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不受理判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原交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原交易字第3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萬煊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偵字第37806號),本院認不應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 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李萬煊於民國113年3月16日18時24分許 ,駕駛車牌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自桃園市○○區○○路0 段000號向左起駛,駛入仁和路2段車道內後、欲左迴轉駛入 對向車道,本應注意汽車迴車前,應看清無來往車輛,始得 迴轉,而依當時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未 看清來往車輛即貿然向左迴轉,適有告訴人王竣騎乘車牌號 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自對向駛至,被告所駕之車輛 不慎撞擊告訴人之機車,告訴人因而人車倒地,受有右腳小 腿擦挫傷及頸部扭傷等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 段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又前開不受理判決 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 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認 被告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前 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告訴人已與被告調解成立,故告 訴人於113年11月21日具狀撤回告訴,此有刑事撤回告訴狀 、本院調解筆錄各1份在卷可參,揆諸前開規定,本件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十七庭  法 官 謝長志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鍾巧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YDM-114-原交易-3-20250320-1

審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易字第4537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重義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52203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賴重義與告訴人吳俊傑為鄰居,素有不 睦,竟為以下行為:(一)基於毀損之犯意,於民國113年6 月13日20時30分前之某時許,將三秒膠及沙土,灌入告訴人 位於新北市○○區○○街00巷0弄00號3樓之住處鐵門門鎖內,致 該鐵門門鎖毀壞且不堪使用。(二)基於毀損之犯意,於11 3年7月1日7時50分前之某時許,使用噴漆,對告訴人上址住 處門口之監視器噴灑,致該監視器毀壞且不堪使用。因認被 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 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諭知不 受理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而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7條亦 有明定。 三、本件公訴意旨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依同法 第357條之規定,屬告訴乃論之罪。茲因被告與告訴人間業 已達成調解,告訴人撤回對被告之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 刑事撤回告訴狀在卷可稽,揆諸前揭說明,爰逕諭知不受理 之判決,並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法 官 朱學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許維倫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0

PCDM-113-審易-4537-20250320-1

交易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7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麥凱玲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續字 第13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麥凱玲於民國113年1月25日18時17分許 ,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小客車,沿新竹市東區介壽路 外側車道往光復路一段方向行駛至金山街交岔路口停等紅燈 後起步前行,本應注意車前狀況,保持行車安全間距,並隨 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竟疏未注意,適告訴人蔡欣庭騎乘 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亦在該路口外側車道機 車停等區停等紅燈後起步欲駛至金山街往光復路一段525巷 方向之待轉區,而行駛在被告麥凱玲車輛右側,惟因前方車 流壅塞而暫停、左腳落地,被告麥凱玲車輛之右前輪即輾壓 告訴人蔡欣庭之左腳,告訴人蔡欣庭因而受有左足蹠附帶損 傷合併關節不穩定、左足第一蹠骨撕裂性骨折等傷害。因認 被告麥凱玲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 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諭知不 受理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而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7條亦 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麥凱玲涉犯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 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過失傷害罪嫌,而依同法第287條之規 定,須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蔡欣庭具狀撤回本件告訴,有 聲請撤回告訴狀1紙在卷可憑,揆諸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 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楊仲萍偵查後提起公訴,檢察官李芳瑜到庭執行公 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卓怡君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敘明上訴理由,向本院提 出上訴狀 (應附繕本) ,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其未敘述上訴理 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李佳穎

2025-03-20

SCDM-114-交易-79-20250320-1

審交易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交易字第192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張哲鳴 尤秀 上 一 人 輔 佐 人 吳尚燁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5 0355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稱:被告兼告訴人張哲鳴於民國113年3月10日11 時35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新北 市蘆洲區長榮路往永樂街方向行駛,行經新北市○○區○○路00 0號前時,本應注意車前狀況,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且 依當時情狀,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貿然行駛 ,適被告兼告訴人尤秀步行自長榮路單號側往雙號側,而應 注意行人穿越道路,應注意往來車輛,亦未注意及此,逕行 穿越道路,雙方因而發生碰撞,致被告兼告訴人張哲鳴受有 右側前胸壁挫傷、右側髖部挫傷等傷害;被告兼告訴人尤秀 則受有左側第3至第7肋骨骨折併氣血胸、左側肩胛骨骨折、 頭部外傷等傷害。因認被告2人所為,均係犯刑法第284條前 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 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定有明文。次按法院諭知不 受理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而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7條亦 有明定。 三、本件公訴意旨認被告2人均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 罪嫌,依同法第287 條前段之規定,屬告訴乃論之罪。茲因 被告兼告訴人2人間業已達成調解,並均撤回對於對方之告 訴,有本院調解筆錄1份、刑事撤回告訴狀2紙在卷可稽,揆 諸前揭說明,爰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不經言詞辯論為之 。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十四庭法 官 朱學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許維倫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2025-03-20

