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給付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羅簡
羅東簡易庭

給付醫療費用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羅簡字第362號 原 告 臺北榮民總醫院員山分院 法定代理人 程文祺 訴訟代理人 朱家華 被 告 林漢碧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醫療費用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5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94,629元。 訴訟費用新臺幣2,1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194,629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因疾病至原告醫院就醫治療,尚積欠醫療費 用新臺幣(下同)194,629元未清償,經原告履次催討,均 未獲置理。爰依兩造間醫療服務契約(下稱系爭契約)之法 律關係起訴請求被告給付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9 4,629元。 二、被告則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三、原告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欠款查詢作業 、繳費通知單等件(本院卷第7-14頁)為證,而被告已於相 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既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雖被告係依 公示送達通知者,依法不視同自認,惟因本件原告所主張之 事實,業據其舉證如前,自堪信原告此部分主張為真實。從 而,原告依系爭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 項所示,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 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 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2,100元(第一審裁判費),應 由被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羅東簡易庭                  法 官 夏媁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同 時表明上訴理由;如已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具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 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林琬儒

2024-12-23

LTEV-113-羅簡-362-20241223-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給付分期買賣價金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小字第4854號 原 告 仲信資融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小彤 被 告 王韻淋(已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分期買賣價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上開規定依同法第436條之23 、第436條第2項於小額訴訟程序準用之。又被告於起訴前死 亡者,因喪失權利能力,自無訴訟上之當事人能力,法院應 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規定,以裁定駁回原告之 訴,且無補正或承受訴訟之問題;民事訴訟法第168條所定 之承受訴訟,必以當事人於訴訟程序進行中死亡,始得由法 定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若於起訴前死亡者,原即欠 缺當事人能力之要件,亦無從適用上開規定命其繼承人承受 訴訟之旨(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第217號、91年度台上字 第455號裁判意旨參照)。準此,倘被告於起訴前死亡,即 不生補正之問題,亦無從適用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命其 繼承人承受訴訟之旨。 二、經查,原告於民國113年10月7日提起本件訴訟,惟被告業於 原告起訴前之113年9月18日死亡,有起訴狀及個人基本資料 查詢結果附卷可稽,是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時,被告業已死亡 ,揆諸上開說明,被告於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時已無當事人能 力,且屬無法補正之事項,本院亦無從命其繼承人承受訴訟 ,是以,原告對被告之起訴為不合法,自應以裁定駁回其訴 。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3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董惠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劉雅玲 

