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收養認可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司養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82號 聲 請 人 即收養人 丙○○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甲○○ 法定代理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未成年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丙○○於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一月十四日收養為養子。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應於本裁定後一年內進行追蹤訪視。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 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相同性別之二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 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第二條關係雙方當事人之一 方收養他方之子女或共同收養時,準用民法關於收養之規定 ,為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第2條、第20條所明 定。次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 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 。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 ,得單獨收養:㈠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之子女。㈡夫妻之一方 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三年。子女被收養時,應得 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㈠父 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 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 意思表示。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 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被收養 者未滿七歲時,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滿 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被收養者之父母已依前二項規定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代為並 代受意思表示或為同意時,得免依前條規定為同意。法院為 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收養 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 但第三人已取得之權利,不受影響。民法第1079條、第1074 條、第1076條之1第1、2項、第1076條之2、第1079條之1及 第1079條之3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收養人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 )願收養其配偶乙○○所生之未成年子女甲○○(男、民國000 年00月00日生)為養子,雙方於114年1月14日訂立書面收養 契約,且經被收養人之生母乙○○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代為意 思表示,為此聲請鈞院准予認可等語,並提出收養契約書、 彰化銀行及玉山銀行活期儲蓄存款存簿影本、內頁、戶籍謄 本、健康檢查表、警察刑事紀錄證明等件為證。 三、查本件收養人丙○○與被收養人之法定代理人乙○○為同性婚姻 關係,被收養人甲○○為乙○○之親生子女等情,有戶籍謄本在 卷可參,是收養人丙○○依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 之規定向本院聲請認可收養甲○○,於法尚無不合。而收養人 丙○○與被收養人甲○○間確有收養之合意,並經被收養人生母 乙○○代為意思表示,有本院114年2月19日調查筆錄附卷可憑 。另經本院函囑社團法人屏東縣社會工作者協會對本件訪視 之結果略以:「收養人與生母共同生活八年多之時間,於11 0年登記結婚。而兩人皆期盼能有孩子的加入,使家庭更加 完整,故生母至日本求醫,透過匿名捐精方式進行試管嬰兒 ,後順利受孕。自被收養人出生至今,皆由收養人與生母共 同照顧及扶養,遂收養人清楚被收養人生活習性、行為發展 。亦能視被收養人發展階段,給予適切的照顧方式並透過圖 卡、音樂等刺激發展。且收養人和生母彼此會一起分擔照顧 之責,兩人有一定的默契,對於未來照顧方式、生育、就學 等皆有共識及規劃,生活已有穩定之模式,故評估收養人適 任性尚佳。針對此案,收養人希冀透過案件,讓其成為被收 養人法律上之母親,亦能處理被收養人相關事務。且其與生 母對於身世告知一事,已有其規劃,故評估若收養程序完成 ,應有利於被收養人與收養人關係之連結。以上所述僅供法 官參酌,請法官依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裁定之。」,有該協 會出具之收養事件訪視調查報告在卷可憑。 四、本院審酌訪視報告之內容,併考量收養人丙○○已實際參與被 收養人甲○○生活,且被收養人甲○○受照顧狀況良好,與收養 人丙○○已具有親子關係之連結,另審酌收出養雙方之意願及 收養動機,為使收養人丙○○受相關權利義務關係明確規範, 並為維持與穩定被收養人甲○○所習慣之現有生活環境,自有 使被收養人在主觀上、客觀上及法律上之親職者趨於一致之 必要,而被收養人甲○○戶籍上無生父之登載,依據被收養人 法定代理人與收養人到庭所述,被收養人係收養人與被收養 人生母一起規劃要生的小孩,目前被收養人生母乙○○請育嬰 假照顧被收養人,甲○○主要是由生母及其父母照顧,下半年 會由收養人請育嬰假以照顧甲○○等情。再者,本件聲請並無 無效、得撤銷之原因,亦未違反其他法律之規定,又審酌收 養人收養動機單純,收養人之生活狀況、居家環境、經濟能 力、親職能力等事項,堪認適合收養被收養人。為使被收養 人的成長環境穩定而健全,本件收養實有必要性,堪認收養 人收養被收養人甲○○為養子,符合被收養人之最佳利益。是 本件認可收養之聲請應予認可,並溯及於114年1月14日訂立 收養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 五、末按法院認可或駁回兒童及少年收養之聲請時,應以書面通 知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應為必要之訪視或其他處置,並作成紀錄。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認可收養已經准 許,然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依上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之規定主管機關仍應為必要之訪視及協助,當事 人亦應配合主管機關依法所為後續之訪視及輔導,併此敘明 ,爰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第23 條、第24條第1 項,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 項前段,裁定如 主文。 七、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八、本件認可收養之裁定,於其對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母均 確定時發生效力(家事事件法第81條、第117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唐淑嫻

