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通常訴訟程序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51-160 筆)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簡字第89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劉柏伸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 3年度毒偵字第12346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為宜以簡易 判決處刑(原案號:114年度易字第134號),爰不經通常訴訟程 序,裁定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下:   主   文 劉柏伸犯持有第一級毒品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 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扣案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物均沒收銷燬 。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增列「被告劉柏伸於本院準備 程序之自白、現場及扣押物照片各1份」外,其餘均引用檢 察官起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1項之持有第 一級毒品罪。 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至第8條、第10條或第11條之罪, 供出毒品來源,因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犯者,減輕或免除其 刑,同條例第17條第1項定有明文。查被告於偵查中雖供稱 其毒品來源為桃園的朋友,但無法提供該人之真實姓名年籍 資料或聯絡方式以供查證,自無從因被告之供述而查獲毒品 來源,是本案未因被告之供出毒品來源而查獲其他正犯或共 犯,自無前揭減免其刑規定之適用。 四、爰審酌被告前有施用毒品案件,經科刑、執行、緩起訴之紀 錄,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供參,素行不佳,明知毒品足以 導致人體機能發生依賴性、成癮性及抗藥性等障礙,戕害自 身健康,漠視法令禁制,竟為供己施用而購入毒品並持有之 ,所為實屬不該;惟念被告犯後始終坦承犯行,堪認其犯後 態度尚佳;兼衡其本案犯罪之動機、目的、手段;復參酌其 自陳教育程度、職業、家庭經濟狀況(見本院易字卷第58頁 ),暨檢察官及被告就量刑之意見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五、沒收   ㈠查獲之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 沒收銷燬之;供犯罪所用之物、犯罪預備之物,屬於犯罪行 為人者,得沒收之,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刑法 第38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㈡扣案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海洛因9包,均係被告所持有之毒品 ,業據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坦承在卷(本院易字卷第56頁 ),且上開扣案物經鑑驗後,均檢出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 ,除鑑驗用罄部分堪認業已滅失外,其餘應依毒品危害防制 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均 諭知沒收銷燬;至於包裝上開毒品之外包裝袋,因其上殘留 之毒品均難以完全析離,亦無析離之實益與必要,應視同毒 品,一併沒收銷燬之。  ㈢扣案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物,經被告供稱:是我太太蔡佳蓉的 等語(本院易字卷第56頁),且證人蔡佳蓉亦承認為其所有 等情(毒偵卷第190頁),復無證據顯示上開物品與被告本 案犯行相關,又非屬違禁物,爰不予宣告沒收,併予敘明。 六、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3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 條第2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七、如不服本判決,得自收受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以書狀敘 述理由(須附繕本),經本庭向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提 起上訴。   本案經檢察官朱仁提起公訴,檢察官黃晉展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刑事第七庭 法 官 簡伶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金雅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2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7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1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名稱 數量 備註 1 第一級毒品海洛因 9包 ①保管字號:本院114年度保管檢字第163號3-3。 ②法務部調查局濫用藥物實驗室113年7月8日調科壹字第11323913660號鑑定書,鑑定結果:  送驗白色粉末檢品2包(原編號1、2)經檢驗均含微量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合計淨重3.32公克(驗餘淨重3.13公克,空包裝總重0.63公克)。  送驗米白色粉末檢品7包(原編號3至9)經檢驗均含第一級毒品海洛因成分,合計淨重15.69公克(驗餘淨重15.61公克,空包裝總重2.03公克),純度37.64%,純質淨重5.91公克。 2 吸食器 1個 保管字號:本院114年度保管檢字第163號3-1。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3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20萬元 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 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 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7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2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1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金。 附件: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2346號   被   告 劉柏伸 (年籍資料詳卷)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 起公訴,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劉柏伸明知海洛因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2條第2項第1款所 規定之第一級毒品,依法不得持有,仍基於持有第一級毒品 海洛因之犯意,於民國113年4月22日前某日,透過網際網路 向不詳人士購得海洛因而持有之,嗣警方於113年4月22日15 時59分許,至劉柏伸及其妻蔡佳蓉位於雲林縣○○鄉○○村○○00 0○0號居處執行搜索,扣得劉柏伸持有置放桌上之海洛因9包 (總毛重21.74公克、總純質淨重5.91公克)、蔡佳蓉持有 之吸食器1個,惟劉柏伸為逃避尿液採檢旋即逃逸。後劉柏 伸自行到案說明,始悉上情。 二、案經本署檢察官簽分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劉柏伸於偵查中自白 坦承全部犯罪事實。 2 證人即另案被告蔡佳蓉於警詢及偵查中供述 扣案海洛因係被告持有之事實。 3 雲林縣警察局斗南分局搜索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扣押物品收據、113年6月13日函附職務報告、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3年5月17日刑生字第1136059253號鑑定書、法務部調查局濫用藥物實驗室113年7月8日調科壹字第11323913660號鑑定書 警方查扣海洛因之事實。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第1項之持有第 一級毒品罪嫌。被告並未就毒品來源有所具體陳述,是本案 並無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7條第1項後段之適用。扣案海洛 因9包(總毛重21.74公克、總純質淨重5.91公克)請依毒品 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銷燬。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檢 察 官 朱啓仁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書 記 官 簡龍呈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1條 持有第一級毒品者,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3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一級毒品純質淨重十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上 7 年以下 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二十公克以上者,處 6 月以上 5 年以 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7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三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2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2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第四級毒品純質淨重五公克以上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持有專供製造或施用第一級、第二級毒品之器具者,處 1 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 10 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4

