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張琬如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531號 原 告 李苑菁 訴訟代理人 嚴天琮律師 被 告 吳坤胤 訴訟代理人 黃瓈瑩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兩造婚姻關係存續中,被告因工作長期居住於越 南,不料,被告竟與姓名不詳之越南女子發生婚外不正當交 往關係,被告與外遇對象所為,顯已逾越結交普通朋友等一 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往來,而為一般社會通念所不能容忍, 已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程度情節重大, 從而構成侵害原告之配偶身分法益。又被告在外工作之時, 原告獨自照顧兩名子女,全心照顧守護家庭,詎料,被告不 僅與外遇對象在外組成家庭一起享樂,致原告傷心欲絕,身 心所受傷害實非筆墨可以形容。綜上,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 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及第3項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 :㈠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00,000元,及自本訴 之變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 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原告所述並非事實,被告均否認之。原告所提照 片為工廠同事聚會、公開場合之合照,被告並無不正當交往 行為,而原告所提出之對話紀錄,亦非被告與他人間對話。 實則因被告以前將薪資全交給原告管理使用,後返國工作, 將薪資收入收回自己管理,導致原告心中不快、不斷找碴, 甚至離家相逼,最終婚姻無法維持,被告否認於婚姻關係中 與他人外遇,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顯然無據等語,資為抗辯 。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 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實如下:   兩造於民國97年11月27日結婚,並育有2 名未成年子女,嗣 於112年7月24日業經法院調解離婚。 四、本件爭點如下:  ㈠被告於兩造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有無與姓名不詳之越南女子   發生婚外不正當交往關係,逾越一般異性朋友社交分際之不   正常交往?若有,被告上開行為是否侵害原告基於配偶關係   之身分法益且情節重大?  ㈡原告得否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若可,金額若干? 五、本件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不 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 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 當之金額,民法第184 條第1 項、第195 條第1 、3 項分 別定有明文。又按侵害配偶權之行為,雖不以通姦行為為 限,然必須為夫妻任一方與他人間存有逾越結交普通朋友 等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往來,其行為已逾社會一般通念 所能容忍之範圍,已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 福之程度,始足當之。   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原告主張:被告於在越 南工作期間,與越南女子發生婚外不正當交往關係一節, 既為被告所否認,即應由原告就上開主張之真實性,負舉 證責任。經查:   ⒈參諸原告所提之證據,僅有翻拍自電腦螢幕之照片一張,及 不明軟體對話記錄截圖2張(見本院卷第21、23頁),被告 固承認照片中之人為其本人,惟否認上開對話記錄為其所 為,辯稱:這是在越南人的客廳,照片中的女子是我的部 屬,這是我剛到越南的時候,他們為歡迎我辦的聚會等語 。   ⒉觀諸上開照片中被告與身旁女子雖相靠近,惟被告身著背心 ,該女子則未拍到其身著衣物部分,被告辯稱:這是員工 聚會,在場還有很多人等語,依其衣著觀之,並不能全然 否定其可能性。又該照片畫素甚低影像模糊,被告身後雖 有一類似枕頭之物,惟被告辯稱:此為靠墊,該處為客廳 等語,參諸該照片背景物及場景不明,並不能分辨該處為 何,而該女子雖靠近被告,惟並未拍攝到被告之手臂,故 被告是否有攬住該女子,或兩人僅靠近拍照一節,亦屬不 明,因被告與該女子間僅有靠近,未見有任何親密舉動, 其所在處所未明,亦難認其處於私密空間,而無其他第三 人在場,自無從以此一張照片,即認被告與該越南女子間 社交互動,逾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已達情節重 大之程度。   ⒊又原告所提之通訊軟體截圖,被告否認為其之對話,參諸其 內容,並未提及任何個人資訊,並不知為何人所述,而通 訊之對象,亦不知為誰,原告對於其之真正性,要未能提 出任何資料佐證其為真實,已無法證明上開對話內容係被 告所為。被告亦當庭提出其手機,經本院勘驗後,亦未見 其好友有稱所謂「金黎」之人,其頭貼亦與截圖所示不同 ,原告亦當庭陳稱無法再提供其他佐證以實其說,是原告 對此舉證要屬不足,自無從以此證明被告與友人間有截圖 內之對話,更無從認定被告有婚外之不正當交往關係。   ㈢綜上,依原告所舉事證,尚難令本院獲致被告於越南工作期 間有侵害原告基於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之行為 。則原告主張被告於前開期間故意不法侵害其配偶權,應 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尚乏所據,不應准許。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3項, 請求被告給付100萬元,及自變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又原 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依據,應併予駁回 。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張琬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書記官 簡鴻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2025-02-13

