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被告死亡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01-110 筆)

簡上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簡上字第12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洪智媛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竊盜案件,不服本院中華民國114年1月20日11 4年度東簡字第26號第一審簡易判決(起訴案號:113年度偵字第 5183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二審合議庭依通常程序審理 ,自為第一審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詳如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如附件)。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對於簡易判決之上訴,準用刑事訴訟法第三編第一章及 第二章除第361條外之規定;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有理由, 或上訴雖無理由,而原判不當或違法者,應將原審判決經上 訴之部分撤銷,就該案件自為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 款、第307條、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9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 有明文。次按,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 認為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所列之法院於 審理後認應為無罪、免訴、不受理或管轄錯誤判決之諭知者 ,應適用通常程序審判之,刑事訴訟法第452條亦有明文。 從而,管轄第二審之地方法院合議庭受理簡易判決上訴案件 ,認案件有刑事訴訟法第452條之情形者,應撤銷原判決, 逕依通常程序為第一審判決。 三、查本件被告甲○○因竊盜案件,經原審於民國114年1月20判處 應執行拘役80日,然被告業於原審判決前之114年1月15日死 亡,此有被告之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 1紙在卷為憑(見本院卷第19頁),依上揭說明,自應諭知 不受理之判決,原審未及審酌,遽為上開實體判決,即有未 合。檢察官以被告已於原審判決前死亡而應為不受理判決提 起上訴,為有理由,自應由本院將原審判決撤銷,依通常程 序自為第一審判決,並不經言詞辯論,逕為公訴不受理之諭 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1項、第3項、第452條 、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邱奕智                   法 官 陳偉達                   法 官 施伊玶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思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件: 臺灣臺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5183號   被   告 甲○○ 女 00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縣○○市○○街0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甲○○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分別為下列 行為:  ㈠於民國113年7月3日11時31分許至42分許(現場監視器錄影畫 面標示時間至結帳時間),在臺東縣○○市○○路0段000號寶雅 生活館(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東門市),徒手竊取陳列 架上酒精洗手噴霧1瓶、專業速乾蓬鬆骨梳1個、淨澈氣息口 香噴劑1罐、零著感ZBra胸墊2個、零著感親膚褲3入組1個、 少女裸背交叉背心1件、涼感舒爽圓領短袖1件等物(標價分 別為新臺幣(下同)199元、399元、129元、258元、459元 、299元、299元,合計2042元)得手,未取出結帳即離去( 商品外盒棄置在現場)。  ㈡於113年7月8日17時56分許至18時21分許(現場監視器錄影畫 面標示時間至結帳時間),在上址寶雅生活館,徒手竊取陳 列架上電動牙刷1個、透氣運動觸控手套2個、零著感ZBra果 凍套組2個、零著感ZBra波浪套組1個、零著感ZBra套組1個 、睫毛小花造型褲1個、綿感絨霧唇泥1個等物(標價分別為 3790元、398元、1360元、680元、680元、139元、395元, 合計7442元)得手,未取出結帳即離去(商品外盒棄置在現 場)。 二、案經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訴由臺東縣警察局臺東分局報告 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方法 待證事實 備註 1 被告甲○○於警詢之供述。 證明犯罪事實一所示時、地,被告有到場購物之事實。 1.被告矢口否認有竊取犯罪事實一所示財物,辯稱:伊沒有印象云云。 2.被告經傳喚未到庭。 2 告訴代理人彭裕鈞(該門市店長)於警詢之指述。 證明犯罪事實一所示之被害事實。 告訴代理人彭裕鈞受寶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委任,於警詢時表示提告。 3 刑案現場測繪圖、現場及相關照片(含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見警卷第11-16頁)、被告當日消費明細(見警卷第17-18頁)。 證明犯罪事實一所示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所犯上開2 罪,犯意各別,請分論併罰。被告已多次觸犯同罪(有刑案 資料查註紀錄表在卷可參),請量處適當之刑。至犯罪事實 一所示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標價合計9484元),請依刑法第 38條之1第1項、第3項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臺東簡易庭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檢 察 官  蘇烱峯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書 記 官  王滋祺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喚。