2025-02-20

PTDV-113-司養聲-82-20250220-1

司養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養聲字第7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徐華廷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徐羿竹 關 係 人 徐宗伯 徐和廷 徐林瑞霞 上列聲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戊○○(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於民國113年12月30日收養 丁○○(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為養女。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戊○○願收養聲請人即被收養 人丁○○為養女,並經被收養人生父母及配偶即關係人甲○○、 丙○○○及乙○○(下分別以姓名稱之,合稱關係人)同意,立 有收養契約書、收養同意書及免扶養同意書可稽,爰檢具收 養契約書、收養同意書、免扶養同意書收養人、收養人、被 收養人及關係人之戶籍謄本等件,依民法第1079條第1項規 定,狀請本院准予裁定認可等語。 二、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 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收養 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二十歲以上。子女被收養時,應 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㈠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 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母 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 ,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再被收養者為成年 人而有下列㈠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㈡依其情形,足認收 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㈢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 的之情形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可。夫妻之一方被收養時 ,應得他方之同意。但他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 三年者,不在此限。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 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民法第1079條、第1073條第1項、 第1076條之1、第1079條之2、第1076條、第1079條之3分別 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本件收養人戊○○與被收養人生父甲○○為兄弟,收養人與被 收養人間具有成立收養關係之合意,經被收養人之生父母 甲○○、丙○○○及配偶乙○○同意等情,業據其提出收養人、 被收養人、甲○○、丙○○○、乙○○戶籍謄本、收養契約書及 收養同意書為證,並經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到庭陳述有收養 之合意及甲○○、丙○○○、乙○○均到庭表示同意,此有本院 訊問筆錄在卷可稽,堪認渠等確有成立收養之合意與同意 收養之真意。   ㈡本院審酌全案卷證資料,認被收養人自幼與收養人共同生 活,彼此相處融洽。現被收養人雖因結婚成家而未與收養 人同住,但被收養人仍會定期探視與關心收養人,是兩造 欲透過收養制度建立法律上親子關係,使被收養人得以照 顧日漸年邁之收養人,核其收養動機與目的,並無顯然 違背倫常之情形。又本件為成年收養,本院認應尊重當事 人意願,且被收養人生父母除被收養人外,尚有其他子女 可負擔對渠等之扶養義務,此有甲○○、丙○○○之親等關聯 查詢資料在卷可憑,而查無不利於被收養人本生父母之情 事,或其他被收養人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或有其他 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的之情事,亦無民法第1079條 之4、第1079條之5所定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從而,本件 認可收養聲請,於法尚無不合,自應予認可,並溯及自收 養人與被收養人於113年12月30日簽立收養書面契約時發 生效力,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蔡淑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2-20

TYDV-114-司養聲-7-20250220-1

家聲抗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聲抗字第24號 抗 告 人 即被收養人 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中華民國113 年2月21日112年度司養聲字第278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認可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民國113年9月30日死亡)於民國一一二年十月二日收養 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 號)為養女。 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壹、程序部分:   按認可收養,係家事事件法第3條第4項第7款所列之丁類家 事非訟事件。同法第4編「家事非訟程序」第1章「通則」第 80條規定:「聲請人因死亡、喪失資格或其他事由致不能續 行程序者,其他有聲請權人得於該事由發生時起十日內聲明 承受程序;法院亦得依職權通知承受程序。相對人有前項不 能續行程序之事由時,準用前項之規定。依聲請或依職權開 始之事件,雖無人承受程序,法院認為必要時,應續行之」 。揆其原因在於家事非訟事件往往影響公益,因而就聲請人 或相對人有不能續行程序之情形,特別規定由其他聲請權人 聲明或法院依職權通知承受程序,另慮及若干非訟事件標的 之關係人無處分權,在無人承受程序之情形,則由法院審酌 有無承受之必要性,決定是否依職權介入該程序。