CTDV-113-訴-531-20250213-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62號 原 告 李雅萍 訴訟代理人 吳金源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王秋瑾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600,000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8,000元。又原告另聲請訴訟救助,現由本院114 年度救字第5號受理中,如其聲請經駁回確定,應於駁回確定之 翌日起7日內如數補繳裁判費,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2025-02-13

CTDV-114-補-62-20250213-1

簡上附民移簡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附民移簡字第151號 原 告 張可薇 被 告 楊為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簡上附民字第81號),本 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5,000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22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送達,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可預見將金融機構帳戶交付予他人使用,將 可能遭詐欺集團利用作為人頭帳戶,以提領、轉匯詐欺所得 款項,而達到隱匿資金流向之目的,竟基於提供金融帳戶予 他人使用,他人若持以從事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罪,亦無違 反本意之不確定幫助故意,於民國111年7月間某日,在高雄 市左營區軍校路某處,將其申辦之臺灣銀行帳號000-000000 000000號(下稱臺銀帳戶)、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帳號000-00 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國泰帳戶,與前開臺銀帳戶合稱本 案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含密碼)、網路銀行帳號及密碼 (下統稱本案帳戶資料),提供予某姓名年籍不詳、綽號「 志龍」之人(下稱「志龍」)使用。嗣「志龍」取得本案帳 戶資料後,即與其所屬詐欺集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 所有,基於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意聯絡,由詐欺集團不詳成 員於111年9月3日19時許起,以Line通訊軟體暱稱「林宥杰 」帳號,佯稱匯款至Pchome指定帳戶收取回饋金等語,致張 可薇陷於錯誤而於111年9月29日匯款新臺幣(下同)2萬5,0 00元至臺銀帳戶後旋遭轉帳一空,因而製造資金流向分層化 ,以隱匿詐欺所得之去向及所在。為此,爰依侵權行為法律 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2萬5,000 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 算之利息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爭執,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 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民事上之 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不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苟各行為人之 行為均為被害人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 ,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亦即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 的範圍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 ,以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 所發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次按連帶債務之債權 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 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273條第1項亦有明定。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刑事庭113年度 金簡上字第8號審理過程中自認為真實,並有與原告所述相 符之原告警詢筆錄,復有原告提出與詐欺集團成員之LINE對 話紀錄截圖及臺銀帳戶存摺存款歷史明細批次查詢等為證, 被告提供本案帳戶資料交付詐欺集團成員之事實,亦經本院 113年度金簡上字第8號刑事判決認被告係犯幫助犯洗錢防制 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判處有期徒刑5月,併科罰金 1萬5,000元,此有上開刑事判決可參,並經本院核閱刑事卷 證資料無訛。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 復未提出書狀為任何答辯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 項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主張為真實。  ㈢被告提供其本案帳戶資料予詐欺集團成員用以作為詐騙原告 匯款之犯罪工具,被告因而犯幫助一般洗錢罪,已如前述。 被告所為與詐欺集團之成員在共同侵害原告權利之目的範圍 內,屬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該詐欺集團向原告詐欺取 得金錢之目的。而原告因受詐欺集團之成員施以詐術陷於錯 誤致受有2萬5,000元之財產上損害,該等損害係因被告提供 上開身分及帳戶資料幫助詐欺集團成員對原告施以詐欺行為 所致,其間之因果關係具有共同關聯性,依民法第185條第1 項前段、第2項規定,幫助人視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被告自 應與詐欺集團成員連帶賠償原告所受之損害。  ㈣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復分據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 第203條所規定。本件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之上開金額,並 未定有給付之期限,而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係 於113年4月11日寄存送達被告住所地轄區之高雄市警察局湖 內分局湖街派出所(見簡上附民卷第11頁),並於同年4月2 1日發生送達效力,是原告併請求被告應給付自113年4月22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核無不合 ,亦應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2萬5 ,000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 3年4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由本院刑事庭移送之附帶民事訴訟,依刑事訴訟法第 504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用,然為免事實上存在隱而暫 未提出於法院之訴訟費用支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 ,諭知訴訟費用負擔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琬如                 法 官 翁熒雪                 法 官 陳芸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葉憶葇