2025-03-17

TTDM-114-簡上-12-20250317-1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4301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謝煌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緝字第611 8至6120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本件公訴意旨,詳如附件檢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公訴意旨因 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又不受理之判決,得 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分別為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 7條所明定。查本案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於民國( 下同)113年10月22日提起公訴,113年11月1日繫屬本院, 惟被告於本案繫屬本院後之114年1月28日死亡等情,有上開 起訴書及該署113年11月1日新北檢貞宿113偵緝6118字第113 9139648號函上本院收文日期章戳印、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 案紀錄表,暨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戶籍資料各1份在卷 可查,是如上述,應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   法 官 黎錦福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有象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件: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緝字第6118號 第6119號 第6120號   被   告 謝煌禮 男 58歲(民國00年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號             居新北市○○區○○路000號2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罪 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謝煌禮曾有多次竊盜前科,前因竊盜案件,經臺灣新北地方 法院以112年度簡字第2532號判決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3月確 定,甫於民國113年4月21日刑期執行完畢出監,仍不知悔改 ,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 (一)於113年7月15日13時43分起至同年月18日11時21分止,在徐 青馳承租位於新北市○○區○○街000巷0弄00號前之停車格內, 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徐青馳所有放置在該處之靜電機 集塵板9顆、濾網8片及變壓器8顆(價值共新臺幣【下同】35 萬元),得手後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輕型機車逃逸現 場。【113年度偵緝字第6118號】; (二)於113年7月22日11時28分許,在新北市○○區○○街0段000號旁 之車庫內,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陳玟翔所有放置在該 處之熱水器1個(價值4,000元),得手後騎乘車牌號碼000-00 0號普通輕型機車逃逸現場。【113年度偵緝字第6119號】; (三)於113年8月15日9時40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段000○0號 空地,趁無人注意之際,徒手竊取黃偉豪所有放置在該處之 汽車鋁圈2個(價值3萬2,000元),得手後騎乘車牌號碼000-0 00號普通輕型機車逃逸現場。【113年度偵緝字第6120號】 。 (四)嗣徐青馳、陳玟翔、黃偉豪發現遭竊報警,經警調閱監視器 畫面,始悉上情。 二、案經徐青馳、陳玟翔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黃偉 豪訴由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樹林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暨待證事實 113年度偵緝字第6118號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㈠ 被告謝煌禮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 被告謝煌禮坦承於上開犯罪事實欄 一、(一)所載時、地,竊取告訴人徐青馳上開物品之事實。 ㈡ 證人即告訴人徐青馳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監視器錄影暨擷圖照片4張 全部犯罪事實。 113年度偵緝字第6119號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㈠ 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 被告坦承於上開犯罪事實欄 一、(二)所載時、地,竊取告訴人陳玟翔上開物品之事實。 ㈡ 證人即告訴人陳玟翔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證述、監視器錄影暨擷圖照片3張、現場照片2張、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輕型機車之車輛詳細資料報表1份 全部犯罪事實。 113年度偵緝字第6120號部分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㈠ 被告於警詢及偵查中之自白 被告坦承於上開犯罪事實欄 一、(三)所載時、地,竊取告訴人黃偉豪上開物品之事實。 ㈡ 證人即告訴人黃偉豪於警詢時之證述、現場監視器錄影暨擷圖照片40張、現場照片5張、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輕型機車之車輛詳細資料報表1份 全部犯罪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被告所犯 3次竊盜罪,犯意各別,行為互殊,請予分論併罰。被告有 如犯罪事實欄所載之論罪科刑及執行情形,有本署刑案資料 查註紀錄表1份附卷可稽,其於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 內故意再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且本案係再犯 同罪質之竊盜案件,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及司法院釋 字第775號解釋意旨加重其刑。被告竊取之財物為其犯罪所 得之物,倘於裁判前未能實際合法發還告訴人等,請依刑法 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之,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2  日                檢 察 官 周彥憑

2025-03-17

PCDM-113-審易-4301-202503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175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江宗翰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緝字第4638號),本院認不得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 審理(原受理案號:113年度簡字第4151號),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江宗翰意圖為自己不法之 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2年11月3日3時58分許, 在告訴人詹翔安所經營、位於新北市○○區○○街00號之萊爾富 北縣莊民店內,趁該店店員理貨未注意又疏未將收銀機上鎖 之際,徒手開啟收銀機並竊取其內放置之現金新臺幣2,900 元,得手後逃逸離去,並將竊得財物花用殆盡。嗣告訴人發 覺遭竊後報警處理,為警調閱監視器錄影畫面,始循線查悉 上情。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等語。 二、按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五、被告 死亡;第161條第4項、第302條至第304條之判決,得不經言 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前段、第307條分別 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於本件繫屬本院後,於113年12月4日死亡等情, 有本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3年9月 2日新北檢貞正113偵緝4638字第1139112233號函上之本院收 文日期章戳印、被告之個人基本資料及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稽,爰依上開規定,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二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潘長生                                法 官 王綽光                                          法 官 吳丁偉 得上訴(20日內)