2024-12-23

TCEV-113-中小-4854-20241223-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3682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張明賢 周侑增 被 告 陳韋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4,945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24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2.08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加計自本判決確定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訟 以前當然停止。又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 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民事訴 訟法第170條、第17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起訴時 原告之法定代理人為詹庭禎,嗣於訴訟繫屬中,變更為陳佳 文,並經原告於民國113年9月6日具狀聲明承受訴訟。是本 件承受訴訟合於上開法律規定之程序,先予敘明。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聲明:「被告應給付原 告新臺幣(下同)36,886元,及其中34,945元自113年6月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2.2計算之利息。」等 語(見支付命令卷第5頁),嗣於113年9月6日以書狀變更聲 明:「被告應給付原告34,945元,及自113年1月24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12.08計算之利息。」等語(見 本院卷第23頁),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合於前開規 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111年10月11日向原告請領信用卡(卡號 :0000000000000000號,下稱系爭信用卡)使用,依約被告 即得在特約商店記帳消費,被告至113年1月23日止累計消費 記帳34,945元未給付,依約被告除應給付上開消費款項外, 另應給付自113年1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12.08計算之利息。被告雖辯稱其為盜刷,但被告亦承認有 收到驗證碼,堪認上開金額為被告自行消費。爰依信用卡契 約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 34,945元,及自113年1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12.08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原告請求被告給付之信用卡款項是被告被盜刷的 款項。被告當時有報警,原告並向被告陳稱調查需要2至3個 月,且事後未告知被告調查情形,逕將被告被盜刷的款項直 接列入被告的帳單。另被告申辦的信用卡被盜刷的時間是自 112年8月5日下午4時46分許起至同日下午5時1分許止,期間 共被盜刷15至16筆之款項。被告收到驗證碼時,正值被告上 班時間,被告不曉得是遭盜刷,後來是原告的客服打電話給 被告,被告問原告有何方法,原告只有消極的跟被告說去報 警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帳務明細、信用卡線上申 請專用申請書、信用卡須知、信用卡約定條款、持卡人計息 查詢、客戶消費明細表等影件為證。被告就原告請求被告給 付34,945元暨相關利息部分,則否認在卷,並以前詞置辯。 是本件應審究者厥為:原告請求被告給付34,945元及相關利 息是否有理由?經查:  1.系爭信用卡於112年8月5日之4筆消費各為10,000元、5,000 元、10,000元、10,000元,特約商店名稱均為「家樂福-CAR REFO」,收單行國別則為「TW-臺灣」,此有原告提出之帳 務明細、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烏日分局113年11月13日中市警 烏分偵字第1130084608號函檢附之刷卡紀錄(見本院卷第93 頁、第155頁、第171頁),且被告須透過網路刷卡驗證程序 ,方能成功完成刷卡交易。又所謂網路刷卡驗證程序即3D驗 證,3D驗證是國際發卡組織 Visa、MasterCard、JCB所推出 的網路安全認證服務,讓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消費時,除須 輸入卡號、信用卡有效期限、信用卡背面之安全認證碼外, 最後必須輸入正確的驗證碼才能完成付款,驗證碼可為發卡 銀行傳送之動態驗證碼(一次性、限時性之驗證碼)、簡訊、 電子郵件傳送至持卡人原設定之手機號碼、電子郵件信箱, 或是輸入「持卡人於網路銀行預先設定」之靜態驗證碼,發 卡銀行確認刷卡資訊及驗證碼均無誤後,才會回傳授權成功 訊息給收單機構,於特約商店即付款成功。而原告係分別於 112年8月5日下午4時56分許、同日下午4時57分許、同日下 午4時58分許、同日下午5時1分許,以發送簡訊密碼至被告 留存在原告處之門號手機,待依據手機簡訊輸入交易驗證碼 始交易成功等情,此有原告提出之簡訊發送電磁紀錄及被告 提出之簡訊紀錄在卷可憑,堪認屬實。  2.再依兩造間之信用卡定型化契約第6條第2項至3項、第5項: 「持卡人之信用卡屬於發卡銀行之財產,持卡人應妥善保管 及使用信用卡。持卡人應親自使用信用卡,不得以任何方式 將信用卡或其卡片上資料交付或授權他人使用」、「持卡人 就開卡密碼或其他辨識持卡人同一性之方式應予以保密,不 得告知第三人」、「持卡人違反上開約定致生之應付帳款者 ,亦應對之負清償責任」、第18條第2項:「持卡人辦理停 卡及換卡手續前被冒用所發生之損失,概由發卡銀行負擔。 但持卡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將進行其他交易之交易密碼或其 他辨識持卡人同一性之方式使他人知悉者,持卡人應負擔辦 理停卡及換卡手續前被冒用之全部損失。」等語(見本院卷 第43頁),是被告既取得上開原告發送之交易驗證碼簡訊, 縱非由被告本人輸入,亦當係由被告所提供,被告就此亦未 善盡保密之責。準此,依前開約定,系爭信用卡遭他人盜刷 所生之應付帳款,被告亦應對之負清償責任。  ㈡從而,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原告系爭信用卡消費款34,945元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信用卡契約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4,9 45元,及自113年1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12.08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聲請調查證據 ,經本院審酌後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 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本件訴訟費用額 (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 項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並依同法第91條第3項加給利 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玟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 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王素珍

2024-12-23

TCEV-113-中小-3682-20241223-1

中補
臺中簡易庭

給付工程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補字第4279號 原 告 劉炳雄 上列原告與被告鄭游春梅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原告曾聲請對 被告發支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 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296,69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20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 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2,7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件裁定送達 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董惠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3 日 書記官 劉雅玲

2024-12-23

TCEV-113-中補-4279-20241223-1

中補
臺中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補字第4284號 原 告 名盧吉祥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福煋 上列原告因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曾聲請對被告林麗菁發支付命 令,因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 之聲請視為起訴,而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600 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扣除前繳聲請支付命令所繳付之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500 元,茲依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向本庭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丁兆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表明抗告 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新臺幣1000元之裁判 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4-12-20

