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拘提無著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32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人 兼 受 刑 人 范綱欽 上列受刑人因妨害自由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沒入保證金(114 年度執聲沒字第3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范綱欽所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參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兼受刑人(下稱受刑人)范綱欽因恐 嚇取財得利案件,經依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下稱桃園地檢 署)檢察官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3萬元,出具現 金保證後釋放。茲因受刑人已逃匿,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18 條、第121條第1項規定,聲請沒入受刑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實 收利息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第119條之1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范綱欽因妨害自由等案件,前經桃園地檢署檢 察官指定保證金3萬元,於民國112年5月8日繳納後獲釋,嗣 該案經本院以113年度訴字第37號判決判處徒刑,定應執行 有期徒刑1年,並於113年9月4日確定在案,嗣送桃園地檢署 執行等情,有國庫存款收款書、刑事判決書及法院前案紀錄 表附卷可參。茲受刑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案執行, 且拘提無著,又受刑人未因案在監在押等情,有送達證書、 拘提無著報告書、個人戶籍資料及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等件 在卷可稽,足見受刑人已逃匿,揆諸前揭規定,聲請人聲請 裁定沒入受刑人已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及第2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 12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朱曉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冠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YDM-114-聲-832-20250313-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130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文凱 具 保 人 李可傑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10 3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可傑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參萬元併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 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刑 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同法第119條之1第 2項亦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劉文凱因詐欺等案件,為警逮捕後,檢察官聲請羈 押,本院命被告以新臺幣30,000元具保,由具保人李可傑繳 納指定之保證金後,被告業經釋放。後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以113年度偵字第11035號提起公訴。嗣本院於審理中 對被告之居所地合法傳喚後,被告卻無正當理由而未到庭, 復經拘提無著,亦無在監、所執行或羈押等情,有國庫存款 收款書、本院送達證書、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被告法院 前案紀錄表、本院報到單、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所函 覆拘提結果等附卷可稽,且被告現由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臺灣桃園地方 檢察署、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臺灣花蓮地方法院發布通緝 ,均尚未緝獲,有法院通緝記錄表可查,足認被告業已逃匿 。另本院已對具保人之戶籍址即國庫存款收款書所載具保人 住所地址送達書面通知,依法促請具保人通知被告到案,業 經合法送達,具保人亦未能促請被告到庭等情,此有國庫存 款收款書、本院送達證書、報到單在卷供佐,堪認本院已將 被告應到案之通知合法送達於具保人,揆諸首揭規定,自應 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併實收利息。