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受安置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23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936 (真實姓名、年齡、住所詳卷對照表 ) 法定代理人 甲936M (真實姓名、年齡、住所詳卷對照表 ) 上列聲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936自民國114年3月17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 。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936為未滿12歲之兒童(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聲請人長期觀察法定代理人甲936M照顧能力不足、親職 能力薄弱,過去甲936受照顧狀況、醫療需求、受教權、身 體安全等基本生活需求都未被正視及滿足,甲936M長期在工 作、經濟、居住均不穩定。另甲936M因違反洗錢防制法,遭 判有期徒刑(刑期為113年7月4日至114月8月22日),於113年 7月4日入監服刑。評估甲936M難以維護受安置人身體與心理 安全,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 ,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延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 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 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 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知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 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 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 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 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 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分 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 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同卷第6~9頁)、姓名對照表(本院卷 第5頁)為證,另有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38號民事裁定(同卷 第11~12頁)可參,堪認聲請人上開主張,應屬真實。受安置 人亦表達對安置之意見(同卷第10頁受安置人表達意願書)。 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在原生家庭,未能受適當之養育照顧,為 維護受安置人身心健全發展,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 人,是為提供受安置人安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應延長安 置,至於安置處所在,得由聲請人尊重受安置人之意願調整 。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蕭一弘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向本庭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張馨方

2025-03-10

TCDV-114-護-123-2025031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3號 聲 請 人 新北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 安置人 甲男 (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利害關係人 丁女 (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詳附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男自民國113年3月4日起延長安置3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男為10歲之兒童,因未受養父乙 男、養母丙女適當之保護教養,並有再度遭受體罰之危險, 為此由聲請人於民國112年12月1日下午5時緊急安置,並經 裁准繼續及延長安置至今。茲因養父乙男、養母丙女與甲男 業經法院裁定終止收養關係確定,且目前亦無合適親屬可提 供照顧協助,為維護甲男之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請求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 。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 安置: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兒童及少年有 立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 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 工作。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 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 ,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 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 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 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 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 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 第1項、第57條第1、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之上開主張,有新北市政府兒童少年保護案件 第5次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本院113年度護字第179號裁定 、戶籍資料、兒少保護個案安置意願書等為證,且經審酌聲 請人就本件提出之前揭法庭報告書略以:甲男年幼缺乏求助 與自我保護能力,且因在收養家庭受到打罵管教及言語貶抑 ,身體處於過度警戒及預期性焦慮之狀態,出現疑似創傷壓 力症候群症狀,再加上甲男左手及大腿之傷勢,經醫院研判 高度疑似兒虐等,其有專業醫療之需求,另乙男、丙女亦經 鈞院113年度養聲字第6號裁定終止其等與甲男間之收養關係 ,並於114年1月13日確定,目前也無親屬替代照顧資源等語 ,再參以甲男在安置機構之定期就診及受照顧狀況尚屬穩定 ,暨衡以甲男以書面陳明同意安置等語,認聲請人主張甲男 有延長安置之必要,應屬可採,故本件聲請為有理由,予以 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姜麗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李姿嫻

2025-03-10

SLDV-114-護-23-20250310-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6號 聲 請 人 嘉義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相 對 人 即受安置人 陳○良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現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張○雯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相對人陳○良自民國114 年2 月25日起,延長安置參個 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本件聲請事實及理由詳附件聲請狀所載,經審認結果核與法律規 定相符。受安置人陳○良之母親即法定代理人張○雯身為受安置人 之親權人,應盡保護受安置人之責,使受安置人處於安全無虞的 成長環境,但張○雯為吸毒累犯,亦曾入監服刑及勒戒,卻未具 悔意,仍有持續用毒之情事,且長期未穩定讓受安置人就學影響 其受教權,張○雯無法提供適切照顧、保護,甚至使受安置人陷 入接觸毒品的危險情境內。又受安置人家庭無其他適當親屬可協 助照顧,張○雯對於生活現況無改善之動力,亦不願與社工討論 受安置人返家準備,評估受安置人家庭目前尚缺乏良好條件可照 顧受安置人;又經本院通知受安置人母親,迄今仍未表示意見, 難認受安置人返家能受妥善照顧。經本院審酌後,聲請人之聲請 符合法律規定,為提供受安置人安全及穩定生活照顧之教養環境 ,應對其延長安置,妥予保護。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延長安置, 應予准許,裁定准予延長安置3 個月。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8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曾文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8   日               書記官  張紜飴

