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腦中風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61-170 筆)

監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60號 聲 請 人 林O旭 相 對 人 謝O仁 關 係 人 謝OO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謝O仁(男,民國00年0 月0 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任林O旭(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謝O仁之監護人。 三、指定謝OO(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謝O仁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為謝O仁之子,謝O仁因失智症, 已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為此聲請對其為監護之宣 告等語。 二、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任 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 項定有明文。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述事實,已據其提出 戶籍謄本、陽明醫院診斷證明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影 本等件為憑(見本院卷第17-25頁);又本院審驗相對人之 精神及心智狀況,在鑑定人前詢問相對人之身心狀況,對詢 問回答:「(這是誰?〈指聲請人〉)是我兒子。」、「(有 無意見?)我沒有意見,可以聲請監護宣告。」、「(有何 不動產?)最近買了1 台車,還有1 棟房子。」,並斟酌戴 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下簡稱嘉義基督教醫院 )精神科主治醫師趙星豪所為之鑑定結果認:相對人因陳舊 性腦中風合併有失智症狀,造成肢體偏癱,言語理解及表達 能力缺損,日常生活需人照護,在鑑定時相對人意識清醒, 對人、地定向感正確,但注意力、短期記憶力、計算能力、 執行功能已有明顯障礙,已因其心智缺陷,不能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建議為監護宣告,有114 年2 月5 日勘驗筆錄 、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鑑定報告書等件在卷可參(見本院卷 第49-61頁)。本院審酌前述訊問結果及鑑定意見,認相對 人因其心智缺陷,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因此,聲請 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三、又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 人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 院選 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 考量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 事項: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受監 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 況。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 害關係。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 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 11條第1 項及第1111條之1 各有明文。本件相對人既為監護 之宣告,已如前述,且無訂立意定監護契約,自應為其選定 監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經查,相對人已離婚 ,聲請人、關係人為其長子、長女,另育有次女謝伽慧等情 形,已據聲請人陳述在卷,而聲請人、關係人均表示同意擔 任相對人之監護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經謝伽慧出 具同意書同意由聲請人、關係人分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 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情形,有戶籍謄本、同意書在卷可查( 見本院卷第13頁、第19頁)。本院考量聲請人、關係人為相 對人長子、長女,均為相對人至親及其等之意願,認由聲請 人任相對人之監護人,能符合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 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並指定關係人為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 四、再者,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 之 規定,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 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 之人,於二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前條之財 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 ,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本件聲請人既任相對人之監護 人,其於監護開始時,對於相對人之財產,自應依前述規定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即關係人於二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 陳報法院,併此說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 條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曾文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張紜飴

2025-02-12

CYDV-113-監宣-460-20250212-1

監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36號 聲 請 人 江○○ 相 對 人 江○○ 關 係 人 鍾○○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江○○(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江○○(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江○○之監護人。 三、指定鍾○○(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受監護宣告之人江○○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江○○與關係人鍾○○為相對人江○○之長 子、長媳,相對人因四肢癱瘓臥床之故,致不能為意思表示 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爰依民法第 14條、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事件法第 164條等規定, 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 之監護人、指定關係人鍾○○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受監護宣告 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 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 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 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 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 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 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 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 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 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 ,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 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親屬系統表、戶 籍謄本、乙種診斷證明書為證(本院卷第9至1 5頁)。本 院於鑑定人即嘉義基督教醫院趙星豪醫師前訊問相對人之身 心狀況,相對人臥床、無法言語、對痛覺無反應、無法理解 所詢問之問題、無法針對問題正確回答,經鑑定人就相對人 之精神狀況為鑑定後,鑑定結果認:相對人因陳舊性腦中風 ,導致認知功能與言語理解表達能力有極重度障礙、肢體偏 癱,生活無法自理,在鑑定時,相對人受腦中風後遺症影響 ,對叫喚及問話均已無法回應,相對人因其心智缺陷,致不 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 等語,有本院114年2月6日勘驗筆錄、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 可參(本院卷第39至46頁、第49頁)。本院審酌上開訊問結 果及鑑定意見,認相對人因陳舊性腦中風造成認知功能與言 語理解表達能力有極重度障礙,目前對問話無法理解及回應 ,日常生活完全需人監督協助,故相對人已達因其他心智缺 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 示效果之程度,從而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相對人既為監護之宣告,已如前述,自應為其選定監護 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相對人與配偶江振叁育 有長子即聲請人江○○、次子江龍昇,而聲請人與關係人鍾○○ 願分別擔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江龍 昇亦表示同意等情,有親屬系統表、戶籍謄本、同意書在卷 可參(本院卷第9至11頁、第53至55頁)。本院參酌聲請人 與關係人鍾○○分別為相對人之長子、長媳,均為相對人至親 及其等之意願,認由聲請人任相對人之監護人,最能符合受 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 ,並依上揭規定,指定關係人鍾○○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 五、末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規定, 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 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 於 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前條之財產清冊 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 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本件聲請人既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其 於監護開始時,對於相對人之財產,自應依前揭規定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鍾○○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併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南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5-02-12

CYDV-113-監宣-436-20250212-1

監宣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監宣字第26號 聲 請 人 周淑貞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周翁碧霞(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 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二、選定周智惠(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周智勲(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周翁碧霞之共同監護人 。 三、指定周淑貞(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周翁碧霞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係周翁碧霞之女,周翁碧霞因腦 中風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 示之效果。為此,聲請人爰依法聲請對周翁碧霞為監護之宣 告,並請求選任周智惠、周智勲擔任周翁碧霞之共同監護人 ,指定聲請人周淑貞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本院審酌下列證據,認周翁碧霞應受監護宣告,並選定周智 惠、周智勲為監護人,併指定周淑貞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 人。 (一)證據:   ⒈聲請人之陳述。   ⒉戶籍謄本。   ⒊親屬系統表及親等關聯查詢單。   ⒋親屬會議同意書。   ⒌同意書。   ⒍診斷證明書。   ⒎本院囑託鑑定人即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臺南仁愛之家附設 仁馨醫院施仁雄醫師所提之精神鑑定報告書。 (二)周翁碧霞為一位腦病變患者,致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 或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完全不能,准依聲請人之聲 請對周翁碧霞為監護之宣告。爰選定周智惠、周智勲為受 監護宣告人周翁碧霞之監護人,併指定周淑貞為會同開具 財產清冊之人,應認符合受監護宣告人周翁碧霞之最佳利 益。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楊佳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不服,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許哲萍 附註: 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之規定,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 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 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於二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 報法院。

