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

共找到 198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3298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呂佳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字第3554號),被告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 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意旨,並聽取當事人之 意見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呂佳倫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柒月。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沒收銷燬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呂佳倫於本院準 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所載(詳 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呂佳倫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 用第二級毒品罪。被告於施用前持有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 ,應為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被告前有如附件起訴書所載之犯罪科刑執行情形,有臺灣高 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可按,是其於受有期徒刑之執行 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惟依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為避免發生罪刑不相 當之情形,法院應就個案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茲考量被 告上開構成累犯之前案為施用毒品案件,與本案罪質相同, 足徵被告就此類犯行之刑罰反應力甚為薄弱,認適用刑法第 47條累犯加重之規定並無罪刑不相當之情事,爰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㈢爰審酌被告於為本案犯行之前,已曾因施用毒品犯行經受觀 察、勒戒處分之執行,並甫於111年2月18日執行完畢釋放出 所,本應徹底戒除毒癮,詎其仍未能自新、戒斷毒癮,竟仍 施用足以導致人體機能發生依賴性、成癮性及抗藥性等障礙 之第二級毒品,戕害自身健康,漠視法令禁制,本不宜寬縱 ,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非無悔意,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 的、智識程度及其於警詢時自陳為勉持之家庭經濟狀況等一 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三、沒收部分: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驗餘物,為第二級毒品,復與所附著之包 裝袋難以剝離殆盡,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 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至毒品因取樣供鑑驗耗損之部分 ,既已驗畢用罄滅失,自不另宣告沒收銷燬。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王俊蓉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許自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韓宜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扣押物品名稱 扣押物品內容 1 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1包(含包裝袋1個) 白色透明結晶1包,淨重1.385公克,使用量0.005公克,驗餘淨重1.38公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3554號   被   告 呂佳倫 男 42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0巷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呂佳倫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 院)109年度毒聲字第1187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 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1年2月18日釋放出所,並經臺灣新北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毒偵緝字第267、268、269、270 、271、27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另於108年間,因施用毒品 案件,經新北地院以108年度審訴字第147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 6月確定,於108年12月24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 二、詎其猶不知悔改,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6月 20日晚間11時許,在桃園市桃園區某電動遊藝場,將甲基安 非他命置於玻璃球內,以燒烤玻璃球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113年6月22日凌晨0時5 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前為警盤查,並扣得第二 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驗餘總毛重1.575公克),且經採 集尿液送驗後,結果呈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 三、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移送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呂佳倫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供述 ⑴坦承於犯罪事實欄所載之時間、地點,有以犯罪事實欄所載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⑵坦承持有上開扣案物之事實。 2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 證明被告於113年6月22日凌晨0時50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0000000U0767號、毒品編號為D113偵-0399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檢體編號:0000000U0767號)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後, 結果呈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被告有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4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毒品編號:D113偵-0399號) 佐證扣案物1包送驗後,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之事實。 5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及現場照片 證明被告為警查獲時,持 有上開扣案物品之事實。 6 被告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在監在押記錄表各1份 佐證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案件。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 級毒品罪嫌。被告持有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施用第二 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自不另論罪。又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 欄所載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 卷可稽,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 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參照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釋字 第775號解釋意旨及刑法第47條之規定,審酌依累犯規定加 重其刑。至扣案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除鑑驗用罄 者外,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 收並諭知銷燬。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 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9   日                檢 察 官 許炳文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3  日                書 記 官 王秀婷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1-17

