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續行訴訟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遷讓房屋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簡字第1036號 原 告 王亦令(陳葉青之承受訴訟人) 被 告 彭曉燕 上列當事人間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由原告陳葉青之繼承人王亦令承受其訴訟,並續行訴訟。   理 由 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 、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 然停止」,第175條規定「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 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 亦得聲明承受訴訟」,第178條規定「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 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 經查:原告於訴訟中死亡,繼承人為王亦令,此有戶籍資料在 卷可稽,並經本院調取家事庭113年度繼字第2078號拋棄繼承 事件卷宗查明。因王亦令與被告均不聲明承受訴訟,爰依上開 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廖政勝  以上正本以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 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金福

2025-03-17

CYEV-113-嘉簡-1036-20250317-2

鳳小
鳳山簡易庭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鳳小字第452號 原 告 施武成 訴訟代理人 鄭子儀 被 告 王錫基(王建勛之承受訴訟人) 梁美珍(王建勛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於民國11 4年2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甲○○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26,8 33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連帶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26,833元為 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甲○○於訴訟繫屬中之民國113年7月12日死亡,其繼 承人為乙○○、丙○○,經本院於113年11月20日以裁定命其等 續行訴訟(見本院卷第97、98頁)。又被告丙○○未於言詞辯 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 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先予敘明。 二、原告主張:甲○○於113年1月16日下午2時58分許,駕駛車牌 號碼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高雄市鳳山區博愛路快車道 由東往西行駛,行至該路與立人街9巷巷口時,疏未注意汽 車行駛至交岔路口,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即貿然左轉欲 駛入立人街9巷,適伊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 車(下稱系爭機車),沿博愛路由西往東行抵該處,兩車因 而發生碰撞,致系爭機車受損。伊因甲○○上開不法侵害,需 花費新臺幣(下同)32,200元修復系爭機車,而甲○○已於11 3年7月12日死亡,被告均為其繼承人,為此依侵權行為及繼 承法律關係,請求被告於繼承甲○○遺產範圍內連帶如數賠償 等情,並聲明:被告應於繼承被繼承人甲○○遺產範圍內連帶 給付原告32,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乙○○以:伊為甲○○父親,不清楚甲○○生前與原告發生事 故之經過,原告本件請求有無理由,全部請法院判斷等語, 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被告丙○○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惟據其提出書狀,陳稱略以:被告於甲○○死亡後 ,已依法聲請限定繼承,並進行遺產清冊登記與公告程序, 僅以遺產為限負清償債務之責等語。 四、本院之判斷:  ㈠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 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但權利、義務專屬於被繼承人本 身者,不在此限。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因繼承所 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 因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連帶責任。民法第1148條、第1153 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查被繼承人甲○○於113年7月12日死 亡,其繼承人為被告,未據拋棄繼承權等情,有個人基本資 料及家事事件公告查詢結果在卷可憑,復經調取臺灣臺中地 方法院113年度司繼字第3456號卷查明無訛,則依上開規定 ,被告對於甲○○之債務,以繼承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 。  ㈡次按汽車、機車或其他非依軌道行駛之動力車輛,在使用中 加損害於他人者,駕駛人應賠償因此所生之損害。但於防止 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者,不在此限。負損害賠償責 任者,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回復他方損害 發生前之原狀。第1項情形,債權人得請求支付回復原狀所 必要之費用,以代回復原狀。民法第191條之2、第213條第1 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 提出高雄市政府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當事 人資料、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 圖及現場照片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5至24頁),並有高雄 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檢送本院之交通事故卷宗在卷可 稽(見本院卷第41至61頁),則原告主張其於前揭時、地與 甲○○發生本件事故,致系爭機車受損等語,堪予採信。被告 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除泛以前詞置辯外,並未就甲○○對於 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意乙節,提出任何證據加以證 明,則原告主張甲○○應依上開規定,對其負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責任,自屬有據。  ㈢請求賠償物被毀損所減少之價額,固得以修復費用為估定之 標準,但以必要者為限,如修理材料以新品換舊品,應予折 舊(最高法院77年度第9次民事庭會議決議意旨參照)。查 原告主張系爭機車因本件事故受損,需支出修復費用32,200 元(均為零件),有其提出之估價單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 13頁),復未據被告加以爭執,堪認屬實。又依行政院所頒 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機械腳踏車之耐 用年數為3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果(即以固定資產成 本減除殘價後之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之耐用年 數平均分攤,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率為3分之1,並參酌 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 折舊採用平均法、定率遞減法或年數合計法者,以1年為計 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 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滿1月者,以1月計」,系爭機車為11 2年6月出廠,有車籍資料足參(見本院卷第27頁),自112 年6月算至損害發生時即113年1月16日,已使用8月,則零件 扣除折舊後之修復費用估定為26,833元【計算方式:殘價= 取得成本÷(耐用年數+1)即32200÷(3+1)=8050;折舊額=(取 得成本-殘價)×1/(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00000-000 0) ×1/3×(8/12)=5367,不滿1元部分四捨五入;扣除折舊 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即00000-0000=26833】。 故原告得請求賠償之系爭機車修復費用為26,833元。超過部 分,應不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本件原告依侵權行為及繼承法律關係,請求被告 於繼承被繼承人甲○○遺產範圍內連帶給付其26,833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4月25日(見本院卷第39頁)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逾此範圍,非有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係依小額訴訟程序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0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另就被告部分,併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酌定相當之擔 保金額,依職權宣告免為假執行。又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 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經審酌後均於判決結果不生影 響,爰不一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本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 定,應併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000元。又原告之訴雖為一部 有理由,一部無理由,惟本院審酌原告確有提起本件訴訟之 必要,且起訴後至少應徵裁判費1,000元(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3規定參照),爰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規定,酌量情形命被告連帶負擔全部訴訟費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鳳山簡易庭  法 官 林婕妤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對於本判決之上訴,非以違背法 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 須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與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 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之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 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孟琳