2025-03-14

PCDM-114-易-175-20250314-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296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江河 上列被告因違反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 訴(113年度偵字第36447號、第3594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林江河明知未依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 之規定,向主管機關辦理營利事業登記前,不得經營電子遊 戲場業,竟基於在公共場所賭博及經營電子遊戲場之犯意聯 絡,於附表所示時間、地點,設置其向不詳廠商所購買之選 物販賣機(共計5台),並為促進消費,以裝設彈跳裝置、 機台內無商品、隨機物品替代商品供夾取、供夾取之替代物 掉出洞口為條件以獲取機台上方刮刮樂、該刮刮樂未必有對 應獎品之方式,改裝其設置之選物販賣機,並以此射倖性之 方式與不特定人賭博財物。嗣經員警於民國113年1月17日、 113年5月15日會同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人員前往會勘,始 查悉上情。因認被告所為,涉犯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第22 條未經許可經營電子遊戲場業、刑法第266條第1項在公共場 所賭博等罪嫌等語。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業於本案繫屬後之114年3月2日死亡,有被告戶 役政資料查詢結果、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揆諸前揭規定,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 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十三庭 審判長法 官 鄧瑋琪                    法 官 蔡逸蓉                    法 官 侯景勻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吳佳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附表: 編號 時間 地點 1 113年1月7日前某時至同日為警查獲為止許 桃園市○○區○○○街0號(2台) 2 113年5月15日前某時至同日為警查獲為止許 桃園市○○區○○路000號(3台)

2025-03-14

TYDM-114-易-296-20250314-1

單禁沒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43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相民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聲請人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違禁物(114年度聲沒字第2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壹包(驗餘淨重0.073公克)沒收 銷燬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張相民所涉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 ,因被告死亡,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毒 偵字第1945號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扣案之第二級毒品甲基安 非他命1包(驗餘淨重0.073公克)屬違禁物,並得單獨宣告沒 收,爰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規定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銷燬。 二、按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 罪行為人與否,沒收銷燬之,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危害 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因施用第二級毒品等案件,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以113年度毒偵字第1945號案件偵辦,因其於113年 2月6日14時5分經確認業已死亡,乃經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等情,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健仁醫院 診斷證明書在卷足稽(見警卷第55頁、偵卷第47頁),並經 本院核閱上開案件卷宗無訛。前開案件經警扣得之第二級毒 品甲基安非他命1包(檢驗前淨重0.089公克、檢驗後淨重0. 073公克),經檢驗結果確呈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陽性 反應,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岡山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 品目錄表(見警卷第49至53頁)、高雄市立凱旋醫院濫用藥 物成品檢驗鑑定書(見偵卷第55頁)在卷可稽,足認上開物 品確係違禁物。另上開包裝袋上殘留微量毒品難以析離,且 無析離實益,應與毒品整體同視,一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之毒 品既已滅失,爰不另宣告沒收銷燬。檢察官本件聲請於法有 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許博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敘明抗告之理由。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蘇秀金