TYDM-113-審易-3298-20250117-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3472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鴻鈞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 年度毒偵字第2892號、第3992號、第4092號、第4326號),被 告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告知簡式審判 程序意旨,並聽取當事人之意見後,裁定依簡式審判程序審理, 判決如下:   主 文 乙○○犯如附表一「宣告刑、沒收銷燬及沒收」欄所示之罪,各處 如附表一「宣告刑、沒收銷燬及沒收」欄所示之刑、沒收銷燬及 沒收。得易科罰金部分,應執行有期徒刑拾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第4行「 又因施用毒品案件」前補充「乙○○前因多次違反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案件,經本院以104年度聲字第4649號裁定應執行有 期徒刑2年10月確定」;第5至6行「經執行後」應更正為「 上開案件接續執行後」;犯罪事實欄二㈡第7至9行「經其同 意採集尿液送驗後,結果呈嗎啡、可待因、安非他命、甲基 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始悉上情」應更正為「乙○○於偵查機關 尚未發覺犯罪前,即主動向警坦承上開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犯行,自首而接受裁判,俟其尿液檢驗結果呈嗎啡、可待因 、安非他命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另證據部分補充「 被告乙○○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之自白」外,餘均引用檢 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 年內再犯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 少年法庭)應依法追訴或裁定交付審理,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23條第2 項定有明文。查被告前經裁定觀察勒戒後,於民 國112 年6 月1 日執行觀察勒戒完畢而釋放,並由臺灣桃園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 年度毒偵字第6194號、第6296號、 第6779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在卷可參,是被告於上開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之 3 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罪,依上開說明,即 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3 項所定再為觀察勒戒之適用 ,而應依法追訴、處罰。是以本案檢察官提起公訴之起訴程 序,於法核屬有據。 三、論罪科刑:  ㈠按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分別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 條第2 項第1 款、第2 款所列之第一級毒品、第二級毒品,未經 許可,不得非法持有及施用,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10條第1 項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及同條例第10 條第2 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其因施用而持有第一級毒品 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低度行為,應分別為施 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均不另論罪。  ㈡被告所犯如附表一編號一至四所示7 罪間,犯意各別,行為 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㈢查被告有如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一所載暨上開更正之前案 暨執行情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紙在卷可稽 ,其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 刑以上之7 罪,均為累犯,並參照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 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裁定意旨,本案檢察官就被告構成累 犯之事實及應加重其刑事項,提出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 查註紀錄表等資料,已具體指出證明之方法,復參酌司法院 大法官第775 號解釋意旨,被告前已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法院 論罪科刑,於本案又再犯相同罪質之罪,顯見被告對於刑罰 之反應力薄弱,仍有加重本刑規定適用之必要,且不致使被 告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之罪責,爰依刑法第47條第1 項規定,各加重其最低本刑。  ㈣被告就附表一編號二至四所示施用毒品犯行,於尚未被偵查 機關發覺前,即主動向員警坦承有施用毒品之情事,並分別 交付如附表二編號三所示之毒品,及其所有供施用毒品所用 如附表三編號二所示之物,自首而接受裁判,有被告警詢之 調查筆錄、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查獲施用(持有 )毒品案件經過情形紀錄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中壢分局刑 事案件報告書等在卷可稽(見毒偵3992卷第11、59頁;毒偵 4092卷第9 頁;毒偵4326卷第4、20頁),是被告所為核與 自首要件相符,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各減輕其刑,並 均依法先加後減。  ㈤爰審酌被告已非初犯施用毒品罪,前既經觀察、勒戒之處遇 程序,又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法院判決處刑並 執行完畢,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1 份在卷可參, 卻仍漠視法令之禁制,再行施用毒品,而為本案之犯行,未 能徹底戒絕施用毒品之犯行,顯見並未具有戒除毒癮之決心 ,本不宜寬縱,惟衡諸施用毒品犯罪所生之危害,實已殘害 自身健康為主,對於社會治安與他人權益之侵害尚屬非鉅, 施用毒品者均有相當程度之心理依賴,其犯罪心態與一般刑 事犯罪之本質並不相同,應側重適當之醫學治療及心理矯治 為宜,兼衡被告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並參酌其智識經驗、 家庭生活經濟狀況,暨其犯罪動機、目的、手段等一切情狀 ,分別量處如附表一「宣告刑、沒收銷燬及沒收」欄所示之 刑,並就得易科罰金之刑,定其應執行之刑,暨均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部分:  ㈠扣案如附表二編號一至三所示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 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俱係被告本案施用及持有之毒品,而為 警所查獲,與本案所涉犯行有關,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8條第1 項前段規定,於被告所犯各該罪名項下,分別宣告 沒收銷燬。另包裝毒品之包裝袋,因與其內之毒品,難以析 離,且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應一併沒收銷燬之;至毒品送 鑑耗損之部分,既已滅失,自無庸宣告沒收銷燬,併此敘明 。  ㈡扣案如附表三編號一、二所示之物均為被告所有,分別供其 為附表一編號一所示施用第一級毒品犯行、編號三所示施用 第二級毒品犯行所用等情,業據被告供述明確,足認該等物 品俱屬供其犯附表一編號一施用第一級毒品犯行、編號三所 示施用第二級毒品犯行所用之物,應依刑法第38條第2 項前 段規定,於其所犯各該罪名項下,分別宣告沒收。 五、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 條之1 第1 項、第299 條第1 項前段 、第310 條之2 、第454 條,判決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 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 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 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本案經檢察官甲○○提起公訴,檢察官劉仲慧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6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謝承益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施懿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依據之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一: 編號 犯罪事實 宣告刑、沒收銷燬及沒收 一 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㈠所示犯行 乙○○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捌月。扣案如附表二編號一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如附表三編號一所示之物沒收;又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如附表二編號二所示之物沒收銷燬。 二 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㈡所示犯行 乙○○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又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三 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㈢所示犯行 乙○○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三編號二所示之物沒收。 四 附件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㈣所示犯行 乙○○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肆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如附表二編號三所示之物沒收銷燬;又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附表二: 應沒收銷燬之物: 編號 扣押物品 備    註 一 第一級毒品海洛因2 包(含包裝袋2 只) ㈠粉末檢品1 包,經檢驗含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驗餘淨重0.21公克,空包裝總重0.20公克)。 ㈡粉塊狀檢品1 包,經檢驗含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驗餘淨重0.96公克,空包裝總重0.18公克)。 ㈢法務部調查局濫用藥物實驗室鑑定書(見毒偵2892卷第235 頁)。 二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 包(含包裝袋1 只) ㈠白色透明結晶1 包,檢出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成分(淨重14.844公克,取用0.006公克鑑定用罄,驗餘淨重14.838公克)。 ㈡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見毒偵2892卷第231 頁)。 三 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 包(含包裝袋1 只) ㈠白色結塊粉末1 包,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淨重0.178公克,取用0.005公克鑑定用罄,驗餘淨重0.173公克)。 ㈡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見毒偵4326卷第139 頁)。 附表三: 應沒收之物: 編號 扣押物品 備      註 一 香菸1 支 被告所有供(非專供)施用第一級毒品所用 二 塑膠吸管1 支 被告所有供(非專供)施用第二級毒品所用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2892號                   113年度毒偵字第3992號                   113年度毒偵字第4092號                   113年度毒偵字第4326號   被   告 乙○○ 男 43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雲林縣○○鄉○○路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 品之傾向,於民國112年6月1日執行完畢釋放出所,並經本 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毒偵字第6194、6296、6779號為不起訴 處分確定。又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3 年度審訴字第176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0月確定,經執行後 ,於108年7月26日縮短刑期假釋付保護管束出監,至109年6月 14日保護管束期滿,假釋未經撤銷,未執行之刑視為執行完畢 。 二、詎仍未戒除毒癮,於上開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 ,復基於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犯意,分別為下列行為:  ㈠於113年5月19日晚間7時許,在桃園市八德區某公園廁所內, 將甲基安非他命以捲入香菸內點燃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第 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於同年5月21日晚間11時30分許 為警採尿時點回溯26小時內某時(不含公權力拘束期間), 在臺灣地區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 次。嗣於同年5月21日晚間9時21分許,因違反交通規則為警 在桃園市○○區○○街00號前盤查,經其同意搜索後扣得其所有 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2包(淨重0.23公克、1公克)、第二級 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含袋毛重15.44公克)、香菸1支而 查獲。  ㈡於同年6月4日凌晨0時許,在桃園市桃園區保羅街某運動公園 廁所內,將甲基安非他命以捲入香菸內點燃吸食煙霧之方式 ,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於同年6月6日凌晨3時 許為警採尿時點回溯26小時內某時(不含公權力拘束期間) ,在臺灣地區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 因1次。嗣於同年6月6日凌晨2時許,為警在桃園市○○區○○路 0段000○0號前盤查,經其同意採集尿液送驗後,結果呈嗎啡 、可待因、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㈢於同年6月10日晚間10時許,在桃園市八德區某公園廁所內   ,將甲基安非他命以置入玻璃球燒烤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同年6月11日晚間7時50 分許,為警在桃園市○○區○○路000號前盤查,經其主動交付 後扣得其所有之塑膠吸管1支,因其為毒品列管人口,另經 其同意採集尿液送驗後,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 性反應,始悉上情。  ㈣於同年8月1日晚間10時許,在桃園市○○區○○街00號陽明運動 公園內,將甲基安非他命摻入水以針筒注射靜脈之方式,施 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於同年8月3日凌晨3時許為 警採尿時點回溯26小時內某時(不含公權力拘束期間),在 臺灣地區不詳地點,以不詳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次 。嗣於同年8月3日凌晨3時19分許,為警在桃園市○○區○○路0 0號旁停車場內盤查,經其主動交付後扣得其所有之第一級 毒品海洛因1包(含袋毛重0.56公克)而查獲。 三、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中壢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乙○○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均有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及持有上開扣案物,另坦承非於上開期間,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事實。 2 自願受採尿同意書4紙、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中壢分局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共4紙、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2紙、毒品犯罪嫌疑人尿液採驗作業管制紀錄2紙、檢體監管紀錄表1紙 ㈠被告於113年5月21日晚間11時30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0000000U0555號之事實。 ㈡被告於同年6月6日凌晨3時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0000000U0230號之事實。 ㈢被告於同年6月11日晚間8時30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0000000U0242號之事實。 ㈣被告於同年8月3日凌晨3時37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E000-0000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檢體編號:0000000U0555號、0000000U0230號、0000000U0242號、E000-0000號)5紙 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均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部分另呈嗎啡、可待因陽性反應,足證被告均有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又犯罪事實㈠㈡㈣則另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事實。 4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毒品編號:D113偵-0310號、DE000-0000號)2紙、法務部調查局濫用藥物實驗室鑑定書(113年7月11日調科壹字第11323914750號)1紙 扣案之粉末檢品、粉塊狀檢品、白色結塊粉末各1包經檢驗結果均呈海洛因陽性反應,另扣案之白色透明晶體1包經檢驗結果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足證扣案毒品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5 自願受搜索同意書2紙、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3份、中壢分局扣押筆錄1份、扣押物品目錄表共4紙、刑案現場照片3份、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3包、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塑膠吸管1支 被告持有上開扣案物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 第二級毒品,又犯罪事實㈠㈡㈣所為另係犯同條例第10條第1項 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等罪嫌。其持有第一、二級毒品之低度行 為,分別為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 罪。而被告所犯上開7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分論 併罰。又查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 形,有本署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憑,其於徒刑執 行完畢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 請參照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及刑法第47 條之規定,審酌依累犯之規定加重其刑。至扣案之第一級毒 品海洛因3包、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請依同條例第 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並諭知銷燬;另扣案之塑膠吸 管1支為被告所有且為施用毒品之器具,請依刑法第38條第2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 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6   日                檢 察 官 甲○○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7  日                書 記 官 王秀婷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1-16