2025-02-13

CTDV-113-簡上附民移簡-151-20250213-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4號 聲 請 人 歐慶洋 代 理 人 方勝新律師 相 對 人 泰菱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兆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勞工或其遺屬因職業災害提起勞動訴訟,法院應依其聲請 ,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勞 動事件法第14條定有明文。其立法理由為勞工發生職業災害 時,多有因此不能繼續工作,造成其本人或遺屬生計困難之 情形,為保障勞工訴訟權利,爰參考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 32條第1項,於第2項明定法院於勞工或其遺屬因職業災害提 起勞動訴訟時,除有顯無勝訴之望之情形外,應依其聲請准 予訴訟救助。 二、查本件聲請人主張其受僱於相對人,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傷 害,聲請人於勞動基準法第59條規定之醫療期間,相對人不 得終止契約,爰起訴請求確認兩造間僱傭關係存在(本院114 年度勞補字第13號),核屬勞工因職業災害提起勞動訴訟, 又依其起訴狀所載內容,亦非顯無勝訴之望,是聲請人聲請 訴訟救助,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2025-02-13

CTDV-114-救-4-20250213-1

簡上附民移簡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附民移簡字第121號 原 告 江英彥 被 告 林威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簡上附民字第84號),本 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28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規定 ,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 下同)30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見簡上附民卷第3頁 );嗣變更請求之金額為10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見 簡上附民移簡卷第49頁),核其所為訴之變更,係減縮應受 判決事項之聲明,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知悉一般取得他人金融帳戶或個人資訊使用 之行徑,常與財產犯罪密切相關,並預見率爾將個人金融帳 戶資料或個人資訊交付他人,極可能供詐欺集團作為人頭帳 戶使用,並用以匯入詐欺贓款後,再將詐欺犯罪所得之贓款 轉匯至其他金融帳戶,以掩飾或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來源、 去向及所在,竟仍基於縱有人利用其所提供之金融帳戶、個 人資訊作為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罪工具,亦不違背其本意之 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1年10月 底至11月4日前某日,在高雄市○○區○○○路00號之鳳屏宮附近 ,將其申設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下稱中信銀行)帳號000- 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A帳戶)之存摺、金融卡及密碼 、網路銀行帳號及密碼、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 稱D帳戶)之存摺、其身分證正反面照片、健保卡正面照片 、駕照正面照片等物,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 和」之成年人使用,而容任「阿和」及所屬詐欺集團使用上 開2帳戶資料及其個人資訊以遂行犯罪。嗣詐欺集團成員取 得上開2帳戶資料及其個人資訊後,先於111年11月4日透過 網路線上開戶方式,以被告名義向中信銀行申設帳號000-00 0000000000號數位帳戶(下稱B帳戶)、帳號000-000000000 000號數位帳戶(下稱C帳戶),同時上傳被告上開身分證正 反面照片、駕照正面照片,經中信銀行開戶審核通過後而得 以使用被告之B、C帳戶以遂行犯罪。其後,該所屬詐欺集團 成員於111年10月某日起,以通訊軟體LINE暱稱「Ober專線 客服」與原告聯繫,佯稱:可從事線上投資虛擬貨幣獲利等 語,致原告陷於錯誤,原告遂於111年10月9日匯款10萬元至 C帳戶後,旋遭該詐欺集團成員轉匯一空,並藉此製造金流 斷點,隱匿各該筆詐欺所得財物之去向及所在而洗錢得逞。 為此,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 被告應給付原告10萬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 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民事上之 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不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苟各行為人之 行為均為被害人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 ,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亦即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 的範圍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 ,以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 所發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次按連帶債務之債權 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 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273條第1項亦有明定。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刑事庭112年度 金簡上字第131號審理過程中自認為真實,並有與原告所述 相符之原告警詢筆錄,復有原告提出之中國信託銀行存摺封 面影本、與詐欺集團成員之LINE對話紀錄翻拍照片及C帳戶 之存款交易明細等為證,被告提供上開帳戶之存摺、金融卡 及密碼、網路銀行帳號、密碼及身分證正反面照片、健保卡 正面照片、駕照正面照片等資料交付詐欺集團成員之事實, 亦經本院112年度金簡上字第131號刑事判決認被告係犯幫助 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判處有期徒刑6月 ,併科罰金2萬元,此有上開刑事判決可參,並經本院核閱 刑事卷證資料無訛。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 到庭,復未提出書狀為任何答辯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 0條第3項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主張為真實。  ㈢被告提供其身分資料及所申辦使用之中信銀行帳戶資料予詐 欺集團成員用以作為詐騙原告匯款之犯罪工具,被告因而犯 幫助一般洗錢罪,已如前述。被告所為與詐欺集團之成員在 共同侵害原告權利之目的範圍內,屬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 以達該詐欺集團向原告詐欺取得金錢之目的。而原告因受詐 欺集團之成員施以詐術陷於錯誤致受有10萬元之財產上損害 ,該等損害係因被告提供上開身分及帳戶資料幫助詐欺集團 成員對原告施以詐欺行為所致,其間之因果關係具有共同關 聯性,依民法第185條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幫助人視為 共同侵權行為人,被告自應與詐欺集團成員連帶賠償原告所 受之損害。  ㈣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復分據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 第203條所規定。本件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之上開金額,並 未定有給付之期限,而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係 於113年4月17日寄存送達被告住所地轄區之高雄市警察局楠 梓分局翠屏派出所(見簡上附民卷第5頁),並於同年月27 日發生送達效力,是原告併請求被告應給付自113年4月28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核無不合, 亦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萬 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4 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由本院刑事庭移送之附帶民事訴訟,依刑事訴訟法第 504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用,然為免事實上存在隱而暫 未提出於法院之訴訟費用支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 ,諭知訴訟費用負擔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琬如                 法 官 翁熒雪                 法 官 陳芸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葉憶葇

