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淳

共找到 207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消債補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補字第822號 聲 請 人 即 債 務人 趙羚妤即趙慧娟 代 理 人 張淳軒律師(法扶) 上列聲請人即債務人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補正如附表所示之事項,逾 期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聲請更生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 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消費者 債務清理條例第8條定有明文。又按郵務送達費及法院人員 之差旅費不另徵收。但所需費用超過應徵收之聲請費者,其 超過部分,依實支數計算徵收。前項所需費用及進行更生或 清算程式之必要費用,法院得酌定相當金額,定期命聲請人 預納之,逾期未預納者,除別有規定外,法院得駁回更生或 清算之聲請,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第6條第2項、第3項亦有 明定。 二、查本件聲請人具狀聲請更生,漏未提出如附表所示之事項, 爰限期命補正,逾期即駁回其聲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庭法官 顏世傑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吳美鳳 附表: 預納必要費用新臺幣4,400元。債權人人數+債務人地址數+債務人代理人地址數*400元 關於財產部分,應提出或說明(已提出者不必重複提出): 1.近一個月內國稅局或地方稅務局所核發之債務人本人及受扶養親屬財產歸屬資料清單。 2.現使用之交通工具為何?使用之交通工具為何人所有?併提出行車執照影本。 3.除已陳報者外,「本人」是否尚有其他具有價值之財產(含不動產、動產、存款、投資、保單、股票、汽機車、權利等)?及2年間變動情形。 4.除已陳報部分,聲債務存在(含為他人擔保之保證債務、稅捐債務、罰鍰債務、健保欠費...等)?若有,請陳報金額及債權人,並更正於債權人清冊。 5.陳報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保單價值,並增列於財產清單。 關於收入部分,應提出或說明(已提出者不必重複提出): 1.近一個月內國稅局或地方稅務局所核發之債務人本人最近二個年度之所得資料清單。 2.目前職業?每月收入狀況?併提出相關證明文件。 3.聲請人「本人」於聲請人聲請前二年(即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各項收入之明細(含工作所支領之全部給予、政府補助金、社福機構補助、其他有償及無償之所得),並檢附相關佐證資料,如無任何收入或無法提出資料,仍應以書面說明。 4.提出債務人「本人」名下所有金融機構(【回推兩年】自111年10月起迄今)之交易往來明細(金融機構存簿內頁明細影本即屬之)。 關於支出部分,應提出或說明(已提出者不必重複提出;聲請人每月必要生活費用在當年度地區最低生活費用1.2倍(110年之前為17,516元,111-112年為18,566元,113年為18,622元)以下者,無庸提出相關證明。受扶養者之每月必要生活費用數額,在前揭數額按債務人依法應負擔扶養義務之比例以下者,亦同): 1.聲請前二年(即自即自111年10月起迄今)必要支出(含膳食、教育、交通、通訊、水電瓦斯、雜支、醫療、賦稅、扶養費支出等)之「相關證明文件」,如無法完整提出,請說明原因,併提出尚留存部分。 2.聲請人現居住之房屋為何人所有?使用權源為何?如基於租賃關係使用,請檢附房屋租賃契約書及租金繳納證明,如無法提出租金繳納證明,仍應以書面說明。 3.如有申報支出扶養費用,應提出: (1)受扶養人之親屬系統表及扶養義務比例。 (2)受扶養人聲請前二年迄今之收入。 債務人於本次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是否曾向本院或其他法院聲請更生、清算或聲請前置調解?如是,請陳報該案件之受理法院及案號,並說明該案件之審理結果(准許或駁回)及目前進行程序(尚未終結或已終結)。

2025-02-05

TCDV-113-消債補-822-20250205-1

司促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234號 聲 請 人 即債權人 臺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賴進淵 代 理 人 陳建富 相 對 人 即債務人 張淳婷(即洪麗雲之繼承人) 張雅婷(即洪麗雲之繼承人) 一、債務人應於繼承被繼承人洪麗雲之遺產範圍內,向債權人連 帶清償新臺幣壹拾玖萬參仟玖佰陸拾陸元,及其中新臺幣壹 拾捌萬捌仟貳佰捌拾肆元,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十三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四六計算之利息,並連帶 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 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附件所載。 三、如債務人未於第一項期間內提出異議,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 之支付命令與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菀茹

2025-02-05

TPDV-114-司促-1234-20250205-1

司促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771號 債 權 人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個人家庭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學海 債 務 人 張淳勝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萬零捌佰捌拾肆元,及自支 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 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債務人租用債權人第0000000000號電信設備,因欠費 未繳,業已拆機銷號,終止租用,至民國113年09月止,共 積欠電信費新臺幣10,884元正,迭經催繳,迄未清償。(二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508條之規定,狀請 鈞院依督促程序 對債務人發支付命令,以保權益。(三)相關欠費子號: 0 000000000。釋明文件:欠費清單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倩影 一、債權人收到支付命令後,請即核對內容,如有錯誤應速依法 聲請更正裁定或補充裁定。 二、嗣後遞狀均請註明股別及案號。 三、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將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不必 另行聲請。 四、債務人如有其他戶籍地以外之可送達地址,請債權人於收受 本命令後5日內向本院陳報,以利合法送達本命令。 五、債務人如為獨資、合夥、公司等營利事業團體,請債權人於 收受本命令後5日內陳報營利事業登記資料或公司變更登記 事項資料及法定代理人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以 利快速合法送達。