ULDM-114-簡-89-20250314-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6號 聲 請 人 楊津閎 相 對 人 祭祀公業楊文心 法定代理人 楊儒顯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供擔保新臺幣155萬3,024元後,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686 69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訴字第2 83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決確定,或因撤回、和解、調解而終 結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 該擔保金額之多寡應如何認為相當,固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 圍。惟此項擔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 之賠償,故法院定擔保金額時,自應斟酌該債權人因停止執 行可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 可能遭受之損害,在執行名義命為金錢給付之情形,係指債 權人因停止執行延後受償,未能即時利用該款項,所可能遭 受之損害而言(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123號民事裁定參 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聲請對聲請人之財產為強制執行,經 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68669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下 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執行中,惟伊已對相對人提起債務人 異議之訴,爰聲請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之強執行程序等語 。 三、經查,本件聲請人以其業已向本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即 114年度訴字第283號)為由,聲請裁定停止系爭執行事件對 其之強制執行程序,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案卷及 該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卷宗查核屬實,且系爭執行事件對於 聲請人之執行程序尚未終結,是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核與 前開強制執行法規定相符,應予准許。爰審酌相對人因停止 執行可能遭受之損害,相當於相對人就本件執行標的無法及 時受償所受之利息損失。而相對人於系爭執行事件對聲請人 聲請強制執行之債權為新臺幣(下同)500萬4,000元,及自 民國113年8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暨執行費用4萬448元,業經本院核閱系爭執行事件 卷宗無誤。而聲請人係於114年2月25日提起本案訴訟,則上 開利息計算至本案訴訟繫屬前一日止,共計13萬2,298元【 計算式:5,004,000×(193/365)×5%=132,298,元以下四捨五 入,下同】,據此計算,相對人聲請強制執行之債權額為51 7萬6,746元(計算式:5,004,000+132,298+40,448=5,176,7 46)。惟因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相對人受償上開金額之時 間必然延宕,其因停止強制執行程序可能所受之損害,應為 停止期間所發生之法定遲延利息即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參以本件訴訟標的價額已逾150萬元,為得上訴第三 審之民事通常訴訟程序事件,依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 第2點第2、4、5款規定,第一、二、三審之辦案期間分別為 2年、2年6月、1年6月,故推估本件停止執行之期間約為6年 ,經計算結果,相對人於該段期間可能所受損害額為155萬3 ,024元(計算式:5,176,746×5%×6=1,553,024),準此,爰 酌定如主文所示擔保金額准許之。 四、依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李昕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需附 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葉春涼