TYDM-113-審易-3472-20250116-1

桃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簡字第3029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羅士傑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治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毒偵字第560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羅士傑施用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之玻璃管壹支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除刪除前科部分記載,並補充及更正「犯罪事 實欄一第1行:經本院以112年度毒聲字第1063號裁定令入勒 戒處所施以觀察、勒戒後」外,其餘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 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施用 第一級或第二級毒品罪者,檢察官應依法追訴,毒品危害防 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文。查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 經本院以112年度毒聲字第1063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 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3年1月24日執行完畢釋放 出所,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憑,則被告於觀察勒戒執 行完畢釋放出所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用第二級毒品罪,自應 依法追訴處刑。 三、論罪科刑:  ㈠按甲基安非他命係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稱之 第二級毒品,依法不得持有及施用。是核被告所為,係犯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施用第二級毒品罪,被告持有 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應為其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 另論罪。  ㈡被告有如附件犯罪事實欄所載之犯罪科刑及執行之紀錄,且 檢察官亦認本案構成累犯,請求參酌司法院釋字第775號意 旨加重其刑等情,有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臺灣高等法院被 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查被告於執行完畢後,5年內故意 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且被告所犯本案與前案均係施 用毒品案件,犯罪型態、罪質均相同。然施用毒品行為本質 上係自我傷害行為,被告再次犯罪,係因其施用毒品所引發 之高度成癮性,倘若無充分完善社會復歸及藥物治療支援系 統,自由刑監禁拘禁效果,至多僅能使被告透過拘禁式處遇 之物理隔絕效果,降低被告生理上對於藥物或精神物質之依 賴,無從有效防止被告再次犯罪,況相較於其他犯罪類型, 施用毒品罪之犯罪行為人,其犯罪心態與一般刑事犯罪之本 質並不相同,應側重適當之醫學治療及心理矯治為宜,較無 對被告施以長期監禁之必要。依上述說明,尚難僅憑被告前 曾犯施用毒品犯罪之事實,率認被告有特別惡性或刑罰感應 力薄弱之情,是依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本院裁量 不予加重本刑。   ㈢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曾因施用毒品案件甫經 法院於3年內為觀察、勒戒之裁定,猶未能深切體認施用毒 品對於自身健康之危害,再犯本案施用毒品罪,足認其自制 力薄弱、欠缺自我反省之心,自有使其接受相當刑罰處遇以 教化性情之必要;兼衡被告坦承犯行之犯後態度、施用毒品 僅係戕害其個人身心健康,惟被告前有極為多次施用毒品之 前案紀錄,且犯罪時間極度密接(見法院前案紀錄表),難 認被告有何戒除毒癮之努力;暨考量其自陳智識程度高職畢 業、職業自由業及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 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扣案之玻璃管1支為被告所有,且為本案施用毒品之 器具,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收。   五、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 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施敦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王智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0  日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5604號   被   告 羅士傑 男 35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2樓             居桃園市○○區○○路000號5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 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羅士傑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 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3年1月24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經本 署檢察官於113年1月25日以112年度毒偵字第5530號為不起 訴處分確定。㈠因施用毒品案件,分別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下稱士林地院)以111年度簡字第264號、112年度易字第264 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3月、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11 年度簡字第3681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下稱臺北地院)以111年度簡字第2302號、112年度簡字第 85、2484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4月、4月、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以112年度壢簡字第35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3月;因 竊盜案件,經臺北地院以111年度簡字第2637號判決判處有 期徒刑3月,上開案件經定應執行刑有期徒刑1年4月確定。㈡ 因毒品案件,經士林地院以112年度湖簡字第266號判決判處 有期徒刑4月確定。上開㈠㈡接續執行,嗣於113年3月7日徒刑 易科罰金執行完畢出監。 二、詎仍不知悔改,於上開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 復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9月22日晚間10時許 ,在桃園市中壢區某旅館內,以燃燒玻璃球吸食煙霧之方式 ,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同日晚間11時40 分許,為警在桃園市桃園區國際路1段與中山路口查獲,並 扣得玻璃管1支,經同意採尿送驗,結果呈甲基安非他命陽 性反應。 三、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羅士傑於警詢時坦承不諱,且被告 為警查獲後,經採集尿液送檢驗,呈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 ,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毒品犯罪嫌疑人尿液檢 驗作業管制表、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及台灣檢 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附卷可證,被告犯嫌 堪以認定。又被告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桃園地方法 院裁定送觀察、勒戒,已因無繼續施用傾向獲釋,有刑案資 料查註紀錄表、矯正簡表在卷為憑,足見其於觀察、勒戒執 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自應依法訴追。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 第二級毒品罪嫌。另被告曾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有本署刑 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可稽,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以 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依刑法第47 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 。至扣案之玻璃管1支為被告所有且為施用毒品之器具,請 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 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檢 察 官 許炳文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1-14