2025-03-17

FSEV-113-鳳小-452-20250317-2

北簡
臺北簡易庭

給付運費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北簡字第7891號 原 告 萬泰物流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鄭毓文 訴訟代理人 陳怡君 被 告 李岳霖律師即福潤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之破產管理人 訴訟代理人 陳筑鈞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運費事件,於中華民國114年2月24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壹、程序部分:   按當事人受破產之宣告者,關於破產財團之訴訟程序,在依 破產法有承受訴訟人或破產程序終結以前當然停止;第168 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 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民事訴 訟法第174條第1項、第175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時 之被告福潤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福潤公司)經本院於 民國113年9月30日以113年度破字第13號裁定宣告破產,並 經本院於113年11月4日以113年度執破字第9號裁定選任李岳 霖律師為福潤公司之破產管理人,此有本院113年度破字第1 3號及113年度執破字第9號裁定足稽(見本院卷第67至79、9 9至100頁),並據李岳霖律師於114年1月3日具狀聲明承受 訴訟(見本院卷第97頁),是本件由李岳霖律師續行訴訟程 序,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福潤公司前將其所有進出口運送業務委由原告承 攬運送,原告並於如附表所示時間為福潤公司運送貨物, 惟 福潤公司遲未給付如附表所示之運費,共積欠新臺幣( 下同)122,565元,迭經原告催討均未給付,直至113年7月3 日原告經福潤公司員工告知公司已倒閉,而於同日拜訪福潤 公司後,始得知福潤公司已無實際上營業之情形。為此,爰 依承攬運送契約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 給付原告122,56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福潤公司業經宣告破產,原告對福潤公司請求之 運費債權為破產債權,僅得依破產程序行使其債權,是原 告 提起本件訴訟欠缺保護必要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對於破產人之債權,在破產宣告前成立者,為破產債權, 但有別除權者,不在此限;破產債權,非依破產程序,不得 行使,破產法第98條、第99條亦分別著有規定。是破產債權 之範圍,如何申報,何時依何種方法、順序及比例就破產財 團之財產而為分配,悉依破產法規定之程序為之,俾各破產 債權人獲得平等之清償,以實現債務人之財產為全體債權人 債權總擔保之原則,該破產債權人應祇可依破產程序行使其 債權以受清償,殊無再另以訴訟方法或其他非訟程序行使其 權利之餘地;如債權人就破產債權訴請清償,應認其權利保 護要件有欠缺(最高法院70年度台上字第4328號判決、91年 度台抗字第457號裁定均同此見解)。 ㈡、經查,福潤公司經本院於113年9月30日以113年度破字第13 號裁定宣告破產,此有前揭裁定可稽,而原告主張被告應給 付之運費債權,係發生於福潤公司破產宣告前,其債權為破 產債權,且原告並未主張及舉證其有別除權,則系爭運費債 權屬於非別除權之破產債權,又被告對於破產債權之存在與 否亦未為實體上爭執,是就破產債權存否之確定,難認有實 際上之訴訟需求。揆諸上開說明,系爭運費債權自應依破產 程序行使,不得另行起訴請求給付,是原告對被告提起本件 給付運費之訴,自無權利保護必要,依上揭說明,原告之訴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給付122,565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5%計算之利息,其訴欠缺 權利保護必要,應予駁回。又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 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李宜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狀。(須 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 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沈玟君 附表 編號 開通日 遠傳公司損失金額 1 113年3月14日 54,826元 2 113年3月28日 40,567元 3 113年4月11日 10,165元 4 113年4月26日 16,552元 5 113年5月30日 455元

