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廖素琪

共找到 203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附民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請求賠償損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裁定 113年度附民字第987號 原 告 曾雋淼 被 告 呂明慶 上列被告因違反洗錢防制法案件(本院113年度金易字第5號), 經原告提起請求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因事件繁雜,非經長 久時日,不能終結其審判。爰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1項前段, 將本件附帶民事訴訟移送本院民事庭,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0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 法 官 廖素琪 法 官 楊惠芬 法 官 江永楨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4 日 書記官 鄭筑尹

2024-12-20

SCDM-113-附民-987-20241220-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52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孫彥凱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孫彥凱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孫彥凱前犯詐欺罪,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3年10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人以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 13年12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301902950號函核准假釋,而該 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111年度原金訴字第68號) ,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 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刑法第93條第2 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9

SCDM-113-聲保-152-20241219-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50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彭永寶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彭永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彭永寶前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經法 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3年、6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人以受刑 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301884230 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111年 度交訴字第114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本院 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 2款、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9

SCDM-113-聲保-150-20241219-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53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俊鑑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並應於保護管束期間內遵守下列事項: 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二、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甲○○前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 等案件,經法院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2月、5年確定後移 送執行,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核准假釋在案, 依刑法第93條第2項,在假釋中應付保護管束,爰依刑事訴 訟法第481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刑法第93條第2項定 有明文。次按依上開規定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案犯 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 2款亦有明定。又按犯家庭暴力罪或違反保護令罪而受緩刑 之宣告者,在緩刑期內應付保護管束;法院為前項緩刑宣告 時,除顯無必要者外,應命被告於付緩刑保護管束期間內, 遵守下列一款或數款事項:一、禁止實施家庭暴力。二、禁 止對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為 騷擾、接觸、跟蹤、通話、通信或其他非必要之聯絡行為。 三、遷出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 員之住居所。四、命相對人遠離下列場所特定距離:被害人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或其特定家庭成員之住居所、學 校、工作場所或其他經常出入之特定場所。五、完成加害人 處遇計畫。六、其他保護被害人、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及少年 或其特定家庭成員安全之事項;前條規定,於受刑人經假釋 出獄付保護管束者,準用之,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8條第1、2 項、第39條亦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前因竊盜、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違反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及家庭暴力罪之恐嚇危害安全等案件 ,經法院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2月、5年確定後移送執行 ,於執行中經法務部矯正署於113年12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 第11301849250號函核准假釋,而其刑期終結日期原為115年 11月9日,惟依行刑累進處遇條例縮短刑期後刑期屆滿日為1 15年8月29日等情,有該署113年12月13日法矯署教字第1130 1849251號函暨所附法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 名冊、法院前案紀錄表、本院106年度訴字第669號刑事判決 各1份在卷可考,是受刑人經核准假釋在案,且所餘刑期尚 未終結,茲聲請人以本院係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聲請 裁定受刑人於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經核無誤,應予准許。又 本院審酌受刑人所犯為家庭暴力罪之恐嚇危害安全案件,為 持續減低受刑人再犯風險及確保受刑人不再對家庭成員實施 家庭暴力,爰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9條、第38條第2項第1款 、第5款規定,命受刑人於保護管束期間內,禁止實施家庭 暴力,並完成加害人處遇計畫。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家庭暴力防治法第39條 、第38條第2項第1款、第5款,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 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9

SCDM-113-聲保-153-20241219-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51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禮煊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禮煊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禮煊前犯詐欺罪,經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4年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人以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3年 12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301885870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 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112年度金訴字第172號),爰聲 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 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刑法第93條第2項、第 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9

SCDM-113-聲保-151-20241219-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49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皓聖 現於法務部○○○○○○○○○○○執 行中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王皓聖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王皓聖前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罪,經法 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8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人以受刑人業經 法務部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301886530號函核 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110年度訴字 第665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本院審核有關 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刑 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9

SCDM-113-聲保-149-20241219-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48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羅浚源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羅浚源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羅浚源前犯廢棄物清理法等罪,經法院分 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1月、1年6月、9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 人以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民國113年12月13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3 01889940號函核准假釋,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 (110年度訴緝字第10號),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 。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 第1項第2款、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9

