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騰空遷讓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基簡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基隆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基簡字第914號 原 告 李鉉珒 訴訟代理人 李建和 被 告 陳美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本院於114年2月25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將門牌號碼基隆市○○區○○街000巷00弄00號1樓房屋騰空遷 讓返還原告。 被告應自民國113年10月2日起至交還第一項房屋之日止,按月給 付原告新臺幣16,000元。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813,504元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本判決第二項之已到期金額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已到期金額之 全額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 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 告起訴時訴之聲明為:㈠被告應將門牌號碼基隆市○○區○○街0 00巷00弄00號1樓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 新臺幣(下同)32,000元,及自113年4月13日起至遷讓返還 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6,000元;㈢請准供擔保宣 告假執行。嗣於本院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期日變更第2項 聲明為:被告應自113年10月2日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 止,按月給付原告16,000元,核屬基於同一基礎事實而縮減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符合上開規定,應予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   被告前於民國113年4月13日,委託配偶陳民政至原告所有  門牌號碼基隆市○○區○○街000巷00弄00號1樓房屋(下稱系爭 房屋)看屋,當日被告透過陳民政之手機視訊後,向原告表 示要承租系爭房屋,並委請陳民政交付新臺幣(下同)20,0 00元予原告做為定金,約定每月租金16,000元,原告則應被 告要打掃系爭房屋之要求,於同日交付系爭房屋之鑰匙予訴 外人陳民政,隔了2日(尚未簽訂租賃契約),被告即將私 人物品搬進系爭房屋。而原告因要配合社會住宅方案,故要 求被告配合辦理簽訂租賃契約,然被告不願意交付身分證件 及存摺等資料,致遲遲無法簽訂租賃契約,被告亦未給付11 3年4月13日起至同年6月12日之租金,故原告以存正信函通 知被告限期繳納租金,如未於期限內繳納終止租約。詎被告 仍置之不理。其後兩造於鈞院調解成立,被告同意於113年9 月24日返還系爭房屋,然後來因下雨關係,原告同意被告延 至同年10月1日交屋,惟被告迄今仍拒絕返還系爭房屋,爰 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騰空遷讓返 還系爭房屋,並給付自113年10月2日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 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6,000元。並 聲明:㈠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自11 3年10月2日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6 ,000元;㈢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  1.被告故於113年4月13日委請配偶陳民政前往系爭房屋,由被 告以視訊方式看屋,當日陳民政交付定金2萬元給原告,但 事後原告才說要以社會住宅租賃方式簽約,社會住宅承辦人 員要求提供印鑑、存摺、個資,被告覺得很奇怪,沒有答應 ,且被告亦要申請社會住宅補助,故告知原告自己去辦理即 可,原告卻表示不租了,此段期間已經過1個月,被告並花 費5萬多元之搬遷費將物品搬至系爭房屋,但被告迄今都還 是住在工廠。  2.被告有到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對原告提起詐欺告訴,檢察官 偵查中兩造有達成調解,調解內容是原告同意給付被告86,0 00元,被告同意於113年9月24日搬遷,但調解當時,被告有 附條件,就是原告父親不能再打電話騷擾被告及陳民政,也 不能找他人來找被告及陳民政,不然這些條件不算。但直到 9月24日,一直在下雨,而且有颱風,所以被告無法依約搬 離,被告有徵得原告同意,延期到10月底搬離系爭房屋。後 來原告父親又一直找人來騷擾、恐嚇,被告有去大武崙派出 所報案。  3.兩造當時約定月租金是15,000元,並非16,000元。而且原告 當時有答應要附2台冷氣、門口可以停車,並表示系爭房屋 可以使用40坪,所以當時被告才向原告承租系爭房屋,其有 去向消保官申訴,消保官有請原告來調解。  4.並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三、本院判斷  1.原告主張其為系爭房屋所有權人,被告於113年4月13日委託 配偶陳民政交付20,000元予原告做為承租系爭房屋之定金, 原告並於同日交付系爭房屋之鑰匙予訴外人陳民政,繼而被 告將私人物品搬進系爭房屋,其後兩造因社會住宅租賃方案 問題迄未簽訂書面之租賃契約等各情,業據原告提出系爭房 屋所有權狀、收據為證,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信屬實。  2.查被告前於113年4月17日至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八斗子分 駐所報案,主張原告基於詐欺取財之犯意,向其收取2萬元 定金後,藉故拖延簽訂租賃契約,其後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偵查中,兩造於113年9月9日至本院進行調解成立, 調解內容為原告願意給付被告86,000元,第1期於113年9月1 0日給付43,000元、第2期於同年月24日給付43,000元;兩造 其餘請求均拋棄等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並經本院調取臺 灣基隆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4553號偵查卷、113年度調 院偵字第186號偵查卷、本院113年度司偵移調字第219號調 解筆錄核閱屬實。且原告主張調解成立當日,兩造已合意被 告應於113年9月24日返還系爭房屋予原告之事實,為被告所 不爭執,又原告表示因下雨關係,有同意被告延至於113年1 0月1日前交付系爭房屋乙情,是以,本件即應以兩造於調解 時合意「被告應於113年9月24日返還系爭房屋」及原告最後 同意被告得延至113年10月1日返還系爭房屋為據,判斷被告 於113年10月1日後有無占用系爭房屋之合法權源。被告俱未 提出於113年10月1日後占用系爭房屋之合法權源,迄今仍繼 續占有使用系爭房屋,自屬無權占有。從而,原告依民法第 767條第1項前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請求被告騰空遷讓返還 系爭房屋,自屬有據,應予准許。  3.觀之被告前向基隆市政府消基會申訴,申訴內容提及於113 年4月13日與原告以視訊談妥每月租金16,000元,此有申訴 書在卷可憑(見本院卷第47頁),是以原告主張兩造當時約 定月租金為16,000元,應認屬實,被告辯稱月租金是15,000 元,不足為採。又被告抗辯原告有同意其於113年10月底前 搬離系爭房屋云云,然為原告所否認,被告未舉證證明上情 ,所辯不足為採。再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 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 存在者,亦同」,民法第179條著有規定;又按「租賃關係 消滅後,承租人繼續占用租賃標的物,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 之利益,出租人因而受有不能使用收益之損害,顯亦侵害出 租人之權利,此亦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有最高法院61年台 上字第1695號民事裁判可資參照)。承上,被告於113年10 月1日以後即無占有使用系爭房屋之正當權源,然被告迄今 仍繼續占有使用該屋,自屬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占有系爭房屋 之利益,致使原告受有每月本得收取16,000元租金之損害, 原告依民法第179條之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自113年 10月2日起至其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 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6,000元,核屬有據,應予准許。   至被告抗辯原告曾告知門口可以停車、系爭房屋有附2台冷 氣但仍未安裝,其有去向消保官申訴云云。然兩造前約定系 爭房屋月租金為16,000元,原告以此做為租金行情,應屬合 理,而兩造並無租賃契約存在,原告自無提供冷氣、停車位 之義務,被告上揭所辯,無足影響系爭房屋租金行情之認定 ,附此敘明。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及不當得利法律關係, 請求被告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予原告,及自113年10月2日 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6,000元,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款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就命遷讓返還房屋及給付不當得利,依同法 第38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 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 行。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證 據,經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基隆簡易庭法 官 黃梅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上訴於本院合議庭,並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具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謝佩芸

