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限制出境、出海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21-130 筆)

金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證券交易法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上訴字第3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林朝榮 選任辯護人 劉仁閔律師 洪健樺律師 羅婉瑜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因違反證券交易法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林朝榮自民國一百十四年三月十四日起,限制出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者,必要 時檢察官或法官得逕行限制出境、出海,刑事訴訟法第93條 之2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 二、經查:上訴人即被告林朝榮因涉犯證券交易法第171條第1項 第1款之高買證券罪,共2罪,經原審以110年度金訴字第44 號刑事判決,各判處有期徒刑4年8月及3年10月,應執行有 期徒刑8年,及諭知追徵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991萬6048 元。嗣經被告提起上訴繫屬本院審理中,其雖否認犯罪,然 依卷內現存事證,其違反上開罪名之犯罪嫌疑依然重大;茲 因被告現經原審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之重刑,良以面對 重刑常伴有逃亡之高度可能,係趨吉避凶、脫免刑責、不甘 受罰之基本人性,其恐將面臨長期監禁而產生畏避心態,被 告在偵查中及原審審理階段,雖皆有遵期到庭,惟斯時尚未 經原審判決,其所為是否成罪,仍屬不明,於今經原審為有 罪判決後,被告須面對重刑處罰之高度可能性,已往前推升 ,則其未必能坦然接受刑罰,而存有規避訴訟程序進行或刑 罰執行之虞,故有相當理由足認被告有逃亡之虞。為保全審 判程序之進行或日後有罪確定後之執行,並考量國家刑事司 法權有效行使之公共利益,及被告居住及遷徙自由權受限制 之程度,暨其所涉本案犯罪情節與所犯罪名之輕重,就目的 與手段依比例原則權衡後,認有對被告限制出境、出海之必 要,爰裁定自114年3月14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 三、據上論結,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十庭   審判長法 官 吳麗英                    法 官 陳麗芬                    法 官 陳銘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林穎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PHM-114-金上訴-3-20250314-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82號 公 訴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陳玠直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玠直提出新臺幣拾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於高雄市○○區○○街○號十四樓,及應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 境、出海捌月;如未能具保,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二十日起 延長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陳玠直(下稱被告)想要回去 看家人,請求准予具保停止羈押等語(見本院卷第348頁) 。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 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並得責付於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該 管區域內其他適當之人或限制被告之住居;依本章以外規定 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並 準用第93條之2第2項及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規定,刑事 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11條第1項、第5項、第116條之1 、第93條之6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訊問後,認 其涉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罪 、刑法第339條之4第2項、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 取財未遂罪及刑法第138條之毀損公物罪嫌疑均屬重大,衡 以詐欺集團之犯罪型態,在本質上具有反覆、延續實行之特 徵,被告供稱除本案外,其尚有其他次擔任監控手之犯行, 且被告自承經濟狀況不佳,在家庭環境及經濟狀況短期間難 以改變之情況下,堪認有反覆實施同一詐欺犯罪之虞,有羈 押之原因及必要,乃於同日裁定羈押在案(見本院卷第77至 87頁)。  ㈡茲審酌本案犯罪事實釐清、發展及現行訴訟狀況,本院認被 告前揭犯罪嫌疑重大,且原羈押之原因仍然存在,惟考量被 告於本院審理中就上開犯行均供承不諱,本案業於114年1月 22日辯論終結,並已於114年2月19日宣判,經綜合評估被告 之犯罪手段、參與犯罪情節、犯行實際所生危害、公共利益 與被告人身自由權益之平衡,及被告羈押迄今應已有所警惕 而能降低其再犯可能等一切狀況,經衡酌比例原則後,認現 階段如命被告提出一定金額之保證金,並佐以限制住居之手 段,及輔以限制出境、出海,當對其有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 力,已足保全本案後續審判及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而得以 作為羈押之替代手段,爰准予被告在提出新臺幣10萬元之保 證金後,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於其居所地即高雄市○○區○○ 街0號14樓,及應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至 被告於覓保期間內,仍應繼續執行羈押;又如未能具保,則 前述具保造成之拘束性即不存在,為確保將來審判之順利進 行,自應有羈押之必要,是以同時諭知如被告未能具保,則 自114年3月20日起延長羈押2月。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111條第1項、第5項 、第121條第1項、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曾思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敘述抗 告之理由抗告於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盧建琳