SCDM-113-聲保-148-20241219-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47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瑞鴻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瑞鴻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瑞鴻因公共危險等案件,經法院判 刑確定,業於民國110年12月21日假釋出監。又假釋後更定 刑期,報經法務部後於民國113年12月6日認仍符合假釋要件 ,依刑法第93條第2項規定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 束,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 二、假釋出獄者,在假釋中付保護管束,刑法第93條第2項定有 明文。而刑法第93條第2項之付保護管束,由檢察官聲請該 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 第2款亦有明定。 三、經查,本件受刑人因公共危險等案件,於執行中經法務部矯 正署核准假釋後於110年12月21日出監,復因受刑人假釋後 更定刑期,經法務部重新核准假釋在案,此有法務部矯正署 113年12月6日法矯署教決字第11301956121號函及所檢附法 務部○○○○○○○假釋出獄人交付保護管束名冊各1份在卷可考, 是聲請人之聲請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刑法第93條第2項、第96 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7

SCDM-113-聲保-147-20241217-1

交訴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過失致死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2年度交訴字第15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英烽 上列被告因過失致死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 6645號)及移送併辦(112年度偵字第21620號),被告於準備程 序中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合議庭裁定由受命法官獨 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判決如下:   主  文 黃英烽因過失致人於死,處有期徒刑柒月。緩刑參年,並應依附 件所示本院113年度交附民移調字第81號調解筆錄所載之內容履 行。   犯罪事實 一、黃英烽於民國112年4月26日凌晨1時29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 00-00號營業大貨車,由北往南方向沿國道1號公路外側車道 行駛至南向106公里400公尺處時,因超速行駛且未與前車保 持足夠之行車安全距離,於向左偏跨車道線時,不慎追撞同 向前方沿外側車道直行由陳峰然所駕駛之車牌號碼000-0000 號自用小貨車左後車尾,致陳峰然所駕駛之車輛失控翻覆, 其車上乘客簡啟華因而受有左側頭皮撕裂傷併眼瞼撕裂傷併 輕度腦震盪、胸壁及腹壁鈍挫傷併瘀腫、四肢多處挫擦傷等 傷害(所涉過失傷害部分,業據撤回告訴,不另為不受理諭 知如後述)。黃英烽肇事後,應注意其駕駛之上開營業大貨 車因肇事而停占上開無照明路段之中線車道,尚未滑離車道 ,其除顯示危險警告燈外,應在故障車輛後方100公尺以上 處設置車輛故障標誌,以警示後方來車,而當時並無不能注 意之情形,詎其竟疏未注意及此,僅顯示車輛之危險警告燈 光,未設置車輛故障標誌,嗣於同日凌晨1時34分許,同向 後方適有王男桂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中線 車道直行駛至,亦疏未注意車前狀況,致撞擊黃英烽停占該 處之上開營業大貨車左後車尾,王男桂因而受有胸部外傷合 併多發肋骨骨折、心肺挫傷等傷害,經送往苗栗縣頭份市為 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急救,仍因創傷性休克而於到 院前死亡。 二、案經王男桂之配偶李濬瑄、簡啟華訴由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偵查起訴及移送併辦。   理  由 一、本案被告黃英烽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3年以 上有期徒刑或高等法院管轄第一審案件以外之罪,其於準備 程序進行中先就被訴事實為有罪之陳述,經本院告知簡式審 判程序之旨,並聽取公訴人及被告之意見後,依刑事訴訟法 第273條之1第1項、第284條之1規定,裁定改由受命法官獨 任進行簡式審判程序,是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2規定,本 件之證據調查,不受同法第159條第1項、第161條之2、第16 1條之3、第163條之1及第164條至第170條規定之限制,先予 敘明。 