2025-03-14

CTDM-114-單禁沒-43-20250314-1

審易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詐欺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1749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幸芳 上列被告因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749號 、113年度偵字第651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係以:被告蔡幸芳、林方學(林方學涉案部分,另 經本院以簡易判決處刑)均明知行動電話門號之申辦資格並 無限制,任何人均能自行向電信公司申辦行動電話門號使用 ,除犯罪者為躲避檢警追查外,並無借用毫無相關之他人行 動電話門號之必要,並能預見提供行動電話門號供他人使用 ,有遭他人利用作為詐騙工具之可能性,竟分別基於幫助他 人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2年2月22日21時50分許 前某日,以其等申辦如附表所示之行動電話門號,向新加坡 蝦皮娛樂電商有限公司(下稱蝦皮公司)分別註冊如附表所 示之蝦皮會員帳號(下稱本案蝦皮帳號),以此方式將該本 案蝦皮帳號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使用。 嗣該詐欺集團成員取得本案蝦皮帳號後,即意圖為自己不法 之所有,共同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以本案蝦皮帳號分別向 不知情之蝦皮賣家下單購買商品並選取轉帳付款方式,而取 得如附表所示之虛擬帳號,再於附表所示時間,向附表所示 之人施以如附表所之詐術,致附表所示之人均陷入錯誤,於 附表所示時間,分別匯款附表所示金額至附表所示之虛擬帳 戶。因認被告蔡幸芳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同法第339條第 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嫌。 二、按被告死亡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 3條第5款定有明文。經查被告蔡幸芳業於民國114年2月27日 死亡,有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稽,揆諸前開說明,爰不經言 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吉                  附表: 編號 被害人 驗證手機門號 蝦皮會員帳號 詐騙方式 匯款時間 匯款金額 (新臺幣) 匯入虛擬帳戶 1 SUGINI (中文名:蘇琦妮) (提告) 被告蔡幸芳申設之0000000000號門號 16gxcybw5n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2月23日起,以通訊軟體LINE向蘇琦妮佯稱:如欲解除伊在網路上購物之連續扣款,需依指示匯款至指定帳戶云云,致蘇琦妮陷入錯誤,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金額至右列虛擬帳號。 ⑴112年2月23日17時16分許 ⑵112年2月23日17時26分許 ⑴1萬9,950元 ⑵1萬9,950元 ⑴000-0000000000000000號 ⑵000-0000000000000000號 2 賴惠玲 (提告) 被告林方學申設之0000000000號門號 sm7npsd8my 詐欺集團成員於112年2月24日起,以通訊軟體LINE向賴惠玲佯稱:伊在社群軟體臉書上購物時,遭誤設定為高級會員,如欲解除,需依指示匯款至指定帳戶云云,致賴惠玲陷入錯誤,依指示於右列時間匯款右列金額至右列虛擬帳號。 ⑴112年2月25日15時16分許 ⑵112年2月25日15時22分許 ⑶112年2月25日15時28分許 ⑴1萬9,800元 ⑵1萬9,800元 ⑶1萬9,800元 ⑴000-0000000000000000號 ⑵000-0000000000000000號 ⑶000-0000000000000000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雅婷