2025-03-13

PTDM-113-訴-382-20250313-5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382號 公 訴 人 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曾加勝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詐欺等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曾加勝提出新臺幣捌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於高雄市○○區○○○路○○○號,及應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 出海捌月;如未能具保,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二十日起延長 羈押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被告曾加勝(下稱被告)想要回去 陪家人,請求准予具保停止羈押等語(見本院卷第349頁) 。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 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並得責付於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該 管區域內其他適當之人或限制被告之住居;依本章以外規定 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並 準用第93條之2第2項及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規定,刑事 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11條第1項、第5項、第116條之1 、第93條之6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㈠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0日訊問後,認 其涉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之參與犯罪組織罪 及刑法第339條之4第2項、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 取財未遂罪嫌疑均屬重大,衡以詐欺集團之犯罪型態,在本 質上具有反覆、延續實行之特徵,被告供稱除本案外,其先 前另有擔任車手之犯行,堪認有反覆實施同一詐欺犯罪之虞 ,有羈押之原因及必要,乃於同日裁定羈押在案(見本院卷 第93至103頁)。  ㈡茲審酌本案犯罪事實釐清、發展及現行訴訟狀況,本院認被 告前揭犯罪嫌疑重大,且原羈押之原因仍然存在,惟考量被 告於本院審理中就上開犯行均供承不諱,本案業於114年1月 22日辯論終結,並已於114年2月19日宣判,經綜合評估被告 之犯罪手段、參與犯罪情節、犯行實際所生危害、公共利益 與被告人身自由權益之平衡,及被告羈押迄今應已有所警惕 而能降低其再犯可能等一切狀況,經衡酌比例原則後,認現 階段如命被告提出一定金額之保證金,並佐以限制住居之手 段,及輔以限制出境、出海,當對其有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 力,已足保全本案後續審判及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而得以 作為羈押之替代手段,爰准予被告在提出新臺幣8萬元之保 證金後,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於其戶籍地即高雄市○○區○○ ○路00號,及應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至被 告於覓保期間內,仍應繼續執行羈押;又如未能具保,則前 述具保造成之拘束性即不存在,為確保將來審判之順利進行 ,自應有羈押之必要,是以同時諭知如被告未能具保,則自 114年3月20日起延長羈押2月。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111條第1項、第5項 、第121條第1項、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2項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曾思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書狀敘述抗 告之理由抗告於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盧建琳