TYDM-113-桃簡-3029-20250114-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壢簡字第44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禮文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偵字第6059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謝禮文犯持有第二級毒品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沒收銷燬之。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第10行「含袋毛重1.94 公克」,更正為「含袋毛重3.85公克」外,其餘均引用檢察 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詳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謝禮文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之持 有第二級毒品罪。  ㈡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無視於政府禁令,非法 持有含第二級毒品四氫大麻酚之菸草,所為應予非難,惟念 其坦承犯行,態度尚佳,暨其於警詢時自陳高職肄業學歷, 從事服務業及家庭經濟狀況勉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 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三、按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 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扣案如附 表所示之菸草1包,經送鑑定後,含有第二級毒品大麻成分 ,有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 存卷可參,應依上揭規定,宣告沒收銷燬。又盛裝上開毒品 之包裝袋,以現今所採行之鑑驗方式,其上仍會殘留毒品而 無法將之完全析離,亦應一體視之為毒品,爰併依刑法第38 條第1項規定宣告沒收。至毒品送鑑耗損部分,既已用罄滅 失,自無庸另為沒收之諭知。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本文、第3項、第450條第1項、 第454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許炳文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高世軒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郭怡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2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7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1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扣押物品 數量 備註 菸草 1包 1.鑑定結果:檢出Tetrahydrocannabinols成分。 2.驗前總實秤毛重:3.85公克。 3.驗前總淨重約:0.339公克。 4.驗餘總毛重約:3.824公克。 5.取樣量:0.026公克。 6.驗餘量:0.313公克。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60591號   被   告 謝禮文 男 23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市○○區○○里00鄰○○街00              巷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列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謝禮文明知大麻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列 管之第二級毒品,不得無故持有之,竟基於持有大麻之犯意 ,於民國113年5月13日凌晨1時許,在桃園市桃園區「凱悅K TV」,以新臺幣300元價格,向一真實姓名、年籍均不詳之 人,購得摻有第二級毒品大麻成分之菸草後,無故以予持有 之,嗣於同月21日凌晨1時許10分許,謝禮文駕駛內載辛翊 晨車牌號碼為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至桃園市八德區永 豐路與中山路口,因辛翊晨未繫安全帶且未開大燈,為警盤 查,方扣謝禮文所有含有第二級毒品大麻成分之菸草1包(含 袋毛重1.94公克)。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謝禮文於警詢及本署偵查中坦承不 諱,並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扣押物品目錄表在 卷可佐,而該扣押物品,經送檢驗結果,確含有第二級毒品 大麻成分,有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紙在卷可證, 是被 告犯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謝禮文所為,係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2項 持有第二級毒品大麻罪之罪嫌。至扣案之含有第二級毒品大 麻成分之菸草1包(含袋毛重1.94公克),請依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之規定宣告沒收並諭知銷燬。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檢 察 官 許炳文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7  日                書 記 官 王秀婷

2025-01-10

TYDM-114-壢簡-44-20250110-1

壢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壢簡字第255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奕璇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毒偵字第500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乙○○犯施用第二級毒品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 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扣案如附表編號一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扣案如附表編號二所 示之物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欄一第9行至第10行原記 載「……為警查獲,經執行附帶搜索,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 非他命2包及玻璃球吸食器1顆」,更正為「……遇警欄查,乙 ○○於有偵查犯罪權限之員警,尚未發覺其上揭施用甲基安非 他命之犯行前,即主動交付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2包及 玻璃球吸食器1顆供警查扣,並供承上揭施用甲基安非他命 之犯行,而自願接受裁判」,其餘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 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按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第3項規定:「依前項規定為觀 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後再犯第10條之 罪者,適用前2項(註:即裁定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之 規定。」,且同條例第23條第2項亦規定:「觀察、勒戒或 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條之罪者,檢察 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依法追訴或裁定交付 審理」。查被告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2年度 毒聲字第859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傾 向,於民國112年12月18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經臺灣桃園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字第3007號、第3234號、第5 470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等情,此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 憑。是被告既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 案施用第二級毒品之犯行,依上揭規定,自應依法追訴,而 無再為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之適用。從而,檢察官依法就 本案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核其程式並無違誤。 三、論罪科刑:  ㈠按甲基安非他命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2款所規定 之第二級毒品,依法不得持有及施用。是核被告所為,係犯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又被 告施用行為前後持有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低度行為, 應為其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㈡次按關於「自首」要件,以犯人在其犯罪未發覺前,向該管 公務員自承犯罪而受裁判為要件。所謂「發覺」,固非以有 偵查犯罪權之機關或人員確知其人犯罪無誤為必要,而於對 其發生嫌疑時,即得謂為已發覺;但此項對犯人之嫌疑,仍 須有確切之客觀事實根據得為合理之可疑者,始足當之,若 單純主觀上之懷疑,尚不得謂已發生嫌疑。又犯人在未發覺 之前,向該管公務員告知其犯罪,不以先自向該公務員告知 為必要,即受追問時,告知其犯罪仍不失為自首(最高法 院108年度台上字第1058號判決意旨參照)。查本案係被告 遇警欄查後,經員警詢問有無攜帶違禁物,即主動交付第二 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2包及玻璃球吸食器1顆,並向員警坦承 其有施用甲基安非他命之犯行等情,此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 刑事警察大隊刑事案件報告書、被告之警詢筆錄及桃園市政 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查獲施用(持有)毒品案件經過情形 紀錄表在卷可稽(見偵字卷第3頁至第5頁、第15頁、第17頁 、第65頁),堪認被告於員警尚無確切根據合理懷疑其有本 案施用毒品犯行前,即主動供述本案施用毒品之犯罪情節, 並願接受裁判,核屬對於未發覺之犯罪自首而接受裁判,為 鼓勵被告勇於面對刑事責任,並考量其節省司法資源之情形 ,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規定,減輕其刑。  ㈢爰以行為人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已因施用毒品案件,經 觀察、勒戒之處遇程序,本應知所警惕,猶漠視法令禁制, 再次施用毒品,顯未知所戒慎,無視於毒品對於自身健康之 戕害及國家對於杜絕毒品犯罪之禁令,未見戒除惡習之決心 ,所為應予非難;惟念及被告自首本案犯行,且施用毒品所 生危害,實以自戕身心健康為主,對於他人生命、身體、財 產等法益,尚無重大明顯之實害,並兼衡施用毒品者均具有 相當程度之生理成癮性及心理依賴性,其犯罪心態與一般刑 事犯罪之本質並不相同,應側重適當之醫學治療及心理矯治 為宜,暨考量被告之前科紀錄,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 ,另其於警詢時自陳之職業、教育程度及家庭經濟狀況等一 切情狀(見偵字卷第13頁),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 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部分:  ㈠扣案如附表編號一所示之物,經送鑑定後檢出含有甲基安非 他命成分,有同附表編號「備註」欄所示之鑑定報告在卷可 參(見偵字卷第99頁),係屬查獲之第二級毒品,應依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而盛 裝上開毒品之包裝袋,因其上所沾黏之毒品量微而無從析離 ,且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應認屬毒品之一部分,併予宣告 沒收銷燬;至於鑑驗所耗損之毒品既已滅失,即無庸宣告沒 收銷燬,附此敘明。  ㈡扣案如附表編號二所示之物,為被告所有且供本案犯罪所用 之物,業據被告於警詢供明在卷(見偵字卷第15頁),爰依 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出 上訴狀(須附繕本並敘述理由),上訴於本院管轄之第二審 合議庭。 本案經檢察官甲○○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莊劍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鄧弘易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編號 物品名稱 數量 備  註 一 甲基安非他命(含包裝袋) 2包 【鑑驗報告】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毒品編號:D113偵-0615) 【鑑驗結果】 分析編號DAC4953。 白色透明晶體共2包取1檢驗。 取樣證物驗前實秤毛重:1.06公克。 淨重:0.752公克。 使用量:0.002公克,鑑定用罄。 剩餘量:0.75公克。 驗前總實秤毛重:1.5公克。 驗前總淨重約:1.064公克。 驗餘總毛重約:1.498公克。 檢出Methamphetamine成分。 二 玻璃球吸食器 1顆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5003號   被   告 乙○○ 男 3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 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乙○○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法院裁定觀察、勒戒後,因認 無繼續施用傾向,於民國112年12月18日執行完畢釋放出所 ,並由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字第3007、3234、5470號 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仍不知悔改,復基於施用第二級毒品 之犯意,於前開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之113 年9 月4日晚間6時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住處,以燒烤 玻璃球吸食煙霧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 嗣於同年月5日晚間8時30分許,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0 號前為警查獲,經執行附帶搜索,扣得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2包及玻璃球吸食器1顆,另經同意採集尿液送驗,結果 呈安非他命類陽性反應,始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 (一)被告乙○○於警詢及偵查中供述。 (二)113年9月5日自願受採尿同意書1份。 (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 號對照表、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 報告各1份。 (四)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 目錄表、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 驗報告各1份。 (五)甲基安非他命2包及玻璃球吸食器1顆。 二、核被告所為,均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 第二級毒品罪嫌,被告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為施用之高度 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 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8   日               檢 察 官   甲○○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4  日               書 記 官   施星丞