2025-03-14

KSDM-113-審易-1749-20250314-1

重自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證券交易法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重自字第3號 自 訴 人 黃春義 自訴代理人 林憲同律師 被 告 張桂挺 范姜峻威 廖苡婷 黃肇元 李依宸(原名李霽希) 蕭涵韻 陳泰綸 陳文熙 林文祥 魏伯倫 李淑芬 年籍不詳 黃怡萱 年籍不詳 上列被告等違反證券交易法等案件,經自訴人提起自訴,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本件自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自訴意旨:詳如刑事自訴狀、刑事自訴(二)狀所載(如附 件)。 二、關於被告陳文熙部分:  ㈠按被告死亡,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又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者,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 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343條規定,上開條文於自訴 程序亦準用之。  ㈡查被告陳文熙已於民國113年7月4日死亡乙情,此有個人基本 資料查詢結果附卷可稽(自卷第505頁)。依前揭規定,爰 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關於被告李淑芬、黃怡萱部分  ㈠按提起自訴應於自訴狀內記載被告之姓名、性別、年齡、住 所或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 犯法條,前項犯罪事實,應記載構成犯罪之具體事實及其犯 罪之日、時、處所、方法,此乃法定必備之程式,刑事訴訟 法第320條定有明文。而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諭知不 受理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自訴程序亦準用此公訴 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第343條分別 定有明文。  ㈡查自訴人於附件所載被告李淑芬、黃怡萱之住所為「臺北市○ ○區○○○路0段000號0樓」,惟本院依上開地址送達時,均遭 該址管理委員會以「查無此人」為由退回,此有本院送達回 證、信封、公務電話紀錄等可憑(自卷第97-100頁)。又自 訴人未就被告李淑芬、黃怡萱之身分證統一編號、真實姓名 、性別、年齡、住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等詳為記載, 是無從確認辨別本件被訴之被告李淑芬、黃怡萱為何人,致 本院無從特定審判對象究竟為何,其提起自訴法律上必備之 程式顯有欠缺,又此前經本院於113年10月9日當庭命自訴代 理人應於113年10月23日前補正(自卷第492頁),惟自訴人 、自訴代理人迄今均未補正。  ㈢據此,自訴人既未於附件之書狀上記載被告李淑芬、黃怡萱 之性別、年齡、住所或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依上 開自訴之規定,其此部分自訴之程序違背規定,依前揭規定 ,爰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關於被告張桂挺、范姜峻威、廖苡婷、黃肇元、李依宸(原 名李霽希)、蕭涵韻、陳泰綸、林文祥、魏伯倫(下稱張桂 挺9人)部分:  ㈠按上訴人之自訴狀未依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二十條第一項第一 款規定記載被告之年齡、住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且 經第一審裁定限期補正,而上訴人又未依限補正,是其起訴 之程序顯屬違背規定,上訴人雖於第二審上訴後,又提出被 告等之戶籍謄本,以補正被告之年籍住所,但究不能追溯其 在第一審判決前之起訴程序未曾違背。原審維持第一審諭知 不受理判決,自無不合(最高法院70年台上字第3317號判決 意旨參照)。  ㈡查自訴人雖於112年11月22日具狀對被告張桂挺、范姜峻威、 廖苡婷、黃肇元、李依宸、蕭涵韻、陳泰綸提起自訴,然本 院依附件所載地址送達前開被告時,均遭以「查無此人」、 「無法收受文件」為由退回,此有本院送達回證、信封等可 憑(自卷第95、101-111頁)。又自訴人亦未就該等被告之 身分證統一編號、真實姓名、性別、年齡、住居所或其他足 資辨別之特徵等詳為記載,是無從確認辨別本件被訴之該等 被告為何人,致本院無從特定審判對象究竟為何,其此時提 起自訴法律上必備之程式顯有欠缺,即難認已合法提起本件 自訴。  ㈢又此前經本院於113年3月6日當庭命自訴人、自訴代理人補正 (自卷第143-144頁),自訴代理人則於113年6月21日具狀 稱「被告范姜峻威、廖苡婷、黃肇元、李依宸、蕭涵韻、陳 泰綸之年籍住址資料,自訴人仍欠齊全而暫難補正」、「依 據報紙媒體報導,被告張桂挺招攬未上市股票違反證交法乙 案業經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提起公訴,而經本院113金重訴1 0號、25號寧股繫屬審理中(下稱另案;此為被告張桂挺、 李依宸、林文祥、魏伯倫因下列事實於112年10月23日經該 署檢察官開始偵查,並於113年2月3日以112年度偵字第3921 6號提起公訴,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該案起 訴書附卷可佐,見自卷第179-380頁、自卷第539-562頁)」 (自卷第155頁),後自訴代理人於113年6月26日聲請調閱 另案卷宗(自卷第167頁),並於113年7月17日提出刑事自 訴(二)狀,而對被告林文祥、魏伯倫追加提起自訴,且稱 「關於被告張桂挺9人之年籍資料,自訴人均引用另案起訴 書之調查」(自卷第399-401頁),後經本院經職權檢閱另 案卷證資料,始查悉被告張桂挺9人之年籍資料,可見自訴 人於113年7月17日始敘明關於被告張桂挺9人之年籍資料等 足資辨別之特徵,而符合刑事訴訟法第320條提起自訴之法 定程式,則依上開判決意旨,應認自訴人係於113年7月17日 對被告張桂挺9人合法提起本件自訴,先予敘明。  ㈣又按同一案件經檢察官依刑事訴訟法第228條規定開始偵查者 ,除告訴乃論之罪經犯罪之直接被害人提起自訴者外,不得 再行自訴,同法第323條第1項規定甚明。考其立法意旨乃係 為避免利用自訴程序干擾檢察官之偵查犯罪,或利用告訴, 再改提自訴,以恫嚇被告,同一案件既經檢察官依法開始偵 查,告訴人或被害人之權益當可獲保障,爰修正第1項檢察 官「依第228條規定開始偵查」,並增列但書,明定告訴乃 論之罪之除外規定。故本規定之立法目的,旨在限制自訴, 防杜同一案件重複起訴之雙重危險,及避免同一案件經不起 訴復遭自訴之訴訟結果矛盾。而本規定所謂「開始偵查」, 係指檢察官依同法第228條之規定,知有犯罪嫌疑而開始偵 查者而言。所謂「開始偵查」,應就其實質行為而定,亦即 檢察官所自行實施或命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官、司法警察 調查犯罪之偵查行為,最高法院著有100年度台上字第3654 號判決見解可供參酌。又所謂同一案件,係指所訴兩案被告 相同,被訴之犯罪事實亦屬同一而言。實質上一罪,其起訴 之社會事實同一者,固屬同一事實,即二社會事實間構成想 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者,當亦為同一事實。此係為免法院 對僅有同一刑罰權之案件,先後為重複之裁判,使被告遭受 二重處罰之危險。故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2款、第7款規定 ,不許就已經提起公訴或自訴之案件,在同一法院或不同一 法院重行起訴,此即所謂「禁止二重起訴」之原則,最高法 院亦著有84年台上字第325號判決、55年台非字第176號判決 可供參考。  ㈤本案被告張桂挺9人前經檢察官偵查後,認被告陳文熙為歐司 瑪再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歐司瑪公司)之實際負 責人及台金大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金大公司)之登記 、實際負責人,其委由妹夫即被告張桂挺自109年3月30日起 擔任歐司瑪公司之登記負責人,其等竟基於非法公開招募出 售有價證券及以詐偽方式進行有價證券買賣之犯意,由被告 張桂挺於111年3月30日,向板信商業銀行申請簽證將被告陳 文熙、張桂挺實質支配之歐司瑪公司股份發行實體股票,嗣 由「小龍」等人對不特定投資人行騙以銷售歐司瑪公司股票 ,而被告魏伯倫、林文祥則於111年6月間某日起,與「小龍 」等人基於非法經營證券業務之犯意聯絡,使「小龍」等人 能取得投資人受騙購買歐司瑪公司股票之款項;另被告范姜 峻威、廖苡婷、黃肇元、李依宸、蕭涵韻、陳泰綸則提供其 等帳戶(經核與自訴人匯款之帳戶相同,見自卷第31-69頁 ),而幫助上開人等取得投資人受騙購買歐司瑪公司股票之 款項。因認被告張桂挺涉犯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2項、第1 項第1款之證券詐偽等罪;被告林文祥、魏伯倫則涉犯證券 交易法第175條第1項、同法第44條第1項非證券商不得經營 證券業務之罪;被告李依宸即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證券 交易法第44條第1項、同法第175條第1項之幫助非法經營證 券業務罪;被告被告范姜峻威、廖苡婷、黃肇元、蕭涵韻、 陳泰綸則涉犯幫助洗錢等罪,並經檢察官於113年7月17日前 即分別對被告張桂挺9人提起公訴,此有上開案件之起訴書 及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參(自卷第179-380 、431-487、539-562頁)。     ㈥另觀諸前揭起訴書所載之犯罪事實,與自訴人於本案指述受 詐欺而匯款購買歐司瑪公司股票之情節,自屬相同,又本件 自訴人所訴被告張桂挺9人涉犯之犯罪事實,既與檢察官前 已開始偵查並經起訴之案件屬同一案件,自訴人遲至113年7 月17日始合法向本院對被告張桂挺9人提起本件自訴,則依 上開說明,自訴人自不得再行本件自訴。又本案自訴之犯罪 事實與其等所涉犯罪名,均非屬告訴乃論之罪,亦無刑事訴 訟法第323條第1項但書除外規定適用之餘地,依前揭規定, 爰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5款、第334條、第 343條、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十九庭 審判長法 官 江俊彥                    法 官 許芳瑜                    法 官 楊世賢 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郝彥儒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PDM-112-重自-3-20250314-2