2025-03-11

KLDV-113-基簡-914-20250311-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返還停車位等

宣  示  判  決  筆  錄 113年度板簡字第2990號 原 告 余承遠 訴訟代理人 余成里 被 告 張佳臻 上列當事人113年度板簡字第2990號返還停車位等事件於中華民 國114年2月13日辯論終結,於中華民國114年3月11日下午4時30 分整,在本院板橋簡易庭公開宣示判決,出席職員如下: 法 官 李崇豪 法院書記官 葉子榕 通 譯 陳士芳 朗讀案由到場當事人:均未到 法官宣示判決,判決主文、所裁判之訴訟標的及其理由要領如下 :   主   文 被告應將坐落於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前方如附件 所示停車場編號第23號停車位騰空遷讓返還原告。 被告應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九月一日起至遷讓返還前項停車位之 日止,按季給付原告新臺幣玖仟元,及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 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以新臺幣肆拾參萬柒仟伍佰捌拾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原告與被告簽訂停車位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約 ),約定由原告將所有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00巷00號 前方停車場編號第23號停車位(下稱系爭停車位)出租予被告 停放汽車(車牌號:000-0000),租期一季,自民國(下同) 112年9月1日起至112年11月30日止,每季租金新臺幣(下同 )9,000元。日後如不續約者,應於租期屆期前15日通知對 方。而最後一期租約為113年6月1日至113年8月31日止。詎 被告於承租期間因多次未能遵守停車場標線行進方向之規定 ,故原告之代理人即停車場管理人於113年8月23日通知被告 ,請被告遵守規定。被告竟然拒絕遵守,並認為原告代理人 即停車場管理人無權要求。因此,原告代理人即停車場管理 人旋即告知被告,於113年8月31日租約到期後不再與被告續 約,並要求被告於113年8月31日以後將停車位騰空遷讓返還 原告。被告於113年9月1日租約屆期後,並未依約遷讓返還 停車位且屬無權占有,侵害原告之所有權。此外因被告未給 付租金,繼續使用系爭停車位,每月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 益,致原告每月受有相當於租金之損害。為此,爰依民法第 767條第1項規定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求為判決 如主文第一、二項所示等語。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惟據其所提民事答辯狀則辯以 :  ㈠伊不同意退租已寫明於該停車場管理人手機簡訊中。  ㈡原告與停車場管理人曾於113年12月12日於該停車場對被告提 出談話,而該停車場管理人在談話內容中提及「被告未支付 九月停車費為誣;並撥電話給予被告代支款人,所得代支款 人答覆為被告於當年八月底已有付款為證」「會對本人(即 聲明人)車輛徑行砸損之言詞」。  ㈢附件一、為被告行車紀錄器所拍攝,車輛移動畫面截圖,該 公共停車場所劃設之箭號為本案件中「行進方向」;而該公 共停車場行進路線與圓環路線相同,為同一方向行進之路面 寬度,而圓環路線圖中為駕照中所規定圖示「遵21」行進方 向圖;而該公共停車場管理人徑自要求被告(即承租人)必需 遵守該公共停車場合所劃設違法箭號,而提本案,多次擾人 ,實屬不妥。倘若於該公共停車場所發生車輛介於兩造車禍 時,請問是否該停車場管理人或原告為全權為二造車禍而負 該禍之所有損失?過往經驗中,即使於私人土地發生相對肇 事行為時,為行為人自行負責,因此,當該停車場管理人曾 提及此事,遭被告所拒,而後如簡訊承圖中答覆,已無再提 。原告所提事由是否已知被告與停車場管理人所依循的主張 定義(本定義為當時於承租時所簽定之内容:3.日後因故⋯請 於15天前通知本停車場管理人)?  ㈣已知該停車場管理人、原告、先前地主(為當時翻新前管理人 )為親屬關係,而該停車場轉移權利過程為何,尚不知,僅 得知,先前地主因年事已高無問世事,僅收款,是否為該案 相關尚請明察。  ㈤本案件收執為十四張文件、十四張空白+數字文字,共計二十 四張,空白部份因不知內容為何於本案件中應為無效認定等 各語。 四、經查:  ㈠本件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與所述相符之停車場承租注 意事項通知單、簡訊對話記錄、停車場照片、地籍圖謄本、 土地登記第二類謄本、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113年地價稅 繳款書、新北市政府城鄉資訊查詢平台資料、內政部不動產 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資料等件為證影本為證,被告對上開文 書之真正亦不爭執,自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正。  ㈡按租賃定有期限者,其租賃關係,於期限屆滿時消滅;承租 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應返還租賃物;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 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民法第450條第1項、民 法第455條前段、第767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無 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 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179 條定有明文。又依不當得利之法則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以無 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害為其要件,故其得 請求返還之範圍,應以對方所受之利益為度,非以請求人所 受損害若干為準,無權占有他人不動產,可獲得相當於租金 之利益,此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度台上字第16 95號判決意旨參照)。原告與被告間之系爭租約已於113年8 月1日屆滿而消滅,被告自113年9月1日起,即已無權繼續占 有系爭車位,然被告迄今尚未將系爭停車位返還予原告,系 爭車輛占有系爭停車位已失其權源,揆諸上開法條規定,原 告自得請求被告返還系爭車位;又被告之系爭車輛占用系爭 車位,受有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揆諸上開說明,原告自得 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又依系爭停車位每季 收費以9,000元計算,原告請求被告給付自113年9月1日起至 被告返還系爭車位予原告之日止,按季給付原告9,000元, 及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自屬有據,為可採取。  ㈢從而,原告依兩造間之租約、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及不當 得利之法律之法律關係,訴請如主文第一、二項所示,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判決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書 記 官 葉子榕            法   官 李崇豪 上列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 記 官 葉子榕

2025-03-11

PCEV-113-板簡-2990-20250311-2

雄小
高雄簡易庭

返還房屋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雄小字第127號 原 告 董郁芳 訴訟代理人 周村來律師 周元培律師 洪郁婷律師 被 告 陳雅玲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房屋等事件,原告原起訴請求被告應給付積欠 租金及水電、瓦斯費共計新臺幣(下同)4萬3,321元,嗣追加請求 被告應將門牌號碼高雄市○鎮區○○街00號13樓之1房屋(下稱系爭 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及自113年12月1日起至騰空遷讓返 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1萬2,000元。經查,訴請騰空 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部分,依系爭房屋起訴時課稅現值為92萬3, 500元,有本院依職權調取房屋稅籍證明書附卷為憑,加計請求 被告給付4萬3,321元,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96萬6,821元【 計算式:923,500+43,321=966,821】,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萬2,8 10元,扣除原告前已繳納之裁判費1,000元後,尚應補繳1萬1,81 0元。至原告請求被告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核屬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之附帶請求,不併算其價額。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 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追加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張浩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有不服,得於收受裁定送 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並應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 1,000 元。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 記 官 林家瑜