2025-01-09

TYDM-113-壢簡-2550-20250109-1

桃交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桃交簡字第55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高晟富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5445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高晟富犯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 項及濃度值以上情形,處有期徒刑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貳萬元 ,有期徒刑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 算壹日。   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按行政院於113年3月29日以院臺法字第1135005739號公告之 「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條之三第一項第三款尿液確認 檢驗判定檢出毒品品項及濃度值」所定尿液中愷他命濃度達 100ng/mL。去甲基愷他命之濃度達100ng/mL。查本案被告檢 驗結果尿液中去甲基愷他命濃度為2406ng/ml、愷他命濃度 為3335ng/ml之陽性反應,有上開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濫用藥物實驗室─台北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1份(見偵卷 第39頁)附卷可考,而達上開公告之濃度值甚明。是核被告 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駕駛動力交通工具 而有尿液所含毒品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情形。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明知施用毒品極可能影 響意識控制能力,若於施用毒品後,意識控制能力低落之狀 況下駕車,將可能會造成其他用路人之行車安全受嚴重影響 ,竟為圖往來交通之便,於施用愷他命後仍執意開車上路, 不僅自陷車禍事故風險,亦可能造成公眾往來之危險,對交 通安全所生之危害非輕,惟念被告犯後始終坦承犯行,犯後 態度尚可,兼衡其犯罪之情節、動機、目的,並參以被告學 歷為高職畢業、目前從工、家庭經濟況勉持之智識程度及經 濟狀況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如易科罰 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逕以簡易判決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五、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之翌日起20日內向本院提起上 訴狀,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須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楊舒涵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高健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林慈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 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百 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1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百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4455號   被   告 高晟富 男 40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街000○0號13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 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高晟富於民國113年9月29日凌晨1時15分許,在桃園市八德 區某路邊,將愷他命捲入香菸內,以點火燃燒吸食煙霧之方 式,施用第三級毒品愷他命1次。其明知施用愷他命而駕駛 動力交通工具極易影響駕駛安全,仍基於施用毒品後駕駛動 力交通工具之犯意,旋自該址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 小客車行駛於道路,嗣於同日凌晨1時30分許,行經桃園市○ ○區○○○街00號前為警攔查,並得其同意採集其尿液送驗,結 果呈愷他命(3335ng/ml)、去甲基愷他命(2406ng/ml)陽 性反應,始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高晟富於警詢及偵訊中坦承不諱, 復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 品收據、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4 款案件測試觀察紀錄表、自願受採尿同意書、濫用藥物尿液 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尿液檢體編號:0000000U0408)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14日濫用藥物尿液 檢驗報告各1份在卷可稽,足認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被告 罪嫌應堪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3款之施用毒品致 不能安全駕駛罪嫌。 三、扣案之愷他命1罐(毛重2.60公克)、摻有愷他命之香菸1支 (毛重0.76公克)、愷他命研磨器1組,固均為被告所有之 物,然本案係追訴被告於施用愷他命後,於不能安全駕駛之 狀態下而駕車之行為,並非處罰其施用愷他命之舉,要難認 上開扣案物為被告供本案犯罪所用或預備之物;又扣案之愷 他命未逾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5項所定數量,另由警 察機關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規定沒入銷燬,爰 均不聲請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檢 察 官 楊舒涵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 記 官 陳朝偉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30 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 54 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 起訴處分確定,於十年內再犯第 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 無期徒刑或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 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 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2 百萬元以 下罰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書 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1-09