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蘇琬能                   法 官 鄭勝庭                   法 官 江哲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薛月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SLDM-113-訴-1130-202503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2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李明祥 被 告 李秉定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聲請人聲請沒入保證金(114年度執聲 沒字第12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明祥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參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李明祥因被告李秉定所犯詐欺案件, 經依檢察官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3萬元,出具現 金保證後,將被告釋放,茲因該被告逃匿,依刑事訴訟法第 118條之規定,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刑保字第00000 000號)。爰依同法第121條第1項、第118條第1項及第119條 之1第2項規定,聲請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等 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刑事 訴 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李秉定前因詐欺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 下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指定保證金額3萬元,由具保人李 明祥於民國113年3月1日出具現金保證後,將被告釋放,嗣 該案經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817號判決處有期徒刑1年確 定,並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依法傳喚到案執行,且具保人經 檢察官通知送達後,惟被告無正當理由未自行或由具保人帶 同遵期到案執行,復經警拘提無著等情,有上開刑事判決、 國庫存款收款書、具保人及被告個人戶籍資料與法院在監在 押簡列表查詢結果、新北地檢署對具保人之送達證書、對被 告執行傳票之送達證書、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與臺灣臺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拘票暨拘提報告書在卷可稽。又被告迄今仍 逃匿中,尚未到案執行乙節,復經本院依職權查明屬實,有 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查詢結果附卷足憑。綜上,可徵被告顯 已逃匿,揆諸前揭說明,自應將具保人原繳納之上開保證金 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四、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 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游涵歆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蘇宣容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PCDM-114-聲-828-20250313-1

金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484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滄霖 籍設新北市○○區○○路000○0號(新北○○○○○○○○) 具 保 人 何為騰 (現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125 09號、112年度偵字第10705、4204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何為騰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壹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第118條 第1項保證金之沒入,以法院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 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陳滄霖涉犯詐欺等案件,前經本院於民國111年4月 27日裁定被告准以新臺幣1萬元交保後,由具保人何為騰於1 11年5月5日繳納現金後,本院將被告釋放,此有本院111年 度偵聲字第181號裁定、國庫存款收款書(111年刑保字第95 號)附卷可稽。嗣檢察官提起公訴,經本院合法傳喚被告應 於113年10月24日到庭進行準備程序,被告無正當理由未到 庭,復訂於113年11月28日行準備程序,經依法拘提無著; 又具保人何為騰雖於113年9月12日入監執行,然經本院於11 4年3月10日詢問具保人是否得通知被告到庭,具保人則表示 無法聯繫等語(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107年法律座談會 刑事類提案第28號可資參照),此有本院訊問筆錄、上開庭 期報到單、被告與具保人個人戶籍資料(完整姓名)查詢結 果、被告與具保人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拘提報告等附卷可 稽。而被告現並未在監執行或受羈押,亦有前開法院在監在 押簡列表在卷可參,足見被告已經逃匿。