2025-03-10

KSEV-114-雄小-127-20250310-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6號 原 告 王科賢 訴訟代理人 陳為元律師 被 告 皇偉不動產經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祐謙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繳納足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 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 利益為準,同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以一訴 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 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 ;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 ,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亦有明文。又以租賃關 係已經終止為原因,請求返還土地或遷讓房屋之訴,係以租賃物 返還請求權為訴訟標的,非以租賃權為訴訟標的,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以起訴時土地或房屋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 告就訴訟標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107年台抗字第117號裁定 意旨參照)。末按書狀不合程式或有其他欠缺者,審判長應定期 間命其補正;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依其情形可以補 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121條第1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定。查本 件原告訴之聲明為:被告應將坐落新北市○○區○○路00號(下稱系 爭不動產)騰空遷讓返還原告,並自民國113年8月15日起至遷讓 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75,000元。是原告訴 之聲明前段主要目的係請求被告遷讓返還系爭不動產,經本院依 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與系爭不動產距離 半徑1公里內之相近建物型態、路段、屋齡,於起訴前近1年之房 地實價登錄交易記錄為3筆,取其最低單價為每平方公尺148,750 元,系爭不動產為76.75平方公尺,參酌財政部發布「112年度個 人出售房屋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板橋區、板橋區、永和 區、中和區、三重區、新店區、蘆洲區、新莊區及土城區:房屋 價值應依房屋(含基地)評定現值之41%計算。本院依此估算系 爭不動產之交易價值為4,680,791元(計算式:148,750元/平方 公尺×76.75平方公尺×41%=4,680,79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故 聲明前段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4,680,791元;而訴之聲明後段依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之規定計算至起訴為止,價格應為32 7,500元(計算式:75,000元÷30×131=327,500元),故本件訴訟 標的價額核定為5,008,291元(計算式:4,680,791元+327,500元 =5,008,291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0,59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之日起5日 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許映鈞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陳逸軒

2025-03-10

PCDV-114-補-16-2025031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6號 原 告 黃淑滿 被 告 陳安一 一、按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 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 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 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 有明文。又按請求遷讓房屋之訴,係以租賃物返還請求權為 訴訟標的,其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以房屋之價額為準(最高 法院29年上字第935號判例意旨參照)。 二、上列原告與被告陳安一間遷讓房屋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經查,原告起訴聲明為: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中市 ○○區○○路○段000號4樓之5A房屋全部(下稱系爭房屋)騰空 遷讓返還原告,並給付租金新臺幣(下同)119,250元,暨 自民國113年10月20日起至遷讓之日止,按月賠償39,750元 。揆諸前揭說明,本件遷讓房屋之訴訟標的之價額應以房屋 之價額為準,依臺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113年房屋稅繳款書 記載,系爭房屋之課稅現值為15,490元,是以原告請求被告 遷讓系爭房屋部分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5,490元。又原告 附帶請求自113年10月20日起至遷讓之日止,按月賠償39,75 0元,是以原告請求損害賠償部分之訴訟標的金額為84,800 元【(39,750元/月÷30日)×64日(113年10月20日至起訴前 一日113年12月22日)=84,800元】。爰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 額為219,540元(15,490元+119,250元+84,800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2,320 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 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 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莊毓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丁文宏

2025-03-10

TCDV-114-補-26-20250310-2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物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8號 原 告 陳韋伶 訴訟代理人 丘浩廷律師 被 告 林莉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物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4,296,130元。 二、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43,570元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2項、 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如原告 起訴聲明已有一部撤回、變更、擴張或減縮等情形,即應以 核定時尚繫屬於法院之請求判決範圍為準,據以計算訴訟標 的之價額(參見最高法院107年度台抗字第708號民事裁定) 。再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按訴訟標的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 ,有起訴不合程式之情形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同法第249 條第1項第6款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後,變更及擴張訴之聲明,依上開說明,本院 即應以核定時尚繫屬於本院之上開原告請求範圍,據以計算 訴訟標的價額。本件原告之請求權基礎、請求內容如附表所 示,茲就本件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分述如下: ㈠、關於訴之聲明第1項部分:原告訴請被告返還臺北市○○區○○○ 路00巷0號2樓之房屋(下稱系爭房屋),依上開說明,其訴 訟標的價額為系爭房屋之市價,而系爭房屋於起訴時之現值 為新臺幣(下同)4,149,356元,有土地建物查詢資料、臺 北市政府地政局建築物價額試算表各1份在卷可參,故此項 聲明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4,149,356元。 ㈡、關於訴之聲明第2項部分:原告係依兩造間所簽立之房屋租賃 契約書,請求被告給付租金14萬元,與第1項聲明不具有主 從、附隨或牽連關係,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規 定,此部分訴訟標的金額應予併計,故訴之聲明第2項部分 之訴訟標的價額為14萬元。 ㈢、關於訴之聲明第3項部分:原告請求被告給付附表編號3所示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反面 解釋,應併算起訴前(即113年12月17日至同年月22日止, 共計6日)之損害賠償,起訴後之損害賠償則不併算,故訴 之聲明第3項部分之訴訟標的價額如附表編號3所示。 ㈣、綜上所述,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如附表所示,合計共4,296,130 元(計算式:4,149,356+14萬+6,774=4,296,130),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43,57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 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上述不足 額之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佳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簡 如 附表: 訴之聲明 請求權基礎 請求內容(新臺幣) 訴訟標的價額 (新臺幣) 第一項 民法第455條、第767條第1項前段 被告應將系爭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 4,149,356元 第二項 租賃契約 被告應給付原告14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之法定遲延利息 14萬元 第三項 民法第179條 被告應自民國113年12月17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35,000元 6,774元(計算式:35000×6/31=6,774,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合計 4,296,130元