2025-03-17

TPEV-113-北簡-7891-20250317-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605號 原 告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訴訟代理人 陳穎 被 告 金獎企業有限公司 兼 上一 人 法定代理人 邱敏鐘(已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債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補正被告金獎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之姓名、住居所、最新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 及被告邱敏鐘之繼承系統表、全體繼承人之姓名、住居所、最新 戶籍謄本(記事勿省略),並就承受訴訟事項為聲明,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 至第172條所定之承受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 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不聲明承 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原告或 被告無當事人能力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 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168條、 第175條、第178條、第249條第1項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清償債務,惟被告邱敏鐘於起 訴前之民國114年1月2日即已死亡,此有本院依職權調閱之 戶籍資料在卷可參。而邱敏鐘既已死亡,原告列被告金獎企 業有限公司之法定代理人為邱敏鐘一節,即屬於法不合。此 外,本院亦無從特定被告邱敏鐘之繼承人與其等之確實住居 所,亦無從命其等聲明承受訴訟或依職權裁定命承受訴訟, 致訴訟無法進行,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具狀補正被告金獎企業有限公 司法定代理人之姓名、住居所、最新戶籍謄本(記事勿省略 ),及被告邱敏鐘之繼承系統表、全體繼承人之姓名、住居 所、最新戶籍謄本(記事勿省略),並具狀聲明承受訴訟,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5-03-14