揆諸前揭規定,自 應由本院以裁定將具保人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 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七庭 審判長 法 官 劉凱寧                     法 官 何奕萱                     法 官 許菁樺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黃翊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PCDM-114-金訴-484-20250313-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19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詹佳燕 選任辯護人 丁威中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偵續字第2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詹佳燕犯販賣第二級毒品未遂罪,處有期徒刑陸年。   犯罪事實 一、詹佳燕於民國112年10月8日凌晨1時18分許,在彰化縣○○市 之租屋處,以門號0000000000號行動電話中之通訊軟體,接 獲陳居福表示欲購買1錢之甲基安非他命之訊息後,明知甲 基安非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列管之第二級毒品,不得持 有、販賣,竟意圖營利,基於販賣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之犯意,隨即傳送訊息回復:「有是有,但是要給我賺一點 點威!」、「重點就是55啦~」等語,意指其有甲基安非他 命、須讓其獲利、價格為新臺幣(下同)5500元,但因雙方 對於價格有歧見,致未完成交易,詹佳燕因而販賣第二級毒 品甲基安非他命未遂。 二、案經彰化縣警察局移送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偵查起訴 。   理 由 一、以下引用之供述證據與非供述證據,被告詹佳燕、辯護人及 公訴人均同意有證據能力(見本院卷第187頁),且本院審 酌各該證據均非屬違法取得之證據,復經本院於審判期日就 該等證據進行調查、辯論,是以依法均作為證據使用。 二、得心證之理由:   訊據被告固坦承有於上開時地,接獲證人陳居福表示欲購買 1錢之甲基安非他命之訊息後,回復「有是有,但是要給我 賺一點點威!」、「重點就是55啦~」等語之事實,惟否認 有何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之行為及主觀故意,辯稱:一開始都 是我找陳居福拿毒品,他跟我講的時候,我以為他在開玩笑 ;我一直都是開玩笑,我沒有要賣他的意思等語(見本院卷 第188至190頁)。辯護人為被告辯護:被告與證人陳居福的 意思表示並未合致,是被告之行為未達著手的程度等語(見 本院卷第79至83、113至117、193至194頁)。經查:  ㈠被告與證人陳居福自112年10月8日凌晨1時18分許,以通訊軟 體傳送以下訊息: 陳居福:你在哪 被告:市區 被告:怎了 陳居福:跟你調一個石頭 被告:啊要怎麼算,我看一下哦 陳居福:跟上次一樣 陳居福:有沒有啊 陳居福:打字快一點 被告:有是有,但是要給我賺一點點威! 陳居福:一個5000 陳居福:你有賺了吧 被告:呃我最近都只拿3個 陳居福:重點呢 被告:重點就是55啦~ 被告:🤣 陳居福:你拿4要算我55 陳居福:黑心商人 被告:卡成 被告:最好拿四 被告:我不是找最上,所以也有被賺 陳居福:拿45 被告:我上次不是有跟你說我多少嗎 被告:因為後面我都拿不多 陳居福:忘了 被告:== 被告:5啊 被告:除非五個以上才有更優惠 被告:你都不給我賺,給笑,最近也比較緊迫,所以......! 陳居福:   關於上開對話,被告於警詢及本院審理中均坦承:「石頭」 是指安非他命,「一個」是指1錢,陳居福要找我拿安非他 命,我表示價格是5500元等語(見偵卷第16至17頁、本院卷 第72、189至191頁),核與證人陳居福於警詢時證稱:上開 對話是我要向被告購買1錢安非他命等語相符(見偵卷第27 頁),足見上開對話的意思是證人陳居福向被告表示欲購買 1錢之甲基安非他命,被告回復價格為5500元,證人陳居福 表示價格太貴。  ㈡證人陳居福雖於警詢時證稱:上開㈠對話結束後20分鐘,其前 往被告租屋處,以5000元之價格,向被告購買1錢安非他命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等語(見偵卷第27頁),但被告於警詢 、偵查及本院審理中始終否認上開㈠對話後有與陳居福見面 或進行交易(見偵卷第17、68頁、本院卷第72、188頁)。 況且,上開㈠對話顯示,被告表示價格為5500元,證人陳居 福回復價格太貴,被告再回以其向上游購買的價格並無特別 優惠等語,之後雙方始終未對價格達成共識。再者,證人陳 居福最後雖有傳送拇指比讚的符號,但雙方並未確認價金數 額,更未見有何約定交易時間、地點之情形,實難認被告與 證人陳居福在對話結束後有見面交易,自不能僅憑證人陳居 福之單一指述,遽認被告於上開㈠對話結束後有販售甲基安 非他命給證人陳居福。反之,被告所辯未見面交易等語,核 與上開㈠對話紀錄顯示雙方未對價格達成共識、未約定交易 時地等情狀相符,自應以被告此部分辯解較為可採。  ㈢承上,本案固不能採認證人陳居福所述上開㈠對話結束後有進 行交易之單一指述,但證人陳居福仍有證稱上開㈠對話的意 思是其欲向被告購買1錢的安非他命等語如前,核與被告於 警詢、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中供稱:證人陳居福要跟我買安 非他命,但是價錢談不攏等語(見偵卷第16至17、68頁、本 院卷第71至72頁),以及上開㈠對話紀錄相符。從而,證人 陳居福雖向被告表示欲購買1錢之甲基安非他命,被告回復 價格為5500元,但因雙方對於價格有歧見,致未完成交易等 情,應可認定。  ㈣被告雖辯稱:一開始都是我找陳居福拿毒品,他跟我講的時 候,我以為他在開玩笑;我一直都是開玩笑,我沒有要賣他 的意思等語如前。