2025-03-10

TPDV-114-補-38-20250310-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03號 原 告 吳俊樟 訴訟代理人 吳忠德律師 被 告 張淳善 被告兼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張惠莉 上列當事人間遷讓房屋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號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 告。 二、被告張惠莉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萬捌仟伍佰元,及自民國一 百一十三年十月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 利息。 三、被告張惠莉應自民國一百一十三年十月二日起至騰空返還主 文第一項所示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壹萬肆仟貳 佰伍拾元。 四、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五、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六、本判決主文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玖拾伍萬元為被告供擔保 後,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貳佰捌拾伍萬元為原告預 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七、本判決主文第二、三項,就已到期金額部分,如原告以已到 期金額之三分之一金額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告 如以已到期金額之全額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八、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3 款定有明文。經查,原告起訴時原訴之聲明第2、3項係請求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85,500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 18日起至清償日為止以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被告張惠 莉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系爭不動產之日止,按 月於每月15日前給付原告42,750元整,並加計至清償日止以 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嗣於本院審理時分別變更第2項、 第3項聲明為:被告張惠莉應給付原告85,500元及自民國113 年7月18日起至清償日為止以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被告 張惠莉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系爭不動產之日止 ,按月給付原告42,750元。原告上開訴之變更,其請求之基 礎事實同一,參以前開說明,均應准許。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   原告原為未辦保存登記建物門牌號碼新北市○○區○○00號房屋 (下稱系爭房屋)及其坐落基地即新北市○○區○○段0000地號 土地(下稱系爭土地,與系爭房屋合稱系爭不動產)之所有 權人,原告經由第一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第一建經 公司)與被告張惠莉簽訂「第一建經不動產買賣契約書」( 下稱系爭買賣契約),將系爭不動產出售予被告張惠莉,約 定價格為285萬元,分3期給付,分別為第1期款35萬元、第2 期款100萬元、第3期款150萬元,其中第3期款被告張惠莉應 於民國113年2月29日前匯入現金至履約保證專戶。被告張惠 莉於113年2月底向原告稱希望能先行裝修系爭房屋,而在未 經原告同意下,即擅自攜同被告張淳善一同入住系爭房屋, 並請求延期至113年3月15日給付第3期款及延至同月25日交 屋,原告同意後,復與被告張惠莉簽訂「買賣不動產增補協 議書」(下稱系爭增補協議書)。詎113年3月15日被告張惠 莉未支付第3期款150萬元,原告遂以存證信函定期催告被告 張惠莉給付第3期款,被告張惠莉仍未給付,原告遂於113年 5月14日以汐止社后郵局第000198號存證信函解除系爭買賣 契約。系爭買賣契約既經解除,被告張惠莉、張淳善仍繼續 居住於系爭房屋內,顯屬無權占有,並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 當得利,致原告受有損害,爰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 段及第179條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將系爭不動 產騰空遷讓返還原告,另請求被告張惠莉給付原告自113年5 月18日起至113年7月17日止,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85,500 元(計算式:1,425元×60日=85,500元,依系爭增補協議書 所約定每日1,425元為計算基準)及遲延利息,並自原告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騰空遷讓返還系爭不動產之日止,按 月於每月15日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42,750元(計 算式:1,425元×30日=42,750元)及遲延利息。並聲明:㈠被 告2人應將系爭房屋清空並遷讓返還與原告。