2025-02-04

SCDV-114-司促-771-20250204-1

單聲沒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宣告沒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聲沒字第5號 聲 請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淳雅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商標法案件,聲請宣告沒收(114年度執 聲字第3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張淳雅違反商標法案件,業經聲請人以 111年偵字第16637號為緩起訴處分確定並於民國113年11月2 1日期滿(聲請書誤載為113年11月6日)期滿,該案所查扣 之物及不法所得新臺幣(下同)1,500元(聲請書誤載為2,0 00元)分屬被告所有專科沒收之物、本案犯罪所得(詳如附 表所示),爰依刑法第40條第2項、商標法第98條、刑法第3 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等情。 二、按侵害商標權、證明標章權或團體商標權之物品或文書,不 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商標法第98條定有明文。 又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而犯罪所得,屬 於犯罪行為人者,沒收之,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40 條第2項亦有明定。次按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或第25 3條之1為不起訴或緩起訴之處分者,對刑法第38條第2項、 第3項之物及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得單獨聲 請法院宣告沒收,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被告明知「MONOGRAM DOUBLE C DEVICE」、「BVLGARI」、「 DIOR」、「LV」及圖等商標,係瑞士商香奈兒股份有限公司 、義商寶格麗股份有限公司、法商克麗絲汀迪奧高巧股份有 限公司、法商路易威登馬爾悌耶公司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申 請註冊核准登記而取得商標權,指定使用於束髮巾、髮夾等 飾品,現均仍於商標權期間內,未經商標權人同意或授權, 不得使用於同一或類似商品,詎竟基於販賣仿冒商標商品之 犯意,明知其於111年4月19日前不詳時日,透過「阿里巴巴 1688」APP購入、囤放在新北市○○區○○街00巷00號之髮飾、 耳環、項鍊等飾品,係未得上開商標權人授權或同意而使用 上開商標之仿冒品,仍在其所營蝦皮帳號「stranger7172」 網路商店,以17至25元不等之價格販賣上開商品。嗣經警於 111年4月19日向法院聲請搜索票前往上址囤貨地點搜索而查 獲,並扣得上開仿冒商標商品共計420件。被告因犯商標法 第97條前段之販賣或意圖販賣陳列侵害商標權之商品罪,經 聲請人於111年11月22日依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1第1項、第 253條之2第1項第1、3、8款規定,以111年度偵字第16637號 為緩起訴處分確定,緩起訴期間自111年11月22日起,並已 於113年11月21日屆滿,復查無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3第1項 各款所列得撤銷緩起訴處分之事由等情,業經本院核閱上開 案件之偵查及執行卷宗確認無誤,並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參,堪以認定。  ㈡又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15所示之物,均為未經商標權人同意, 於同一或類似商品使用相同於註冊商標之商標,且有致相關 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此有採證物品照片、鑑定意見書、商 標註冊資料、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大隊第二總隊搜索扣押 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現場搜索照片等件【臺灣士林地方 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16637號卷(下稱偵卷)第45至55、57 至103、127至153、161至199、203至235、237至244頁】在 卷可稽,足認附表編號1至15所示扣案物為侵害商標權之物 品,不問屬於被告與否,均應依商標法第98條規定宣告沒收 ;另被告因上開犯行而取得報酬1,500元(即附表編號16) 等情,亦經被告自承在卷並繳回而扣案(偵卷第19頁),此 為被告因本案取得之犯罪所得,即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 前段宣告沒收。是聲請人就附表所示扣案物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於法要無不合,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59條之1、第455條之36第2項,商標法第98 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40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吳佩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紀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 數  量 備   註 1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DIOR髮束) 2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保管字第2125號編號1至15 2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DIOR髮夾) 11件 3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DIOR髮夾) 5件(警方採證物) 4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LV髮夾) 25件 5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LV髮束) 2件 6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GUCCI髮夾) 15件 7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GUCCI髮束) 91件 8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GUCCI耳環) 1件 9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BVLGRI髮夾) 8件 10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CHANEL項鍊) 4件 11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CHANEL耳環) 5件 12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CHANEL髮夾) 79件 13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CHANEL髮夾) 1件(警方採證物) 14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CHANEL髮束) 177件 15 仿冒/盜版飾品(仿冒CHANEL髮束) 1件(警方採證物) 16 贓款(不法所得)新臺幣1,500元 ①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保管字第2125號編號16 ②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贓款收據第00000000號

2025-01-24

SLDM-114-單聲沒-5-20250124-1

司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5640號 債 權 人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文進 債 務 人 洪淑娟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洪淑娟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 法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 法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次 按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者,應依債權人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同法第30條之1準 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洪淑娟為強制執行,並聲請 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函查債務人之保險契約, 可知該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不明,惟依卷附個人基本資料 查詢結果,債務人之住所地係在臺中市北屯區,是依前揭規 定,本件應由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誤向無管轄權 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爰裁定移轉管轄。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張淳惠