PCDM-113-審交易-1920-20250320-1

審原易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違反就業服務法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審原易字第20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郭子祥 上列被告因違反就業服務法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撤緩偵字第87號),本院認不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原 案號:113年度原簡字第130號),改依通常程序進行,並判決如 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郭子祥於民國112年2月間,明知EKOWAT I及WAHABI均為逃逸之印尼籍勞工(均已於112年3月間離境) ,未經許可不得在臺工作,仍基於意圖營利而媒介外國人非 法為他人工作之犯意,仲介EKOWATI及WAHABI在高雄市○○區○ ○段000地號之建築工地從事綁鐵工作,並向雇主吳凱文(因 非法聘僱外國人而違反就業服務法第57條第1款之規定,另 經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裁罰新臺幣【下同】16萬元在案)收取 每人每日2300元之工資,郭子祥則從中賺取800元之利潤。 因認被告涉犯就業服務法第64條第2項之意圖營利而違反同 法第45條規定,媒介外國人非法為他人工作罪嫌等語。 二、按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 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同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刑事訴訟法第253條之3第1項、第255條第1項、第2 項、第256條之1第1項規定之立法意旨,乃慮及撤銷緩起訴 處分性質上既屬檢察官之處分行為,事關被告之權益,除應 使被告知悉此一攸關權益之處分理由,亦應賦予被告就檢察 官撤銷緩起訴處分有聲明不服之救濟機會。在撤銷原緩起訴 處分未確定前,檢察官尚不得對同一事實再行起訴,否則將 使撤銷緩起訴處分程序及被告得聲請再議之規定形同具文。 檢察官撤銷緩起訴處分,應制作處分書敘述其處分之理由, 並將正本送達於被告,被告接受撤銷緩起訴處分書後,得於 10日內以書狀敘述不服之理由,經原檢察官向直接上級檢察 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聲請再議;如檢察官未於緩起訴期間內 踐行上揭法定之撤銷緩起訴處分程序而逕行起訴或聲請簡易 判決處刑,其起訴程序應屬違背規定,依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1款規定,應諭知公訴不受理之判決,此觀諸刑事訴訟 法第253條之3第1項第3款、第255條第1項、第2項、第256條 之1規定甚明。又本案撤銷緩起訴處分尚未確定之時,檢察 官逕對本案提起公訴,其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且其瑕疵無 從補正治癒。 三、經查:   本案撤銷緩起訴處分書係於113年10月25日寄存於被告戶籍 地之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內埔分局泰武分駐所(見撤緩卷第17 頁),則於寄存後10日生合法送達之效力,再起算聲請再議 時間10日,及加計在途期間8日(被告住所地為屏東縣,「 檢察機關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第2條、第3條規定參照 ),得再議期間本應至113年11月22日屆滿。然檢察官卻於 撤銷緩起訴處分確定前之113年11月18日,即對被告作成聲 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與提起公訴有相同效力),於法未合, 且此起訴程序違背規定之瑕疵無從補正治癒。揆諸前揭說明 ,本案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 受理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六庭  法 官 李承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張瑋庭