2025-03-08

CYDV-114-護-16-20250308-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繼續安置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60號 聲 請 人 新竹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代 理 人 王薏婷 相 對 人 即受安置人 A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B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關 係 人 C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相對人A自民國114年2月22日起,由聲請人繼續安置3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又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 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 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 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 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受安置人A為民國000年0月出生之 幼兒,相對人父親B與母親C離婚時,約定相對人之親權由相 對人父親行使。114年2月14日相對人父親因酒精中毒送醫, 相對人姑姑代為照顧相對人時,發現相對人眼下、耳後有瘀 青,經診斷相對人左臀有多處咬痕及瘀青,左眼上眼瞼、右 臉及右耳有瘀青;相對人父親坦承有咬傷相對人臀部。相對 人母親目前對於相對人之保護能力不足,且有勞動服務須執 行,現階段非適合之照顧者,其他親屬之照顧及保護能力則 尚待評估。聲請人已於114年2月19日起緊急安置相對人,為 維護相對人生命安全並給予妥適照顧,爰依法聲請繼續安置 相對人3個月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述主張,已提出新竹市政府兒童及少年保護 個案綜合評估報告、診斷證明書、相對人照片及戶籍資料等 件為證,核與其前開主張之事實相符,堪信為真實。相對人 母親當庭表示對於本件繼續安置沒有意見;相對人父親雖以 電話表示希望將相對人接回家,相對人身上之傷勢並非其所 造成等語,然觀之卷附相對人照片及診斷證明書,相對人之 傷勢之範圍遍及臉部、耳部、四肢、背臀,擦傷及瘀青等受 傷面積不小,顯見相對人父親無法確實提供相對人適切之保 護及照顧。本院審酌相對人為未滿2歲之幼兒,無自我保護 能力,需給予安全穩定之成長環境,方能健康成長,然相對 人父親之親職能力不佳,相對人母親及其他親屬照顧資源尚 待確認及評估,故相對人暫不適宜返家,為維護相對人身心 發展及保障其人身安全之權益,自有繼續安置予以妥適照護 之必要,故認聲請人上揭聲請繼續安置,於法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徐婉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林毓青

2025-03-07

SCDV-114-護-60-2025030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撤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14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656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甲517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甲656M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甲656F (真實姓名住居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撤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受安置人甲656、甲517應撤銷安置。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656、甲517均為未滿12歲之兒童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 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 卷對照表),原由法定代理人甲656M監護照顧。聲請人自民 國112年6月9日始提供服務,期間仍數次接獲受安置人甲656 、甲517身上有傷勢之通報,考量受安置人為學齡前孩童, 容易磕碰,及法定代理人甲656M自行照顧兩名受安置人之照 顧壓大較大,因而引入親職賦能服務及家庭處遇服務,經輔 導後仍於甲656身上發現傷勢,而法定代理人無法提出合理 說明,爰此,為維護兒權益,聲請人業於112年11月17日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之規定,緊急安置受安 置人甲656、甲517於適當處所,並通知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 人,後經鈞院裁定准予繼續安置3個月及4次裁定准予延長安 置3個月。於安置期間,法定代理人甲656F為使受安置人2人 受到良好照顧,而向法院聲請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 使及負擔,業經鈞院112年度家親聲字第968號裁定由法定代 理人甲656F行使受安置人之權利義務,嗣經聲請人重大決策 會議評估及決議,爰認受安置原因消失,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9條第3項規定,請准予撤銷安置裁定。 二、按安置期間因情事變更或無依原裁定繼續安置之必要者,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父母、原監護人、受安置兒童及 少年得向法院聲請變更或撤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 障法第59條第3項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姓名對照表、戶 籍資料、本院114年度護字第74號、112年度家親聲字第968 號民事裁定為證,足認受安置人之法定代理人甲656F現能提 供受安置人保護照顧,故已無再予繼續安置之必要,則聲請 人聲請撤銷安置,核於法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楊萬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需附 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貴卿