二、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及理由: (一)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於偵訊、本院準備程序及審理時均 坦承不諱(見他2707卷第15-16頁、本院卷第298、335、340 、350-351頁),並經告訴人李濬瑄於警詢及偵訊時指訴在 卷(見苗檢相卷第53-55、137-140頁),暨證人陳峰然於警 詢及偵訊、證人簡啟華於警詢時分別證述明確(見苗檢相卷 第83-87、95-96、137-140頁、偵21620卷第18-19頁),且 有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㈠、㈡(見 苗檢相卷第105-107、109-113頁)、監視器影像及行車紀錄 器影像擷圖、現場及車損照片(見偵21620卷第75-79頁、苗 檢相卷第127-134頁)、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勘驗筆 錄暨監視器錄影畫面擷圖(見竹檢相卷第24-25頁)、國道 公路監視器錄影光碟(置於苗檢相卷末存放袋內)、證號查 詢汽車駕駛人資料及車號查詢車藉資料、證號查詢駕駛人資 料及車輛詳細資料報表(見竹檢相卷第36-37頁、偵21620卷 第16-17頁)、消防機關救護紀錄表(見苗檢相卷第61頁) 、被害人王男桂之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之司法相 驗病歷摘要、急診護理病歷、急診病歷、急診醫囑單、血壓 脈搏呼吸記錄單、檢驗檢查報告(見苗檢相卷第63-81頁) 、勘(相)驗筆錄、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相驗屍體證明書、 檢驗報告書、相驗照片(見苗檢相卷第135-175頁)在卷可 稽。 (二)而按汽車在行駛途中,因機件故障或其他緊急情況無法繼續 行駛時,應滑離車道,在路肩上停車待援。……前項情形汽車 無法滑離車道時,除顯示危險警告燈外,應在故障車輛後方 一百公尺以上處設置車輛故障標誌,同時應即通知該管公路 管理機關或警察機關協助處理,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 制規則第15條第1、2項定有明文。被告於上揭時、地肇事後 ,自應注意上述交通管制規則,以免影響行車安全,且依當 時現場狀況,並無不能注意之情形,詎其竟疏於注意,於肇 事後停占車道期間,僅顯示車輛之危險警告燈光,未依上述 規定設置車輛故障標誌,致約5分鐘後駕車行至該處之被害 人王男桂不慎追撞而傷重死亡,足認被告確有過失甚明。至 於被害人王男桂駕車行至上開路段,亦應注意汽車行駛時, 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道路 交通安全規則第94條第3項定有明文,而依當時現場狀況, 並無不能注意之情形,被害人王男桂疏未注意前方被告車輛 已顯示危險燈光之狀況,致撞擊被告車輛,堪認被害人王男 桂就本件車禍之發生亦與有過失,惟並不能據此解免被告之 過失責任。又本件車禍經交通部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竹苗 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結果,認被害人王男桂駕駛自用 小客車,於夜間行經高速公路無照明路段,未充分注意車前 狀況並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撞擊已肇事停占車道之車輛, 為肇事主因;被告駕駛營業大貨車,於夜間肇事後顯示危險 警告燈光停占中線車道,未於車輛後方設置車輛故障標誌, 影響行車安全,為肇事次因,有該會112年7月19日竹苗區00 00000案鑑定意見書附卷可參(見苗檢相卷第183-188頁)。 上開鑑定結果所認定之肇事因素與本院上開所認定被告之過 失責任相符,足資佐憑,益徵被告於本件車禍事故確有上開 過失情形至明。且被告之過失行為與被害人王男桂之死亡結 果間,具有相當之因果關係,亦甚明確。 (三)綜上,足徵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符,堪以採信,本案事證明 確,被告犯行洵堪認定,應依法論科。 三、論罪科刑: (一)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6條之過失致人於死罪。被告於 肇事後未被有偵查犯罪職權之公務員發覺其為犯人前,於員 警據報到場處理時在場,並當場承認為肇事人,有國道公路 警察局第二公路警察大隊楊梅分隊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 情形紀錄表在卷足憑(見苗檢相卷第117頁),嗣後並到庭 接受裁判,已合於自首要件,爰依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 減輕其刑。 (二)爰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審酌被告參與道路交通,自應確 實遵守交通規則以維護用路人之安全,其駕駛營業大貨車肇 事後停占車道,因有前揭過失,造成被害人王男桂死亡之結 果,使其家屬失去至親,受有無可彌補之傷痛,所為應予非 難,惟兼衡被害人王男桂亦與有過失,被告並非應負全部肇 責,又被告犯後坦承認罪,且已與被害人王男桂之家屬調解 成立,現分期履行中,有本院113年度交附民移調字第81號 調解筆錄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195-197頁),並據告訴代 理人於本院陳明在卷(見本院卷第351頁),犯罪後態度尚 稱良好,復考量其品行素行(參卷附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 紀錄表),其自陳學歷為高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從事貨運司 機工作、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本院卷第350頁)等 一切情狀,暨告訴人李濬瑄、檢察官及被告之量刑意見,量 處如主文所示之刑。 (三)被告前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於執行完畢 後,5年以內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有 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23-32 8頁)。