2025-01-24

CHDV-114-司執-5640-20250124-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24號 原 告 劉近 訴訟代理人 張淳軒律師 被 告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何英明 訴訟代理人 郭孟軒 被 告 顧家榮 訴訟代理人 陳銘傑律師 被 告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謙浩 訴訟代理人 劉芸慈 被 告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被 告 黃裕盛 詹坤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9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先、備位之訴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得依到場當事人 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 前段定有明文。本件被告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黃裕 盛、詹坤寳經合法通知且無正當理由,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 日到場,本院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之情形爰依 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原告起訴主張:  一、緣債務人即訴外人邊惠甫所有之坐落於彰化縣○○鄉○○○段0 0000地號、785地號土地及484建號、485建號、389建號建 物等不動產(下稱系爭地號土地,建號建物),經鈞院以 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執行在案,並經訴外人臺灣金融 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灣金服公司)以111彰金 職同字第172號進行拍賣程序,以新臺幣(下同)15,920, 000元拍定,拍定後於112年10月25日製作分配表(下稱系 爭分配表),並定於112年11月24日實行分配程序(原證1 、2)。其中系爭484建號建物之拍賣所得金額為9,900,00 0元(下稱系爭拍賣價金)。  二、因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之抵押權,僅 設定於系爭784-6地號、785地號土地及系爭389建號建物 上,並未設定於系爭484建號建物(原證3),依民法第75 8條之意旨,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對 於系爭484建號建物並無抵押權,就此部分拍賣所得價金 應無優先受償之權利,惟系爭分配表將此部分系爭拍賣價 金,優先分配予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 受償,有所錯誤。  三、系爭484建號建物與389建號建物於構造上及空間上各自獨 立,各自擁有出入口,無須經由彼此內部空間始能通行至 出口,顯見系爭484建號建物均可獨立對外聯絡,由系爭4 84建號建物有出租第三人使用,可知悉系爭484建號建物 具有獨立之經濟效用,系爭389建號建物原有之功能及經 濟效用,亦不因失去系爭484建物而受影響,足徵系爭484 建號建物並非為輔助系爭389號建物使用而存在。參酌系 爭484建號建物使用現狀、面積及經濟效用等情形,堪認 系爭484建號建物具有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性,應為獨 立之建物,絕非系爭389建號建物之附屬物或從物,故抵 押權人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所設定之抵押 權,自不得擴張及於系爭484建號建物。  四、因此,坐落於彰化縣○○鄉○○○段000○號建物並非抵押權人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之抵押權效力所及, 其等並無權利對於系爭484建號建物之拍賣價金9,900,000 元優先受償,爰起訴請求判決如聲明所載。  五、原告聲明:   ㈠先位:    ⒈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111彰金職 同字第172號)執行事件,民國112年10月25日製作定於 民國112年11月24日實行分配之分配表,其中坐落於彰 化縣○○鄉○○○段000○號建物拍賣所得新臺幣9,900,000元 ,不准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以抵押 優先債權列入分配。    ⒉訴訟費用由被告等人連帶負擔。   ㈡備位:    ⒈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111彰金職 同字第172號)執行事件,民國112年10月25日製作定於 民國112年11月24日實行分配之分配表,應更正如附表1 、附表2所示。    ⒉訴訟費用由被告等人連帶負擔。 參、原告對於被告答辯內容之陳述:  一、對於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之部分:   ㈠不動產物權之變動係採公示原則及公信原則,故被告既未 將系爭484建號建物向地政機關辦理抵押權登記並標示於 不動產登記謄本,即無由據以對抗任何第三人,而不得主 張為抵押權效力所及應優先受償。   ㈡被告所提系爭切結書未經地政機關載明於不動產謄本上, 至多僅對於簽訂切結書之人間發生債之效力,並無任何公 示效果,又如何產生抵押權之對世效,故被告依系爭切結 書主張對於系爭484建號建物有抵押權而得優先受償,實 無理由。   ㈢系爭484建號建物確實有獨立出入口,此有484建號出入口 照片可證(原證5-3、5-4),況系爭484建號建物之拍賣 所得為9,900,000元,而系爭389建號建物之拍賣所得僅1, 050,000元,二者價值相差約十倍之多,豈有可能價值較 高之484建號建物為389建號建物之從物,故被告土地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之抵押權效力,實無可能及於系爭 484建號建物,而不得對於系爭拍賣價金優先受償。  二、對於被告顧家榮之部分:   ㈠依鈞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民事裁定所載,可知被告 顧家榮所提民事裁定(被證四)係對於系爭485建號建物 之爭議所為,實與本案爭執重點即系爭484建號建物無涉 ,應不得作為本案證據。   ㈡是否合併拍賣乃民事執行處就執行標的之價值、市場上競 標之意願、執行程序之效率等因素綜合評估後所為之決定 ,而執行標的是否合併拍賣實與其所有權及抵押權無涉, 概不同抵押權人之執行標的亦得合併拍賣,僅其後如何進 行分配之問題,故不應以系爭484建號建物與同段784-6、 785地號土地、389建號建物合併拍賣,即認系爭784-6、7 85地號土地、389建號建物之抵押權人就系爭484建號建物 亦有抵押權。   ㈢系爭484建號建物有使用上之獨立性,構造上亦與系爭389 建號建物有所區隔,且系爭484建號經濟價值遠大於系爭3 89建號,實難認系爭484建號建物為系爭389建號建物之附 屬建物或從物。  三、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對於系爭484建 號建物並未設定抵押權,此為其等設定抵押權時所明知。 而系爭484建號建物既未經登記抵押權,未踐行公示原則 及公信原則,何以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 榮能享有優先於其他債權人受償之權利。又系爭484建號 建物之拍賣所得高達990萬元,應為全體債權人之擔保, 如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欲就該部分享 有優先受償之權利,本應遵循合法程序辦理登記,踐行公 示原則及公信原則,使任何人均得知悉其抵押權之金額、 範圍及內容,如此對於其他債權人始謂公平。  四、依民法第877條、第877條之1規定,可知抵押權人對於拍 賣價金並非本得全部優先受償,仍應視其對於該部分是否 確實有抵押權存在,故不應以民事執行處將坐落於彰化縣 ○○鄉○○○段000○號與同段784-6地號、785地號、389建號、 485建號併同拍賣,即認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顧家榮對於彰化縣○○鄉○○○段000○號之拍賣所得亦有優 先受償之權利。 肆、被告答辯:  一、被告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為併案債權人,不曾看過系爭建物,亦無意見。  二、被告黃裕盛:    系爭484建號為獨立之建物,故同意原告之主張。  三、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㈠債務人即訴外人邊惠甫向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借款時為供擔保,將其所有之系爭784-6地號、785地號土 地及389建號建物與未辦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增建,一併 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予被告,因增建建物未經保存登記, 邊惠甫乃書立切結書(下稱系爭切結書),表示將該未辦 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增建一併設定抵押權予被告,則被告 對於系爭拍賣價金,應優先受償。   ㈡依拍賣公告即訴外人臺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部 分公司通知(下稱系爭通知;被證二)所載使用情形欄中 ,乃記載「二、……389建物上方及後方皆有鐵皮搭建之增 建,與主建物相通,同一出入口……四、……依歷次筆錄及鑑 價報告所載,暫編485建號於測量查封時顯與389建號建物 相通,且為389建號之增建部分」。可知系爭484、485建 號建物因與主建物相通且無獨立出入口,皆須經由系爭38 9建號建物始得出入,故無具備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性 ,而屬抵押權效力所及。   ㈢因此,系爭484、485建號建物不具備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 立性,又經債務人即訴外人邊惠甫出具系爭切結書,一併 設定抵押權予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屬抵押權 效力所及,故原告主張應無理由。  四、被告顧家榮:   ㈠系爭484建號、485建號建物並無不動產獨立之所有權存在 ,已包括於系爭389建號建物所有權範圍內:    ⒈系爭484建號、485建號建物,係未辦所有權第一次登記 之建物等情,分別在鈞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於11 1年1月26日、同年8月12日之查封筆錄、執行筆錄記載 :「查封標的物現場建物,係未辦理保存登記之鐵皮屋 ,與稅籍資料相符,並貼有門牌即彰化縣○○鄉○○村○○路 ○段000巷00號,本院當場會同在場人,入屋查勘並實際 丈量其面積,建物前有摭雨涼棚,前段約2/3系挑高之 鐵架工廠工作坊(附有天梯),後段部分有二樓空間, 作為辦公室、廚房、儲藏空間(被證一)」、「依現場 履勘485建號測量時應與389建號相通,縱為第三人出資 興建,亦為389建號之附屬建物為拍賣範圍所及(被證 二)」,則系爭484、485建號建物既係增建物且屬未辦 保存登記之建物,自不可能發生設定抵押權之情形。