2025-03-07

TCDV-114-護-114-2025030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24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丙○○ 受安置人 甲655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甲698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共 同 法定代理人 甲655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甲655F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自民國114年3月17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一)受安置甲655、甲698均為未滿6歲之兒童(依兒童及少年福 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 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 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其法 定代理人甲655M坦言因家中無其他同住親屬可協助看顧甲65 5、甲698,故其經常於傍晚時間利用甲655及甲698熟睡時外 出,獨留甲655及甲698於租屋處,已違反上法第51條規定, 且甲655F對於甲655遭甲655M獨留在家係屬知悉,但無積極 改善之作為,評估甲655M及甲655F均漠視受安置人獨留之風 險及法規,為提供受安置人甲655及甲698較為安全、關愛之 生活環境,健全成長,聲請人乃依法緊急安置甲655及甲698 於適當處所,前經本院裁定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延長安置 在案。 (二)茲因受安置人前開安置期間即將屆滿,然經聲請人評估受安 置人之安置原因尚未消滅,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人 ,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 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 安置人延長安置3 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戶籍謄本、 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兒童及少年保 護案件被害人代號與真實姓名對照表、本院113年度護字第6 45號裁定為證,自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目前尚無 自我保護能力,然依目前狀況,受安置之原因尚未消滅,為 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權益及最佳利益,聲請人聲請延長安 置受安置人,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 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斐琪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 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陳如玲

2025-03-07

TCDV-114-護-124-20250307-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29號 聲 請 人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乙○○ 受安置人 甲860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現受安置中) 法定代理人 甲860M (姓名年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甲860自民國114年3月12日起延長安置參個月 。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甲860為未滿18歲之兒少(依兒童 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 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住所詳卷對照表) 。本案自108年12月28日因法定代理人甲860M之前同居人酗 酒使家內兒少多次目睹酒後暴力衝突,法定代理人甲860M並 多次獨留子女在家或將子女交託不同友人照顧或要求甲860 替代照顧之不當親職行為,經於111年11月1日評估始終無法 改善其親職能力,故甲860之妹於111年11月1日依法緊急安 置,並聲請繼續、延長安置迄今。而111年12月8日法定代理 人甲860M因酒駕公共危險罪遭通緝被捕入獄,受安置人甲86 0獨自在家,無人照料,經聲請人於111年12月9日緊急安置 甲860,並經聲請繼續安置、延長安置(113年護字第663號) 等獲准迄今。本案經持續處遇輔導,法定代理人甲860M已完 成親職教育輔導,並穩定工作與住所,積極申請與甲860及 其妹親子會面,然114年1月甲860春節返家親子假期間與甲8 60M親子衝突後,迄今不願與甲860互動,觀察甲860M親職能 力雖有提升,但仍未有足夠能力回應親子教養議題,且生活 未臻穩定,為   維護受安置人甲860最佳利益,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 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聲請准予裁定將受安置人甲860延 長安置3個月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   。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三、   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   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   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   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   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   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   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   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 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   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 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6條第1 項、第57條第1 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聲請人提出姓名對照表 、臺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建議表、戶籍資料查 詢及受安置人表達意願書及113年度護字第663號民事裁定為 證,堪信為真實。本院審酌受安置人年紀尚小,尚無自我保 護能力,目前法定代理人未能提供受安置人適當之養育及照 顧。故為提供受安置人安全生活環境及妥適之照顧,應延長 安置受安置人,妥予保護。依前揭法條規定,聲請人上開延 長安置之聲請,於法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家慧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件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10日內,以書狀敘述 理由(需附繕本),向本院提起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 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高偉庭