該規定列 於通則編,而非列於某種特定家事非訟事件章節,應係對所 有家事非訟事件均有適用(最高法院104年度台簡抗字第73 號民事裁定可資參照)。經查,本件抗告人即被收養人丙○○ (下稱抗告人)與收養人乙○○(下稱收養人)向本院聲請裁 定認可收養事件,於民國112年10月5日繫屬本院,此有聲請 狀上本院收文日期收狀戳記章可參(見原審卷第3頁)。又 依民法第1079條之3規定,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 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收養人乙○○雖於本件繫屬中 ,在113年9月30日死亡(此有本院依職權調取之戶役政資訊 網站查詢個人基本資料在卷可佐)致程序不能續行,在認可 收養事件,本諸收養者與被收養者之身分權利具一身專屬性 質,具不可替代性,固不生承受程序問題,惟依上開規定及 最高法院裁判意旨,於法院認可收養裁定確定時收養效力可 溯及自收養契約成立時起發生效力,準此,本院認本件仍有 實質審查收養人收養被收養人(即抗告人)是否符合認可收 養規定之必要,故依職權續行本件程序。 貳、實體部分: 一、抗告人於原審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   收養人願收養抗告人為養女,經被收養人生母甲○○同意,雙 方於112年10月2日訂立書面收養契約,爰依民法第1079條第 1項規定聲請本院准予裁定認可收養。原審雖以被收養人無 與收養人成立親子關係之真意,因而駁回抗告人之聲請。然 收養人與抗告人之父形同手足,相互照應,收養人年邁未婚 ,膝下無子,長年與抗告人全家共同生活,收養人見證抗告 人父母結婚、抗告人出生至長大成人,抗告人在收養人生前 亦與收養人同住,收養人之日常生活起居所需照護亦由抗告 人負責,收養人自幼即對抗告人如親生女兒般呵護照料,兩 人關係形同父女。收養人、抗告人與抗告人家人均希冀收養 人與抗告人父親同葬,然此僅為積極辦理收養事宜之刺激性 動機,並非原裁定所指兩人間無成立親子關係之真意。抗告 人與收養人間無論形式上或實質上均具備創設親子關係之真 意,且該關係已存在50年之久,是本件收養符合收養之實質 要件及目的,爰提起抗告,求予廢棄原裁定,並請准認可收 養人與抗告人間之收養等語。 二、查本件抗告人即被收養人丙○○係00年00月00日生,為成年人 ,故本件係屬成年收養事件。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 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 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又收養者之年齡,應長於被收養者 二十歲以上;另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父 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 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或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 意思表示之情形者,不在此限。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 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 明筆錄代之。再被收養者為成年人而有下列㈠意圖以收養免 除法定義務;㈡依其情形,足認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㈢有 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目的之情形者,法院應不予收 養之認可,民法第1079條、第1073條第1 項本文、第1076條 之1、第1079條之2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收養人與抗告人於112年10月2日訂立書面收養契約, 經被收養人生母同意,而被收養人之生父楊愛民已往生等情 ,業據抗告人提出收養契約書、收養同意書、戶籍謄本為證 ,並據原審依職權調取抗告人生父之個人基本資料附卷可佐 ,復經收養人、抗告人及抗告人生母於原審到庭陳述明確, 堪信為真。 四、本院為確認收養人與抗告人間有無成立收養關係之真意,囑 請本院家事調查官對收養人及抗告人、抗告人住處里長為訪 視調查,訪視調查報告略以:實地訪視時,抗告人及抗告人 姪女均表示在其等出生以來,即與收養人共同居住至今,收 養人已然成為家庭的一份子,抗告人及抗告人姪女提出過去 收養人與其家人出遊、過節的照片,並提出過去收養人在90 年及92年間,以現居地做為通訊地址之信件為憑。又家事調 查官詢問收養人現居地長期擔任里長之意見,亦佐證過去收 養人與抗告人及其家人同住,且收養人看護費用亦是抗告人 支出,可認收養人與抗告人已共同生活數十年之久,抗告人 及其家人與收養人,宛若家人般互相扶持照顧。抗告人表示 聲請本件收養係受到里長啟發,才開始著手辦理收養,經家 事調查官與里長確認,確有此事,抗告人及其家人念及與收 養人共同居住至今數十年,互相參與彼此的生命經驗,收養 人與抗告人除欲形成法律上親子關係,以安排收養人醫療及 身後事務外,更有體現過去彼此實際共同生活的實質意義等 語(見本院卷附113年度家查字第74號家事事件調查報告) 。依上述可知,抗告人與收養人間情同父女,同住數十年, 感情深厚,收養人既於原審本院司法事務官向其闡述收養之 效力後,向司法事務官親自表明:因為是一家人,故希望收 養抗告人之意,而依本院家事調查官調查結果,收養人並無 財產,抗告人仍對收養人照顧備至,並支出醫療及看護費用 ,足見收養人與抗告人間應有成立收養關係之真意。 五、綜上,收養人於生前與抗告人情同父女,感情深厚,收養人 與抗告人已成立收養契約,雙方均有收養之真意,且抗告人 之生父已歿,生母亦同意本件收養,且查本件收養並無免除 法定扶養義務、對被收養人之本生父母親有不利情事,復無 發現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之目的,亦查無民法第10 79條第2 項所定收養有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 律規定之情形,故本件聲請於法並無不合,收養人乙○○與抗 告人間之收養關係應予認可。原審未詳酌上情而駁回本件收 養之聲請,容有未洽,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有理由,爰由本院將原裁定廢棄,並就本件收養予以認 可,並裁定如主文所示。 六、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黃裕民                 法 官  林文慧                 法 官  林曉芳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繳納再 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 並應委任律師為代理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甘治平

