既聲請人已接受藥物治療,應可合理期待其能尋求適合病情 及勞動能力之工作,以回歸職場並取得相當於法定最低薪資 之收入。  2.從而,依聲請人提出之相關資料,可見其並非恆常處於無勞 動能力之情況,是聲請人之勞動能力,即應以上開工作收入 穩定期間(即自111年8月起至112年3月止)之平均收入(即 2萬0,529元)為計算之標準,再加計聲請人自陳其配偶資助 其每月7,000元收入後,聲請人每月可支配收入為2萬7,529 元,扣除其每月必要支出1萬5,000元後,尚餘1萬2,529元。  3.據最大債權銀行於調解時提出之還款方案:180期,利率0% ,按月償付4,582元(見調字卷第139頁),又聲請人尚積欠 民間債權人債務共77萬7,867元(即24萬4,972元+53萬2,895 元,見調字卷第103頁、本院卷第429頁),同以180期計算 ,按月償付8,903元(即4,582元+【77萬7,867元÷15年÷12個 月】)即可將上開債務全數清償完畢,尚在以聲請人目前勞 動能力得負擔之範圍,且最大債權銀行所提出之還款方案係 以本金債權額分180期0%利率為清償,已釋出相當之誠意與 聲請人協商,又聲請人所積欠之民間債權人均為資產管理公 司,據良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陳報意見:如前置調解成立, 願依調解內容比照辦理等語(見本院卷第103頁),可見聲 請人積欠民間債權人之債務亦有以上開優惠還款方案比照辦 理之可能,而得加速還款進程,再聲請人現年50歲(00年00 月00日生,見戶籍謄本,調字卷第49頁),距法定強制退休 年齡65歲尚餘15年,應可合理期待聲請人得於屆退休年齡時 將上開債務全數清償完畢,暨參酌聲請人財力(名下無不動 產,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資料清單,調卷第67頁,名下 保單業經強制執行,見法院民事執行處通知,保全卷第11頁 ),綜合判斷後,難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 償之虞之情形。 (五)綜上所述,本件聲請人雖為一般消費者,5年內未從事營業 活動,然難認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 情形,是本件聲請,於法未合。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人聲請清算,經審核未合於法定要件, 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爰依消債條例第8條前段、第11條 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3-消債清-141-20250207-2