2025-03-07

TCDV-114-護-129-202503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20號 聲 請 人 新北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受 安置人 A 真實年籍姓名及住居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B 真實年籍姓名及住居所詳卷 C 真實年籍姓名及住居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將受安置人A(真實姓名年籍資料詳卷)延長安置三個月至民 國一百一十四年六月八日止。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二兒童及少年有 立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 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 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 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疑有前項各款情事之一者, 應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後,加強保護、安 置、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又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 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 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 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 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 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每次得聲請延長3個月。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2項、同法第57條第1 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A因其生母懷孕期間未規則產檢, 經醫生評估進行尿液毒物測試,結果呈安非他命陽性反應, 評估其生母於孕期並未妥適照顧受安置人,為維護受安置人 之人身安全及最佳利益,聲請人已於民國111年12月6日15時 23分許,將受安置人予以緊急安置保護,並經本院准予繼續 及延長安置迄今。考量受安置人年幼無自我保護能力,其生 母身心狀況不穩定且目前失聯中,而受安置人之家庭亦無替 代親屬照顧資源,為維護受安置人之人身安全及相關權益, 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之規定,請 准予延長安置受安置人3個月,以維受安置人之最佳利益等 語。 三、經查,受安置人A現年2歲,前經本院裁定准將受安置人延長 安置至114年3月8日止,此有聲請人所提出之新北市政府兒 童少年保護案件聲請第9次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新北市政 府兒童少年保護案件緊急暨繼續安置法庭報告書及本院113 年度護字第732號裁定等件為證,自堪認定。而受安置人現2 歲,患有蠶豆症,於113年6月21日經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評估為確定發展遲緩,現已安排受安置人進行相關物理、職 能與語言早療復健,目前受安置人可以講語句且可以跑,但 尚未發展跳,評估在早療復健下,受安置人的發展已逐漸跟 上同齡學童,現已協助申請特殊兒童學前教育優先入園。受 安置人生母30歲,本從事八大行業,單方監護受安置人,生 母對親職教育配合意願低,且拒絕相關親職諮商、心衛中心 或毒防中心等服務,現行蹤不明,無法聯繫。受安置人法父 已於113年12月30日由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確認渠等無親子關 係,並於114年2月12日判決確定。受安置人生母前同居人自 稱為受安置人生父,但經查其生母受孕期間,其前同居人入 獄勒戒中,不可能為受安置人生父,故現確認受安置人生父 不詳。受安置人養外祖父58歲,考量自身年紀已大,現無力 再協助照顧受安置人;受安置人養外祖母53歲,另有家庭, 其表示自與受安置人養外祖父離婚後,已20多年未與受安置 人生母來往,現已向法院辦理解除收養關係,有前揭第9次 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在卷可參。本院審酌上開事證,考量受 安置人生母於懷胎期間仍有施用毒品之行為,嚴重影響受安 置人身心發展,且其未能正視其本身行為造成之危害,教養 知能有所不足,現亦無法與其生母取得聯繫,而其生父不詳 ,且無替代親屬照顧資源,評估受安置人尚不宜返家,基於 其最佳利益,認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受安置人,是聲請人 聲請延長安置,核無不合,應予准許,爰依上開規定裁定准 將受安置人延長安置3個月。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謝茵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謝宜均