2025-03-20

KSDM-114-審原易-20-20250320-1

簡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竊盜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簡上字第42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漢松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竊盜等案件,不服本院民國114年1月7日114年 度簡字第60號第一審簡易判決(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案號:113年 度偵字 第7821 、16539、18525號),提起上訴,本院管轄之第 二審合議庭依通常程序審理,並自為第一審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撤銷。 本件公訴不受理。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略以:⒈乙○○係甲○○○之子,2人間具有家 庭暴力防治法第3條第3款所定之家庭成員關係。緣乙○○前經 本院於民國112年9月19日核發112年度家護字第1208號通常 保護令,裁定其不得對甲○○○「實施身體或精神上不法侵害 之行為」、「不得對其為騷擾、接觸、跟蹤、通話等非必要 聯絡行為」、「相對人應於112年10月20日前遷出被害人之 住所(臺南市○○區○○路00號)並將鑰匙交付被害人;遷出後並 應遠離上開住所至少100公尺」,保護令之有效期間為2年。 乙○○於同年9月22日19時50分為警告知上開裁定內容並知悉 後:⑴於該通常保護令有效期間內之113年2月7日13時54分許 ,竟基於違反保護令之犯意,竟基於違反保護令之犯意,至 甲○○○居住之臺南市○○區○○路00號內,適長照個案督導人員 蕭名雅至該處訪視時發覺,便報警處理,當場查獲上情。案 經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歸仁分局報告偵辦。⑵於該通常保護令 有效期間內之113年4月22日15時40分許,竟基於違反保護令 之犯意,至甲○○○居住之臺南市○○區○○路00號內,適社工黃 秀惠至該處訪視時發覺,便報警處理,當場查獲上情。⒉乙○ ○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於民國113年4月1 2日10時7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行 經臺南市○區○○路○段000號衛生局前機車停車格前,見丙○○ 所有之安全帽1頂置於後照鏡上,便徒手拿取戴上後,即騎 乘機車離去。嗣稍晚丙○○發覺,報警處理,始為警調閱監視 器後,通知乙○○到案,並將安全帽扣案後,發還予丙○○。因 認被告涉犯家庭暴力防治法第61條第3、4款之違反保護令罪 嫌及刑法第320條第1項竊盜罪嫌等語。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又 依同法第364條規定,上開規定,於第二審之審判準用之。 再簡易案件之上訴由管轄之第二審地方法院合議庭辦理,如 認應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係屬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 項但書第3款之情形,應依同法第452條規定,逕依第一審通 常程序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法院辦理刑事訴訟簡易程序案 件應行注意事項第14點亦有規定。 三、經查原審以被告上開犯行事證明確,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 第1項前段、第454條第2項等據以論罪科刑,固非無見。然 查,本件上訴人即公訴人提起上訴後,業於114年1月18日死 亡等情,有被告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在卷可按,依首揭規 定,本件自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原審未及審酌上情,容有 未洽,依上揭規定,應由本院將原第一審之簡易判決撤銷, 改依通常程序自為第一審判決,並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公 訴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455條之1第1項、第3 項 、第369條第1項前段、第364條、第303條第5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 法 官 鄧希賢                    法 官 陳貽明                    法 官 陳本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李如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TNDM-114-簡上-42-20250320-1