2025-02-20

TYDV-113-家聲抗-24-20250220-1

司養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養聲字第8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林阿純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廖秀婷 廖俊彥 關 係 人 廖正步 陳惠玲 上列聲請人間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收養 丁○○(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為養女。 認可甲○○(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收養 戊○○(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為養子。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丁○○與戊○○(下分別以姓 名稱之,合稱聲請人)之生父母即關係人丙○○與乙○○(下分 別以姓名稱之)於民國78年12月12日離婚。嗣丙○○與聲請人 即收養人甲○○結婚,婚後即協助照料及扶養年幼之被收養人 ,視被收養人如己出,且被收養人自幼迄今均稱收養人為媽 媽,雙方間情感融洽情同母女及母子。現收養人願收養被收 養人,雙方立有收養契約暨同意書可稽,且被收養人均未婚 ,丙○○亦同意出養被收養人。至於生母乙○○與丙○○離婚後即 失聯,被收養人亦無生母之聯絡方式,可見生母乙○○未能善 盡扶養被收養人之責,本件收養自無須得其同意,爰檢具收 養契約暨同意書、收養人、被收養人及丙○○之戶籍謄本等件 ,依民法第1079條第1項規定,請求本院准予裁定認可等語 。 二、按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 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下列 親屬不得收養為養子女:直系姻親。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 之子女者不在此限;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夫妻 之一方收養他方子女者,得單獨收養;又夫妻之一方收養他 方之子女時,應長於被收養者十六歲以上;子女被收養時, 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㈠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 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 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之情形者,不在此限 ;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 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再被收養者為成 年人而有下列㈠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㈡依其情形,足認 收養於其本生父母不利;㈢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違反收養 目的之情形者,法院應不予收養之認可。收養自法院認可裁 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民法第1079條 、第1073條之1第2款、第1074條、第1073條第2項、第1076 條之1、第1079條之2、第1079條之3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本件收養人與丙○○於民國86年7月1日結婚而為夫妻,且收 養人與被收養人間有成立收養關係之合意及關係人丙○○與 乙○○同意本件收養等情,業據其提出收養契約暨同意書、 收養人、被收養人及丙○○之戶籍謄本、經公證之生母出養 同意書及本院依職權調閱之乙○○之個人戶籍資料為證,並 經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到庭陳述有收養之合意及丙○○到庭表 示同意,此有本院訊問筆錄在卷可稽,堪認其等確有成立 收養合意與同意收養之真意。   ㈡本院審酌全案卷證資料,認被收養人自幼均由其生父與收 養人共同扶養至成年,彼此感情融洽,家庭生活與一般血 緣親子家庭生活無異,顯見收養人與被收養人已建立穩固 之親情。今兩造欲透過收養制度建立法律上親子關係,使 彼此身分及權利義務名實相符,核其收養目的與動機合於 倫常且具正當性。況本件為成年暨繼親收養,應尊重當事 人意願,且關係人乙○○除被收養人外,尚有其他子女可負 擔對其之扶養義務,此有乙○○之親等關聯查詢資料在卷可 憑,而查無不利於被收養人本生父母之情事,或其他被收 養人意圖以收養免除法定義務,或有其他重大事由,足認 違反收養目的之情事,亦無民法第1079條之4、第1079條 之5所定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從而,本件認可收養聲請 ,於法尚無不合,自應予認可,並溯及自113年12月25日 簽立收養書面契約時發生效力,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蔡淑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2025-02-20