2025-02-13

CTDV-113-簡上附民移簡-121-20250213-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償還犯罪被害補償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25號 原 告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法定代理人 洪信旭 訴訟代理人 黃香迪檢察事務官 一、原告因請求償還犯罪被害補償金事件,曾聲請對被告蔡淑珍 核發支付命令,惟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 ,應以支付命令之聲請視為起訴,然原告未據繳納足額裁判 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700,000元,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7,600元,扣除前繳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 ,尚應補繳7,1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補繳,如逾期未補正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二、原告應提出準備書狀正本1件及繕本2份。另原告之法定代理 人如於本件起訴後變更,請陳明最新法定代理人是否具狀聲 明承受訴訟。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2025-02-13

CTDV-114-補-125-20250213-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9號 聲 請 人 吳啓旺 代 理 人 蔡尚宏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鑫強國際工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君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伊與相對人間請求給付資遣費等事件,因 無力負擔訴訟費用而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下稱法扶 基金會)申請法律扶助,經法扶基金會核准伊之法律扶助請 求,爰依法律扶助法第63條之規定,聲請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 二、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定有明文。所謂無資力, 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上之信用者而言(最高法院112 年度台抗字第938號裁定意旨參照)。又依民事訴訟法第109 條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 應以提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且得即時調查證據而釋明 之。次按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 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 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 法第63條亦定有明文。而法律扶助法所規範之扶助案件,專 指法扶基金會依照法律扶助法之規定所為之法律扶助,該會 受其他機關或團體所委託,依其他法令或契約所進行之法律 扶助,均非法律扶助法所規範之法律扶助,尚無法律扶助法 關於訴訟救助規定之適用餘地。 三、經查:  ㈠聲請人就上揭主張,固據提出法扶基金會受勞動部委託辦理 勞工法律扶助專用委任狀、審查表為證(見本院卷第21至23 頁),惟上開委任狀既已載明法扶基金會之分會提供聲請人 法律扶助係「受勞動部委託辦理勞工法律扶助」,據此,堪 認聲請人經法扶基金會之分會准予提供法律扶助,係因法扶 基金會受勞動部委託辦理勞工法律扶助專案,而聲請人之資 格符合該專案所定提供扶助標準之故,並非因聲請人經審查 確認符合法律扶助法第5條所定「無資力」之要件而准予法 律扶助,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此與法律扶助法第63條所稱 經分會准許法律扶助之「無資力者」,自屬有別,本院仍應 就聲請人是否確有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情形加以審查。  ㈡再查,依前揭法扶基金會橋頭分會之資力審查詢問表所示, 聲請人申請扶助時尚有個人資產新臺幣(下同)2,671,087 元。而聲請人就本件訴訟應暫繳之裁判費僅為5,867元,則 與聲請人上開資產相較,由聲請人先行繳納此裁判費,是否 將使其生活因而發生困窘,尚屬有疑,是本院尚難憑此即認 聲請人確有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情事。此外,聲請人並未 依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第284條之規定,提出其他足 資釋明其確係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之證據,故尚難使本院 信其主張為真實。據上,聲請人以上揭主張為由向本院聲請 訴訟救助,核非有據,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勞動法庭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2025-02-13