2025-03-07

PCDV-114-護-120-20250307-1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8號 聲 請 人 宜蘭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非訟代理人兼送達代收人 乙○○ 受 安置人 蘇○蓁 (真實姓名年籍地址詳卷) 法定代理人 蘇○晴 (真實姓名年籍地址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受安置人蘇○蓁自民國一百十四年一月二十七日十八時起延長安 置參個月。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  ㈠聲請人於民國112年7月21日接獲通報,稱受安置人蘇○蓁之母 蘇○晴於111年12月間將受安置人留在受安置人母前男友家後 便離開家失聯迄今,受安置人母前男友之母因受安置人母前 男友入獄服刑,故協助處理受安置人監護權及生父認領一事 ,於112年6月13日進行親子鑑定,然於同年7月20日鑑定報 告結果顯示受安置人非受安置人母前男友之女,故受安置人 母前男友之母得知後表示倘繼續照顧恐有疑慮,期待社政單 位介入處理,聲請人於112年7月24日安排家訪並與受安置人 母前男友之母討論,為穩定受安置人生活及適應問題,由聲 請人安置於受安置人母前男友之姊姊家由其提供照顧,觀察 受安置人與受安置人母前男友等親屬互動關係緊密,評估受 安置人受照顧狀況尚佳,故聲請人評估進行親屬安置,以減 少受安置人生活變動,穩定受安置人生活、受照顧狀況。獲 鈞院112年度護字第57號、112年度護字第78號、113年度護 字第5號、113年度護字第33號、113年度護字第57號、113年 度護字第84號裁定在案。  ㈡聲請人於113年10月9日接獲社安網事件諮詢表通報,稱受安 置人母於新北市遭查獲毒品咖啡包,事後聲請人聯繫受安置 人母確認時,受安置人母稱是在住家鄰近的超市購買越南標 示之咖啡包,不清楚為什麼會是毒咖啡包,評估受安置人母 應有持續用毒情形,缺乏守法及對自身行為負責之態度,考 量受安置人為幼童,評估其自身無法獨立於社會中生存,聲 請人評估受安置人母未盡監護保護及照顧之責,且親職態度 被動消極、無照顧意願及具體規劃,聲請人依113年12月6日 113年度宜蘭縣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重大處遇決策團隊評估 會議之決議,於113年12月12日函文予受安置人母,請其於1 13年12月25日前至聲請人處會談討論受安置人出養及照顧安 排事宜,至今受安置人母無至聲請人處協商,亦無主動電話 聯繫聲請人商討或關心受安置人生活狀況,綜上因受安置人 之原生家庭無適任之監護人,且無意願進行出養流程相關討 論,故停止受安置人母之監護權及親權,改由聲請人擔任受 安置人之監護人,有關本案之民事起訴狀等相關資料已於11 4年1月3日遞送鈞院。  ㈢綜上之考量,聲請人評估受安置人母疑持續有用毒情形、親 職態度被動消極,無法討論受安置人之照顧計畫,且受安置 人親屬資源已表示無意願提供照顧,評估無相關親屬資源可 協助,為維護兒少身心安全、穩定生活照顧及健全身心發展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2項規定,狀請鈞 院准予自114年1月27日18時起,延長安置3個月,以維護兒 少最佳利益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安 置:㈠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㈡兒童及少年有立 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㈢兒童及少年遭受遺棄、身 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 作。㈣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 ;第一項兒童及少年之安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 辦理家庭寄養,或交付適當之親屬、第三人、兒童及少年福 利機構或其他安置機構教養之。又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 安置時,應即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 少年之父母、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 時,得不通知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 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 ;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6條第1項、第5項、第57 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院審核卷附之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延長安置法庭報告書、真 實姓名對照表、本院113年度護字第57號民事裁定、社會安 全網事件諮詢表、聲請人函文、113年度宜蘭縣兒童及少年 保護個案重大處遇決策團隊評估會議紀錄、送達證書、受安 置人安置意見書及戶籍資料等,受安置人於意見書表達願意 繼續安置三個月等語,而本院函詢受安置人法定代理人對聲 請人本件聲請延長安置之意見,受安置人之母對於本院函文 並未依期回覆,電話聯絡時受安置人之母並未接聽等情,有 本院之函詢公文、送達證書及電話通知工作紀錄表在卷可考 ,並參酌受安置人現由聲請人進行親屬安置,受安置人受照 顧狀況良好,適應狀況佳,健康狀況穩定,身心發展符合同 齡,生活及就學狀況穩定;而受安置人母過往曾因毒品案件 入監服刑,於112年7月取得聯繫確認居住於新北市三重區, 於中央廚房從事大夜班工作,自受安置人安置至今未曾主動 聯繫關心受安置人照顧及生活狀況;而受安置人相關親屬戶 籍皆在新北市三重區,受安置人之舅原表達具照顧意願,然 未有實際行動及照顧計畫,近期亦直接表達無照顧意願。再 者,聲請人聲請停止受安置人母親權之案件,業經本院受理 在案,顯見受安置人母現已失聯而無法提供受安置人適切之 照顧,現階段亦查無其他親友足以妥善協助照顧、保護受安 置人,當認受安置人現乏適當養育及照顧,非立即安置受安 置人即難有效保護受安置人,並為提供受安置人穩定之基本 生活環境,使聲請人得以順利改善並協尋受安置人之母,擬 制適切之照顧計畫,藉以維護受安置人之最佳利益,有將受 安置人交由聲請人延長安置保護之必要。揆諸前開法條規定 ,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再者,依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59條第2項,聲請及抗告期間,原安置機關 、機構或寄養家庭得繼續安置,附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世博 以上正本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鍾尚勲