審易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審易字第424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盧金蒼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0382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係以:被告盧金蒼於民國113年2月13日23時許,行 經高雄市大寮區後庄火車站出口旁,見告訴人江紋萱將白色 捷安特自行車1輛(價值約新臺幣1,000元)停放於該處且未 上鎖,竟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徒手竊 取之,得手後騎乘離去。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 盜罪嫌。 二、按被告死亡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30 3條第5款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業於民國114年1月18日死亡, 有全戶戶籍資料在卷可稽,揆諸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 ,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陳盈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如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雅婷

2025-03-14

KSDM-114-審易-424-20250314-1

簡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違反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簡上字第57號 上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筌論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案件,不服本院於中華民國 113年8月21日所為113年度簡字第157號第一審刑事簡易判決(起 訴書案號:113年度偵字第669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第二審 之合議庭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或法律上不應准許或其 上訴權已經喪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不合法律上之程 式可補正者,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刑事訴訟法第362條定有 明文。第二審法院認為上訴書狀未敘述理由或上訴有第362 條前段之情形者,應以判決駁回之;又此種判決得不經言詞 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67條前段、第372條分別規定甚明 。此依同法第455條之1第3項規定,均準用於對於簡易判決 所為之上訴。又刑事訴訟乃國家實行刑罰權所實施之訴訟程 序,係以被告為訴訟之主體,被告一旦死亡,其訴訟主體即 失其存在,訴訟程序之效力不應發生。因之,被告死亡後, 他造當事人或其他有上訴權人所提起之上訴,均應認為不合 法(最高法院114年度台上字第841號判決意旨參照)。再刑 事訴訟法第350條第1項規定「提起上訴,應以上訴書狀提出 於原審法院為之」,係採「到達主義」。上訴書狀應到達原 審法院,上訴之訴訟行為始生效力。至於上訴書狀何時作成 、何時交付郵遞,均不在所問。 二、經查,本案被告王筌論於民國113年8月21日原審判決後,已 於113年9月16日中午12時32分死亡,此有敏盛綜合醫院開立 之被告死亡證明書在卷可稽(本院114年度簡上字第57號【 下稱簡上卷】第59頁)。而上訴人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 官所提上訴書係以113年9月16日士檢迺辰113請上253字第11 39058042號函檢送本院,於113年9月16日下午時段到達,有 該函上收文戳章可查(簡上卷第7頁)。再臺灣士林地方檢 察署每日下午時段向本院發送之公文,均係於下午3時30分 許到達本院,有本院書記官向本院收文人員查詢之公務電話 紀錄存卷可佐(簡上卷第51頁)。是可知本案檢察官所為上 訴,係於被告死亡後提出於本院,依照首開說明,其上訴為 不合法,應予駁回,並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1第3項、第367條前段、第 372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曹哲寧提起公訴,檢察官馬凱蕙提起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蘇琬能                   法 官 鄭勝庭                   法 官 江哲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書記官 薛月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SLDM-114-簡上-57-20250313-1

單禁沒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79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振榮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聲請單獨宣告 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346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黃振榮涉嫌施用第一級毒品海洛因之犯 行,因被告死亡,業經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本件查扣 之海洛因2包、注射針筒1支,經送驗均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 因成分,屬違禁物,爰依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銷燬等語。 二、按違禁物或專科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查獲之第一、二 級毒品及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二級毒品之器具,不問屬於 犯罪行為人與否,均沒收銷燬之,刑法第40條第2項及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前因涉嫌施用第一級毒品案件,經移送偵辦後, 因其業於民國110年6月20日死亡,故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下稱高雄地檢署)檢察官以110年度偵字第21242號為不起 訴處分確定,有上開不起訴處分書及高雄地檢署相驗屍體證 明書各1份在卷可稽。而前開案件扣得如附表所示之白色粉 末2包、注射針筒1支,經檢驗結果,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成分(詳如附表所示),足認確均係違禁物無訛。另上開毒 品包裝袋及針筒上殘留微量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實益, 應與毒品整體同視,一併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 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至送驗耗損部分毒品既已滅失,爰 不另宣告沒收銷燬。是本件此部分之聲請核與法律規定相符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方錦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蔡靜雯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名稱 轉碼編號 數量/鑑定結果 鑑定書 備註 一 海洛因 (含包裝袋) B00000000 1包 白色粉末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 (驗後淨重0.070公克)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111年2月23日高市凱醫驗字第71808號濫用藥物成品檢驗鑑定書(110年度毒偵字第21242號卷第51頁) 注射針筒內液體抽出與注射針筒分別扣押入庫,見高雄市警察局前鎮分局111年6月21日高市警前分偵字第1117216960號函說明(110年度毒偵字第21242號卷第77頁) 111年毒保字第160號扣押物品清單、111年度檢管字第1358號扣押物品清單(110年度毒偵字第21242號卷第47、59頁) 二 海洛因 (含包裝袋) B00000000 1包 白色粉末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 (驗後淨重0.130公克) 三 注射針筒 B00000000 1支 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

2025-03-13

KSDM-114-單禁沒-79-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