PCDV-114-訴-605-2025031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塗銷地上權登記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09年度訴字第2893號 聲 請 人 鄭仲欽 訴訟代理人 洪國勛律師 陳宣宏律師 謝佳穎律師 原 告 劉孟秋 訴訟代理人 李浤誠律師 張宸瑜律師 被 告 鄭梅華 張銘昇 張寶玉 訴訟代理人 洪國勛律師 陳宣宏律師 謝佳穎律師 被 告 王源永(即鄭明珠之承受訴訟人) 王怡潔(即鄭明珠之承受訴訟人) 王冠婷(即鄭明珠之承受訴訟人) 訴訟代理人 林金鈴律師 被 告 張智淵(即張銘添之承受訴訟人) 張智荃(即張銘添之承受訴訟人) 張智翔(即張銘添之承受訴訟人) 被 告 陳美玲(即鄭德旺之繼承人) 鄭紫玉(即鄭德旺之繼承人) 鄭紫馨(即鄭德旺之繼承人) 褚朝明 鄭啟昌 褚阿𤆬 上列當事人間塗銷地上權登記事件,聲請人聲請承當訴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由聲請人即被告鄭仲欽,為被告陳美玲、鄭紫玉、鄭紫馨 、褚朝明、鄭啟昌、褚阿𤆬之承當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於 訴訟無影響。前項情形,第三人經兩造同意,得聲請代移轉 之當事人承當訴訟;僅他造不同意者,移轉之當事人或第三 人得聲請法院以裁定許第三人承當訴訟,民事訴訟法第254 條第1項、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所謂訴訟標的法律關係之移 轉,係指訴訟標的所由生之實體法上權利義務之移轉而言( 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958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經查,原告起訴請求塗銷新北市○○區○○段000○00000地號土 地上之地上權(下稱系爭地上權),而被告陳美玲、鄭紫玉 、鄭紫馨、褚朝明、鄭啟昌、褚阿𤆬等6人(下稱被告陳美 玲等6人)本為系爭地上權之繼承人,繼於本件訴訟繫屬中 ,將其等所有之地上權應有部分均移轉登記予聲請人等情, 此有土地登記謄本、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等件為證(見本 院卷㈠51至57、163至169、271至273頁,見卷㈡211至217頁) ,並由聲請人具狀聲請其代被告陳美玲等6人承當本件訴訟 (見本院卷㈢77至79頁),而原告亦具狀表示對由聲請人承 當訴訟無意見(見本院卷㈢95頁)。惟被告陳美玲等6人自本 件訴訟繫屬至今未曾到庭陳述或具狀答辯,且經本院通知被 告陳美玲等6人就聲請人上開承當訴訟乙事表示意見(見本 院卷㈢133頁),被告陳美玲等6人亦未回覆,難謂同意。從 而,聲請人聲請本院以裁定許其代被告陳美玲等6人承當訴 訟,與前揭法條相符,應予准許。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七庭  法 官 劉明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楊鵬逸

2025-03-14

PCDV-109-訴-2893-20250314-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上字第211號 上 訴 人 張添秀 訴訟代理人 黃振源律師 代 理 人 高民 被 上訴 人 鄧昭明(即鄧輝銓之繼承人) 鄧麗容(即鄧輝銓之繼承人) 鄧培琳(即鄧輝銓之繼承人) 鄧苑翌(即鄧輝銓之繼承人) 鄧郁璇(即鄧輝銓之繼承人) 鄧創仁 鍾衛 鍾俊修 鍾畯閎 鄧琇月 徐劉秀枝(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卓鳳妏(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卓慧如(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卓慧珠(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卓宏俊(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江鴻霆(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江鴻志(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江鴻邑(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江汶靜(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江美玉(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住00000 Forest Green dr. Magnolia Houston TX 00000 U.S.A. 江福順(即江玉匙之承受訴訟人)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羅閎逸律師 複 代理 人 田永彬律師 凃奕如律師 訴訟代理人 廖學能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准由鄧昭明、鄧麗容、鄧培琳、鄧苑翌、鄧郁璇為被上訴人 鄧輝銓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又承受訴 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聲 明承受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被上訴人鄧輝銓於本院判決前死亡,其繼承人為鄧昭明 、鄧麗容、鄧培琳、鄧苑翌、鄧郁璇等5人(下稱鄧昭明等5 人),且均未聲請拋棄繼承,有繼承系統表、戶籍謄本及家 事事件(全部)公告查詢結果在卷可稽(見本院卷四第47頁 至第59頁、第77頁至第79頁)。茲據上訴人聲明由鄧昭明等 5人承受訴訟,核無不合,應予准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許秀芬                   法 官 吳國聖                   法 官 戴博誠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理由狀(須按 他造人數附具繕本),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一千五百元。                   書記官 張惠彥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2025-03-14

TCHV-111-上-211-20250314-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321號 原 告 楊家穎即楊國廷之承受訴訟人 楊家瑀即楊國廷之承受訴訟人 共 同 特別代理人 陳妙真律師 被 告 温宥岑 謝迦圳即謝舜宇 上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楊家穎、楊家瑀為原告楊國廷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   理  由 一、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承受訴訟 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 聲明承受訴訟;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   ,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第168條、1 75條、17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原告楊國廷於本件訴訟進行中之民國113年3月28日死亡, 其繼承人為楊家穎、楊家瑀,且均未拋棄繼承,有楊國廷之 除戶謄本、繼承系統表、繼承人之戶籍謄本、家事事件公告 查詢結果在卷可參,而楊家穎、楊家瑀及被告迄未為承受訴 訟之聲明,爰依職權命楊家穎、楊家瑀為楊國廷之承受訴訟 人,續行本件訴訟。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1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玉萱                    法 官 陳品謙                              法 官 陳䊹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須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王美韻

