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本票債權不存在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沙簡
沙鹿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簡易民事判決       113年度沙簡字第710號 原 告 林墩賢 被 告 蘇均平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7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前持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向臺 灣臺中地方法院聲請本票裁定強制執行,經臺灣臺中地方法 院以113年度司票字第6226號裁定准予強制執行在案,惟系 爭本票係原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發,是遭原告兒子即訴外 人林明新騙錢,原告才簽下系爭本票,是以兩造間並無債權 債務關係,本票債權不存在,故被告對原告並無本票債權存 在。故提起本件訴訟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之訴。並請求 法院判決:(一)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所示之本票債權對原 告不存在。(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二、被告抗辯:240萬元的本票是原告的兒子開給我的,因為他 撞毀我兩輛車,我再拿這240萬元的本票去跟原告換原告開 的150萬元本票。並聲明:請求駁回原告之訴,訴訟費用由 原告負擔。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確認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者,不得 提起。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法律關係之 存否不明確,原告主觀上認其在法律上之地位有不安之狀 態存在,且此種不安之狀態,能以確認判決將之除去者而 言,若縱經法院判決確認,亦不能除去其不安之狀態者, 即難認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最高法院52年臺上字 第1240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被告持系爭本票向本院聲 請裁定准予強制執行,經本院調閱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6 226號本票裁定卷宗核閱無誤,依原告之陳述,兩造就系 爭本票之票據權利是否仍存在,顯有爭執,且該權利之存 否,攸關原告應否負票據責任,則其私法上之地位因被告 主張而受有侵害之危險,而此種不安之狀態,應能以確認 判決除去,是原告對本件訴訟,有確認利益。   (二)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次按在票據上簽名 者,依票上所載文義負責;本票發票人所負責任,與匯票 承兌人同,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發票人或執票人之前 手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但執票人取得票據出於 惡意者,不在此限,票據法第5條第1項、第121條及第13 條分別定有明。又票據乃文義證券及無因證券,票據上之 權利義務,悉依票上所載文義定之,與其基礎之原因關係 各自獨立,票據上權利之行使,不以其原因關係存在為前 提,執票人行使票據上權利時,就其基礎之原因關係確係 有效存在,不負舉證責任。若票據債務人以自己與執票人 間所存抗辯之事由,對抗執票人,依票據法第13條規定觀 之,雖應由票據債務人就該抗辯事由負舉證之責任,惟仍 須待為票據基礎之原因關係確立後,法院就此項原因關係 進行實體審理時,當事人於該原因關係是否有效成立或已 否消滅等事項有所爭執,始適用各該法律關係之舉證責任 分配原則(最高法院97年度台簡上字第17號民事裁判參照 )。本件兩造為票據直接前後手,就票據原因關係為清償 訴外人林明新債務一節並無爭執,依前述票據法第13條規 定,應由票據債務人即原告就其主張事由負舉證之責任。 (三)又當事人主張之事實,為吾人日常共識共信者,稱為常態 事實,應認為已得法院之確信,自不必負舉證之責任;當 事人主張之事實,非吾人日常共識共信者,稱為變態事實 ,應認為未得法院之確信,自應負舉證責任。次按意思表 示係被詐欺或脅迫而為,屬於變態事實,當事人主張其意 思表示係因被詐欺或脅迫而為之者,自應就其被詐欺或脅 迫之事實,負舉證之責任。原告雖主張其係遭兒子林明新 騙錢,才簽下系爭本票云云,但並未提出證據證明之。且 本院主動調閱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偵字第8128號 偵查卷宗,卷內亦無被告或訴外人林明新對原告為詐欺或 脅迫行為以致原告簽發附表所示本票之情形。則原告主張 受騙而簽發系爭本票乙節,並無證據證明之,自難採信。 四、綜上所述,原告既不能證明其因受騙而簽發系爭本票為真實 ,因此,原告主張本票債權不存在,為無理由,故原告之訴 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核與判 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沙鹿簡易庭               法 官 劉國賓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 上訴理由(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附表:(金額:新臺幣/日期:民國) 本票附表:至清償日止利息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六計算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到期日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1 112年8月8日 750,000元 112年8月31日 112年9月1日 WG00000000 2 112年8月8日 750,000元 112年12月31日 113年1月1日 WG00000000