2025-02-12

TNDV-114-監宣-26-20250212-1

監宣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555號 聲 請 人 蘇甄婷 相 對 人 蘇兒楊 關 係 人 蘇怡菁 蘇怡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甲○○(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 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蘇怡菁(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共同監護人。 指定乙○○(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 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甲○○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丙○○之父,即相對人甲○○,於民國11 3年8月16日因腦中風及失智症,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 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監護宣告之程 度,爰依民法第14條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等規定,檢附相 關人戶籍謄本、同意書、親屬系統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等件為證,聲請宣告相對人甲○○為受監 護宣告之人,併選定聲請人丙○○及關係人蘇怡菁為受監護宣 告之人甲○○之監護人、關係人乙○○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本院函請鑑定人即亞東紀念醫院林育如醫師鑑定相對人之心 神狀況,依林育如醫師鑑定結果,認為「綜合以上所述,蘇 員(即相對人甲○○)之診斷為中度失智症,蘇員尚可維持一般 社交應對,舉止尚合宜,語言理解有明顯損傷,導致許多簡 單問題即無法理解,會答非所問,經常忘記事情,時間定向 感不佳,剛發生的事情即容易忘記,長期記憶也有缺損,已 無法說出個人年籍資料,注意力短暫,無法有連續性一貫的 判斷與決策,日常生活及重大事務需要他人在旁協助,複雜 事務宜由他人代理。因此鑑定人認為,蘇員之受意思表示及 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能力有明顯缺損,對於財產之重大管 理處分或法律訴訟、行政流程、契約(包括醫療契約)、票 據簽訂事務等皆需要他人代理為宜。就失智症之病程而言, 未來改善的可能性不高,並可能持續退化。依蘇員目前之功 能,建議為監護宣告。」等語,此有該醫師出具之精神鑑定 報告書為憑。本件聲請對甲○○為監護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 許。 三、按民法第1110條規定:「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又 民法第1111條規定:「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 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1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 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1人或數人為 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 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 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 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   民法第1111條之1規定:「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 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 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 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 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 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 四、查,聲請人丙○○及關係人蘇怡菁均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女 ,經家屬一致同意推舉丙○○、蘇怡菁為共同監護人,有上開 戶籍謄本、同意書在卷可稽。本院審酌聲請人丙○○及關係人 蘇怡菁均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女,有意願擔任甲○○之監護 人,是由丙○○、蘇怡菁共同擔任甲○○之監護人,符合受監護 宣告人甲○○之最佳利益,爰依民法第1111條第1項規定,選 定丙○○、蘇怡菁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監護人。   另參酌關係人乙○○為受監護宣告人甲○○之女,經家屬推薦為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爰依上揭規定,指定關係人乙○○為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五、再按成年人之監護,除本節有規定者外,準用關於未成年人 監護之規定,民法第1113條定有明文;又監護開始時,監護 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囑指定、當地直轄 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 產清冊,並陳報法院。前項期間,法院得依監護人之聲請, 於必要時延長之。於前條之財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 ,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 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亦有明定。是以聲請人丙○○及 關係人蘇怡菁共同擔任甲○○之監護人,依民法第1113條準用 前揭規定,於監護開始時,對於相對人之財產,應會同關係 人乙○○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黃惠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建新

2025-02-12

PCDV-113-監宣-1555-20250212-1

監宣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監宣字第459號 聲 請 人 A01 非訟代理人 李余信嘉律師 余政勳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A02(女、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 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A01(男、民國55年1月1日、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 號)、甲○○(女、民國00年0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A02之監護人。 指定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 000號)、丙○○(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A02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民法第14條 第1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A01為A02(女、民國00年0月0 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之子,A02因高齡 且罹患失智症,已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然近日查悉A02突遭 聲請人之妹帶往永豐銀行簽立內容不明之信託契約,嗣後更 查悉A02經診斷失智後名下財產有遭異常處分之情形,核A02 於失智後顯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已致不能為有效意 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近期諸多財產遭異常莫名處分行為, 顯非基於個人有效意願或有效法律行為而為之,難認符合A0 2自身最佳利益,並顯有可疑及可議而待追究釐清之處,故 請鈞院依法宣告A02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A01為監護人 等語,並提出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手冊、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 興醫院診斷證明書、親屬系統表、戶籍謄本等件為證。 三、本院在鑑定人即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毛衡 中前訊問A02,以審驗其心神狀況,其對於本院提問尚能正 確回答,惟依該院函覆之精神鑑定報告書略以:「⑴個案史 :學歷為小學畢業,是家中長女,婚前擔任裁縫。與先生認 識結婚後,在自己開設的早餐店及雜貨店工作。婚後育有一 子三女。過去病史方面有高血壓、高血脂、心律不整及子宮 頸癌因此切除子宮等。曾經在民國111年9月25日下午被發現 說話含糊不清及右側肢體無力,步態不穩等而被送來振興醫 院急診,住入神經內科病房,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有左側 橋腦及雙側小腦中風,以及雙側基底核小血管病變。並自同 年10月11日起開始接受延緩失智的藥物治療迄今。此外未曾 有精神科病史,無藥物濫用或依賴病史,無藥物過敏史,家 族精神病史則不詳。⑵檢查結果:①精神狀態檢查與身體及神 經學檢查:鑑定時賴員衣著尚整齊,外觀打理乾淨,由夫、 子、媳及丈夫的外籍看護陪同前來。有適當眼神接觸,略顯 急躁但有社交性微笑,口語表達尚清楚,大致可簡單切題回 答,態度配合。離開時發現病人有些許失禁漏尿在其座椅上 。②心理衡鑑之結果:綜合衡鑑結果,個案目前整體的表現 約落在中度失智水準,記憶力方面,短期記憶力受損,注意 力、集中力不佳,定向感方面,個案時間定向力較為混亂, 尚有部分地點定向力,人的定向力亦能維持,抽象思考方面 ,個案分析差異性與類似性的問題有困難,問題解決能力較 有限,複雜問題需他人協助決定,思考流暢度上有明顯困難 。⑶鑑定結果:綜合上述資料,賴員的認知功能及自我照顧 能力自5年前開始即有逐漸明顯之退化,近3年來更形衰退, 其言語、思考、執行、判斷及解決問題能力、人際應對、與 基本生活自理等功能皆已退化至中度失智症之程度,欠缺自 我照顧、人際溝通等能力,生活大多須由他人協助。就精神 醫學之專業判斷,賴員診斷為中度失智症,對外界事務之知 覺、理會、判斷作用及自由決定意志之能力已大部分受損, 恢復之可能性極低。賴員目前的精神狀態處於無行為能力, 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 果,已達監護宣告標準。」,有本院112年11月22日非訟事 件筆錄及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函附之該院精神醫學部 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稽,堪認A02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 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效果,本件聲請人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爰宣告 A02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四、又受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 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 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或 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 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 ,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 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 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 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 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 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 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110條、第1111條、第 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本件A02經本院宣告為受監護宣告 之人,已如前述,自應為其選任監護之人。經查:   ㈠本件受監護宣告人A02之夫盧日昌同因罹患失智症及領有身 心障礙證明(見本院112年度監宣字第472號卷第11頁), 已難擔任監護人,而A02之其他最近親屬為其子女即聲請 人A01、甲○○、乙○○、丙○○等4人,有親屬系統表、戶籍謄 本及本院調取之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按(見本院卷一第27 、29頁),則監護人之人選,即應自受監護宣告人之子女 間選任。   ㈡聲請人A01請求選任其為監護人,但甲○○、乙○○、丙○○等則 不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並均陳稱應由甲○○擔任監護 人,本院為此分別函囑映晟社會工作師事務所對其等進行 訪視,並提出報告略以:「⑴監護人選綜合評估:①監護意 願評估:聲請人為應受宣告人之子,有意願擔任監護人。 評估聲請人具監護意願。②監護能力評估:聲請人有固定 工作及收入;無疾病及用藥史;無擔任監護人、輔助人及 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經歷。社工訪視時觀察聲請人外 觀及衣著正常,且情緒平穩,能清楚回答問題。③監護時 間評估:聲請人有固定上班時間,與應受宣告人住同棟公 寓,每日至應受宣告人住家探視1次。評估聲請人有基本 監護時間。④監護環境評估:聲請人規劃將應受宣告人及 關係人1(案夫)搬遷至臺北市○○區○○街0巷0號1樓居住, 由外籍看護工居家照顧。因該房屋現由關係人2(按長女 )持有,與聲請人之意見不同。⑤監護規劃評估:聲請人 規劃以應受宣告人財產支付費用,不足額部分,由聲請人 以不動產租賃收益支付。⑥其他事項評估:會同人(案媳 )同意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關係人2(案長女)、關係 人3(案次女)及關係人4(案三女)不同意由聲請人擔任 監護人;關係人1無法表示意見。⑵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評估:①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人之身心狀況評估:會同人具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現服用相關藥物。社工 訪視時觀察會同人(案媳)外觀及衣著正常,且情緒平穩 ,能清楚回答問題。②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人之意願評估: 會同人同意應受宣告人受監護宣告,有意願擔任會同開具 財產清冊之人;無擔任監護人、輔助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等經歷。③與應受宣告人之關係與互動:會同人與 應受宣告人住同棟公寓,每日至應受宣告人住家探視1次 。④其他事項評估:聲請人同意由會同人擔任會同開具財 產清冊之人;關係人2、關係人3、關係人4不同意之;關 係人1無法表示意見。⑶總建議:聲請人及關係人3同意應 受宣告人受監護宣告,且皆願意擔任監護人。關係人2及 關係人4同意應受宣告人受輔助宣告,不同意由聲請人擔 任監護人;關係人2及關係人4願意擔任輔助人。關係人2 、關係人3及關係人4不同意由會同人擔任會同開具財產清 冊之人。」,有映晟社會工作師事務所函附之成年監護訪 視調查評估報告在卷可憑(見卷一第181至215頁)。   ㈢又聲請人與甲○○、乙○○、丙○○就監護人人選意見不一,且 互不信任,審酌上揭訪視報告內容,其等均有擔任監護人 意願及能力,惟本院考量受監護宣告人與甲○○同住,聲請 人則居住於樓上,由其等共同擔任監護人可避免擅斷,並 完善照護受監護宣告人及管理其財產,且其等對受監護宣 告人均有扶養義務,因認宜由其等共同擔任監護人,以期 共同合作及相互監督處理受監護宣告人事務,以確實符合 受監護宣告人利益,爰選任A01、甲○○為受監護宣告人A02 之監護人。   ㈣又聲請人雖陳明由其妻丁○○、子戊○○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 之人,但為甲○○、乙○○、丙○○等所否認,且丁○○、戊○○為 聲請人之配偶、子女,與聲請人利害一致,如由其等任會 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難生會同、監督之效果,自非適當 人選。另衡酌乙○○、丙○○同為受監護宣告人A02之扶養義 務人,對A02之身心照護及財產管理亦負責任,是本院認 宜由乙○○、丙○○任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又依民法第11 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之規定,於監護開始時,監護人A0 1、甲○○對於受監護宣告人A02之財產,應會同乙○○、丙○○ ,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五、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第二庭法 官 詹朝傑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謝征旻