2025-03-14

TNDV-112-訴-1321-20250314-4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返還寄託物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上字第261號 上 訴 人 蕭蔡月珍 被 上訴 人 中華 法定代理人 王國材 訴訟代理人 蔡鴻杰律師 複 代理 人 洪翊菁律師 訴訟代理人 李亭萱律師 吳幸怡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寄託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被上訴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之法定代理人王國材承 受訴訟並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之法定代理權消滅者,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承 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當事人有訴訟代理人者,訴訟程 序不因其法定代理權消滅而當然停止,民事訴訟法第170條 、第173條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 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此觀民事訴訟法第第 178 條規定自明。而訴訟程序於判決送達後提起上訴前,發 生當然停止之原因者,依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3項規定,當 事人承受訴訟之聲明,既應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定之,則訴 訟程序於裁判送達前,甚至言詞辯論終結前,發生當然停止 之原因,其承受訴訟之聲明,更應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定之 ,自屬當然之解釋(最高法院民國98年度台抗字第700號裁 定意旨參照)。 二、查被上訴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原為吳宏 謀,惟於本院民國113年12月4日言詞辯論終結前已變更為王 國材,應由王國材為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承受 並續行訴訟,惟王國材迄未聲明承受,爰依職權命其承受並 續行訴訟,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郭宜芳                   法 官 徐彩芳                   法 官 李怡諄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梁雅華