又 系爭484、485建號建物既因附屬於系爭389建號建物而 喪失其獨立性,則其所有權自應歸於消滅,而被附屬之 系爭389建號建物所有權之範圍,則因系爭484建號、48 5建號建物所有權變為一所有權而有所擴張,抵押權所 支配之範圍既與所有權者相同,亦隨之擴張,故抵押權 之效力,自應及於系爭484建號、485建號建物,且無論 有無辦理登記,均不生影響。    ⒉觀諸訴外人臺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部分公司 公告(第一次拍賣)附表關於系爭484、389、485建號 建物使用情形(被證三)及鈞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 號裁定之記載(被證四),可知系爭484建號建物與系 爭389建號建物其內均打通,相關空間均做為倉庫、工 廠、儲藏空間等使用,其最主要出入口則以系爭389建 號建物及系爭484建號建物進出為主,足見系爭484建號 建物與系爭389建號建物為同一出入口,欠缺與外部通 行之直接性,故不具使用上之獨立性。再者,系爭484 建號建物與389建號建物之稅籍資料相符,並貼有門牌 且使用同一電錶,實無任何可資區別之標識存在,二者 作為一體使用,該系爭484建號建物與設定抵押權之系 爭389建號建物相依為用,客觀上具恆久之功能性關聯 ,倘與設定抵押權建物分離,將減損其經濟效用,自不 具有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性,不得獨立為物權之客體 。是系爭484建號建物,非獨立性之建築物,不能成為 獨立之物權客體,實甚顯然。    ⒊再觀諸訴外人臺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部分公 司公告(第一次拍賣)於系爭485建號建物備考欄(被 證三)、鈞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111年8月12日執 行筆錄(被證二)及鈞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裁定 (被證四)之記載,系爭485建號建物此種型態之增建 ,不僅不具使用上之獨立性,且因增建部分與原建築物 間,無可資區隔之建造物或境界標識,故在構造上亦欠 缺獨立性,可見此種增建部分,非獨立性之建築物,亦 須利用系爭389建號建物,始能與外界相通,不具使用 上之獨立性,故系爭485建號建物不能成為獨立之物權 客體,又系爭485建號建物既與系爭389建號建物合為一 物,系爭389建號建物之所有權自因此種增建之事實行 為,擴及於系爭485建號建物部分,發生所有權增加之 物權變更效果。   ㈡系爭484、485建號建物,構造上並無獨立性,使用上亦無 獨立性,業如前述,系爭484、485建號建物既附加於系爭 389建號建物而成為一體,系爭484、485建號建物即應喪 失其獨立性,系爭389建號建物之所有權範圍,亦因而擴 張及於系爭484、485建號建物,而系爭389建號建物既已 供設定抵押權予被告顧家榮,該抵押權之支配範圍應與所 有權相同,自亦應隨之擴張於該系爭484、485建號建物, 而不問其附加時間為何,有無為保全登記與否。   ㈢勘驗筆錄所載「內部中間有隔起來(如圖一)」,惟該區 隔實際上為一電動門,此有當日勘驗時所拍攝之照片可證 (被證5),隨時得以開啟,且該區隔為玻璃,透明可直 視另一區域之景象,此與一般兩棟獨立建物之隔間顯非相 同。再參本件原告起訴之標的含系爭485建號建物(後撤 回),以勘驗現場之實情,系爭485建號僅為一側門,如 依原告先前主張系爭485建號亦屬獨立建物,益證系爭484 建號完全無法對外出入,則原告之主張顯更相矛盾。可證 系爭484建號建物之獨立出口即為系爭389建號建物之獨立 出口,而484建號為執行後所編建,389建號建物自始即為 有保存登記之建物,前債務人為增建,增建後獨立出口均 相同,該部分為389建號之附屬物甚明。  五、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聲明:   ㈠原告之訴駁回。   ㈡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六、被告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詹坤寳等人未於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伍、兩造不爭執事項:  一、債務人即訴外人邊惠甫所有之坐落於彰化縣○○鄉○○○段000 00地號、785地號土地及484建號、485建號、389建號建物 等不動產,經本院以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執行在案, 並經訴外人臺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111彰金職 同字第172號進行拍賣程序,以15,920,000元拍定後於112 年10月25日製作分配表,並定於112年11月24日實行分配 程序。  二、系爭484建號建物之拍賣所得金額為9,900,000元。  三、被告等人均為訴外人邊惠甫之債權人。  四、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對於債務人即訴 外人邊惠甫所有之不動產有抵押權而屬優先債權。 陸、兩造爭執事項:  一、系爭484、485建號建物是否為獨立之建物?  二、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之抵押權效力, 是否及於前項建物?  三、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對於系爭拍賣價 金9,900,000元是否得受分配? 柒、本院之判斷:  一、按所謂附屬建物,係指依附於原建築以助其效用而未具獨 立性之次要建築而言,諸如依附於原建築而增建之建物, 缺乏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性(如由內部相通之頂樓或廚 廁),或僅具構造上之獨立性,而無使用上之獨立性,並 常助原建築之效用(如由外部進出之廚廁)等是。此類附 屬建物依民法第八百十一條之規定,固應由原建築所有人 取得增建建物之所有權,原建築所有權範圍因而擴張。但 於構造上及使用上已具獨立性而依附於原建築之增建建物 (如可獨立出入之頂樓加蓋房屋),或未依附於原建築而 興建之獨立建物,則均非附屬建物,原建築所有權範圍並 不擴張及於該等建物。是以判斷其是否為獨立建物或附屬 建物?除斟酌上開構造上及使用上是否具獨立性外,端在 該建物與原建築間是否具有物理上之依附關係以為斷(最 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4號判決參照)。  二、債務人即訴外人邊惠甫向被告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借款時為供擔保,將其所有之系爭784-6地號、785地號土 地及389建號建物與未辦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增建,一併 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予被告,因增建建物未經保存登記, 邊惠甫乃書立切結書(下稱系爭切結書),表示將該未辦 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增建一併設定抵押權予被告,則被告 對於系爭拍賣價金,應優先受償。  三、另依拍賣公告即訴外人臺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 部分公司通知(下稱系爭通知;被證二)所載使用情形欄 中,乃記載「二、……389建物上方及後方皆有鐵皮搭建之 增建,與主建物相通,同一出入口……四、……依歷次筆錄及 鑑價報告所載,暫編485建號於測量查封時顯與389建號建 物相通,且為389建號之增建部分」。可知系爭484、485 建號建物因與主建物相通且無獨立出入口,皆須經由系爭 389建號建物始得出入,故無具備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 性,而屬抵押權效力所及。  四、系爭484建號、485建號建物並無不動產獨立之所有權存在 ,已包括於系爭389建號建物所有權範圍內:   ㈠、系爭484建號、485建號建物,係未辦所有權第一次登記 之建物等情,分別在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於11 1年1月26日、同年8月12日之查封筆錄、執行筆錄記載 :「查封標的物現場建物,係未辦理保存登記之鐵皮屋 ,與稅籍資料相符,並貼有門牌即彰化縣○○鄉○○村○○路 ○段000巷00號,本院當場會同在場人,入屋查勘並實際 丈量其面積,建物前有摭雨涼棚,前段約2/3系挑高之 鐵架工廠工作坊(附有天梯),後段部分有二樓空間, 作為辦公室、廚房、儲藏空間(被證一)」、「依現場 履勘485建號測量時應與389建號相通,縱為第三人出資 興建,亦為389建號之附屬建物為拍賣範圍所及(被證 二)」,則系爭484、485建號建物既係增建物且屬未辦 保存登記之建物,自不可能發生設定抵押權之情形。又 系爭484、485建號建物既因附屬於系爭389建號建物而 喪失其獨立性,則其所有權自應歸於消滅,而被附屬之 系爭389建號建物所有權之範圍,則因系爭484建號、48 5建號建物所有權變為一所有權而有所擴張,抵押權所 支配之範圍既與所有權者相同,亦隨之擴張,故抵押權 之效力,自應及於系爭484建號、485建號建物,且無論 有無辦理登記,均不生影響。   ㈡、觀諸訴外人臺灣金融資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部分公司 公告(第一次拍賣)附表關於系爭484、389、485建號 建物使用情形(被證三)及本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 裁定之記載(被證四),可知系爭484建號建物與系爭3 89建號建物其內均打通,相關空間均做為倉庫、工廠、 儲藏空間等使用,其最主要出入口則以系爭389建號建 物及系爭484建號建物進出為主,足見系爭484建號建物 與系爭389建號建物為同一出入口,欠缺與外部通行之 直接性,故不具使用上之獨立性。再者,系爭484建號 建物與389建號建物之稅籍資料相符,並貼有門牌且使 用同一電錶,實無任何可資區別之標識存在,二者作為 一體使用,該系爭484建號建物與設定抵押權之系爭389 建號建物相依為用,客觀上具恆久之功能性關聯,倘與 設定抵押權建物分離,將減損其經濟效用,自不具有構 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性,不得獨立為物權之客體。是系 爭484建號建物,非獨立性之建築物,不能成為獨立之 物權客體,實甚顯然。   ㈢、本院113年8月9日勘驗坐落於彰化縣○○鄉○○○段000○號建 物,有獨立出入口,為鐵皮建物,與後面同段485建號 、389建號建物外觀上連成一體,後面僅有看到側門, 內部中間有隔起來,自484建號建物左側後方看,並無 出入口可以出入。勘驗所見「內部中間有隔起來(如圖 一)」,惟該區隔實際上為一電動門,此有當日勘驗時 所拍攝之照片可證(被證5),隨時得以開啟,且該區 隔為玻璃,透明可直視另一區域之景象,此與一般兩棟 獨立建物之隔間顯非相同。再參本件原告起訴之標的含 系爭485建號建物(後撤回),以勘驗現場之實情,系 爭485建號僅為一側門,如依原告先前主張系爭485建號 亦屬獨立建物,益證系爭389建號完全無法對外出入, 則原告之主張顯更相矛盾。可證系爭484建號建物之獨 立出口即為系爭389建號建物之獨立出口,而484建號為 執行後所編建,389建號建物自始即為有保存登記之建 物,前債務人為增建,增建後獨立出口均相同,該部分 為389建號之附屬物甚明。   五、按附屬建物(不具獨立性,為抵押權效力所及),含不 具構造上及使用上獨立性之物及已具構造上獨立性,但 欠缺使用上獨立性之建築,96年修法前實務上見解均肯 認之,可參考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485號判決「按 所有人於原有建築物之外另行增建者,如增建部分與原 有建築物無任何可資區別之標識存在,而與之作為一體 使用者,因不具構造上及使用上之獨立性,自不得獨立 為物權之客體,原有建築物所有權範圍因而擴張,以原 有建築物為擔保之抵押權範圍亦因而擴張。」