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返還提存物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1-120 筆)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70號 聲 請 人 鑫將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金友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沈瑞堂等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本院104年度全字第197號民事裁 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151萬7,000元為擔保,並 以本院104年度存字第1723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訴訟 程序業已終結,聲請人並已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 人即相對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爰聲請返還擔保金等語。 二、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同法第104條之規 定,須符合:㈠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㈡供擔保人證明受擔 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㈢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明已定20 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或法 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內行使 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法院始 得裁定返還擔保金。所謂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在因釋明假 扣押之原因而供擔保之情形,其乃擔保債務人因假扣押所應 受之損害,故必待無損害發生,或債權人本案勝訴確定,或 就所生之損害已經賠償時,始得謂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最高法院53年台抗字第279 號裁定意旨參照)。又依民事訴 訟法第106 條規定,準用第104 條第1 項第3 款之規定,若 受擔保利益人,已確定得就所受損害對供擔保人提存之擔保 物行使權利者,即應認與「訴訟終結」相當。故債權人依假 扣押裁定供擔保後,已經假扣押執行,嗣撤銷該假扣押裁定 或於收受假扣押裁定後已逾30日(強制執行法第132 條第3 項),撤回假扣押執行者,債務人就假扣押執行所受之損害 ,已得確定並能行使,於此情形,債權人自得依上述規定, 定期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於債務人未行使後,聲請 法院裁定發還提存之擔保物(最高法院102 年度第12次民事 庭會議決議參照)。訴訟終結後定20日以上期間之催告,既 屬法定要件之一,則催告必須在訴訟終結之後,否則不生催 告之效力(最高法院87年度台抗字第454 號裁定意旨參照) 。 三、聲請人之主張,雖據提出本院民事裁定、提存書、民事判決 暨確定證明書、律師函暨收件回執等件影本為證,惟未提出 已撤回扣押執行,及執行程序撤銷後已合法催告相對人行使 權利之證明文件,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於法 不合,應予駁回。爰裁定如主文。 四、是以,依前開實務見解說明,聲請人於取得相對人同意返還 之證明文件,又或於撤回假扣押執行程序後,聲請人應待收 受執行處公文後,再行定20日以上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 而未行使(或可聲請法院代為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 內行使權利),並待相對人受催告後仍未行使權利,再行聲 請返還提存物,其聲請方為適法,併此敘明。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5

TYDV-114-司聲-70-20250225-1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655號 聲 請 人 卓智聰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美加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間假扣押事件,聲 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鈞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442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   ,曾提存新臺幣135萬元,並以鈞院113年度存字第879號提 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聲請人業已撤回假扣押執行之聲請, 訴訟終結,並定20日期間催告相對人行使權利而其迄未行使   ,爰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並提出假扣押裁定、提存書、執 行命令、存證信函等件為證。 二、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同法第104條之規 定,須符合:(一)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二)供擔保人證 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 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 使,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 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   ,法院始得裁定返還擔保金。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雖以郵局存證信函催告受擔保利益人即相 對人於20日行使權利,惟聲請人未提出合法通知相對人之證 明,經本院通之5日內補正,聲請人於114年2月5日收受通知 ,已逾期而迄未補正,難認已生合法送達及催告行使權利之 效力。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與上開規定尚有 未合,不應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六庭司法事務官 林明龍

2025-02-25

TPDV-113-司聲-1655-20250225-1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73號 聲 請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相 對 人 蕭楷恩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95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金新臺幣12萬1,000元,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前開規定,於 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104 條 第1項第2款、第106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依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946 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新臺幣121,000元為擔 保,並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957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 。茲受擔保利益人即相對人出具同意書、印鑑證明,同意聲 請人領回本件提存物,爰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提出本院民事裁定、提存書、執行處 函(以上均為影本)及同意書、印鑑證明等件為證,並經本 院依職權調閱本院113年度存字第1957號卷宗,經核於法並 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5

TYDV-114-司聲-73-20250225-1

司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54號 聲 請 人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倍廷 相 對 人 蕭道賢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發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113年度存字第2057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提存之擔保 物105年度甲類第11期中央政府建設公債面額新臺幣200,000元債 券(債券代號:A05111),准予發還。 聲請費用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或保證書,民事訴訟法第 104 條第1 項第2 款定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 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 條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遵鈞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07 2號民事裁定,為擔保假扣押,曾提供如主文所示之擔保物 ,並以鈞院113年度存字第2057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嗣因 相對人同意聲請人取回前開擔保物,為此提出提存書、相對 人出具之同意書及印鑑證明書,爰聲請發還擔保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依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1072號民事裁定提 存如主文所示之擔保物,且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已同意聲 請人取回前開擔保物等情,其證據如前所述,業據調閱本院 113年度存字第2057號提存卷宗查明屬實,揆諸首開說明, 聲請人之聲請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吳嘉雯