TYDV-114-司養聲-8-20250220-1

司養聲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認可收養未成年子女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71號 聲 請 人 即收 養 人 A02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A01 關 係 人 甲○○ 關 係 人 乙○○ 上列當事人,聲請認可收養未成年子女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A02於民國113年8月22日收養A01為養女。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應於本裁定後一年內進行追蹤訪視。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A02(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 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與被收養人之生母甲○○(女 ,,越南籍,00年00月00日生)於111年8月4日結婚,被收養 人A01(女,,越南籍,00年0月00日生)為甲○○與乙○○(男, ,越南籍)所生子女,與收養人為繼親關係,聲請人即收養 人A02願收養被收養人A01為養女,使被收養人來臺接受教育 及共同生活,並已徵得被收養人之法定代理人甲○○與生父乙 ○○之同意,雙方簽立收養契約,取得生父經公證之同意書, 且本件符合越南國之收養法規等情,爰依民法第1079條第1 項規定,書面聲請本院裁定認可。 二、按收養之成立及終止,依各該收養者與被收養者之本國法, 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54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被收養人 係越南籍,收養人係本國籍,故本件收養之成立應分別適用 我國及越南國之收養法規。再者,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 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撤銷之原因或違反其他法律 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 但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得單獨收養:㈠夫妻之一方收養 他方之子女。㈡夫妻之一方不能為意思表示或生死不明已逾 三年;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之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 形之一者,不在此限:㈠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護 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㈡父母 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前項同意應作成書面 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法院表 示並記明筆錄代之。第一項之同意,不得附條件或期限;被 收養者未滿七歲時,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 。滿七歲以上之未成年人被收養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 意。被收養者之父母已依前二項規定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代 為並代受意思表示或為同意時,得免依前條規定為同意,民 法第1079條、第1076條之1、第1076條之2 分別定有明文。 次按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 為之;父母對於兒童及少年出養之意見不一致,或一方所在 不明時,父母之一方仍可向法院聲請認可。經法院調查認為 收養乃符合兒童及少年之最佳利益時,應予認可。法院認可 或駁回兒童及少年收養之聲請時,應以書面通知直轄市、縣 (市)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為必要之訪 視或其他處置,並作成紀錄,民法第1079條之1、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8條亦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收養人A02為我國人,被收養人A01為越南社會主 義共和國人,有收養人之戶籍謄本、被收養人經我國駐外機 構認證之出生證明書在卷可憑,故本件收養之成立,自應並 行適用收養人及被收養人之本國法;又本件收養符合越南社 會主義共和國之收養法,即收養人有資格收養被收養人,有 我國駐外機構認證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司法部收養局函文 在卷可稽,堪信屬實。而聲請人聲請認可收養事件,業據提 出中越文本之家事聲請認可收養狀及收養契約書、戶籍資料 、健康檢查體檢報告、芒果園租賃契約書、臺灣銀行存款餘 額證明書、屏東縣潮州地政事務所建物及土地所有權狀、中 華民國屏東縣政府警察局警察刑事紀錄證明、身分證、護照 及居留証影本、經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認證之收養兒童 同意書、司法部收養局函、民事決定確認自願離婚與雙方協 議、出生證明書、居住信息確認書、再補正狀等件附卷可稽 。本院為審酌收養人是否適合收養、被收養人是否有出養之 必要性及本件收養之合適性,爰依職權函請社團法人屏東縣 社會工作者協會訪視收養人後,提出訪視調查報告建議如下 :   (一)出養必要性:就生母所述,自被收養人出生後,生父皆 無扶養及照顧被收養人,亦皆無聯繫及探望被收養人,對被 收養人的生活漠不關心。其考量雙親年邁,日後無人可協助 照料被收養人,遂其希冀收養案件通過,使被收養人順利來 臺生活,故評估應有出養之必要性。   (二)收養人現況:收養人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有穩定的工作 收入及住所,亦有良好之支持系統可協助,且收養人與生 母相處多年,生活和諧,彼此會共同分擔家中事務及照料被 收養人們妹妹,故評估收養人現況尚佳。   (三)、試養情況:收養人於被收養人八歲時,便開始負擔被 收養人生活開銷至今。