2025-03-14

KSHV-113-上-261-20250314-2

沙簡
沙鹿簡易庭

拆屋還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沙簡字第216號 原 告 曾益通 曾原清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何宗霖律師 洪國勛律師 被 告 蔡國權 蔡國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即 臺中市清水地政事務所複丈日期民國113年7月22日土地複丈 成果圖,下同)編號A1(面積6.71平方公尺)所示之地上物 拆除,並將前開編號A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返還原告曾益通。 二、被告應自民國112年5月5日起至返還前開第一項所示土地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曾益通新臺幣25元。 三、被告應將坐落臺中市○○區○○段○00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編號 B1(面積21.4平方公尺)所示之地上物拆除,並將前開編號 B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返還原告曾原清。 四、被告應自民國112年5月5日起至返還前開第三項所示土地之 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曾原清新臺幣80元。 五、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六、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各以新臺幣34,892元、新臺幣11 1,280元分別為原告曾益通、曾原清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方面:   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 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上開之承受 訴訟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 亦得聲明承受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分別定有 明文。又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 人,於訴訟無影響,但第三人如經兩造同意,得聲請代當事 人承當訴訟;僅他造不同意者,移轉之當事人或第三人得聲 請法院以裁定許第三人承當訴訟。民事訴訟法第254條第1項 、第2項定有明文。經查,原告曾再興以其為後述系爭308之 1地號土地所有權人(權利範圍全部)等情為由提起本件訴 訟後,其於本件訴訟中即民國113年4月6日死亡,並經其繼 承人即曾益通、曾張美齡、曾志豪、曾至妤聲明承受訴訟後 ,原告曾益通嗣於113年9月4日以分割繼承登記原因而為後 述系爭308之1地號土地之所有權人(權利範圍全部),原告 曾益通並據此聲請承當訴訟等情,有民事承受訴訟暨訴之變 更狀、其等戶籍謄本、民事承當訴訟暨訴之變更狀及系爭30 8之1地號土地之土地登記謄本附卷可按,核與前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乙、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坐落臺中市○○區○○段0○○○段0○000地號土地(下稱同 段308地 號土地)原為被繼承人曾再興(已於113年4月6日死亡)及原告 曾原清、被告蔡國權、訴外人曾子昂、蔡國賢、蔡定邑、蔡 王阿嬌等人共有,其等於111年10月2日簽立共有土地分割契 約書(下稱系爭分割契約),曾再興並於112年5月5日以共有 物分割登記原因而取得同段第308之1地號土地(下稱系爭308 之1地號土地)之所有權(權利範圍全部),原告曾原清則於同 日以共有物分割登記原因而取得同段第308之2地號土地(下 稱系爭308之2地號土地)之所有權(權利範圍全部)。曾再興 死亡後,原告曾益通於113年9月4日以分割繼承登記原因而 為系爭308之1地號土地之所有權人(權利範圍全部)。又被 告蔡國權、蔡國正因繼承而於108年2月18日取得門牌號碼臺 中市○○區○○○路00巷0弄0號房屋(未辦理保存登記,下稱上址 8號房屋)之事實上處分權(權利範圍各2分之1),而上址8 號房屋之其中一部分坐落位置即如附圖(即臺中市清水地政 事務所複丈日期113年7月22日土地複丈成果圖,下同)編號 A1所示之地上物(面積6.71平方公尺,下稱系爭A1地上物) 係無權占用系爭308之1地號土地;附圖編號B1所示之地上物 (面積21.4平方公尺,下稱系爭B1地上物)係無權占用系爭 308之2地號土地。屢經被繼承人曾再興、原告曾原清多次催 告被告自行拆除系爭A1、B1地上物   並返還坐落土地,未獲被告置理。被告占用系爭A1、B1地上 物之坐落土地,並無合法正當之權源,原告曾益通、曾原清 依民法第767條物上請求權之法律關係,分別請求被告將系 爭A1、B1地上物拆除並將該坐落土地各返還原告曾益通、曾 原清。  ㈡承上,被告因無權占有系爭地上物之坐落土地而各受有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且依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周邊 經濟繁榮、生活機能便利之情形,原告依系爭308之1、308 之2地號土地申報地價新臺幣(下同)448元之年息10%計算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應屬合理。基此,原告曾益通、曾原 清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5月5日起 至返還系爭A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曾益 通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25元(448×10%×6.71÷12=25,元以 下四捨五入,下均同);及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5月5日起 至返還系爭B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曾原 清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80元(448×10%×21.4÷12=80)。並 聲明:㈠被告應將系爭A1地上物拆除,並將系爭A1地上物之 坐落土地返還原告曾益通;㈡被告應自112年5月5日起至返還 系爭A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曾益通25元 ;㈢被告應將系爭B1地上物拆除,並將系爭B1地上物之坐落 土地返還原告曾原清;㈣被告應自112年5月5日起至返還系爭 B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曾原清80元;㈤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抗辯:系爭分割契約第6條有約定包括上址8號房屋在內 等房屋於分割後可以保留6年,且上址8號房屋於10年前即過 戶給被告蔡國權,上址8號房屋應為被告蔡國權單獨所有, 且同段308地號土地分割後,其他房屋占用部分亦應一起處 理。並聲明:㈠駁回原告之訴及其假執行之聲請;㈡如受不利 益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法院之判斷:  ㈠下列事實,有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之土地登記謄本 、地籍圖謄本、地籍異動索引資料、現況相片、系爭分割契 約及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沙鹿分局113年6月14日復本院函 附上址8號房屋之房屋稅籍資料等件在卷可憑,並經本院勘 驗現場及囑託臺中市清水地政事務所測繪屬實,此有本院勘 驗筆錄(含現場相片)、臺中市清水地政事務所復本院函附 之附圖(即該所複丈日期113年7月22日複丈成果圖)附卷可 按,堪認屬實:  ⒈同段308地號土地原為被繼承人曾再興(已於113年4月6日死亡 )、原告曾原清、被告蔡國權及訴外人曾子昂、蔡國賢、蔡 定邑、蔡王阿嬌等人共有,其等於111年10月2日簽立系爭分 割契約,曾再興並於112年5月5日以共有物分割登記原因而 取得系爭308之1地號土地之所有權(權利範圍全部),原告曾 原清則於同日以共有物分割登記原因而取得系爭308之2地號 土地之所有權(權利範圍全部)。又曾再興死亡後,原告曾益 通於113年9月4日以分割繼承登記原因而為系爭308之1地號 土地之所有權人(權利範圍全部)。  ⒉上址8號房屋中之部分坐落位置即系爭A1地上物【即附圖編號 A1所示之地上物(磚造鐵皮屋頂平房,面積6.71平方公尺) 】係坐落在系爭308之1地號土地上。  ⒊上址8號房屋中之部分坐落位置即系爭B1地上物【即附圖編號 B1所示之地上物(磚造鐵皮屋頂平房,面積21.4平方公尺) 】係坐落在系爭308之2地號土地上。  ㈡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對 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 明文。