2025-03-14

CHDV-114-聲-26-20250314-2

地訴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刑事

臺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 114年度地訴字第10號 原 告 鄭家囷 住○○市○區○○街000○0號4D 鄭民崇 被 告 何玉鳳 顏代容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上列當事人間有關刑事審理事件,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於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於其管轄法院,行政訴訟法第18條準用民 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有明文。行政訴訟法第104條之1第1 項規定:「適用通常訴訟程序之事件,以高等行政法院為第 一審管轄法院。但下列事件,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 法院:一、關於稅捐課徵事件涉訟,所核課之稅額在新臺幣 一百五十萬元以下者。二、因不服行政機關所為新臺幣一百 五十萬元以下之罰鍰或其附帶之其他裁罰性、管制性不利處 分而涉訟者。三、其他關於公法上財產關係之訴訟,其標的 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者。四、其他依法 律規定或經司法院指定由地方行政法院管轄之事件。」同法 第229條第1項、第2項規定:「(第1項)適用簡易訴訟程序 之事件,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第2項)下 列各款行政訴訟事件,除本法別有規定外,適用本章所定之 簡易程序:一、關於稅捐課徵事件涉訟,所核課之稅額在新 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二、因不服行政機關所為新臺幣五十 萬元以下罰鍰處分而涉訟者。三、其他關於公法上財產關係 之訴訟,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者。四 、因不服行政機關所為告誡、警告、記點、記次、講習、輔 導教育或其他相類之輕微處分而涉訟者。五、關於內政部移 民署(以下簡稱移民署)之行政收容事件涉訟,或合併請求 損害賠償或其他財產上給付者。六、依法律之規定應適用簡 易訴訟程序者。」同法第13條第1項規定:「對於公法人之 訴訟,由其公務所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其以公法人之機 關為被告時,由該機關所在地之行政法院管轄。」。 二、經查,原告以臺灣南投地方法院(下稱南投地院)112年度交訴字第60號(下稱他案)之承審法官何玉鳳、顏代容及所屬法院為被告,起訴主張被告何玉鳳、顏代容審理他案過程違反刑事訴訟法等規定,並聲明應褫奪被告何玉鳳、顏代容審理他案之職權,命被告南投地院更換法官審理。則觀諸原告上開訴之聲明及主張,已足認本件非屬行政訴訟法第229條第2項所定應適用簡易訴訟程序之事件,亦非屬行政訴訟法第104條之1第1項但書所規定以地方行政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之事件。 三、再查,被告機關所在地為南投縣南投市,依行政訴訟法第14 條第1項、第104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本件應以本院高等行 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地方行 政訴訟庭起訴,顯係違誤。依上開規定,本件應依職權移送 於其管轄法院,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審判長法 官 林學晴          法 官 張佳燉              法 官 黃麗玲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 造人數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蔡宗和

2025-03-14

TCTA-114-地訴-10-20250314-1

司促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383號 聲 請 人 即 債權 人 陳正強 相 對 人 即 債務 人 張瑞芬 秦浩然 上列債權人聲請對債務人張瑞芬、秦浩然發支付命令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支付命令之聲請,不合於第511條之規定或依聲請之意旨 認債權人之請求為無理由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 訟法第513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次按支付命令之聲請,應 表明請求之原因、事實;債權人之請求,應釋明之,民事訴 訟法第511條第1項第3款、第2項定有明文。此條項乃民國10 4年6月15日民事訴訟法修法時所增列,以強化債權人之釋明 義務。若債權人未為釋明,或釋明不足,法院得依同法第51 3條第1項規定,駁回債權人之聲請(修法理由參照)。因支 付命令之聲請,法院僅憑一方之書面審理,為便利法院調查 其聲請有無理由,其表明自非僅指聲請狀內記載請求之原因 、事實而言,而應併包括提出相當證據釋明其請求之原因、 事實為真實之義務,以免債務人對其請求加以爭執而提出異 議,致原期簡易迅速之程序,反較通常訴訟程序為繁雜遲緩 。 二、本件聲請人主張,相對人秦浩然委託相對人張瑞芬與其成立 不動產買賣契約,雙方約定賣方(即秦浩然)負責做好自來 水部分包含自來水馬達,惟迄今仍未履行房屋自來水工程, 又相對人張瑞芬事後提議給付新臺幣(下同)50,000元,由 聲請人自行處理房屋自來水工程,惟亦未收受前開款項,爰 聲請對相對人等核發支付命令,請求相對人等給付56,300元 之自來水工程費用(含自來水申請費用5,800元及聲請督促 程序費用500元)。查聲請人主張上開事實,固提出不動產 買賣契約書、LINE對話紀錄等為證,堪認契約之賣方確需負 擔房屋自來水工程,惟相對人張瑞芬僅係上開契約賣方之受 託人,並非契約之當事人(賣方),是難認其須負擔房屋自 來水工程費用。又聲請人請求給付自來水工程費用55,800元 及本件聲請督促程序費用500元,惟並未提出房屋自來水工 程費用為55,800元之釋明文件(如工程估價單等),尚難僅 憑聲請人與張瑞芬之對話紀錄,據以認定工程費用,故本件 聲請難認有理由,應予駁回,聲請督促程序費用應由聲請人 負擔。 三、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司法事務官 高于晴