現收養人時常聯繫被收養人,關心被 收養人於越南生活狀況。而被收養人於112年起,每年會來 臺灣三個月;收養人了解被收養人個性、喜好,亦會積極用 各種媒介與被收養人溝通及互動、安排休閒娛樂,亦會和生 母共同分擔照顧之責。針對被收養人未來教育已有規劃,亦 可供被收養人獨立空間,評估收養人適任性尚佳。   (四)綜合評估: 就生母所述,生父自被收養人出生後,便無 盡保護教養之責,至今亦對被收養人不聞不問。現被收養人 與生母雙親居於越南,然生母雙親事已高,逐漸無法照料被 收養人,遂盼能透過收養,讓被收養人來臺生活,並由其與 收養人共同照料。如其所述屬實,評估實有其出養之必要性 。收養人和生母於被收養人八歲時交往,收養人便全權支付 被收養人開銷至今,現收養人有穩定經濟能力及住所,雖其 和被收養人未能一直同住生活,然其曾去過越南短暫生活數 月,每日亦會聯繫被收養人,關心被收養人生活。於112年 起,被收養人便開始來臺探親,此段期間收養人和生母會共 同照料,亦會帶被收養人出門遊玩,遂收養人知悉被收養人 個性及喜好,亦有支持系統可供協助。對於被收養人未來教 育規劃皆有積極安排,無身世告知之問題,故評估收養人適 任性尚佳。就被收養人所述之內容,被收養人清楚收養之意 及需適應台灣生活等問題,且其與收養人間彼此互相認同, 皆期盼法律身分的改變,故評估若收養程序順利完成,應有 利於被收養人現況發展及生活穩定。 四、另經收養人、被收養人及被收養人之生母到院均表示同意本   收養,收養人陳稱:「我與被收養人生母於111年結婚,婚 前認識3年左右,當時是用手機交友軟體認識,認識4個月左 右第一次見面,後續才交往。我們在結婚前就有同住,婚後 也是一直同住迄今,目前我與兩個女兒、父母及配偶同住。 」、「我去過越南一次,當時是要辦結婚,大約停留三、四 個月,去越南時是住我配偶家,我在交往時就知道配偶在越 南還有一名子女。被收養人A01都叫我爸爸,而我也想要給 她比較好的教育與生活環境,因為她的外公、外婆年紀漸長 ,沒有辦法像爸爸媽媽直接教育,擔心會有隔代教養的問題 。我去越南也才知道被收養人沒有自己的房間,她已經14歲 了,而且我太太的哥哥現在又要搬回去跟A01的外公外婆同 住,更會壓縮到A01的生活空間,我才想說把她帶來臺灣照 顧。A01目前在越南資源也有限,如果她要繼續求學,會壓 縮到外公、外婆的生計來源。」、「我自己也會講一些越南 文,因為之前有在那邊住過三個月,簡單的可以聽懂,A01 也懂簡單的中文,溝通上還可以,我們平常會用MESSAGER、 LINE,也會視訊,平均一、兩天就會視訊。」、「配偶會跟 我說A01要買電腦、鞋子等,配偶也會匯給他們,開學時就 會匯比較多,有時候被收養人跟我配偶說需要吃飯等生活費 ,我也會請我配偶匯款。我之前也有去詢問內埔國中,學校 有告訴我說需要居留證,再去教育部做學歷採認,才能認定 要就讀國一或是國二,但是如果超過十五歲才來就只能就讀 夜校或是高職,所以來辦理本件。」、「我同意收養被收養 人A01作為我的養女。」等語;被收養人生母稱:「從我與被 收養人生父離婚之後,他都沒有關心過被收養人,也沒有提 供任何金錢 ,都是我獨立扶養。我現在有三名子女,除了A 01外,跟收養人還共同育有兩名子女。」、「我約106年來 台工作,當時A01七歲,之後我想要他來台就學時先學習中 文,看他之後想要學習怎樣的專業或是就學,就會依她的意 願決定」、「聲請人間都是以中文的爸爸、女兒互稱,有時 候也會叫名字。我同意由收養人A02收養A01作為他的養女。 」等情;被收養人稱:「我目前14歲,在越南跟外公、外婆 、舅舅及舅媽同住,平常都是由外公、外婆照顧我。」、「 我對生父沒有印象,只有無意中曾經在外面遇到過,當時我 外公、外婆告訴我說那個人是我爸爸,沒有特別去對話。」 、「我跟收養人間在溝通上,如果會中文就會用中文,如果 不會的話就會用肢體語言,我在越南的時候,也常常用視訊 ,我第一次見到收養人是在111年,當時我媽媽帶收養人回 去辦結婚,也介紹收養人給大家認識,而我來台灣都是住在 收養人即爸爸的房子,他帶我去很多地方玩、吃東西,也認 識很多親戚,我覺得收養人很寵我,關心我,常常跟我聊天 ,常常帶我去很多地方。」、「我同意由收養人A02收養我 作為他的養女。」等語,以上均有113年12月19日調查筆錄 在卷可參。 五、婚姻與家庭為社會形成與發展之基礎,受憲法制度性保障( 釋字六九六號解釋參照),又家庭制度植基於人格自由,具 有繁衍、教育、經濟、文化等多重功能,提供個人於社會生 活之必要支持,並為社會形成與發展之基礎。而收養為我國 家庭制度之一環,係以創設親子關係為目的之身分行為,藉 此形成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教養、撫育、扶持、認同、家業 傳承之人倫關係,對於收養人及被收養人之身心發展與人格 之形塑具有重要功能(釋字七一二號解釋參照)。本院考量收 養人收養動機單純,且收養人之生活狀況、居家環境、經濟 能力、親職能力等事項,均堪認適合收養被收養人。收養人 及被收養人生母認識、交往至結婚已逾5年,雖收養人與被 收養人間因相隔兩地,同住時間較短,惟經屏東縣社會工作 者協會訪視及本院調查過程中,可觀察到雙方互動相處融洽 ,有一定程度之情感依附,復有聲請人提供雙方相處、互動 及出遊照片在卷可參,宛若實質父女關係,足認雙方在接觸 、相處數年下,縱有語言隔閡,收養人仍不斷努力拉近與被 收養人間之距離,透過翻譯軟體等消弭語言所帶來之溝通障 礙,並為被收養人來台後打造適應環境之計畫,逐步建立彼 此依附性連結與互動相處;為使被收養人在穩定、健全且安 心之環境下成長,並使其未來來台後面臨異地文化衝擊、就 學、就業等人生經歷、蛻變、成長的必經過程中,有收養人 作為父親之心靈依靠與依賴支持,本件收養作為形塑、給予 被收養人完整家庭,成為渠未來人生之避風港,實有其必要 性,堪認收養人收養被收養人為養女,符合被收養人之最佳 利益。末本件聲請查無其他無效、得撤銷之原因,亦未違反 其他法律之規定,是本件認可收養之聲請應予認可,並溯及 於113年8月22日訂立收養契約時發生效力  六、按法院認可或駁回兒童及少年收養之聲請時,應以書面通知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 為必要之訪視或其他處置,並作成紀錄。兒童及少年福利與 權益保障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本件認可收養雖經准許 ,仍須由主管機關持續為必要之訪視及協助,聲請人亦應配 合主管機關依法所為後續之訪視及輔導,併此敘明,爰裁定 如主文第2項所示。 七、其餘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 、第36條、第54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8條, 裁定如主文。 八、本件認可收養之裁定,於對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父母均 確定時發生效力(家事事件法第81條、第117條)。 九、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庭  司法事務官 陳俊宏