TCEV-113-中補-4284-20241220-1

羅小
羅東簡易庭

給付電信費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小額判決 113年度羅小字第399號 原 告 裕邦信用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載霆 訴訟代理人 陳品臻、陳雅萱、李秀花、邱至弘 被 告 賴振民 籍設宜蘭縣○○鄉○○路0段000巷○○○○0號 (現於法務部○○○○○○○執行中)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電信費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22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3,017元,及其中新臺幣8,796元,自民 國111年7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被告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第1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3,017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向訴外人遠傳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遠傳 電信)申請租用門號為0000000000、0000000000號之行動電 話服務並簽立契約。詎被告未依約繳納電信費,尚積欠電信 費新臺幣(下同)8,796元、小額代收款5,381元及專案補償 款28,840元,總計43,017元未清償,嗣遠傳電信於民國111 年7月1日將上開債權讓與原告,經原告多次催討被告仍未繳 付,爰依電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並 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則以:關於原告所主張之金額不爭執,惟伊目前在監獄 服刑中,每月僅有勞作金收入約500元至600元,實在難以償 還等語為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查原告主張之上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債權讓與 通知書、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債權讓與證明書、被 告之戶籍謄本、行動寬頻業務服務申請書、第三代行動通信 /行動寬頻業務服務申請書(NP)、被告之身份證及健保卡 、訴外人賴原生之身份證及健保卡、行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 申請書、銷售確認單、遠傳金機救援服務申請書、續約服務 申請書、新安東京海上產物行動裝置保險(分期交付)要保 書、瞭解要保人及被保險人之需求及其適合度分析評估暨招 攬人員報告書等件為證(見本院113年度司促字第1030號支 付命令卷第12至46頁),而被告對於積欠上開電信費之金額 並不爭執,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至被告個人經濟狀況與 原告對其之債權關係係屬二事,且係執行問題,不得據為不 負履行義務之抗辯,是被告上開所辯,於原告依法得主張之 權利並無影響,無從據為有利被告之判斷。從而,原告依據 被告與遠傳電信間之電信契約及債權讓與,請求被告給付所 積欠之電信費、小額代收款及專案補償款共計43,017元,應 屬有據,應予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電信契約及債權讓與之法律關係,請求被 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所示之本金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   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本件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8第1項適用小額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本院併依職權確定本件訴訟費用額為裁判費為1,000元(第 一審裁判費),應由被告負擔。另依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 、3項之規定,諭知被告應就訴訟費用加給自本判決確定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羅東簡易庭 法 官 黃淑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 當事人之上訴,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上訴狀應記 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各款事項: (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 (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廖文瑜