然查:  ⒈被告於警詢、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中均坦承:證人陳居福要 跟我買安非他命,但是價錢談不攏,所以我沒有賣,證人陳 居福也沒有來跟我見面等語(見偵卷第16至17、68頁、本院 卷第71至72頁),直至本院審理中才改稱是開玩笑,則被告 於本院審理中之辯解與其自身先前之供述不符,是否可信, 已有可疑。  ⒉上開㈠對話紀錄顯示,證人陳居福表示欲購買1錢之甲基安非 他命後,被告回復:「有是有,但是要給我賺一點點威!」 、「我不是找最上,所以也有被賺」、「除非五個以上才有 更優惠」等語,可知被告的意思是其雖持有甲基安非他命, 但其向毒品上游購買甲基安非他命的價格並無優惠,因此向 證人陳居福出價5500元,其才能獲利。益徵被告不僅客觀上 持有甲基安非他命,且主觀上有販售甲基安非他命之意願, 更期待能因此獲利。  ⒊再者,證人陳居福於警詢時不僅有證述本案向被告購買甲基 安非他命之情事,更同時供述其另案於112年8月、10月間出 售毒品咖啡包給被告之數量、金額等情節(見偵卷第23至26 頁),並據被告於本院審理中確認證人陳居福此部分供述均 實在(見本院卷第190至191頁)。顯見證人陳居福就自己販 售毒品咖啡包部分皆有誠實供述,益徵其於同一次警詢時就 上開㈠對話紀錄是要向被告購買甲基安非他命之證述並無說 謊之必要。從而,證人陳居福所述上開㈠對話的意思是其要 向被告購買1錢的安非他命等語,應屬可信。  ⒋此外,上開㈠對話中,證人陳居福表示被告出價太貴後,被告 回復「我上次不是有跟你說我多少嗎」、「因為後面我都拿 不多」等語,顯見被告先前曾向證人陳居福說明其向毒品上 游購買甲基安非他命的價格。則證人陳居福因此知悉被告持 有甲基安非他命可供販售,進而於本案中向被告表示欲購買 甲基安非他命等節,亦合於常情。  ⒌況且,於本案發生後之112年12月20日,證人陳居福傳送訊息 給被告表示:「七寶嫌你的貨有怪味」,有對話紀錄截圖為 證(見偵卷第28頁),且證人陳居福於警詢時證稱:綽號「 七寶」的朋友嫌被告賣他的安非他命有怪味道,我反映給被 告知道等語(見偵卷第28頁)。而被告於警詢時雖否認有販 賣安非他命給「七寶」,辯稱:陳居福跟「七寶」有金錢糾 紛,他故意這樣講等語(見偵卷第18頁),但無論證人陳居 福與「七寶」之間有無糾紛,均與被告無關,是以證人陳居 福並無向被告謊稱「七寶嫌你的貨有怪味」之動機。況且, 證人陳居福傳送上開訊息之時間為112年12月20日,當時檢 警尚未對本案進行偵查,證人陳居福更無從預知未來將遭檢 警偵查,顯無提前傳送不實訊息之必要。是以證人陳居福傳 送上開訊息,顯然是出於其自由意志,可信性甚高。而被告 是否出售毒品給「七寶」,固然不在本案審理範圍,但從本 案之後,被告與證人陳居福仍有談論到被告販售毒品一節觀 之,益徵證人陳居福知悉被告持有毒品可供販售,則其於本 案向被告表示欲購買甲基安非他命等節,並非不合理。  ⒍至於被告雖提出其與證人陳居福之對話紀錄,該對話紀錄顯 示,被告於4月19日表示「你筆錄怎說你跟我調跟我拿,明 明就不是我......」,證人陳居福回復「那有」、「他們只 問我20包咖啡」、「譯文只有這個」等語(見本院卷第85頁 ),是證人陳居福在此對話中否認有於警詢時指證被告販毒 。然而,證人陳居福確有於113年2月6日警詢時證稱:上開㈠ 對話是我要向被告購買1錢安非他命等語,並在筆錄上逐頁 簽名及按捺指紋,此有警詢筆錄為證(見偵卷第21至37頁) ,足見證人陳居福確實有為上開證述,並逐頁確認筆錄內容 ,則其於審判外之4月19日向被告否認有於警詢為上開證述 ,顯然與客觀事實不符,自不足為有利被告之認定。  ⒎綜上,被告先前於警詢、偵查及本院準備程序中均坦承:證 人陳居福要跟我買安非他命,但是價錢談不攏,所以我沒有 賣,也沒有見面等語,核與證人陳居福證稱上開㈠對話的意 思是其要向被告購買1錢的安非他命等語相符,也與上開㈠對 話紀錄顯示證人陳居福向被告表示欲購買1錢之甲基安非他 命,被告回復「有是有,但是要給我賺一點點威!」、價格 為5500元等語,但雙方對於價格有歧見等節一致,可信性甚 高。反之,被告於本院審理中辯稱只是開玩笑、沒有要賣他 的意思等語,不僅與自己先前供述相反,更與證人陳居福、 上開㈠對話紀錄顯示之情節相左,顯為臨訟卸責之詞,不足 採信。從而,本案應以被告先前於警詢、偵查及本院準備程 序中之供述較為可採,則證人陳居福向被告表示欲購買1錢 之甲基安非他命,被告回復價格為5500元之時,其主觀上有 出售甲基安非他命之故意及營利意圖一節,應可認定。  ㈤辯護人固主張本案未達著手之程度,惟查:  ⒈按販賣毒品賣出之著手,以有向外兜售或推銷之行為即足當 之,舉凡所販毒品交付與買受人而既遂之前,包括供買方看 貨、議價、買賣要項意思合致、履行方式之磋商或其他實行 犯意冀以遂行犯罪之行為,概皆屬之;而具體個案之實際著 手時點,則不盡相同,非必起始於上揭最初步驟。是以,凡 基於販賣毒品營利之犯意,與他人接洽聯繫販賣毒品之種類 、數量、價格、交易時間、地點等相關事宜,或向他人兜售 毒品,即已著手實行販賣毒品之構成要件行為,縱嗣後未能 完成買賣,仍應負販賣毒品未遂刑責(最高法院109年度台 上字第4244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證人陳居福向被告表示欲購買1錢之甲基安非他命,被告回復 價格為5500元,而因雙方對於價格有歧見,致未完成交易等 情,已認定如前,則被告與證人陳居福雖對於價格有歧見而 未完成交易,但雙方已然就交易毒品之種類、數量達成共識 ,並開始進行議價。況且,被告於上開㈠對話中已然表示「 有是有,但是要給我賺一點點威!」,顯然其主觀上不僅有 販售甲基安非他命之意願,更期待能因此獲利,揆諸前揭說 明,則被告行為顯已著手於販賣甲基安非他命。  ⒊至於辯護人雖提出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244號、109年 度台上字第4861號判決,而主張是否著手需以買賣雙方是否 意思合致為判斷標準。然而,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24 4號判決意旨已援引如前,該判決顯然認為販賣毒品之著手 並不限於買賣要項意思合致,議價行為亦屬之。另最高法院 109年度台上字第4861號判決旨在說明販賣毒品未遂罪與意 圖販賣而持有毒品罪之差別,並說明「須對外銷售,始為販 賣行為之具體實現」,所謂對外銷售包括「藉由如通訊設備 或親洽面談與買方聯繫交易,方能供買方看貨或與之議價, 以實現對特定或可得特定之買方銷售」等行為,而與上開判 決意旨並無二致。是以辯護人所舉前揭判決,究其內容,均 認為販賣毒品之著手不限於買賣要項意思合致,與購毒者之 議價行為亦達販賣毒品之著手階段,則辯護人前揭主張自不 足為有利被告之認定。  ㈥被告、證人陳居福有時雖稱本案欲交易之物為安非他命等語 如前。惟國內緝獲之白色結晶或粉末狀安非他命類毒品,其 成分多為甲基安非他命(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93年 11月2日管檢字第093000010499號函參照)。從而,依據國 內查獲安非他命類毒品之現況觀之,足見本案被告欲販賣之 第二級毒品應為甲基安非他命。  ㈦辯護人雖請求傳喚證人陳居福作證,待證事實為被告是否有 販賣毒品之行為(見本院卷第82、186頁)。但本院先後傳 喚證人陳居福應於113年12月12日、114年1月16日、2月27日 出庭作證後,證人陳居福均無理由而未按時到庭,有本院傳 票、刑事報到明細及個人戶籍資料、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存 卷可按(見本院卷第97、107、131、133、143、157、159、 163、165、181頁),且證人陳居福經囑託員警拘提,因行 方不明而拘提無著,亦有拘票及拘提無著報告書附卷可參( 見本院卷第169至180頁),則證人陳居福自屬客觀上不能調 查之證據。況且,本案犯罪事實業已認定如前,犯罪事實已 臻明瞭。從而,辯護人前揭聲請並無調查必要,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163條之2第2項第1、3款規定駁回之,併此敘明。  ㈧綜上所述,被告、辯護人前揭所辯均不足採。則本案事證明 確,被告犯行,可以認定,應予論罪科刑。  三、論罪科刑:  ㈠按甲基安非他命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列管之第二級毒品, 不得非法持有、販賣。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 例第4條第6項、第2項之販賣第二級毒品未遂罪。又被告販 賣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而持有該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 販賣第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被告已著手於販賣第二級毒品行為之實行,惟未實際售出, 其犯罪係屬未遂,並考量被告本案犯罪所生危害較既遂犯為 輕,爰依刑法第25條第2項之規定,按既遂犯之刑度減輕其 刑。   ㈢辯護人雖為被告主張應適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 定(見本院卷第194頁)。惟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 項規定「犯第4條至第8條之罪於偵查及歷次審判中均自白者 ,減輕其刑」,係為鼓勵是類犯罪行為人自白、悔過,並期 訴訟經濟、節約司法資源而設,故須於偵查及審判中皆行自 白,始有適用。此所謂「自白」,係指對自己之犯罪事實全 部或主要部分為肯定供述之意。由於自白著重在過去犯罪事 實之再現,凡就犯罪構成要件事實之全部或主要部分為肯定 供述者,即屬自白。以販賣毒品而言,其與轉讓、合資、代 購、幫助施用等行為,客觀上均有將毒品交付予他人之外觀 ,所不同者,厥為行為人「營利意圖之有無」,而為販賣毒 品之主觀構成要件,被告若否認其所為販賣毒品犯行之營利 意圖,或就營利意圖相關之重要構成要件事實有所爭執,即 難認被告有就所為犯罪自白,自無從邀前開減刑寬典(最高 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99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是查,被 告固坦承有於上開時地,接獲證人陳居福表示欲購買1錢之 甲基安非他命之訊息後,回復:「有是有,但是要給我賺一 點點威!」、「重點就是55啦~」等訊息,以及「石頭」是 指安非他命,「一個」是指1錢,價格是5500元等語,而承 認客觀上有與證人陳居福談論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之數量、金 額。然而,被告於本院審理中辯稱:我是開玩笑,沒有要賣 他的意思等語,顯見被告否認有販賣甲基安非他命之主觀故 意及營利意圖,揆諸前揭說明,被告既然否認販賣毒品之主 觀構成要件,自無從適用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2項規 定減輕其刑。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甲基安非他命具有高度成癮 性,戒癮不易,其販賣行為危害社會治安與國人身心健康至 鉅,為國法所厲禁,被告漠視法令禁制,仍欲販賣甲基安非 他命,應予非難。並斟酌被告販賣未遂之次數、數量、金額 等犯罪情節。惟念及本案因雙方對於價格有歧見,致未完成 交易,尚屬未遂。兼衡被告前有違反商標法、肇事逃逸等前 科,但無販賣、轉讓毒品等前科之素行。以及被告之犯後態 度。暨被告自述學歷為高職畢業之智識程度,現在做外送員 ,月薪平均約3萬元,離婚,育有2名未成年子女,第1個小 孩由前夫家人照顧,其需扶養第2個小孩,經濟狀況尚可之 生活狀況(見本院卷第194至195頁)等一切情狀,乃量處如 附表所示之刑。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9條第1項前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廖梅君提起公訴,檢察官李秀玲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官 邱鼎文                法   官 林明誼                法   官 張琇涵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 記 官 吳冠慧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 製造、運輸、販賣第一級毒品者,處死刑或無期徒刑;處無期徒 刑者,得併科新臺幣3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二級毒品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 刑,得併科新臺幣1千5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三級毒品者,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新臺幣1千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第四級毒品者,處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 製造、運輸、販賣專供製造或施用毒品之器具者,處1年以上7年 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50萬元以下罰金。 