2025-02-20

PTDV-113-司養聲-71-20250220-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51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乙○即○○○○○○ ○○○○○○ ○○○○○○○ 甲○○ 前二人共同 代 理 人 黃思婷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丁○○ 法定代理人 丙○○ 上 一 人 代 理 人 楊佩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乙○即○○○○○○ ○○○○○○ ○○○○○○○及甲○○於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二 月二十五日共同收養丁○○為養子。 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乙○即○○○○○○ ○○○○○○ ○○○○○ ○○(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居留證統一號碼:Z000000000 號)與甲○○(女、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夫妻,於113年2月25日由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丁○ ○(男、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之生母即法定代理人丙○○(被收養人生父未認領被收養人) 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雙方簽訂書面收養契約,由收養人2 人共同收養被收養人為養子,依民法第1079條第1項規定聲 請認可;並提出戶籍謄本、警察刑事紀錄證明2份、駐美國 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認證之犯罪紀錄調查、收養人健康檢查 表2份、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存款餘額證明書、土地及建 物所有權狀影本、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華盛頓州收養法(原文影 本、譯文)、收出養事件家庭訪視報告及護照影本等件為證 。 二、按民法第1079條所定認可收養子女事件,專屬收養人或被收 養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收養人在中華民國無住所者,由被 收養人住所地之法院管轄,家事事件法第114條第1項定有明 文。本件聲請人即收養人乙○即○○○○○○ ○○○○○○ ○○○○○○○與聲 請人即收養人甲○○在中華民國之住所皆在臺中市,聲請人即 被收養人丁○○亦住居在臺中市,有戶籍謄本在卷可稽。依上 開說明,本院自有管轄權。 三、次按收養事件,其中一方為外國人者,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 法第54條第1項規定,收養之成立及終止,依各該收養者被 收養者之本國法。本件收養人乙○即○○○○○○ ○○○○○○ ○○○○○○○ 為美國籍人民,其在美國之住所地位於華盛頓州,有護照影 本在卷可憑,收養人甲○○及被收養人丁○○為中華民國人民, 依上開規定,本件自應適用美國華盛頓州及我國關於收養之 規定。再按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6條第1項 、第3項及第17條第1項前段規定,父母或監護人因故無法對 其兒童及少年盡扶養義務而擬予出養時,應委託收出養媒合 服務者代覓適當之收養人,但有下列情形之出養,不在此限 :一、旁系血親在六親等以內及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 分相當。二、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子女;第1項出養,以國 內收養人優先收養為原則;聲請法院認可兒童及少年之收養 ,除有前條第1項但書規定情形者外,應檢附前條第2項之收 出養評估報告。又依我國民法規定,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 同為之;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同意。但有下列各款情 形之一,不在此限:(一)父母之一方或雙方對子女未盡保 護教養義務或有其他顯然不利子女之情事而拒絕同意。(二 )父母之一方或雙方事實上不能為意思表示;前項同意應作 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言詞向 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被收養人未滿7歲時,應由其法 定代理人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 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效、得撤銷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 法院應不予認可;法院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 子女最佳利益為之;收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 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民法第1074條本文、第1076條之1 第1項、第1076條之2第1項、第1079條、第1079條之1、第10 79條之3前段分別定有明文。復按美國華盛頓州收養法規有 關收養規定:(一)須經何人同意:雙親或任何被指稱為父 親者、合法監護人。(二)被送養兒童:14歲或以上年齡之 兒童之收養,須經其本人同意。(三)不須雙親之同意:當 扶養權被取消時、當父母未盡應盡義務時。(四)行使同意 權時效:雙親可在孩子出生前簽署同意書並申請讓與,但聽 證則可在孩子出生後48小時後實行。(五)行使同意權方式 :書面簽署之同意書可不經法院,可經由郵遞或遞交予法院 辦事員,但須在簽名後48小時或新生兒出生後經法官批准。 (六)同意書之撤銷:同意書僅可在法院批准前撤銷。此後 ,同意書不可撤回,除非在1年時,有詐欺行為、吸毒或喪 失精神行為能力。 四、經查: (一)被收養人丁○○於聲請時係未滿7歲之未成年人,經其法定代 理人丙○○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於113年2月25日與收養人夫 妻簽立書面收養契約,被收養人之法定代理人丙○○並提出經 公證之收養同意書,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確有收養之合意, 有前開書證在卷可憑,復經收養人2人及被收養人於本院113 年12月26日訊問時到庭陳明收養及同意被收養之意願可據。 (二)觀諸聲請人所提出之收出養事件家庭訪視報告所示略以:1. 出養必要性:出養人○小姐現年22歲,目前甫自營檳榔攤, 工作尚未穩定,而經濟狀況仍須仰賴伴侶及借貸;○小姐係 於未成年未婚產下被收養人,因○小姐與生父○先生均無力扶 養而求助於兒福聯盟協助安置而出養,出養意願明確且具扶 養困難之實;再者,○小弟經診斷患有腦性麻痺、發展遲緩 而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致使國內外收養媒合多年未果,考量 出養方照顧資源難以扶養身心障礙子女,基於兒童應於健全 家庭中成長,且仍需要持續性之醫療、療育資源予以協助, 評估本案具出養之必要性。2.收養人現況:收養人○先生現 年40歲,為幼兒園美語老師,○太太現年46歲,為乳房外科 醫師,經濟收支穩定;○姓夫妻雖然婚齡不長,但在經歷生 活習慣、個性的磨合後,找到彼此都認為舒服的共處模式, 兩人都在乎個人空間、能尊重彼此,並理解個性不同之處而 為了對方調整,亦有共同信仰、互相支持,觀察互動氛圍自 在,亦可敏感讀懂雙方情緒狀態,給予合適陪伴,當有不同 想法或作法時,兩人會提出討論,且能理性溝通或找到決策 的方式,偶也會用有趣、輕鬆的方式來決定生活瑣事,可感 到兩人幽默且不會太過糾結的一面,評估婚姻關係穩定、權 力關係平衡。3.試養情況:被收養人現年6歲4個月,由○姓 夫婦照顧迄今已8個月餘,○姓夫婦對○小弟個性、發展及障 礙狀況了解,且能夠安排有助於○小弟身心發展之早療資源 ,在經歷○小弟分離創傷、行為退化與教養挑戰等階段,○姓 夫妻堅定收養○小弟,配合本會安排○小弟之遊戲治療,並每 月與諮商師進行面談,親職態度積極且用心,親子關係趨於 穩定。4.綜合評估:在本案具有出養必要性之前提下,收養 人○姓夫婦生活及婚姻狀況穩定,且已照顧○小弟逾8個月, 試養情形良好,評估乙○、甲○○合適收養收養丁○○等語。 五、本院綜觀全卷並參考前揭訪視報告之評估與建議,認收養人 夫婦在身心、家庭及經濟狀況各方面均適合收養,收養人夫 婦知悉被收養人身體狀況並同意進行收養,被收養人試養情 形良好,可認收養人夫婦有對被收養人為妥善照顧之能力; 而被收養人之原生家庭無法提供健全之成長環境教養被收養 人;另本件收養不具有民法第1079條之4及之5所定無效或得 撤銷之原因,亦符合美國華盛頓州收養法規之規定,是上開 收養關係業已合法成立。執此,依被收養人最佳利益考量, 並斟酌被收養人之生活扶養、身心健全發展及倫理道德之培 養,為提供被收養人安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足認本件 收養已符合被收養人之最佳利益,依法應予認可,並自本裁 定確定時起,溯及於113年2月25日簽訂收養書面契約時發生 效力。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第23 條及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林怡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劉筱薇