2025-03-13

SDEV-113-沙簡-710-20250313-1

沙簡
沙鹿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沙簡字第177號 原 告 李年興 被 告 謝淑惠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 須具備之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 二、原告因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 新臺幣(下同)58,000元,應繳裁判費1,000元,經本院於 民國114年2月20日以裁定命原告於受送達後五日內補繳第一 審裁判費1,000元,此項裁定已於114年2月24日送達原告, 有送達證書附卷可稽;茲原告於受收裁定後逾期迄未補正, 其訴不能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沙鹿簡易庭                 法 官 吳俊螢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表明抗告 理由(須附繕本),並繳納新臺幣1,500元之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柳寶倫

2025-03-13

SDEV-114-沙簡-177-20250313-1

營簡
柳營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營簡字第791號 上 訴 人 蘇贏灃 訴訟代理人 湯巧綺律師 羅暐智律師 王奐淳律師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蔡宛珍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 上訴人對於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訴訟標的 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141,799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 432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之1第3項、第442 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 庭(臺南市○○區○○里○○路○段000號)如數補繳,逾期不繳,駁回 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童來好 上列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南市○○區○○ 里○○路○段00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吳昕儒

2025-03-13

SYEV-113-營簡-791-20250313-3

店補
新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店補字第156號   原 告 莊雅筑 上列原告與被告裕富數位資融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 不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 定為新臺幣(下同)38,967元(算式詳見附件),應繳第一審裁 判費1,5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向本庭繳納,逾期不繳,即駁回原 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新店簡易庭 法 官 陳紹瑜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凃寰宇 附表

2025-03-13

STEV-114-店補-156-20250313-1

店補
新店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店補字第168號   原 告 郭宏輝 訴訟代理人 郝念慈 被 告 古鋺圩 訴訟代理人 葉玟岑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古鋺圩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原告起 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原告所爭執之二紙本票,其價額(包含本 金及利息)為新臺幣(下同)4,385,519元(計算方式詳見附表 ),然原告訴之聲明為「確認被告持有該等本票債權在超過246, 875元之部分對原告不存在」,對原告而言,其勝訴所能獲得之 利益即為該等票據權利超過246,875元部分,是依該訴之聲明, 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4,138,644元(計算式:4,385,519-2 46,875=4,138,644),應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49,938元。依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 日內向本院(231204新北市○○區○○路0段000號)補繳上開裁判費 ,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新店簡易庭 法 官 陳紹瑜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凃寰宇 附表

2025-03-13

STEV-114-店補-168-20250313-1

重簡
三重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三重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簡字第2577號 原 告 徐王麗君 徐永樂 被 告 林右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13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被告持有如附表所示本票之本票債權對原告徐王麗君、 徐永樂不存在。 二、訴訟費用新臺幣(下同)1,000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 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 本件被告持有徐王麗君、徐永樂(下稱原告等2人)與訴外 人徐嘉進共同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並 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乙節,有本院113年度司票字第11587號 民事裁定可稽,復經本院依職權調取上開卷宗核閱無訛,足 認原告等2人有即受強制執行之危險,而原告等2人否認系爭 本票為其所簽發,其不安之危險地位須提起確認本票債權不 存在之訴始能除去,故原告等2人提起本件確認訴訟,有即 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被告持有訴外人徐嘉進、原告等2人共同簽發系爭本票,並 執以聲請本票裁定,經鈞院以113年度司票字第11587號裁定 准予強制執行,惟系爭本票非原告等2人簽發,而係他人所 偽造,為此,爰提起本件確認訴訟等語。並聲明:請求確認 被告所持有系爭本票之本票債權對原告等2人不存在。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本票為無因證券,僅就本票作成前之債務關係,無庸證明 其原因而已,至該本票本身是否真實,即是否為發票人所作 成,即應由本票債權人負證明之責,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77 條規定之法理至明(最高法院50年台上字第1659號判例、最 高法院65年度第6次民庭庭推總會決議參照)。  ㈡本件原告等2人主張系爭本票非其所共同簽發,而係遭他人偽 造等語,揆諸上揭說明,自應由被告就原告等2人確有共同 簽發系爭本票之事實負舉證責任。而經本院比對系爭本票發 票人欄上之「徐嘉進」、「徐王麗君」及「徐永樂」簽名之 筆跡,不論於運筆、勾勒字形及習慣等書寫方式依肉眼觀察 皆為同一人所書寫,且票上「徐王麗君」及「徐永樂」簽名 之筆跡,亦顯與民事起訴狀之筆跡完全不符(本院卷第14頁 ),顯見是否為各發票人所為簽發,自非無疑,而被告既未 能就系爭本票上之原告等2人簽名真正負舉證責任,且被告 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 未提出準備書狀爭執,依法視同自認,堪認原告等2人前開 主張為真實。則原告等2人主張系爭本票並非其等所共同簽 發,其不負發票人之給付票款責任等語,應屬有據。 四、從而,原告等2人請求確認被告所持有系爭本票之本票債權 對原告等2人不存在,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又本件雖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惟屬確認判 決,其性質不適宜宣告假執行,爰不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依職權確定訴訟 費用額為1,000元由被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三重簡易庭 法 官 王凱俐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林品慈 附表: 票據號碼 發票人 票面金額 發票日 到期日 TH0000000 徐嘉進 徐王麗君 徐永樂 5萬元 113年4月22日 113年5月22日