,修法後 依民法第862條第3項本文「以建築物為抵押者,其附加 於該建築物而不具獨立性之部分,亦為抵押權效力所及 。」即明文規定,準此,本院認定系爭484建號與389、 485建號有建築及使用上同一性,並不具獨立性,因此 ,原告主張系爭484建號具有建構即使用上獨立性,並 非主建物385所設定之抵押權效力所及,即為無理由, 因此其求為判決 ㈠先位: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0年度司 執字第38131號(111彰金職同字第172號)執行事件, 民國112年10月25日製作定於民國112年11月24日實行分 配之分配表,其中坐落於彰化縣○○鄉○○○段000○號建物 拍賣所得新臺幣9,900,000元,不准被告臺灣土地銀行 股份有限公司、顧家榮以抵押優先債權列入分配。㈡備 位: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8131號(111 彰金職同字第172號)執行事件,民國112年10月25日製 作定於民國112年11月24日實行分配之分配表,應更正 如附表1、附表2所示,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李言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廖涵萱 附表一:原告所提之分配表變更說明1 案號: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0年司執字第38131號 (110年彰金職字第172號) 拍賣所得 彰化縣○○鄉○○○段00000地號:新臺幣2,400,000元 彰化縣○○鄉○○○段000地號:新臺幣2,450,000元 彰化縣○○鄉○○○段000○號:新臺幣1,050,000元 彰化縣○○鄉○○○段000○號:新臺幣120,000元 合計:新臺幣6,020,000元 次序 債權 種類 優先 或普通 債權人 姓名 債權 金額 分配 金額 不足額 1 土地 增值稅 優先 彰化縣地方稅務局員林分局 70,771 70,771 0 2 地價稅(96.1.12以後) 優先 彰化縣地方稅務局員林分局 10,835 10,835 0 3 房屋稅(96.1.12以後) 優先 彰化縣地方稅務局員林分局 6,360 6,360 0 4 執行費 優先 顧家榮(110年司執字第38131號) 48,074 48,074 0 5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6號) 15,499 15,499 0 6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7號) 5,925 5,925 0 7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51717號) 227 227 0 8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23959號) 747 747 0 9 假扣押 執行費 優先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執全字第118號) 1,297 1,297 0 10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黃裕盛(111年司執字第33775號) 52,000 52,000 0 11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詹坤寶(111年司執字第44432號) 8,004 8,004 0 12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劉近(111年司執字第56368號) 77,616 77,616 0 13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1號) 40,016 40,016 0 14 併案 執行費 優先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2號) 8,016 8,016 0 15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6號) 1,168,911 1,168,911 0 16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6號) 1,845,019 1,845,019 0 17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6號) 993,472 993,472 0 18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6號) 500 500 0 19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7號) 634,918 634,918 0 20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7號) 1,904,752 1,031,793 872,959 21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7號) 500 0 500 22 抵押權 優先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51717號) 28,902 0 28,902 23 第3順位 抵押權 優先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1號) 6,321,644 0 6,321,644 24 第3順位 抵押權 優先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1號) 2,000 0 2,000 25 假扣押 債權 普通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16072號) 682,402 0 682,402 26 清償 債務 普通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23959號) 1,660,550 0 1,660,550 27 清償 債務 普通 黃裕盛(111年司執字第33775號) 7,011,808 0 7,011,808 28 清償 債務 普通 詹坤寶(111年司執字第44432號) 1,014,658 0 1,014,658 29 程序 費用 普通 詹坤寶(111年司執字第44432號) 500 0 500 30 清償 票款 普通 劉近(111年司執字第56368號) 11,101,584 0 11,101,584 31 程序 費用 普通 劉近(111年司執字第56368號) 2,000 0 2,000 32 清償 票款 普通 顧家榮(110年司執字第38131號) 6,048,923 0 6,048,923 33 程序 費用 普通 顧家榮(110年司執字第38131號) 2,000 0 2,000 34 清償 票款 普通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2號) 1,202,849 0 1,202,849 35 程序 費用 普通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2號) 2,000 0 2,000 36 表一分配不足(應刪除) 普通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1號) 323644 0 323644 37 清償 債務 次普通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16072號) 0 0 0 38 併案 執行費 次普通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26951號) 44 0 44 39 清償 債務 次普通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26951號) 5,448 0 5,448 附表二:原告所提之分配表變更說明2 案號: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0年司執字第38131號 (110年彰金職字第172號) 拍賣所得 彰化縣○○鄉○○○段000○號:新臺幣9,900,000元 合計:新臺幣9,900,000元 次序 債權 種類 優先 或普通 債權人 姓名 債權 金額 分配 金額 不足額 1 抵押權 分配 不足額 普通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7號) 872,959 240,397 632,562 2 抵押權 分配 不足額 普通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12347號) 500 137 363 3 抵押權 分配 不足額 普通 臺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51717號) 28,902 7,959 20,943 4 抵押權 分配 不足額 普通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1號) 6,321,644 1,740,580 4,581,064 5 抵押權 分配 不足額 普通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1號) 2,000 550 1,450 6 假扣押 債權 普通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16072號) 682,402 187,917 494,485 7 清償 債務 普通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1年司執字第23959號) 1,660,550 457,250 1,203,300 8 清償 債務 普通 黃裕盛(111年司執字第33775號) 7,011,808 1,930,652 5,081,156 9 清償 債務 普通 詹坤寶(111年司執字第44432號) 1,014,658 279,422 735,236 10 程序 費用 普通 詹坤寶(111年司執字第44432號) 500 137 363 11 清償 票款 普通 劉近(111年司執字第56368號) 11,101,584 3,056,576 8,045,008 12 程序 費用 普通 劉近(111年司執字第56368號) 2,000 550 1,450 13 清償 票款 普通 顧家榮(110年司執字第38131號) 6,048,923 1,665,473 4,383,450 14 程序 費用 普通 顧家榮(110年司執字第38131號) 2,000 550 1,450 15 清償 票款 普通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2號) 1,202,849 331,250 871,599 16 程序 費用 普通 顧家榮(111年司執字第58452號) 2,000 550 1,450 17 清償 債務 次普通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16072號) 0 0 0 18 併案 執行費 次普通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26951號) 44 0 44 19 清償 債務 次普通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12年司執字第26951號) 5,448 0 5448