2025-02-11

SLDV-112-監宣-459-20250211-1

花簡
花蓮簡易庭(含玉里)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花簡字第372號 聲 請 人 即 原 告 陶震豪(兼陶景玉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原告與相對人即被告黃煥強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 聲請人聲請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選任陳博文律師為本院113年度花簡字第372號侵權行為損害 賠償事件相對人即被告黃煥強之特別代理人。 二、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預納特別代理人代為 訴訟所需費用新臺幣2萬元,逾期不預納,即駁回其選任特 別代理人之聲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稱:兩造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因相對 人目前中風、意識昏迷,無法理解他人意思及表達意思,客 觀上堪認相對人已無訴訟能力,而相對人並未受監護或輔助 宣告,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規定,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 代理人等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所需費用 ,及特別代理人代為訴訟所需費用,得命聲請人墊付。本法 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於法人之代表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 第51條第1、5項、第52條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訴訟行為須支 出費用者,審判長得定期命當事人預納之。當事人不預納者 ,法院得不為該行為。但其不預納費用致訴訟無從進行,經 定期通知他造墊支亦不為墊支時,視為合意停止訴訟程序。 前項但書情形,經當事人於4個月內預納或墊支費用者,續 行其訴訟程序。其逾4個月未預納或墊支者,視為撤回其訴 或上訴,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亦有明定。 三、經查:聲請人訴請相對人請求損害賠償,惟相對人即被告黃 煥強自民國113年6月12日起入住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榮譽國民之家(下稱○○榮家)養護一堂,巴氏量表(ADL )分數約25分,呈嚴重依賴現象,…因腦中風後,無法理解 他人意思,無法表達,有○○榮家113年8月28日北家健字第11 30004898號函可按,足見被告目前因中風無法理解他人意思 ,無法表達,現無法理解他人意思及表達意思,為免原告因 本件訴訟久延而受損害,則聲請人為相對人聲請選任特別代 理人,於法相符,應予准許。經本院函詢被告之子黃○祺表 示不願擔任被告特別代理人,此有電話紀錄可佐(卷92頁) ,經函詢花蓮律師公會表示陳博文律師有意願擔任本件相對 人之特別代理人,有函足憑(卷98頁)。考量陳博文律師具備 法律專業,熟稔民事訴訟程序,亦表明有意願擔任特別代理 人,則選任其為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應屬妥適,並參酌法 院選任律師及第三審律師酬金核定支給標準第4條第1項第1 款規定、本件之繁雜程度,預估本件選定特別代理人之酬金 為新臺幣2萬元,命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日起10日內向本院 預納上開金額;如逾期不預納,即駁回其選任特別代理人之 聲請,並按民事訴訟法第94條之1規定,進行訴訟程序。爰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花蓮簡易庭 法 官 李可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 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莊鈞安