前五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3-13

CHDM-113-訴-619-20250313-1

原重訴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原重訴字第2號 公 訴 人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銘澤                                00000000000000 具 保 人 林其鴻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2年度偵字第6248、7844、795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其鴻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五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沒 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依 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又沒入保 證金,應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 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告陳銘澤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本院於民國 112年10月16日,以112年度偵聲字第56號裁定准其以保證金 額新臺幣(下同)5萬元具保後停止羈押,嗣由具保人林其 鴻於同日繳納現金後釋放等情,有具保責付辦理程序單、收 受訴訟案款通知(繳納刑事保證金通知單)、國庫存款收款書 ,以及本院前揭裁定在卷(112年度偵聲字第56號卷五第135 至142頁)可稽。茲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復拘提無 著,且具保人經合法通知亦未能遵期督促被告到庭,又查無 被告及具保人在監、在所或死亡等紀錄,有本院送達證書、 114年2月11日刑事報到單與準備程序筆錄、臺中市政府警察 局第五分局114年3月3日中市警五分偵字第1140022984號函 暨所附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拘票影本、拘提結果報告 書、執行拘提現場照片、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具保人之戶 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戶籍資料等附卷可憑,顯見被告業 已逃匿,揆諸前揭規定,應將具保人繳納之上開保證金及實 收利息均沒入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吳明駿                      法 官 韓茂山                    法 官 鍾 晴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對本裁定不服,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抄 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李宜蓉

2025-03-13

HLDM-112-原重訴-2-20250313-6

苗交簡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苗交簡字第111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衣綸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 211號),嗣因被告自白犯罪(113年度交易字第191號),本院 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常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邱衣綸犯過失傷害罪,處有期徒刑伍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 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證據及應適用之法條,除就犯罪事實部分, 將犯罪事實欄一、第2列所載「西往東」更正為「東往西」 並就證據部分補充「被告邱衣綸於本院訊問時之自白」、「 本院勘驗筆錄」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 二、按刑法第62條之自首,係以行為人對於未發覺之罪,向該管 公務員申告犯罪事實,並接受裁判為其要件(最高法院112 年度台上字第3549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刑法上自首減輕 其刑規定,係以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受裁判為要件,故犯 罪行為人應於有偵(調)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未發覺犯罪事 實或犯罪人之前自首犯罪,並接受裁判,兩項要件兼備,始 能邀減輕寬典之適用,若犯罪行為人自首犯罪之後,拒不到 案或逃逸無蹤,顯無悔罪投誠,甘受裁判之情,要與自首規 定要件不符(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1777號判決意旨參 照)。