2025-02-25

PCDV-114-司聲-54-20250225-1

司聲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3號 聲 請 人 山立通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建立 相 對 人 鄭國冠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11年度存字第643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所 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202萬4,823元,准予返還。 聲請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訴訟終結後,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 於一定期間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 者,法院應依供擔保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 事訴訟法第104 條第1 項第3 款後段定有明文。前開規定, 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 條 所規定。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聲請人前依本院109年度勞訴字第149號民 事判決,為擔保免為假執行,曾提供新臺幣2,024,823元為 擔保金,並以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111年度 存字第643號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訴訟經判決 確定,且聲請人聲請本院通知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 期間內行使權利而未行使(本院113年度司聲字第213號), 爰聲請返還本件擔保金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聲請,業據其提出歷審判決暨確定證明書、本院 通知行使權利函及臺中地院提存書等件影本為證,並經本院 依職權調閱相關卷宗查核無誤。本件兩造間之本案訴訟業經 判決確定,可認訴訟終結;又聲請人於訴訟終結後聲請本院 定21日期間通知相對人行使權利而其迄未行使,有本院民事 紀錄科查詢表及臺中地院函附卷可稽。從而,聲請人聲請返 還本件提存物,經核於法尚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 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2025-02-24

TYDV-114-司聲-23-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288號 聲 請 人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衍茂 代 理 人 蔡安邦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鋐鎮實業有限公司、楊明雨、吳雅雯間聲請 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擔保提存之提存人於提存後,假扣押、假處分所保全之請 求,其本案訴訟已獲全部勝訴判決確定;其請求取得與確定 判決有同一效力者,亦同,得聲請該管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 物。又按依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1款至第8款規定,聲請法 院提存所返還提存物者,無庸法院裁定,提存法第18條第1 項第5款、同法施行細則第16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假扣押事件,聲請人 前遵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523號民事裁定,為擔保相對人 因假扣押所受之損害,曾提供面額新臺幣(下同)50萬元之 中央政府建設公債為擔保金,並以本院113年度存字第983號 擔保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間本案訴訟業經判決確定 而告終結,聲請人並已通知催告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行使 權利,相對人迄今仍未行使權利,為此聲請返還提存物等語 。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固據其提出本院民事裁定、提存 書、判決暨確定證明書等件影本為證,惟本件聲請人之本案 訴訟,經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326號民事判決聲請人全部勝 訴確定,有判決暨確定證明書影本在卷可稽,並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上開卷宗查明屬實。揆諸首揭規定,聲請人自得依提 存法規定逕向本院提存所聲請返還擔保金,尚無庸聲請本院 裁定,其所為聲請,核非必要,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2-24

TCDV-114-司聲-288-20250224-1

司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689號 聲 請 人 有限責任臺南第三信用合作社 法定代理人 王定國 相 對 人 吳振傑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返還擔保金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一一三年度存字第三八五號擔保提存事件聲請人為相對人吳 振傑所提存之擔保金新臺幣柒拾貳萬元,准予返還。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按供擔保人證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法院應依供擔保 人之聲請,以裁定命返還其提存物,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 項第2款著有明文。前開規定,於其他依法令供訴訟上之擔 保者準用之,並為同法第106條所明定。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吳振傑間請求清償借款 事件,聲請人前依鈞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293號假扣押裁定 ,提供新臺幣720,000元以為擔保(鈞院113年度存字第385 號),並經鈞院113年度司執全字第152號假扣押執行相對人 之財產在案。今相對人即受擔保利益人吳振傑同意聲請人領 回上開提存物,為此提出本件聲請等語。 三、聲請人上開主張,業據其提出本院113年度司裁全字第293號 民事裁定、提存書影本各乙份,及相對人吳振傑出具之同意 書、印鑑證明等正本各乙份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 案號卷宗審核無誤。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吳振傑請求准予返 還擔保金,核與首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款、第106條前段、第78條, 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孫慈英