台抗
最高法院

強盜等罪聲請再審

最高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台抗字第424號 抗 告 人 陳奕維 上列抗告人因強盜等罪案件,不服臺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113年1 1月29日駁回聲請再審之裁定(113年度聲再字第539號),提起 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第3項規定,為受判決人之 利益,得以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以下除個別記載,合稱新 事證),經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認受有罪判決 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判決為由 聲請再審。是為受判決人利益聲請再審所憑之新事證,除須 具有未經判斷資料性之新規性(或稱嶄新性)外,尚須具備 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以動搖原確定判決所認定 事實之確實性(或稱明確性、顯著性),二者均不可或缺。 是以發現新事證作為聲請再審事由,再審法院應依前揭兩階 段方式審查,先審查聲請人提出之新事證,是否具備「新規 性」要件,其次經單獨評價或綜合評價是否具備「確實性」 要件,倘未兼備,即與法定聲請再審事由不符,應認其聲請 再審為無理由。又聲請再審理由,如僅係對原確定判決認定 的事實再行爭辯,或對原確定判決採證認事職權之適法行使 ,任意指摘,或對法院依職權取捨證據持相異評價,即使審 酌上開證據,仍無法動搖原確定判決之結果者,亦不符合此 條款所定提起再審之要件。 二、抗告人陳奕維因強盜等罪案件,經原審法院以112年度上訴 字第3734號判決確定(下稱原判決,抗告人提起第三審上訴 ,經本院以113年度台上字第1931號判決,以其上訴不合法 ,從程序上駁回上訴在案)。抗告人以有刑事訴訟法第420 條第1項第6款事由,對原判決聲請再審,其聲請意旨詳如原 裁定理由一所載。原裁定則以:抗告人聲請再審提出吳紹強 、陳複坤(上2人均經判決確定)、溫睿宇之證詞、通訊軟 體微信群組之對話內容、民國110年10月1日臺灣桃園地方法 院關於吳紹強之筆錄,主張吳紹強證詞有嚴重瑕疵,溫睿宇 的證詞僅能證明車上有人對話,陳複坤的證詞證明其強押溫 睿宇上B車後才知余建緯(已死亡,經不受理判決確定)策 畫強盜,均不能證明抗告人知悉余建緯策劃強盜;微信群組 對話內容雖有談到「收水、交水」,然非抗告人所能瞭解, 抗告人復係上車後始加入群組,原判決所採證據不足證明抗 告人主、客觀犯行,事實認定有誤。惟吳紹強、陳複坤、溫 睿宇之證詞、微信群組之對話内容、110年10月1日臺灣桃園 地方法院關於吳紹強之筆錄,均經原判決調查審酌,不具新 規性要件,聲請意旨係就卷內已存在之證據,對於原判決取 捨證據及判斷證據證明力,徒憑己見而為指摘或為相異評價 ,均不足動搖原判決,與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規 定得為聲請再審之要件不符;又原判決審理時,溫睿宇經傳 喚未到庭,原判決已援引溫睿宇於偵訊時之證詞,並無聲請 意旨所指未調查審酌該項證據,因認抗告人本件聲請再審為 無理由,而予駁回。 三、抗告意旨略以:㈠余建緯告知抗告人需湊人數處理債務,抗 告人方臨時搭乘A車並加入微信群組,因生活單純,無法暸 解詐欺集團使用暗語所代表之意,主觀上僅具妨害自由犯意 。吳紹強歷次證述就何時、何處知悉余建緯策畫強盜之事、 有無告知當時在A車上之抗告人等重要事實均有瑕疵;溫睿 宇之證詞未經對質詰問,無法證明抗告人知悉余建緯之強盜 計畫,原判決引用該等證據,即有違誤。㈡抗告人提出天成 醫療社團法人天晟醫院(下稱天晟醫院)急診病歷影本(抗 證1),證明於109年10月9日晚間8時15分被拘捕後即遭受刑 求,並於同年月10日凌晨0時49分因頭部外傷、暈眩、嘔吐 等傷勢被送至桃園市中壢區之天晟醫院急診等語。 四、惟查:原裁定已說明抗告人所提前開證據,如何與刑事訴訟 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所指之新證據不合,經單獨或與卷內 證據綜合判斷,均不足動搖原判決所認定之事實,因認其聲 請再審為無理由,而予駁回,於法尚無不合。抗告意旨並未 依據卷內資料,對原裁定駁回其聲請再審有何違法、不當為 具體之指摘,仍執前詞,對原判決認定之事實再行爭辯,或 對原判決採證認事職權,或對證據之證明力,徒憑己意漫事 指摘或為相異之評價,其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至抗告 人提出天晟醫院急診病歷影本,主張被逮捕時受非法刑求, 係抗告本院後始行提出之新主張及新證據,並非原聲請再審 之理由及證據,非本院所得審酌,附此敘明。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劉興浪 法 官 蔡廣昇 法 官 劉方慈 法 官 汪梅芬 法 官 黃斯偉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鄭淑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0