2025-02-11

HLEV-113-花簡-372-20250211-2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836號 原 告 林吳月鳳 訴訟代理人 林士新 嚴天琮律師 被 告 蘇美玲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原告就本院113 年度交易字第97號過失致死案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本院 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6,720元,及自民國113年4月5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及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 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3款定有明文。原告起訴 時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6,660,318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嗣於民國113年10月25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變 更聲明為如後述訴之聲明(本院卷第35頁)。核原告上開訴 之變更,其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 聲明,合於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最後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4月4日下午4時55分許,騎乘車 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慢 車道由南往北方向行駛,途經建國路3段220號前,本應注意 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竟疏未注意,貿然 前行,致由後追撞同向前方由原告騎乘之腳踏自行車,原告 因而人車倒地,受有頭部外傷併硬腦膜下出血、大腦內出血 、臉及雙手多處擦傷、右側顴骨骨折、頭部挫傷、頸部挫傷 、雙膝挫傷合併細菌感染及敗血症、泌尿道感染症、右側小 洞性腦梗塞中風、第10-11胸椎壓迫性骨折、腰背挫傷合併 第2-5腰椎神經壓迫、雙腳挫傷合併蜂窩性組織炎等傷害, 引發肺炎、泌尿道感染、腦中風、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 、巴金森症併失智及陳舊性左腦外傷後萎縮等傷害。原告因 本車禍事故已領取強制汽車責任保險給付(下稱強制險給付 )新臺幣(下同)112,908元,而原告因受前開傷害,致受 有㈠醫療費用16,813元、㈡看護費用2,183,187元、㈢精神慰撫 金80萬元等損害,為此訴請被告賠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 給付原告30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 二、被告則以:原告所領強制險給付部分,應自請求賠償額予以 扣除,被告之前探望原告時曾包6,000元給原告,亦請求扣 除。被告就本件車禍應負全部肇事責任部分不爭執,惟尚未 核對醫療單據,且認原告當時並無看護之必要,而原告目前 無法自理之情況與後續症狀距離車禍日期非近,無證據顯示 與本件車禍有因果關係,另請求精神慰撫金過高,被告家中 尚有領有中度身心障礙的小孩需照顧等語。並聲明:原告之 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上揭之車禍事實,業據其提出診斷證明書、門診收 據等件為證,被告亦不爭執,被告上開行為犯過失傷害罪, 業經本院以113年度交易字第97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5月,檢 察官提起上訴,復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以113年度交上 易字第440號判決駁回上訴確定,並經本院職權調取本院113 年度交易字第97號之刑事卷宗核閱無訛,堪以採信。  ㈡然就原告所受傷勢部分,原告固主張受有上開等傷勢,然據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下稱嘉義基督教醫院 )於案發當日即112年4月4日所開立之診斷證明書上之病名 僅記載「頭部外傷併硬腦膜下出血、大腦內出血、多處擦傷 (臉及雙手)」、醫師囑言欄記載:「病患因上述原因於20 23年04月04日17:22到急診,於2023年04月04日於急診辦理 住院,於2023年04月04日21:06轉至加護病房,目前仍在住 院治療中。患者頭部外傷,併硬腦膜下出血、大腦內出血, 創傷分數=4×4=16分,ICD-10=T07」,另於同年5月10日所開 立之診斷證明書上之病名仍記載「頭部外傷併硬腦膜下出血 、大腦內出血、多處擦傷(臉及雙手)」、醫師囑言欄記載 :「病患因上述原因於2023年04月04日17:22到急診,於20 23年04月04日於急診辦理住院,於2023年04月04日21:06轉 至加護病房,於2023年04月06日13:39轉至普通病房,於20 23年04月08日辦理出院,共計於本院住院05天。病患並於20 23年04月19日、2023年05月10日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共計 02次。」(交重附民卷第9頁,調卷第13頁),既案發當日 進行治療之嘉義基督教醫院於案發後相隔1個月,所認定之 傷勢仍與案發當日所認定之傷勢相同,參以該院尚於113年4 月11日函覆:依病歷記載,原告除112年5月10日神經外科開 立之診斷書所載內容外,尚有「右側顴骨骨折」,但該骨折 無須手術等情,有該院113年4月11日戴德森字第1130400053 號函在卷可查(調卷第64至65頁),堪認原告因本件車禍所 受之傷勢僅為「頭部外傷併硬腦膜下出血、大腦內出血、臉 及雙手多處擦傷、右側顴骨骨折」。是被告因過失不法侵害 原告之身體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應負損害賠償責 任。  ㈢至原告提出陽明醫院於112年5月25日所開立記載有「頭部挫 傷、頸部挫傷、雙膝挫傷合併細菌感染及敗血症、泌尿道感 染症」、於同年6月6日所開立記載有「右側小洞性腦梗塞中 風、高血壓」、於同年8月4日所開立記載有「第10-11胸椎 壓迫性骨折、腰背挫傷合併第2-5腰椎神經壓迫、雙腳挫傷 合併蜂窩性組織炎」、於同年11月24日所開立記載有「肺炎 泌尿道感染、腦中風、高血壓性心臟病、巴金森症併失智」 、於113年1月23日開立記載有「肺炎、泌尿道感染、腦中風 、巴金森症併失智、高血壓、陳舊性左腦外傷後萎縮」等傷 勢部分,距離案發當日已有數月之隔,且陽明醫院前亦函覆 本院表示原告所患「右側小洞性腦梗塞」住院治療,其後也 在該院骨科、胸腔內科及神經內科門診治療,並因吞嚥功能 障礙,會嗆到以致於肺炎兩度住院治療,並放置胃管及導尿 管,但無法判別腦中風與車禍之直接關連等語,有該醫院11 3年4月3日陽字第0000000-0號函(調卷第63頁)在卷可查, 故無法認定原告所患之右側小洞性腦梗塞及隨之引發之肺炎 等傷勢與本件車禍有相關性,至該院雖認電腦斷層發現原告 左腦額葉及顳葉受損萎縮與之前車禍外傷有關及懷疑左膝關 節炎合併滑膜炎與本件車禍相關,然該些認定並無任何依據 ,況該院嗣於113年4月26日函覆表示:至原告右側腦梗塞與 車禍之因果關係無法判定,其本身高齡也發現有高血壓電腦 斷層有血管動脈硬化及腦萎縮,因一連串創傷感染腦傷,以 致意識記憶障礙肢體乏力臥床無法行動,且後續診斷出巴金 森氏症併失智等語;及於113年5月10日函覆表示原告發生腦 梗塞中風、巴金森症併失智與車禍是否有直接關連仍有待商 榷等語,有該函存卷可查(調卷第71至73頁),另參以嘉義 基督教醫院於113年4月11日函覆內容表示原告所患高血壓、 胸椎壓迫性骨折為原告於112年4月4日前至該院就醫之既有 病史,有該函附卷可查(調卷第64頁),且於113年4月24日 函覆內容表示原告於98年4月29日至106年8月4日期間之該院 各科門診紀錄,並無中風、失智之病史記載,其於案發當日 所受「右側顴骨骨折」並不會導致有「右側性腦梗塞」之情 形並因而引發中風,且臨床上發生「腦梗塞」之危險因子多 種,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病、抽煙、肥胖 、頸動脈狹窄、年齡等等,有該函附卷可查(調卷第69至70 頁),而原告於案發當時已達73歲之高齡,且於車禍前已患 有高血壓、胸椎壓迫性骨折等疾病觀之,依其年齡及當時之 身體狀況,本屬發生「腦梗塞」高危險族群,而一旦發生腦 梗塞症狀者,極有可能導致跌倒及因跌倒所生之傷勢或相關 併發症,既然無法認定原告因本件車禍受有「腦梗塞」之傷 勢,且其於案發前已有「高血壓、胸椎壓迫性骨折」之疾病 ,則其提出記載有「頭部挫傷、頸部挫傷、雙膝挫傷合併細 菌感染及敗血症、泌尿道感染症、右側小洞性腦梗塞中風、 第10-11胸椎壓迫性骨折、腰背挫傷合併第2-5腰椎神經壓迫 、雙腳挫傷合併蜂窩性組織炎,引發肺炎、泌尿道感染、腦 中風、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巴金森症併失智及陳舊性 左腦外傷後萎縮」等傷勢之就診時間又與案發日相聚數月之 久,則礙難認定上開傷勢與本件車禍有因果關係,附此敘明 。  ㈣茲將原告請求之項目及金額分述如下:  ⒈醫療費用:據原告所提出之上開診斷證明書所載「頭部外傷 併硬腦膜下出血、大腦內出血、臉及雙手多處擦傷、右側顴 骨骨折」之傷勢及醫師囑言欄記載:「病患並於2023年04月 19日、2023年05月10日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共計02次」部 分,堪認原告除事故當日之急診處置外,後續尚有回診神經 外科之情形,故認原告至嘉義基督教醫院回診神經外科之醫 療費用,亦與本件事故具有相當因果關係,且屬必要費用, 亦應准許,是原告主張為治療上開所受傷害而支出之醫療費 用,即112年10月28日至嘉義基督教醫院回診神經外科之醫 療費用5,628元,有醫療費用收據(交重附民卷第21頁)附 卷可證,堪以認定。被告固抗辯尚未核對,然被告並未就上 開醫療費用收據之金額或醫療項目有所爭執,是原告此部分 請求,應予准許。至原告所提於112年6月14日、同年11月24 日、同年12月31日、113年1月9日、同年月19日、同年月24 日至陽明醫院、及於112年11月10日、同年月24日、同年12 月26日、113年1月9日、同年月23日、同年2月6日民權診所 復健科治療所支出之醫療費用、於112年4月27日至同年5月9 日所支出照護費用29,040元及長照機構居家服務費用等,均 難認與本件車禍相關,不應准許。  ⒉看護費用:    原告固主張因本件車禍受傷嚴重,於112年11月16日起醫囑 日常生活專人照顧,並主張自112年4月27日至同年5月9日之 住院期間看護費、112年5月起接受長照及居家照顧服務費用 等共369,163元、未來護理之家費用5,587,250元,然原告因 本件車禍所受傷勢僅有「頭部外傷併硬腦膜下出血、大腦內 出血、臉及雙手多處擦傷、右側顴骨骨折」,詳如前述,而 依嘉義基督教醫院所開立之診斷證明書上醫師囑言欄內,並 無記載原告有需專人照顧之情形,且原告主張之看護費用則 係112年4月27日起至113年3月31日,與原告因上開傷勢之住 院期間為112年4月4日至同年8日不符,原告此部分之請求, 亦難准許。  ⒊精神慰撫金:原告因受前開傷害而進行治療,自得請求被告 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本院審酌被告所施侵權行為之態樣、 原告所受傷害及兩造之學經歷、所得(外放限閱卷)等一切 情事,認原告所得請求賠償之精神慰撫金以15萬元為適當, 超過部分實屬過高,不能准許。 ⒋綜上,原告所受損害合計為155,628元(計算式:5,628元+15 萬元=155,628元)。  ㈤保險人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規定所為之保險給付,視為被 保險人損害賠償金額之一部分;被保險人受賠償請求時,得 扣除之。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第32條定有明文。經查,原告 本件車禍已領取強制汽車責任險保險金112,908元乙節,業 據被告所不爭執,堪認屬實。又被告主張已包6,000元給原 告乙節(嘉簡卷第113頁),則為原告所不爭執,是經扣除 前開金額後,被告尚應賠償原告36,720元(155,628元-112, 908元-6,000元=36,720元)。 四、次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 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 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 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 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 第1項前段、第203條分別有明文規定。本件為侵權行為損害 賠償事件,屬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原告請求被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即113年4月5日(交重附民卷第69頁)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6,7 20元,及自113年4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 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所為之請求,為無 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係依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第11款規定適用簡易程序 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就本件原告勝訴部分,應適用民事訴 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3款之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 此部分假執行之聲請不另准駁。至原告之訴駁回部分,其假 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應併駁回,併此敘明。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結果 不生影響,自無庸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八、本件係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依刑事訴訟法第504條第2項之規 定,免納裁判費,移送本庭審理後,亦無其他訴訟費用支出 ,即無應確定之訴訟費用額之必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黃美綾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路00 0○0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周瑞楠