查被告在肇事後停留於現場,並在有犯罪偵查權限之 機關或公務員發覺前開犯行前,向前往現場處理之警員承認 肇事等情,有苗栗縣警察局頭份分局警備隊道路交通事故肇 事人自首情形紀錄表在卷可考(見偵卷第77頁),固足認被 告有在其本案犯行未被發覺前向警員坦認肇事。然因被告於 審理過程中,經本院當庭告知應於民國113年11月26日到庭 行審理程序,及如不到場得命拘提,並記明筆錄以代傳票送 達後,猶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嗣經拘提無著且下落不明,本 院遂依法於114年1月24日第二度對被告發布通緝(見本院卷 第189頁),並於同年2月27日方緝獲歸案(見本院卷第195 頁),可見被告本案確有因逃匿而遭通緝始緝獲歸案之情事 ,尚難認其有接受裁判之意,而與自首規定之要件未合,尚 無從依刑法第62條規定減輕其刑。 三、爰審酌被告駕車行經路口欲轉彎時未讓直行車輛優先通行, 即貿然左轉彎,因而與告訴人羅文彬所騎乘機車發生碰撞, 致使告訴人受有如附件犯罪事實所示之嚴重傷勢,所為甚屬 不該,並應負擔本件車禍事故之全部肇責。復考量被告曾因 詐欺及施用毒品等案件經法院為科刑判決,可見其素行非佳 。再衡諸被告犯後於本院審理之初否認犯行,嗣於緝獲歸案 後方加以坦承,且經本院當庭告知審理期日後猶未按時到庭 ,並於緝獲歸案時猶謊稱未收受傳票而不曉得要開庭云云, 迄今復未與告訴人達成和解並賠償所受損害,難認其犯後態 度良好。兼衡被告於警詢中自陳高中畢業,現從事服務業, 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語之智識程度、家庭與生活狀況,暨告 訴人於審理過程中向本院表達之刑度意見等一切情狀,量處 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以資警惕。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件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院管轄   之第二審合議庭提起上訴(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楊景琇提起公訴,檢察官蔡明峰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朱俊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均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 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 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鄭雅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3

MLDM-114-苗交簡-111-20250313-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28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尉汶彬 具 保 人 鄒佳佑 上列被告因受刑人詐欺案件(114年度執聲沒字第43號),聲請 沒入保證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鄒佳佑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貳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鄒佳佑因受刑人尉汶彬犯詐欺案件, 經依檢察官指定之保證金額新臺幣(下同)2萬元,出具現 金保證後將受刑人釋放。因受刑人逃匿,依刑事訴訟法第11 8條、第119條之1第2項規定,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及 實收利息,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規定聲請之。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第118條規定沒入 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同法第119條之1第2項亦有 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前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指定保證金2萬元, 並由具保人繳納保證金後,將受刑人釋放;該案嗣經本院以 113年度金訴字第2636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年確定等情,有 上開判決書、刑事被告保證書、國庫存款收款書、法院前案 紀錄表等在卷可按。嗣該案判決確定後,於上開案件執行時 ,受刑人經聲請人依受刑人住所地、居所地傳喚,應於民國 113年12月20日上午9時20分到案執行,該等傳票均於113年1 1月18日為同居人所收受,而生合法送達之效力,惟受刑人 竟未遵期到案執行,亦無受羈押或在監執行等未能到案之正 當理由,復經拘提無著;另聲請人依具保人之戶籍以及其留 存之居所,通知具保人應於上開時間同受刑人遵期到案執行 ,該等傳票亦均於113年11月18日為其同居人、受雇人所收 受,而生合法送達之效力,且具保人未督促受刑人到案,上 開各情有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11月14日通知、法院前 案紀錄表、受刑人以及具保人之戶役政資訊查詢結果、執行 傳票、拘票、各送達證書、拘提報告書等在卷可證。