TYDM-114-桃交簡-55-20250109-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3063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連嘉榮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字第3949號),被告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本院 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甲○○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柒月。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壹包沒收銷燬。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下列更正及補充外,其餘均引用臺 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如附件)之記載。  ㈠犯罪事實欄之補充及更正:附件犯罪事實欄一、第4至7行「 又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品 之傾向,於112年3月9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由本署檢察官於1 12年4月29日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199、200、201、202號、 112年度毒偵字第153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之記載,應補 充更正為「又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10 年度毒聲字第1925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用毒 品之傾向,於112年3月9日釋放出所執行完畢,此次施用毒 品犯行,並經本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199號、第20 0號、第201號、第202號、112年度毒偵字第1532號為不起訴 處分確定」。  ㈡證據部分增列「被告甲○○於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中之自白」 。 二、論罪科刑:  ㈠按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第10條 之罪者,檢察官或少年法院(地方法院少年法庭)應依法追 訴或裁定交付審理,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定有明 文。查被告甲○○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10年度毒聲 字第1925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因無繼續施用毒品之傾向 ,於民國112年3月9日釋放出所執行完畢,此次施用毒品犯 行,並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1 99號、第200號、第201號、第202號、112年度毒偵字第1532 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 卷可憑,則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後3年內再犯本案施 用第一級毒品罪,依上開規定自應依法追訴處刑,合先敘明 。  ㈡查海洛因屬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1款所定之第一級 毒品。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 施用第一級毒品罪。其持有海洛因進而施用,該持有之低度 行為,應為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㈢被告①前於107年間因施用毒品等案件,經本院以107年度審訴 字第1912號判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7月、6月,上訴後,經 臺灣高等法院以108年度上訴字第2108號判決,駁回上訴, 有期徒刑6月部分未再上訴而確定,並於108年11月18日易科 罰金執行完畢,有期徒刑7月部分再上訴後,經最高法院以1 08年度台上字第3780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②於108年間因 施用毒品案件,經本院以108年度審易字第2247號判決,判 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①案有期徒刑7月部分與②案入監接續執 行後,於110年3月5日縮刑期滿執行完畢,此有臺灣高等法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參,是其於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 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循 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解釋所揭櫫「應秉個案情節裁量是否加 重最低本刑,俾免人身自由遭受過苛侵害」之旨,審酌被告 前案與本案所犯均為施用毒品罪,侵害之法益種類、罪質均 相同,足見被告有其特別惡性,前罪之徒刑執行無成效,其 對於刑罰之反應力顯然薄弱,本案依累犯規定加重最低本刑 ,並不致使被告所受之刑罰超過其所應負擔之罪責,亦不會 造成其人身自由遭受過苛之侵害,無違憲法罪刑相當原則及 比例原則,爰依刑法第47條第1 項之規定及司法院大法官釋 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  ㈣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經觀察、勒戒後,猶 未戒除施用毒品,足徵其沾染毒癮頗深;再衡以被告始終坦 承犯行,兼衡以本案犯行所生危害、犯罪之動機、目的、手 段、素行、智識程度、生活狀況及犯後態度等一切情狀,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以示懲儆。 四、沒收:   按查獲之第一、二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 之器具,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扣案如附表所示 之物,經送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鑑定後,確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此有附表「鑑驗報告」欄所示 檢驗報告在卷可考。又該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包,係被告如 附件所示施用毒品犯行所剩餘,業經被告於偵訊中供陳明確 (見毒偵卷第118頁),不問屬於被告與否,應依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18條第1 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之;而裝呈前 開海洛因之包裝袋,依現行檢驗方式乃係以刮除方式為之, 該包裝袋上仍會摻殘若干毒品無法分離,自應一體視為毒品 部分,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18條第1項前段規定予以沒收銷燬之。至於鑑驗用罄之毒品 部分,既已滅失,自無庸另為沒收銷燬之宣告。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 條之2 、第454 條第2 項(本案採判決精簡原則,僅 引述程序法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蔡宜芳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何宇宸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涂頴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 扣案物品外觀 數量 檢出成分及用途 鑑驗報告 白色粉末 1包(驗餘毛重0.495公克)。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被告施用為警查獲之毒品。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毒品證物檢驗報告(見毒偵卷第123頁)。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3949號   被   告 甲○○ 男 48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鎮區○○路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以108年度審 易字第224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確定,嗣與另犯之施用 毒品案件之罪刑接續執行,於民國110年3月5日縮刑期滿執 行完畢。又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 施用毒品之傾向,於112年3月9日執行完畢釋放,並由本署 檢察官於112年4月29日以112年度毒偵緝字第199、200、201 、202號、112年度毒偵字第153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仍 不知悔改,於上開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又基 於施用第一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7月8日下午1時許,在桃 園市八德區介壽路2段某網咖店,以摻入香菸內點燃後吸食 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1次。嗣於翌(9)日凌晨2 時25分許,為警在桃園市○○區○○路000號旁查獲,並扣得海 洛因1包(毛重0.5公克),復採其尿液送驗,結果呈嗎啡陽 性反應,始悉上情。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甲○○於警詢及偵查中之供述 被告坦承於上開時、地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持有上開扣案物之事實。 2 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各1紙 被告於113年7月9日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0000000U0906號,毒品檢體編號為D113偵-0458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檢體編號0000000U0906號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1紙 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嗎啡陽性反應,被告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事實。 4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檢體編號D113偵-0458號毒品證物檢驗報告1紙 扣案毒品經檢驗結果檢出海洛因成分,扣案毒品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事實。 5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及扣案之海洛因1包 被告持有上開扣案物之事實。 6 被告提示簡表、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矯正簡表各1份 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罪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第 一級毒品罪嫌。其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為施用毒品之高度 行為所吸收,請不另論罪。又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 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附卷可參,其 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 罪,為累犯,請參照司法院大法官解釋釋字第775號解釋意 旨及刑法第47條第1項之規定,審酌依累犯之規定加重其刑 。至扣案之海洛因1包,請依同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 告沒收並諭知銷燬。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 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0  日                檢 察 官 乙○○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3  日                書 記 官 吳文惠  所犯法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1-07