2025-03-13

SJEV-113-重簡-2577-20250313-1

重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254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京賀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萬佳興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如欲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間確認本票債權不 存在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2月7日之本院第一審判決, 提起第二審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正本之日起五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新 臺幣貳拾柒萬貳仟玖佰貳拾貳元,逾期不補正,即以裁定駁回上 訴。   理 由 一、按提起第二審上訴,應當繳納第二審裁判費;又上訴不合程 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原第一審法院應定 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 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6第1項、第442條第2項分別 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17,203,206元,應徵 第二審裁判費272,922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442條第2項之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5日 內向本院繳納,逾期未繳即駁回上訴。   三、另上訴人具狀上訴未表明上訴理由,亦應於上開期限內提出 理由書到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郭任昇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 記 官 林宜璋

2025-03-13

KSDV-113-重訴-254-20250313-2

潮補
潮州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潮補字第337號 原 告 吳明哲 當事人間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250,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新臺幣3,45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 249 條第 1 項但書之規 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向本庭補繳,逾期不繳,即 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潮州簡易庭 法 官 吳思怡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李家維

2025-03-13

CCEV-114-潮補-337-20250313-1

台聲
最高法院

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再審之訴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聲字第249號 聲 請 人 即被上訴人 李秀琴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即上訴人廣豐國際媒體股份有限公司間請 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再審之訴事件(本院114年度台上字第109 號),聲請核定第三審律師酬金,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之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為新臺幣四萬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官 林 金 吾 法官 陳 靜 芬 法官 蔡 孟 珊 法官 藍 雅 清 法官 高 榮 宏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林 沛 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2025-03-13

TPSV-114-台聲-249-20250313-1

板簡
板橋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板簡字第2380號 原 告 李哲龍 被 告 侯建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2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確認被告持有以原告為發票人、發票日民國111年9月13日、 票面金額新臺幣100,000元(票據號碼626517、626518、626 519)之共3張本票債權不存在。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要領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 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本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434條第1項規定,合併記載事實及理 由要領,其中原告之主張,並依同條項規定,引用其如附件 起訴狀、民事補正狀(見113年度士簡字第933號卷第9至10 頁、本院卷第25頁)及民國114年2月27日言詞辯論筆錄。 三、法院之判斷: (一)按確認法律關係之訴,非原告有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 益者,不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 文。所謂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係指因法律關係之 存否不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而 此項危險得以對於被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者而言(最高法 院42年台上字第1031號判例參照)。原告以系爭本票之票 款已清償完畢,故系爭本票之債權已消滅而不存在,則兩 造對於系爭本票債權是否存在,即有爭執而不明確,致原 告在法律上地位有不安之狀態,而此種狀態復得以對於被 告之確認判決除去之,參諸前開判例意旨,自應認原告有 即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是原告自得提起本件確認之 訴,先予敘明。 (二)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台北富邦銀行存款歷史對帳 單附卷可稽;被告對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狀 爭執,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80條第3項本文準 用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正。 四、從而,原告以清償為由,訴請確認被告所持有以原告為發票 人、發票日111年9月13日、票面金額新臺幣100,000元(票 據號碼626517、626518、626519)之共3張本票債權不存在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係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爰依職權宣告假 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時瑋辰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詹昕容

2025-03-13

PCEV-113-板簡-2380-20250313-3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