㈡被告張惠莉應 給付原告85,500元,及自113年7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㈢被告張惠莉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返還系爭不動產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42,750元。㈣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㈤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被告抗辯略以:   被告支付第2期款後,原告未交付過戶及印鑑證明,且被告 張惠莉訂約時不知系爭房屋未辦保存登記,因而不可能給被 告張惠莉完稅證明,惟原告於付尾款前應先交付完稅證明等 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本院之判斷:   原告主張系爭房屋為未辦保存登記之建物,原告就系爭不動 產與被告張惠莉簽訂系爭買賣契約,約定應由被告張惠莉分 3期給付285萬元之買賣價金,嗣經兩造於113年3月12日另行 簽立系爭增補協議書,合意將第3期價款150萬元之清償期延 展至113年3月15日,若被告張惠莉仍遲延未為給付,即須按 日支付1,425元之違約金,原告並得催告後解除契約並沒收 已支付之價金;又被告張惠莉給付前2期價款(35萬元、100 萬元)後,未依系爭增補協議書約定於113年3月15日前給付 第3期價款,並經原告以113年4月16日汐止社后郵局第153號 存證信函定10日期間催告,該存證信函於113年4月17日送達 ,被告張惠莉仍未給付,原告遂以113年5月14日汐止社后郵 局第198號存證信函向被告張惠莉為解除買賣契約之意思表 示,該存證信函已於113年5月17日送達;及系爭不動產現為 被告2人占有等情,有原告提出之系爭買賣契約、系爭增補 協議書、存證信函及中華郵政掛號郵件收件回執、第一建築 經理股份有限公司113年6月27日第一建經字第1130137號函 、原告與被告張惠莉之通訊軟體LINE對話紀錄擷圖等件影本 為證,且為被告所無爭執,堪信為真。至於原告主張其已因 被告張惠莉遲延給付第3期價款而合法解除系爭買賣契約, 故被告2人現占用系爭不動產已屬無權占有,而依所有物除 去妨害請求權、所有物返還請求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訴請被告2人遷讓返還系爭不動產,及請求被告張惠莉給付 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等節,為被告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 。是本院所應審酌者即為:㈠原告解除系爭買賣契約是否合 法?㈡原告得否請求被告2人遷讓返還系爭不動產?㈢原告請 求被告張惠莉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有無理由?茲分 述如下:  ㈠被告張惠莉遲延給付第3期價款,原告已合法解除系爭買賣契 約  ⒈系爭買賣契約第8條第2項約定:買方違反契約之義務時,每 逾一日按買方已付價款萬分之二計算違約金(自逾期之次日 至完成給付日);經賣方定七日期限催告仍未履行,賣方得 解除契約。…」。系爭系爭增補協議書第4條亦約定「買方經 催告給付完稅款仍然延遲給付,賣方有解約本契約並沒收買 方已付所有價金之權利。」。  ⒉被告張惠莉雖辯稱:不知系爭房屋為未辦保存登記建物,且 依系爭買賣契約第3條,第3期款係於稅單核發後5日內存匯 入履保專戶,本件買賣未見核發稅單,是尚無庸給付尾款等 語。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 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出賣人出賣 之房屋,為違章建築者,買受於買受當時,雖已知悉其為不 能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之不動產,亦僅危險負擔移轉與買受 人以後,政府機關命令拆除時,不負擔保責任而已。至其他 瑕疵擔保責任,仍不因此而免除。」,最高法院72年度台上 字第3205號判決意旨參照。是出賣人所出賣者為違章建築者 ,買受人於買受當時若已知其為不能辦理所有權移轉登記之 不動產,出賣人就此不負瑕疵擔保責任。經查:證人即經手 系爭不動產交易之地政士蘇信安於本院審理時結證稱:系爭 買賣契約簽約當下就有說系爭房屋沒有權狀,沒有辦法貸款 等語(見本院113年12月16日言詞辯論筆錄第2頁)。可知被 告張惠莉於簽立系爭買賣契約時,已清楚知悉系爭房屋為未 辦保存登記之建物,被告張惠莉自無從主張原告就此應負瑕 疵擔保責任而拒絕給付價金。  ⒊被告張惠莉辯稱:原告並未過戶,沒有給印鑑證明及完稅證 明,沒有看到稅單等語。經查,系爭買賣契約書第3條約定 為證,其上記載「第三期款(完稅款)」應於「稅單核發後 5日內買方應將第三期款存匯入履保專戶」,惟系爭買賣契 約書第3條約定之內容,在「第三期款(完稅款)」、「新 台幣壹佰伍拾萬元整」等欄位上,另有手寫註記「113.2.29 前匯入」等文字,有系爭買賣契約書影本在卷可查(見本院 卷第20頁),證人蘇信安於本院證稱:所謂完稅款稅單核發 後5日內給付之稅單是指買方要負擔的契稅、印花稅;我們 簽完約之後就有去申報,稅單核發下來的時間113年2月21日 ,申報是113年1月23日,稅單核發後有以LINE通知被告張惠 莉。「(在第三期款上面有註記113年2月29日前匯入,為何 會這樣註記?)我們會問買方的付款條件,這是買方自己提 出他可以按照這些日期來給付這些款項,這是簽約當天就寫 上去。」、「(第三期款實際上應該是確定給付的日期,而 不是稅單核發後?)對。」等語(本院同日言詞辯論筆錄3 、4頁)。況原告與被告張惠莉於113年3月12日又簽訂系爭 增補協議書,約定「買方需於113年3月15日前給付完稅尾款 新台幣150萬元整及應繳稅費3萬元整」,有系爭增補協議書 在卷可稽。可知原告與被告張惠莉簽訂系爭買賣契約當時約 定應以113年2月29日作為第3期款之確定給付期限,嗣改以1 13年3月15日作為第3期款之確定給付期限,而非以「稅單核 發後」或「過戶後」或「提出印鑑證明」作為支付第3期款 之前提條件。被告張惠莉此部分辯解亦難採認。  ⒋準此,被告張惠莉未於113年3月15日前支付第3期價款,已構 成給付遲延,經原告以汐止社后郵局第153號存證信函定10 日期間催告,被告張惠莉仍未給付,原告遂以汐止社后郵局 第198號存證信函向被告張惠莉為解除買賣契約之意思表示 ,該存證信函已於113年5月17日送達等情,業如前述,則原 告主張系爭買賣契約已經合法解除,自屬有據。  ㈡原告僅得請求被告張惠莉遷讓返還系爭不動產:   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對 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之虞者 ,得請求防止之。民法第767條第1項定有明文。又「以無權 占有為原因,請求返還土地者,占有人對土地所有權存在之 事實無爭執,而僅以非無權占有為抗辯者,土地所有權人對 其土地被無權占有之事實無舉證責任,占有人自應就其取得 占有係有正當權源之事實證明之」,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 第1120號判決意旨參照。被告對於現仍占有系爭不動產等情 ,並無爭執,而本件原告業已解除系爭買賣契約,且被告並 未具體指明並舉證證明繼續占有系爭房屋有何正當權源,是 原告主張被告構成無權占有,應遷讓返還系爭房屋,自屬有 據。  ㈢原告得請求被告張惠莉給付不當得利:   按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 。雖有法律上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此為民法第 179條所明定。故得請求之不當得利範圍,應以他方所受之 利益為度,非以請求人所受損害若干為準,而無權占有他人 土地,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 高法院著有61年度台上字第1695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本件 被告張惠莉無權占有系爭房屋,業經認定如前,則原告主張 被告張惠莉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自屬可採。原告雖 主張以系爭增補協議書第3條:「買方(即被告張惠莉)若 遲延給付(第3期價款及應繳稅費)需負擔違約金每日1,425 元。」之約定,應以每日1,425元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 利。惟系爭增補協議書第3條所約定之「違約金」性質與租 金或使用系爭房屋之對價不同,尚無從據此認定相當於租金 之不當得利數額。按「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土地 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百分之十為限。」,土地法第97條 第1項定有明文。又按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利益數額,除 以基地申報地價、課稅現值為基礎外,尚須斟酌基地之位置 ,工商業繁榮之程度,承租人利用基地之經濟價值及所受利 益等項,最高法院68年度台上字第3071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本院審酌系爭不動產坐落位置,認按系爭不動產買賣總價 2,850,000元之年息百分之6計算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並 無不合。準此,原告得請求自系爭買賣契約解除失效之日即 113年5月18日起至同年7月17日間占用系爭不動產之相當於 租金之不當得利28,500元(計算式:2,850,000元×6%÷12月× 2月=28,500元),以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張惠莉之翌日 即113年10月2日起按月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14,250元 (計算式:2,850,000元×6%÷12月=14,250元)。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中段及第179條 規定,請求被告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並請求被告張惠莉給付 28,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2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以及自113年10月 2日起至返還系爭不動產之日止,按月給付14,250元,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經核其勝訴部分,合 於法律規定,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之,並依民事訴訟 法第392條第2項之規定,准被告供擔保後免為假執行;至原 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 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但 書。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高偉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於本件判決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 書狀,敘述上訴之理由,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並按他造當事人 之人數附具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 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王靜敏