2025-03-07

ILDV-114-護-8-2025030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繼續安置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124號 聲 請 人 新北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侯友宜 受 安置人 A 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B 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繼續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准將受安置人A(真實姓名及年籍資料均詳卷)繼續安置三 個月至民國一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止。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安置人A係未滿12歲之兒童,為本府家防 中心開案輔導個案,追蹤輔導期間,觀察除監護人時因受安 置人行為議題而有責打管教成傷外,受安置人之兄亦有與受 安置人屢次發生口交情形,監護人無法有效阻止與保護,有 疏於照顧情形,故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穩定性及人身安 全,聲請人已於民國114年2月24日18時00分起,將受安置人 予以緊急安置保護。為利後續處遇,聲請人將持續評估監護 人之親職保護和照顧能力,並提供相關協助,爰依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第2項規定,請求准予繼續安置3 個月,以維護受安置人之最佳利益等語。 二、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予保護、安置或為其他處置;必要時得進行緊急 安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二、兒童及 少年有立即接受醫療之必要,而未就醫。三、兒童及少年遭 受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 之行為或工作。四、兒童及少年遭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 難以有效保護。」、「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疑有前項 各款情事之一者,應基於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經多元評估 後,加強保護、安置、緊急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前條規定緊急安置時,應即 通報當地地方法院及警察機關,並通知兒童及少年之父母、 監護人。但其無父母、監護人或通知顯有困難時,得不通知 之。」、「緊急安置不得超過七十二小時,非七十二小時以 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 置。繼續安置以三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 之,每次得聲請延長三個月。」,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 障法第56條第1項、第2項、第57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上情,業據提出新北市政府相關緊急安置 函文、新北市政府兒少保護案件緊急暨繼續安置法庭報告書 等件為憑,自堪認定。次查,受安置人現年9歲,就讀國小 四年級,曾有過動症診斷,目前無服藥;受安置人生活自理 功能佳,多自行走路上下學,中午、晚上經常自已準備餐食 ,在校人際關係尚可,學業成績欠佳,目前有特教資源協助 ,過往經常有在外遊蕩,不願返家情形,亦有多次偷竊狀況 ;受安置人對於保護安置之決定不太有意願,但尚可接受, 並表示後續仍希冀與案母、案兄保有聯繫與互動;案母現年 29歲,目前無業,過往疑似從事八大行業,為受安置人及案 兄之主要照顧者,考量案母過往多次責打管教受安置人,且 經常有照顧品質不佳,疏忽照顧等情形發生,多次表示管教 無力,並希冀社工提供安置,雖已導入案家進入許多親職教 育及支持性資源,惟親職能力提升程度有限;案母表示無任 何親屬資源得以協助,與案父已無聯絡,且過往案父亦有家 暴情事,故無法提供協助;案母親職能力薄弱,多有不當管 教及疏忽照顧之狀況發生,本案後續將提供案母親職教育、 心理諮商或親子諮商資源,以提升案母親職能力外,修復與 受安置人之親子關係;受安置人於安置前已有心理諮商穩定 進行,續將持續安排受安置人心理諮商,以協助受安置人學 習正確之身體界線,及調整與異性之互動關係,同時協助受 安置人改善問題行為以及穩定安置後之身心狀況;綜上,受 安置人因偷竊及遊蕩等細故,多次遭受案母過當管教,且案 母照顧品質不佳,保護功能低落,有疏忽照顧之情形,受安 置人與案兄亦發生兩次口交之性行為,於追蹤輔導期間,案 母多次表達無力照顧,故為維護受安置人受照顧之穩定性及 人身安全,建請法院准予同意繼續安置等情,有上開法庭報 告書在卷可參。本院審酌上情,認為受安置人之最佳利益, 並維護其權益,聲請人聲請繼續安置,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爰依上開規定裁定准將受安置人繼續安置3個月。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政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劉春美

2025-03-07

PCDV-114-護-124-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