2025-02-20

TCDV-113-司養聲-251-20250220-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18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葉晁榮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宋泓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2日所為 之裁定,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正本理由欄三第五行關於「00年0月0日生」之記載, 應更正為「00年0月00日生」。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準用 非訟事件法第36條第3項規定,於家事非訟事件裁定亦準用 之。 二、查本院前開之裁定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楊雅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張雅如

2025-02-19

TCDV-113-司養聲-218-20250219-2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68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丙○○ 被收養人 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丙○○於民國一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收養甲○○為養女,應予認 可。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如收養人丙○○(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 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及被收養人甲○○(女、00年 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提出之聲請 狀所載。 二、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收養契約書、戶籍謄本、收 養人及被收養人之健康檢查報告、財產證明等證物為證,復 經收養人、被收養人及其生母乙○○於本院114年1月16日訊問 時到庭陳明同意出養之意願可據。而綜觀全案卷證所示,堪 認本件收養並無得撤銷或無效之原因,亦查無意圖以收養免 除法定義務、不利於被收養人本生父母、違反收養目的之重 大事由等情事,應予認可,並自本裁定確定時起,溯及於11 3年11月19日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楊雅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張雅如

2025-02-19

TCDV-113-司養聲-268-20250219-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04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甲○○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丙○○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認可甲○○於民國113年8月27日收養丙○○為養子。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父母或監護人因故無法對其兒童及少年盡扶養義務而擬予 出養時,應委託收出養媒合服務者代覓適當之收養人,但有 下列情形之出養,不在此限:㈠旁系血親在6親等以內及旁系 姻親在5親等以內,輩分相當。㈡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子女; 聲請法院認可兒童及少年之收養,除有前條第1項但書規定 情形者外,應檢附前條第2項之收出養評估報告。未檢附者 ,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逾期不補正者,應不予受理,兒 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6條第1項、第17條第1項定有 明文。查本件收養人甲○○為被收養人丙○○之父乙○○之配偶, 揆諸前開規定,自無庸經收出養謀合並檢附收出養評估報告 ,合先敘明。 二、次按夫妻收養子女時,應共同為之。但夫妻之一方收養他方 之子女,得單獨收養;子女被收養時,應得其父母同意。但 父母之一方對子女未盡保護教養義務者,不在此限。前項同 意應作成書面並經公證。但已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者,得以 言詞向法院表示並記明筆錄代之;被收養者未滿7歲時,應 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被收養者之父母已依 前2項規定以法定代理人之身分為同意時,得免依前條規定 為同意;收養應以書面為之,並向法院聲請認可。收養有無 效、得撤銷或違反其他法律規定者,法院應不予認可;法院 為未成年人被收養之認可時,應依養子女最佳利益為之;收 養自法院認可裁定確定時,溯及於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 ,民法第1074條第1款、第1076條之1第1項第1款、第2項、 第1076之2第1、3項、第1079條、第1079條之1、第1079條之 3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三、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收養人甲○○(女、民國00年 00月00日生)(下稱收養人)與聲請人即被收養人丙○○(男 、000年0月00日生)(下稱被收養人)之生父乙○○(下稱生 父)於98年11月21日結婚,而被收養人自幼即由收養人照顧 ,彼此互動良好。經被收養人之法定代理人即生父代為並代 受意思表示,於113年8月27日與收養人訂立收養契約書,由 收養人收養被收養人為養子,爰依法聲請收養認可等語,並 提出收養契約書、收養調查表、收養同意書、戶籍謄本、健 康檢查報告、財力證明文件、職業證明文件、警察刑事紀錄 證明、被收養人成長紀錄等資料為證。 四、經查:  ㈠本件被收養人係未滿7歲之未成年人,經其法定代理人即生父 代為並代受意思表示,於113年8月27日與收養人簽立書面收 養契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確有收養之合意,有前開證據 附卷可稽,並經被收養人及其生父與收養人於本院114年1月 10日訊問時到庭陳明出養及收養之意願可據。又被收養人生 母丁○(下稱生母)在台無居所,國外住所不明,且未曾扶 養或照顧被收養人,與生父失聯許久,音訊全無等情,亦據 被收養人生父於上開期日到庭陳述甚明,此有民事陳報狀、 訊問筆錄在卷可憑,則依民法第1076條之1第1項之規定,本 件自毋庸經生母同意。  ㈡本院復函請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龍眼林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 金會派員進行訪視,其訪視結果略以:⑴出養必要性:本案 件為繼親收養類型,被收養人生父與收養人有婚姻關係,其 等意見一致,未來即便收養認可後,被收養人生父也會與收 養人共同照顧被收養人,應無須評估被收養人生父之出養必 要性;另本會本次無法針對被收養人生母進行訪視,宜調閱 相關資料再自為衡酌。⑵收養人現況:收養人之身心、經濟 及支持系統皆屬穩定,其與被收養人生父已共同生活逾15年 ,自被收養人出生後便由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生父共同照顧被 收養人,其等在收養認可後亦有相關照顧計畫,評估收養人 有收養承諾度。⑶試養情況:自被收養人出生後即由收養人 與生父共同照顧迄今,目前收養人與生父帶著被收養人在柬 埔寨生活,平時主要由收養人照顧、打理被收養人生活,本 會訪視觀察收養人、被收養人與其生父間互動上屬正向,應 無親子衝突或負面相處議題。⑷綜合評估:收養人身心、經 濟及支持系統屬穩定,而收養人從被收養人出生後便一直照 顧到現在,收養人、被收養人生父對被收養人有相關照顧及 教育之規劃,對收出養皆有表達相關意願,故本會認為由收 養人照料、處理被收養人之權利義務應屬合宜等語,亦有該 基金會114年1月14日財龍監字第114010044號函暨所附之收 養事件訪視調查報告在卷可憑。  ㈢基此,本院綜合上情,並參考前揭訪視報告之評估與建議, 認收養人與被收養人間親子關係緊密融洽,收養人之教養能 力亦足以教養被收養人,復斟酌收養人所能提供之環境、資 源、健康及一切情狀,均可對被收養人為妥善之照顧,並提 供穩定之成長環境。而本件收養成立後,被收養人之環境未 有更易,於被收養人並無不利之情形。綜上,本件收養符合 被收養人之最佳利益,亦無民法第1079條之4、之5所定無效 或得撤銷之原因,應予認可,並自本裁定確定時起,溯及於 113年8月27日收養契約成立時發生效力。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同法 第23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85條第1項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賴義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雅慧

2025-02-19

TCDV-113-司養聲-204-20250219-1

司養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收養認可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養聲字第284號 聲 請 人 即 收養人 甲○○ 丙○○ 聲 請 人 即被收養人 乙○○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收養認可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 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明文規定。次按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 請者,徵收費用新台幣(下同)1,000元,非訟事件法第14 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規定之費用, 關係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 應駁回其聲請或抗告,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亦有明定。 二、經查,本件聲請人即收養人甲○○、丙○○與聲請人即被收養人 乙○○聲請收養認可,未據繳納聲請費用1,000元,經本院於 民國114年1月16日裁定命聲請人應於收受裁定之日起10日內 補繳,該裁定已於同年1月24日合法送達,此有送達證書附 卷可稽,然聲請人逾期迄未補正,亦有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 查詢清單、本院答詢表、收狀收文資料查詢清單在卷可憑, 是本件聲請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三、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司法事務官 賴義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黃雅慧

2025-02-19

TCDV-113-司養聲-284-20250219-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