2025-01-23

CHDV-113-訴-224-20250123-1

中簡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違反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中簡字第145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淳安 上列被告因違反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 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偵字第972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張淳安犯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之非法營業罪,處拘 役伍拾伍日,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之電子遊戲機臺貳臺、主機板貳片,均沒收之。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另補充理由如下:   ㈠、按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4條規定:「本條例所稱電子遊戲 機,指利用電、電子、電腦、機械或其他類似方式操縱,以 產生或顯示聲光影像、圖案、動作之遊樂機具,或利用上述 方式操縱鋼珠或鋼片發射之遊樂機具。但未具影像、圖案, 僅供兒童騎乘者,不包括在內。前項電子遊戲機不得有賭博 或妨害風化之設計及裝置,其分類如下:一益智類。二鋼珠 類。三娛樂類。前項分類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是 主管機關應依該條例之授權對於電子遊戲機訂定分類標準; 另同條例第7條規定:「電子遊戲場業者不得陳列、使用未 經中央主管機關評鑑分類及公告之電子遊戲機及擅自修改已 評鑑分類之電子遊戲機。電子遊戲機之機具結構或軟體經修 改者,視為新型機種,應即依規定申請檢驗及評鑑分類」, 依此,電子遊戲機須經主管機關評鑑分類及公告,縱經修改 機具結構亦然,至非屬電子遊戲機者,自不在該條例規定之 範疇。而「選物販賣機」(俗稱夾娃娃機)因涉及電子遊戲 機定義內容,依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6條第1項規定,應 經主管機關經濟部設立之評鑑委員會依具體個案情形分別認 定,而經濟部經研議後函示「夾娃娃機」之認定及評鑑分類 參考標準為:「⒈具有保證取物功能,該保證取物金額原則 不得超過新臺幣790元。機具須揭露『保證取物』、『保證取物 金額』及『消費者累積已投入金額或次數』。『消費者累積已投 入金額或次數』不得任意歸零。⒉提供商品之市場價值,不得 少於保證取物金額之百分之70。⒊提供商品之內容必須明確 ,且其內容及價值不得有不確定性(例如:不得為紅包袋、 骰子點數換商品、摸彩券、刮刮樂等)。⒋提供之商品不得 為現金、有價證券、鑽石或金銀珠寶等。⒌機具外觀正面標 示「機具名稱」,且不得與經評鑑通過之夾娃娃機名稱相同 。⒍機台內部無改裝或加裝障礙物、隔板、彈跳裝置等影響 取物可能之設施。」等項,有經濟部107年6月13日經商字第 10702412670號函釋甚明,已認電動機具符合「具有保證取 物功能」、「標示保證取物價格」、「物品價值與售價相當 」、「不影響取物可能性」等要件時,即係對價取物而不具 射倖性,非屬電子遊戲機之選物販賣機。 ㈡、細觀被告張淳安所擺放之編號第4號、第51號之機台照片(偵 卷第52-59、63-66頁),機台內分別放置彈跳繩,因彈跳繩 具有彈性,足以影響原設置機台取物之可能,進而改變原遊 戲流程,且被告於偵訊時自陳:我是在承租過2個月才加裝 等語(偵卷第85頁),是上述機台未依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 第7條第2項規定,重新向經濟部申請評鑑,是上開機台已不 符合前揭函示所示「6」之選物販賣機定義。 ㈢、又被告供稱:本案機台都未上鎖,是讓客人補鐵盒進去檯面 等語(偵卷第17頁),可知本案機台內放置之鐵製方盒僅為代 夾物,而一般消費者所欲抽取者,絕非鐵製方盒,實係機台 上方經抽抽樂抽獎後所得獲取之禮品或公仔。 ㈣、另者,本案機台之操作方式為吸取鐵製方盒,如吸中或彈入 洞口,即可為抽抽樂,可依編號獲得對應之禮品,從而本案 機台所提供之商品並非客觀可見之鐵製方盒,而實為抽抽樂 之機會。又縱然玩家已經支付保證取物價格,仍不確定抽抽 樂之結果是否為中獎,而可獲得最終之禮品、公仔,且禮品 、公仔之外觀及價值,消費者於真正取得之前均無從確定, 均具有相當程度之不確定性,而與前揭函示所示「3」定義 有別,已喪失選物販賣機之性質,亦均屬於電子遊戲機。 ㈤、再按所謂「賭博」,乃以未知之不確定事實決定勝負、爭取 財物輸贏而具有射倖性、投機性之行為(最高法院81年台非 字第233號判決意旨參照)。查本案機台均係於夾取機台內 之鐵製方盒後,得換取抽抽樂之機會,並視抽抽樂之抽取結 果,決定是否可兌換公仔、禮品等情,業如前述,顯見消費 者無法藉由夾取技巧或個人選擇而獲取相對應之商品,全然 取決於機率及不確定之操作結果,即以偶然事實之成就與否 ,決定財物之得失,具有射倖性及投機性,則被告設置本案 機台,供不特定人把玩,係與不特定人對賭財物之賭博行為 。準此,被告所辯,顯係臨訟卸責之詞,不足採信。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66條第1項之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 賭博財物罪,又其違反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15條之未領 有電子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者,不得經營電子遊戲場業之規 定,應依同條例第22條之非法營業罪論處。     ㈡、被告自民國112年8月間某日起至112年12月19日為警查獲止, 擺放本案電子遊戲機營利,其行為具有反覆經營之性質,而 應論以集合犯之實質上一罪。又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開罪名 ,為想像競合犯,應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非法營業 罪處斷。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知悉未依規定領得電子 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不得經營電子遊戲場業,仍擺放電子 遊戲機以非法營業,並從事具射倖性之賭博行為,所為應予 非難。暨其於警詢時自述高中畢業、從事粗工、家庭經濟狀 況勉持(見被告警詢調查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偵卷第15 頁)、無經有罪判決確定之前科素行、被告犯後態度、動機 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金之折 算標準。 四、扣案之本案機臺2臺及主機板2片,均屬當場賭博之器具,應 依刑法第266條第4項規定,不問屬於犯人與否,均宣告沒收 之。又卷內尚無證據可認被告確有因經營本案機臺而獲有任 何報酬,自無從認被告獲有犯罪所得而予以宣告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陳信郎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蕭孝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宋瑋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66條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賭博財物者,處 5 萬元以下罰 金。 