2025-03-13

PTDM-113-訴-382-20250313-6

金上重訴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違反銀行法等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金上重訴字第1108號 上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承霖 選任辯護人 王振名律師 曾益盛律師 被 告 陳玟叡 選任辯護人 絲漢德律師 上列被告等因違反銀行法等案件,前經限制出境、出海,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吳承霖、陳玟叡均自民國114年3月19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捌 月。   理 由 一、被告吳承霖、陳玟叡(2人為夫妻)因違反銀行法等案件,前 經原審於民國108年12月19日該案為移審訊問後,認為2人均 犯罪嫌疑重大,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事由(所 犯銀行法第125條第1項後段之罪,最輕本刑為7年以上有期 徒刑之罪),惟無羈押之必要,命被告吳承霖具保新臺幣(下 同)500萬元,限制住居在嘉義市○區○○街000○00號,被告陳 玟叡具保300萬元,限制住居在同一住所,並均自108年12月 19日起限制出境、出海7月(原審卷一第111-112、297頁); 繼於109年7月9日裁定自109年7月19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 海8月,於110年3月15日裁定自110年3月19日起延長限制出 境、出海8月,於110年11月1日裁定自110年11月19日起延長 限制出境、出海8月,於111年7月12日裁定自111年7月19日 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於112年3月13日裁定自112年3 月19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原審卷十第99-101頁)。 本案於112年7月31日繫屬本院,本院並於112年10月27日裁 定自112年11月19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於113年7月 9日裁定自113年7月19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本院卷 二第3-5頁)。 二、按「審判中限制出境、出海每次不得逾八月,犯最重本刑為 有期徒刑十年以下之罪者,累計不得逾五年;其餘之罪,累 計不得逾十年」,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3第2項後段定有明文 。 三、茲前開期間將於114年3月18日屆滿,本院審核相關卷證,並 進行準備程序,被告2人均自白違反銀行法第125條第1項後 段之罪之犯行,但就匯兌之總金額及犯罪所得有爭執(被告2 人均否認違反洗錢防制法之犯行)及給予被告2人及辯護人陳 述意見之機會後,認被告2人涉犯前開罪名,犯罪嫌疑重大 ,仍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事由。且共犯黃文 鴻參與本案犯行,至今仍逃匿國外未歸;另以被告吳承霖熟 識者多為掌握龐大金流之客戶,且有國外人脈可提供接應, 方便渠等在國外後續之生活所需,有相當理由足認被告2人 若未限制出境、出海,有逃亡境外管道與資金,而有逃亡境 外之疑慮與風險;再考量被告吳承霖經原審所量處刑度有期 徒刑4年及諭知應沒收之犯罪所得9,250萬元,均非輕微,亦 顯有出境、出海逃避本案審判、執行之能力與資力,雖提出 高額保證金,仍不足以擔保被告2人滯留國外拒不返國接受 審判之高度可能性;及依本案訴訟進行之程度、被告吳承霖 主張有傳喚證人之必要、另被告吳承霖尚有與田孝祖犯共同 洗錢罪案,亦經最高法院發回分由本股審理中(113年度重金 上更一字第33號)等情,是本院依比例原則於衡量對被告2人 限制出境、出海,使被告出入國境權益所受影響與國家司法 權行使之輕重權衡相比,認採取限制出境、出海之強制處分 手段,以確保後續刑事訴訟程序及證據調查之順利進行,尚 屬相對最小侵害處分,並未逾越必要程度,是本院認有對被 告2人繼續予以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 2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林逸梅                   法 官 陳珍如                   法 官 梁淑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本裁定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沈怡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NHM-112-金上重訴-1108-20250313-3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貪污治罪條例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582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李淑慧 選任辯護人 歐陽珮律師 陳柏宏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案件,聲請解除限制出 境、出海,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李淑慧限制出境、出海之處分准予解除。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因本案經檢察官限制出境、出海,然 聲請人已坦承犯行,且自本案偵查以來均配合司法調查,並 於臺灣有固定之住居所(即高雄市○○區○○○路000號),更已 主動繳回所得財物,自無逃亡、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 串共犯或證人之可能。另聲請人之子女將前往日本遊學交換 、聲請人須陪同子女參加畢業典禮,請求准予解除限制出境 等語。    二、按偵查中檢察官所為限制出境、出海,得由檢察官依職權撤 銷或變更之。但起訴後案件繫屬法院時,偵查中所餘限制出 境、出海之期間,得由法院依職權或聲請為之,刑事訴訟法 第93條之5第3項定有明文。又限制出境、出海之處分,僅在 限制被告應居住於我國領土範圍內,不得擅自出國,無非為 保證被告到庭,以確保審判及執行程序之進行,是考量解除 限制出境、出海與否,自應以審判及執行程序之進行是否因 此而受影響為判斷依據。 三、經查,聲請人因違反貪污治罪條例等案件,於偵查中已經檢 察官諭知交保新臺幣30萬元,並自民國113年11月15日起限 制出境、出海8月,此有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113年11月15日 偵訊筆錄、限制出境、出海通知書、被告具保責付辦理程序 單等資料在卷可稽。聲請人上開犯行,業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現由本院審理中。本院審酌全案情節及審理進度,並考量 聲請人在國內有固定住居所,於本院審理期間均能按時出庭 ,聲請人對本案犯行均已坦承不諱,並且主動繳回所得財物 ,其逃避案件審理或刑罰執行之可能性不高,是將聲請人解 除限制出境、出海,應無難以進行審判或執行之情形,自無 再予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從而,聲請人聲請解除限制出 境、出海,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據上論結,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九庭審判長法 官 黃建榮                 法 官 林家伃                 法 官 黃偉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怡君

