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暫免繳納訴訟費用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31-140 筆)

板補
板橋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補字第236號 原 告 莊舒婷 訴訟代理人 莊璧甄 上列原告與被告洪韵雅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之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6萬元, 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1,66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3日內向本庭如數補繳,逾 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又原告固主張其係因遭詐欺而匯款 至被告所有之銀行帳戶等語,然業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以113年度偵字第46929號為不起訴處分,是本件尚無詐欺犯罪危 害防制條例第54條暫免繳納訴訟費用規定之適用,附此敘明。 中華民國114年3月10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 其餘關於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華民國114年3月10日 書記官 蔡儀樺

2025-03-10

PCEV-114-板補-236-20250310-1

司他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他字第38號 受裁定人即 聲 請 人 許詩弦 上列原告即訴訟救助聲請人與被告榮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間給付 職災補償金等事件,受裁定人即原告向本院聲請裁定准予訴訟救 助。因該事件已經終結,應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35,211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 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由 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91條第3項 規定,法院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判確定 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其立法理由旨在促 使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故在當事 人無力支付訴訟費用時,雖由國庫暫時墊付,然依法院前揭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規定,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同屬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亦應基於同一理由而類推適 用同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計法定遲延利息(臺灣高等法院 暨所屬法院民國94年11月25日94年度法律座談會決議意旨參 照)。復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 ;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受裁定人即原告與被告榮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間給付 職業災害補償金等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前經本院111年度 救字第209號裁定對受裁定人准予訴訟救助,而暫免繳納訴 訟費用在案。嗣系爭事件經本院112年度重勞訴字第7號移付 調解,並經兩造於113年12月26日以本院113年度勞移調字第 112號成立調解,並於調解筆錄調解成立內容之第八項記載 「訴訟費用各自負擔」等語,全案而告確定在案,上情有本 院調閱上開系爭事件歷審訴訟卷宗查核無誤。 三、經調卷審查,受裁定人於第一審起訴時迭經變更聲明,末於 113年9月3日言詞辯論時變更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 )10,634,147元,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10,634,147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5,632元,因准予訴訟救助而暫免繳納 在案。又兩造係就系爭事件全部成立調解,並約定訴訟費用 各自負擔,是上開由受裁定人起訴或提起上訴所應繳納之裁 判費即應按上開調解筆錄之記載,由受裁定人自行負擔。又 經扣除因調解成立而得退還之第二審裁判費3分之2即70,421 元(計算式:105632×2/3)後,受裁定人應負擔並向本院繳納 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35,211元(計算式:000000-00000),並 於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即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10

TCDV-114-司他-38-20250310-1

司他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他字第101號 受裁定人即 原 告 黃誼堤即黃敏娟 上列受裁定人即原告與被告顏靖穎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因該事 件業已終結,本院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裁定如下:   主  文 受裁定人即原告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新臺幣1,800 元,及自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 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 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詐欺犯 罪危害防制條例第5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依其他法 律規定暫免徵收之裁判費,第一審法院應於該事件確定後, 依職權裁定向負擔訴訟費用之一造徵收之;確定之訴訟費用 額,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2第3項本文、第91條第3項亦有分別明 定。又和解成立者,當事人得於成立之日起3個月內聲請退 還其於該審級所繳裁判費3分之2,民事訴訟法第84條第2項 亦定有明文。故法院於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時,得逕行 扣除得聲請退還之三分之二裁判費後,確定當事人應繳納之 訴訟費用額。 二、兩造間損害賠償事件(下稱系爭事件),原告依詐欺犯罪危害 防制條例第54條第1項之規定暫免繳納訴訟費用,嗣系爭事 件經兩造於本院113年度中簡字第4131號訴訟上和解成立, 該和解筆錄內容第三點記載訴訟費用各自負擔,上情有本院 調閱系爭事件相關卷宗查核無誤。又參上開和解筆錄所載訴 訟費用各自負擔等文之意旨,應係指兩造原已各自預先支出 或依法原應由該造所預先支出之費用,於和解成立時即由該 原已支出或依法原應支出之當事人自行負擔而言。 三、經查,依原告訴之聲明所示,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新臺幣( 下同)50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400元,又系爭事件 因和解成立,揆諸上揭說明,本院職權確定受裁定人即原告 應繳納之訴訟費用額時,應職權逕行扣除因和解成立得請求 退還之三分之二裁判費。是以,受裁定人即原告應向本院繳 納之訴訟費用額確定為1,800元(計算式:5400×1/3),並自 本裁定確定之翌日起,加計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2第3項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黃伃婕