CTDV-114-救-9-20250213-1

勞補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給付醫療費用等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勞補字第177號 原 告 蘇羿潔 被 告 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區管理處 法定代理人 林家煌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醫療費用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足額裁 判費。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勞動事件 法第15條後段、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查原告訴 之聲明第一項請求確認原告於民國113年7月22日起至113年9月18 日期間為職業災害醫療期間,被告並應自113年10月15日起至原 告復健完畢期間給予原告公傷病假,則原告提起本件訴訟受確認 判決之法律利益,應以上開期間獲被告給予公傷病假所能獲得利 益即薪資為準,又本院前命原告陳明被告於上開期間須給付薪資 為若干,原告逾期未補正,而依本院調取之原告112年度財稅資 料所示,原告112年度自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區管理處 美濃營運所取得之薪資所得總額為新臺幣(下同)473,076元, 依此計算,平均每月薪資為39,423元,另依原告主張及所提出之 證據,尚無法知悉原告復健完畢之日,因此暫計算至起訴之日即 113年12月3日,是聲明第一項訴訟標的價額暫核定為139,803元 【計算式:〔39,423元×(1+28/30)月(即113年7月22日起至113年 9月18日)〕+〔39,423元×(1+19/31)月(即113年10月15日起至11 3年12月3日)〕=139,803元,元以下四捨五入】;第二項請求被 告至少給付22,350元,訴訟標的金額為22,350元,是本件訴訟標 的價額暫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62,153元【計算式:139,803元 +22,350元=162,153元,倘日後尚有其他證據,價額有所增加, 再為補充核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770元,扣除原告起訴時 繳納之1,000元,尚應補繳770元。茲依勞動事件法第15條後段、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 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勞動法庭 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2025-02-13

CTDV-113-勞補-177-20250213-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5號 聲 請 人 李雅萍 代 理 人 吳金源律師(法扶律師) 相 對 人 王秋瑾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望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107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經法律扶助基金會分會准許法   律扶助之無資力者,其於訴訟或非訟程序中,向法院聲請訴   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外,應准予訴訟救助,不受民事訴   訟法第108條規定之限制,法律扶助法第63條亦定有明文。 二、經查,聲請人與相對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因聲請人無資 力支出訴訟費用,而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橋頭分會申 請法律扶助,申請法律扶助獲准,依法聲請訴訟救助,此有 聲請人所提出之審查表、資力審查詢問表等影本在卷可稽, 且聲請人已於民國114年1月17日提起訴訟,由本院以114年 度補字第62號受理在案,而本院綜觀全卷聲請人所提出起訴 狀及其他證據,亦非顯無勝訴之望,是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 ,核與前揭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張琬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謝群育