2025-03-13

KSDM-113-訴-582-20250313-6

審金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審金訴字第140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LEE YUN SEM(中文譯名:李運森) 選任辯護人 林倩芸律師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29921號、第31907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LEE YUN SEM自民國壹佰壹拾肆年參月貳拾貳日起延長限制出境 、出海捌月。   理 由 一、被告犯罪嫌疑重大,且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依規定 得命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審 判中限制出境、出海每次不得逾8月;法院延長限制出境、 出海裁定前,應給予被告及其辯護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刑事 訴訟法第93條之6、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2項 後段、第4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LEE YUN SEM前因涉犯偽造文書等罪嫌,經檢察官訊 問後,認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於民國113年9月23日 命限制出境、出海至114年3月22日,有限制出境、出海通知 書在卷。茲因前開限制出境、出海之期間即將屆滿,而被告 就上開犯行業已坦承不諱,經本院於114年3月12日辯論終結 ,尚待判決,足認其犯罪嫌疑確屬重大,被告又為馬來西亞 國人,居留期限僅至113年10月18日,自有相當理由足認有 逃亡之虞,為確保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前開限制出 境、出海之原因及必要性仍然存在,參酌檢察官及被告、辯 護人所表示之意見後,認有繼續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爰 裁定如主文所示。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2 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黃蕙芳                    法 官 都韻荃                    法 官 王聖源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涂文豪

2025-03-13

KSDM-114-審金訴-140-20250313-1

金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904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旻蓁 選任辯護人 許文仁律師 李冠穎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2年度偵字第27953、32898、36656號、113年度偵字第26589、 33247、33248號、114年度少連偵字第19、49號、114年度偵字第 672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甲○○准予新臺幣5萬元保證金具保,並限制住居於臺南市○○ 區○○00○0號,並自民國114年3月13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 。 二、甲○○如未能於民國114年3月13日下午5時前具保,應予羈押 。     理 由 一、被告甲○○經訊問後坦承本案犯行,且有卷內事證可佐,足認 被告涉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第3條第1項後段參與犯罪組織、 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加重詐欺取財、修正後洗錢防制 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洗錢等罪嫌疑重大。 二、另考量本案尚有共犯邵偉哲並未到案,復依卷內資料顯示, 被告與邵偉哲為前男女朋友關係,且曾有出境找尋邵偉哲之 事實,是被告仍有可能潛逃依附或勾串邵偉哲之虞,而有刑 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2款之羈押原因存在。 三、然審酌被告自偵查中執行羈押迄今已有相當時日,且於本院 訊問中坦承犯行,當已知所警惕,並衡酌其涉案情節、身分 、地位、資力等情狀,考量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 會秩序及公共利益之維護、被告人身自由及訴訟防禦權受限 制之程度等因素,本院認若命被告提出相當之保證金,並施 以限制住居及限制出境、出海等羈押替代手段,應足以對被 告形成相當程度之心理拘束力,以確保日後審判、執行之進 行,而無羈押被告之必要,爰裁定如主文所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陳貽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十日內以書狀敘明理由,向法院聲請撤銷或 變更。                書記官 洪翊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NDM-114-金訴-904-20250313-1