2025-03-10

TCDV-114-司他-101-20250310-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667號 原 告 胡仁賓 上列原告與被告黎光強(LE.QUANG CUONG)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及表明訴訟標的: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 判費,並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以訴狀表 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此乃起訴必備之程式。次按本條 例用詞,定義如下:一、詐欺犯罪:指下列各目之罪:㈠犯 刑法第339條之4之罪。㈡犯第43條或第44條之罪。㈢犯與前二 目有裁判上一罪關係之其他犯罪;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 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 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於聲請強制執行時,並暫免繳納執 行費,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下稱詐防條例)第2條第1款 、第54條第1項亦有明文。 二、原告於民國113年11月29日起訴主張其於110年7月間透過LIN E與真實姓名不詳LINE帳號名稱「游佳玲」、「海德森」之 人聯絡,遭詐騙集團成員佯以投資為由,依指示於110年10 月1日13時23分許,自所有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帳戶(帳號:0 00-0000000000000號)轉出新臺幣(下同)600,000元至被 告之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帳戶(帳號:000-0000000000000) ,受有損失600,000元等語,訴之聲明請求被告賠償600,000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600,000元,應徵第一審 裁判費6,500元。又原告依其主張之事實,核屬詐防條例第2 條第1款第1目、第54條第1項所定詐欺犯罪被害人,依詐防 條例第54條第1項規定,原告得暫免繳納裁判費等訴訟費用 。 三、原告應具狀表明本件訴訟標的即請求權基礎(即原告請求被 告應給付損害賠償,所依據之民事法律規定或法律關係), 及其原因事實(表明被告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事實及理由、 求償金額之明細與計算方式等),並提出書狀繕本(含證物 )1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審查庭 法 官 楊佩蓉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展榮

2025-03-10

KSDV-113-補-1667-20250310-1

屏補
屏東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屏補字第34號 原 告 莊舒婷 上列原告與被告鄭蓉菁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 一、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本件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提供帳戶予詐騙集團使用,嗣伊誤 信該詐騙集團而匯款新台幣(下同)45,000元至被告帳戶, 又被告提供帳戶之行為雖經臺灣屏東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其 無幫助詐欺之故意為由,而以113年度偵字第8987號處分不 起訴,然被告仍應負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爰請求被 告賠償45,000元。按詐欺犯罪:指下列各目之罪:㈠犯刑法 第339條之4之罪。㈡犯第43條或第44條之罪。㈢犯與前二目有 裁判上一罪關係之其他犯罪。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 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 暫免繳納訴訟費用,於聲請強制執行時,並暫免繳納執行費 ,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1款、第54條第1項定有明 文。查觀諸原告上開主張,尚無何事證可認原告所指合於上 開所定義之詐欺犯罪,自不得依上開規定暫免繳納裁判費。 是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45,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二、另按當事人書狀,應記載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民事訴 訟法第116條第1項第1款前段定有明文;如起訴不合此等程 式,法院應定期命其補正,逾期未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文。經查,原告於起 訴狀被告欄中謹記載鄭蓉菁,並未正確記載該被告之住所, 而有程式上之欠缺,應予補正。茲限原告於上開補正期限內 提出記載該被告住所或居所之起訴狀及其繕本到院,另提出 被告鄭蓉菁之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曾吉雄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 抗告費新臺幣 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鄭美雀