2025-02-24

TNDV-113-司聲-689-20250224-1

司聲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聲字第182號 聲 請 人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光華 代 理 人 林志剛 相 對 人 貿興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金貴 林士勝 周良貴 上列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於民國所為之裁定,應裁 定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正本當事人欄中關於「相對人林金貴 住雲林縣○○鎮○○路00號、貿興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設同上、兼上一人法定代理人 周良貴、住雲林縣○○鎮○○路00巷0號」應更正為「相對人貿興鐵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設雲林縣○○鎮○○路00號、法定代理人林金貴 住同上、林士勝 住同上、周良貴 住雲林縣○○鎮○○路00巷0號」。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該規定於裁定準用之,同 法第239條亦設有明文。 二、查本院所為前開裁定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其正本與原 本不符,應予更正。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司法事務官 陳崇漢

2025-02-21

ULDV-113-司聲-182-20250221-3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16號 聲 請 人 李琦瑋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邱重諭間聲請返還提存物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新臺幣壹仟元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返還擔保金,依民事訴訟法第106條準用第104條之規定, 須符合:(一)應供擔保之原因消滅者;(二)供擔保人證 明受擔保利益人同意返還者;(三)訴訟終結後供擔保人證 明已定20日以上之期間催告受擔保利益人行使權利而未行使   ,或法院依供擔保人之聲請,通知受擔保利益人於一定期間 內行使權利並向法院為行使權利之證明而未證明者之要件, 法院始得裁定返還擔保金。所謂應供擔保原因消滅,在預供 擔保停止執行之場合,係擔保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之損害   ,故必待無損害發生,或債務人本案勝訴確定,或就所生之 損害已經賠償時,始得謂供擔保之原因消滅。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擔保停止執行,前遵鈞院112 年度北簡聲字第79號民事裁定,為相對人提供新臺幣(下同   )5萬1,000元擔保金,並以鈞院112年度存字第985號提存事 件提存在案;茲因聲請人已清償相對人在執行案件之債權, 本件應供擔保原因應已消滅,爰聲請返還本件擔保金等語。 三、查本件聲請人係為擔保停止執行而為提存,是相對人於聲請 人供擔保停止執行後即有因此受損害之可能,相對人之執行 債權雖已獲足額清償,惟此僅係就執行債權為清償,難認相 對人未因停止執行而受有損害,或所受之損害已獲得填補, 揆諸首開說明,自非屬應供擔保原因消滅,而得聲請返還提 存物之情形。從而,聲請人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於法不合   ,應予駁回。至聲請人如另取得相對人同意返還提存物之證 明文件,或踐行對相對人定期催告行使權利之要件,仍得依 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第2、3款規定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   ,不受本件駁回聲請之拘束,附此敘明。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四庭  司法事務官 林政宏

2025-02-21

TPDV-114-司聲-116-20250221-1

司聲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提存物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聲字第183號 聲 請 人 層次數位空間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嘉瑋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曾仁佐間就給付資遣費等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事件,聲請人聲請返還提存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與相對人曾仁佐間給付資遣費等 事件,聲請人前遵鈞院112年度勞訴字第302號民事判決,為 供擔保免為假執行,曾分別依上開判決主文第六項、第五項 提存新臺幣(下同)27,795元、793,122元,並以鈞院113年 度存字第2748、2749號提存事件提存在案。茲因兩造業經調 解成立(臺灣高等法院114年度審勞上移調字第4號),相對 人同意聲請人取回提存物,並聲明對提存物之權利不予保留 ,爰依民事訴訟法第104條第1項規定,聲請返還本件提存物 ,並提出民事判決、提存書、調解筆錄等件影本為證。 二、按假執行、假扣押或假處分所保全之請求,其本案訴訟經和 解或調解成立,受擔保利益人負部分給付義務而對提存物之 權利聲明不予保留,提存人得聲請該管法院提存所返還提存 物,無庸法院裁定。提存法第18條第1項第6款及同法施行細 則第16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提存人依據提存法第18條第1項 第1至8款規定及提存法施行細則第16條規定,即可直接向提 存所聲請返還提存物,無裁定返還之必要。因此,提存人聲 請裁定返還提存物,欠缺權利保護要件,不應准許(臺灣高 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8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24號研討結 果參照)。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係主張假執行所保全之請求,業經兩造於臺 灣高等法院114年度審勞上移調字第4號(即113年度審勞上 字第139號)調解成立,調解筆錄第二、三項載明相對人同 意聲請人取回本院113年存字第2748、2749號提存事件之提 存物,並聲明對該提存物之權利不予保留,有卷附聲請人提 出之本院112年度勞訴字第302號判決及上開調解筆錄影本為 證。依上開規定,聲請人即得逕向本院提存所聲請返還本件 提存物,毋庸另行聲請本院裁定。從而,本件聲請核無必要 ,應予駁回。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異議費用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三庭  司法事務官 萬蓓娣

2025-02-21

TPDV-114-司聲-183-202502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