以電信設備、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相類之方法賭博財物者 ,亦同。 前二項以供人暫時娛樂之物為賭者,不在此限。 犯第 1 項之罪,當場賭博之器具、彩券與在賭檯或兌換籌碼處 之財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 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15條 未依本條例規定領有電子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者,不得經營電子 遊戲場業。 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22條 違反第 15 條規定者,處行為人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 或併科新臺幣 50 萬元以上 250 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9727號   被   告 張淳安 男 32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賭博等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聲請以簡易判決 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張淳安明知未依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規定,向主管機關領   有電子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登記,不得經營電子遊戲場業, 竟基於經營電子遊戲場業之犯意,自民國112年8月間某日起 至112年12月19日為警查獲時止,在臺中市○○區○○路000號大 聯盟選物販賣機店,將其承租之編號4、51號選物販賣機Ⅱ代 (TOY STORY)機臺,加裝擋板、彈跳繩等物,而將上開選 物販賣機變更為電子遊戲機再插電營業,而經營電子遊戲場 業,並基於賭博之犯意,在機臺內擺放鐵盒作為代夾物,供 不特定人投幣把玩而賭博財物。其賭法為顧客每投入新臺幣 (下同)20元之硬幣,即可操作設在機檯外部面板上搖桿及按 鈕,夾取置放在4號及51號機臺內之鐵盒,如鐵盒掉入洞口 ,顧客即可在機檯上方戳板取得兌換卷1張,如兌換卷上數 字與機檯頂部商品相同,即可取得公仔或模型商品,如未相 同,即無法取得任何商品,所投入硬幣即歸張淳安所有,張 淳安即以非法從事電子遊戲場業之方式賭博財物而從中牟利 。嗣警接獲檢舉,於112年10月4日至上址蒐證,並通知張淳 安於112年12月19日至警局說明,始查悉上情。 二、案經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太平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張淳安固坦承於上址擺放承租之編號4、51號選物 販賣機Ⅱ代(TOY STORY)機臺改裝後營業,惟矢口否認有何 賭博等犯行,辯稱:顧客夾取機臺內鐵盒,可將鐵盒內容物 帶走,也可以將鐵盒放回機檯內,另拿取置放機檯上方全新 紙盒,紙盒內商品與鐵盒內商品相同,抽獎卷是額外贈送云 云。  ㈠被告所設置選物販賣機之機臺內有裝設擋板及彈跳繩等物之 情形,有現場照片及員警職務報告供參,核與經濟部評鑑會 議通過之非屬電子遊戲機有別,有經濟部商業發展署112年1 0月26日商環字第11200007270號函供參,被告未重新申請評 鑑或於領有「電子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之電子遊戲場內營 業擺放上開機檯,自違反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15條未領 有電子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者,不得經營電子遊戲場業之規 定。  ㈡又被告雖以前詞置辯,惟顧客夾取4號及51號機臺內之鐵盒後 ,如鐵盒掉入洞口,顧客始可在機檯上方戳板取得兌換卷1 張,如兌換卷上數字與機檯頂部商品相同,即可取得公仔或 模型商品,如未相同,即無法取得任何商品等情,有員警職 務報告及臺中市政府警察局太平分局112年10月12日中市警 太分行字第1120033886號函供參;被告亦自陳消費者依鐵盒 外觀,無法得知夾取商品內容等語,是被告辯稱委無可採, 應認被告於4號、51號機臺所放置之鐵盒子均為代夾物。又 所謂「賭博」,乃以未知之不確定事實決定勝負、爭取財物 輸贏而具有射倖性、投機性之行為。被告將本案機檯擺設於 公共場所且為公眾得出入場所之「TOY STORY選物販賣機」 店內,消費者投入20元硬幣至本案機臺後,夾取放置於機檯 內之鐵盒後,須視其兌換卷數字是否與機檯頂部相同,始得 知悉其所實際獲取之商品內容,足認不特定人就本案選物販 賣機究係取得何種商品,乃係取決於不特定人於成功吸取本 案鐵盒後取得兌換卷號碼等不確定事實而具射倖性,自屬賭 博之行為無訛。至本案選物販賣機雖具有保證取物功能,然 不特定人累計投入本案選物販賣機之現金已達保證取物金額 ,仍因無法確定透過該次保證取物功能最終究能實際獲得何 種商品,甚至在累計投入硬幣至本案選物販賣機達保證取物 金額之情形下,亦未必可實際取得其所欲透過本案選物販賣 機獲取、其認價值與保證取物金額相當之特定某項商品,而 可能投入遠逾保證取物金額以求終能實際取得其所欲獲取之 特定某項商品等情,實無從認消費者得以自行選擇透過本案 選物販賣機(含保證取物功能)所獲得之商品內容及價值, 顯無礙於前揭不特定人遊玩本案選物販賣機取得商品具有射 倖性之認定,自難謂符合供消費者以選物付費方式直接取得 陳列販售商品此一選物販賣機之設計本旨,被告犯嫌應堪認 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違反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15條之未領有 電子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者,不得經營電子遊戲場業之規定 ,而應依同條例第22條規定處罰之罪嫌及犯刑法第266條第1 項前段之賭博罪嫌。又以擺設電子遊戲機供不特定人與之為 賭博財物,經營電子遊戲場業,此種犯罪形態,本質上乃具 有反覆、延續之特質,故被告自112年8月間某日起至112年1 2月29日遭查獲止,所為連貫、反覆經營電子遊戲場業務及 賭博之行為,依上開說明,其於刑法評價上,應認係集合多 數犯罪行為而成立之獨立犯罪型態之「集合犯」,而僅成立 1 罪。又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開二罪名,為想像競合犯,請 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 22條之非法營業罪處斷。又本案扣案機檯2臺(含IC面板2片 )為當場賭博之器具,請依刑法第266條第4項之規定宣告沒 收。被告於偵查中否認獲利,本件亦查無證據證明被告有取 得犯罪所得,爰不予聲請宣告沒收,併予敘明。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15  日                檢察官 陳信郎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5   月  29  日                書 記 官 呂雅琪