2025-03-10

KLDV-113-訴-603-20250310-2

南簡補
臺南簡易庭

遷讓房屋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南簡補字第100號 原 告 胡志鴻 被 告 羅善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 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 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及 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所稱以一訴附帶請求,指凡是 附帶請求與主位請求間有主從、依附或牽連關係者,即有該條項 規定之適用。查原告起訴時聲明請求:⒈被告應將門牌號碼臺南 市○○○○路0段00號1樓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予原告。⒉被告應自民國1 14年1月7日起至遷讓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 15,000元。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系爭房屋1樓之交易價額及起 訴前之孳息計算;系爭房屋1樓之課稅評定現值為341,500元,有 臺南市政府財政稅務局房屋稅籍證明書書在卷可稽(南司簡調字 卷第79頁),起訴前之孳息為原告請求之114年1月份租金15,000 元,合計為356,500元(計算式:341,500元+15,000元=356,500 元‬),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356,5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 判費4,880元。至原告訴之聲明第2項中,依據不當得利之法律關 係而為請求的部分,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規定,不併算 其價額。爰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 定,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4,880 元,如逾期未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盧亨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核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彭蜀方

2025-03-10

TNEV-114-南簡補-100-2025031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414號 原 告 張陳富美 訴訟代理人 王翼升律師 複 代理人 廖泉勝律師 被 告 均德利環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彥均 訴訟代理人 劉顏廣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等事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 告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段00號房屋(下稱本件房屋)騰 空遷讓返還原告,並給付原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新臺幣(下 同)1,800,000元。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 、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2定有明文。又房屋及土地為各別之不動產,各得單獨為交 易之標的,故房屋所有人對無權占有人請求遷讓交還房屋之訴, 應以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核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不得併將 房屋坐落土地之價額計算在內。而房屋所有人倘附帶請求給付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亦不得併算其價額。(最高法院102年度 台抗字第429號裁定意旨參照)。原告起訴聲明請求:㈠被告應將 本件房屋騰空遷讓返還原告;㈡被告應給付原告1,800,00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暨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遷讓返還本件房屋之日止,按月 給付原告30,000元。本件原告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騰空遷讓返還 房屋,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本件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定之。 查本件房屋於起訴時之建物現值為282,531元(本院卷第46頁) ,則聲明第1項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82,531元。另訴之聲明第2 項為起訴後之附帶請求,不併算其價額。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 定為282,531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090元,扣除原告已繳納 之裁判費1,000元,尚應補繳2,09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未補 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高御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楊宗霈