台抗
最高法院

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延長限制出境、出海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465號 抗 告 人 李百霖 上列抗告人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 院中華民國114年2月3日延長限制出境、出海之裁定(114年度重 上更一字第5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限制出境、出海之強制處分,其目的在防阻被告擅自前往 我國司法權未及之境,俾保全偵查、審判程序之進行及刑罰 之執行,被告於我國領土範圍內仍有行動自由,亦不影響其 日常工作及生活,干預人身自由之強度顯較羈押處分輕微, 故從一般、客觀角度觀之,苟以各項資訊及事實作為現實判 斷之基礎,而有相當理由認為被告涉嫌犯罪重大,具有逃匿 、規避偵、審程序及刑罰執行之虞者即足。且審判中有無限 制出境、出海之事由與必要性,屬事實審法院得依個案情節 ,衡酌訴訟進行程度、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等一 切情形,而為合義務性裁量。倘其裁量職權之行使無濫用權 限之情形,即不得指為違法。 二、本件原裁定以抗告人即被告李百霖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等罪案件,犯罪嫌疑重大,且曾遭法院通緝而有逃亡之事實 ,並自承有配偶、子女在國外居住而有在國外生活之能力, 復經第一審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6月。衡以趨吉避凶、脫 免刑責、不甘受罰之基本人性,足認其逃匿境外規避審判及 刑罰執行之可能性甚高,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非予 繼續限制出境、出海,難以確保爾後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 進行,而於聽取原審辯護人之意見(抗告人未表示意見)後 ,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2項後 段,裁定抗告人自民國114年2月4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 月。 三、抗告意旨略以:其均按時出庭,沒有逃避責任的態度,且其 已與越南籍女子結婚並生子,需至駐外使館面談以完備程序 ,況其在國內有固定住居所,並需照料母親、祖父母,不可 能逃亡,而無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原裁定遽對抗告人為 延長限制出境、出海,顯有違誤云云。 四、經查:原裁定依據訴訟進行程度及卷內事證,判斷有無相當 理由足認抗告人有逃亡之虞,自屬有據,尚難以抗告人按時 出庭或國內有固定住居所、需照料直系親屬等為由,逕認原 裁定違法、不當。本件抗告意旨,係就原審裁量職權之適法 行使及原裁定已說明之事項,任意指摘。本件抗告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七庭審判長法 官 林恆吉 法 官 林靜芬 法 官 蔡憲德 法 官 許辰舟 法 官 吳冠霆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宜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3

TPSM-114-台抗-465-20250313-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上訴字第5589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張明諺 選任辯護人 王聖傑律師 趙元昊律師 簡靖軒律師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譚凱恩 選任辯護人 黃重鋼律師 林詠嵐律師 魏士軒律師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等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張明諺、譚凱恩均自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十五日起,延長限制出境 、出海捌月。   理 由 一、按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必要時檢 察官或法官得逕行限制出境、出海。但所犯係最重本刑為拘 役或專科罰金之案件,不得逕行限制之:(一)無一定之住 、居所者。(二)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者。(三)有 相當理由足認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 虞者;審判中限制出境、出海每次不得逾8月,犯最重本刑 為有期徒刑10年以下之罪者,累計不得逾5年;其餘之罪, 累計不得逾10年,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93條之3 第2項後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上訴人即被告張明諺、譚凱恩(下除個別提及外,合稱被告2 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前經原審認犯罪嫌疑 重大,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第3款羈押之原因 ,且有羈押之必要,而於民國112年12月21日予以羈押,並 均禁止接見通信,後於113年7月15日認被告2人羈押原因仍 存在,惟無羈押必要,爰於同日裁定命被告2人分別以新臺 幣(下同)20萬元、30萬元具保停止羈押,並命限制住居, 及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境、出海8月,嗣被告2人因共同 犯運輸第二級毒品罪,經原審以112年度重訴字第88號判決 分別判處有期徒刑2年10月、10年6月,被告2人不服提起上 訴,現由本院以113年度上訴字第5589號案件審理中,有原 審113年7月11日審判筆錄、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具保責付辦理 程序表、國庫存款收款書、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聲字 第2332號裁定、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重訴字第88號判 決書在卷可稽。  ㈡茲前開限制出境、出海期間即將屆滿,本院審核相關事證, 並於113年3月6日聽取檢察官、被告及辯護人之意見後(見 本院卷第253至255頁),認被告2人涉犯運輸第二級毒品罪 及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罪,犯罪嫌疑重大,本院審酌被告2人 已受前述有期徒刑之諭知,且刑度非輕,衡以趨吉避凶、脫 免刑責、不甘受罰之基本人性,足認被告2人面臨上開刑責 ,逃匿規避審判及刑罰執行之可能性甚高,佐以本案涉及境 外犯罪並與國外之成員共同實行犯行,可見被告2人具有前 往國外生活以迴避司法機關追查之能力,是有事實及相當理 由足認被告2人有逃亡之虞。再本案仍在本院審理中,尚未 確定,衡酌限制出境、出海已屬對被告2人干預較小之強制 處分,且為使訴訟程序順利進行,並確保日後若有刑罰之執 行,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審酌被告2人居住、遷徙 自由權受限制之程度、人權保障與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認 仍有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尚與比例原則無違。爰裁定被 告2人自114年3月15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3第2項後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  審判長法 官 林柏泓                    法 官 葉乃瑋                    法 官 錢衍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筱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2025-03-13