而受刑 人現未在監執行或受羈押,亦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監在押全國紀錄表各1份在卷足參,足見受刑人顯已 逃匿,聲請人聲請裁定沒入具保人已繳納之前開保證金及實 收利息,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六庭 法 官 陳嘉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洪筱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CDM-114-聲-528-20250313-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沒入保證金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80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具 保 人 陳伯翰 受 刑 人 陳俊瑜 上列具保人因受刑人犯詐欺案件,經檢察官聲請沒入保證金(11 4年度執聲沒字第2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伯翰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陸萬元及實收利息均沒入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具保人陳伯翰因受刑人即被告陳俊瑜犯詐欺 案件,經依本院指定之保證金新臺幣(下同)6萬元,出具 現金保證後,將受刑人釋放,茲因受刑人逃匿,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118條規定,應沒入具保人繳納之保證金(含利息) 等語。 二、按具保之被告逃匿,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依刑事訴訟 法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沒入保 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 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受刑人因詐欺案件,前經本院指定保證金6萬元,由 具保人繳納保證金後,將受刑人釋放,嗣檢察官執行時,受 刑人經合法通知屆時未到案接受執行,具保人經合法通知亦 未偕同受刑人到案執行,受刑人復經合法拘提無著且亦無在 監在押,故受刑人顯已有逃匿之事實,應堪認定,揆諸前開 規定,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莊政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吳昕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2

TNDM-114-聲-380-20250312-1

原訴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原訴字第57號 公 訴 人 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田英傑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周奇杉 具 保 人 姬娃絲.姆雄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 字第331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姬娃絲.姆雄繳納之保證金新臺幣貳萬元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理 由 一、按具保之被告逃匿者,應命具保人繳納指定之保證金額,並 沒入之;不繳納者,強制執行;保證金已繳納者,沒入之。 依第118條規定沒入保證金時,實收利息併沒入之。又第118 條第1項之沒入保證金,以法院之裁定行之,刑事訴訟法第1 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及第12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 二、經查:  ㈠被告田英傑前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本院指定保證金新臺 幣(下同)2萬元,由具保人姬娃絲.姆雄繳納現金2萬元, 將被告釋放等情,有本院113年刑保工字第60號國庫存款收 款書1紙在卷可稽。  ㈡又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復經依法拘提無 著,且查被告目前並無在監、所羈押或執行之情形,而具保 人前經通知結果,亦無法督促被告到庭等情,有被告之個人 戶籍資料查詢結果、本院傳票送達證書、具保人之通知送達 證書、宜蘭縣政府警察局三星分局民國114年2月4日警星偵 字第1140000740號函附拘票及拘提報告書、被告之戶役政資 訊網站查詢-個人資本資料、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等附卷可 稽,足認被告業已逃匿,揆諸前揭法條規定,自應將具保人 繳納之保證金及實收利息沒入之。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118條第1項、第119條之1第2項、第121條第 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程明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應附繕本)                 書記官 廖文瑜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2025-03-12

ILDM-113-原訴-57-202503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