又以無權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所有物之訴,被告對 原告就其物有所有權存在之事實無爭執,而僅以非無權占有 為抗辯者,原告於被告無權占有之事實,無舉證責任。被告 應就其取得占有,係有正當權源之事實證明之,如不能證明 ,則應認原告之請求為有理由(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字第15 52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經查:  ⒈被告雖以上址8號房屋於10年前即過戶給被告蔡國權,上址8 號房屋應為被告蔡國權單獨所有等語置辯。惟查,上址8號 房屋原來為訴外人蔡友隱所有(權利範圍全部),蔡友隱於 108年2月18日死亡而由其繼承人即被告蔡國權、蔡國正因繼 承而取得上址8號房屋之事實上處分權(權利範圍各2分之1 )迄今等情,此觀前揭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沙鹿分局113 年6月14日復本院函附上址8號房屋之房屋稅籍資料即明。是 被告前開所辯,並無可採。被告蔡國權、蔡國正為上址8號 房屋之事實上處分權人(權利範圍各2分之1),堪以認定。  ⒉上址8號房屋中之系爭A1、B1地上物,分別坐落在系爭308之1 、308之2地號土地乙節, 有如前述,依前開說明,被告就 其等占有使用系爭A1、B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具有正當合法 權源之有利於己事實,自應負舉證之責。且查,系爭分割契 約第6條雖記載:「地上物所有人自立書日六年內須自行拆 除」等語(見原證2),惟被告蔡國正並非系爭分割契約之 契約當事人,其本即自無從以前揭約定為由對抗原告。且參 諸原告曾原清、被告蔡國權及其家屬於112年9月27日就本件 爭議協商之對話錄音內容(即原證8之錄音光碟及其錄音譯 文),堪認系爭分割契約第6條約定之真意乃為同段308地號 土地分割後之各該土地所有權人,倘對占用分割後土地之地 上物權利人為請求時,該地上物權利人即應拆除該占用地上 物並返還坐落土地,倘各該土地所有權人未為請求,該地上 物權利人亦應6年內自行拆除。此外,被告就其等取得系爭A 1、B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占有,復未提出其他證據就其取得 該占有確有正當合法權源之事實加以證明,自無從為有利被 告之認定。是原告曾益通、曾原清各基於系爭308之1、308 之2地號土地所有人地位,依民法第767條物上請求權之法律 關係,分別請求被告將系爭A1、B1地上物拆除,並將系爭A1 、B1地上物之坐落土各返還原告曾益通、曾原清,為有理由 ,應予准許。  ㈢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 ,為民法第179條前段所明定。次按無權占有他人土地,可 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亦屬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 61年度台上字第1695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又無權使用他 人土地者,其所受利益,為使用本身,而「相當於租金」係 原受利益依其性質不能返還時應償還之價額。次按城市地方 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百分之 十為限,土地法第97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於城市地方基地 租賃之租金準用之,同法第105條亦有明文。所謂土地總價 額,依土地法施行法第25條規定,土地價額,依法定地價, 而法定地價,依土地法第148條規定,係土地所有人依該法 規定所申報之地價,此有關房屋及基地租賃計收租金之上限 規定,於請求返還相當於租金利益之事件,自應據為計算利 益之標準。又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除應以不動產之 價值為基礎外、尚須斟酌不動產所處位置、工商繁榮情形, 利用基地之經濟價值及所受利益等項,並與鄰地租金相比較 ,以為決定。另按利息、紅利、租金、贍養費、退職金及其 他一年或不及一年之定期給付債權,其各期給付請求權,因 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民法第126條亦定有明文。又按給付 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給付 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告而 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訴而 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之行 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2項定 有明文。經查:  ⒈被告之系爭地上物係各無權占用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 地,有如前述,對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所有權人即 原告曾益通、曾原清而言,自無正當使用權源,為屬無法律 上之原因而受有利益,致原告曾益通、曾原清受有損害。再 者,原告請求被告就未到期之不當得利給付性質,雖為將來 給付之訴,但被告對於已到期之不當得利迄未給付,且其答 辯聲明亦請求駁回原告之訴,顯然有到期不為履行之虞,堪 認原告有預為請求之必要,是原告此部分請求,亦屬有據。  ⒉又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之申報地價均為每平方公尺4 48元,此觀前揭卷附土地登記謄本即明。且參諸系爭308之1 、308之2地號土地由臺中市清水區頂三庄路86巷道路對外通 行,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附近為住家,並有部分零 星工廠,附近有三座宮廟,有前揭卷附本院勘驗筆錄(含現 場相片)在卷可按,依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之價值 、所處位置之工商繁榮情形,及系爭地上物使用坐落土地之 經濟價值等情,堪認原告主張以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 地之申報地價年息10%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為屬適 當,堪予憑採。準此,原告曾益通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5月 5日起至返還系爭A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其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25元(448×10%×6.71÷12=25,元以下 四捨五入,下均同);及原告曾原清請求被告給付自112年5 月5日起至返還系爭B1地上物之坐落土地之日止,按月給付 原告曾原清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80元(448×10%×21.4÷12= 80),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㈣綜上所述,原告依前述法律關係對被告之本件請求,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判決如主文第一、二、三、四項所示。 四、原告固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然本件係依民事訴 訟法第427條第1項規定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 決,應適用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依職權 宣告假執行,原告此部分所為宣告假執行之聲請,僅在促使 法院為此職權之行使,本院自不受其拘束,仍應逕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另依同法第436條第2項,適用同法第392條第2項 規定,本院依被告聲請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即依被告前揭占 用系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之面積,並依原告起訴時系 爭308之1、308之2地號土地之公告土地現值據以核算之金額 ),宣告被告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自無庸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1項前 段。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沙鹿簡易庭 法 官 何世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李暘峰