消債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419號 聲 請 人 連正一 代 理 人 高培恒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相 對 人 京城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戴誠志 相 對 人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鴻聯 相 對 人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金英 相 對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利明献 相 對 人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 (一)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2條規定「按債務 人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五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前項小規模營業指營業額平均每月新 臺幣(下同)二十萬元以下者。前項所定數額,司法院得因 情勢需要,以命令增減之」;第3條規定「不能清償債務或 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本條例所定更生程序,清理其債務 」;第42條第1項規定「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 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 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更生」;第151條第1項規定「 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 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 (二)所謂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法院應調查債務人之 財產、勞力(技術)及信用等清償能力為綜合判斷。債務人 因欠缺清償能力,對已屆期之債務,全盤繼續處於不能清償 之客觀經濟狀態,即屬不能清償債務;債務人就現在或即將 到期之債務,有不能清償之蓋然性或可能性,即屬有不能清 償之虞(司法院民事廳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法律問題研審小 組意見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積欠信用借貸、信用卡債,債台 高築,最終無力償還,故向本院聲請前置調解,然與最大債 權金融機構(即遠東銀行)間就協商方案未能達成合意,調 解不成立,爰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查: (一)聲請人於民國113年2月29日向本院聲請債務清理前置調解, 嗣於同年6月13日進行調解程序,與最大債權金融機構(即 遠東銀行)間就協商方案未能達成合意,調解不成立等情, 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205號調解卷 全卷可參。是本件符合法定聲請前置要件,首堪認定。 (二)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且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又無擔保 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業據提 出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債權人暨債務人清冊、財團法人 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全國財產稅總歸戶 財產資料清單、111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勞保及職保之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等為證據(見調字卷第 9至31頁、本院卷第30至31、41至51、89至90、93至94頁) ,並經本院依職權函詢各債權人之查詢結果附卷可佐(見調 字卷第77頁),是認本件符合法定聲請資格要件。 (三)聲請人稱目前從事工地粗工,每月薪資約為4萬元等語(見 本院卷第29至30頁),固未提出相關證明文件,並稱:因其 工作性質為點工,由工地工頭或老闆聯絡派工,薪資以現金 日結故無法提出薪資袋等語(見本院卷第29至30、111頁) ,然本院審酌聲請人上開所陳與目前社會上臨時工之工作情 況無違,且聲請人上述薪資尚屬合理,並無顯不可信之情況 ,應可採信。 (四)聲請人稱其每月個人必要支出為2萬9,110元等語(見本院卷 第31、34頁),高於消債條例第64條之2第1、2項所規定之 數額(依113年新北市政府所公告之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萬 6,400元×1.2倍=1萬9,680元),依消債條例施行細則第21條 之1第3項之規定,須提出相關證明文件證明之。觀諸聲請人 所列必要支出明細,其每月房屋使用費為1萬元,並稱:伊 現住在其父親名下不動產,以每月支付其父親1萬元作為居 住使用之對價,兼具父親之扶養金性質,基於父子信任關係 故無書立租賃契約等語(見本院卷第32頁),是既聲請人未 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如雙方合意之對話紀錄等)證明該筆為 租金支出,則該筆1萬元支出即應定性為扶養金方屬合理。 又聲請人就其父親之總體財產狀況,固提出其父親全國財產 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清單為證據( 見本院卷第73至77頁),並稱:父親年輕時腰受傷,目前無 工作,我不清楚父親之財產狀況,但子女扶養父母是應該的 等語(見本院卷第112頁),然依其父親之財產查詢清單, 其父親名下有兩間位於桃園市龍潭區之房地不動產,顯有一 定資力,又聲請人未就其父親之收入狀況釋明(如有無退休 金或退休計畫、現金存款或有價證券等),是以客觀上其父 親之總體財產狀況觀之,是否有因無法維持生活須受聲請人 扶養之情況實非無疑。從而,聲請人就其扶養義務既未提出 證據釋明,則該筆扶養金支出即應予扣除,而扣除後之支出 數額1萬9,110元與113年新北市最低生活費用之1.2倍(即1 萬9,680元)相當,是聲請人每月實際支出應以114年新北市 最低生活費用之1.2倍(即2萬0,280元)為適當。 (五)是依聲請人自陳每月可支配收入為4萬元,扣除其每月必要 支出2萬0,280元後,尚餘1萬9,720元,據本院依職權函詢各 債權人之查詢結果(見調字卷第77頁),聲請人所負之所有 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為343萬6,344元,依其勞動能力清償上 開債務須約14.5年(計算式:343萬6,344元÷1萬9,720元÷12 個月),又聲請人現年47歲(00年0月生),距法定強制退 休年齡65歲尚餘18年,尚在以聲請人目前勞動能力得負擔之 範圍,再酌及其財力(名下無不動產,動產則有80年出廠之 汽車1台、111年出廠之機車1台,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 查詢清單及行照,本院卷第51、95頁),綜合判斷後,難認 聲請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 (六)綜上,本件聲請人為一般消費者,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 又無擔保或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 ,然難認其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之情形,是 本件聲請,於法未合。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人聲請更生,經審核未合於法定要件, 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爰依消債條例第8條前段、11條第1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3-消債更-419-20250207-2

原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原訴字第5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祁樹慎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土增顏股份有限公司等間請求侵權行為損 害賠償等事件,上訴人不服本院判決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上訴 費用。查本件上訴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0萬元,應徵第二 審裁判費2,2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 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 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3-原訴-5-20250207-2

原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原訴字第8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張○汶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 一人之 法定代理人 涂○迦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吳瑜君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上 訴人不服本院判決提起上訴,惟未據繳納上訴費用。經查: 一、本件上訴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56萬30元,應徵第二 審裁判費47,35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 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 其上訴。 二、另依民事訴訟法第441條第1項第4款、第444條第1項規定, 限上訴人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以訴狀表明上訴理由,並 提出繕本到院。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劉容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廖宇軒

2025-02-07

PCDV-113-原訴-8-20250207-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