2025-02-11

CYEV-113-嘉簡-836-20250211-1

監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430號 聲 請 人 吳○○ 相 對 人 吳○○ 關 係 人 吳○○ 上列聲請人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相對人吳○○(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 選定聲請人吳○○(女,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吳○○之監護人。 指定關係人吳○○(男,民國○○○年○月○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聲請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受監護宣告之人吳○○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吳○○與關係人吳○○為相對人吳○○之成 年子女,相對人因中風癱瘓之故,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 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爰依民法第14條、 第1110條、第1111條及家事事件法第 164條等規定,聲請宣 告相對人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 人、指定關係人吳○○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受 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受監護宣告 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依職權就配偶、 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主管機 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定一人或數人為監護人, 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為前項選定及指定 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視,提出調查報告 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提出相關資料或證 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 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 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 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 ,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 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1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 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前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親屬系統表、身 心障礙證明書影本、戶籍謄本為證(本院卷第7至13頁)。 本院於鑑定人即嘉義基督教醫院趙星豪醫師前訊問相對人之 身心狀況,相對人臥床、無法言語、對痛覺亦無反應、對於 問話無法回應、無法理解所詢問之問題、無法針對問題正確 回答,經鑑定人就相對人之精神狀況為鑑定後,鑑定結果認 :相對人因腦中風合併失智症狀,導致認知功能與言語理解 表達能力有重度障礙,肢體偏癱,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 在鑑定時,相對人因腦中風後遺症,對叫喚及問話已完全無 法回應,相對人因其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 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等語,有本院114年2月 6日勘驗筆錄、精神鑑定報告書在卷可參(本院卷第37至47 頁)。本院審酌上開訊問結果及鑑定意見,認相對人因腦中 風造成認知功能與言語理解表達能力有嚴重缺損,目前對問 話無法理解及回應,日常生活完全需人監督協助,故相對人 已達因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 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從而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 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本件相對人既為監護之宣告,已如前述,自應為其選定監護 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相對人配偶過世,聲請 人及關係人為其長女、長子,而聲請人與關係人願分別擔任 相對人之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情,有親屬系統 表、戶籍謄本、同意書在卷可參(本院卷第9、11、49頁) 。本院參酌聲請人與關係人分別為相對人之長女、長子,均 為相對人至親及其等之意願,認由聲請人任相對人之監護人 ,最能符合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爰選定聲請人為相 對人之監護人,並依上揭規定,指定關係人為會同開具財產 清冊之人。 五、末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規定, 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遺 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人, 於 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前條之財產清冊 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僅得 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本件聲請人既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其 於監護開始時,對於相對人之財產,自應依前揭規定會同開 具財產清冊之人吳○○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併此敘明。 六、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葉南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連彩婷

2025-02-11

CYDV-113-監宣-430-20250211-1

監宣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監宣字第1565號 聲 請 人 張家銘 相 對 人 施玉麗 關 係 人 張安琪 上列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宣告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宣告施玉麗(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人。 二、選定張家銘(男、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號)為受監護宣告之人之監護人。 三、指定張安琪(女、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 000000000號)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四、聲請程序費用由受監護宣告之人施玉麗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張家銘為相對人施玉麗之三子,相對 人因腦中風,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 意思表示之效果,已達受監護宣告之程度,爰依民法第14條 第1項及家事事件法第164條以下規定,聲請宣告相對人為受 監護人,並選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指定關係人即相 對人之女張安琪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二、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 人、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 屬、檢察官、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輔助人、意定監護 受任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受 監護宣告之人應置監護人。」、「法院為監護之宣告時,應 依職權就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 他親屬、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之人選定一人 或數人為監護人,並同時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法院 為前項選定及指定前,得命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進行訪 視,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監護之聲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 提出相關資料或證據,供法院斟酌。」、「法院選定監護人 時,應依受監護宣告之人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監護宣告 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狀,並注意下列事項:一、受監護 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及財產狀況。二、受監護宣告之 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三、 監護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 係。四、法人為監護人時,其事業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 代表人與受監護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民法第14條第1 項、第1110條、第1111條、第1111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一)相對人有受監護宣告之事由存在    聲請人主張前開事實,業據提出戶籍謄本、親屬系統表、 同意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重度)等件為證(見卷 第23頁至第39頁)。經鑑定人即板橋中興醫院馮德誠醫師 就相對人之精神狀況為鑑定,鑑定結果認:相對人為腦中 風,閉眼臥床,不會說話,有鼻胃管、尿管,日常生活均 需他人照顧,無經濟活動能力,無法溝通,有精神障礙或 其他心智缺陷,意思表示或辨識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為完 全不能,無恢復可能性,建議為監護之宣告等情,有其出 具之精神鑑定報告書等件在卷可參(見卷第53頁至第55頁 )。本院審酌上開鑑定意見,認相對人因腦中風等,而無 自理能力,已達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 表示或受意思表示,亦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效果之程度。 從而,聲請人聲請對相對人為監護之宣告,為有理由,應 予准許。 (二)選定監護人與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本件相對人既為監護之宣告,已如前述,自應為其選定監 護人及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查相對人最近親屬為 配偶即關係人張連福、子女即聲請人張家銘、關係人張安 琪、張國樹、張家堡,而聲請人及關係人張安琪願分別擔 任相對人之監護人及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且聲請人、 關係人等均表示同意等情,業據聲請人出具同意書、親屬 系統表,並有本院監護及輔助宣告事件聯絡紀錄表等件在 卷可參,本院參酌聲請人及關係人張安琪均為相對人之子 女,皆為相對人至親,暨渠等之意願,認由聲請人任相對 人之監護人,最能符合受監護宣告之人的最佳利益,爰選 定聲請人為相對人之監護人,並依上揭規定,指定關係人 張安琪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三)應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    按民法第1113條準用同法第1099條、第1099條之1規定, 監護開始時,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產,應依規定會同 遺囑指定、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指派或法院指定之 人,於2個月內開具財產清冊,並陳報法院;於前條之財 產清冊開具完成並陳報法院前,監護人對於受監護人之財 產,僅得為管理上必要之行為。本件聲請人既任相對人之 監護人,其於監護開始時,對於相對人之財產,自應依前 揭規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張安琪於2個月內,開具財 產清冊並陳報法院,併此敘明。 四、依家事事件法第164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政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劉春美