TPSM-114-台抗-424-20250320-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加重詐欺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188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梁祐朋 上列被告因加重詐欺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4年度少連偵 字第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甲○○(下稱被告)明知現今社會上具有牟 利性之有結構性詐欺集團盛行,詐欺案件層出不窮,如依不詳 人士指示收取包裹,並將包裹轉交與不詳人士,係在取得詐 欺所得贓款或他人向金融機構申請開立之帳戶,並藉此製造 金流斷點,以掩飾、隱匿該詐欺所得之去向,致使被害人及警 方難以追查,仍於民國113年5月間,經由少年黃○杰(真實 姓名年籍詳卷)介紹加入真實姓名年籍不詳、通訊軟體Telegr am暱稱「日籠包」等人組成之3人以上,以實施詐術為手段 ,具有持續性、牟利性之有結構性之詐欺集團犯罪組織(下 稱本案詐欺集團,被告所涉組織犯罪條例部分,非本案起訴 範圍),擔任收取、轉交包裹之取物手。被告即與本案詐欺 集團成員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三人以上共同以 網際網路對公眾散布而詐欺取財之犯意聯絡,由本案詐欺集 團不詳成員於113年5月15日前某時起在臉書刊登可提供補助 金之廣告,告訴人郭貞治至遂於瀏覽後主動洽詢並填寫資料 申請補助,嗣由LINE暱稱「董舒雅」與告訴人郭貞治聯繫, 向告訴人郭貞治佯稱:因填寫金額錯誤,需先匯款確認身分 、需補足借貸金額、信用額度降低等語,致告訴人郭貞治陷 於錯誤,依指示於113年5月23日,以至超商寄送包裹之方式 ,將新臺幣23萬1,234元寄出。被告則依「日籠包」之指示 ,於113年5月23日17時50分許,至苗栗縣○○鎮○○路00號之1 即統一超商龍日門市,領取上開告訴人郭貞治寄出之包裹, 並於領取後依指示將包裹擺放於苗栗縣後龍鎮外埔漁港附近 的國小內,從而轉交予本案詐欺集團不詳成員。嗣因告訴人 郭貞治察覺有異而報警處理,始循線查悉上情。因認被告所為 ,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第3款之加重詐欺取財 罪嫌等語。 二、按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就與本案相牽連之犯罪或本罪之 誣告罪,追加起訴,刑事訴訟法第265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 刑事訴訟法第265條之追加起訴,限於在第一審辯論終結以 前始得為之,違反此項規定而追加起訴者,顯屬不合,應為 不受理之判決。次按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諭知不受理 判決,且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 第307條亦定有明文。 三、公訴人雖以被告上開犯行與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15號(起訴 案號:113年度少連偵字第87號)案件具有相牽連關係,因而 以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114年3月7日苗檢映日114少連偵4字 第1149006000號函暨檢察官追加起訴書追加起訴,並於114 年3月10日繫屬本院,此有上開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函文上 所蓋本院收文章戳可稽。惟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15號案件, 業於114年2月13日辯論終結,並於同年3月20日判決在案, 此有審理筆錄、法院前案紀錄表各1份在卷可參。本件公訴 人係於本院113年度訴字第515號案件第一審辯論終結後始向 本院為追加起訴。依上開說明,本件追加起訴之程序顯已違 背規定,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姜永浩追加起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郭世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 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 日期為準。                 書記官 呂 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20

MLDM-114-訴-188-20250320-1

交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18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顏光原 黃文斾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4年度調偵字 第32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顏光原於民國113年4月6日14時0分許,騎乘 383-JPG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嘉義市東區興中街由北往南行 駛,途經該街與公明路之交岔路口,應注意行經劃有「停」 字標線之無號誌交岔路口,支線道車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 ,而依當時情形,又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貿然 通過上開交岔路口時,適黃文斾無照駕駛MJR-2653號普通重 型機車,沿公明路由西往東直行欲通過該無號誌交岔路口, 亦疏未注意減速慢行,做隨時停車之準備,致兩方在交岔路 口均避剎不及發生碰撞後,雙方均人車倒地,造成顏光原受 有「右胸挫傷、右肩及肘擦傷」;黃文斾則受有「右肩胛骨 閉鎖性骨折及雙下肢擦挫傷」之傷害,因認被告2人均涉犯 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 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被告2人相互提出過失傷害告訴後,公訴意旨認被告2 人均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 ,須告訴乃論。茲據被告2人相互調解成立,而均於本院審 理中具狀撤回告訴,有調解筆錄1份、刑事撤回告訴狀2份附 卷可稽(本院卷第39至45頁),依照上開規範意旨,本件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昭廷提起公訴。 中華民國114年3月19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洪舒萍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廖俐婷

2025-03-19

CYDM-114-交易-18-20250319-1

原易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原易字第4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鵬宇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4年度偵 字第527號),本院認不得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審理 ,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陳鵬宇、告訴人張閔翔2人,均是法務 部○○○○○○○○○○○○○○○○○○)執行之受刑人,並同為仁舍26房之 受刑人,被告因口角細故,基於普通傷害之犯意,於民國11 3年10月21日19時29分許,在嘉義監獄仁舍26房內,持電風 扇毆打告訴人之頭部,又徒手毆打告訴人之身體,致告訴人 受有右眉頭擦挫傷、右後肩擦挫傷、左臉頰紅腫等傷害。因 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   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   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案聲請意旨認被告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依同 法第287條前段規定,為告訴乃論。茲據當事人調解成立, 告訴人具狀撤回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附 卷可稽(本院朴原簡卷第21至25頁),依照上開規範意旨,本 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詹喬偉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刑事第三庭 法 官 方宣恩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廖婉君

2025-03-19

CYDM-114-原易-4-20250319-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contact@know99.com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