2025-03-14

SDEV-113-沙簡-216-20250314-2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返還管理費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09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富邦物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朱淑靜 被上訴人 即 被 告 翡翠天下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黃進龍 訴訟代理人 徐紹維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管理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由朱淑靜為上訴人富邦物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法定代理人 之承受訴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當事人喪失訴訟能力或法定代理人死亡或其代理權消滅者 ,訴訟程序在有法定代理人或取得訴訟能力之本人承受其訴 訟以前當然停止;第168條至第172條及前條所定之承受訴訟 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訴訟程序於裁判送 達後當然停止者,其承受訴訟之聲明,由為裁判之原法院裁 定之,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第175條第1項、第177條第3項 分別定有明文。經查,上訴人即原告富邦物業管理顧問有限 公司(下稱富邦物業公司)之法定代理人原為鄭一鳴,該公 司並委任訴訟代理人應訴,本院於113年6月6日行言詞辯論 程序,並於同年月27日判決。惟該公司法定代理人於113年5 月22日變更為朱淑靜,有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可稽,故本件 於判決送達後訴訟程序當然停止。而上訴人富邦物業公司於 113年7月26日以朱淑靜為法定代理人具狀上訴,並於114年2 月20日補正聲明承受訴訟,爰依首揭規定,應由本院裁定朱 淑靜為富邦物業公司法定代理人之承受訴訟人,續行本件訴 訟程序。 二、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許曉微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董士熙

2025-03-14

TYDV-113-訴-609-20250314-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