2025-02-11

PCDV-113-監宣-1565-20250211-1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租佃爭議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上字第44號 上 訴 人 高建忠 高靜梅 高靜秀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黃丁風律師 被上訴人 呂政憲 訴訟代理人 呂吉源 複代理人 吳妙白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租佃爭議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2年7月 31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614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14年1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被上訴人主張:伊於民國95年4月28日取得臺北市○○區○○段○ ○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所有權,承受高秋鳳與訴 外人呂卓玉盞間臺北市○○區○○○○000號耕地三七五租約(下 稱系爭租約),其後高秋鳳依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下稱減 租條例)第20條規定單方申請續訂租約,經臺北市政府地政 局於110年3月16日函准同意核定續訂租約6年,租期自110年 1月1日至115年12月31日。嗣高秋鳳於110年7月31日死亡, 上訴人高建忠、高靜梅、高靜秀(下分稱其姓名,合稱上訴 人)為高秋鳳之法定繼承人、均未拋棄繼承,向臺北市北投 區公所(下稱北投區公所)申請系爭租約變更(繼承)登記 ,惟高秋鳳自106年起因腦中風,無法行走,並未自任耕作 種植正產物稻谷,而係由訴外人張春貴及陳玉貴栽種季節性 蔬菜,並任由訴外人吳土木自80年起至94年間陸續占用系爭 土地如臺北市士林地政事務所111年10月14日土地複丈成果 圖即原判決附圖(下稱附圖)編號A、B、C、D所示位置興建 水泥地路面、鐵皮簡寮4間(下合稱系爭地上物),作為道 路及停車棚、廚房、衛浴、倉庫、農具肥料房使用,依減租 條例第16條第1、2項規定,系爭租約無效,上訴人自無承租 權可繼承,故上訴人占有系爭土地為無權占有。縱認高秋鳳 並無不自任耕作之情事,惟其任由吳土木在附圖編號A、B、 C、D所示位置興建系爭地上物,自屬非因不可抗力繼續1年 不為耕作,被上訴人亦得依減租條例第17條第1項第4款規定 ,終止系爭租約,並以民事準備㈡暨聲請調查證據狀繕本之 送達作為終止系爭租約之意思表示等語。爰先位依民事訴訟 法第247條及減租條例第16條第1、2項請求確認系爭租約無 效、備位依減租條例第17條第1項第4款終止系爭租約,併均 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請求上訴人返還系爭土地,並聲明 請求:㈠確認兩造間就系爭土地之系爭租約之租賃關係不存 在。㈡上訴人應將系爭土地返還予被上訴人。原審為被上訴 人勝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並答辯聲 明:上訴駁回。 二、上訴人則以:高建忠自幼參與系爭土地農耕工作,並自92年 8月間起與高秋鳳夫婦共同居住在由高秋鳳搭蓋位在臺北市○ ○區○○○路0段000巷內之不銹鋼烤漆發泡雙層鋼浪板材質平房 (下稱316巷內平房),為同財共居家屬。316巷內平房距系 爭土地約10分鐘步程,因未編釘門牌,不能辦理戶籍登記, 故另借用高姓堂兄弟房屋為登記戶籍地址、書信等文件送達 處所。高建忠於高秋鳳年歲大、行動不便,無力耕作時,本 於同財共居家屬身分於系爭土地附圖編號E、F、G所示位置 ,總理相關農耕工作,故高秋鳳並無未自任耕作之情事。又 高建忠於高秋鳳年老行動不便及臥床期間,因須照顧高秋鳳 ,於高秋鳳死亡後又須辦理喪葬事宜,並未天天至系爭土地 耕作,惟為避免種植節令蔬菜等枯死或土地荒廢,遂請張春 貴、陳玉貴至系爭土地巡看、幫忙處理部分應時之農務工作 ,系爭土地之蔬果及農耕工具等均為高建忠所有,仍屬自任 耕作,高秋鳳或高建忠均無不為耕作之情事,系爭租約自非 無效,且被上訴人終止系爭租約亦不生效力。又系爭土地如 附圖編號A、B、C所示水泥路面、簡寮係被上訴人同意吳土 木興建占用,被上訴人自不得主張高秋鳳有不自任耕作之情 形;至附圖編號D所示簡寮係以木材及鐵皮所搭建,甚為簡 陋,僅供放置農具,非供高秋鳳或上訴人居住使用,亦難認 高秋鳳有不自任耕作之情事。故兩造間系爭租約關係仍然存 在,上訴人有權占有管理使用系爭土地,被上訴人請求返還 系爭土地,為無理由等語,資為抗辯。並上訴聲明:㈠原判 決廢棄。㈡被上訴人在第一審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一第278至279頁)  ㈠兩造對彼此所提出之書證形式上真正不爭執。  ㈡訴外人高進來等2人與訴外人高禮智於46年5月1日訂立系爭租 約,由高進來等2人將重測前臺北市○○區○○○段○○○○段000地 號土地面積0.3137甲出租予高禮智耕作,年租金約定上期交 付613台斤稻谷、下期交付612台斤稻谷,租賃期間自46年5 月1日起,嗣出租人變更為呂卓玉盞,承租人變更為高秋鳳 ,其後上開土地重測為系爭土地,面積3,043平方公尺,租 約面積變更為3,043平方公尺,其餘內容詳如原審卷一第72 至74頁。  ㈢被上訴人於95年4月28日因贈與而登記取得系爭土地。  ㈣吳土木於95年11月8日書立切結書1紙,內容詳如原審卷一第4 2頁。  ㈤高秋鳳於110年7月31日死亡,其法定繼承人為上訴人,其等 均未聲明拋棄繼承。  ㈥臺北市北投區耕地三七五租約委員會於110年10月15日會勘結 果如原審卷一第24至33頁。  ㈦被上訴人以減租條例第17條第1項第4款「不為耕作」為由, 並以民事準備㈡暨聲請調查證據狀繕本送達作為終止系爭租 約之意思表示,經上訴人於111年11月15日收受。 四、本院之認定:   被上訴人主張高秋鳳未自任耕作,系爭租約無效乙節,為上 訴人所否認,並以前詞置辯。經查:  ㈠按「承租人應自任耕作,並不得將耕地全部或一部轉租於他 人」、「承租人違反前項規定時,原訂租約無效,得由出租 人收回自行耕種或另行出租」,減租條例第16條第1項、第2 項定有明文。所謂「不自任耕作」,係指承租人將耕地供非 耕作之用或轉租或借與他人使用或與他人交換耕作等不合耕 地租賃目的之積極行為(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434號判 決意旨參照)。又減租條例第16條第2項所謂原訂租約無效 ,係指承租人違反前項所定不自任耕作或轉租之限制時,原 訂租約無待於另為終止表示,當然向後失其效力,租賃關係 因而歸於消滅而言,並不待出租人主張,故無效後,除他造 有另行成立租賃關係之合意外,不因出租人嗣後繼續收租默 示承租人使用未自任耕作土地,或於原訂租約租期屆滿後換 訂租約,而使原已無效之租約恢復其效力(最高法院95年度 台上字第1911號、92年度台上字第2494號判決意旨參照)。 至未自任耕作之土地雖僅一部,但兩造以單一契約約定承租 範圍,該租約全部即歸無效(最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2584 號判決意旨參照)。  ㈡被上訴人主張系爭土地之耕地租賃關係不存在部分:  ⒈關於系爭土地如附圖編號A、B、C所示水泥路面及原所設置之 簡寮部分為吳土木所興建,吳土木並獲得被上訴人之父即呂 吉源之同意,而於95年11月8日出具切結書予被上訴人,載 明其占用部分系爭土地,倘被上訴人需要使用時,將無條件 歸還等語,此業經證人吳土木於原審證述明確(見原審卷二 第267至269頁),並有切結書、臺北市北投區110年10月15 日耕地三七五租約會勘紀錄表及照片在卷可佐(見原審卷一 第42頁、卷二第107至117頁),堪認屬實,則被上訴人既同 意吳土木占用上開土地,自不得再以此主張高秋鳳或上訴人 有不自任耕作之情事。故被上訴人主張高秋鳳任由吳土木自 80年起至94年間陸續在系爭土地如附圖編號A、B、C所示位 置興建水泥地路面及簡寮,高秋鳳及上訴人未自任耕作,故 系爭租約無效乙節,尚非可採。  ⒉又按承租人固非不得在承租之土地上建築農舍,惟所謂農舍 ,係指以耕作為目的或為便利耕作所建之簡陋房屋,藉供堆 置農具、肥料或臨時休息之用,而非以解決承租人家族實際 居住問題為其目的。如所建房屋係供居住之用,即與農舍有 間(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2257號判決意旨參照)。