2025-03-10

PTEV-114-屏補-34-2025031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不當得利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2號 原 告 黃瓊娥 被 告 林信宏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不當得利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3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12,100元,及自民國114年2月6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61,21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為假執行。 但被告如以612,10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 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1月1日前某時,提供其申辦之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彰化分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 系爭帳戶)供詐騙集團成員使用,該集團成員於臉書張貼投 資廣告,並分飾角色與原告對話,原告點選廣告連結加入通 訊軟體LINE後,成員指示原告加入「明維」網站會員,並稱 需儲值至指定帳戶,才可操作股票等語,原告誤信為真,分 別於111年11月2日、3日匯款43萬元、182,100元至系爭帳戶 ,受有共612,100元之損害,又被告以系爭帳戶受領612,100 元,並無法律上原因,應返還予原告。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 項、第2項,及同法第179條之規定,擇一請求並聲明如主文 第1項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 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  ㈡原告主張被告提供系爭帳戶予詐騙集團成員使用,原告誤信 儲值至系爭帳戶可操作股票之方式,於111年11月2日、3日 分別匯款43萬元、182,100元至系爭帳戶等語,已提出手機 對話照片、匯款單、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大安分行帳戶明細、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秀朗派出所受(處)理案件證明 單、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通緝書等在卷可證(本院卷17至29 、53至57、61頁),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公示 送達),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提出書狀作何聲 明或陳述,經本院審酌原告所提事證,認原告上開主張與事 實相符,堪予採信。則以被告為成年人,自應妥善保管金融 帳戶,可預見將帳戶任由他人使用,將便利詐騙集團成員利 用帳戶進行詐騙,卻仍由成員使用該帳戶向原告詐騙得款61 2,100元,係屬幫助詐欺取財之故意不法行為。是原告主張 被告有上開侵權行為,致其受有損害,應賠償其損失612,10 0元,應屬有據。 五、綜上,原告依侵權行為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612,100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日即114年2月6日(本院卷115 頁)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 准許。本院既已依前揭規定准許原告本件請求,則原告另主 張民法第179條規定為本件請求部分,即毋庸再予論斷。 六、按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 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費用,於聲請 強制執行時,並暫免繳納執行費;前項訴訟,詐欺犯罪被害 人為保全強制執行而聲請假扣押或假處分者,法院依民事訴 訟法所命供之擔保,不得高於請求標的金額或價額之十分之 一;法院依聲請或依職權宣告假執行所命供之擔保,準用前 項規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54條定有明文,故本件酌 定原告供擔保宣告假執行之金額即以原告勝訴部分不超過十 分之一為基準,另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後亦得免為假執 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李莉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謝儀潔

2025-03-10

CHDV-114-訴-32-20250310-2

司他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他字第9號 原 告 邵招明 被 告 王士聰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所有物事件,業已終結,本院依職權裁定確定 訴訟費用額,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18,712元,及自本裁定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563元,及自本裁定送達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   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由   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91條第3項 規定,法院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定送達   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其立法理由旨在促使   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故在當事人   無力支付訴訟費用時,雖由國庫暫時墊付,然依法院前揭民   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規定,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同屬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亦應基於同一理由而類推適用   同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計法定遲延利息(臺灣高等法院暨   所屬法院民國94年11月25日94年度法律座談會決議意旨參照   )。 二、經本院調卷審查: (一)原告與被告間返還所有物事件(113年度訴字第10號), 原告並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經本院以112年度救字第55 號裁定准予訴訟救助在案,原告因而暫免繳納訴訟費用。 上開訴訟事件,經本院判決,判決主文第三項諭知「訴訟 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7,餘由原告負擔。」。兩造均不 服上開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以 113年度上易字第44號判決駁回兩造之上訴,訴訟費用並 由兩造各自負擔確定。 (二)又本件返還所有物事件,第一審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 下同)732,836元,應納訴訟費用8,040元,原告因訴訟救 助第一審暫免繳納之訴訟費用為8,040元。依本院上開判 決,原告應向本院繳納之訴訟費用為7,477元(計算式:8 ,040*0.93=7,477,元以下四捨五入)、被告應向本院繳 納之訴訟費用為563元(計算式:8,040*0.07=563,元以 下四捨五入)。又原告不服上開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第 二審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682,836元,應納第二審訴訟 費用11,235元。原告之上訴經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以11 3年度上易字第44號判決駁回,且應自行負擔第二審訴訟 費用。因此,原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18,712元(計算 式:7,477【一審訴訟費用】+11,235【二審訴訟費用】=1 8,712)、被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563元,並均類推適 用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3項之規定,於本裁定送達之翌日 起,加給按法定利率即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   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用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司法事務官 易新福