2025-01-23

TCDM-113-中簡-1453-2025012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5778號 原 告 賀崇倫 訴訟代理人 顏政哲 上列原告與被告張淳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三十日內,補正被告張淳之遺產管理 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或已聲請選任張淳遺產管理人 之證明,逾期如未補正,則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 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 第168條定有明文。於被告死亡後繼承人均拋棄繼承,亦無 親屬會議或親屬會議未依民法第1177條規定於1個月內選定 遺產管理人者,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得依民法第1178條第2 項規定聲請法院選任遺產管理人。此選任遺產管理人之程序 ,非受訴法院所能依職權發動,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規定,審判長應定相當之期間先命原告補正,如原告逾 期未補正,亦無其他利害關係人、檢察官聲請選任遺產管理 人,則訴訟當然停止以待被告之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承受訴 訟之目的已不能達成,自無再停止訴訟以保障原告權益之必 要。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規定,裁定駁 回其訴(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11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 提案第21號研討結果參照)。  二、經查,被告張淳於民國113年10月11日死亡,其死亡後,法定繼承人王逸蓁拋棄繼承,且無親屬會議依民法第1177條規定將繼承開始及選定遺產管理人之事由向法院陳明等情,有戶籍資料、本院家事科索引卡查詢等在卷可稽,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司繼字第2907號拋棄繼承事件卷宗屬實。被告張淳之法定繼承人拋棄繼承,致無繼承人可承受訴訟,爰依前揭規定及說明,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30日內補正被告張淳之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或已聲請選任張淳遺產管理人之證明,逾期如未補正,則駁回原告之訴,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謝宜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4  日                書記官 張韶恬

2025-01-23

TPDV-113-訴-5778-20250123-1

監宣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改定受監護宣告人之監護人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31號 聲 請 人 乙○○ 相 對 人 甲○○ 關 係 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改定監護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改定乙○○(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 編號:Z000000000號)之監護人。 指定丙○○(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 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乙○○、關係人丙○○均為受監護宣告之 人甲○○之胞妹,緣甲○○前經本院以民國(下同)91年度禁字第 45號宣告為禁治產人,並選定其母邱○英為監護人,嗣因原 監護人邱○英於100年10月20日過世,經本院以100年度監字 第124號裁定選定關係人丙○○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監護人 ,指定聲請人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業已陳報受監 護宣告人甲○○之財產清冊在案。惟因關係人丙○○近年鼻子過 敏,每日鼻塞造成頭痛,身體狀況欠佳,無法處理受監護宣 告人之事務,受監護宣告人之事務已多由聲請人乙○○處理, 而有重新改定監護人之必要。聲請人乙○○有意願並經關係人 丙○○同意,爰依民法第1106條之1規定,聲請改定由聲請人 乙○○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監護人,以利日後代為處理事務 ,並指定關係人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有事實足認監護人不符受監 護人之最佳利益,或有顯不適任之情事者,法院得依受監護 人、四親等內之親屬、檢察官、主管機關或其他利害關係人 之聲請,改定適當之監護人,不受第1094條第1項規定之限 制;法院依第1106條之1改定監護人時,應同時指定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另有規定外,準用 關於未成年人監護之規定,民法第1110條、第1106條之1第1 項、第1094條第4項及第1113條分別定有明文。復按民國97 年5月2日修正之民法親屬編第四章條文施行前所設置之監護 人,於修正施行後,適用修正後之規定。民法親屬編施行法 第14之2條定有明文。又上開修正民法總則施行前,已為禁 治產宣告者,於新法施行後,視為已為監護宣告;新法施行 前已繫屬於法院之禁治產事件,其聲請禁治產宣告者,視為 聲請監護宣告;並於新法施行後,均適用新法之規定,此觀 民法總則施行法第4條第2項規定自明。本件受監護宣告之人 甲○○前經本院以91年度禁字第45號裁定宣告禁治產,依上開 規定,於98年11月23日新法施行後,視為已為監護宣告並適 用新法之規定。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與原監護人即關係人丙○○到庭陳述 明確,並據提出最近親屬同意書、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同 意書、戶籍謄本、本院100年度監字第124號裁定為證,並有 本院職權查調之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參,堪信聲請人主張為 真實。本院認關係人丙○○前雖獨任甲○○之監護人,惟現身體 狀況不佳,難以處理受監護宣告人甲○○之事務,顯不適任監 護人。從而,由原監護人即關係人丙○○擔任甲○○之監護人, 不符甲○○之最佳利益,又聲請人乙○○為甲○○之二親等旁系血 親,其聲請本院為甲○○改定監護人,即屬有據。  ㈡本院審酌聲請人乙○○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胞妹,份屬至親 ,經常協助原監護人處理甲○○之事務,具有相當之信賴關係 ,適於執行監護職務,且甲○○之其他最近親屬即妹婿張○義 、外甥女張○涵、張○淳、外甥張○君亦同意由聲請人乙○○擔 任監護人,有其出具之最近親屬同意書在卷可參,是本院認 由聲請人乙○○擔任甲○○之監護人,應符合甲○○之最佳利益, 爰選定聲請人乙○○擔任受監護宣告人甲○○之監護人。又關係 人丙○○為甲○○之胞妹,亦屬至親,並有意願擔任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有同意書可稽,則由其負責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應無不當,爰併同指定其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復按監護人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執行監護職務。又監護 人於執行監護職務時,因故意或過失,致生損害於受監護人 者,應負賠償之責。且法院於必要時,得命監護人提出監護 事務之報告、財產清冊或結算書,檢查監護事務或受監護人 之財產狀況。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100條、第1109條第 1 項、第1103條第2 項定有明文,則監護人應妥適管理受監 護宣告之人之財產,並使用於受監護人照護所需費用。另依 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監 護人對於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財產,應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於2 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惠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3  日                 書記官 黃晴維

2025-01-23

PTDV-113-監宣-431-20250123-1

司執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執字第4781號 債 權 人 凱基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文鈞 債 務 人 詹伯倫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詹伯倫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 法院管轄。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不明者 ,由債務人之住、居所、公務所、事務所、營業所所在地之 法院管轄。」強制執行法第7條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次 按強制執行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者,應依債權人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同法第30條之1準 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詹伯倫為強制執行,並聲請 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函查債務人之保險契約, 可知該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不明,惟依卷附個人基本資料 查詢結果,債務人之住所地係在臺南市永康區,是依前揭規 定,本件應由臺灣臺南地方法院管轄,債權人誤向無管轄權 之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爰裁定移轉管轄。 三、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2  日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張淳惠

2025-01-22

CHDV-114-司執-4781-2025012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