TYDM-113-審易-3063-20250107-1

單禁沒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請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禁沒字第107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蘇彩蓮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113年度戒毒偵字第90 號),聲請人聲請宣告沒收違禁物(113年度聲沒字第880號),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2包(驗餘總淨重0.121公克)及其外包 裝袋2個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蘇彩蓮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臺灣新北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戒毒偵字第90號為不起訴處分 確定,而扣案之第一級毒品海洛因2包(驗餘總淨重0.121公 克,聲請書誤載為0.066公克,應予更正)係屬違禁物,爰 請依刑法第40條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 規定及司法院18年院字第67號、30年院字第2169號解釋宣告 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 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查獲之第一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行 為人與否,沒收銷燬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 段亦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新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戒毒偵字第90號為不起訴處分確 定,有前揭不起訴處分書在卷可稽(見戒毒偵字第90號卷第 2頁及背面);而扣案之白色粉末2袋(驗前總淨重0.122公 克、驗餘總淨重0.121公克),經送鑑驗結果,檢出第一級 毒品海洛因成分,有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 扣押筆錄暨扣押物品目錄表、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 限公司111年2月8日毒品證物鑑定分析報告各1份附卷可考( 見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毒偵字第8902號卷第25至27頁、79頁 ),堪認上開扣案物品確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1 款所規定之第一級毒品,而屬違禁物,依前揭規定,本件之 聲請並無不合,應予准許。又包裝上開海洛因之外包裝袋2 個,因其上殘留之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 應視同毒品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之毒品業已滅失,爰 不另宣告沒收銷燬,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 第1項前段,刑法第11條、第38條第1項、第40條第2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莊婷羽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謝旻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2025-01-07

PCDM-113-單禁沒-1071-20250107-1

桃簡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桃簡字第2747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嘉瑩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 決處刑(113年度毒偵字第496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蔡嘉瑩施用第二級毒品,處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1千元折算1日。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6包(驗餘總毛重14.605公克) 及外包裝袋6個均沒收銷燬。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 刑書所載。 二、核被告蔡嘉瑩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 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其為施用而持有第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 ,為施用之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 三、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前已因觀察、勒戒執行 完畢,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本應知所警惕,竟仍再次施 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顯見戒毒意志不堅,且其行為 不惟戕害自己身心健康,更增添家庭社會負擔,惟考量施用 毒品行為,本質上係藥物濫用、物質依賴,施用毒品者實具 「病患性犯人」之特質,刑罰手段對於此類犯行之矯治成效 存有相當程度之侷限,兼衡被告有多次施用毒品前科等素行 (見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施用毒品之間距 、自陳之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見毒偵字卷第11頁)、 犯後坦承犯行之態度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 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沒收之說明   扣案之白色透明晶體6包(驗前總實秤毛重14.61公克,驗餘 總毛重14.605公克),經送鑑驗結果,確含有第二級毒品甲 基安非他命成分,有扣押物品目錄表及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 藥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11日毒品證物檢驗報告在卷可佐 (見毒偵字卷第157頁),為本案查獲之第二級毒品,是除 鑑驗用罄部分外,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應依毒品危 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盛裝 上開毒品之包裝袋6個,因其上殘留之毒品難以完全析離, 且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應視同毒品整體,併予宣告沒收銷 燬。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3項、第454條第2項、 第450條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六、如不服本判決,得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上訴於本院第二審合議庭(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廖晟哲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黃皓彥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李宜庭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毒偵字第4961號   被   告 蔡嘉瑩 男 39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             居新北市○○區○○路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宜聲 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蔡嘉瑩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 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1年5月24日執行完畢,並經臺灣新 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毒偵字第4747號、111年度毒 偵緝字第993號案件為不起訴處分確定。詎其仍不知悔改, 於上開觀察、勒戒執行完畢釋放後3年內,復基於施用第二 級毒品之犯意,於113年9月2日16時30分許,在桃園市桃園 區中正路上某麥當勞內,以將甲基安非他命置於玻璃球吸食 燃燒所產生煙霧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 。嗣於113年9月3日3時25分許,在桃園市○○區○○○街00號前 ,因形跡可疑為警盤查,經其同意搜索,當場扣得第二級毒 品甲基安非他命6包(總淨重12.967公克),復經其同意採 尿送驗,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 二、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蔡嘉瑩坦承不諱,並有自願受採尿 同意書、濫用藥物尿液檢驗檢體真實姓名對照表、桃園市政 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之濫用藥物尿液檢驗報告( 檢體編號:0000000U1093號)、自願受搜索同意書、桃園市 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13年10月11日毒品證 物檢驗報告(報告編號:A5371號)在卷可稽,並有上開物 品扣案可佐,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2項之施用第 二級毒品罪嫌。又被告持有毒品之低度行為,為施用毒品之 高度行為所吸收,不另論罪。至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6包(總淨重12.967公克),請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 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毀之。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 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5  日                 檢 察 官 廖晟哲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4  日                 書 記 官 陳建寧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1級毒品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2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記事項: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1-06