查如 附圖編號D所示簡寮部分,上訴人辯稱此為其原本放置農具 ,供農事之用等語(見原審卷第433頁),而觀諸臺北市北 投區耕地三七五租約委員會於110年10月15日會勘照片可知 (見原審卷㈡第117頁),該簡寮係以木材及鐵皮所搭建,甚 為簡陋,難認供高秋鳳或上訴人居住之用,自無證據證明係 供高秋鳳或上訴人居住使用,揆諸前揭見解,尚難據此認定 高秋鳳有不自任耕作之情事。  ⒊又被上訴人主張高秋鳳自106年起行走困難,且陸續因疾病至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治療,顯無法自行耕作 等情,有高秋鳳病歷資料為參(見原審卷二第173至205頁) ,且高建忠於原審亦證述:高秋鳳往生前就無法耕作,系爭 土地是我去耕作等語,有原審112年4月19日言詞辯論期日筆 錄可參(見原審卷二第251頁),故高秋鳳於106年起已無在 系爭土地自任耕作乙節,堪以認定。  ⒋上訴人辯稱:高秋鳳於92年8月間搭蓋316巷內平房後,高建 忠即同居在此,高秋鳳年歲大、行動不便,或往生前無力耕 作,即由高建忠本於家屬身分耕作,高建忠為照顧病重之高 秋鳳及高秋鳳往生後辦理喪葬期間,未克至系爭土地處理農 事,遂委請張春貴、陳女即陳玉貴於有空暇時到系爭土地看 看,視需要幫忙澆水、除草或收成,仍屬自任耕作;且經整 理被上訴人所提出之照片,自110年10月25日至112年5月18 日止長達1年7個月餘,張春貴、陳玉貴到系爭土地合計13天 ,而無從證明上開13天以外,張春貴、陳玉貴亦到系爭土地 耕作等語,並提出附表為參。然觀諸被上訴人所提出如附表 所示照片,及111年6月11日影音光碟之截圖及譯文、112年1 月15日影音光碟之截圖照片及截圖處譯文(見本院卷一第36 1至403頁、第409至413頁),除未拍照到耕作者部分外,其 餘均為張春貴、陳玉貴在系爭土地耕作。參以證人陳燦煌於 原審證述:我在系爭土地旁邊的土地耕作,約10年前開始我 跟我父親或自己去耕作時,都沒有看到高秋鳳或高建忠去耕 作,系爭土地之前是種竹子,大約5年前剷掉,種植西瓜, 之後由張春貴耕作,變成現在這樣,我和我父親是以水溝為 界線,全部種植柚子,我每次去耕作時都有看到阿貴(即張 春貴)跟原審卷一第480至486頁、第534頁照片該女子(即 陳玉貴)在耕作等語(見原審卷二第259至261、263至265頁 )。佐以證人吳土木於原審亦證述:我常常看到陳燦煌,他 常常騎機車到田裡等語(見原審卷二第273頁),並參以依 被上訴人所提出陳燦煌於110年10月29日曾在系爭土地與張 春貴聊天之照片(見原審卷一第472頁),堪認陳燦煌確長 期在系爭土地旁之土地從事耕作,而得以知悉系爭土地究為 何人耕作等情,足見證人陳燦煌所述其未曾見到高秋鳳、高 建忠至系爭土地上耕作,而係張春貴、陳玉貴在系爭土地耕 作乙節為可採。  ⒌至證人張春貴雖於原審證稱高秋鳳110年7月死後幫忙做差不 多一個月等語(見原審卷二第257頁),然依附表所示照片 可知,張春貴於110年10月29日、111年6月、7月、11月、12 月間均有至系爭土地耕作,故證人張春貴上開所述,實無足 採。另上訴人於本院聲請傳訊證人陳玉貴(即高建忠於原審 所稱照片中之隔壁婦人)到庭證述:伊在系爭土地並無可以 決定種植管理收成的區塊,也沒有買過樹苗、菜苗、菜杍在 系爭土地上種植,是高建忠自己買的,約是2、3年前去系爭 土地工作的,去年就沒有去了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0至22頁 ),亦與其於111年6月11日錄影光碟之譯文有所不符(詳後 述),是證人陳玉貴上開所述,亦難盡信。況證人張春貴及 陳玉貴就高建忠在系爭土地有無自任耕作之證述,與上訴人 有相同之利害關係,渠等所稱有看到高建忠在系爭土地從事 農作,及高建忠未將系爭土地交由他人耕作乙節,均未可信 。  ⒍再觀諸被上訴人提出111年6月11日影音光碟之截圖及譯文( 見本院卷一第361至403頁、第409至413頁),即被上訴人之 代理人呂吉源及複代理人吳妙白律師與張春貴、陳玉貴間對 話乙節,為張春貴及陳玉貴承認在卷(見本院卷二第27頁、 第33至34頁)。細繹前開錄音譯文內容,陳玉貴稱:「那棵 是酪梨,種第三年的酪梨。頭一次開花,大家都來看,沒想 到沒幾天就這樣。也不知道是怎樣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不 知道是…」、陳玉貴:「有些水果,我那邊幾棵木瓜很漂亮 ,有二棵木瓜很好吃,這些只是種好看,吃起來有藥的味道 。…木瓜味味道不好。有二棵我去買的!」;吳妙白律師問 :「這邊是萄葡柚哦?」、陳玉貴稱:「不是!是柳橙,柳 丁,加減種幾棵。」、吳妙白律師:「妳也種檸檬?」、陳 玉貴:「對!都自己!」;陳玉貴稱:「今年頭一次看到結 果,我們來種算一算要第3年,開花要3年。這些是柳丁,我 們現在挖竹筍,倆人頭一次挖得很興奮,挖了一布袋,結果 回家只剩一點點,纖維又粗」等語(見本院卷二第393至397 頁),可見證人張春貴、陳玉貴於111年6月11日已自承在系 爭土地種植農作要第3年了,其等係自行購買作物種子、樹 苗等為種植,且由其等自行決定種植何種農作等情,堪認高 秋鳳往生前之109年間至少已由張春貴、陳玉貴在系爭土地 上自行種植。而證人張春貴、陳玉貴於上開錄影時所述語句 對話,乃與被上訴人之代理人呂吉源及吳妙白律師針對系爭 土地種植情形間之對談,其內容既未涉及兩造或證人個人隱 私,且聊天中不經意反應其等真意,自應以譯文所載該等陳 述較為可採。故被上訴人主張高秋鳳、高建忠將系爭土地如 附圖編號E、F、G所示部分交由張春貴、陳玉貴耕作之事實 ,應屬可採。  ⒎上訴人雖舉高建忠於原審證稱:高秋鳳往生前10幾年前,我 就回來幫忙耕作,高秋鳳往生前2、3個月至往生後7、8個月 ,我有請張春貴耕作,但我還是會去看,這段時間請張春貴 幫我耕作,因為我沒有時間,是我決定要種什麼菜,我讓張 春貴收成;被上訴人所提出111年4月7日、7月6日之照片( 即原審卷一第480、534頁)照片中之女性為隔壁婦人,只是 路過,經過後會弄一下,不知道她在做什麼等語(見原審卷 二第253至254頁)。然此與證人張春貴於原審證述:高建忠 父親生病嚴重,高建忠叫我幫忙,我要翻土、除草、施肥、 澆水,高建忠給我種子我就幫忙種,我沒有收成,我去一次 ,高建忠就有拿新臺幣(下同)200元、300元給我喝涼水, 我不知道收成的人是誰,高秋鳳死亡後我差不多幫忙做一個 月,原審卷一第480、498、530、534頁即111年4月7日、6月 14日、7月6日之照片中該女性是陳小姐,她沒有跟我一起耕 作,是高建忠叫陳小姐去幫忙,我是因為去這塊土地才認識 陳小姐等語(見原審卷二第255至258頁),高建忠與張春貴 關於張春貴在系爭土地耕作之期間、是否給付對價或給付方 式、陳小姐為何在系爭土地出現,有無在系爭土地耕作等情 均有不符,是其等所述是否可信,已非無疑。此外,證人陳 玉貴於本院證稱:高建忠說他很忙,麻煩我去系爭土地澆水 ,高建忠有在該處種菜,並跟我說有時候有煮飯可以拔菜回 去吃等語(見本院卷二第20至22頁),是就陳玉貴證述係高 建忠叫伊至系爭土地澆水乙節,與高建忠於原審所稱「照片 中女性為隔壁婦人,只是路過,不知道她在做什麼」等語亦 有不符,可證高建忠於原審之證述,難以採信。  ⒏至上訴人聲請傳訊之證人高超即上訴人之堂弟雖於本院到庭 證稱:高建忠跟高秋鳳一塊工作從事農作,高秋鳳年歲大行 動不便及往生後,原來的農作由高建忠接替,會知道這些事 是因為我的鐵皮車庫就在316巷內平房旁邊,有時候去停車 時沒有看到高建忠、高秋鳳時,大嫂會告訴我高秋鳳叫高建 忠去處理事情,家族的人也都知道,我小時候有一起去我們 家族所有的農地。長大之後沒有到系爭土地幫忙過等語(見 本院卷二第12至16頁),堪認證人高超並無親自見聞高秋鳳 往生前後系爭土地確係由高建忠耕作乙節。另證人吳土木雖 於原審證述:我有看到高秋鳳來割竹筍,之後換成高建忠割 竹筍,差不多4、5年前竹子剷掉後才種菜,我有看到張春貴 幫高建忠種植,我很少看到張春貴在系爭土地上耕作,我有 看過原審卷一第534頁女子,她是來摘葉子要回去做草阿粿 ,我沒有看過她與張春貴一起種菜等語(見原審卷二第271 至272頁)。惟吳土木此部分證詞,核與被上訴人所提照片 及錄影光碟中張春貴與陳玉貴均同在系爭土地上耕作之事實 不符,亦與證人陳燦煌前揭所述不符,尚難據信。  ⒐從而,高秋鳳及上訴人就系爭土地如附圖編號E、F、G所示部 分已有非自任耕作之事實,則依減租條例第16條第2項規定 ,系爭租約即向後失其效力,其耕地租賃關係自屬不存在。 雖其未自任耕作之土地僅系爭租約約定承租範圍之一部,即 被上訴人曾於95年間同意吳土木在如附圖編號A、B、C所示 位置搭建水泥路面、簡寮等地上物,均不影響系爭租約無效 之結果。是被上訴人以高秋鳳及上訴人未自任耕作為由,訴 請確認系爭土地之耕地租賃關係不存在,為有理由。又被上 訴人先位請求確認系爭租約無效既有理由,備位主張依減租 條例第17條規定終止系爭租約部分即無審認之必要。  ㈢被上訴人請求上訴人返還系爭土地部分:   按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 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查被上訴人為系爭土地之 所有權人(見兩造不爭執事項㈡),且吳土木及上訴人均稱 於原審111年8月15日到場履勘前已將系爭地上物之簡寮予以 拆除等語(見原審卷二第267頁、卷一第343頁),並有原審 履勘筆錄及照片可參(見原審卷一第378至411頁),堪認系 爭土地現為上訴人基於原耕地租賃關係占有。而系爭租約因 高秋鳳及上訴人不自任耕作,依減租條例第16條第2項規定 應屬無效,業如前述,則高秋鳳之全體繼承人即上訴人就系 爭土地即無合法之占有權源,上訴人復未能舉證證明有其他 占有系爭土地之合法權源存在,則其占有系爭土地即屬無權 占有,是被上訴人依上開規定請求上訴人返還系爭土地,洵 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減租條例第16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 請求確認兩造間就系爭租約之耕地租賃關係不存在,並依民 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上訴人返還系爭土地,洵屬有 據,應予准許。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核無不合。上訴 論旨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 駁回上訴。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 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 不逐一詳予論駁,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十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黃雯惠                法 官 戴嘉慧                法 官 林佑珊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律師或 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具律師 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蕭進忠                  附表:上訴人提出之表格(見本院卷一第37至38頁) 日期 照片中之人 頁數 110年10月15日 無 原審卷三第21頁 110年10月29日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66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68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70頁 張春貴、陳燦煌 原審卷一第472頁 陳燦煌 原審卷一第474頁 111年4月7日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476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478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480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482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484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486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三第23頁 111年6月11日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488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90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92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94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96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498頁 111年6月21日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00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02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04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06頁 111年6月27日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08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10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12頁 111年7月6日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14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16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18頁 無人 原審卷一第520頁 無人 原審卷一第522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24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26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28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一第530頁 無人 原審卷一第532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一第534頁 111年11月16日 張春貴 原審卷三第39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三第41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三第43頁 無 原審卷三第45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三第47頁 張春貴 原審卷三第49頁 111年12月8日 張春貴、不詳姓名男生1人及女生1人 原審卷三第51頁 張春貴、不詳姓名男生1人 原審卷三第53頁 張春貴、不詳姓名男生1人 原審卷三第55頁 張春貴、不詳姓名男生1人及女生1人 原審卷三第57頁 張春貴、不詳姓名男生1人及女生1人 原審卷三第59頁 112年1月14日 無人 原審卷三第61頁 無人 原審卷三第63頁 112年1月15日 陳玉貴 原審卷三第65頁 陳玉貴、陳玉貴之女兒 原審卷三第67頁 經陳玉貴於本院證述照片中另名女子為其女兒(見本院卷二第26頁) 陳玉貴之女兒 原審卷三第69頁 陳玉貴之女兒 原審卷三第71頁 112年2月27日 無人 原審卷三第75頁 112年3月5日 陳玉貴 原審卷三第25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三第27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三第29頁 陳玉貴 原審卷三第31頁 112年3月31日 不詳姓名男生1人 原審卷三第73頁 112年5月18日 無人 原審卷三第33頁 無人 原審卷三第35頁 無人 原審卷三第37頁 無人 原審卷三第77頁 無人 原審卷三第79頁 無人 原審卷三第81頁

2025-02-11

TPHV-113-重上-44-20250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