2025-02-13

CTDV-114-救-5-20250213-1

簡上附民移簡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附民移簡字第123號 原 告 董峻麟 被 告 林威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簡上附民字第88號),本 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萬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6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規定 ,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原以言詞起訴請求被告給付 新臺幣(下同)4萬元(見簡上附民卷第29頁);嗣具狀變 更請求之金額為5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見簡上附民 卷第33至34頁),核其所為訴之變更,係擴張應受判決事項 之聲明,與上開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知悉一般取得他人金融帳戶或個人資訊使用 之行徑,常與財產犯罪密切相關,並預見率爾將個人金融帳 戶資料或個人資訊交付他人,極可能供詐欺集團作為人頭帳 戶使用,並用以匯入詐欺贓款後,再將詐欺犯罪所得之贓款 轉匯至其他金融帳戶,以掩飾或隱匿詐欺犯罪所得之來源、 去向及所在,竟仍基於縱有人利用其所提供之金融帳戶、個 人資訊作為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犯罪工具,亦不違背其本意之 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1年10月 底至11月4日前某日,在高雄市○○區○○○路00號之鳳屏宮附近 ,將其申設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下稱中信銀行)帳號000- 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A帳戶)之存摺、金融卡及密碼 、網路銀行帳號及密碼、帳號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 稱D帳戶)之存摺、其身分證正反面照片、健保卡正面照片 、駕照正面照片等物,提供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綽號「阿 和」之成年人使用,而容任「阿和」及所屬詐欺集團使用上 開2帳戶資料及其個人資訊以遂行犯罪。嗣該所屬詐欺集團 成員於111年11月間某日,以通訊軟體LINE暱稱「紅利計畫 (紅利戰鬥營站隊)」與原告聯繫,佯稱:加入某投資網站 ,保證獲利、穩賺不賠等語,致原告陷於錯誤,原告遂於11 1年11月7日匯款5萬元至A帳戶後,旋遭該詐欺集團成員轉匯 一空,並藉此製造金流斷點,隱匿各該筆詐欺所得財物之去 向及所在而洗錢得逞。為此,爰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提起本 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萬元,並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 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 ,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85條分別定有明文。而民事上之 共同侵權行為人間,不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苟各行為人之 行為均為被害人所生損害之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 ,亦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亦即加害人於共同侵害權利之目 的範圍內,各自分擔實行行為一部,而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 ,以達其目的者,仍不失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而應對於全部 所發生之結果,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次按連帶債務之債權 人,得對於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 求全部或一部之給付,民法第273條第1項亦有明定。  ㈡經查,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被告於本院刑事庭112年度 金簡上字第131號審理過程中自認為真實,並有與原告所述 相符之原告警詢筆錄,復有A帳戶之存款交易明細等為證, 被告提供上開帳戶之存摺、金融卡及密碼、網路銀行帳號、 密碼及身分證正反面照片、健保卡正面照片、駕照正面照片 等資料交付詐欺集團成員之事實,亦經本院112年度金簡上 字第131號刑事判決認被告係犯幫助犯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 項之一般洗錢罪,判處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2萬元,此有 上開刑事判決可參,並經本院核閱刑事卷證資料無訛。而被 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復未提出書狀為任 何答辯或陳述,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規定,視同自認 ,堪認原告主張為真實。  ㈢被告提供申辦使用之中信銀行帳戶資料予詐欺集團成員用以 作為詐騙原告匯款之犯罪工具,被告因而犯幫助一般洗錢罪 ,已如前述。被告所為與詐欺集團之成員在共同侵害原告權 利之目的範圍內,屬互相利用他人之行為,以達該詐欺集團 向原告詐欺取得金錢之目的。而原告因受詐欺集團之成員施 以詐術陷於錯誤致受有5萬元之財產上損害,該等損害係因 被告提供上開帳戶資料幫助詐欺集團成員對原告施以詐欺行 為所致,其間之因果關係具有共同關聯性,依民法第185條 第1項前段、第2項規定,幫助人視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被告 自應與詐欺集團成員連帶賠償原告所受之損害。  ㈣另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復分據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及 第203條所規定。本件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之上開金額,並 未定有給付之期限,而本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係 於113年4月25日寄存送達被告住所地轄區之高雄市警察局楠 梓分局翠屏派出所(見簡上附民卷第35頁),並於同年5月5 日發生送達效力,是原告併請求被告應給付自113年5月6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核無不合, 亦應准許。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10萬 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5 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由本院刑事庭移送之附帶民事訴訟,依刑事訴訟法第 504條第2項規定,免納裁判費用,然為免事實上存在隱而暫 未提出於法院之訴訟費用支出,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 ,諭知訴訟費用負擔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琬如                 法 官 翁熒雪                 法 官 陳芸葶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葉憶葇

2025-02-13

CTDV-113-簡上附民移簡-123-202502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