被告本案因一時疏失,致罹刑典,然其於本院審理 中已與被害人王男桂之家屬調解成立,並分期履行中,其經 此偵審程序與論罪科刑之教訓後,當應知所警惕,信無再犯 之虞,參以告訴人李濬瑄亦同意給予被告緩刑機會(見本院 卷第189頁),本院認所宣告之刑,以暫不執行為適當,爰 依刑法第74條第1項第2款規定,宣告緩刑3年,以勵自新。 又為督促被告能確實履行與被害人王男桂家屬之調解成立內 容,認有依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規定,命被告依附件調解 筆錄所載內容履行賠償義務之必要,爰併為此附負擔之宣告 ,以期符合本件緩刑目的。被告若不履行此一負擔,且情節 重大足認原宣告之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 要者,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4款之規定,得撤銷其宣告 ,附此敘明。 四、不另為不受理諭知部分:   (一)檢察官移送併辦意旨略以:被告於112年4月26日凌晨1時29 分前之某時,駕駛上開營業大貨車,沿國道1號公路外側車 道由北往南方向行駛,於同日凌晨1時29分許,駛至國道1號 公路南向106公里400公尺處時,本應注意行車速度應依速限 標誌或標線規定及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 而依當時天候陰、夜間無照明、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 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 ,適陳峰然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搭載告訴人 簡啟華亦沿同路段同方向行駛,被告超速行駛且未與前車保 持安全車距,於跨越車道時不慎撞擊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 小貨車,致告訴人簡啟華受有左側頭皮撕裂傷併眼瞼撕裂傷 併輕度腦震盪、胸壁及腹壁鈍挫傷併瘀腫、四肢多處挫擦傷 等傷害。因認被告另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等語。 (二)檢察官上揭移送併辦部分,若成立犯罪,因與起訴部分具有 想像競合犯之裁判上一罪關係,為起訴效力所及,本院自應 併予審理,先予敘明。 (三)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 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告訴人簡啟 華對被告提起過失傷害告訴,檢察官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 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刑法第287條前段規定,須告訴乃 論。茲因被告與告訴人簡啟華已於113年11月6日在本院調解 成立,告訴人簡啟華並於同日向本院具狀撤回告訴,有調解 筆錄及聲請撤回告訴狀各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11-313 頁),本院就此部分本應為不受理之諭知,惟此部分若成立 犯罪,與前揭論罪科刑部分,具有想像競合之裁判上一罪關 係,爰不另為不受理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73條之1第1項、第299條第1項前 段,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李嘉提起公訴、檢察官蔡沛螢移送併辦;由檢察 官李芳瑜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6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76條 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2024-12-16

SCDM-112-交訴-159-20241216-1

聲保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保護管束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保字第146號 聲 請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陳建輝 上列聲請人聲請將假釋中之受刑人付保護管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建輝假釋中付保護管束。   理 由 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陳建輝前犯違反森林法罪,經法院判處有 期徒刑1年5月確定後移送執行。茲聲請人以受刑人業經法務部於 民國113年12月6日以法矯署教字第11301891050號函核准假釋, 而該案犯罪事實最後裁判之法院為本院(109年度原訴字第48號 ),爰聲請於其假釋中付保護管束等語。本院審核有關文件,認 聲請為正當,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1項第2款、刑法第93條 第2項、第96條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廖素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書記官 陳家欣

2024-12-13

SCDM-113-聲保-146-202412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