TPHM-113-上訴-5589-20250313-1

台抗
最高法院

強盜等罪延長限制出境、出海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501號 抗 告 人 BEN YOSEF LIOR YOSEF 上列抗告人因強盜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中華民 國114年1月15日延長其限制出境、出海之裁定(112年度上訴字 第1162號),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按限制出境、出海之強制處分,其目的在防阻被告擅自前往 我國司法權未及之境,俾保全偵查、審判程序之進行及刑罰 之執行,被告於我國領土範圍內仍有行動自由,亦不影響其 日常工作及生活,干預人身自由之強度顯較羈押處分輕微, 故從一般、客觀角度觀之,苟以各項資訊及事實作為現實判 斷之基礎,而有相當理由認為被告涉嫌犯罪重大,具有逃匿 、規避偵、審程序及刑罰執行之虞者即足。且審判中有無限 制出境、出海之事由與必要性,屬事實審法院得依個案情節 ,衡酌訴訟進行程度、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等一 切情形,而為合義務性裁量。倘其裁量職權之行使無濫用權 限之情形,即不得指為違法。 二、本件原裁定以:抗告人BEN YOSEF LIOR YOSEF因強盜等 罪案件,經第一審法院於民國111年6月15日對抗告人為限制 出境、出海8月處分,並裁定自112年2月15日起,延長限制 出境、出海8月。檢察官及抗告人不服第一審判決,均提起 上訴,由原審審理中。原審已裁定抗告人自112年10月15日 、113年6月15日起,分別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經審酌 全案證據,認抗告人犯罪嫌疑重大,並經第一審判處有期徒 刑3年6月,衡情其逃亡之可能性高,參以抗告人係以色列國 人,可透過親友協助避居海外,當其面臨重罪審理程序及日 後可能承受長期刑罰執行之際,恐將因而萌生匿居境外、脫 免刑責之動機,自有相當理由足認其有逃亡之虞。為確保後 續審判及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有對抗告人繼續限制出境、 出海之原因及必要。爰於訊問抗告人後,依刑事訴訟法第93 條之3第2項後段規定,裁定抗告人自114年2月15日起,延長 限制出境、出海8月等語。經核於法尚無不合。 三、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於歷審審理時均遵期到庭,並未影響 審理程序進行,應無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原裁定遽對抗 告人為延長限制出境、出海,顯有違誤等語。 四、惟查:原審裁定抗告人自114年2月15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 海8月,業已詳敘其認定之依據及理由,所為裁量亦無逾越 比例原則或有恣意之情形,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或不當。至抗 告人所指遵期到庭等節,不能因此逕認其後即無逃匿以規避 訴訟程序進行或刑罰執行之虞。本件抗告意旨,係就原裁定 所為裁量職權之行使及已說明之事項,徒憑己意,指為違法 、不當。應認本件抗告為無理由,予以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刑事第四庭審判長法 官 李錦樑 法 官 周政達 法 官 蘇素娥 法 官 洪于智 法 官 林婷立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林君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8 日

2025-03-13

TPSM-114-台抗-501-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