TYDM-113-桃簡-2747-20250106-1

審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317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呂佳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撤緩毒偵字第325號、113年度撤緩毒偵字第326號、113年 度撤緩毒偵字第327號),被告於準備程序進行中,就被訴事實 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判程序意旨,並聽取當事人之 意見後,裁定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呂佳倫犯如附表一所示之罪,均累犯,各宣告如附表一「主文」 欄所示之刑;不得易科罰金之各罪,應執行有期徒刑拾壹月。 扣案如附表二所示之物均沒收。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除如下補充之部分外,餘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同於附件起 訴書之記載,茲予引用:  ㈠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㈢之被告施用第一級毒品、第二級 毒品之時間及方式更正為「於111年9月4日下午6時20分許為 警採尿前24小時,在臺灣地區不詳地點,以燒烤玻璃球吸食 煙霧之方式,同時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 安非他命1次」。  二、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分別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之施用 第一級毒品罪、同條第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  ㈡其各該次施用前、後持有第一、二級毒品之低度行為,應分 別為各該次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高度行為吸收,均不另論 罪。  ㈢如附表一編號2、3之犯行,被告均係將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一併置於玻璃球內燒烤吸食之方式 ,而同時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之行為,係一行為觸犯二罪名之想像競合犯,各應從一重論 以施用第一級毒品罪。  ㈣如附表一編號3之犯行,公訴意旨認被告係分別施用海洛因及 甲基安非他命,認其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惟按非法施用毒品之方式,並無固定模式,不同吸毒族群及 不同毒品種類,可能有不同之施用方式,然濫用藥物施用毒 品者,本來就有不按常規使用藥物之傾向,或其等主觀上可 能認為將兩種藥物混合使用可增加藥性,是被告於本院審理 中供稱:「犯罪事實欄二、㈢吸食方式是以燒烤玻璃球吸食 煙霧的方式同時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 非他命」等語(見本院卷第62頁),尚難謂有何不符常理之 處。且本案並無積極證據證明被告係基於不同犯罪決意,先 後於不同時、地分別施用海洛因及甲基安非他命,依事證有 疑則利益應歸屬被告之證據法則,尚難認係屬數行為而構成 數罪,公訴意旨認應予分論併罰,容有誤會。  ㈤被告所犯上開3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㈥被告有如起訴書所載之犯罪科刑執行情形,有臺灣高等法院 被告前案紀錄表1份可按,是其於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後 ,5年以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本案3罪,均為累犯 ,惟依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為避免發生罪刑不相 當之情形,法院應就個案裁量是否加重最低本刑。茲考量被 告上開構成累犯之前案為施用毒品案件,與本案犯罪類型、 罪質相同,足徵被告就此類犯行之刑罰反應力甚為薄弱,認 適用刑法第47條累犯加重之規定並無罪刑不相當之情事,爰 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均加重其刑。  ㈦爰審酌被告於為本案犯行之前,已曾因施用毒品犯行經受觀 察、勒戒之執行,並於111年2月18日執行完畢釋放出所,本 應徹底戒除毒癮,詎其仍未能自新、戒斷毒癮,竟仍施用足 以導致人體機能發生依賴性、成癮性及抗藥性等障礙之第一 、二級毒品,戕害自身健康,漠視法令禁制,本不宜寬縱, 惟念其犯後坦承犯行,非無悔意,兼衡其犯罪之動機、目的 、智識程度、生活狀況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附表一「主 文」欄所示之刑,並就施用第二級毒品罪部分,諭知易科罰 金之折算標準,暨就「不得」易科罰金之各罪定其應執行刑 。 三、沒收部分:   扣案如附表二所示之物均為被告所有,且為供被告施用毒品 犯行所用之物,亦經被告於警詢中供明在卷,爰均依刑法第 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第310條之2、第45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郭印山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審查庭 法 官 許自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趙于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6 月以上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附表一: 編號     主   文     備   註 1 呂佳倫施用第二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㈠。 2 呂佳倫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柒月。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㈡。 3 呂佳倫施用第一級毒品,累犯,處有期徒刑柒月。 如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㈢。 附表二: 編號 扣押物品名稱 備註 1 玻璃球吸食器1組 於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㈠中扣案。 2 殘渣袋1個(未送驗) 於起訴書「犯罪事實」欄二、㈡中扣案。 附件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撤緩毒偵字第325號                 113年度撤緩毒偵字第326號                 113年度撤緩毒偵字第327號   被   告 呂佳倫 男 42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0巷000號             居桃園市○○區○○路000號10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敘述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如下:     犯罪事實 一、呂佳倫前因施用毒品案件,經依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 院)109年度毒聲字第1187號裁定送觀察、勒戒後,認無繼續施 用毒品之傾向,於民國111年2月18日釋放出所,並經臺灣新北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1年度毒偵緝字第267、268、269、270 、271、272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另於108年間,因施用毒品 案件,經新北地院以108年度審訴字第147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 6月確定,於108年12月24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 二、詎其猶不知悔改,基於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犯意,分 別為下列之行為:  ㈠於111年2月18日晚間8時許,在新北市三峽區友人住處,以燒 烤玻璃球吸食煙霧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 次。嗣於111年2月21日凌晨2時50分許,在桃園市○○區○○○路 000號前為警盤查,經其同意受搜索後,在包包內扣得玻璃 球吸食器1個,且經採集尿液送驗,結果呈安非他命及甲基 安非他命陽性反應。  ㈡於111年4月22日凌晨1、2時許,在新北市三峽區友人住處, 以燒烤玻璃球吸食煙霧之方式,同時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1次。嗣於111年4月23日下午4時 57分許,在桃園市○○區○○街000巷00弄0號前為警盤查,經其 同意受搜索後,在包包內扣得殘渣袋1個,且經採集尿液送 驗後,結果呈嗎啡、可待因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  ㈢於111年9月4日下午6時20分許為警採尿前回溯26、120小時內某 時,在臺灣地區不詳地點,以不詳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 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各1次。嗣於111年9月4日下午 6時20分許,因其為毒品列管人口,經警員徵得其同意採集尿 液送驗後,結果呈嗎啡、可待因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 始悉上情。 三、案經桃園市政府警察刑事警察大隊、八德分局報告偵辦及新 北市政府警察局三峽分局報告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陳請臺灣 高等檢察署檢察長令轉本署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犯罪事實二㈠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呂佳倫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供述 ⑴供述於犯罪事實欄二㈠所載之時間、地點,有以犯罪事實欄二㈠所載之方式,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⑵坦承持有犯罪事實欄二㈠扣案物之事實。 2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 證明被告於111年2月21日凌晨4時10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111保-0135 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檢體編號:111保-0135號)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呈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被告有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4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扣案之玻璃球吸食器1組及現場照片 證明被告為警查獲時,持 有犯罪事實欄二㈠扣案物之事實。 5 被告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全國施用毒品案件紀錄表及在監在押紀錄表各1份 被告於觀察、勒戒執行完畢3年內,再犯本件施用毒品案件。 犯罪事實二㈡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於警詢時及本署偵查中之供述 ⑴供述於犯罪事實欄二㈡所載之時間、地點,有以犯罪事實欄二㈡所載之方式,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⑵坦承持有犯罪事實欄二㈡扣案物之事實。 2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真實姓名與尿液毒品編號對照表 證明被告於111年4月23日下午5時32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K-0000000 號之事實。 3 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檢體編號:K-0000000 號)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 呈嗎啡、可待因及甲基安 非他命陽性反應,被告有 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 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 之事實。 4 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八德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各1份、扣案之殘渣袋1個及現場照片 證明被告為警查獲時,持 有犯罪事實欄二㈡扣案物之事實。 犯罪事實二㈢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於警詢時之供述 供述於111年9月4日下午6時20分許為警採集尿液,係親自排放、封緘之事實。 2 應受尿液採驗人尿液檢體 採集送驗紀錄表 證明被告於111年9月4日下午6時20分許為警採集尿液,尿液檢體編號為Z000000000000 號之事實。 3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濫用藥物檢驗報告( 檢體編號:Z000000000000號) 證明被告尿液經檢驗結果 呈嗎啡、可待因及甲基安非他命陽性反應,被告有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及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之事實。 二、核被告就犯罪事實二㈠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 2項之施用第二級毒品罪嫌;就犯罪事實二㈡㈢所為,均係毒 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第1項及第2項之施用第一級及第二級 毒品罪嫌。而被告以一行為觸犯上開二罪名,為想像競合犯 ,請依刑法第55條前段規定,從一重之施用第一級毒品罪處 斷。被告所犯上開3罪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 罰。又被告前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刑 案資料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其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 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請參照司法院 大法官解釋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及刑法第47條之規定,審 酌依累犯規定加重其刑。至扣案之玻璃球吸食器1組及殘渣袋 1個為被告所有且為施用毒品之器具,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 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3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 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   日                檢 察 官 許炳文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11  日                書 記 官 王秀婷 所犯法條: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0條 施用第一級毒品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下有期徒刑。 施用第二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1-03

TYDM-113-審易-3170-202501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