2024-12-20

LTEV-113-羅小-399-20241220-1

中建簡
臺中簡易庭

給付工程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民事判決 112年度中建簡字第9號 原 告 皇澄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承翰 訴訟代理人 陳亮逢律師 被 告 賴盈潔 訴訟代理人 陳建勛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8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原告主張: 一、原告公司負責人吳承翰於民國109年1月15日與被告簽訂工程 委託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原告承包被告位於臺 中市○○區○○路○段000巷0號集合住宅之室內設計及裝修工程 (下稱系爭工程),契約工程總價為新臺幣500萬元,惟雙 方另約定工程金額應按廠商報價實報實收,最終金額以廠商 報價單為準,被告並應以總工程金額8%為監工費給付原告。 二、嗣系爭工程經原告依約施作履行,直至111年7月13日為止, 原告已支出工程成本553萬1843元,詎被告突於111年8月19 日委請律師發函稱原告欠缺履約能力,欲終止契約。被告隨 即失聯並將案場上鎖,拒絕原告及廠商繼續進場施作,原告 僅能於111年9月5日委請律師發函,請被告聯繫進行驗收點 交,並結算應給付之款項,惟被告仍失聯。爰依系爭契約之 法律關係提起本訴。 三、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44萬2547元,及自支付命令送達 翌之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貳、被告抗辯: 一、依兩造於109年1月15日簽訂系爭契約,契約第5條約定由原 告以500萬元總價承攬,系爭合約既由原告總價承攬,且被 告已經將工程款全數給付完畢,原告無由請求監工費。 二、系爭工程原定於109年底完工,原告一再推延,遲至111年8 月19日仍未完工,被告通知原告終止系爭契約,已於111年8 月22日送達原告,兩造之契約關係終止。在合約終止時系爭 工程仍未完工,原訂工程完工期限為109年底,原告逾期1年 8個月未完工,顯見原告無履約能力,未盡監工之責,無由 再向被告請求給付監工費。 三、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免為假執行。 參、兩造經法院整理並簡化爭點(配合判決書之製作,於不影響 爭點要旨下,依爭點論述順序整理內容或調整部分文字用語 ),其結果如下(見本院卷第414頁、第415頁): 一、不爭執事項  ㈠兩造於109年1月15日簽訂系爭契約,由原告承攬系爭工程( 見本院卷第57至60頁)。  ㈡系爭契約第五點約定本案工程總價為500萬元,並載明「本 案工程金額按廠商報價實報實收,監工費為總工程金額的8% ,最終金額廠商報價單為準。」等文字。  ㈢被告已於附表所示之時間,給付原告附表所示之金額,共550 萬元。  ㈣被告委請訴訟代理人禾豐法律事務所於111年8月19日以111禾 中律函字第08001號函,通知原告終止系爭契約之法律關係 ,已於111年8月22日送達被告(見本院卷第63至65頁),兩 造之合約法律關係於同日終止。  ㈤系爭工程原告迄未完工。 二、爭點:   原告主張依系爭合約第五條約定,請求被告給付監工費用44 萬2547元,有無理由?  ⒈系爭合約採「總價承攬」抑或「實作實算」?  ⒉原告主張最終工程金額合計553萬1843元,有無理由?  ⒊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44萬2547元監工費,有無理由? 肆、得心證之理由: 一、系爭合約採實支實付。  ㈠兩造於109年1月15日簽訂之系爭契約,由原告承攬被告位於 「台中市○○區○○路○段000巷0號」房屋之系爭工程(見本院 卷第57至60頁),系爭契約第五點約定本案工程總價為500 萬元,並載明「本案工程金額按廠商報價實報實收,監工費 為總工程金額的8%,最終金額廠商報價單為準。」等文字, 被告已於附表所示之時間,給付原告附表所示之金額,共55 0萬元等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見不爭執事項㈠、㈡、 ㈢) ,復有原告提出之系爭契約影本在卷可稽(本院111年度司 促字第32229號卷,下稱司促卷,第9頁、第10頁),應堪信 為真實。  ㈡按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 辭句。民法第98條定有明文。如契約之文字已表示當事人之 真意,無需別事探求者,固不得捨契約文字而為曲解,然苟 契約文字文義不明,自有以過去事實及其他一切證據資料為 斷定標準,以探求當事人立約當時之真意何在之必要(最高 法院80年度台上字第1541號判決意旨參照)。是倘依契約文 字可明確察知當事人真意時,固不應再透過解釋曲解其意思 ,惟倘文義不明而當事人間有爭執時,則應審酌一切客觀情 狀,考察締約之背景、目的、交易習慣及所欲發生之法律效 果,輔以通常理性之人之標準及誠信原則,為合乎兩造意思 之解釋。  ㈢查系爭契約載有「五、工程總價:新台幣五百萬元整。」之 文字(下稱總價約定),惟同時系爭契約亦以實體黑字載明 「本案工程金額按廠商報價實報實收,監工費為總工程金額 的8%,最終金額廠商報價單為準。」之文字(下稱實支實付 約定),上開文義互相矛盾,無法僅依契約文字明確察知當 事人真意,且兩造對文義有爭執,故應審酌一切客觀情狀, 考察締約之背景、目的、交易習慣及所欲發生之法律效果, 輔以通常理性之人之標準及誠信原則,為合乎兩造意思之解 釋。復查總價約定為工程合約委託書之例稿式約定,兩造既 於此例稿文字外,復又為實支實付約定,則應將實支實付約 定解為兩造經額外協商後達成之合意,較符合當事人之真意 。此外,若系爭契約非採實支實付約定,則被告何以願給付 價金550萬予原告,而非總價約定所載明之500萬?綜上,衡 酌額外寫下實支實付約定之目的及被告付款之數額,系爭契 約係採實支實付約定,足堪認定。 二、原告主張最終工程金額合計500萬元範圍內,為有理由。  ㈠按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經他造於準備書狀內或言詞辯論時或 在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前自認者,無庸舉證。民事訴訟法第 278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系爭契約係採實支實付約定,且被 告應給付原告總工程金額的8%監工費,而原告主張最終工程 金額合計553萬1843元,為無理由,已如上述。監工費用之 計算基礎既為「總工程金額的8%」,則原告自應先負舉證責 任證明總工程金額之數額,始可向被告請求監工費用,合先 敘明。  ㈡原告雖無法證明工程金額合計為553萬1843元,惟被告既抗辯 系爭合約約定報酬為500萬元包含監工費,若認500萬元不包 含監工費,被告已支付550萬元亦已支付40萬元之監工費等 語(本院卷第369頁),則衡諸上開規定,在工程費用500萬 元之範圍內,可視作被告已自認,原告毋庸對此負擔舉證責 任。逾此範圍之請求,原告負有舉證之責。  ㈢按民事訴訟法第357條規定:「私文書應由舉證人證其真正。 但他造於其真正無爭執者,不在此限。」次按「文書之證據 力,有形式上證據力與實質上證據力之分。前者係指真正之 文書即文書係由名義人作成而言;後者則為文書所記載之內 容,有證明應證事實之價值,足供法院作為判斷之依據而言 。必有形式上證據力之文書,始有證據價值可言。文書之實 質上證據力,固由法院根據經驗法則,依自由心證判斷之。 但形式上證據力,其為私文書者,則應依民事訴訟法第357 條規定決之,即私文書之真正,如他造當事人有爭執者,則 舉證人應負證其真正之責(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1645號 判決意旨參照)。  ㈣原告提出「河南路-已付款請款單」(司促卷第19 頁至第117 頁)之單據以證明原告已經付款給廠商。然被告否認該等單 據之真正(本院卷第53頁),並辯稱單據無法證明與系爭工 程有關,亦無法證明原告已付款等語。則依上開規定及說明 ,上開收據係屬私文書,應由原告舉證證明其真正。經查, 原告提出之單據中,有部分未載明工項,部分為手寫而無法 辨識由何人製作、或單據之收受人並非原告、送貨地點並非 系爭工程地點等瑕疵,原告均未能舉證以實其說,已令人滋 疑,因此,難遽採為認定原告已給付款項予廠商之依據。  ㈤基此,原告主張最終工程金額合計553萬1843元,尚難憑採。 三、原告主張被告應給付44萬2547元監工費,並無理由。   基上以言,本件工程費用為500萬元,是本件監工費用為40 萬元(計算式:500萬×8%=40萬元)。被告既已給付550萬元 予被告,已如前述,此數額已大於系爭契約約定之工程費用 及監工費用之總額540萬元(計算式:500萬+40萬=540萬元 ),則原告對被告之監工費用債權即已經清償而消滅,原告 自不得再執此向被告主張。準此,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 442547元,及自111年11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 之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 伍、綜上所述,原告之請求均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之訴既經 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陸、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陳述,核於判決結果不 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柒、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學德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 後二十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 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賴恩慧 附表: 日期 金額(新臺幣) 證物 110年6月10日 460萬元 原告開立之收款收 據(見本院卷第61 頁) 110年12月20日 小計 20萬元 原告開立之收款收 據(見本院卷第61 頁) 40萬元 30萬元 小計 550萬元