2025-03-07

HLDV-114-司他-9-20250307-1

司他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

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他字第10號 原 告 吳龍祥 被 告 李文波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業已終結,本院依職權確 定訴訟費用額,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2,400元,及自本裁定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被告應向本院繳納訴訟費用新臺幣1,350元,及自本裁定送達之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理  由 一、按經准予訴訟救助者,於終局判決確定或訴訟不經裁判而終   結後,第一審受訴法院應依職權以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向   應負擔訴訟費用之當事人徵收之;其因訴訟救助暫免而應由   受救助人負擔之訴訟費用,並得向具保證書人為強制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依同法第91條第3項 規定,法院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定送達   翌日起,加給按法定利率計算之利息,其立法理由旨在促使   當事人早日自動償付其應賠償對造之訴訟費用,故在當事人   無力支付訴訟費用時,雖由國庫暫時墊付,然依法院前揭民   事訴訟法第114條第1項規定,依職權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   同屬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亦應基於同一理由而類推適用   同法第91條第3項規定加計法定遲延利息(臺灣高等法院暨   所屬法院民國94年11月25日94年度法律座談會決議意旨參照   )。 二、經查: (一)原告與被告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曾向本院聲請 訴訟救助,經本院以113年度花救字第24號裁定准予訴訟 救助在案,原告因而暫免繳納訴訟費用。上開事件,經本 院以112度建字第45號判決,上開判決主文第三項諭知「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36,餘由原告負擔。」確定。 (二)經本院調卷審查,本件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係因財產 權而起訴之訴訟事件,第一審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341,508元,應徵第一審訴訟費用3,750元。是依上開 判決意旨,原告應負擔之訴訟費用為2,400元(計算式:3 ,750*0.64=2,400);被告應負擔之訴訟費用為1,350元( 計算式:3,750*0.36=1,350),並均自本裁定送達之翌日 起,加給按法定利率即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爰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台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司法事務官 易新福

2025-03-07

HLDV-114-司他-10-20250307-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417號 原 告 吳正一 被 告 黃錦輝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50,500 元,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起訴必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之 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 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款 定有明文。又按詐欺犯罪被害人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 賠償責任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或提起上訴時,暫免繳納訴訟 費用;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一、詐欺犯罪:指下列各目 之罪:㈠犯刑法第339條之4之罪。㈡犯第43條或第44條之罪。 ㈢犯與前2目有裁判上一罪關係之其他犯罪,詐欺犯罪危害防 制條例第54條第1項前段、第2條第1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原告起訴聲明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500萬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應 徵第一審裁判費50,500元。另據原告提出之臺灣桃園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34369號不起訴處分書理由「一、 」之末記載「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0條第1項前段、同法第3 39條第1項之幫助詐欺取財罪嫌」等語,此有上開不起訴處 分書在卷可稽,核非前開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所定義之詐 欺犯罪,故無上述暫免繳納訴訟費用規定之適用。是原告起 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核與首開應備程式不合,應予補正。爰 定期命原告依主文所示內容補繳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洪瑋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謝喬安

2025-03-07

TYDV-113-訴-2417-20250307-1

雄補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補字第454號 原 告 翁嬿臻 上列原告與被告蕭汎洤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按詐欺犯罪防制條例第54條第1項前段規定詐欺犯罪被害人 依民事訴訟程序向依法應負賠償責任人起訴請求損害賠償時,暫 免繳納訴訟費用。惟其得依法暫免繳納訴訟費用之範圍,應限於 經刑事法院所認定為詐欺犯罪之結果而言,被害人非屬上開範圍 之請求,自不屬詐欺犯罪防制條例第54條第1項所明定詐欺犯行 之一部分,自應補繳裁判費,以貫徹民事訴訟為有償主義之意旨 。本件原告係就本院114年度金簡字第14號洗錢防制法等事件( 下稱系爭刑案)另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 15萬元,揆諸前開說明,原告因詐欺犯罪提起之民事訴訟而得免 繳納裁判費部分,應限於系爭刑案認定詐欺取財所致損害14萬9, 935元,原告逾此部分之訴訟標的金額為65元,自應依民事訴訟 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00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如數 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張浩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 記 官 林家瑜

2025-03-07

KSEV-114-雄補-454-2025030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