2025-03-14

PTDV-114-司促-383-20250314-3

地訴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地方庭

有關行政執行事務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 地方行政訴訟庭第一庭 114年度地訴字第48號 原 告 台灣王船聯合開發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賴文中 上列原告因有關行政執行事務事件,狀載不服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113年度署聲議字第199號聲明異議決定,提出書函,核有起訴程 式上之欠缺,茲依行政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規定,限原告於本裁 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正之,逾期不補正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 本件訴訟,特此裁定。 依行政訴訟法第57條、第105條、第98條第2項、第104條之1、第 229條、第24條規定,應補正事項如下: 一、補繳裁判費,並以訴狀明確記載訴訟標的金額。關於公法上 財產關係之訴訟,裁判費徵收標準如下: 1.其標的之金額在新臺幣(下同)50萬元以下者,屬適用簡易 訴訟程序之事件,以地方行政法院(即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應繳納裁判費二千元。 2.其標的之金額逾50萬元、在150萬元以下者,屬適用通常訴 訟程序之事件,以地方行政法院(即本院地方行政訴訟庭) 為第一審管轄法院,應繳納裁判費四千元。 3.其標的之金額逾150萬元、或非屬行政訴訟法第104條之1但 書所定由地方行政法院管轄之事件者,屬高等行政法院(即 本院高等行政訴訟庭)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之通常訴訟程序事 件,應繳納裁判費四千元。 二、應以訴狀(記載本院案號)具體表明應記載事項: ㈠記載「原告」台灣王船聯合開發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㈡補正被告: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代表人:陳幸敏(分 署長)。 ㈢陳明訴訟種類、應為之聲明(即請求法院為如何之判決)。 ㈣附具原處分書、決定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審判長法 官 陳雪玉 以 上 正 本 證 明 與 原 本 無 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季吟

2025-03-14

TPTA-114-地訴-48-20250314-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小字第1168號 原 告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上列原告與被告陳若瑜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被告無當事人能力,且不可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 訟程序之規定;第436條之規定,於小額程序準用之,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3款、第436條第2項、第436條之23分 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原告於民國114年2月4日起訴請求被告陳若瑜給付損害 賠償(交通),有民事起訴狀上本院收狀戳印文(見本院卷第 11頁)在卷可稽。惟查,被告陳若瑜(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已於起訴前即113年11月14日死亡,有被告個 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附卷可憑(隨卷外放),依前開說明, 原告起訴於法不合,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3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上列正本係依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14

TPEV-114-北小-1168-20250314-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小字第1140號 原 告 全發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明珍 訴訟代理人 張存實 上列原告與被告吳崇毅等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提出於法院為 之;原告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 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簡 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訟程 序之規定;第436條之規定,於小額程序準用之,民事訴訟 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436條第2項 、第436條之23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吳崇毅等2人連帶給付損害賠 償,惟未提出被告「吳崇毅所屬車行」之登記資料,暨其組 織型態(獨資、合夥、公司或非法人團體等)、正確名稱、 法定代理人或負責人之姓名、住居所,致本院無從確定被告 「吳崇毅所屬車行」之當事人能力有無及其真實住居所,又 原告起訴未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是原告之起訴核與前開應備 程式不合。嗣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0日裁定命原告於收受 裁定後5日內,具狀補正被告「吳崇毅所屬車行」之登記資 料,暨其組織型態(獨資、合夥、公司或非法人團體等)、 正確名稱、法定代理人或負責人之姓名、住居所,並補繳裁 判費新臺幣1,000元,逾期未補正者,即駁回原告之訴(見 本院卷第55頁至第56頁)。前揭裁定業於114年2月12日送達 原告,有本院送達證書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57頁至第59頁 )。惟原告逾期迄未補正「吳崇毅所屬車行」之登記資料, 暨其組織型態(獨資、合夥、公司或非法人團體等)、正確 名稱、法定代理人或負責人之姓名、住居所,亦有本院收文 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存卷附卷可憑(見本院卷 第61頁至第66頁),參諸首揭說明,其起訴顯難認為合法, 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6款、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北市○○區○○○ 路0段000巷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13