2024-12-20

TCEV-112-中建簡-9-20241220-1

中補
臺中簡易庭

給付管理費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補字第4264號 原 告 雙財星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陳馥凰 上列原告因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曾聲請對被告韓雅伶發支付命 令,因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 之聲請視為起訴,而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4,400 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繳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扣除前繳聲請支付命令所繳付之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500 元,茲依同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 達後5日內向本庭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丁兆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表明抗告 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新臺幣1000元之裁判 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靜茹

2024-12-20

TCEV-113-中補-4264-20241220-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261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設臺北市○○區○○○路000○000○000○000○000號 法定代理人 詹庭禎 訴訟代理人 張明賢 住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000、000、000 號 被 告 陳貞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於民國113年12月6日 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9,289元,及其中新臺幣51,888元、16,9 26元,皆自民國113年5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分別按週年利率百 分之7.58、12.08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理 由 要 領 一、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到場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93年11月9日分別向原告申請兩張信用 卡使用,被告迄至113年5月3日止,分別積欠本金新臺幣( 下同)51,888元、16,926元,及已到期利息475元等,合計6 9,289元未按期給付,屢經催討置之不理之事實,業據提出 信用卡申請書、客戶消費明細表、約定條款等件為證。而被 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所 提支付命令聲明異議狀僅陳稱此筆債務尚有糾葛云云,惟未 提出具體之抗辯事由或證據以供本院審酌,所辯自無可採。 是以,本院依調查證據之結果,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 原告依信用卡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如主文第1項 所示之金額、遲延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 2項、第78條。本件訴訟費用額(第一審裁判費1,000元), 依同法第436條之19第1項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金額,並依 同法第91條第3項加計利息。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嘉宏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 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林佩萱

2024-12-20

TCEV-113-中小-4261-20241220-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小額民事判決 113年度中小字第4248號 原 告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俊智 訴訟代理人 鄭正福 黃卉綺 被 告 連哲毅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84,960元,及其中新臺幣80,487元自民國 113年9月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及加計自本判決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張清洲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向 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訴理由(上訴理由應表明一、原判決所 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 法令之具體事實),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書記官 蕭榮峰

2024-12-20

TCEV-113-中小-4248-20241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