2025-03-10

SLDV-113-補-1414-20250310-1

羅簡
羅東簡易庭

給付租金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羅簡字第519號 原 告 戴睦 被 告 葉萍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租金事件,經臺灣花蓮地方法院裁定(11 3年度花簡字第139號)移送前來,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9,940元,及自民國113年10月24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被告負擔,並應於裁判確定之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加給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49,940元為原告預供擔保, 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 書第2款定有明文。查本件原告起訴時原聲明:被告應將門 牌號碼花蓮市○○○街000號4樓之3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騰空 遷讓返還原告(花簡卷第16頁)。嗣因被告已於民國113年5 月11日自行搬離系爭房屋,而於同年月15日具狀變更聲明為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9,940元,及自民事變更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 利息(花簡卷第78頁),經核均係就兩造間之租約爭議為請 求,其請求基礎事實同一,與前揭規定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長期向原告承租系爭房屋,兩造分別於111 年11月15日、112年11月15日簽訂租賃契約(下稱系爭租約 ),均約定租期1年,分別自111年11月15日起至112年11月1 5日止,及自112年11月15日起至113年11月15日止,每月租 金6,500元,未收取押租金,水費、電費由被告自行負擔。 詎被告自112年7月起未全額繳交租金,欠繳如附表編號1至3 所示之租金65,000元、水費2,204元、電費6,078元,扣除如 附表編號4所示被告曾匯款23,342元,迄今尚積欠49,940元 未清償,兩造並於系爭契約第17條約定如因契約涉訟,敗訴 之一方願支付他方該金額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為此,爰依系爭租約之法 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原告主張前開事實,業據提出系爭房屋所有權狀、系爭租約 2份、台灣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系爭房屋繳費通知單、系爭 房屋112年6月至113年4月水費電子通知單、系爭房屋112年7 月至113年5月電費通知單及繳費憑證等件(花簡卷第19-24 頁、第83-100頁;本院卷第15-32頁)在卷為憑,而被告經 合法通知,未到庭爭執,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述, 雖被告係依公示送達通知者,依法不視同自認,惟因本件原 告所主張之事實,業據其舉證如前,自堪信原告此部分主張 為真實。又兩造於系爭租約約明:每月應繳月租金6,500元 (第4條);本契約不收押金(第5條);承租人即被告就水 電費、瓦斯費負其責任(第7條)。從而,原告依系爭租約 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前開費用共計49,940元,應屬有 據。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約定利率,超過週年 利率16%者,超過部分之約定,無效,民法第229條第2項、 第233條第1項及第205條分別定有明文。查兩造於系爭租約 約明:本契約存續中、終止或解除後,承租人即被告拒付租 金、水電費,致生訴訟時,敗訴之一方願支付他方該金額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週年利率16%之利息( 第17條),是原告請求自民事變更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之翌 日即113年10月24日(本院卷第37-41頁公示送達公告及公示 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據系爭租約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9 ,940元及自113年10月2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 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 9條第1項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並依同法第392 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宣告被告如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 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91條第3項。 並依職權確定訴訟費用額為1,000元(第一審裁判費),應 由被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臺灣宜蘭地方法院羅東簡易庭                  法 官 夏媁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同 時表明上訴理由;如已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 判決送達後10日內補具上訴理由(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 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林琬儒 附表:(民國;新臺幣) 編號 項目 金額 說明(本院卷第20頁) 1 租金 65,000元 112年7月15日至113年5月15日共10個月租金 【計算式:每月租金6,500元×10個月=65,000元】 2 水費 2,204元 112年3月16日至同年5月16日:455元 112年5月17日至同年7月14日:334元 112年7月15日至同年9月13日:334元 112年9月14日至同年11月16日:376元 112年11月17日至113年1月11日:246元 113年1月12日至同年3月14日:459元 3 電費 6,078元 112年5月8日至同年7月4日:1,063元 112年7月5日至同年9月4日:1,554元 112年9月5日至同年11月2日:1,165元 112年11月3日至113年1月7日:820元 113年1月8日至同年3月7日:635元 113年3月8日至同年5月9日:841元 4 被告匯款 23,342元 112年8月2日匯款3,445元 112年10月1日匯款4,897元 113年2月8日匯款15,000元 應給付合計 49,940元 【計算式:租金65,000元+水費2,204元+電費6,078元-被告匯款23,342元=49,940元】

2025-03-10

LTEV-113-羅簡-519-2025031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