TPEV-114-北小-1140-20250313-1

北小
臺北簡易庭

給付票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小字第1141號 原 告 即刻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熊立宇 被 告 飾瑩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侯欽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票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2項、第77條 之13規定,按訴訟標的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繳納裁判費,此為 必備之程式。次按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 於法院為之:……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民事訴訟法第24 4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民事訴訟採處分權主義,原告應 於起訴時,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2款、第3款規定, 表明及特定其作為訴訟上請求之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應 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3156號判決 意旨參照)。給付判決必須明確其給付之範圍,原告提起給 付之訴,亦須於其訴之聲明表明給付之範圍(最高法院111 年度台上字第941號判決意旨參照)。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必須明確具體,乃起訴必備之程式,原告提起給付之訴,自 須於其訴之聲明表明給付之範圍,俾利於後之強制執行(最 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435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原告之訴 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 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應以裁定駁回之; 簡易訴訟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訟 程序之規定;第436條之規定,於小額程序準用之,同法第2 49條第1項、第436條第2項、第436條之23亦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提起本件訴訟,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 500元,然起訴狀並未明確記載本件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暨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繳納第一審裁判費,依 前揭規定,於法尚有未合。嗣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裁 定命其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正應受判決事項聲明,及補 繳裁判費,逾期有未補正者,即駁回其訴(見本院卷第35頁 至第37頁)。前開裁定業於114年2月19日送達原告,有送達 證書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39頁)。原告固於114年2月25日 提出補充狀(見本院卷第47頁),惟其訴之聲明係載「一、 被告應給付原告16,975元及附表所示之利息;二、該金額包 含以下未支付之帳款:1.113年7月快遞服務費7,940元,2.1 13年8月快遞服務費4,989元,3.113年9月快遞服務費:4,04 6元;三、利息請求:1.113年7月帳款7,940元自113年9月24 日(支票到期日)起算,2.113年8月帳款4,989元自113年8月2 6日(發票日期)起算,3.113年9月帳款4,046元自113年9月20 日起算;四、本件訴訟費用應由被告負擔;五、如被告未於 判決確定後履行給付義務,原告得依法聲請強制執行」等語 (見本院卷第47頁至第54頁),與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乃 原告請求法院應為如何判決之聲明,如原告獲勝訴判決,該 聲明即成為判決主文,顯有未合。惟原告逾期迄未補正本件 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及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所定費率 繳納第一審裁判費,亦有本院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 查詢清單、答詢表存卷可參(見本院卷第55頁至第60頁), 參諸首揭說明,其起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 第6款、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詹慶堂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告 理由,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潘美靜

2025-03-13

TPEV-114-北小-1141-20250313-1

北簡
臺北簡易庭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簡字第2097號 原 告 泰發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兼上一人之 法定代理人 朱碧珍 被 告 騰邦投資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葉振富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裁判費新臺幣貳萬貳仟肆佰壹 拾貳元,逾期不補(繳),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應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備之程式,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定有明文。又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 、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其附帶請求於起訴前所生部分 ,數額已可確定,應合併計算其價額,此觀諸民國112年12 月1日公布施行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修正理由即明 。再按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法 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 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96年度 台抗字第796號民事裁定參照)。末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 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 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應以裁定駁回之;簡易訴訟 程序,除本章別有規定外,仍適用第一章通常訴訟程序之規 定,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436條第2項亦有明 文。 二、經查,原告起訴請求撤銷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34632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及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下稱新北地院)114年度司執助字第2042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等語,雖已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5,530元,惟上開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債權金額為401,004元及自90年5月11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並自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有本院114年2月22日北院信114司執丑字第34632號執行命令、新北地院114年3月5日新北院楓114司執助月字第2042號執行命令在卷可稽。揆諸上開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2,254,192元(計算式詳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為27,942元,扣除原告已繳5,530元,尚應補繳22,41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補,即駁回其訴。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陳仁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 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 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黃進傑 附表: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 (請求金額401,004元) 1 利息 401,004元 90年5月11日 110年7月19日 (20+70/365) 20% 1,619,396.98元 2 利息 401,004元 110年7月20日 114年3月11日 (3+235/365) 16% 233,790.83元 小計 1,853,187.81元 合計 2,254,192元

2025-03-13

TPEV-114-北簡-2097-20250313-1

板建簡
板橋簡易庭

給付工程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板建簡字第28號 原 告 朱家佑 被 告 寶鈞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旭強 被 告 楊欽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提起民事訴訟,應繳納裁判費,此為法定必須具備之程式。 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 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先命補正而不補正者, 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為同法條第1項所明定。而簡易訴訟 程序除別有規定外,仍適用通常訴訟程序規定,復為同法第 436條第2項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7日 裁定命原告於3日內補繳,該裁定業已於114年2月20日送達 原告送達代收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惟原告逾期迄今仍 未繳納補正,有本院板橋簡易庭詢問簡答表、本院答詢表、 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等件 在卷可稽,是原告之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3月13日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板橋簡易庭             法 官 江俊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華民國114年3月13日             書記官 蔡儀樺

2025-03-13

PCEV-114-板建簡-28-2025031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